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EN13758-1防紫外线测试中文版

BSEN13758-1防紫外线测试中文版
BSEN13758-1防紫外线测试中文版

1、范围:规定了一种在标准条件下测试透过紫外线的红斑效应,来评价服装织物的抗太阳

紫外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

本测试方法不适合测试远距离保护的织物(因为是近距离测试防紫外线的方法),比如雨伞,遮阳物或人工源类似物。

注本标准可能不适合测试小颜色小的织物结构不均匀的织物。

2、相关文献:EN 20139:1992 –标准平衡和调湿大气(ISO 139:1973)

3、定义术语和简写: 3.1.1 波长(λ):一定范围的辐射,用nm表示;3.1.2紫外线(UVR),

波长在180-400nm的电磁辐射。UV-A:315-400nm;UV-B:280-315nm;3.1.3太阳辐射度(E(λ)):在地球表面单位波长和面积接受的太阳释放的能量。用W.m-2.nm-1表示。

在地球表面测量的太阳光紫外线光谱范围是290-400nm;3.1.4红斑:由各种物理或化学试剂导致皮肤泛红。 3.1.5光谱的红斑效应(ε(λ)):一定波长λ辐射产生的相关的红斑效应;3.1.6光谱透过率T(λ):一定波长的辐射,其透过的辐射与发射辐射的比例;

3.1.7积分球:内表面为非选择性漫反射的空心球体; 3.1.8荧光:吸收特定波长的辐射

然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再次发射较大波长的光辐射。 3.1.9光谱带宽:指从单色器射出的

单色光谱线强度轮廓曲线的二分之一高度处的谱带宽度。用来表征仪器的光谱分辨率。

3.1.10 样品接受误差:仪器接口和积分球之间的误差(比如在接口和样品之间用滤波器)。

在这种情况,部分扩散光没有进入到积分球。这个误差由样品的结构,样品与接口的距

离,和照明装置的尺寸; 3.1.11 Shade:特别是色调,色深或颜色的明亮度; 3.1.12 construction:描述织物的一套参数,比如材料,交织,纹路等。 3.1.13 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UPF):这个标准描述的方法,来表达的保护的水平。

4、原理:纺织材料的UPF用总的光谱透过量来计算,

计算公式见右边:

E(λ):日光的辐照度;ε(λ):光谱红斑效应;

Δλ:波长的区间段;T(λ):波长λ的透过率

总的光谱透过率,通过测量UV发射器的辐射量和接收到的透过的辐射量。如果用的多

色入射辐射,透光率收集的是单色。仪器的辐射可以用平行光辐射样品,然后用积分球

接收投射光,也可以用半球辐射,然后接收平行光。

5、仪器:测试仪器由以下部分组成: 5.1 UV光源,提供290-400nm波长的紫外辐射。合

适的UV光源包括弧灯,氘灯和太阳模拟器。 5.2 一个积分球,总的开口不能超过整个

内部表面的10%。内表面衬高反射性哑光材料,比如硫酸钡颜料。需要在样品接口的地方安装挡板保护内部检测器和内部源。如果适用,在球面上测量入射的辐射量。 5.3 单色器,用于测量290-400nm范围的光谱带宽,带宽为5nm或更小。5.4 紫外发射滤波器,只明显透过波长小于400nm左右的光,而且不发荧光。在用平行入射光的时候,

光束的面积至少25mm2,至少需要覆盖重复组织结构至少3次。此外,单色入射光束,减少接收误差,接口的最小尺寸和光源尺寸比值,需要大于 1.5倍。光束通常与面料在±5°,光源偏离光束主轴要小于5°。这些情况需要用在入射光为平行光源的情况。

合适的紫外滤光器,放在样品和接口之间。如果是单色光。当不能操作时,需要放在样

品接口出,在样品和积分球之间。滤光器的厚度在1-3mm之间。

6、样品准备和调湿, 6.1准备,对于均匀材料,至少准备4个样品。样品尽量均匀分散。

离布边5cm,离布头和布尾至少1m;如果材料有不同的形状和/或结构,每个颜色和组织至少测试2个样品;样品的尺寸需要能足够的覆盖仪器的孔径。 6.2 平衡调湿,按EN 20139:1992进行。如果测试仪器不在这个环境,需要10min内测试完毕。

7、测试:7.1将样品放在仪器的接口处,让原离皮肤的那面接触紫外光源;7.2 如果仪器

是单色光,检查是否有荧光,如果有荧光剂存在,放置一个紫外滤光器,并检查有效性;

7.3 用290-400nm的光源,测试透光率,至少每5nm的宽度测试一次。

8、计算和表达测试结果,8.1通用,计算UVA 透过率的算术平均值,按公式1计算:

计算UVB的透过率,见右边公式 2

T i(λ) –样品i在波长λ时的光谱透

过率;m和k,是在315-400nm

之间的测量点和290-315nm之间的具体测量点。上面只用于波长间隔是固定的时候,

比如5nm。按下面计算紫外防护系数,计算每个测试样品i的UPF:

E(λ) –日光辐照度,用w.m-2.nm-1单位;ε(λ)

–相关的红斑效应;T(λ) –样品i在波长λ时的

光谱透过率;Δλ–波长间隔用nm。

8.1.1 均匀的样品,计算UPF的平均值。计算

标准偏差。

计算UPF:

其中t见右表格。

当UPF值小于测试的最小值,

报告UPF的值,如果UPF大

于50,报告>50

8.1.2 不均匀的样品,报告最

小的UPF值作为UPF值。如

果大于50同上。最大的UVAi

报告为样品的UVA。

8.1.3 不均匀样品,因为不同

颜色和结构,也是出最小的

UPF作为结果。如果大于50

出“UPF>50”

8.2 测量准确度:重复和再现性的标准偏差,S r和S R通过用14种材料,在8个实验室

间测试得出。样品的UPF为10-65.用ISO 5725:1994版统计分析得出:重复性标准偏差S r为1.36.再现性的标准偏差S R满足公式:S R=0.37+0.11×UPF average

9、测试报告:

需要报告以下信息

a)参照本测试标准;b)测试样品的描述,包括:类型,来源,颜色和生产商代号;c)

样品准备方法;d)如果需要,完成的描述拉伸和面料的状态;e)温度和相对湿度;f)测试样品数量,如果需要,加上样品的描述;g)均匀样品,报告UVA和UVB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h)如果是不均匀的样品,报告每个样品的UVAi值,和UVA;i)使用的太阳光光源;j)每个测试样品的UPF,如果是均匀样品,需要报告标准偏差;k)样品的UPF值;l)任何偏离的情况。

