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实验基础实训报告
电子实训报告范文三篇

【导语】通过电⼦实训,我学习了很多的东西,使我眼界打开,感受颇深。
简单的焊接使我了解到学习的真谛。
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科技⼈才,仅会操作⿏标是不够的,基本的动⼿能⼒是⼀切⼯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忧考为⼤家整理的《电⼦实训报告范⽂三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篇⼀ 在为期两周的实习当中感触最深的便是实习联系理论的重要性,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只要认真思考,对就是思考,⽤所学的知识,再⼀步步探索,是完全可以解决遇到的⼀般问题的。
这次的内容包括电路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电路的焊接。
本次实习的⽬的主要是使我们对电⼦元件及电路板制作⼯艺有⼀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电⼦信息技术等⽅⾯的专业知识做进⼀步的理解;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能⼒,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习充分地结合,作到不仅具有专业知识,⽽且还具有较强的实习动⼿能⼒,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才,为以后的顺利就业作好准备。
在⼤⼀和⼤⼆我们学的都是⼀些理论知识,就是有⼏个实习我们也⼤都注重观察的⽅⾯,⽐较注重理论性,⽽较少注重我们的动⼿锻炼,⽐如上学期的精⼯实习。
⽽这⼀次的实习正如⽼师所讲,没有多少东西要我们去想,更多的是要我们去做,好多东西看起来⼗分简单,⼀看电路图都懂,但没有亲⾃去做它,你就不会懂理论与实习是有很⼤区别的,看⼀个东西简单,但它在实际操作中就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有些东西也与你的想象不⼀样,我们这次的实验就是要我们跨过这道实际和理论之间的鸿沟。
不过,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也发现有些事看似实易,在以前我是不敢想象⾃⼰可以独⽴⼀些计时器,不过,这次实验给了我这样的机会,现在我可以独⽴的做出。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涨的。
第⼀,我从⼩就对这种⼩制作很感兴趣,那时不懂焊接,却喜欢把东西给拆来装去,但这样⼀来,这东西就给废了。
现在电⼯电⼦实习课正是学习如何把东西装回去。
每次完成⼀个步骤,我都像孩⼦那样⾼兴,并且很有成就感。
第⼆,电⼯电⼦实习,是以学⽣⾃⼰动⼿,掌握⼀定操作技能并亲⼿设计、制作、组装与调试为特⾊的。
电子技术实验台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电子技术实验台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子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训内容包括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基本电路的搭建与调试、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等。
二、实训内容及过程1. 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1)元器件识别:通过实物观察和查阅资料,识别了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基本电子元器件,掌握了其外形、符号、主要参数等信息。
(2)元器件测试:使用万用表对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元器件进行测试,掌握了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基本电路的搭建与调试(1)基本放大电路:搭建了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等,并对放大倍数、输入输出阻抗、频率响应等参数进行了测试。
(2)正弦波振荡器:搭建了RC正弦波振荡器,观察了不同电阻和电容值对输出信号频率和幅度的影响。
(3)滤波电路:搭建了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观察了滤波效果。
3. 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故障现象:在搭建电路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晶体管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
(2)故障诊断:通过观察电路图、使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极电压和电流,初步判断故障可能出在晶体管本身。
(3)故障排除:更换晶体管后,电路恢复正常工作。
三、实训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成功搭建了多个基本电路,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
同时,掌握了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方法,以及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技巧。
2. 实验分析(1)元器件测试:通过测试,了解了不同元器件的特性和参数,为后续电路设计提供了依据。
(2)基本电路搭建:通过搭建基本电路,加深了对电子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
(3)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通过故障诊断与排除,掌握了电路故障的查找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训心得与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电子实训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组织了为期两周的电子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与意义1. 实训目的本次电子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实训意义(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训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学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实训内容:认识电子元件,掌握电子元件的检测方法。
