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检测相关标准(国家标准)
乳制品检测相关标准(国家标准)

乳与乳制品中嗜冷菌、需氧芽孢及嗜热需氧芽 孢数的测定 乳与乳制品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 相色谱法 乳及乳制品中乳糖的测定酶-比色法 全脂无糖炼乳检验方法 粗制乳糖检验方法
地方标准 标准名称
鲜牛乳中原乳含量的试验方法四参数判断法
乳与乳制品中结核菌的检验方法 保健食品中乳杆菌的检验方法
GB/T 5413.13-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维生素 B6的测定
GB/T 5413.14-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维生素 B12的测定
GB/T 5413.15-1997
GB/T 5413.16-1997 GB/T 5413.17-1997 GB/T 5413.18-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
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
检验
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
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牛乳检验方法
GB/T 5409-1985AMD.1 增 补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蛋白质的测定
GB/T 5413.2-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乳清蛋白的测定
GB/T 5413.3-1997 GB/T 5413.4-1997
GB/T 18980-2003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游离生物素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胆碱的测定法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钙、铁、锌、钠、钾、 镁、铜和锰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磷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碘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氯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肌醇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牛磺酸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DHA、EPA 的测定
乳制品的检测标准

乳制品的检测标准一、引言乳制品是由乳汁经过加工、发酵等工艺制成的食品。
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制定本标准。
二、术语和定义1. 乳制品:由牛奶、羊奶、山羊奶等乳液制成的食品。
2. 乳汁:来自母兽乳腺的分泌物。
3. 牛奶:来自奶牛乳腺的分泌物。
...三、质量标准1. 外观检查乳制品外观应良好,无霉菌斑点、异味,无异物,颜色均匀。
2. 物理性质检测乳制品的物理性质应符合以下要求:(1)脂肪含量:牛奶及其制品脂肪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2)酸度:乳制品的酸度应符合国家标准;(3)凝固性:如酸奶等乳制品应具有一定凝固性;(4)黏度:奶酪等乳制品应具有适当的黏度;...3. 化学成分检测乳制品的化学成分检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1)乳糖含量;(2)乳蛋白含量;(3)乳脂肪含量;(4)乳酸含量;(5)添加剂含量(如防腐剂、着色剂等);...4. 微生物检测乳制品的微生物检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1)总菌落数;(2)大肠杆菌群;(3)沙门氏菌;(4)黄金色葡萄球菌;...四、安全标准乳制品的安全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1)重金属残留物:乳制品中的重金属残留不得超过国家标准;(2)农药残留物:乳制品中的农药残留不得超过国家标准;...五、质量控制1. 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过程,应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2. 在生产过程中,应设立质量检测环节,随时监测乳制品的质量;3. 对农药残留物、重金属残留物等有害物质设置合理的监测措施; ...六、报告和记录1. 生产商应对每批次生产的乳制品进行检测,并保存检测报告;2. 检测报告应详细记录乳制品的检测项目、结果等信息;3. 检测报告和相关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核查。
七、质量管理生产商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及改进。
本标准自颁布之日起生效,解释权归相关主管部门所有。
乳制品法律法规和标准清单

乳制品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清单(截至2013年12月30日)一、法律和法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乳制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质检总局2009.9)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规定(2013.11)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2013.12)关于禁止以委托、贴牌、分装等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公告(2013.11) 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2013.1)关于实施《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要求的公告(2013.4) 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农业部2008.11)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试行)(农业部2008.10)生鲜乳生产收购记录和进货查验制度(农业部2011.4)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农业部2009.3)二、卫生和良好生产规范GB 14881-94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2013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2693-2010 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23790-2010 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三、通用要求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2760-2011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2761-2011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201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2012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3432-2004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 