附录A(规范声明)太阳辐射和红斑效应

A.1 太阳辐射

表A.1 –辐射强度用wm-2nm-1在阿尔伯克基测量太阳在夏季的光谱。

注:在Albuquerque这个地方测试的太阳辐射很出名,而且经常被欧洲使用。虽然还有其他地方,比如Melbourne,Garmisch等地方。不同地方的数据相差不是很大。

辐射强度:

A.2 红斑效应:

公式描述:

ε(λ) = 1.0 290-298nm

ε(λ) = 100.094(298-λλ)298-228nm

ε(λ) = 100.015(139-λλ)328-400nm

附录B(供参考)参照样品

参照材料可以非常好的帮助我们校准测试仪器。但是非常遗憾,纺织材料的时间稳定性通常都不大好。因此推荐采用非纺织材料作为参照样品校准仪器,比如中性密度的玻璃滤光片。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THUSSAT)2018年9月测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18年9月测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开放的、公众的空间。现代公共空间包括物理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如公园等,也包括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的公共论坛,如网络等。我国传统社会中并不存在或者较少存在公共空间,以家为本位的传统道德伦理也没有凸显出公共空间意识及公共空间伦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引入了现代性制度及伦理要求,例如公共空间需要排队等,但我国民众对于公共空间的认知依然不足,通常将公共空间视为“私人空间”的外化,没有意识到公共空间与所有人相关,每个人都是公共空间的主人,应当遵守公共空间的伦理规范。社会公共空间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的养成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整体推进,并非政府、学校或企业一方可以完成。在现代社会治理的视野中,不同主体应该是平等合作、共同促进的关系,需要政府机构、企业法人、社会组织、学校、公民个人共同参与,构建与公共空间发展相适应的伦理道德。 建立覆盖社会公共领域的制度体系,规范各交往领域的制度,引导公共交往和谐、有序发展。同时,提供完善的、有效的制度调节,管理、引导人们遵守现代公共交往原则规范,处理公共领域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公共领域的关系。还应对已经出台的制度进行进一步细化与拓展,更新人们熟知的道德规范的内容。例如“爱护公物”是宣传几十年的美德,今天看来依然是合理的,但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更新“公物”的概念,不只是国家所有的物品,非国家所有却是公共空间的事物(例如共享单车)也应涵盖在内。另外,规范公共领域交往的制度,应当符合制度伦理,即具有道德合理性,让制度彰显人性,保障、尊重人权,最大限度地尊重大多数人。这就要求从制度设计到运行、监督,乃至惩罚环节,都需要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尊重。 教育、树立社会平等和公民的权利意识,教育、引导民众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个体权利,尊重社会生活的基本道德。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与公德行为息息相关。只有让社会个体能够有效维护自己的权利与尊严,并认识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维护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不可分割,对公共利益、公德的侵害就是对包括个体利益在内的社会利益的侵害,对他人的不尊重也就是不尊重自身。通过倡导、教育,来树立、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应在道德教育中加强公共礼仪、公共规则等内容,在考试中增加社会公德表现的权重。此外,在道德教育中,还应注意引导公德与私德的联系与区分,改变处理公共领域交往时习惯于私德外推的思维方式,兼顾个体与公共利益,既反对只关注个体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也要反对公共利益至上而牺牲个体利益,不可偏废一方。 (摘编自赵鑫洋《共享时代的公共空间伦理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传统道德伦理的存在,导致我国传统社会中公共空间和公共伦理意识很淡薄。 B .共享单车作为公共空间的事物,应该受到社会公共领域制度体系的保护。 C .制度伦理就是制度的道德合理性,要在制度中彰显人性,体现对人的尊重。 D .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与公德行为,要求兼顾个体权利与社会利益,不可偏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制度建设与意识培养两个角度,阐述构建共享空间伦理的具体措施。 B .文章先进行定义分析,继而摆事实、讲道理,阐述构建共享空间伦理的意义。 C .文章段落以并列结构为主,第二三段地位相当,但依然有内在的逻辑关联。 D .对于“公”与“私”,作者采用辩证分析的思路,说理充分,结论令人信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网络涉及的公共空间伦理,与物理意义上的公共空间的伦理,应该保持一致。 B .只有不断规范现代公共交往的原则,才能正确处理公共领域中人与人的关系。 C .如果公共领域交往时习惯于私德外推,就无法进行旨在培养公民意识的教育。 D .共享时代的公共空间伦理的构建,其主体应该是平等合作、共同促进的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屠夫老六 黄小邪 老六原是不想做屠夫的,他想当个教书先生。哪知书没念两年,病入膏肓的老爹就将六个儿子相继唤到病榻前。老爹不想让传了几辈的手艺就这样丢了。可不等老爷子讲完,其他五个弟兄就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老六孝顺,爹由来最疼他,这事自然就落到他头上。 老六爹一死,老六拿起屠刀。 老六第一次拿起屠刀,是在村长娘大寿前一天。那天一早,男人们就将一头大肥猪捉住捆在案子上,老六灌了一盅烧酒算是壮胆,他学着爹生前的样子,一步一挪走向案前,闭闭眼,用力将尖刀往猪脖子捅去。登时,鲜血殷红直冲而出,伴随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嚎,那头肥猪开始疯狂地狂扭动身子,血溅了老六一身,他猛地一颤,后退几步,将屠刀扔出几米远,转身就要跑,几个汉子见势,架起老六的胳膊,把他往猪面前送,又强行将屠刀塞入老六手中。老六极力挣脱开几个汉子,扔下刀,疯了般奔往墙角掩面大哭,那哭声直叫人揪心。 老六第一次操屠刀,以那样惊心动魄的失败而告终。 那天夜里老六梦见死去的爹。他说:“爹,我觉得我不适合做屠夫。那猪看得我心慌。”爹说:“你这傻孩子,猪本是凡间一碗菜!你不杀,自有他人杀。” 说来奇怪,自爹托梦后,老六渐渐不再犯怵。一次次给猪开膛破肚,心、肝、肺拿在手里也不觉得恶心,清洗大、小肠,剁骨剔肉,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老六很快适应了这门手艺,这手艺养活了老六和他娘。 人总笑老六:看你生得慈眉善目,如何做起这屠宰行当?老六笑而不答。后来,渐渐就没人再问起这些。老六人缘极好,平日乡邻见面都得尊称一声“老六哥”。 没几年,老六娘过世,老六娶妻生子,老六妻随娘信佛,从不杀生。 又有人笑老六妻:你不杀生,咋跟你婆婆一个样,偏挑了个屠夫呢?她只笑笑。老六每次抡起屠刀前,妻总是默默点上三炷香。老六呢,嘴里不忘念叨:“猪呀猪,我爹说你是凡间一碗菜。莫怪莫怪!”猪好像也通了人性,到了老六手里,吼几声便由他宰割。

