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盐和化肥(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盐和化肥复习课教学设计知识讲解

盐和化肥复习课教学设计知识讲解

盐和化肥复习课教学设计盐和化肥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2、知道一些常用化肥名称和作用;3、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4、认识复分解反应,并能根据化学反应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5、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盐和化肥知识的整理、归纳、小结,培养学生总结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学习能力;2、在实验探究性题、推断题、离子共存题、物质的分离、鉴别和除杂等题目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盐和化肥知识全面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学科内多知识点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树立保护环境、关心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本单元的试题有很多考查方式,常见的有探究题、推断题、鉴别题、除杂题、计算题等,综合性强、变化多端。

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宗”就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在课前,要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按照章节顺序整理、归纳、小结书上的知识点,尤其是“盐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这两个知识点。

在做这个工作的过程中,注意要引导学生按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制法的顺序进行纵向联系,横向对比,形成二维知识网。

【教学难点】如何将教材上的“死”知识转化为“活”能力,变换思维角度和切入点,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升中考的应试能力是本节课着重想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方法】 回忆总结、讨论归纳、合作探究习题强化。

【教学过程】一、考纲面对面:了解中考考纲对本单元的要求。

二、火眼金睛,你能分辨出酸碱盐吗?要求判断快速、准确。

三、回忆旧知: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物质俗称 物理性质 用途氯化钠NaCl食盐 白色晶体, 水溶液有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1)作调味品(2)作防腐剂(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4)农业上用NaCl 溶液来选种 (5)制生理盐水(0.9% NaCl 溶液) 碳酸钠 Na 2CO 3纯碱? 苏打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NaHCO 3小苏打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2、粗盐提纯粗盐经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制得精盐。

常见的盐和化肥(复习教案)

常见的盐和化肥(复习教案)

