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自由基研究方法汇总
2024DPPH清除自由基方法

2024DPPH清除自由基方法2024年,一种新的清除自由基的方法被引入,该方法使用DPPH试剂。
DPPH(1,1-二苯基-2-三甲基-苦基-2-脒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人工氧化剂。
DPPH试剂呈紫色,并且可与捕获自由基反应后转变成无色。
因此,通过测量DPPH试剂的颜色变化,可以评估抗氧化物质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DPPH清除自由基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且经济的方法。
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样品,包括天然产物、食品、药物和化妆品。
使用DPPH试剂测定抗氧化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溶液试剂法和固相试剂法。
溶液试剂法是最常用的DPPH清除自由基方法之一、在这种方法中,首先将DPPH试剂以适当浓度溶解在溶剂中,通常使用甲醇或乙醇。
然后,将样品与DPPH溶液混合,反应一定时间。
在反应过程中,DPPH试剂将与样品中的抗氧化物质反应,使DPPH试剂转变为无色。
通过测量反应溶液的吸收光谱或测定其吸光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样品的清除自由基能力。
固相试剂法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固定DPPH试剂在固相载体上,通常使用硅胶或其他吸附剂。
样品溶液被滴加到载体上,自由基会与固相DPPH试剂发生反应,并转变成无色。
然后,通过测量吸附剂的颜色变化或对比吸附剂的吸光度,可以确定样品的清除自由基能力。
DPPH清除自由基方法的优点之一是它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因此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验室条件。
此外,DPPH试剂的制备相对简单,价格也相对较低。
这使得DPPH清除自由基方法成为研究抗氧化剂的吸引人选择。
然而,DPPH清除自由基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DPPH试剂只能评估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而不能提供有关抗氧化物质的详细信息。
此外,该方法不能区分不同类型的自由基,因此不能用于研究具体自由基类型的清除能力。
最后,溶液试剂法和固相试剂法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反应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这可能会造成实验中的误差。
总的来说,DPPH清除自由基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用于评估样品的抗氧化能力。
多酚类物质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多酚类物质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一、实验目的1.了解多酚物质的提取方法2.掌握清除DPPH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DPPH是一种带一个质子并有特征吸收带的自由基,抗氧化剂清除DPPH是由于抗氧化剂能接受DPPH提供的质子(H),使DPPH被还原。
DPPH是一中稳定的自由基,与抗氧化剂发生反应,提供H被还原,颜色发生变化,由深紫色变为淡黄色。
三、试剂DPPH 、95%乙醇四、实验步骤1、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取葡萄籽30g烘干、粉碎,过40目筛。
置于300mL60%乙醇中提取1.5h,过滤去残渣,滤液真空浓缩至10mL即为多酚粗提液(待测液)。
2、多酚物质清除DPPH实验:i.在10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4.0mL257.7mg/LDPPH溶液和1.0mL95%乙醇,混匀反应稳定后,以95%乙醇液为参比,在518nm处测吸光值,记为A0。
ii.在10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4mL95%的乙醇溶液和1.0mL待测试样溶液,混匀反应稳定后,以95%乙醇液为参比,在518nm处测吸光值,记为A r。
iii.在10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4.0mL257.7mg/LDPPH溶液和1.0mL待测试样溶液,混匀反应稳定后,以95%乙醇液为参比,在518nm处测吸光值,记为A s。
自由基清除率公式,见式r(%)=[1-(A s-A r)/ A0]式中:A0--DPPH与溶剂混合液的吸光度;A r--样液与溶剂混合液的吸光度;A s--DPPH与样液反应后的吸光度。
如下表:待测液0 1 1 0.5 0.25 ABS分别计算不同浓度多酚提取液对DPPH的清除率,并用柱状图表示。
思考题:多酚抗氧化的原理?。
低分子自由基的清除方法

低分子自由基的清除方法
低分子自由基是指分子较小的自由基,它们在生物体系和化学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过多的自由基会对细胞和组织造成损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清除低分子自由基的方法:
1. 抗氧化剂:使用抗氧化剂是一种常见的清除自由基的方法。
抗氧化剂可以与自由基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较为稳定的产物,从而减少自由基的数量。
一些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谷胱甘肽等。
2. 酶系统:生物体内存在一些酶系统可以清除自由基。
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以将超氧自由基转化为过氧化氢和氧气,过氧化氢酶(CAT)可以将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
3. 饮食调整:通过饮食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类、坚果等,可以提供体内所需的抗氧化剂,帮助清除自由基。
4. 避免自由基产生的源头:尽量避免接触自由基产生的源头,如吸烟、饮酒、暴露在污染环境中、过度暴露于紫外线等。