抗紫外线测试仪测试实验流程

抗紫外线测试仪测试实验流程 符合测试标准: ASTM D4329、D499、D4587、D5208、G154、G53;ISO 4892-3、ISO 11507;EN 534;prEN 1062-4、 BS 2782;JIS D0205;SAE J2020等所有现行紫外线老化试验标准。 紫外线老化试验仪,紫外线老化测试仪产品用途: 紫外线老化测试仪可以再现阳光、雨水和露水所产生的破坏。设备通过将待测材料曝晒放在经过控制的阳光和湿气的交互循环中,同时提高温度的方式来进行试验。设备采用紫外线荧光灯模拟阳光,同时还可以通过冷凝或喷淋的方式模拟湿气影响。是航空、汽车、家电、科研等领域必备的测试设备,适用于学校,工厂,军工,研位,等单位。 紫外线老化试验仪箱体结构: 箱体外壳材料:SUS不锈钢板喷塑处理;内胆材料:SUS不锈钢板; 箱盖材料:SUS不锈钢板喷塑处理; 在工作室的两边共安装8支UV-A或UV-B的紫外灯管; 加热方式为内胆水槽式加热,升温快,温度分布均匀; 箱盖为双向翻盖式,开闭轻松自如; 内胆水位自动补水,防止加热管空烧损坏; 试样架由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 试验箱底部采用高品质可固定式PU活动轮; 排水系统使用回涡型及U型积沉装置排水; 试样表面与紫外灯平面相平行; 喷淋型设备内部安装有自动喷头,水压可调; 如果灯管在亮时,箱体的门一旦被打开,机器将自动切断灯管供电,并自动进入平衡状态冷却,以免人体受到伤害;

箱内超温保护,箱内温度过高时机器将自动切断电源,并进入平衡状态; 紫外线老化测试仪控制系统: 温湿度控制仪表采用(韩国)全进口高精度数显微电脑集成控制器;精度:0.1℃(显示范围);解析度:±0.1℃;感温传感器:PT100铂金电阻测温体; 控制方式:热平衡调温调湿方式; 温湿度控制采用P . I . D+S.S.R系统同频道协调控制; 无熔丝保护开关;超温;低水位;过载;漏电;全护套式接线端子;自动关机等保护; 紫外光耐气候试验箱,紫外光老化试验箱型号与参数: 工作室尺寸:450×1170×500㎜; 外形尺寸:580×1280×1450㎜; 温度范围:RT+10℃~70℃; 湿度范围:90~98%R·H; 湿度均匀度:±2%; 温度均匀度:±2℃; 温度波动度:±0.5℃; 湿度波动度:±2%; 标准试件尺寸:75×150㎜或75×300㎜(特殊规格需在合同中说明); 水槽水深要求:25㎜,自动控制; 有效辐照区域:900×210㎜; 紫外线波长:UV-A波长范围为315-400nm;UV-B波长范围为280-315nm; 试验时间:0~999H 可调; 黑板温度:40℃~65℃; 紫外光、凝露时间交替可调; 也可按客户需要定制非标试验箱.实验室: 苏州智河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紫外线老化试验仪符合标准参照GB/T14522-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防紫外线

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种光稳定剂,能吸收阳光及荧光光源中的紫外线部分,而本身又不发生变化。塑料和其他高分子材料在日光和荧光下,因紫外线的作用,产生自动氧化反应,导致聚合物的降解而劣化,使外观及机械性能变坏。加入紫外线吸收剂后可选择性地吸收这种高能量的紫外线, 使之变成无害的能量而释放或消耗。 紫外线吸收剂的原理 紫外线吸收剂大多是含有苯环之芳香族化合物.可吸收紫外线.吸收剂因苯环的共振作用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并转换成热能或无破坏作用的光能放出.之后回复成原来的分子构造.如此可以反覆使用此吸收剂.并不会损害到吸收剂本身.为一种化学性的抗紫外线原理. 聚合物的种类不同,使其劣化的紫外线波长也不相同,不同的紫外线吸收剂可吸收不同波长的紫外线,使用时,应根据聚合物的种类选择紫外线吸收剂。 紫外线吸收剂应该具备以下条件:①可强烈地吸收紫外线(尤其是波长为290-400nm); ②热稳定性好,即使在加工中也不会因热而变化,热挥发性小;③化学稳定性好,不与制品中材料组分发生不利反应;④混溶性好,可均匀地分散在材料中,不喷霜,不渗出;⑤吸收剂本身的光化学稳定性好,不分解,不变色;⑥无色、无毒、无臭;⑦耐浸洗;⑧价廉、易得。紫外线吸收剂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类: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和 其他类。 紫外线吸收剂用于塑料、涂料、染料、汽车挡风玻璃、化妆品、药物、防晒剂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紫外线吸收剂 商品名水杨酯苯酯 成分邻羟基苯甲酸苯酯 性能及用途无色结晶粉末。具有令人愉快的芳香气味(冬青油气味)。密度1.250g/cm3,溶点43,沸点(1.6kPa)173。易溶于乙醚、苯和氯仿,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水和甘油。含 量99%。 本品为一种紫外线吸收剂,用于塑料制品,但吸收波长范围较窄。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 接触食品的丙烯酸树脂用品。 包装及贮运纸桶内衬塑料袋包装。按一般化学品规定贮运。 商品名紫外线吸收剂UV-P 成分邻硝基苯胺、对甲苯酚的反应产物 性能及用途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结晶。能溶于汽油、苯、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在水中溶解度极小,不被浓碱、浓酸分解。它可以和重金属离子化合成盐。能吸收270~280nm波长的紫外 线。溶点130~131。 本品主要用于聚酯、含氯聚酯、醋纤、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有机玻璃、聚丙烯腈等树脂中。在透明制品中的稳定性较在着色制品是更好。在制品中的用量为0.%~0.5%。 商品名紫外线吸收剂UV-O 成分 2,4-二羟基二苯甲酮 性能及用途本品为淡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粉末。水分<0.5%。灰分<0.5%。熔点136~149℃。溶于丙酮、甲醇、乙醇、甲乙酮、二恶烷、N-甲基吡啶酮和醋酸乙酯,极难溶于水,正庚烷和