实训目的:使学生熟悉电子元件的种类、外形、功能及检测方法。
2. 常用电路的组装与调试实训内容:组装简单的电子电路,如电阻分压电路、放大电路等,并进行调试。
实训目的:使学生掌握电路组装、调试的基本技能。
3. 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实训内容: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产品,如收音机、简易电源等。
实训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电子电路故障排查与维修实训内容:对已组装的电子电路进行故障排查与维修。
实训目的: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故障排查与维修的基本方法。
四、实训过程1. 第一周(1)进行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实训,掌握电子元件的种类、外形、功能及检测方法。
(2)学习常用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掌握电路组装、调试的基本技能。
2. 第二周(1)进行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产品。
(2)对已组装的电子电路进行故障排查与维修,掌握电子电路故障排查与维修的基本方法。
五、实训成果与体会1. 成果(1)掌握了电子元件的种类、外形、功能及检测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报告三篇

电子技术根底实训总结报告三篇电子技术,是指含有电子的、数据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或者类似性能的相关技术.所谓电子形式,是指利用电子技术的不能被人的视或听学直接感知的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转换的信息存在形式。
520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电子技术根底实训总结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电子技术根底实训总结报告1一、实训目的:1、培养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掌握对电子元器件识别,相应工具的操作,相关仪器的使用,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的方法。
3、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4、学习使用protel电路设计软件,动手绘制电路图。
二、实训设备及仪器:1、电烙铁: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 w,烙铁头是铜制。
2、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以及练习焊接时用的铜丝。
3、锡丝:由于锡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外表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4、松香,导线,剥线钳等其它需要用到的工具。
5、相关实验工程所需的电路板,电子元件等。
三、实训要求:1、识别不同的电子元器件的规格和种类,熟练掌握焊接技术。
2、按照电路图设计合理安排元器件的位置,连接好电路,对接口进行焊接,完成对指定功能的测试。
未到达测试要求的重新调试,直至排除故障。
四、实训内容:1、工程:在这次的收音机组装中,焊接工艺占了很重要的分量。
对于零散的电子元件,通过焊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而焊接的好坏,就直接影响着这个系统的稳定性。
掌握焊接和电子工艺的操作技术,光靠看书本和讲解是不行的。
我们必须深入到实习中,毕竟实践出真知。
同时,在实习中,我们还必须将书本中的知识很好的应用到实践操作中。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是教学环节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从中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团队协作的精神。
实习,可以很好地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学会了调频收音机的组装,还从中学会了电子元件的焊接,以及收音机的检测与调试。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报告范文(精选7篇)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报告范文(精选7篇)实训:实训, 即"实习(践)"加"培训";根源自于IT业的管理实践和技术实践;目前引入到"营销管理"和"商务管理"专业。
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 教学采纳来自真实工作工程的实际案例, 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 更强调学生的参加式学习,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历、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提高。
以下是我整理的电子技术根底实训总结报告范文(精选7篇), 欢送阅读与保藏。
电子技术根底实训总结报告1毕业实习是每个学生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必不行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透过实习在实践报告中了解社会, 让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学问, 受益匪浅, 也翻开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为我以后进一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根底。
作为学生的我, 起先了我的第一份煤矿实习工作, 如今, 半年的实习生活已经完毕了, 回忆实习生活, 感受很深, 收获颇多。
第一天去上班的时候, 刚起先我还觉得蛮惊慌的, 再和他们的沟通之后, 我慢慢的放松了自己。
我每一天都坚持提前上班, 能够在其他人到来之前, 把每个办公桌整理整齐, 这样办公室的人一到来就能够马上投入工作。
