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合集下载

天然气废钢熔炼技术-荣咨海

天然气废钢熔炼技术-荣咨海
转炉或电炉冶炼成钢,再将钢(铁)水铸成连铸坯,经轧制等塑性变 形方法加工成各种用途的钢材。
一个钢铁联合企业一般包括原料处理、炼铁、炼钢、轧钢、能源 供应、交通运输等生产环节,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生产体系。我国的 钢铁企业一般都是这样的全流程联合企业。流程见图 6。
图 6 钢铁生产工艺流程 本设计不涉及冶炼部分,只考虑废钢熔化以及连铸工艺要求。即 只设计冲天炉机组。 钢铁连铸温度需要 1650℃以上,因此,要确保钢(铁)水流出 前炉的温度最低不能低于 1650℃。 4.2 冲天炉制造技术
分数约为 93~98%,另外包含少量的乙烷、丙烷、丁烷、氢气、二氧
化碳、氮气、硫化氢等。天然气的质量标准见表 1。
表 1 天然气的质量标准(GB17820-99)
项目
发热量 总硫(以硫计)
硫化氢 二氧化碳
单位
KJ/Nm3 mg/m3 mg/m3 体积分数%
一类(民用)
31400 ≤100
≤6 ≤3
二类(民用)
空预器采用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朱冬生教授发明的扭曲管换热器, 该换热器传热效率高,压降小,能将排烟温度降低到 150℃以下。
除尘系统采用综合湿法除尘器,主要由预湿混合机构、高效文氏 管、冲击捕尘机构、二级泡沫净化机构、高效脱水器、水循环系统、 弯头脱水器、风机等组成。废气经予湿混合机构进入高效文氏管,(在 管口有水膜,在喉部有水雾)使喷水水滴及水膜雾化,由冲击捕尘机 构进行一次高效除尘,再经二级泡沫净化机构进行二次充分净化、脱 硫、然后,上升气体在除尘器内以较慢流速上升,水汽在重力和高效 脱水器的作用下进行汽、水分离,洁净气体由弯头脱水器最后一次脱 水由引风机排于大气。
天然气冲天炉烟气粉尘含量仅为 20mg/L,经过综合湿法除尘器 处理后,含量可以低于 5mg/l,大大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工艺流程见 图 5。

生物医药领域专家1——江英桥 - 南山政府在线

生物医药领域专家1——江英桥 - 南山政府在线

南山区核心技术突破项目(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责任专家名单及简历生物医药领域专家1——江英桥一、工作单位:广州市药品检验所二、研究领域:中药检验、中药分析、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三、个人简介:江英桥,主任中药师。

现任广州市药品检验所所长。

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成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审评专家、国家局化妆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委员(药品)国家药典委员会中成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四、承担项目及获奖情况:主持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及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

生物医药领域专家2——吴传斌一、工作单位:中山大学药学院二、研究领域:药物新型制剂和药物释放系统,特别是药物控释、缓释及靶向释药技术。

三、个人简介:吴传斌,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山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创新药物制剂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校创新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药物制剂工程中心主任、中国药物制剂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营养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广东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药学会药物制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知识界人士联谊会理事、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广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广东省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卫生部科研项目审评专家、科技部863项目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函评专家、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评审专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论证专家、加拿大ACOA's Atlantic Innovation Fund (AIF)基金评审专家。

四、承担项目及获奖情况: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广州市重大制剂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 副研究员 待遇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 副研究员 待遇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副研究员待遇摘要:I.引言- 介绍中科院广州能源所- 简要提及副研究员的待遇问题II.副研究员的职责与要求- 分析副研究员的工作职责- 介绍招聘副研究员的基本要求III.待遇情况- 薪资待遇- 福利待遇- 职业发展空间IV.与其他研究机构的比较- 比较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待遇水平- 分析优势与不足V.结论- 总结副研究员待遇的情况- 对想要加入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的求职者的建议正文: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是我国在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致力于为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提供科研支持。

