高中生物笔记(全)word版本
高中生物知识点全总结word

高中生物知识点全总结word由于您的请求涉及创建一个较长的文档,我将提供一个高中生物知识点的概要总结,以便于您根据需要进一步扩展。
1. 细胞生物学- 细胞理论: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 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 细胞功能:物质的进出、能量转换、遗传信息的传递等。
-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2. 遗传学- 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组合定律。
- DNA结构与复制:DNA双螺旋结构,复制过程。
- 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过程。
- 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3. 生物进化- 进化论基础:物种的起源、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 进化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
- 进化速率和模式:渐变、断续、趋同进化。
- 生物多样性和分类学:物种的分类、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4. 生态学- 生态系统:定义、组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的基本构成,食物网的复杂性。
- 群落生态:物种间关系、群落结构和动态。
- 全球生态问题: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
5. 植物生物学- 植物结构:根、茎、叶、花的结构和功能。
- 光合作用:过程、重要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 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的作用。
- 植物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过程。
6. 动物生物学- 动物生理: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 动物行为:本能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
- 动物繁殖:生殖系统的结构、繁殖过程和生殖策略。
- 动物分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别和特征。
7. 人体生物学- 人体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 健康与疾病:疾病的原因、预防和治疗。
- 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 人体发育:胚胎发育、儿童发育、青春期变化。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③主要元素:C、H、O、N、P、S④基本元素:C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5、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如动物、植物。
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7、显微镜小专题(1)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2)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①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②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③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④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⑤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基础知识和利用①放大倍数=目镜╳物镜②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③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4)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5)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7)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注: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以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例,制作方法可分为七个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擦:擦拭载玻片。
高中生物必修一笔记--完整增强版

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5、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如动物、植物。
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7、显微镜小专题(1) 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2) 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① 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② 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③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④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⑤ 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 基础知识和利用① 放大倍数=目镜╳物镜镜臂物镜 镜柱镜座反光镜遮光器载物台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通光孔②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③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4)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5)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高一生物复习笔记(完整版必修一)

