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撰写技巧
导游词真正的技巧_导游词范文_

导游词真正的技巧真正的技巧你知道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导游词真正的技巧,欢迎大家阅读!1、不要忽视讲解的“快感”:“快感”是原动力!如果你不能体会到这种“快感”的话你是不能千方百计地主动的去提高你的讲解水平。
这种“快感”类似我们在卡拉OK唱歌,是一种自我展示,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也就是这种快感才让我们不断地进步。
(说实话,我还一直在一线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很享受这样的感觉)2、把导游词分成小块:景点很大,要讲的内容很多,而且有主有次,这时你就需要好好地准备了,什么地方讲什么,讲多久?有没有“高潮”部分,两个景点之间如何过渡和衔接?不要把导游词看成一个整体,而是N个部分组成。
3、口语化:也许你导游词写得很好,但是讲解未必在行。
导游讲解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说出来的东西和书面上不一样。
口语化的东西让人听着舒服,比如说刘宝瑞、侯宝林等老艺术家的单口相声——你听起来很有意思,但如果写到纸上,看着就不爽了,很多叹词、很多无意义的重复,但是在听的时候那些无意义的重复和时间上的停顿却让包袱更加显得有意思。
这一点说得容易,但是很少有导游能够做到(或者说,大家就没往这方面去想。
这点,北京的导游值得学习,他们讲解就很有意思,侃大山式的,让人听着有趣味,他们往往不会很正统的和你讲北京有多大,人口有多少,他就是和你侃,甚至是调侃的方式。
这样的讲解方式,不说吸引客人,起码第一次我到北京的时候,我就在想,以后我讲解就要像他这样)。
4、广泛学习:导游讲解比较特殊,要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以我们应该博采众长,我曾不止一次尝试过从相声、评书等艺术形式中吸取养分,而且在实践中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在车上你可以是演员、也可以是主持人,身份的微妙变化给了你很大的发挥空间,如何利用就看你自己了。
试想一下,在车上你顺嘴给大家说了一段传统相声《报菜名》不用想,肯定掌声不断!5、与客人互动:说得容易做到难,你讲的时候要随时留意下面游客的反应,我的经验是——谁不注意听我冲谁讲,讲的他不好意思!而且发现有人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就问他问题,“XXX大家知道吧?”“您听说过XXXX吗?”等等,谁不注意就问谁!讲的时候环顾大家,不要把目光锁定一个人,这样会显得厚此薄彼或者针对某人。
导游词的写作方法

导游词的写作方法
写导游词时,有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组织内容,吸
引听众的注意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写作方法:
1.引起注意:开头要引起听众的注意,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事实、一
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一个令人惊叹的场景来吸引听众的目光。
2.提供背景信息:简要介绍你要参观的地点或景点的历史、文化或地
理背景,以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该地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
3.组织有序:将要介绍的信息按照一个合理的顺序进行组织,例如时
间顺序、地理顺序或主题顺序。
这样可以使游客更容易跟上你的导游词,
并且更好地理解逐步展开的信息。
4.使用生动的语言: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用修辞手法、比喻和形象
的描写来让听众感受到你所描述的地方的魅力。
5.故事叙述:在同一地点或景点介绍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
故事或奇闻轶事,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听众更加投入到你的导游词中。
6.交互参与:在导游词中加入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和互动环节,鼓励听
众参与其中,让他们对你介绍的内容更感兴趣。
7.结束总结:在导游词的最后,对所介绍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
景点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并鼓励听众在自由活动时间内去探索更多。