其实, 我一向认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点, 而且都有发挥它的地方, 而我的实习经验正应了我的想法。
当然, 由于刚到矿办公室, 对工作惯例不熟识, 有些事情我也处理得不是很恰当, 但我勤于向他们请教, 渐渐地也熟识了单位的办公。
我明白第一次出错并不行怕, 可怕的是一错再错。
在平常, 我细致地视察办公室人员的办公方式, 期望能够精益求精, 更好地完成。
在办公室, 闲的时候就会看看网上的一些好的文学作品, 练习打打字, 因为在矿办公室我主要从事打字工作、文件的分法、报纸的分法, 经常要以打文件为主, 我明白, 这不仅仅要打字速度快还要对电脑熟识, 尤其是没有其他工作人员帮助的状况下, 我能够完成接待任务。
电子实习报告900字范文(10篇)

电子实习报告900字范文(10篇)电子实习报告900字范文电子实习报告900字范文1一、实习目的电工电子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一些常用的电子设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
电子技术的实习要求我们熟悉电子元器件、熟练掌握相关工具的操作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装调的全过程,从而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我们学习专业的相关知识。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二、实习器材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w,烙铁头是铜制。
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锡丝: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两节5号电池。
收音机(调频、调幅收音机实验套件及贴片调频收音机实验套件)。
三、实习内容第一部分:调频、调幅收音机的组装制作。
这是本次实习的主要环节。
实习第一天拿到器材后我们并没有直接做。
先是听指导老师详细讲解各器件的用途与组装方法以电子实习报告900字范文2一、实习目的电工电子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一些常用的电子设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
电子技术的实习要求我们熟悉电子元器件、熟练掌握相关工具的操作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装调的全过程,从而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我们学习专业的相关知识。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二、实习器材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w,烙铁头是铜制。
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锡丝: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两节5号电池。
收音机(调频、调幅收音机实验套件及贴片调频收音机实验套件)。
三、实习内容第一部分:调频、调幅收音机的组装制作。
电子类实习报告集锦五篇(电子技术实训报告内容)

电子类实习报告集锦五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
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我整 理的电子类实习报告 5 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子类实习报告 篇 1 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本
第3页 共15页
要我们掌握三个方面,基本设置,宝贝管理和店铺的美化,把这 三点做到,加上你自己独特的创新力,相信自己的店铺能够招揽 更多的顾客吧。
二.在线接待,先要很好的把你的新顾客变成老顾客,把老顾 客变成你的固定顾客,把别的顾客变成潜在顾客,那么在线接待 对于店长来说是很重要的了。首先你要把你与顾客的网上交易的 对话进行一个顾客存档,在一天的工作后要进行一个总结,比如 是你与顾客的在线问答的基本问答,比如你的接待流程,一个很 好的总结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工作效率,从而节省了很多的时间。
3.了解所在企业信息流的组成,即供应链、产品链,资金链、 信息链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形成企业信息系统和计算机通讯网络 的整体概念。
4. 通过讲座、参观,了解通讯及网络技术、企业信息管理 系统、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使用情况、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情 况。
三.实习内容: 讲座(1)金杯 cims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2)大显网络集成工程建设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3)铁通光纤数据通信、网络设计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注:侧重内容:通信设备、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组网、内 容总结、心得 实习单位(1):沈阳铁通公司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八周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也如白驹过隙般一晃而 过。
电子技术实训报告范文精选5篇_社会实践报告_

电子技术实训报告范文精选5篇实训报告是展示自身实训收获成长的重要报告,那么实训报告该如何写呢?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实训报告的优秀范例,一起来看看吧。
电子实训报告范文一、目的意义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与修理。
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和方法,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
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的电子器件图书。
能够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收音机的通电监测调试,电子产品的生产调试过程,学习调试电子产品的方法,培养检测能力及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