高一生物复习笔记(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统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病毒属于生物))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Virus病毒(.2、①)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RNA或DNA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RNA或DNA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②、③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病毒RNA病毒和DNA种类的不同分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毒、SARS、(引起流行性感冒)人类流感病毒常见的病毒有:、④、])AIDS(引起艾滋病[)HIV (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种群与群落3.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 ①、种群②、群落:生活在同一地点的所有生物的一群( A ) 例题:下列各项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与全部鸟 B.生活于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与全部生物A .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与全部油松 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赤链蛇与这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C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1 、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1(、使用步骤)2(、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先用低倍物镜,调节粗准焦、找到观察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放置装片①取镜和安放对光、仔细观察细准焦②、使用高倍镜、安放、对光(光线暗时,可选用大光圈,凹面镜;光线亮时,可选操作的基本步骤:取镜(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压片、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再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且用高倍镜观察时只能调节细准用小光圈,平面镜)焦螺旋③、镜长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且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长度或者宽度的放大倍数,而非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高级中学生物必修1学习笔记.doc

高中生物必修1学习笔记高中生物必修1学习笔记(一)一、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是具有半透膜②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下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高中生物必修1学习笔记(二)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重要作用。
2.二苯胺可以使dna水浴加热变成蓝色。
甲基绿使dna 成绿色。
吡罗红使rna变成红色。
3.盐酸8%质量分数,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的速率,同时使染色质中的蛋白质和dna分离,便于于染色剂结合。
4.生理盐水为0.9g/ml的NaCl溶液。
5.脱氧核糖核酸长链不等于dna分子。
dna通常是双链,rna是单链。
6.脂质包括脂肪(储能物质,绝热体保温,缓冲减压),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固醇。
所有细胞中都有脂质。
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氯仿,乙醚。
7.磷脂在人和动物的脑细胞,卵细胞,肝脏,大豆种子中含量多。
8.固醇包括胆固醇(构成细胞膜,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Ca,P的吸收),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在动物内脏,蛋黄中含量丰富。
高中生物必修1学习笔记(三)1.硅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在硅藻,禾本科植物中含量较多。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霸笔记(必修+选修全套)打印版出版社校对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1
绪 论 —…………………………………………………………………………………………1 Chap1 走近细胞…………………………………………………………………………………2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2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 Chap2 组成细胞的分子…………………………………………………………………………5 §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5 §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6 §2.3 遗 传 信 息 的 携 带 者 ………………………………………………………………………7 §2.4 细 胞 中 的 糖 类 和 脂 肪 ……………………………………………………………………9 §2.5 细胞中的无机物…………………………………………………………………………10 Chap3 细胞的基本结构………………………………………………………………………11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11 §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协作…………………………………………………………12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14 Chap4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5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5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6 §4.3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18 Chap5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19 §5.1 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19 §5.2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21 §5.3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22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24 Chap6 细胞的生命历程………………………………………………………………………27 §6.1 细 胞 的 增 殖 ………………………………………………………………………………27 §6.2 细 胞 的 分 化 ………………………………………………………………………………30 §6.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31 §6.4 细 胞 的 癌 变 ………………………………………………………………………………31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笔记.doc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笔记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笔记(一)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类型。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3、森林生态系统:湿润或比较湿润的地区;物种多,植物以乔木为主,树栖攀援动物多,种群密度稳定,群落结构复杂稳定。
4、草原生态系统:年降水量少的地区;物种少,植物以草本为主,善跑或穴居动物多,种群密度易变,群落结构一般不稳定。
