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与五脏

合集下载

五行与五脏及其功能

五行与五脏及其功能

五行和五脏的关系五行五脏五腑五季五方五色五味五液性志开窍其华在体木肝胆春东青酸泪怒目爪筋火心小肠夏南赤苦汗喜舌面脉土脾胃长夏中黄甘涎忧思口唇肉金肺大肠秋西白辛涕悲鼻皮毛皮肤水肾膀胱冬北黑咸唾恐耳与二阴发骨肝—血之存库藏血,主疏泄,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1、主藏血:贮存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肝血不足—血虚易长斑;2、主疏泄: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

对胆:胆汁为肝之余气化所生,胁下胀痛,口苦,甚至黄疸;对精,月经:精液排泄不畅,月经混乱,经行不畅,甚而痛经;肝气郁结:胸肋、小腹胀满不适。

血淤:脾胃运化不好,腹痛腹泻、暧气打嗝、口苦、恶心呕吐、甚至黄疸、胃肠病变。

3、在体合筋:血虚不能养筋,肌腱、韧带和筋膜出现病变,腰酸背疼、关节活动不利、易疲劳、肢体麻木等。

4、其华在爪:肝血不足:指甲薄而软,易脆裂、枯而无光泽、凹凸不平甚至变形。

5、开窍于目:肝阴不足:两目干涩;肝阳不足:视物不清;肝经风热:目赤痒痛;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6、在志为怒:性志气郁、郁郁寡欢、急燥易怒。

7、在液为泪:两目干涩,流泪增多或目眵睁不开眼。

养肝护肝:1、保持心情愉快,不急不怒不压抑;2、不抽烟,少喝或者不喝酒;3、十一点至凌晨两点一定要深度睡眠;4、减少药物刺激或者毒素;5、蔬菜:水果:肉类食物=7:2:1.调理搭配:基础组合+维康素心—君主之宫心,主血脉,主神明,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1、主血脉:心血亏虚:心慌、心悸、面色无华。

心血淤阻:心闷痛、面色灰暗。

2、主神明:心功能障碍:睡觉不好、反应迟钝、失眠多梦、精神萎靡、健忘、神志不清。

3、在志为喜:过喜则神伤。

4、在液为汗:动则汗多。

5、在体合脉:心气过盛→血压高、心血淤阻→血液循环差、脉无力、四肢凉。

6、其华在面:心气过盛→红赤脸、且脸常有红晕,多现血压血脂异常;心血淤阻→脸颊及嘴唇呈紫色,是血在脉管中循行无力,多现血脉阻滞。

五行与五脏归属

五行与五脏归属

五行与五脏归属:木与肝木多指植物,植物最大的特性就是生长、条达,肝脏主要的特性为条达,疏泄气机,受人情绪的影响,情绪好肝脏舒畅,情绪暴躁肝气郁阻,故肝属木。

肝位于胁部,主要的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火与心火最大的特性是温热上升、火苗上长,只要具有温热上升特性的都属火,心脏主管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保持人体体温的必要条件,故心属火。

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于外,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小肠相表里。

土与脾土最大的特性是生化、承载、收纳,意思是说:植物种在土里,从土里吸收一切营养,土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万物之母。

脾胃有消化吸收的作用,脾胃把食物的营养吸收进人体各个器官,二者的特性都是供应营养,故脾属土。

脾位于中焦,主要的功能是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肌肉四肢、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共为后天之本”金与肺金泛指金属,古代多属兵器,兵器必须保持清洁锋利不能沾染一点尘土,肺为娇脏,非常娇贵不能受到一点影响,故肺属金。

肺位于胸中,上通咽喉,肺主要的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与大肠相表里。

水与肾水的特性是寒凉的,滋润下行,人体的体液都归属与肾,体液对人体有滋润的作用,体液下行入肾,故肾属水。

肾位于腰部,故称“腰为肾之府”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开窍于前后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与大肠相表里。

五行学说与中医五脏的关系自然界中的五种物质,木、火、土、金、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相生与相克的关系。

“人分五脏,和于五行”,五脏之间也存在着相生与相克的关系:相生关系: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火生土(心之热以温脾)土生金(脾土的运化水谷精微以充肺)金生水(肺的清肃以助肾水的下行)水生木(肾水的滋润以养肝木)相克关系:木克土(肝的疏泄以克制脾土的壅郁)土克水(脾的运化以控制肾水的泛滥)水克火(肾水的下行以控制心火的上炎)火克金(心火的上炎以控制肺金的清肃太过)金克木(肺金的清肃以控制肝木的过胜)名医趣事钱乙是宋代著名的儿科医生,他著有《小儿药证直诀》,人们尊称他为“儿科之圣”。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五液的关系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五液的关系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五液的关系一、五行1、五行学说来源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

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

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二、五行与五脏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