5.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抗氧化能力,提高自
由基清除酶的活性,有助于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和积累。
清除自由基最好的方法

清除自由基最好的方法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跃的分子,它们会在人体内引起氧化应激,导致细胞损伤和衰老。
因此,清除自由基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是清除自由基最好的方法呢?首先,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是清除自由基的重要途径。
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其对细胞的损害。
常见的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包括绿叶蔬菜、水果、坚果、鱼类等。
这些食物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成分都是优秀的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
其次,适量运动也是清除自由基的有效方法。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同时,运动可以增加氧气摄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清除体内的自由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度运动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反而会加重氧化应激,因此运动量应该适度控制。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清除自由基的重要手段。
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减少压力等都能够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和积累。
尤其是抽烟会释放大量的自由基,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戒烟是清除自由基的首要步骤。
最后,补充适量的抗氧化剂也是清除自由基的有效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硒等抗氧化剂来帮助身体清除自由基。
但需要注意的是,抗氧化剂的补充应该是适量的,过量摄入抗氧化剂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清除自由基最好的方法是多方面的。
通过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适量补充抗氧化剂,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侵害,延缓衰老,维持身体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清除自由基的重要性,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A清除自由基实验方法

1、DPPH 自由基清除实验取0.2 mL 样品,加入4 mL 醋酸缓冲溶液、3.8 mL 乙醇和2 mLDPPH,混合均匀后室温避光放置30 min,测定在517 nm 处的吸光度A。
同理,取0.2 mL 样品、4mL 醋酸缓冲溶液和3.8 mL 乙醇,测定在517nm处的吸光度A b。
4 mL 醋酸缓冲溶液、4 mL 乙醇和2 mL DPPH,测定在517 nm 处的吸光度A0。
自由基的清除率=[A0-(A-Ab)]/A0。
2、ABTS 自由基清除实验20 mL 的7 mmol/L ABTS 和352 μL 的140 nmol/L 过硫酸钾混合,在室温、避光条件下静置过夜,形成ABTS+自由基储备液。
该储备液在室温、避光的条件下稳定,使用前用无水乙醇稀释成工作液,要求其在30 ℃、734 nm 波长下的吸光度为0.7±0.02。
加入的提取液0.1 mL、ABTS 工作液5 mL,混合均匀后在室温下避光反应10 min 后,在734 nm 处测定吸光度At。
ABTS 溶液作空白吸光度为Ar,样品0.1 mL、乙醇5 mL 混合均匀吸光度为A0。
ABTS+自由基清除率(%)=[1-(At-A0)/Ar]×100式中:At 为样品的吸光值;Ar 为空白的吸光值。
3、超氧阴离子清除实验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取4 mL 0.1 mol/L pH8.2 Tris-HCl 缓冲溶液和蒸馏水2 mL,混匀后在25 ℃水浴中保温20min,然后加入样品溶液2 mL,取出后立即加入在25 ℃预热过的5 mmol/L 邻苯三酚0.5 mL(以10 mmol/L HCL 配制,空白管用10 mmol/L HCL 代替邻苯三酚的HCL 溶液),摇匀后倒入比色皿,325 nm下每隔30 s 测定吸光度,连续测定4 min,计算线性范围内每分钟吸光度的增加。
在加入一定体积样品溶液时,减少蒸馏水的体积。
DPPH自由基清除测定

DPPH法测定黄芩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就是任何以低浓度存在就能有效抑制自由基的氧化反应的物质,其作用机理可以是直接作用在自由基,或是间接消耗掉容易生成自由基的物质,防止发生进一步反应。
目前对自由基清除剂的研究方法主要有2类,一类是体外模型,另一类是体内模型,其中DPPH法是体外模型中最常用的方法。
DPPH又称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是一种很稳定的氮中心的自由基,他的稳定性主要来自共振稳定作用的3个苯环的空间障碍,使夹在中间的氮原子上不成对的电子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电子成对作用。
它的无水乙醇溶液呈紫色,在517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吸光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向其中加入自由基清除剂时,可以结合或替代DPPH·,使自由基数量减少,吸光度变小,溶液颜色变浅,借此可评价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即通过在517nm波长处检测样品清除DPPH·的效果,来计算抗氧化能力。