8.发音清晰:作为导游,确保你的发音清晰准确,声音洪亮,以便听
众能够听到并理解你的导游词。
最重要的是,尽量简洁明了,让内容饱满且吸引人,与听众建立良好
的沟通和互动。
导游词撰写技巧

白水秋风
万年寺海拔1020米,山势雄峙,寺庙雄伟。 前有钵孟山平地突起,后有连绵起伏的峰峦,左 后可见插入云天的石笋峰。峰下白龙江绕万年寺 飞流而下。石笋烟岚,时隐时现,宛若淡墨涂抹。 寺后全是阔叶大树,秋季景色格外迷人。层林尽 染,黄橙相间。天高云淡,林涛阵阵,一片片黄 叶飘落,尤如彩蝶纷飞。 “白水秋风”的风,不是自然的风:而是风 姿的风,风韵的风,风格的风,风情的风。四 “风”字包容着这一景观丰富的内涵,也是欣赏 这一景观的逐步深入的层次理念。
九老仙府
九老仙府缘于仙峰右侧悬岩之上,古 来就有个“九老洞”。传说轩辕黄帝方道 于峨眉山,在此遇一老人须眉皆白,惊诧 的问道:就你老一人么?老人问答:九老 居此。林藜著《萍踪识小》一书中说:九 老的名字分别叫做天英、天任、天柱、天 心、天禽、天辅、天冲、天满、天蓬。由 此看来,他们都是天字号的道家老前辈了。
导游词撰写技巧
一、应该重视的问题
1、事先准备游客想急于知道的内容 2、因人而异选好“热点”
3、言辞要有时代感
二、写作主题的确立
1、景点主题要正确、明确 2、写作内容要有特色和新颖 3、写作内容要深刻
三、导游词写作的基本要求
1、准确 2、鲜明 3、具体
4、生动
四、注意掌握的几个方面
1、写作素材要紧扣中心思想 2、写作内容需要“渐入佳境” 3、导游词要有描绘和抒情
四、特色讲解
1、身临其“景”,借景抒情 要给游客实实在在的知识 不可忽视的小节 讲解要“色香味形“俱全 2、特色讲解的关键 正确、清楚是特色讲解的基本原则 生动、鲜明是讲解成功的标志 含蓄、幽默是讲解艺术高超的体现
导游词写作技巧有哪些

导游词写作技巧有哪些导游词想要写得,其实只要掌握住了方法就不是很难。
?导游词怎么写?当然得结合你要写的景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导游词写作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1.习惯用语习惯用语又分为两个部分——见面时的开头语和离别时的告别语. 开头语包括问候语、欢迎语、介绍语、游览注意事项和对游客的希望五个方面,放在导游词的最前面.2.概括介绍概括介绍是用概述法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对景点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览兴趣,犹如“未成曲调先有情”.概括介绍应根据时间和游客情况,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可根据需求所变).3.重点讲解重点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同时要提醒旅游者注意自己携带的东西,保管好自己随身的物品,这是导游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附上导游词范文九寨沟导游词1亲爱的游客们,你们好:我是熊殷翔,大家可以叫我小熊,也可以叫我熊导。
今天,很荣幸成为你们的导游。
我们马上就去这次的景点──九寨沟。
好了,大家不要睡着了。
我们经过了一路的路程,终于到达了九寨沟。
九寨沟是由九个藏族小寨和三条大沟所组成的。
马上印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天鹅海,它的水清澈见底;清得连水里的一些小植物都隐约可以看见一二。
这个海子在暖和的季节,会有成群的天鹅来这里嬉水,河面上漂浮着它们散打下来的羽毛。
天鹅来这里,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下蛋。
它们在岸上下好蛋,等待着小天鹅,也就是丑小鸭破壳而出。
一些小天鹅出来以后,它们便飞走了。
天鹅海也因此得名。
现在,我们要去下一个景点五彩池。
趁现在还有点时间,我来说一下,在这里,人们把像天鹅海一样大大小小的湖,都俗称为海子。
现在不说了,我们已到达了景点──五彩池。
导游词的六个技巧

导游词的六个技巧导游词的六个必备技巧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
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导游词的六个必备技巧,欢迎阅读与收藏。
1.描绘法,就是运用具体形象,富有文采的语言对眼前的景观进行描绘,使其细微的特点显现于游客眼前。
在旅游过程中,有些景观没有导游人员的讲解和指点,很难发现其美的所在,唤起美的感受。
而经过导游人员一番画龙点睛或重彩泼墨似的描绘之后,感受就大不一样。
例如:在景色如画的苏州西湖洞庭山的石公山上,一位导游员对游客描绘说:"朋友们,我们现在身在仙山妙境,请看,我们的背后是一片葱翠的丛林,面前是无边无垠的太湖。
青山绕着湖水,湖水映着青山。
山石伸进了湖面,湖水‘咬’住了山石,头上有山,脚下有水。