在这里,副研究员作为科研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副研究员的待遇情况,以帮助求职者了解这一职位的优劣势。

首先,副研究员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研究员进行科研项目的实施,指导并带领科研团队开展研究工作。

此外,副研究员还需参与部分行政管理工作,如科研项目申请、科研经费管理等。

招聘副研究员的基本要求包括:博士学位,具有相关领域的科研经历,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待遇方面,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副研究员的薪资待遇相对较高,具体数额根据求职者的教育背景、科研经历和成果等因素综合评定。

此外,研究所还为员工提供一系列福利待遇,如五险一金、带薪年假、职工体检等。

在职业发展空间方面,副研究员有机会晋升为研究员,成为研究所的核心科研力量。

同时,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与其他国内外研究机构保持密切合作,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机会。

与其他研究机构相比,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副研究员的待遇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

虽然在薪资待遇方面略显劣势,但研究所提供的事业单位编制、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具有较大吸引力。

综上所述,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副研究员待遇尚可,对于有志于在能源领域发展的求职者来说,是一个值得考虑的职位。

中科院各大研究所

中科院各大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工作站*中国科学院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原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院直属事业单位(京外)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筹)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原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原子核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药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营养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原武汉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原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长沙矿产资源勘查中心(原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袁振宏研究员简介

袁振宏研究员简介

《高级微生物学》和《生物降解与转化》授课专家
袁振宏研究员(生科院)
袁振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研究员,生物质能中心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1978年3月-1982年1月辽宁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
1982年辽宁省能源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中国生物质能中心秘书长
1991年起,中国生物质能技术开发中心,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2年调入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任生物质能中心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及生物质能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沼气学会副主任,国家863 计划能源技术领域专家组副组长,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能源主题专家组专职专家。

科技部保密技术审查专家组专家。

主要从事生物质能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包括:生物质能生化转化技术(沼气、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资源开发(秸秆、能源植物和藻类等)、我国生物质能源及其开发技术的发展战略(技术经济评价、发展方向、路线图和政策等)和中国生物质能CDM项目等。

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课题、世界银行课题、联合国与科技部联合支持的少数民族地区绿色能源减贫项目、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项目、广东省科技基金项目。

目前主持在研的课题有: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项目“年产1万吨生物柴油关键技术及示范”,中科院知识创新重大工程项目“纤维素乙醇的高温发酵和生物炼制”等。

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30余篇,其中SCI/EI论文16篇,申请专利6项。

出版专著一部:《生物质能原理与技术》,参与编写“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主持生物质能部分。

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动态评估名单

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动态评估名单

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
47 中山市国林沉香科学研究所
中山市国林沉香科学研究所
48 惠州市德赛工业研究院
惠州市德赛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方医科大学松山湖动物实验研究
49
东莞松山湖明珠实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

50 广州超级计算中心
广州超级计算中心
51 佛山市南方数据科学研究院
佛山市南方数据科学研究院
52 中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
57 深圳市国华光电研究院
深圳市国华光电研究院
58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59 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
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
60 顺德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
顺德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
61 深圳市圆梦精密技术研究院
深圳市圆梦精密技术研究院
佛山市南海中国科学院中医药生物 佛山市南海中国科学院中医药生物科技产
26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27 惠州市亿纬新能源研究院
惠州市亿纬新能源研究院
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 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
28 程研究院

29 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
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
中山市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
30
中山市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
研究院
36 国际联合研究院
合研究院
37 广州金域检验转化医学研究院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38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39 广东顺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
广东顺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

40 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
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
41 中山大学南沙研究院

生物质能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能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能的研究进展摘要:文章介绍了生物质能的概念,概述了国内外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阐述了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生物质能利用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一次能源;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热化学转化1 引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若按目前的水平开采世界已探明的能源,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a、50a和240a[1-2]。

能源无节制使用,造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如全球气温变暖、损害臭氧层、破坏生态圈平衡、释放有害物质、引起酸雨等。