紫外线测量仪

紫外照度计使用规程 1 目的 本规程为了确保紫外线测量仪的正确使用及有效的维护保养。 2 范围 适用于紫外线测量仪。 3 职责 质量部负责对紫外线测量仪进行管理。 4 内容 4.1 仪器操作规程 4.1.1用手按住“Hold”键两秒后,手松开即可开机。 4.1.2 MAX MIN A VG测量功能 4.1.2.1按“Hold”键副提示的数值将会锁定且荧幕上会出现HOLD符号。解除锁定,再按一次“Hold”键。 4.1.2.2当主机在hold状态下按M键,将会转换成记忆查询功能,且LCD会显示MEM符号。 4.1.2.3按M键时记录主显示的量测数值。原本闪烁的Data会静止约两秒,之后自动跳到下一组。 4.1.2.4若要自动测量可按M键约两秒,直到AUTO符号出现在REC符号的旁边。当自动测量到20组资料后,系统自动关闭。 4.1.3 在ZERO模式下,将感应器盖住,按S键即可做清零调整,副提示会出现调整值。按S键两秒可清出调整。 4.1.4 在UNIT模式下,按S键可转换单位μW/cm2或mW/cm2。 4.1.5在TYPE模式下,按S键来变更紫外线波长范围,此功能可支援两个以上感应器的机种。 4.1.6在TIME模式下,按S键设定自动记忆的的间隔时间。此模式允许设定9种不同的时间差,分别为:1,2,10,30秒或1,3,5,10分钟。 注(每次使用仪器前都需要先将仪器数值清零后在使用) 4.2 测量方法及结果判定 4.2.1开启紫外灯5min后,用中心波长253.7nm的紫外线强度测定仪在灯管下方垂直1m的中心处测量其辐照度指(uW/cm2)。 4.2.2测量时,电压稳定在220V。 4.2.3每月对紫外灯进行照度检测。 4.2.4检测结果依据表1进行对照判断紫外灯是否符合要求。 4.3 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 4.3.1外壳清理:用蘸有肥皂水的海绵或软布。须注意避免液体或水气进入机器内部。 4.3.2当电池电力不足时,低电量符号会出现在荧屏上。 4.3.3仪器用完后要及时清理干净并放入盒子中保存。 5 相关文件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6 记录 《监视和测量装置操作、维护、保养记录》

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

72 由于大气层的变化 紫外线能使皮肤失去弹性 一旦紫外线侵入到细胞核 导致基因的突变 因此人们正在积极研究如 何利用纺织品进行紫外线防护 随着紫外 线防护织物的不断开发和普及 一 我国从95 年开始列题 针对不同波长紫外线的不同作用 UVA 使皮肤色素沉淀 晒黑区 老化 会损伤细胞中遗传因子 DN A UVB 另一部分到达地面 能使血管扩张出现皮炎红斑 红斑区 200 nm-280 nm 称 但大都已 被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和云雾等吸收 紫外线强度计法 将被测试样置于两者之间 1.2 分光光度计或分光辐射计法采用紫外 分光光度计或分光辐射计测试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 表明织物隔断紫外线效果越好 再进行加权计算 澳大利亚 我国正在制定的试验方法标准也是如此 2.1 UVR 透过率(GB 波长280 2.3 UVR遮挡率(或阻断率)  计算公式为 )=100 )=100 阐述了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测试方法纺织品 测试仪器B 文章编号

73 计算出的平均效应的比值 由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紫外光源能量比 较小 尤其是比较 紧密的纺织品和片状材料 但投射到接收器上的信号非常微弱 而且紫外分光光度计 只能测试试样在某一特定波长的透过率 再进行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到结果 不 能表征整个试样的光学特征 紫外分光光度计通常不便进行织物紫外线透过率的 测试 可以方便地测试各种织物 对紫外线的3 段宽带单色光 UVB(320200nm)的透过性 能 技术先进性和测 试精度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响应波长范围为 200 测试数据分析处理软件 整机实施方案的框图形式表达如图 1 UVA 40 0 UVB 32 0 UVC 280 紫外线透过率400nm时 的透过百分率 TUVC 波长 200 紫外线透过率平均值: TUV A紫外线遮挡率)=100 遮挡率( )=100 紫外光源及光路 在现有的电光源中 汞灯是一种体积小 而且紫 外线非常丰富 管内充有高纯度的 氘气 因为其对使 用条件的限制比较少 其缺点是 在通常的驱动电路情况下 在高频高压激发 下点亮发光 光谱能量分布接近日光 600K 但氙灯的驱动电路相对复杂 在本仪器中 显然这3种光源都不理想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序 号 名称 塑料1 光源暴露试验方 法通则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ISO 4892-1:1999 2 氙弧灯光老化 汽车外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527:2004 汽车内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412:200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ISO 4892-2:2006 /Amd 1:2009 室内用塑料氙弧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459-06 非金属材料氙弧灯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5-05a 塑料暴露试验用有水或无水氙弧型曝光装置的操作ASTM D2565-99(2008) 3 荧光紫外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ISO 4892-3:2006 汽车外饰材料UV快速老化测试SAE J2020:2003 塑料紫外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329-05 非金属材料UV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4-06 4 碳弧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ISO 4892-4:2004/ CORR 1:2005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GB/T16422.4-1996 5 荧光紫外灯老化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 光紫外灯GB/T14522-2008 6 热老化 无负荷塑料制品的热老化 ASTM D3045-92(2010)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7141-2008 7 湿热老化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溅和盐雾效应的测定ISO4611:2008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喷雾和盐雾中影响的测定GB/T12000-2003 塑料8 拉伸性能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06