28050—2011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量(农业部235号公告)关于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的公告(2011年第10号)四、产品标准GB19301-2010 生乳GB19645-2010 巴氏杀菌乳GB25190-2010 灭菌乳GB25191-2010 调制乳GB19302-2010 发酵乳GB13102-2010 炼乳GB19644-2010 乳粉GB11674-2010 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GB19646-2010 稀奶油、奶油和无水奶油GB5420-2010 干酪GB25192-2010 再制干酪GB25595-2010 乳糖GB10765-2010 婴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9-2010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10770-2010 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GB25596-2010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RHB601-2005 生鲜牛初乳RHB602-2005 牛初乳粉五、分析检验标准GB/T 5413.2-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乳清蛋白的测定GB5413.3-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的测定GB5413.5-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乳糖、蔗糖的测定GB5413.6-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GB5413.9-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GB5413.10-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GB5413.11-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的测定GB5413.12-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2的测定GB5413.13-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GB5413.14-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2的测定GB5413.15-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GB5413.16-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叶酸(叶酸盐活性)的测定GB5413.17-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泛酸的测定GB5413.18-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GB5413.19-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游离生物素的测定GB5413.20-2013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胆碱的测定GB5413.21-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钙、铁、锌、钠、钾、镁、铜和锰的测定GB5413.22-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磷的测定GB5413.23-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碘的测定GB5413.24-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氯的测定GB5413.25-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肌醇的测定GB5413.26-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牛磺酸的测定GB5413.27-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B5413.29-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溶解性的测定GB5413.30-2010 乳和乳制品杂质度的测定GB5413.31-2013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脲酶的测定GB5413.33-2010 生乳相对密度的测定GB5413.34-2010 乳和乳制品酸度的测定GB5413.35-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β-胡萝卜素的测定GB5413.36-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GB5413.37-2010 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GB5413.38-2010 生乳冰点的测定GB5413.39-2010 乳和乳制品中非脂乳固体的测定GB4789.18-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与乳制品检验GB21703-2010 乳和乳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GB22031-2010 干酪及加工干酪制品中添加的柠檬酸盐的测定GB/T 5418-1985 全脂加糖炼乳检验方法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GB/T 18980-2003 乳和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GB/T 4789.27-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鲜乳中抗生素残留检验GB 29989-2013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左旋肉碱的测定GB 4789.26—201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商业无菌检验六、设备标准GB 12073-1989 乳品设备安全卫生GB/T 10942-2001 散装乳冷藏罐GB/T 13879-1992 贮奶罐GB/T 8186-2011 挤奶设备结构与性能七、包装材料标准GB9683-88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9687-88 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8-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9-88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19741-2005 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GB/T 18192-2008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GB/T 18706-2008 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GB/T 10004-2008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