常见的盐和化肥(复习教案)第一章:盐的分类和性质1.1 教学目标1. 了解盐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盐的主要性质1.2 教学内容1. 盐的定义和分类2. 盐的主要性质:溶解性、电离性、焰色反应等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盐的定义、分类和性质2. 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1.4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盐的日常生活应用2. 讲解:详细讲解盐的分类和性质3. 练习: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第二章:常见盐的制备和应用2.1 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盐的制备方法2. 了解常见盐的应用领域2.2 教学内容1. 常见盐的制备方法:硝酸银法、硫酸法等2. 常见盐的应用领域:化工、农业、医药等1. 讲授法:讲解常见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2. 实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盐的应用2.4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实际案例介绍盐的应用2. 讲解:详细讲解常见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3. 练习: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第三章:化肥的分类和性质3.1 教学目标1. 了解化肥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化肥的主要性质3.2 教学内容1. 化肥的定义和分类2. 化肥的主要性质:含有机物、含有无机盐等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化肥的定义、分类和性质2. 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3.4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化肥的日常生活应用2. 讲解:详细讲解化肥的分类和性质3. 练习: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第四章:常见化肥的制备和应用1. 掌握常见化肥的制备方法2. 了解常见化肥的应用领域4.2 教学内容1. 常见化肥的制备方法:合成法、发酵法等2. 常见化肥的应用领域:农业、园林、畜牧等4.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常见化肥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2. 实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化肥的应用4.4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化肥的应用2. 讲解:详细讲解常见化肥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3. 练习: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第五章:盐和化肥的鉴别方法5.1 教学目标1. 掌握盐和化肥的鉴别方法2. 能够正确鉴别不同的盐和化肥5.2 教学内容1. 盐和化肥的鉴别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等2. 常见盐和化肥的鉴别实例5.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盐和化肥的鉴别方法和实例2. 实验法: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5.4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盐和化肥的鉴别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讲解:详细讲解盐和化肥的鉴别方法和实例3. 实验:学生进行实验,鉴别不同的盐和化肥第六章:盐和化肥的环境影响6.1 教学目标1. 了解盐和化肥对环境的影响2. 掌握盐和化肥的合理使用方法6.2 教学内容1. 盐和化肥对土壤的影响:土壤盐碱化、土壤污染等2. 盐和化肥对水体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污染等3. 盐和化肥的合理使用方法:施肥技术、无害化处理等6.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盐和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和合理使用方法2. 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6.4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盐和化肥对环境的影响2. 讲解:详细讲解盐和化肥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以及合理使用方法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减少盐和化肥对环境影响的方法第七章:盐和化肥的储存和运输7.1 教学目标1. 掌握盐和化肥的储存方法2. 了解盐和化肥的运输注意事项7.2 教学内容1. 盐和化肥的储存方法:防潮、防晒、防尘等2. 盐和化肥的运输注意事项:安全包装、防止泄漏等7.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盐和化肥的储存方法和运输注意事项2. 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7.4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盐和化肥储存和运输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盐和化肥的储存方法和运输注意事项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盐和化肥储存和运输的改进措施第八章:盐和化肥的安全使用8.1 教学目标1. 掌握盐和化肥的安全使用方法2. 了解盐和化肥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8.2 教学内容1. 盐和化肥的安全使用方法:正确计量、避免接触皮肤等2. 盐和化肥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穿戴防护装备、防止误食等8.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盐和化肥的安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 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盐和化肥安全使用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盐和化肥的安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盐和化肥安全使用的改进措施第九章:盐和化肥的案例分析9.1 教学目标1. 能够分析盐和化肥的案例2. 能够提出解决盐和化肥问题的方法9.2 教学内容1. 盐和化肥的案例:环境污染、农业生产问题等2. 解决盐和化肥问题的方法:政策法规、技术创新等9.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盐和化肥的案例和解决方法2. 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9.4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盐和化肥的案例2. 讲解:详细讲解盐和化肥的案例和解决方法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盐和化肥问题的方法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1. 总结盐和化肥的重要性和影响2. 展望盐和化肥的未来发展趋势1. 盐和化肥的重要性:农业生产、人类生活等2. 盐和化肥的影响:环境、社会、经济等3. 盐和化肥的未来发展趋势: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等10.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盐和化肥的重要性、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2. 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10.4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实例介绍盐和化肥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盐和化肥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对盐和化肥未来发展的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盐和化肥的环境影响重点环节:盐和化肥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和化肥 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和化肥 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和化肥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掌握盐的性质和化肥的种类与用途;2.强化学生对盐和化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盐的性质及其应用;2.化肥的种类和用途;3.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1.盐的性质和应用;2.化肥的种类与用途;3.盐的合成原理;4.化肥的制造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教学实验用品;2.学生:课本、笔记本、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利用课件或教具,向学生介绍盐和化肥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示范问题: 1. 你们平时都用过哪些盐和化肥? 2. 盐和化肥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3. 为什么说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第二步:复习盐的性质和应用1.复习盐的基本性质,如溶解性、导电性等;2.复习盐的应用领域,如食盐、工业用盐等;3.通过实例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三步:复习化肥的种类和用途1.复习无机化肥和有机化肥的区别;2.复习主要的无机化肥种类,如尿素、铵肥、磷肥等;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第四步:盐的合成原理1.复习盐的合成方法,如氯化钠的制备;2.讲解氯化钠的合成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盐的生成过程。

第五步:化肥的制造方法1.复习化肥的制造方法,如尿素的制取过程;2.讲解尿素的制造方法并进行示范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肥的制造过程。

第六步:实验操作1.设计一道实验题目,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第七步:讲解反思1.结合实验结果,回顾盐和化肥的性质和制造过程;2.引导学生思考,探讨盐和化肥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盐和化肥的性质、应用和制造过程,巩固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但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盐和化肥的概念,掌握盐的命名法则和化肥的制造方法,并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盐的命名法则,化肥的制造方法。

2.教学难点:盐的命名与化肥的制造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探究盐和化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盐和化肥的思考和探索。

2. 知识讲解(15分钟)盐的概念与命名法则•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晶体化合物。

•盐的命名法则:阳离子在前,阴离子在后,两者之间用连字符连接。

化肥的概念与制造方法•化肥是指提供植物所需元素的化学物质。

•化肥的制造方法包括化学合成法、矿石法和生物合成法等。

3. 案例分析(20分钟)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案例:某农田连续多年种植庄稼,土壤中盐分过高导致庄稼生长不良,请设计一种化肥来改善土壤质量。

4. 实验操作(30分钟)实验1:盐的制备实验步骤: 1. 取一定质量的金属钠和金属氯化铜粉末,混合均匀。

2. 放入试管中,加热,观察试管颜色变化。

3. 冷却后观察形成的盐。

实验要点: - 盐的制备反应为化学反应。

-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

实验2:化肥的制造实验步骤: 1. 取适量草木灰或动物粪便,并进行研磨。

2. 将研磨后的物质与适量尿素混合均匀。

3. 将混合物撒在已经耕翻的土地上,进行肥料施用。

实验要点: - 化肥的制造方法选择适宜的原料和合适的比例。

-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

5. 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对盐和化肥的概念、命名法则和制造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