13.2020届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0年5月测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7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早期小说,与其后的宋元明清小说相比,它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出文献的不断涌现和学界对中西“小说”观念的反思,该领域研究渐呈复兴之势。陈洪教授长期潜心于该领域研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个性,其新著《中国早期小说生成史论》近日由中华书局出版,又为该领域研究增加了一部富有深度与创见的大作。 仅就中国古小说领域来说,一个世纪以来的出土文献,为我们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与“语”“说”“故事”“小说”等相关的文字与图像资料,如《语丛》《春秋事语》《逸周书》《晏子》等,为重新建构中国古小说的生成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新材料,提供了若干重新审视传世古小说文献的“探点”。作者将新出文献与传世文献相互融汇,比对,互证,综合梳理考辨相关文本的真伪、年代、源流、性质和社会功能等问题,多有发覆抉微之功,也为相关论题的进一步展开,为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早期小说、小说观念及其所在的历史文化语境奠定了基础。比如书中综合考察银雀山汉简、定县汉简、双古堆汉简、居延汉简中的《晏子》残文及传世《晏子》文本,指出该书成书时代是在战国时期而非后世“伪作”,其“亦史亦子亦小说”的特点也形成于战国时期。作者亦将王家台秦简中与“嫦娥奔月”故事相关的资料与传世文献相梳理比对,得出在先秦时期的“嫦娥”与“羿”是属于不同神话系统中的人物这一论断,进而更为清晰地梳理了该故事的流变历程。 基于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作者认为目前尚不适宜对古小说研究进行全面的理论总结,因而选择了宏观视野与微观阐释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一方面,作者着眼于先秦至六朝前后神话、子史、宗教等,意在较为清晰地勾勒和揭示出小说生成、衍变的面貌,并在理论层面进行初步总结;一方面,作者力避重复,在总结前贤时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富有新意和代表性的在古小说发展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价值的某些重要问题展开“探点”式的考察,以求达到由点到面、见微知著的研究效果。比如,书中通过《韩诗外传》来探究汉代经学语境下故事的文化功能,借伊尹故事流变说明历史人物神话化、巫术化这一现象,用伍子胥故事演化说明子史之于故事的形塑意义等。对于每一具体论题,作者均能做到旁征博引、胪列丰富、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又能从中归纳出一般性的总体认识,兼具深度、广度与新意,从而使该书呈现出细节爬梳繁深细密、整体论述简洁明晰的研究风格。 基于这种研究思路和研究深度,该书中多有新颖的立论、深刻的见解。书中对嫦娥奔月、伍子胥、周穆王等故事生成及流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梳理考察,多发前人所未发;对《韩非子·说林》中“一曰”之异闻的独特体例与性质的判断,对《列仙传》的性质及其小说史意义的阐述,令人信服;关于唱导等佛教仪轨之于六朝小说具体影响的阐发,少有人关注却富有新意。

ASTM D648-07 中文版 塑料侧立式弯曲负荷下变形温度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 D648-07 塑料侧立式弯曲负荷下变形温度的标准测试方法 1范围 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试在特定的条件下试样发生特定变形时的温度。 1.2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试在常温下刚性或者半刚性的,厚度在3mm[1/8in]或以上的模具成型或者薄片的试样。 注1-薄片厚度少于3mm[0.125in]但大于1mm[0.040in]可以用几片薄片复合试样来测试,但最小厚度为3mm。一种制备复合试样的方式是用砂纸把薄片的面打磨平,用胶 水粘合。施加载荷的方向需垂直于每个薄片的边缘。 1.3在SI的单位的评估值将视为标准。给定值仅提供一些信息。 1.4本标准无意涉及所有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本标准是帮助用户建立适当的安全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并且在规定的期限内使用。 注2-这个测试方法描述为本测试办法的B方法,在技术上,方法Ae和Be分别与ISO75-1和ISO75-2,1993,等价。 2参考文献 2.1ASTM标准 D618测试用塑料调质实施规范。 D883塑料相关术语。 D1898塑料抽样实施规范。 D5947固体塑料试样外形尺寸测试方法。 E1在液体中的玻璃温度计ASTM说明。 E77温度计的检查和检验测试方法。 E608/E608M矿物隔热,金属屏蔽的基体金属热电偶。 E691为测定试验方法精密度开展的实验室间研究的实施规范。 E1137/E1137M工业用铂阻尼式温度计。 2.2ISO标准 ISO75-1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ISO75-2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和硬橡胶。 2.3NIST文件 NBS特别出版250-22。

紫外线强度测定仪

紫外线强度测定仪 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是测量波长范围为254nm紫外线辐射强度的仪表。使用专用的盲管紫外线传感器技术,不受阳光灯光等其它射线干扰、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具有自动电池欠压指示及数据保持功能。整机设计紧凑,使用非常方便。适用于医院、卫生防疫部门、化工、电子、食品加工厂、娱乐场所等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的监测。与目前常用的紫外线辐射照度计相比,该仪表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是目前常用紫外线辐射照度计的升级换代产品。具体表现在: 盲管技术紫外线辐射照度计不受阳光灯光等其它射线干扰、测量精度高,专测254nm紫外辐射强度。目前大家常用的辐照仪开机后都不指示为零,而且指示值每次开机都变化不定,因为它受到了可见光和其它波长杂紫外光的干扰,不能真正反映灯管的实际辐照强度,为紫外灯消毒效果留下隐患。 平衡电路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性能稳定,数据不漂移。目前大家常用的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数据的重现性通常都不好,特别是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同样强度的光源,每年的读数都不同,这样给经销商带来大量的麻烦,同时用户业觉得疑惑和苦恼。 一、紫外线强度测定仪概述 数字式紫外辐射照度计是测量波长为253.7nm紫外线辐射强度的仪表。使用专用的盲管紫外线传感器技术,不受阳光、灯光等其它射线干扰、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具有自动电池欠压指示及数据保持功能。整机设讲紧凑,使用非常方便。适用于医院、卫生防疫部门、化工、电子、食品加工厂、娱乐声所等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的监测。 本使用入说明书包括有关的安全信息和警告提示,请仔细阅读有关内容并严格遵守所有的警告和注意事项。

二、紫外线强度测定仪开箱检查 打开包装收出仪表,仔细检查下列附件是否缺少或损坏: TN-UV-254型数字式紫外辐射照度计一台 拉杆定位器一支 使用説明书一份 护目镜一付 校正仪一台 三、紫外线强度测定仪技术指示 显示方式:位液晶显示器显示,最大读数为1999 测量原理:双积分式A/D转换 采样速度:约3次/秒 存储环境:室温、干燥的环境中存放 工作紫外线强度测定仪环境:温度10~30℃温度30℃ ≤85% RH 电池欠压指示:LCD下方显示“+ -” 超量程指示:最高位显示“OL”或“I” 数据保持功能:LCD上方显示“H” 测量波长:254±10nm 测量角度:以垂直于传感器感应面的垂线为轴心,围绕轴心±10. 量程:0~2000μw/cm2, 0~20000μw/cm2、LCD下方显示“×10”分辨率:1μw/cm2