(完整版)乳制品品质标准

(完整版)乳制品品质标准---乳制品是一类重要的食品产品,对于保障人们的营养需求和促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乳制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乳制品品质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制品品质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1. 规范命名和定义乳制品品质标准首先需要规范命名和定义,确保不同类型的乳制品具有明确的辨识性。
标准中应明确列出各类乳制品的名称、定义以及生产原料和工艺要求。
2. 原料选择和质量要求乳制品的原料对于最终产品的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乳制品品质标准应规定原料的选择范围、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对于奶源的要求,应明确草地喂养比例、乳脂含量、细菌计数等指标,并制定必要的检测方法。
3. 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乳制品品质标准还应规定常见的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
其中化学指标包括乳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乳糖含量、酸度等,而微生物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酵母菌等。
这些指标能够直接反映乳制品的品质和卫生状况。
4. 感官指标和物理指标乳制品的感官指标和物理指标对于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口感体验至关重要。
因此,乳制品品质标准还应规定相关的口感、颜色、气味、外观等指标。
此外,还可以规定乳制品的流变学特性、凝固能力和结构特点等物理指标。
5. 包装和标签要求乳制品的包装和标签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销售和消费安全。
乳制品品质标准应规定包装材料的选择、卫生要求、密封程度等。
此外,应明确标签上需要标注的信息,如生产厂商、生产日期、保质期、存储条件等。
6. 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为了评估乳制品的品质,乳制品品质标准应规定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这些方法可以包括化学分析、微生物检测、感官评价、物理测试等。
不仅需要明确检验项目和操作步骤,还应规定相应的仪器设备和质量控制要求。
7. 附则为了使乳制品品质标准更加全面和有效,还可以在标准中添加一些附则,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产品分类、生产工艺流程、追溯体系等内容。
这些附则有助于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奶制品行业产品标准[全文5篇]
![奶制品行业产品标准[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996fd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2.png)
奶制品行业产品标准[全文5篇]第一篇:奶制品行业产品标准一、乳及乳制品产品标准GB 10765-1997 婴儿配方乳粉ⅠGB 10766-1997 婴儿配方乳粉Ⅱ、ⅢGB 10767-1997 婴幼儿配方粉及婴幼儿补充谷粉通用技术条件GB 10769-1997 婴幼儿断奶期辅助食品GB 10770-1997 婴幼儿断奶期补充食品GB 2746-1999 酸牛乳GB 5408.1-1999 巴氏杀菌乳GB 5408.2-1999 灭菌乳GB/T 18738-2006 速溶豆粉和豆奶粉GB/T 20715-2006 犊牛代乳粉GB/T 21375-2008 干酪(奶酪)GB/T 21732-2008 含乳饮料GB/T 5410-2008 乳粉(奶粉)GB/T 5415-2008 奶油GB/T 5417-2008 炼乳NY 476-2002 调味奶NY 477-2002 AD钙奶NY 479-2002 人造奶油NY 5045-2008 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NY 5140-2005 无公害食品液态乳NY 5142-2002 无公害食品酸牛奶NY/T 657-2007 绿色食品乳制品NY/T 799-2004 发酵型含乳饮料NY/T 898-2004 绿色食品含乳饮料QB/T 2132-2008 植物蛋白饮料豆奶(豆浆)和豆奶饮料QB/T 2301-1997 植物蛋白饮料核桃乳SB/T 10419-2007 植脂奶油二、乳及乳制品有害物质限量标准GB 13106-1991 食品中锌限量卫生标准GB 14882-1994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GB 15199-1994 食品中铜限量卫生标准GB 15200-1994 食品中铁限量卫生标准GB 2761-2005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2005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2005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三、乳及乳制品卫生、安全标准GB 11673-2003 含乳饮料卫生标准GB 11674-2005 乳清粉卫生标准GB 12073-1989 乳品设备安全卫生GB 13102-2005 炼乳卫生标准GB 15193.1-2003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 15193.2-2003 食品毒理学实验室操作规范GB 15196-2003 人造奶油卫生标准GB 16321-2003 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GB 19301-2003 鲜乳卫生标准GB 19302-2003 酸乳卫生标准GB 19644-2005 乳粉卫生标准GB 19645-2005 巴氏杀菌、灭菌乳卫生标准GB 19646-2005 奶油、稀奶油卫生标准GB 2760-200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21692-2008 乳粉卫生操作规范四、乳及乳制品生产管理标准GB 12693-2003 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B 14881-1994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18407.5-2003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乳与乳制品产地环境要求 GB/T 20014.8-2008 良好农业规范第8部分:奶牛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 22000-20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GB/T 22004-2007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GB/T 22000-2006的应用指南 GB/T 6914-1986 生鲜牛乳收购标准GB/Z 