6. 延伸拓展(15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研究并设计盐的制备和化肥的制造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和结果验证。

常见的盐、化肥(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盐、化肥(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盐、化肥(复习课教案)安岳县人和九义校龚大周【教学设计思想】对于复习课,同样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来学习化学,为此本节课采用讲解、练习、归纳、总结等多种教学方式,在探究合作的互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互动中,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手段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初步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

[聚焦中考]盐、化学肥料是中考的重点和热点,主要考查酸、碱、盐的性质和相互转化的规律。

一般难度题会从这里出现,中考分值也较高,在复习时应引起重视。

这部分内容考查的形式多样,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中均会出现。

而且本单元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把这部分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并从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物理性质,了解其用途。

(2)、通过对盐的化学性质的复习,巩固有关重要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了解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及其简易鉴别。

.2、过程与方法:(1)、利用盐的化学性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创新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教会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盐的化学性质。

难点: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讨论归纳、合作探究。

附表:常见的盐、化肥复习课——习题情景创设:厨房里有两瓶白色固体,一瓶是食盐,一瓶是纯碱。

想想看,我们能用哪些方法鉴别它们呢【练习一】1、大理石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A.氢氧化钙B.氧化钙C.氯化钙D.碳酸钙2、下列是家庭厨房中常备调味品,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的是()A.食醋B.红糖C.白酒D.小苏打3、蒸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里加入些纯碱,其作用是()A.使馒头变白B.既除去生成的酸,又使馒头轻而体积大C.加快馒头的发酵速度D.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馒头质量变大【练习二】4、我们学习过以下常见的酸、碱、盐归纳 HCl、Ca(OH)2、Na2CO3请你归纳这三种物质能两两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共有()组。

常见的盐和化肥(复习教案)

常见的盐和化肥(复习教案)

常见的盐和化肥(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了解常见的盐和化肥的种类、性质和用途。

(2)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盐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盐和化肥的性质和作用。

(2)学会使用化学实验仪器,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常见盐和化肥的种类、性质和用途。

(2)盐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原理。

2. 教学难点:(1)化肥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2)盐和化肥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

(2)设计实验方案和教学活动。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了解盐和化肥的基本概念。

(2)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盐和化肥的基本概念。

(2)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知识讲解:(1)讲解常见盐和化肥的种类、性质和用途。

(2)分析盐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原理。

3. 实验演示:(1)进行盐和化肥的性质实验,如溶解性实验、燃烧实验等。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

4. 学生实验:(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盐和化肥的性质和作用。

(2)记录实验结果,进行小组讨论。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盐和化肥的正确使用方法。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思考和探究。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调查常见化肥的使用情况,了解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思考如何合理使用化肥,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盐和化肥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以及他们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能力。

常见的盐和化肥(复习教案)

常见的盐和化肥(复习教案)

常见的盐和化肥(复习教案)第一章:盐的定义和分类1.1 盐的定义解释盐是由酸和碱中和产生的化合物,通常含有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1.2 盐的分类介绍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的概念和区别。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盐,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第二章:盐的溶解和溶解度2.1 盐的溶解解释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强调离子化合物的特点。

2.2 溶解度介绍溶解度的概念,包括溶解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解释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关系。

第三章:化肥的定义和分类3.1 化肥的定义解释化肥是用来提供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物质,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2 化肥的分类介绍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的概念和区别。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化肥,如尿素、磷酸二铵等。

第四章:化肥的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1 化肥的施用方法介绍不同化肥施用方法,如撒施、冲施、叶面喷施等。

强调施用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条件来决定。

4.2 化肥的注意事项解释过量施用化肥可能导致的土壤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

强调合理施用化肥的重要性,包括施肥量的控制和施肥时间的选择。

第五章:常见盐和化肥的应用实例5.1 常见盐的应用实例举例说明氯化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如食盐调味和食品保存。

举例说明硫酸铜在农业中的应用,如叶面喷施补充铜元素。

5.2 常见化肥的应用实例举例说明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提供植物氮元素。

举例说明磷酸二铵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提供植物磷和氮元素。

第六章:盐和化肥的化学性质6.1 盐的化学性质介绍盐在化学反应中的角色,如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等。