2020年5月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2020年5月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早期小说,与其后的宋元明清小说相比,它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出文献的不断涌现和学界对中西“小说”观念的反思,该领域研究渐呈复兴之势。陈洪教授长期潜心于该领域研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个性,其新著《中国早期小说生成史论》近日由中华书局出版,又为该领域研究增加了一部富有深度与创见的大作。 仅就中国古小说领域来说,一个世纪以来的出土文献,为我们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与“语”“说”“故事”“小说”等相关的文字与图像资料,如《语丛》《春秋事语》《逸周书》《晏子》等,为重新建构中国古小说的生成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新材料,提供了若干重新审视传世古小说文献的“探点”。作者将新出文献与传世文献相互融汇,比对,互证,综合梳理考辨相关文本的真伪、年代、源流、性质和社会功能等问题,多有发覆抉微之功,也为相关论题的进一步展开,为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早期小说、小说观念及其所在的历史文化语境奠定了基础。比如书中综合考察银雀山汉简、定县汉简、双古堆汉简、居延汉简中的《晏子》残文及传世《晏子》文本,指出该书成书时代是在战国时期而非后世“伪作”,其“亦史亦子亦小说”的特点也形成于战国时期。作者亦将王家台秦简中与“嫦娥奔月”故事相关的资料与传世文献相梳理比对,得出在先秦时期的“嫦娥”与“羿”是属于不同神话系统中的人物这一论断,进而更为清晰地梳理了该故事的流变历程。 基于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作者认为目前尚不适宜对古小说研究进行全面的理论总结,因而选择了宏观视野与微观阐释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一方面,作者着眼于先秦至六朝前后神话、子史、宗教等,意在较为清晰地勾勒和揭示出小说生成、衍变的面貌,并在理论层面进行初步总结;一方面,作者力避重复,在总结前贤时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富有新意和代表性的在古小说发展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价值的某些重要问题展开“探点”式的考察,以求达到由点到面、见微知著的研究效果。比如,书中通过《韩诗外传》来探究汉代经学语境下故事的文化功能,借伊尹故事流变说明历史人物神话化、巫术化这一现象,用伍子胥故事演化说明子史之于故事的形塑意义等。对于每一具体论题,作者均能做到旁征博引、胪列丰富、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又能从中归纳出一般性的总体认识,兼具深度、广度与新意,从而使该书呈现出细节爬梳繁深细密、整体论述简洁明晰的研究风格。 基于这种研究思路和研究深度,该书中多有新颖的立论、深刻的见解。书中对嫦娥奔月、伍子胥、周穆王等故事生成及流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梳理考察,多发前人所未发;对《韩非子·说林》中“一曰”之异闻的独特体例与性质的判断,对《列仙传》的性质及其小说史意义的阐述,令人信服;关于唱导等佛教仪轨之于六朝小说具体影响的阐发,少有人关注却富有新意。 关于古小说的渊源,前人多有阐述,或认为其是“史之余”,或认为是“子之流”,或以为其兼祖于子、史、神话(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而总体言之,古小说的生成无疑是中国早期经、史、子、集、神话、原始宗教等多种历史文化因素合力的结果。尽可能简要、清晰地揭示并阐述古小说在多元历史文化语境中生成、演变的原生状态,正是作者撰写此书的最终目的。基于此,作者以“小说”为本位,在梳理“小说”“稗官”等基本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分别探究了“语”“说”等体、故事、子、史、神话、巫话、佛教、道教等外在历史与现实语境之于古小说文本存在形态与性质,小说参与各时代文化建构的功能以及其生成与流变的具体作用和时代意义。 总之,本书在充分吸收前人成果基础上又进一步推进深入,博赡精详,架构恢弘,为我们呈现了中国早期小说生成和流变的大致面貌与历程。 (节选自胡政《文汇报读书周刊》;有删减)

织物防紫外线透过率分析测试解决方案

织物防紫外线透过率分析测试解决方案 摘要:防紫外纺织品的检测方法大致有直接照射人体法、变色褪色法、紫外线强度累计法、紫外线强度计法和分光光度法; 其评价指标则有紫外线透射比、遮挡率、防护因数、穿透率和反射率等。本文主要介绍采用仪器法(紫外线透过率分析仪)测试纺织品材料防晒指数UPF值的方法,简要的描述了实验过程,可以为科研单位、检测机构和纺织企业评价产品的性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织物防紫外线透过率分析;紫外线透过率分析仪;防晒指数;UPF值测试 1、意义 根据对光的敏感性和本身的肤色,可以将人的皮肤类型分为六种,不同的皮肤类型需要不同的紫外保护方法。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由于全世界皮肤癌的死亡率日益升高,有关太阳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这方面引起了研究学者的广泛注意。 如今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对太阳辐射负面效果的防护, 如太阳辐射警报、使用防晒护肤用品、太阳眼镜、防晒服装等。纺织品和衣服的防紫外性能的测定是有相应标准的,这一标准是利用由结合在一起的几个半球组成的分光光度计来测定织物的传播光谱图,在此数据的基础上来连续测定织物的紫外防护系数(简称UPF)。 本文介绍了采用仪器测试纺织品防晒指数的方法,并介绍了不同标准下的测试要求。 2、试验样品 紫外防护性纺织品 3、试验设备 紫外线透过率分析仪(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供应) 4、相关标准

基于AATCC 183、BS 7914、AS/NZS 4399、GB/T 18830等标准,介绍了不同标准下织物防紫外线透过率的测试方法。 5、研究方法 测试原理: 用单色或多色的UV射线辐射试样,收集总的光谱透射射线,测定总的光谱透射比,并计算试样的UPF 值。 测试步骤及结果分析: u AATCC 183 1. 每个样布上至少取2个测试样品。 a. 样品尺寸:50×50nm或直径为50mm的圆。 b. 样品应包括不同的颜色和组织结构。 2. 样品在测试前放置ASTM D1776规定环境下至少4小时。 3. 将样品在穿着时的正面朝向UV光源。 4. 对样品的任意方向做UV测试,然后旋转45测试。再旋转45测试。 报告: UPF:紫外线防护系数 T(UV-A):UV-A的透射率 T(UV-B):UV-B的透射率 (UV-A)的阻碍率