5、农业生态系统:农作物种植区;作物种类少,种群密度大,群落结构单一而不大稳定,植物主要为农作物,人为作用突出。
6、海洋生态系统:整个海洋,类型多,分布各异;微小浮游植物为主,有大型藻类,各类动物集中于200m以上水层,底栖动物适应性特殊。
7、淡水生态系统:浅水区为水生和沼泽植物,深水区表层为浮游植物,主要有浮游动物、鱼类和底栖动物。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笔记(二)1、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输入能量)。
2、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3、渠道:沿食物链的营养级依次传递(转移能量)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三个去处是:呼吸消耗,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分解。
对于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也是这三个去处。
并且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十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
5、特点:传递方向:单向流动(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传递效率: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
6、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7、计算规则:消耗最少要选择食物链最短和传递效率最大20%,消耗最多要选择食物链最长和传递效率最小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PartⅠ分子与细胞Unit 1. 走近细胞Lesson 1 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小的单位(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所有种群﹤=﹥所有生物.3.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植物器官没有系统,动物才有系统)4.单细胞生物细胞即为个体水平(其细胞=个体)。
如:草履虫,细菌,变形虫。
5.一个分子或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6.九大生命系统层次(“湖中的所有鱼”不属九大中的任一层次)7.细胞不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为还有病毒,除了病毒外,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病毒在活细胞中培养、增殖。
*:病毒、疫苗的培养用鸡的胚胎细胞来培养。
9.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其仍是生物,有生命现象。
病毒的遗传物质只有DNA or RNA (只能有一种核酸),其它生物都具有两种核酸。
痢疾:痢疾肝菌(细菌,原核)疟疾:疟原虫(真核)肺结核:肺结核杆菌(细菌)10. 眼虫,具有叶绿体,能光合作用,为真核。
11. 硝化细菌属于细菌,是原核生物,是生产者。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是分解者。
乳酸菌也是真核生物。
13.*: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不用染色,线粒体和细胞核要染色液泡和细胞壁(在质壁分离情况下)不用。
Unit 1. Lesson 21.除了病毒以外,其它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2.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
3.噬菌体属于病毒,其遗传物质为DNA 。
4.看到磷酯,就是考查细胞膜这个考点。
5.原核生物:蓝藻、原绿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细菌(包括颤藻、念珠菌、发菜)绿藻是真核生物蓝藻和细菌的结构图(p9)DNA, 无染色质、无染色体, , 无其它细胞器。
(合成蛋白质)(合成蛋白质作用)原核有细胞壁(成份是糖蛋白,即糖类和蛋白质) 真菌也有细胞壁植物有细胞壁:成份是纤维素和果胶 拟核是环状的细胞质(如线粒体、叶绿体)没有染色体,只有DNA (因为在这之间,DNA 是裸露的)7.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原核生物(蓝藻) 的细胞壁和病毒的细胞壁,三者成分不一样。
8.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二分裂(考点:细菌) ← 原核生物分裂方式 9.灵芝也属于真菌11.原核生物仅有核糖体一个细胞器,病毒无细胞结构,所以无细胞器。
12.蛙的红细胞有细胞核等其它细胞器,但无中心体(因为其进行无丝分裂)。
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13. 判断题: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有叶绿体(×) ↑ ↑有叶绿素 原核生物无细胞器(除核糖体外)特例:细菌没有线粒体,也能发生有氧呼吸。
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Unit 1. Lesson 3化能合成作用:把CO2 + H2O变成有机物(光能)一、自养型生物﹛光合作用*:硝化作用≠化能合成作用二、显微镜的特点1.光圈、反光镜用来调节明亮度。
2.成像特点: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3.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4.物镜放大倍数越大,其长度越长。
目镜放大倍数越大,其长度越短。
5.放大倍数越大,视野里细胞数目越小,细胞体积越大。
6.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小了,亮度越暗,所以要增大光圈。
7.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一般都要放大光圈,或者转动反光镜。
物像模糊,则调节细准焦螺旋。
8.在整个视野上看到16个,放大4倍后,理论上看到1个。
(面积上的换算)↘即原来10×10→10×40在直径上看到16个,放大4倍后,理论上看到4个。
(长度上的换算)9.实验材料要求:薄而透明10.光照太亮,则可看到细胞壁,但细胞内容物不清楚。
11.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增大亮度。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减弱亮度。
12.观察质壁分离可不需用高倍镜。
13.通光孔不是光圈,通光孔不能改变。
Unit2. 组成细胞的分子Lesson Ⅰ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无机盐大都以离子状态存在。
2.“花而不实”,植物缺硼(B)。
3.生命元素:碳4. 组成不同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种类都相同,含量不一样。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统一性)(差异性)Unit2. Lesson21.种子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主要是自由水。
晒干的种子加热时试管壁上出现水珠(烘烤)(结合水)*:失去结合水,细胞可能成为死细胞。
2.生理作用:消耗(自由)水:光合反应,呼吸作用,ATP的水解,多糖的水解,蛋白质→氨基酸(要水解),核酸→核苷酸产生水:反过来*:种子入仓贮存之前,要晒干,防止有氧呼吸。
3.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只要生物是活的,水就是细胞中最多的化合物。
沙漠中植物细胞也是,只不过它们相对其它的植物的水少。
4.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不用于光合和呼吸作用症状:植物变黄5.植物缺Mg2+ ,不合成叶绿素﹛光合速率减慢6.植物中镁和叶绿素有关。