举例说明不同盐的化学性质,如氯化钠在电解中的作用。

6.2 化肥的化学性质解释化肥中营养元素的存在形式和转化过程,如氮肥的硝化作用。

讨论化肥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包括溶解、固定和转化。

第七章:盐和化肥的环境影响7.1 盐的环境影响分析盐在土壤和水体中的积累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讨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包括盐害的预防和治理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总复习教案

第十一章盐化肥复习教案【知识网络】要点一、生活中常见的盐1.生活中常见的盐:有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外观和食盐相似,有毒。

2.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3.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含CO32-(HCO3-)的化合物,遇到酸会反应放出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CO32-离子(或HCO3-)。

【要点诠释】1.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盐统称为碳酸盐,如Na2CO3、K2CO3、BaCO3、CaCO3等,它们与盐酸反应都会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

2.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盐和某些物质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这一类反应有时也可以用来鉴别碳酸盐。

例如:Na2CO3 + Ca(OH)2=CaCO3↓+ 2NaOH要点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要点诠释】1.复分解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其特点为AB+CD=AD+CB。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中,只要具备其中一个,反应就可以进行,不必三个条件都具备。

要点三、盐的化学性质不同种类的盐其化学性质也有所不同。

对于其共性总结如下表所示:类型反应条件举例酸+盐→新酸+新盐反应物中的酸一般指盐酸、硫酸、硝酸等,盐是碳酸盐可不溶,其余的盐要求可溶。

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CaCO3+2HCl=CaCl2+H2O+CO2↑HCl+AgNO3=AgCl↓+HNO3H2SO4+BaCl2=BaSO4↓+2HCl碱+盐→新碱+新盐反应物都必须能溶于水。

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2NaOH+CuSO4=Cu(OH)2↓+Na2SO4 3NaOH+FeCl3=Fe(OH)3↓+3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盐+盐→新盐+新盐反应物都必须能溶于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盐和化肥
2、碳酸钠、碳酸钾属于盐类,但其水溶液显碱性。

3、有毒性的盐:亚硝酸钠。

4、含有相同阴离子的盐归为一类。

例如:碳酸钠,碳酸钾属于碳酸盐。

含有相同阳离子的盐归为一类。

例如:氯化铵,硝酸铵属于铵盐。

考点2 盐的化学性质
1、盐+金属1―→新盐+新金属2 金属1比金属2活泼,盐要可溶
CuSO 4+Fe===FeSO 4+Cu 2AgNO 3+Cu===Cu(NO 3)2+2Ag 2、盐+酸―→新盐+新酸 生成物中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 3、盐+碱―→新盐+新碱
反应物必须溶于水且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4、盐1+盐2―→盐3+盐4
反应物必须溶于水且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 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 考点3 酸、碱、盐的溶解性
考点4 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酸:大多数都可溶。

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钾、___________、
_________可溶于水,__________微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钾盐、______盐、______盐、______盐都可溶; 氯化物除________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
溶; 硫酸盐除________难溶,________、
________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BaSO 4、AgCl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复分解反应条件{ 考点5 粗盐的提
1、粗盐初步提纯
(1)步骤: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④计算产率
(2)仪器:药匙、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
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
(3)玻璃棒作用:①搅拌:以加速溶解
②引流
③防止液体飞溅 ④转移固体
(4)操作中现象分析
①过滤后滤液浑浊,产生此现象原因 滤纸破损、导入液体高于滤纸边缘 ②计算的产率低原因
A 、溶解倒粗盐时,有固体洒出来
B 、过滤时有液体泼洒出来
C 、蒸发时有固体飞溅出来
D 、转移固体时有精盐洒出来 2、用化学方法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镁、氯化钙
①先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把镁离子和钙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钙
②过滤除去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沉淀及其他不溶性杂质
③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将它们转化为氯化钠。

考点6、化肥种类、作用及鉴别 1、化肥种类及作用
(1)与碱性固体物质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NH4Cl + Ca(OH)2 ==CaCl2 + 2H2O + 2NH3↑
利用此性质,实验室用铵盐与熟石灰共热制取氨气。

注意:铵态氮肥与熟石灰不能混合使用,因为铵盐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2)区别常见氮磷钾三种肥料方法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