塑料测试方法国家标准

塑料测试方法国家标准 1.GB1033-70 塑料比重试验方法 2.GB1034-70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3.GB1035-70 塑料耐热性(马丁)试验方法 4.GB1036-70 塑料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 5.GB1037-70 塑料透湿性试验方法 6.GB1038-70 塑料薄膜透气性试验方法 7.GB1408-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工频击穿电压、击穿强度和耐电压试验方法 8.GB1409-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下相对介电系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方法 9.GB1410-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统和表面电阻系数试验方法10.GB1411-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高压小电流间歇耐电弧试验方法 11.GB1039-79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12.GB1040-79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 13.GB1041-79 塑料压缩试验方法 14.GB1042-79 塑料弯曲试验方法 15.GB1043-79 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16.GB1633-79 热塑性塑料软化点(维卡)试验方法 17.GB1634-79 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简称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 18.GB1635-79 塑料树脂灰分测定方法 19.GB1636-79 模塑料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20.GB1841-80聚烯烃树脂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 21.GB 1842-80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22.GB1843-80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23.GB1846-80 聚氯醚树脂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 24.GB1847-80 聚甲醛树脂稀溶液粘试验方法 25.GB2406-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26.GB2407-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 27.GB2408-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 28.GB2409-80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 29.GB2410-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30.GB2411-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31.GB2412-80 聚丙烯等规指数测试方法 32.GB1657-81 增塑剂折光率的测定 33.GB1662-81 增塑剂结晶点的测定 34.GB1664-81 增塑剂外观色泽的测定(铂-钴比色法) 35.GB1665-81 增塑剂皂化值及酯含量的测定 36.GB1666-81 增塑剂比重的测定(韦氏天平法) 37.GB1667-81 增塑剂比重的测定(比重瓶法) 38.GB1668-81 增塑剂酸值的测定(一) 39.GB1669-81 增塑剂加热减量的测定 40.GB1670-81 增塑剂热稳定性试验 41.GB1671-81 增塑剂闪点的测定(开口杯法) 42.GB1672-81 增塑剂体积电阻系数的测定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清华大学)2019年3月测试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清华大学)2019年3月测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如何最大限度的在社会上实现善?这是先秦诸贤集中思考的一个问题。道家认为,要实现善,就要“出世”,不要整天想着怎么去辅佐帝王,帮助并教化别人。理由很简单,“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胠箧篇》)。庄子有这样的想法,最起码有两个原因:一是圣人致力于在社会上推行善事,但这所谓的善事难免会在落实到个体身上的时候变成恶事,那么,圣人就会变成为大盗了;二是当社会上开始强行推广圣人之善时,那么,无行善能力和意愿的人就会抵制,他们中难免有一些人会落草为寇,成为大盗,走上反抗之路。因此,道家认为,实现善的最好方式,就像老子提出的“小国寡民”那样,“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墨家那里,个体的联合和团结非常重要。要联合,就要向外推善。推善的前提是“非攻”。要“非攻”,就需要让人们相信,“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对墨家来说,“爱人”“利人”是获得爱和获得利的前提。所以,在他们眼中,向外推善是利人利己的大好事。只要把善向外推的越远,他人就获爱和获利越多,自己也会随之获爱和获利越多。然而,要想把善推到至远,对恶的防范与打击也要能至远。在个体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成立一个相对严密的组织是必须的。 儒家像墨家一样,也主张向外推善。不过推善的方式却有所不同。儒家向外推善是从血亲开始的。要推善,就要“亲亲”,“尊尊”。从自己身边一层一层地往外推。当每个人都努力地往外推善时,那社会上就会出现一个个重叠起来的善圈。儒家的这种推善方式,在农耕文明时期,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农耕时期的人大多依附于土地,流动性并不高。从身边的人爱起,即尊重了个体的能力,也顺应了农耕文明的现实。这种从身边人爱起的推善方式,即使在现代社会,面对不断流动的陌生人,也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的。因为,只有从爱家人,爱同事开始,才能爱陌生人。 清末,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地对待技艺与善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儒家士大夫们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说白了就是,儒家所营构的善的社会,已经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了,只有学习陌生人的技术,用这些技术来制止陌生人所带来的恶。之后,张之洞等人所提出的“中体西用”,也是这个意思。

