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萌发帷幕消声匿迹震耳欲聋

B.烦躁坍塌锋芒毕露微不足道

C.喧器狼藉坦荡如砥无动于衷

D.云霄安详骇人听闻大相径庭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日照作家夏立君凭借《时间的压力》荣获“鲁迅文学奖”,国内文学界一致

认为这一奖项实至名归

....。

B.建设“美丽乡村”,目的不仅在于改善乡村百姓箪食瓢饮

....的生活状况,更在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幸福指数。

C.以“面朝大海,杜鹃花开”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杜鹃花展在日照举办,全

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趋之若鹜

....。

D.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迭风云变幻

....,人生选择丰富多元,这样一个新时代给青年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消防宣传员为“宅”在家里的大爷大妈发放了防灾减灾宣传材料。

B.城市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的发展观念,更是绿色活动空间。

C.升旗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电子产品极其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宰尽天下打呜的公鸡,就能阻止黎明的到来?

B.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C.独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脚踏实地挣来的。

D.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6、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缺点或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

②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③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

④不过,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A.②①④③B.①②④③C.③②④①D.②①③④

7、默写

(1)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____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3)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5)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突出边塞气候异常,风雪早至的两句是: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昔在贞观之初,侧身励行,谦以受物。盖闻善必改,时有小过,引纳忠规,每听直言,喜形颜色。故凡在忠烈,咸竭其辞。自顷年海内无虞,远夷慑服,志意盈满,事异厥初。高谈疾邪,而喜闻顺旨之说;空论忠①谠,而不悦逆耳之言。②私嬖之径渐开,至公之道日塞,往来行路,咸知之矣。邦之兴衰,实由斯道。为人上者,可不勉乎?

——节选《贞观要政·卷五》(注释)①谠:正直。②私嬖:私心贪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人恒过.

(2)而.不悦逆耳之言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私嬖之径/渐开

D.而/喜闻顺旨/之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故凡在忠烈,咸竭其辞。

4.两文都谈到国家兴亡:(甲)文提到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_________”、“_________”;(乙)文提到要国家兴旺,君王要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请选择一点结合内容具体谈谈。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保持心灵的澄澈

韩青

①我们所在的世界,就是一个俗世,要在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那些俗人觉得他们的阴谋诡计会遇到阻拦,所以他们常常会对那些阻拦他们的人进行讽刺、打击、诽谤、诬陷乃至伤害。

②而事实上,那些好人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底线。《资治通鉴》中就记栽了这样一个人。孙权曾经重用中书郎吕壹,吕壹因此渐渐作威作福起来,经常援引法律条文进行狡诈的诋毁。太子孙登多次规劝,孙权都不接受,群臣不敢再发表意见。一次,吕壹诬告前江夏太守刁嘉毁谤朝政,孙权很愤怒,于是逮捕了刁嘉。当时被牵连的人都畏惧吕壹,都说听到过刁嘉的诽谤之词。只有侍中是仪一人说没有听到,于是被连日穷追诘问,诏书也越发严厉,群臣都为他捏一把汗,但是仪还是据实回答,供词不改,孙权于是放了他,刁嘉也被免罪。是仪这样的人,就像一潭清水,澄澈见底,是即是,非即非,一目了然,所以他没有、也不会藏污纳垢。

③然而,生活中,一些人看上去衣冠楚楚、风度翩翩,像个正人君子,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些都是他们装出来的。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位私塾先生,住在相邻的村里,都自诩满腹道德学问。一天,他们相约一起讲解理学,前来听讲的学生达几十人。就在大家听得正出神的时候,忽

然一张纸片被风吹落到台阶下。学生捡起一看,原来是两位先生密谋夺取村中一位寡妇的田产的往来信件。纪晓岚说,这是鬼神从中做了手脚,使事情露出了真相。而我一直认为这是天意。不是有句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吗?就是这个意思。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要想保持心灵的澄澈,就必须动真格的,不能在那里装模作样。

④可见,外在的假装并不能让你拥有心灵的澄澈。在这个世界上,让心灵变得澄澈的最好方法就是清理掉心里的杂质。《四十二章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像人锻炼,去除渣滓而成器皿,器皿就会精好。学道之人,去除心地的垢染,所行就会清净了。”我们做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像作家六六那样,“每一天都能把自己放在台面上展览”。如果一个人总是藏藏掖掖,心机重重,那么他能过得快乐、洒脱吗?