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

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

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

五行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五行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道医——五行与五脏六腑的关系道医理论中五行与五脏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五行之间的关系便是五脏间的关系。

五行分别为:金、木、水、火、土。

而五脏中肝胆代表木,心、小肠代表火,脾胃代表土,肺、大肠代表金,肾、膀胱代表水。

明白了五脏六腑对应的五行后,便要开始了解五行之间的关系了,也可以变相地说是五脏六腑间的关系。

相生关系:木(肝、胆)生火(心、小肠),火生土(脾、胃),土生金(肺、大肠),金生水(肾、膀胱),水生木。

木生火。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木可做火的燃料。

而在五脏中,属木的肝藏血,肝胆循环系统旺盛,可有充足的血液供属火的心、小肠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火生土。

形象地用太阳之正阳之火对地面照射,经亿年以上可化石为土作比喻。

在五脏中属火的心、小肠循环系统旺盛,可促进属土的脾胃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土生金。

用金属从土中而生作比喻,如矿质。

五脏中属土的脾胃循环系统旺盛,被称为中气的脾气可以促进属金的肺、大肠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金生水。

解释要复杂一些。

我们在自然界可以发现,有石就有水。

石头结构的山可以生长树木,因为岩缝可以使水达到山顶。

所以民间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说。

而土结构的山不能长树,因为“土克水”,土阻止了水的上行,所以西北黄土高坡上光秃秃的一片,没有一棵树木。

石头中含大量金属元素,古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金生水”。

五脏中属金的肺循环系统旺盛,肺气可促进属水的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水生木。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树木生长必须需要充足的水分。

肾、膀胱循环系统旺盛,肾气和肾水可促进肝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

这是五行相生关系,也是五脏六腑间相生关系。

五行相克关系。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无尽的循环……木克土。

有两个理解。

第一,用树木破土而出来作比喻。

第二,以树木吸收土中营养,致使土中营养流失来理解。

五脏中属木的肝循环系统不畅,没有充足的血液支持脾胃,脾循环系统便会逐渐进入非正常状态。

例如肝胃不和等。

土克水。

这个很容易理解,用土能阻挡水的运行作比喻。

五行、五脏六腑与六字诀对应表

五行、五脏六腑与六字诀对应表

五行、五脏六腑与六字诀对应表一、五行、五脏六腑与六字诀对应表木(肝、胆六字诀嘘)火(心、小肠六字诀呵)土(脾、胃六字诀呼)金(肺、大肠六字诀呬)水(肾、膀胱六字诀吹)1、六腑:除上表中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外,还有三焦。

六腑是这六个内脏的合称。

2、三焦的含义: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头部、胸、上肢和心肺叫上焦。

横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肝胆、脾胃叫中焦。

脐以下的部位和有关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叫下焦。

3、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4、六字诀功法除上表中对应五行五脏的“嘘、科、呼、呬、吹”外还有“希”字功。

这个“希”就是理三焦的。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1、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如此反复无穷。

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2、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

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此反复无穷。

3、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相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相克,事物就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

只有保持相生相克正常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4、相乘或相侮(病态):五行相克的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

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

比如,木过于亢盛(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而造成木的亢盛),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变虚,这就是木乘土。

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称为反克或反侮。

如,上述例子,木对土来说是木乘土,木对金说是木反侮金了。

再如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了。

五脏六腑 中医五行五脏

五脏六腑 中医五行五脏

(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心主脉,肺主皮毛)《黄帝内经》记载,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心主脉,肺主皮毛,多么精辟。

只要是筋的问题,治肝没错。

只要是骨的问题,治肾没错。

只要是肌肉的问题,治脾胃没错。

只要是血脉的问题,治心没错。

只要是皮肤病毛发的问题,治肺没错。

五脏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心与小肠为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

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

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六腑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跳: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五行、五脏对应表

五行、五脏对应表
心用咸补之
脾用甘补之
用酸补之
用苦补之

酸泻之
甘泻之
苦泻之
辛泻之
咸泻之

肝气虚则恐
心气虚则悲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肺气虚则鼻塞晦气、少气
肾气虚则厥

肝实则怒
心实则笑不休
脾实则腹胀,经溲晦气
肺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实则胀
喜伤心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
五脏所恶
肝恶风
心恶热
脾恶湿
肺恶寒
肾恶燥
五味所入
酸入肝
苦入心
甘入脾
辛入肺
咸入肾
五味所走
酸走筋
咸走血
甘走肉
辛走气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癃--手足不灵活
多食之令人渴--口渴
多食之令人悗心--烦恼
多食之令人洞心--心中空虚
多食之令人变呕--呕吐
五劳所伤
久行伤筋
久视伤血
久坐伤肉
久卧伤气
久立伤骨
五质