实验研究表明,黄芩黄酮中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主要成分是黄芩苷[1],黄芩苷中含有羧羟基和酚羟基能与DPPH反应,反应式如下:N N+O2NO2NNO2H+N NHO2NO2NNO2 DPPH与抗氧化剂反应原理材料: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无水乙醇;仪器:分光光度计1.DPPH贮备液的制备准确称取DPPH试剂3.5mg,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量转入1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取2mL至100ml容量瓶中,摇匀得浓度为0.0178mmol/L DPPH贮备液,置于冰箱中冷藏备用。
2.试液的制备(只作参考)准确称取5.2mg干燥的黄酮提取物(32.75%),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量转入5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量至刻度,取10ml至100ml容量瓶中,摇匀得浓度为0.0233mmol/L 试液。
3.DPPH·清除率的测定在10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4.0mLDPPH溶液和黄酮提取液,再加入无水乙醇至刻度,混匀立即用1cm比色皿在517nm波长处测吸光值(A),吸光值记为Ai,再在温室避光保存30min后测吸光值,记为Aj,对照试验为只加DPPH的乙醇溶液,其吸光值记为Ac。
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

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引言:氧化反应是指分子或原子失去电子,而还原反应是指分子或原子获得电子。
由于氧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具有高度活性,能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研究抗氧化活性及其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
一、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法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DPPH(2,2-二苯基-1-苦味肼)是一种紫色自由基,其颜色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弱。
在该方法中,将待测样品与DPPH溶液混合,通过测定混合液的吸光度变化来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强的样品能够清除DPPH自由基,使其浓度降低,从而导致吸光度的下降。
二、还原能力测定法还原能力测定法是通过测定待测样品对还原剂的还原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还原剂包括铁离子、铜离子等。
在该方法中,将待测样品与还原剂混合,通过测定混合液的吸光度变化或还原剂浓度的变化来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强的样品能够还原还原剂,使其浓度降低,从而导致吸光度的下降或还原剂浓度的降低。
三、氧化脂质抑制能力测定法氧化脂质抑制能力测定法是通过测定待测样品对氧化脂质的抑制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氧化脂质包括脂肪酸、脂肪油等。
在该方法中,将待测样品与氧化脂质混合,通过测定混合液中脂质的氧化程度来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强的样品能够有效抑制氧化脂质的形成。
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测定法超氧阴离子是一种常见的自由基,具有较高的活性。
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测定法是通过测定待测样品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超氧阴离子产生体系包括NBT(硝基蓝盐)-NADH(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体系、XTT(二苯基四唑盐)体系等。
在该方法中,将待测样品与超氧阴离子产生体系混合,通过测定混合液的吸光度变化来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强的样品能够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使其浓度降低,从而导致吸光度的下降。
黄酮类化合物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性能的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性能的研究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对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们对抗自由基的作用机理极其复杂。
有许多研究显示,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有效地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其中包括紫外线照射、物质污染、烟雾等外部因素,也可以抑制炎症现象。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产物,含有针叶树、苹果、鲜花、葡萄等植物。
一些植物中特有的黄酮含量很高,如丁香、胡椒、咖啡和南瓜等植物,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
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为四类:环黄酮、酚类黄酮、酯类黄酮和硝基黄酮。
其中,环黄酮抗氧化活性最强,它能够有效地清除活性氧自由基。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抑制活性氧自由基。
其中最重要的机制是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与自由基发生直接反应,从而将自由基抑制或清除。