二、原理天线收到电磁波信号,调谐器选频后,选出要接收的电台信号。
,在收音机中,有本地振荡器,产生跟接收频率差不多的本振信号,它跟接收信号混频,产生差频,差频中频信号。
中频信号再中频选频放大,然后再检波,就了原来的音频信号。
音频信号功率放大之后,就可送至扬声器发声了。
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输入电路与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其频率较外来高频信号高固定中频,我国中频标准规定为465khz)一起送入变频管内混合一一变频,在变频级的负载回路(选频)产生新频率即差频产生的中频,中频只了载波的频率,原来的音频包络线并,中频信号可以地放大,中频信号经检波并滤除高频信号。
再经低放,功率放大后,扬声器发出声音。
三、安装调试1。
检测(1)通电前的预备工作。
(2)自检,互检,使得焊接及印制板质量要求,特殊注意各电阻阻值与图纸相同,各三极管、二极管有极性焊错,位置装错电路板铜箔线条断线或短路,焊接时有无焊锡电路短路。
(3)接入电源前检查电源有无输出电压(3v)和引出线正负极。
初测。
(4)接入电源(注意、-极性),将频率盘拨到530khz无台区,在收音机开关不打开的情况下测量整机静态工作总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职业大学实习(实训)报告名称电子实验基础2013年12月16日至2013年12月20日共1周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级13电气自动化技术2姓名xxxx院长张红兵系主任邓建平指导教师叶国平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实验目的 (1)1.2.使用工具和器材 (1)1.3实验仪器和设备 (1)1.3.电路工作原理图 (2)第二章元器件介绍 (3)2.1电阻器基础知识与检测方法 (3)2.1.1分类 (3)2.1.2色环颜色所代表的数字或意义 (3)2.1.3在电路图中电阻器和电位器的单位标注规则 (4)2.2电容器 (4)2.2.1电容器种类 (4)2.2.2主要性能指标 (4)2.3电感器 (5)2.3.1电感器的命名 (5)2.3.2电感器参数 (5)2.4 NPN三极管 (6)2.4.1概述 (6)2.4.2工作原理 (6)2.4.3 NPN三极管放大电路解析 (7)2.4.4常用三极管 (8)2.4.5实验方法 (9)2.4.6元件作用 (9)第三章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制作与测试 (10)3.1 电路原理图 (10)3.2实验步骤 (10)3.3 EWB仿真实验 (12)3.3.1 EWB概述 (12)3.3.2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仿真调试 (13)第四章:实验总结(心得体会) (15)附录一;任务书 (16)附录二:参考文献 (19)第一章绪论1.1实验目的1.掌握电路元件的使用和电路连接2.熟悉电路板上元器件的焊接技能3.学会实验仪器设备的一般使用4.能正确获取测试数据,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1.2使用工具和器材25W内热电烙铁及焊接工具和器材通用电路板一块1/8碳膜电阻器4个(47kΩ,22kΩ,2.2kΩ,2kΩ) 25V电解电容器3个(47μF,10μF×2)3DG系列三极管1个(可选9014)连接线少许1.3实验仪器和设备万用表(指针式或数字式)交流毫伏表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1.4电路工作原理图第二章元器件介绍2.1电阻器基础知识与检测方法电阻器是电路组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在电子设备中约占组件总数的30%以上,其质量的好坏对电路工作的稳定性有极大影响。
它的主要用途是稳定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其次还作为分流器分压器和负载使用。
2.1.1电阻分类在电子电路中常用的电阻器有固定式电阻器和电位器,按制作材料和工艺不同,固定式电阻器可分为:膜式电阻(碳膜RT、金属膜RJ、合成膜RH和氧化膜RY)、实芯电阻(有机RS和无机RN)、金属线绕电阻(RX)、特殊电阻(MG型光敏电阻、MF型热敏电阻)四种2.1.2色环颜色所代表的数字或意义1)在电阻体的一端标以彩色环,色标是由左向右排列的,图1的电阻为27000Ω±0.5%。
2)精密度电阻器的色环标志用五个色环表示。
第一至第3色环表示电阻的有效数字,第4色环表示倍乘数,第5色环表示容许偏差,图2的电阻为17.5Ω±1%2.1.3在电路图中电阻器和电位器的单位标注规则阻值在兆欧以上,标注单位M。
比如1兆欧,标注1M;2.7兆欧,标注2.7M。
阻值在1千欧到100千欧之间,标注单位k。
比如5.1千欧,标注5.1k;68千欧,标注68k。
阻值在100千欧到1兆欧之间,可以标注单位k,也可以标注单位M。
比如360千欧,可以标注360k,也可以标注0.36M。
阻值在1千欧以下,可以标注单位Ω,也可以不标注。
比如5.1欧,可以标注5.1Ω或者5.1;680欧,可以标注680Ω或者6802.2电容器2.2.1电容器种类a半可变电容,也叫做微调电容。
它是由两片或者两组小型金属弹片,中间夹着介质制成。
调节的时候改变两片之间的距离或者面积。
它的介质有空气、陶瓷、云母、薄膜等b可变电容,它由一组定片和一组动片组成,它的容量随着动片的转动可以连续改变。
把两组可变电容装在一起同轴转动,叫做双连。
可变电容的介质有空气和聚苯乙烯两种。
空气介质可变电容体积大,损耗小,多用在电子管收音机中。
聚苯乙烯介质可变电容做成密封式的,体积小,多用在晶体管收音机中2.2.2主要性能指标标称容量和允许误差: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常用的单位是F、uF、pF。
电容器上标有的电容数是电容器的标称容量。
电容器的标称容量和它的实际容量会有误差。
常用固定电容允许误差的等级见表2。
常用固定电容的标称容量系列见表3。
一般,电容器上都直接写出其容量,也有用数字来标志容量的,通常在容量小于10000pF的时候,用pF做单位,大于10000pF的时候,用uF做单位。
2.3电感器2.3.1电感器的命名第一部分:主称,用字母表示(其中L表示线圈,ZL表示高频或低频阻流圈);第二部分:特征,用字母表示(其中G表示高频);第三部分:型式,用字母表示(其中X表示小型);第四部分:区别代号,用字母表示2.3.2电感器参数电感量:电感量表示电感线圈工作能力的大小。
电感器的电感量取决于电感线,圈导线的粗细、绕制的形状与大小、线圈的匝数(圈数)以及中间导磁材料的种类、大小及安装的位置等因素。
品质因数(Q):由于导线本身存在电阻值,由导线绕制的电感器也就存在电阻的一些特性,导致电能的消耗。
Q值越高,表示这个电阻值越小,使电感越接近理想的电感,当然质量也就越好。
中波收音机使用的振荡线圈的Q值一般为55—75。
分布电容:在互感线圈中,两线圈之间还会存在线圈与线圈问的匝间电容,称为分布电容。
分布电容对高频信号将有很大影响,分布电容越小,电感器在高频工作时性能越好。
对于大功率电感器,除上述参数外,还有最大工作电流和工作频率。