⑤当然,一些像欲望、杂念之类的杂质对人的腐蚀性是很厉害的,面对它们,你得有超强的抵抗力,否则你就会变成它们的停虏。

⑥世人都在追求成功,殊不知,最大的成功莫过于保持心灵的澄澈。台湾女作家张曼娟说,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失去本性,要知道,本性在,你求中的那个理想的自我就在。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B.要想保持心灵的澄澈,就必须动真格的。

C.做人要保持心灵的澄澈。

D.让心灵变得澄澈的最好方法就是清理掉心里的杂质。

(2)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南宋文天样,无视威逼利诱,誓死不降元军。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D.晋代车胤,无油点灯,囊萤苦读,终成大器。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运用了举例论证,主要是为了论证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

定的风险。

B.“每一天都能把自己放在台面上展览”的前提是保持了心灵的澄澈。

C.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只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

D.本文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

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这个世界需要你

①千年前,你曾奋笔疾书,犯颜直谏;你曾啸聚竹林,诗酒弹唱;你曾周游列国,风尘仆仆;你也曾对月题诗,笔力峥嵘。而如今,我在茫茫人海中踮足眺望,却望不到你峨冠博带的身影,为什么看不到一个正心诚意、上下求索的读书人?这个世界需要真正的读书人!

②这世界需要为真理而读书的人:为真理而读书,就会勇敢无畏、坚韧执着。像那被烈火焚身的“异教徒”布鲁诺,宁可以身殉道也绝不放弃“日心说”,像那率领船队穿越好望角的麦哲伦,用生命为人类走出一条新路;像那“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面对柏拉图这样的巨擘也敢于说“不”而放弃了对真理追求的读书,就免不了被凡尘中的物欲干扰、诱惑,丧失做人的底线,陷在“名利”的染缸里不能自拔,失去了铮铮傲骨,迷失了人生方向,活得自私又狭隘,粗俗又劣质。

③这世界需要为梦想而读书的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啊!可是现如今大批的人为金钱、为名利而忙碌在书山文海中,没有梦想的读书人,是多么悲哀啊!“伪读书人”看到大学生就业难,研究生工资低,就匆忙地移开脚步,不肯为知识造一个梦想的外壳,他们也终究会被梦想抛弃。“大衣哥”朱之文,用浑厚的男中音,从破败的小屋,一路唱到“星光大道”的周冠军。他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凝神静思读乐谱的那一刻,谁能说他不是一个有梦想的读书人呢?梦想似飞鸟,读书恰似为梦想插上了闪光的翅膀,让梦想载着丰硕的知识在浩瀚的苍穹中自由翱翔。

④这世界需要为修养而读书的人。“内圣外王”是读书的境界,或许一般人难以企及,但是加强自身的修养,让生命焕发出应有的光彩却是大多数人可以做到的。商鞅市门立木的诚信可以从书中读到;钱伟长的赤子之心可以从书中读到;郭明义当代雷锋的精神,更能够从书中读到。不仅如此,太史公毁身扬志、挥笔

疾书的身影,史铁生生死煎熬、大笔如椽的身姿更能让我们在品读唏嘘中了悟生命的坚韧。温家宝说:“读书可以改变人。”我想,他强调的就是修身吧。

⑤熙熙攘攘的世界,多需要一些真正的读书人啊!如余秋雨一般用千百年的梦想踏出一条文化苦旅,如李敖一般用犀利的笔调勾勒出一副铮铮傲骨,如刘墉、毕淑敏一样,将生命打磨得玉润珠圆。

⑤这个世界需要你,真正的读书人!

(选文有改动)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析选文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3.选文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选文内容,谈谈要想成为真正的读书人,你现在该如何努力。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李明上初中后爸妈,请奶奶来陪读。奶奶没什么文化,每天就买菜做饭,和小李谈不来;爸妈忙于工作,只有在给李明的作业签字的时候他们才过问一下他的学习。李明向外公抱怨家里缺乏爱。外公说:家人之间可不会把“我爱你”三个字常挂在嘴巴哦。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或深度思考。

②要运用恰当的开头和结尾方式,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悟或者思考。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A

A

A

C

A

(1)欲上青天览明月(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3)归雁洛阳边(4)物是人非事事休(5)独坐幽篁里(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二

1..①犯错误②表转折,却、但是

2.D

3.所以忠臣烈士,都敢进尽他们的忠言。

4.法家拂士敌国外患侧身励行谦以受物

5.示例一:【甲】【乙】两文都谈到过失的问题。【甲】文说“人恒过,然后能改。”【乙】文中的太宗“闻善必改,时有小过”。示例二:【甲】【乙】两文都谈到“法家拂士”进谏忠言对国家的重要性。【甲】文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乙】文说“故凡在忠烈,咸竭其辞。自顷年海内无虞,远夷慑服。”

(1)C

(2)D

(3)B

1.这个世界需要真正的读书人!

2.首先,提出观点“这世界需要为真理而读书的人”;接着,列举了布鲁诺、麦哲伦、亚里士多德为真理读书而勇敢无畏、坚韧执着的事例,证明了这一观点;最后,从反面论述了放弃对真理的追求而读书的危害。

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述了梦想对读书的重要意义,证明了分论点“这世

界需要为梦想而读书的人”,进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4.此题答案不唯一,自由表述,语言通顺,结合文章即可。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