21922-2008 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NY/T 1172-2006 生鲜牛乳质量管理规范NY/T 1570-2007 乳制品加工HACCP准则NY/T 5050-2001 无公害食品牛奶加工技术规范NY/T 5298-2004 无公害食品乳粉加工技术规范SN/T 1443.1-200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SN/T 1443.2-200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指南五、食品包装标准GB 11680-1989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 13113-1991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13114-1991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卫生标准 GB 13115-1991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GB 13116-1991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GB 16331-1996 食品包装材料用尼龙 6树脂卫生标准GB 16332-1996 食品包装材料用尼龙成型品卫生标准GB 17326-1998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17327-1998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丙烯腈-苯乙烯成型卫生标准 GB 18192-2000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纸基本复合材料GB 18454-2001 液体仪器无菌包装用复合袋GB 18455-2001 包装回收标志GB 18706-2002 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屋顶包)GB 19741-2005 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GB 4803-1994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 9681-1988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3-1988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9685-2003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9-1988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90-1988 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91-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 9692-1988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 9693-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GB/T 15267-1994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硬片、膜GB/T 19063-2003 液体食品包装设备验收规范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42-2008 出口商品包装通则GB/T 20499-2006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膜中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迁移量的测定GB/T 21302-2007 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GB/T 21928-2008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GB/T 4456-199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4768-1995 防霉包装SB/T 229-2007 食品机械通用技术条件产品包装技术要求QB 1014-1991 食品包装纸QB 1231-1991 液体包装用聚乙稀吹塑薄膜QB 2388-1998 食品包装容器用聚氯乙烯粒料QB/T 3531-1999 液体食品复合软包装材料QB/T 3600-1999 罐头食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六、食品标签GB 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3432-2004 预包装特殊膳食食品标签通则第二篇:奶制品行业分析前言中国目前正大力推广学生奶并提倡全民喝奶,其气势不亚于当年日本昭和年间的“天皇劝奶令”。
国家乳制品相关标准汇总

国家乳制品相关标准汇总乳及乳制品标准推荐三⿅牌婴幼⼉奶粉重⼤⾷品安全事件发⽣后,党中央、国务院⾼度重视,及时部署了对这⼀事件的处置⼯作。
为了帮助⼴⼤乳及乳制品⽣产企业规范组织⽣产,现将部分国内外乳及乳制品相关标准推荐给⼴⼤⽤户。
推荐标准⽬录⼀、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品⽣产许可证管理的乳制品包括巴⽒杀菌乳、灭菌乳、酸⽜乳、乳粉、炼乳、奶油、⼲酪。
乳制品的申证单元为3个:液体乳(巴⽒杀菌乳、灭菌乳、酸⽜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酪)。
在⽣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申证单元和产品品种,即乳制品[液体乳(巴⽒杀菌乳、灭菌乳、酸⽜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酪)]。
乳制品⽣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501。
尚未纳⼊本细则管理的其他乳制品,待条件成熟时,将纳⼊管理。
具体办法另⾏制定。
、基本⽣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液体乳。
1.巴⽒杀菌乳(1)基本⽣产流程原料乳验收⼧净乳⼧冷藏⼧标准化⼧均质-巴⽒杀菌-冷却-灌装-冷藏(2)关键控制环节原料验收、标准化、巴⽒杀菌、灌装、冷藏、设备的清洗。
(3)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产过程中微⽣物污染导致产品变质;⽣产过程中杀菌剂或清洗剂残留导致产品异味;产品贮藏温度不适宜导致变质。
2.灭菌乳(1)基本⽣产流程原料乳验收-净乳-冷藏-标准化-预热- 均质-超⾼温瞬时灭菌(或杀菌) -冷却 -⽆菌灌装(或保持灭菌) -成品储存(2)关键控制环节原料验收、预处理、标准化、超⾼温瞬时灭菌(或杀菌)、⽆菌灌装(或保持灭菌)、设备的清洗。
(3)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原料乳品质不良,造成产品不良风味和⼝感;超⾼温灭菌或⽆菌灌装过程中微⽣物污染,导致产品坏包;杀菌剂或清洗剂残留导致产品异味;灭菌温度和时间不适宜,导致产品稠厚感,并且⾊泽异常。
3.酸⽜乳1)基本⽣产流程凝固型:原料乳验收-净乳-冷藏-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接⼊发酵菌种⼧灌装T发酵T冷却T冷藏搅拌型:原料乳验收—净乳—冷藏—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接⼊发酵菌种—发酵-添加辅料-冷却-灌装-冷藏(2)关键控制环节原料验收、标准化、发酵剂的制备、发酵、灌装、设备的清洗。