BSEN13758-1防紫外线测试中文版

1、范围:规定了一种在标准条件下测试透过紫外线的红斑效应,来评价服装织物的抗太阳 紫外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 本测试方法不适合测试远距离保护的织物(因为是近距离测试防紫外线的方法),比如雨伞,遮阳物或人工源类似物。 注本标准可能不适合测试小颜色小的织物结构不均匀的织物。 2、相关文献:EN 20139:1992 –标准平衡和调湿大气(ISO 139:1973) 3、定义术语和简写: 3.1.1 波长(λ):一定范围的辐射,用nm表示;3.1.2紫外线(UVR), 波长在180-400nm的电磁辐射。UV-A:315-400nm;UV-B:280-315nm;3.1.3太阳辐射度(E(λ)):在地球表面单位波长和面积接受的太阳释放的能量。用W.m-2.nm-1表示。 在地球表面测量的太阳光紫外线光谱范围是290-400nm;3.1.4红斑:由各种物理或化学试剂导致皮肤泛红。 3.1.5光谱的红斑效应(ε(λ)):一定波长λ辐射产生的相关的红斑效应;3.1.6光谱透过率T(λ):一定波长的辐射,其透过的辐射与发射辐射的比例; 3.1.7积分球:内表面为非选择性漫反射的空心球体; 3.1.8荧光:吸收特定波长的辐射 然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再次发射较大波长的光辐射。 3.1.9光谱带宽:指从单色器射出的 单色光谱线强度轮廓曲线的二分之一高度处的谱带宽度。用来表征仪器的光谱分辨率。 3.1.10 样品接受误差:仪器接口和积分球之间的误差(比如在接口和样品之间用滤波器)。 在这种情况,部分扩散光没有进入到积分球。这个误差由样品的结构,样品与接口的距 离,和照明装置的尺寸; 3.1.11 Shade:特别是色调,色深或颜色的明亮度; 3.1.12 construction:描述织物的一套参数,比如材料,交织,纹路等。 3.1.13 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UPF):这个标准描述的方法,来表达的保护的水平。 4、原理:纺织材料的UPF用总的光谱透过量来计算, 计算公式见右边: E(λ):日光的辐照度;ε(λ):光谱红斑效应; Δλ:波长的区间段;T(λ):波长λ的透过率 总的光谱透过率,通过测量UV发射器的辐射量和接收到的透过的辐射量。如果用的多 色入射辐射,透光率收集的是单色。仪器的辐射可以用平行光辐射样品,然后用积分球 接收投射光,也可以用半球辐射,然后接收平行光。 5、仪器:测试仪器由以下部分组成: 5.1 UV光源,提供290-400nm波长的紫外辐射。合 适的UV光源包括弧灯,氘灯和太阳模拟器。 5.2 一个积分球,总的开口不能超过整个 内部表面的10%。内表面衬高反射性哑光材料,比如硫酸钡颜料。需要在样品接口的地方安装挡板保护内部检测器和内部源。如果适用,在球面上测量入射的辐射量。 5.3 单色器,用于测量290-400nm范围的光谱带宽,带宽为5nm或更小。5.4 紫外发射滤波器,只明显透过波长小于400nm左右的光,而且不发荧光。在用平行入射光的时候, 光束的面积至少25mm2,至少需要覆盖重复组织结构至少3次。此外,单色入射光束,减少接收误差,接口的最小尺寸和光源尺寸比值,需要大于 1.5倍。光束通常与面料在±5°,光源偏离光束主轴要小于5°。这些情况需要用在入射光为平行光源的情况。 合适的紫外滤光器,放在样品和接口之间。如果是单色光。当不能操作时,需要放在样 品接口出,在样品和积分球之间。滤光器的厚度在1-3mm之间。 6、样品准备和调湿, 6.1准备,对于均匀材料,至少准备4个样品。样品尽量均匀分散。 离布边5cm,离布头和布尾至少1m;如果材料有不同的形状和/或结构,每个颜色和组织至少测试2个样品;样品的尺寸需要能足够的覆盖仪器的孔径。 6.2 平衡调湿,按EN 20139:1992进行。如果测试仪器不在这个环境,需要10min内测试完毕。 7、测试:7.1将样品放在仪器的接口处,让原离皮肤的那面接触紫外光源;7.2 如果仪器 是单色光,检查是否有荧光,如果有荧光剂存在,放置一个紫外滤光器,并检查有效性;

国内外防紫外线性能检测标准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b4315309.html, 国内外防紫外线性能检测标准分析 作者:刘耿鸿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09期 摘要:简述了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检测标准,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标准、欧洲标准、美国标准、中国标准和国际抗紫外线测试协会标准,并对各标准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关键词:测试;防紫外线辐射;纺织品 1前言 上世纪初,户外运动在欧洲和美洲的经济发达国家兴起。作为集健身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户外运动在它刚刚开始之时只是少数人为寻求刺激、挑战自身极限的游戏,但随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空间越来越小,人们要求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户外运动也就逐步普及起来。适当的太阳照射对身体是有益的,但是长期过度暴露于阳光照射下,不仅可能造成皮肤灼伤、加速老化,甚至可能诱发光敏性皮炎和皮肤癌,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 2防紫外线原理 防紫外线面料的作用机理是利用面料吸收和反射紫外线,尽量使紫外线的透射最小,来起到对人体的防护作用。穿着服装及夏季在户外行走时撑着遮阳伞等都是人们增加对紫外线的遮蔽作用,减少紫外线辐射的手段。但普通服装的紫外线遮蔽率一般较低,防护效果不太理想。 3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检测标准 3.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检测标准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率先制订了“日光防护服评定和分级CAS/NZS4399,Sun protective clothing,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标准,主要用于确定紧贴于皮肤的防护纺织品、服装 和其它防护用品(如帽子)的紫外线透射率,同时提出了对抗紫外线辐射标签的要求,是测试方法与标签要求结合为一体的标准。 3.2欧洲标准 与澳洲标准不同,欧洲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标准是由测试和分级标签两部分标准组成的。该标准对测试的服装的款式作了要求,服装面料在按照EN 13758.1的要求进行防紫外线测试后,同时满足UPF值>40及UVA透射率 3.3美国标准

防紫外线纺织品概述

第4期(总第144期)化纤与纺织技术 2009No .42009年12月 Che m ica l Fiber &Textile Technology D ec .2009 收稿日期:2009-09-02 作者简介:徐杰(1985-),男,河南商丘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新产品与新工艺的开发。 综述与专论 文章编号:1672-500X(2009)04-0026-05 防紫外线纺织品概述 徐 杰 (五邑大学,广东江门529020) 摘 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一大批保健的功能性纺织品在市场上很走俏,其中包括防紫外线纺织品等。本文主要对防紫外线纺织品的防护机理、影响因素、制造方法、测试方法及应用前景作了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防紫外线;纺织品;机理;影响因素;制造方法;测试方法;前景中图分类号:TS1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近年来,由于大量的氟利昂等含卤素化合物的排放,导致臭氧层被破坏,出现臭氧层空洞, 到达地球的紫外线量增加,致使人类皮肤癌的发病率成倍的增长。据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报告显示,1979年以来中国大气臭氧层总量逐年减少,至1999年臭氧层减少了14%,而臭氧层每递减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3%。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开发最早出现在国外,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的佼佼者当属日本。最近几年,国内的防紫外线纺织品也可谓是蓬勃发展,目前在上 海、天津等地的许多公司已开发出具有优异防紫外线功能的纤维和织物。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发展 方向是提高其质量和技术含量,使其不仅具有防紫外线作用,而且看起来要美观,穿起来要舒适 [1~3] 。 2 紫外线辐射及评定参数 紫外线约占全部光线的6%,主要由长波紫外线UV A (315~400n m )、中波紫外线UVB(280~315nm)和短波紫外线UVC(100~280nm )三部分组成。如表1所示。 表1 UV 射线对人类皮肤的作用 射线类型波长/n m 作 用 UVC 射线100~280含有的能量最多,但不能到达地面,因为它可以被臭氧层完全吸收。 UVB 射线280~315长时间辐射可导致皮肤变成棕褐色,引起红斑疹,严重的可灼伤皮肤,增加癌变的风险。 UVA 射线 315~400 制造维生素D ,直接导致皮肤变褐色,还可以进入到皮肤深层的真皮部分,引起皮肤过早老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