因此,开发新的替代能源已成为21世纪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3]。

生物质能具有含硫量低、灰分小,特别是CO2近“零”排放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因此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4]。

2 生物质能概念生物质(biomass)是指有机物中除化石燃料外的所有来源于动、植物的能再生的物质。

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或bioenergy)是指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和贮藏在生物体内的能量。

生物质能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具有环境友好和可再生双重功能[5-7]。

生物质资源丰富,包括林业生物质;农业废弃物;人畜粪便;城市垃圾;有机废水;水生植物;能源植物等[8-14]。

3 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研究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这种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的一项重要任务[15]。

国外的生物质能利用则主要集中在把生物质转化为电力和把生物质转化为燃料方面[16]。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到现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如巴西的酒精能源计划、美国的能源农场、欧盟的生物柴油计划、日本的阳光计划和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等[17-20]。

目前,巴西采用甘蔗制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年产量达14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国和出口国。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 副研究员 待遇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 副研究员 待遇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副研究员待遇摘要:1.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简介2.副研究员职位概述3.副研究员待遇及福利4.发展前景与成长空间正文:一、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简介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能源所”)成立于1978 年,是我国在能源科技领域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

主要从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能源高效利用、节能减排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为国家能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副研究员职位概述副研究员是广州能源所科研队伍中的一种职称,主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负责科研项目的实施与推进。

副研究员需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是研究所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

三、副研究员待遇及福利1.薪资:副研究员的薪资根据个人能力、经验和所承担项目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通常在每月万元以上,具体数额还需面议。

2.福利:广州能源所为副研究员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包括五险一金、带薪年假、住房补贴、科研经费、职工体检、培训学习等。

3.奖励:研究所对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副研究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包括项目奖金、科技进步奖、优秀论文奖等。

四、发展前景与成长空间广州能源所作为国内知名的科研机构,为副研究员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成长空间。

在这里,副研究员可以:1.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拓展人际关系,提升个人学术影响力。

2.申请国家及地方科研项目,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支持。

3.参与产业合作与技术转化,推动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

4.培养研究生,传授学术经验,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

5.获得职称晋升,进一步提升个人职业地位。

总之,作为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的一名副研究员,您将享受到优越的待遇和福利,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成长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遵照中国科学院大学相关条例,结合本所实际修订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研究所是我国从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综合研究与开发的国立研究机构,其战略任务是开拓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技术集成,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质能、天然气水合物、太阳能、海洋能、固体废弃能、地热能、微能源系统、先进燃烧、空调制冷、有机材料和能源战略等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

研究所致力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行业或学科领域培养创新人才。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博士研究生在本专业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博士研究生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一般为英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能用外语撰写学术论文,并具有良好的外语听说能力以及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培养类型及学习年限1、培养类型博士研究生按照招考方式可分为公开招考、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三种类型。

2、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基本学制基础上的弹性学制。

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6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第四学期经转博考核通过后,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进入博士学习、培养阶段。

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学制一般为5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

直接攻博研究生基本学制一般为5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

三、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本所在经中国科学院大学审批通过的学科专业下培养博士研究生,各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设置如下:四、培养方式博士研究生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结合科研工作进行课程学习,包括跨学科课程的学习,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

重点是培养博士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或导师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

导师或导师小组负责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关心研究生政治思想品德,并在严谨治学、科研道德和团结写作等方面对研究生严格要求,配合、协助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做好研究生的各项管理工作。

在博士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导师应根据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其本人的特点和科研论文工作需要,指导博士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和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依据,导师应按培养计划做好培养工作,培养计划应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科目和学分、学位论文选题的可能范围、达到目标以及时间安排做出明确规定。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应在入学三个月后报研究生部审核备案。

五、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

研究生获得学位所需的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研究生修读的课程包括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等。

学位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两类。

非学位课是为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

硕博连读研究生、直接攻博研究生课程设置参照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案执行。

1、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课程学习总学分不低于7分,其中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和外国语类课程等二门公共学位课3学分,二至三门专业学位课4学分。