真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岛中有岛,湖中有湖,山如青龙伏水,水似碧海浮动。
"接着,他跌若有致地吟道:"茫茫三千顷,日夜浩青葱,骨立风云外,孤撑涛声中。
" 这位导游员情景交融的描绘,使游客就像在观看彩色宽幅风景影片的同时,又听着优美的画外音。
2.简述法,就是用准确、简洁、冷静的语言,把景观介绍给游客,使他们在具体欣赏品味景观之前对景观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请看实例:导游人员引领着游客来到岳阳楼前,在登楼之前,导游员介绍说:"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岳阳楼,它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合称江南三大名楼,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
它原是三国时代东吴时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
唐代建为岳阳楼,宋代由巴陵县令滕子京主持重修,整个楼阁为纯术结构,重檐盔顶,1984年落架大修后重新开放。
现在楼高20米,由四根楠木柱支撑,楼顶就像古代将军的头盔。
全楼没有一颗铁钉,这在力学、美学、建筑学、工艺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现在,楼内藏有清代刻的《岳阳楼记》雕屏,大家要想领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的风光,请随我登楼观赏。
导游词写作技巧

导游词写作技巧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
我们该怎么去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导游词写作技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导游词的特点三性三化三感:①真实性、生动性、针对性。
②知识化、规范化、口语化。
③层次感、方向感、趣味感。
1.临场性、虽然书面导游词没有直接面对游客及景观,但它模拟现场导游的场景,创作者把自己比作导游,设想正带领游客游览。
因此导游词是循游览线路层层展开的,而且为增加现场感,多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作。
在修辞方面,多用设问、反问等手法,仿佛游客就在眼前,造成很强烈的临场效果。
2.实用性导游词的写作目的有两方面,一是作为导游员实际讲解的参考,二是作为游客了解某一景点或某一旅游目的地的资料。
由于上述两个目的,导游词对每一个景点都提供翔实的资料,从各个方面加以讲述,导游员读了以后,经过加工就能成为自己导游口头讲解的内容,而游客读了,就能对此景点或旅游目的地有详尽的了解。
因此,导游词有很强的实用性。
3.综合性导游词既有说明性的特点,也有欣赏性的特点,因此,导游词是综合性的。
在一篇导游词中,会用到自然科学知识,如地质成因、动植物学知识、力学原理等;还会用到社会科学知识,如宗教常识、哲学美学知识、诗辞歌赋、中外文学等;另外,建筑、园林、书法、绘画等,都会有所涉猎。
一篇优秀的导游词往往综合了各个学科门类,多角度多层面对景点加以叙述,给阅读者全方位的信息。
二、导游词的功能1.引导游客鉴赏导游词的宗旨是通过对旅游景观绘声绘色地讲解、指点、评说,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
2.传播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知识即向游客介绍有关旅游胜地的历史典故、地理风貌、风土人情、传说故事、民族习俗、古迹名胜、风景特色,使游客增长知识。
3.陶冶游客情操导游词的语言应具有言之有理、有物、有情、有神等特点。
通过语言艺术和技巧,给游客勾画出一幅幅立体的图画,构成生动的视觉形象,把旅游者引入一种特定的意境,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导游词创作技巧与方法

导游词创作技巧与方法一、深入了解景点。
咱要写导游词,那得先把景点摸透了。
就像你要给朋友介绍一个超级棒的地方,你自己得先去过,知道哪儿好玩儿,哪儿有故事。
比如说一个古老的寺庙,你得知道它啥时候建的,有啥特别的建筑风格,里面供奉着哪些神仙或者佛像,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信息。
要是你自己都稀里糊涂的,游客一问三不知,那可就太尴尬啦。
二、挖掘有趣故事。
光说些干巴巴的建筑知识、历史年份啥的可不行,游客听着就犯困。
咱得找点有趣的故事。
还说那个寺庙,有没有什么高僧在这里发生过神奇的事情呀?或者有没有什么传说,像这个寺庙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是不是和哪个神话故事有关呢?把这些故事加进去,游客就像听评书似的,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三、语言风格要接地气。