此外,黄酮类化合物还可以对细胞周围的环境和分子进行改变,从而增强其他抗氧化剂的作用,向活性氧的攻击提供更强的防御。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在植物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它们可以维护植物的生命活动,减少受到活性氧损害的概率,从而延缓植物的衰老。
此外,黄酮类化合物在食品加工、医药制剂以及化妆品等领域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实验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能可以通过高浓度的紫外线照射、温度、pH值及溶剂等外在因素来改变。
因此,为了获得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应实施合理的拆分、选择和保护措施,以便尽可能地提高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本研究为开发新型黄酮类化合物和抗氧化剂提供了理论基础,它为研究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能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未来的研究应重点研究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能,以及这些化合物在环境污染防治、食品保鲜以及药物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综上所述,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抵御活性氧自由基的侵害。
它们可以用于保护植物和动物免受活性氧自由基的损害,还可以用于防止食品变质、药物开发和科学实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自旋共振法(ESR)、高效液相色谱法、化学发光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
自由基清除剂也称为抗氧化剂,可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减轻它们对机体的损伤。
目前常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O2-·)、羟基自由基体系(·OH)、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体系(DPPH·)对某抗氧化剂的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进行了研究。
其中ESR法和气相色谱法、HPLC 法对自由基的检测灵敏度高,但对设备要求较高,操作复杂,无法在一般实验室普及。
而其中的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荧光分析法等不需要昂贵的仪器,易于被一般实验室所采用,但测定过程中的干扰因素较多,容易对测定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造成影响。
分光光度法最常用。
原理部分:
1.DPPH·法测试机理
DPPH·(二苯代苦味脐基自由基)的甲醇溶液呈深紫色,可见光区最大吸收峰为492nm。
当自由基清除剂加入到DPPH·溶液中时,DPPH·的单电子被配对而使其颜色变浅,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减少,而且颜色变浅的程度与配电子数成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可通过吸光度减弱的程度来评价自由基被消除的情况。
2. 羟基自由基(·OH)
1)邻二氮菲法[70]
实验原理:邻二氮菲可与Fe2+形成络合物,此络合物在510nm 处有最大吸收峰,是一常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其颜色变化可敏锐地反映溶液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
H2O2/ Fe2+体系可通过Fenton 反应产生羟自由基,邻二氮菲-Fe2+水溶液被羟自由基氧化为邻二氮菲-Fe3+后,其510nm 最大吸收峰消失。
如果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羟自由基清除剂,则Fenton 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将被此清除剂全部或部分清除,邻二氮菲-Fe2+络合物受到的破坏将会随之减少。
根据这一原理,可建立以A510变化反映自由基清除剂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的比色测定法。
2)水杨酸法[71]
实验原理:羟自由基易攻击芳环化合物产生羟基化合物,因此可用水杨酸捕集Fenton 反应体系中的·OH,生成的2,3-二羟基苯甲酸用乙醚萃取,用钨酸钠和亚硝酸钠显色,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510nm 处的吸光值,此吸光值可反映体系中的羟自由基浓度。
3)甲基紫-Fe2+-H2O2反应体系
测定原理:在Fenton反应的基础上加入甲基紫作显色剂,反应式如下:
Fe2++H2O2→Fe3++OH-+·OH
甲基紫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紫色[9],在578nm 处有强吸收。
反应产生的·OH 具有高的反应活性,容易进攻高电子云密度点,会与甲基紫中具有高电子云密度的-C=C-基团发生亲电加成反应,使甲基紫褪色。
通过测定甲基紫在578nm 处吸光度值的变化可间接测定出·OH 的生成量。
当有清除自由基的物质存在时,会阻断甲基紫与·OH 的反应,从而使得甲基紫的颜色有所加重,因此可利用抗氧化剂加入前后溶液吸光度值的变化来评价物质的抗氧化性强弱。
3.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邻苯三酚法:
超氧自由基难于用一般方法产生和检测,但是在弱碱性条件下,邻苯三酚能发生自氧化反应,生成O2-·和有色中间产物, 该中间产物在λ=320 nm处有一特征吸收峰。
在初始阶段, 中间产物的量与时间成线性关系。
当加入O2-·清除剂时, 它能迅速与O2-·反应, 从而阻止中间产物的积累, 致使溶液在λ =320 nm处吸收减弱。
故可以通过测定A320 值来评价清除剂对O2-·的清除作用。
1. 黄儒强,李娘辉,黄科礼,郑陆威,林盛,林健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山稔子黄酮类提取物抗自由基作用及体内抗氧化功能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9):588-590.