2、硕博连读研究生、直接攻博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课程学习总学分不低于37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低于25学分。

其学位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如下:(1)公共学位课9学分,包括政治理论课程二门和外国语类课程二门。

(2)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6学分,包括基础课和专业课等。

(3)非学位课中公共选修课不低于2学分。

六、必修环节及要求研究生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必修环节的总学分数不少于5学分。

1、开题报告(1学分)研究生在广泛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资料、弄清主攻方向的前沿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自己提出学位论文选题。

选题应尽可能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

就选题意义、前人相关成果、材料基础与实验条件、拟采取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作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尽可能广泛地听取专家意见。

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就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论文工作时间安排等方面,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导师和指导小组应严格把关。

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字数要求5000字以上。

研究生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开题报告。

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

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答辩20分钟,专家提问10分钟;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一般定在第二学期开始前完成。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开题报告环节采取集中考核,统一考核标准,实行相对比例的通过率。

研究生部根据学生论文的研究方向对学生进行分组,考核小组由5-7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研究人员组成,其中2名专家为博士生指导教师,考核小组就学生的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报告的表述和报告写作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分,满分100分。

开题报告通过者,即可进行论文研究。

未通过者,允许在3个月内提出二次答辩;仍未通过者,按照《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管理规定》,终止博士研究生培养进程。

2、中期考核(2学分)中期考核主要考核研究生在培养期间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拟解决的途径、下一步工作计划及论文预计完成时间等。

研究生需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报告》,博士研究生中期报告字数要求5000字以上。

研究生需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登记表》,经导师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中期考核。

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在入学后第四学期完成。

中期考核小组由5-7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研究人员组成,其中2名专家为博士生指导教师。

除保密论文外,中期考核应公开进行。

中期考核的结果有四类: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中期考核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工作;不通过者须在半年内重新考核一次。

第二次考核仍未通过者,经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按照《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管理规定》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进行分流,统考博士生进行退学处理;硕博连读研究生、直接攻博研究生没通过中期考核,但达到了硕士研究生培养标准可按继续按硕士生培养并申请论文答辩。

3、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2学分)为了促使研究生能主动关心和了解国内外本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开阔视野,启发创造力。

要求每个博士研究生应公开做学术报告至少3次,参加学术报告至少10次。

研究生完成科研课题的过程中,还须完成一定工作量的助研工作,或参加所内外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的情况均应记录在《研究生学术报告及社会实践表》中,申请答辩前由导师签字认可交研究生部备案,可取得2学分。

七、学位论文与科研成果要求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申请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不得造假,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二年。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撰写应符合《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学生论文答辩的必要条件及程序按照《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规定》执行。

研究生答辩前应完成的学术研究成果具体要求如下: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者,应掌握本学科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技术知识,熟悉相关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独立从事探索性基础研究的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位论文研究取得完整性或阶段性成果。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方可进行论文答辩:(1)至少要在国际检索(SCI或EI)刊物收录的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篇以上的学术论文;(2)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本专业其他较高学术水平的刊物(中文核心期刊或所学位委员会认定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两篇学术论文,其中一篇发表在国际检索(SCI或EI)刊物收录的期刊上,经所学位委员会评定认可,已达到所申请学位要求的学术水平。

(3)若没有达到(1)等级要求和(2)等级要求,至少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检索(SCI或EI)刊物收录的期刊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和申报一项中国发明专利并获正式公开号(附专利文本及正式公开文件),论文答辩者为该专利的主要发明人(必须是导师之后的第一发明人),经所学位委员会评定认可,已达到所申请学位要求的学术水平,可以申请博士学位答辩。

(4)如科研成果重大,但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按上述要求发表学术论文的,可以向所学位评定委员会提交申请,但必须附加经所内外专家组论证其重要性的书面报告。

经所学位委员会评定认可,已达到所申请学位要求的学术水平,可以申请相应学位答辩。

八、附则本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经广州能源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自2015年6月起执行。

附表:广州能源所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广州能源所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