导游词可不是写论文,别整那些文绉绉的词儿。
咱就像平常聊天一样,轻松幽默。
比如说“这个地方啊,可有意思啦,就像一个大宝藏,每走一步都能发现新玩意儿。
”可别写成“此地颇具趣味,仿若藏有无尽奇珍之处,每行一步皆可探得新物。
”你看,第一种说法多亲切,游客听着就觉得你像个老朋友在给他分享好玩的事儿。
四、设置互动环节。
导游词里可以设置一些小问题或者小互动。
比如说“大家猜猜看,这个寺庙的大门为啥是朝这个方向开的呢?”让游客也参与进来,这样就不是你一个人在那儿干巴巴地讲,大家都有兴趣,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五、注重情感表达。
咱得让游客感受到你对这个景点的喜爱。
你可以说“我每次来到这个地方啊,心里就特别舒坦,感觉所有的烦恼都没了。
我就想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分享给大家。
”这样游客也会更容易被你的情绪感染,对景点也会更有好感。
六、组织好逻辑顺序。
虽然咱不用那些过渡词,但也得让导游词有条理。
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从游客进门开始,先看到啥,再走到哪儿,最后到哪里结束。
这样游客听着就很清晰,知道自己在这个景点的游览路线。
七、根据游客类型调整。
如果是带小朋友的游客团,那就多讲些神话故事、有趣的小动物之类的。
导游词编写技巧范文

导游词是旅游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游客了解旅游景点文化和历史、感受景点风光的必要途径。
导游词的编写质量直接影响游客旅游体验和对景点的印象。
因此,如何编写一篇生动、丰富、贴切的导游词呢?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导游词编写的技巧和方法。
一、了解景点在编写导游词之前,导游必须对景点的历史、文化、地理、人文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准确地向游客传递相关的信息,让游客感受到景点的魅力和特色。
二、关注游客需求导游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让游客得到充分的体验和感受,因此在编写导游词时,一定要注意关注游客的需求和兴趣点。
要在导游词中涵盖游客普遍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吸引游客的目光和注意力。
三、强调景点亮点在编写导游词时,应该将特色亮点突出出来,然后再进行注释和介绍。
这样可以引导游客在游览景点时更加专注、有针对性地进行观看和体验,同时也可以增强游客对景点的印象和体验价值。
四、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导游词的语言应该具有生动、形象、贴切的特点,而且要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语言。
因为导游词是给多个游客群体听的,要考虑到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理解程度。
用简单、明了而又生动的语言让游客更容易领会导游词的内容,便于他们深刻体验景点的魅力。
五、辅以适当的肢体语言导游在为游客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适度运用肢体语言,使导游词更生动、有趣、接地气,这样可以引起游客的共鸣,增强游客对景点的印象的打趣与生动的词语以及适度的动作将会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使游客有更好的游览体验。
六、注重知识渗透导游词的编写一定要注重知识的渗透,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这样面对不同层次的游客,参观景点的知识积累也会在游玩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不会因为听不懂某些知识点而感到无聊。
七、注意声音、音量与语速导游的声音要悦耳、清晰、稳定,能让游客听得清楚,音量也要恰当,不要过大或过小。
此外,导游的语音速度也要注意,太快或太慢都会影响游客的听取。
导游在导游词的朗诵中也可以加入点词与感性语言,使旅游更加亲切和贴切,增加游客的参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峨眉十景
金顶祥光