1.3.2动物试验方法
选用雄性昆明种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每天灌胃1次,每次0.5ml。
对试验小鼠重新进行分组,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
各组均常规饲养,自然光照,自由饮水。
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进行如下处理:每天给药1次,每次每只灌胃0.5ml。
1.3.3动物实验指标测定及统计分析
连续试验3周,最后一次给药后,禁食2h,摘取各小鼠眼球取血,离心分离,吸取上层血清,用于SOD、GSH-Px、MDA 的测定。
以对照组为对照,对
各试验组数据用SPSS11.0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均数间多重比较。
1.3.4 清除羟自由基[7]
取6支10ml比色管,分别依次加入0.3ml7.5mmol/L硫酸亚铁铵溶液、0.3ml7.5mmol/L邻二氮菲溶液、1mlpH7.47Tris-HCl缓冲溶液,在2、3、4、5、6号比色管中各加入0.2ml7.5mmol/LH2O2,然后在3、4、5、6号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3ml浓度分别为0.02、0.04、0.08、0.10mg/ml的山稔子黄酮类提取物,用重蒸水定容至刻度,在37℃的水浴中,反应1h,在450~550nm波长范围内扫描,得最大吸收波长,并在此波长下测光密度值,根据下式计算羟自由基的清除率:
式中,OD样品、OD未损及OD损,分别为加入提取液的羟自由基体系、不加H2O2及加入H2O2的光密度值。
1.3.5 对超氧离子自由基(O2·)的抑制率
取4支10ml的比色管,各加入2.0ml pH8.34 Tris-HCl缓冲溶液,依次分别加入1.0ml浓度分别为0.02、0.04、0.08、0.10mg/ml 的山稔子黄酮类提取物,最后都加入1.0ml 0.2mmol/L邻苯三酚,重蒸水定容至刻度。
在吸收波长322nm处每隔30s记录一次光密度值,根据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计算抑制率:
式中,ΔOD1/Δt 为邻苯三酚自氧化时反应速率,ΔOD2/Δt 为加入提取液后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速率。
2. 陈旭丹,于晓莹,郝晓萌,陆曦,王威.(天津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4)三种黄酮类化合物抗自由基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128(6):20-22.
连苯三酚法和DPPH法对其清除活性自由基的能力进行研究。
1.2.2 连苯三酚法
1.2.2.2 清除超氧自由基的测定步骤
分别将金银花和葛根的提取液配制成百分浓度为20 %、30 %、40 %和10 %、20%、30%的待测液。
用10mmol/L HCl 溶液配制成1.5 mmol/L 的连苯三酚溶液; Tris- HCl 缓冲溶液为50 mmol/L, pH 值为8.2; 各样品浓度为 1 mmol/L。
按表1 加样于具塞比色管中, 迅速摇均后每隔30 s,以10 mmol/L HCl 溶液为参比液,光程1 cm,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于320 nm处测定相应吸光度值, 至3 min 止。
取3 次试验的平均值计算清除率。
清除率计算公式:
S=[1-(Aj-Ai)/A0]×100 %
S:清除率; Ai:待测液在320 nm的吸光值; Aj:待测液与连苯三酚混合物的吸光值; A0:连苯三酚在320 nm的吸光值。
1.2.3 DPPH 法
1.2.3.1 原理
DPPH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或1,1-二苯基苦基苯肼)分子结构图,见图。
在有机溶剂中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 其乙醇溶液(显深紫色)在517nm处有最大吸收峰,见图。
当与抗自由基活性物质作用时, 其孤对电子被配对, 因而吸收消失或减弱,通过测定吸收减弱的程度,可评价自由基清除剂的活性。
1.2.3.2 清除自由基的测定步骤
分别将金银花、葛根和栗子叶的提取液配制成百分浓度为10 %、20 %、30 %、40 %、50 %的待测液。
DPPH用70 %的乙醇配制成6.5×10-5mol/L的溶液; 按表2 加样于具塞比色管中, 摇匀反应30 min 后,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光程1cm, 70%乙醇溶液为参比液, 在517 nm处分别测定吸光度值A0、Ai、Aj。
按下列公式计算清除率:
S ( %) =[1- ( Ai- Aj ) /A0]× 100 %
S:清除率; Aj:待测液在517 nm的吸光值; Ai: 加入DPPH待测液后的吸光值;A0:DPPH在517nm的吸光值。
3.牛骨胶原多肽的制备及其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4.3.2 水解物清除超氧阴离子(O2-·)能力的测定
本实验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89]测定样品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活性。
取浓度为80g/L的水解样品溶液0.2mL,加入pH8.2,50mmol/L的Tris-HCl缓冲液4.5mL,蒸馏水4mL,混匀,置于27℃保温10min,作为试剂A;取0.3mL 3mmol/L的邻苯三酚溶液,置于25℃下保温10min,作为试剂B;以试剂A与0.3mL 10mmol/L HCl溶液的混合液作为空白调零后,将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