奶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奶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奶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其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为确保奶制品的质量,制定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奶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 奶制品的质量标准奶制品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官指标:如颜色、气味、味道等。
奶制品应具有特有的乳香气味和奶味,颜色应为乳白色,并无异味。
(2)物理指标:如含水量、含脂量、粘度等。
奶制品的含水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得超过规定范围;含脂量应符合产品标签上所声明的含脂量;粘度应适中,不过稀或过稠。
(3)化学指标:如蛋白质含量、乳糖含量、酸度等。
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乳糖含量应符合产品标签上所声明的含糖量;酸度应适中,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品质。
(4)微生物指标:如总菌落数、大肠菌群等。
奶制品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微生物限量,不得超过规定范围,确保产品卫生安全。
(5)残留物指标:如抗生素、农药残留等。
奶制品中不得检出有害物质,如抗生素、农药残留等,以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这些质量标准是保证奶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企业在生产时应按照这些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2. 奶制品的检验方法为了确保奶制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常见的奶制品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官检验:通过直接观察、闻、尝来判断奶制品的外观、气味和味道。
检验员应具备丰富的感官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判断产品的感官质量。
(2)物理检验:通过仪器设备进行物理性质的测量。
如含水量可以通过干燥法、比重法等方法测定;粘度可以通过旋转粘度计来测量等。
(3)化学检验:通过化学方法对奶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如蛋白质含量可以通过巴氏涮洗法、澱粉法等方法测定;乳糖含量可以通过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酸度可以通过滴定法测定等。
(4)微生物检验:通过培养基培养和各种检验方法,如平板计数法、膜过滤法等,获取奶制品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判断产品的卫生质量。
奶制品的种类及验收的标准

奶制品的种类及验收的标准1. 奶制品的种类奶制品是指以牛、羊、马、骆驼等哺乳动物的乳汁为原料,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各种食品。
奶制品种类繁多,按照产品形态和加工工艺可分为以下几类:1.1 液态奶液态奶是指未经过任何加工的牛乳,包括常温奶、巴氏奶、屋顶盒奶等。
按照杀菌工艺不同,液态奶可分为:- 常温奶:采用超高温瞬间杀菌工艺,可以在常温下保存较长时间。
- 巴氏奶:采用巴氏杀菌工艺,需要在冷藏条件下保存,保质期较短。
1.2 乳制品乳制品是指以牛乳为原料,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各种食品。
按照加工工艺和产品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类:- 奶酪:以牛乳为原料,经过发酵、凝乳、压榨、成熟等工艺制成。
- 酸奶:以牛乳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
- 黄油:以牛乳为原料,经过分离、搅拌、压榨等工艺制成。
- 奶粉:以牛乳为原料,经过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
1.3 冰淇淋冰淇淋是以牛乳、糖、香料等为原料,经过混合、搅拌、冷却、凝固等工艺制成的一种冷冻饮品。
1.4 乳饮料乳饮料是指以牛乳、水、糖、添加剂等为原料,经过混合、调配、均质等工艺制成的一种饮品。
2. 验收的标准奶制品的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外观- 色泽:奶制品应具有正常的色泽,无明显变化。
- 形状:奶制品应具有均匀、细腻的质地,无明显颗粒。
- 气味:奶制品应具有正常的气味,无异味、霉味等。
- 滋味:奶制品应具有正常的滋味,无酸味、苦味等。
2.2 营养成分- 蛋白质:奶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 脂肪:奶制品中的脂肪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 碳水化合物:奶制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 维生素和矿物质:奶制品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2.3 卫生指标- 菌落总数:奶制品中的菌落总数应符合国家标准。
- 大肠杆菌:奶制品中的大肠杆菌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 致病菌:奶制品中不得检出致病菌。
2.4 添加剂奶制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得超量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灰分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水分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维生素 A、D、E 的测 定
GB/T 5413.10-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维生素 K1的测定
GB/T 5413.11-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维生素 B1的测定
GB/T 5413.12-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维生素 B2的测定
测水品的提高,是现今社会应该注重的问题。
乳制品: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
乳 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粉;
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等
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儿配方乳粉、较大婴儿配方乳粉、幼儿配方乳粉等
以下主要介绍了乳制品检测相关的检测标准:
标准代号
国家标准 标准名称
乳制品检测相关标准
(002)乳制品工业是食品制造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乳制品工业在行
业规模、乳制品产量、技术装备、质量安全等方面都有了根本的转变,但由于乳制品工业发