合成叶绿素有两必要原素光照镁(和氮)元素所以,缺镁或缺氮的植物中,无法提取到叶绿素。
7.缺镁,则不能合成叶绿素。
所以,在色素分离后,没有叶绿素a、叶绿素b,其它不影响。
8. 碘(I)与人类智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缺少碘→少甲状腺激素→呆小症9. 氮(N)与植物叶片有关钾(K)与植物糖类的合成与运输有关10. 核糖、脱氧核糖都属于单糖。
白糖、红糖都属于蔗糖。
11. 单糖中的葡萄糖,果糖和二糖中的麦芽糖是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鉴定,多糖不具还原性。
12.骆驼的驼峰里藏的是脂肪因为①放出的热量多②放出的水多(且不容易被蒸发掉)Unit2. Lesson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氨基酸2.必需氨基酸 & 非必需氨基酸(书P 25)外界摄取体内自已产生的3.人体内氨基酸的代谢最终产物是:水、CO2、尿素R︱N – C – C00H4.氨基酸通式: H2︱H5. 胰岛素和胰蛋白酶都是蛋白质,但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细胞功能大小相同,根本原因为: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不同。
6. 氨基酸数目(A)= 主链A + 侧链A一条主链有且只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羟基。
脱去水分子数目 = 肽键数目 = 氨基酸数目 - 肽键n – m n – m n m7.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氨基酸和一个碱基。
8.氨基酸总质量 - 脱去水分子量 =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9. 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携带)一种特定的氨基酸10.一个密码子包含3个mRNA碱基一个密码子对应一个氨基酸一个碱基对,对应一个mRNA碱基(即2个碱基)11. 几个结论:①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不同的密码子决定②有的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③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④一个氨基酸只对应一个密码子Unit 2 Lesson 5 蛋白质1.多肽链:一条由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组成的肽链。
多样性(3个层次)空间结构蛋白质:多肽链蛋白质多样性(4个层次)*:一定记住为:多肽链空间结构蛋白质2.核糖体(无膜) rRNA3.绝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但也有少部分为RNA。
RNA不属于蛋白质,可能属于酶。
RNA有时可以做为催化剂4.蛋白质的功能受其空间结构的影响,其空间结构的多样性与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与氨基酸的空间结构无关。
(是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有关)5.蛋白质结构多样性:①氨基酸的种类不同②氨基酸的数目不同③氨基酸的排列次序不同④多肽链的数目和空间结构不同6. 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DNA)7. 脱水缩合不改变氮含量,但改变氧含量。
8. 多样性→整体;特异性→个体9. 分泌蛋白质的合成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但自身的蛋白质(即由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不需内质网、高尔基体。
10.细胞膜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脂质,最少的为糖类。
11. 蛋白质不能储存,过量的话就排出体外。
初步水解彻底水解4.蛋白质多肽氨基酸Unit 2 Lesson 6 核酸1.“2”位为H为脱氧核糖核苷酸0H为核糖核苷酸2.细胞性生物体内都具有8种核苷酸,5种碱基,2种五碳糖。
3.RNA存在细胞质,少量DNA存在于细胞质。
5.细胞性遗传物质一定为DNA,其最终水解为磷酸脱氧核苷酸。
再用6.能源物质,先用糖类→脂类→蛋白质7.核酸、蛋白质、多糖为大分子,脂肪不是大分子。
8.一个脱氧核糖核苷酸中含有一个碱基。
↓结构9.*:题目说:“核酸”时,可分为三类:只含DNA,只含RNA,DNA和RNA都有。
题目说:“遗传物质”时,只能为:DNA或RNAUnit 2 Lesson 7 糖类和脂质1.植物细胞特有的糖:淀粉、纤维素、麦芽糖、蔗糖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糖原、乳糖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同点:都有葡萄糖↖只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脂质主要在内质网上合成2.人体中的葡萄糖不可以转变成淀粉储存于肝脏或肌肉中,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为:糖原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为:淀粉3. 在高等动物体,葡萄糖转化为多糖的变化主要是在:干脏和骨骼肌。
4. 纤维素在高尔基体生成。
在植物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较多,因为生成细胞壁(纤维素)动物体内5. *生长激素*胰岛素是蛋白质,性激素是脂质(固醇类)胰高血糖素干扰素→一种淋巴因子(抗病毒作用)6. 脂质和糖类相比,脂质需氧量多.↑↑油料作物淀粉多实验练习一、鉴定糖、脂、蛋白质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原理:还原糖 + Cu(0H)2→ Cu20 ↓↘甲液Na0H 0.1g/ml 乙液CuS040.05g/ml(等量混匀再加入)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p.s: 水浴好处:①温度恒定②受热均匀2.蛋白质:肽键 + 双缩脲试剂(Cu2+/0H-) ←碱性过量先加Na0H,再加CuS04*注:游离的氨基酸没有肽键,所以无法显紫色。
正常尿液没有蛋白质,所以无显色。
3.脂肪:50%酒精(脱色)另外:无水酒精(即100%)可以溶解色素。
4.淀粉:遇碘变蓝二、DNA、RNA分布1.染色剂混合后加入2.8%的盐酸:①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②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离p.s 健那绿(活细胞染色剂)可以通过细胞膜3.烘干作用:①固定细胞②杀死细胞4.在鉴定DNA分布时,观察到甲基绿染色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
不可能观察到DNA。
p.s.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核和染色体,不可观察到DNA。
p.s1.双缩脲不能与尿素、二肽反应。
(因为至少需要两个肽键)2.合成肽链的细胞器/场所:核糖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形成场所:内质网3.斐林试剂 & 双缩脲试剂甲、乙(A、B)两液添加顺序的不同、反应条件的区别. 4.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Unit 3 Lesson 1 细胞膜脂类(磷脂和胆固醇)注:磷脂不能说成是构成的成份。
P.S.胆固醇少量,但重要。
1.成份蛋白质糖类2.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e.g.胞吞、胞吐)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3.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膜型中,若蛋白质上面连有糖链,则称之为糖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