五志



忧、悲
恐、惊
五谷
麦\小麦
黍\高粱
稷\小米
稻\年夜米

五畜




猪∕肉
五果




栗子
五劳
久行伤肝
久视伤心
久坐伤脾
久卧伤肺
久立伤肾
五常
木主仁
火主礼
土主信
金主义
水主智
《黄帝内经》界、象及其它
五行




五行与五脏PPT课件

五行与五脏PPT课件

“生我”者为母,“我 生”者为子。
五行相生,实际上是
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

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
2、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 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 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相克次序是:木→土→水→ 火→金→木。
3、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 行之间既相互资生, 又相互制约。包括生 中寓克,克中寓生。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肝 胆 目 筋 怒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ver
1主疏泄
Domination of the conducting and dispersing
2主藏血storing blood
3主筋Domination of the tendons
4其华在爪,在窍为目
Manifestation on the nails and opening into the eyes
其华在爪
在窍为目
爪为筋之余
The nails are the surplus of the tendon
其华在面
Manifestation in the face
面 色


面部血脉丰富、皮肤

薄嫩,常作为推论心

脏气血盛衰的指标。
在志为喜 过喜伤心,过喜则气缓
脾spleen
1主运化
Dominating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2主统血
Commanding the bloo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脏: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在五行中,大家都知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五脏里边就是说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好,肺好-肾好,肾好-肝更好。

有相生就有相克,在五行里隔位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五脏里就是肝不好克脾,肝是帮助胆分泌胆汁儿的,肝功能不好时,立即对脾有一个坏影响,使食欲减退,厌油腻,腹胀,胃胀,所以肝大脾就大。

脾克肾:脾有生化气血作用,当这个功能差时,立即对肾有一个坏的影响。

肾克心:比如心脏病,治了几年,几十年,最后还是死于心脏病,也就是西医忽视了肾克心的道理。

心克肺当心有火时会出现胸闷气短,前胸痛,因为心克肺,是相互制约的。

肺克肝:肺有火时,肝火更旺,反过来就困扰着肺。

从相克的理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一个脏器有病时,其他脏器就会受到连及伤害,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有病,并且在短期内不能治愈,就会变成慢性病进入恶性循环,恶性循环的发展过程就是相克的连续,这样周而复始的相克,就会使所有的脏器受损,功能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种或同时出现几种病症,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五行不协调,阴阳不平衡。

鼻为肺之官: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

这里讲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

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

目为肝之官: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

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

在中医的五色和五脏的配属里,肝主青色。

这个青色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青草、树叶的绿色,而是苍色。

肝是从肾水里面生发出来的,苍这个颜色是黑色与青色的一个过渡之色。

顺便谈一个问题:如果人在冬季没有养好身体,到了春天气机就生发不起来,就会生病。

所以,了解颜色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养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脸色的变化对身体的状况作出判断。

口唇为脾之官: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

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舌为心之官:舌为心之官。

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卷缩等症状。

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

耳为肾之官:耳朵是肾之官。

耳朵的病都会跟肾相关。

《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

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耳鸣的症状。

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五官的关窍必须保持时刻通利,它们的功能才能正常地发挥出来。

“肺和则鼻能知臭香”,意思就是如果肺气很好的话,鼻子才可以闻到五味;“心和则舌能知五味”,意思是心气和,舌头的分辨能力才会特别强,舌头才可以尝出五味;“脾和则口能知五谷”,是说如果脾气很好的话,人的口方能感受到五谷的味道,有食欲;“肝和则目能辨五色”,是说肝气正常的话,人的眼睛才可以看清楚各种颜色;“肾和则耳能闻五音”,是说肾气很好的话,人的耳朵就能听见五音。

《黄帝内经》上还有“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就是说五脏六腑如果有病变,就会造成七窍不通,甚至会积聚成痈、成癌。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五官与脏腑器官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了解五官的病变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身体内的五脏的病变,所以我们要时刻留心五官的变化,才能留意到相关联的五脏的情况。

具体到五官的养生方法,很简单:常闭眼,养神;少说话,养心;平稳呼吸,养肺;多食美味,养口;少惹烦杂,非礼勿听,养耳。

五色:天地万物是由金(白色)、木(青色)、水(黑色)、火(赤色)、土(黄色)这种基本物质组成。

宫属土,商属金,角属木,徵属火,羽属水。

秦朝是水运或者水德,秦朝皇帝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他对应着的颜色是什么?是“黑”,所以秦始皇的衣服一定是黑色的。

现在如果拍电视剧,谁把秦始皇穿上一身杏黄色的衣服,那是没有历史常识的。

中国不是每一代皇帝都穿黄颜色的,黄颜色是对应着一种德,你在五行当中对应哪种,你穿哪种颜色。

秦朝的皇帝他认为我对应着水德,所以水德对应的颜色是黑颜色,所以秦朝尚黑
五方:“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属东方;“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属南方;“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属中央;“金”具有清净、收杀的特性,属西方;“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属北方。

(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你不是东西,就是南北)
五数:分生数和成数,太复杂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