展时间短,发展速度过快,基础薄弱,特别是由于奶源管理、质量控制、检测手段落后等方
面的原因,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给消费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损害,所以,乳制品检
GB/T 21676-2008 GB/T 21703-2008 GB/T 21704-2008 GB/T 22035-2008
标准代号
NY/T 800-2004 NY/T 801-2004
乳与乳制品 脂肪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乳与乳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 乳与乳制品中非蛋白氮含量的测定
乳及乳制品中植物油的检验 气相色谱法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DHA、EPA 的测定
乳粉 滴定酸度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溶解性的测定 乳与乳粉 杂质度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脲酶的定性检验
乳粉 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测定 奶油检验方法 全脂加糖炼乳检验方法 牛奶中碘-131的分析方法 乳和乳粉中黄曲霉毒素 M1 的测定 免疫亲和 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和荧光光度法
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
检验
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
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牛乳检验方法
GB/T 5409-1985AMD.1 增 补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蛋白质的测定
GB/T 5413.2-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乳清蛋白的测定
GB/T 5413.3-1997 GB/T 5413.4-1997
GB/T 5413.13-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维生素 B6的测定
GB/T 5413.14-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维生素 B12的测定
GB/T 5413.15-1997
GB/T 5413.16-1997 GB/T 5413.17-1997 GB/T 5413.18-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
巴氏杀菌乳和 UHT 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
乳与乳制品中嗜冷菌、需氧芽孢及嗜热需氧芽 孢数的测定 乳与乳制品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 相色谱法 乳及乳制品中乳糖的测定酶-比色法 全脂无糖炼乳检验方法 粗制乳糖检验方法
地方标准 标准名称
鲜牛乳中原乳含量的试验方法四参数判断法
乳与乳制品中结核菌的检验方法 保健食品中乳杆菌的检验方法
GB/T 18980-2003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游离生物素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胆碱的测定法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钙、铁、锌、钠、钾、 镁、铜和锰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磷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碘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氯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肌醇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牛磺酸的测定
备注
GB/T 4789.1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与乳制品检验
GB/T 4789.27-2003
GB/T 4789.35-2003 GB/T 5009.186-2003 GB/T 5009.46-2003 GB/T 5409-1985 GB/T 5413.1-1997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鲜乳中抗生素残留量
乳粉热处理强度的测定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乳及乳制品中坂崎肠杆菌的检验 牛乳中林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法 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验细则
备注
河北 吉林 吉林 黑龙江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标Hale Waihona Puke 代号DB13/T 294-1996 DB22/T 238-2000 DB22/T 244-2000 DB23/T 1011-2005 DB23/T 1017-2005 DB32/T 1115-2007 DB33/T 428-2003
乳与乳制品中淀粉的测定 酶-比色法 牛奶中氨苄青霉素残留检测方法- HPLC
行业标准 标准名称
生鲜牛乳中体细胞测定方法 生鲜牛乳及其制品中碱性磷酸酶活度的测定方 法
备注
NY/T 802-2004 NY/T 829-2004 NY/T 939-2005
NY/T 1331-2007
NY/T 1332-2007 NY/T 1422-2007 QB/T 3775-1999 QB/T 3779-1999
GB/T 5413.5-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脂肪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亚油酸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乳糖、蔗糖和总糖的测 定
GB/T 5413.6-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
GB/T 5413.7-1997 GB/T 5413.8-1997
GB/T 5413.9-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叶酸(叶酸盐活性)的 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泛酸的测定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维生素 C 的测定
GB/T 5413.19-1997 GB/T 5413.20-1997
GB/T 5413.21-1997
GB/T 5413.22-1997 GB/T 5413.23-1997 GB/T 5413.24-1997 GB/T 5413.25-1997 GB/T 5413.26-1997 GB/T 5413.27-1997 GB/T 5413.28-1997 GB/T 5413.29-1997 GB/T 5413.30-1997 GB/T 5413.31-1997 GB/T 5413.32-1997 GB/T 5416-1985 GB/T 5418-1985 GB/T 14674-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