2.4 NPN三极管NPN型三极管,由三块半导体构成,其中两块N型和一块P型半导体组成,P型半导体在中间,两块N型半导体在两侧。
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器件,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电流放大和开关作用。
2.4.1概述半导体三极管也称为晶体三极管,可以说它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器件。
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电流放大和开关作用。
三极管顾名思义具有三个电极。
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构成的,而三极管由两个PN结构成,共用的一个电极成为三极管的基极(用字母B表示)。
其他的两个电极成为集电极(用字母C表示)和发射极(用字母E表示)。
三极管最基本的作用是放大作用,它可以把微弱的电信号变成一定强度的信号,当然这种转换仍然遵循能量守恒,它只是把电源的能量转换成信号的能量。
三极管有一个重要参数就是电流放大系数β。
当三极管的基极上加一个微小的电流时,在集电极上可以得到一个是注入电流β倍的电流,即集电极电流。
集电极电流随基极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可以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2.4.2工作原理三极管是一种控制元件,主要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以共发射原理图[1]极接法为例(信号从基极输入,从集电极输出,发射极接地),当基极电压UB有一个微小的变化时,基极电流IB也会随之有一小的变化,受基极电流IB 的控制,集电极电流IC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基极电流IB越大,集电极电流IC也越大,反之,基极电流越小,集电极电流也越小,即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
但是集电极电流的变化比基极电流的变化大得多,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IC 的变化量与IB变化量之比叫做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β=ΔIC/ΔIB, Δ表示变化量。
),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倍。
三极管在放大信号时,首先要进入导通状态,即要先建立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也叫建立偏置,否则会放大失真。
在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之间接一个电阻,可将电流放大转换成电压放大:当基极电压UB升高时,IB变大,IC也变大,IC 在集电极电阻RC的压降也越大。
2.4.3 NPN三极管放大电路解析如上图所示,我们把从基极B流至发射极E的电流叫做基极电流Ib;把从集电极C流至发射极E的电流叫做集电极电流Ic。
这两个电流的方向都是流出发射极的,所以发射极E上就用了一个箭头来表示电流的方向。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就是:集电极电流受基极电流的控制(假设电源能够提供给集电极足够大的电流的话),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会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且变化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量是基极电流变化量的β倍,即电流变化被放大了β倍,所以我们把β叫做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一般远大于1,例如几十,几百)。
如果我们将一个变化的小信号加到基极跟发射极之间,这就会引起基极电流Ib的变化,Ib的变化被放大后,导致了Ic很大的变化。
如果集电极电流Ic是流过一个电阻R的,那么根据电压计算公式U=R*I可以算得,这电阻上电压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我们将这个电阻上的电压取出来,就得到了放大后的电压信号了。
[2]三极管在实际的放大电路中使用时,还需要加合适的偏置电路。
这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由于三极管BE结的非线性(相当于一个二极管),基极电流必须在输入电压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产生(对于硅管,常取0.7V)。
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小于0.7V时,基极电流就可以认为是0。
但实际中要放大的信号往往远比0.7V要小,如果不加偏置的话,这么小的信号就不足以引起基极电流的改变(因为小于0.7V时,基极电流都是0)。
如果我们事先在三极管的基极上加上一个合适的电流(叫做偏置电流,上图中那个电阻Rb就是用来提供这个电流的,所以它被叫做基极偏置电阻),那么当一个小信号跟这个偏置电流叠加在一起时,小信号就会导致基极电流的变化,而基极电流的变化,就会被放大并在集电极上输出。
另一个原因就是输出信号范围的要求,如果没有加偏置,那么只有对那些增加的信号放大,而对减小的信号无效(因为没有偏置时集电极电流为0,不能再减小了)。
而加上偏置,事先让集电极有一定的电流,当输入的基极电流变小时,集电极电流就可以减小;当输入的基极电流增大时,集电极电流就增大。
这样减小的信号和增大的信号都可以被放大了。
下面说说三极管的饱和情况。
像上面那样的图,因为受到电阻Rc的限制(Rc 是固定值,那么最大电流为U/Rc,其中U为电源电压),集电极电流是不能无限增加下去的。
当基极电流的增大,不能使集电极电流继续增大时,三极管就进入了饱和状态。
一般判断三极管是否饱和的准则是:Ib*β〉Ic。
进入饱和状态之后,三极管的集电极跟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将很小,可以理解为一个开关闭合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拿三极管来当作开关使用:当基极电流为0时,三极管集电极电流为0(这叫做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当基极电流很大,以至于三极管饱和时,相当于开关闭合。
如果三极管主要工作在截止和饱和状态,那么这样的三极管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开关管。
如果我们在上面这个图中,将电阻Rc换成一个灯泡,那么当基极电流为0时,集电极电流为0,灯泡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