金顶祥光即佛光,古称“光相”,是日光成一定角 度照射在云层上产生的衍射现象。每当雨雪初歇,午后 晴明之时,阳光朗照,光映云海,游人立于睹光台上, 可见自己身影被云面一轮七色光环笼罩,举手投足,影 随身动,即是两人并肩而立,也各自只能看到自己的影 子,绝无双影,故又名:“摄身光”。 佛光大小、色彩、形状不同,也有不同的名称。白 色无红晕的,称“水光”,大如簸箕的,称“辟支光”, 小如铙钹形的,称“童子光”,光稍上映,直东斜移的, 称“仙人首”或“仙人掌光”,光环如虹的,称“金 桥”,佛光出现往往依云而出,若无云出现,称为“清 现”,最难得。还有一种称作“反现”的,即早上,光 环出现在金顶西面,此 种现象极难见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多年观察的结果,认为佛光这种自然现象,是日 光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的边缘或空隙间产 生展衍现象,即展衍作用而出现的。当云层较深, 日光透射云层,会受到云层深部的水滴或冰晶的 反射;这种反射再穿过云雾表面时,有部份光偏 离原来的放射方向,其偏离的角度与冰晶点的直 径成反比,与各种色光波长成正比。于是,不同 波长的单色光分别逐渐扩散开去,形成一个彩色 光环。为什么会形成环形的光反应呢?因为只有 位于某一人光锥面的单色光,才能为人们的肉眼 所见。这种光锥的夹视角,据粗略的计算约为9 度左右,不像“虹”的夹视角大达84度左右。同 时光线在衍射时,光波愈短其偏离角度就愈小, 所以色彩的层次分布,一般呈紫色在外,红色在 内,愈接近环形的中心部位,色彩逐渐淡化,到 了光环中心,就像一面发光的乳色玻璃镜。
双桥清音
在清音阁黑白二水的汇合处,有双飞 亭、左右各有一桥,名曰双飞桥,其桥下 在二水的交汇处有一中心石,惊涛拍石, 响声轰轰,昼夜四季不绝,满峡都回荡这 水声,加上两桥,故人们誉为“双桥清 音”,成为一处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 一体的胜景。
大坪霁雪
大坪地形坡象一个半岛,三面环峡,上下 25华里。东南坡势陡峭,四面稍缓。站在坪上视 野开阔,冬季观赏雪景特别壮美:蓝天,白地, 银装素裹,环顾四周,山势延绵,若蹲、若伏、 若立、若奔。近处玉树琼枝,冰花朵朵,地面堆 绵积玉,形态万千。 到大坪主要是观赏雪后的景色。大坪观雪 和登上金顶观雪大不一样。金顶观雪是站在高峰 之巅,凭栏无瞩,遥望“岷山千里雪”;而大 坪 观雪则在站在群峰环合的孤峰平顶之上,环 顾四壁峰林的“红妆素裹”,光 朗空明的大千 世界。
白水秋风
万年寺海拔1020米,山势雄峙,寺庙雄伟。 前有钵孟山平地突起,后有连绵起伏的峰峦,左 后可见插入云天的石笋峰。峰下白龙江绕万年寺 飞流而下。石笋烟岚,时隐时现,宛若淡墨涂抹。 寺后全是阔叶大树,秋季景色格外迷人。层林尽 染,黄橙相间。天高云淡,林涛阵阵,一片片黄 叶飘落,尤如彩蝶纷飞。 “白水秋风”的风,不是自然的风:而是风 姿的风,风韵的风,风格的风,风情的风。四 “风”字包容着这一景观丰富的内涵,也是欣赏 这一景观的逐步深入的层次理念。
灵岩叠翠
灵岩,是山中一大古寺。位于金顶睹光台下 的高桥河边。此地与金顶相对高差2400多米, 峨眉三峰干佛顶、金顶、万佛顶俨如一道锦屏伯 仲于寺前,层峦叠翠,形成了山中一大恢宏遍地 开花丽的景观。 寺群建筑于山环水抱丘陵起伏之中,山掩古 寺,寺出群峦;山中有寺,寺外有山,景色格外 幽静。明代有名的“喜州七贤”常信寺中,唱和 不断,佳作累累。
导游词撰写技巧
一、应该重视的问题
1、事先准备游客想急于知道的内容 2、因人而异选好“热点”
3、言辞要有时代感
二、写作主题的确立
1、景点主题要正确、明确 2、写作内容要有特色和新颖 3、写作内容要深刻
三、导游词写作的基本要求
1、准确 2、鲜明 3、具体
4、生动
四、注意掌握的几个方面
萝峰晴云
萝峰,在伏虎寺后大约1公里处。迤逦而下的伏虎岭, 在这里却又小峰隆起,海拔不过七百来米。峰顶坦平如 台,长宽二、三十丈。古松成林,树龄足有五百多年, 数以百计,以龙爪松居多。古松老干如鳞,虬枝偃蹇, 势如盘龙。枝柯交互穿插,松针蔽日遮天,常是露滴松 梢,云雾空蒙。古有千鹤群居,白羽绿松俨如一幅“松 鹤遐龄”的天然画卷。离峰头不远,又是一层层桢楠、 香樟、斑竹、小叶桉混交而成的林带将峰头缠绕着 。每 当日照松林,雾散天阔,放眼纵横百里的峨乐平原,形 如半岛,西边连接着眉山起起伏伏的丘陵地带,北面、 南面、东面、有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像章条条白练, 镶嵌在一片红泣泣的活土边缘。一到阳春三月,茵绿色 的秧苗,玫红色的紫云英,金黄色的油菜花……田畴似 锦。这充满春意的原野,安详地袒卧于蓝天白云之下, 随着浩荡的春风奔来眼底。故诗人谭钟岳先生名之为 “萝峰晴云”。
圣积晚钟
到了报国寺,千万别忘了去看看寺前凤凰 堡上的“圣积晚钟”。“圣积晚钟”亭,是这一 景观的主要樗。这亭的平面布局呈依群而立的 ‘人’字,告诉人人闪是历史活动的中心。亭系 木构重檐阁楼,它以古老而又新颖的建筑形象展 示在人们的眼前,青瓦、红檐深隐在苍楠古柏的 林丛之中,高高的刹竿标出林丛之上。亭的周边 施以朱红色的“醉杨妃”椅靠,汉白玉的横额 “圣积晚钟”四字,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 院院长魏传统书。 苍楠、翠柏、香樟、古榕混 交而成林丛,和秦篆、汉隶、唐楷等一百多通碑 刻组成的碑林,虽然有着自然和人文不同的概念, 但在这里却和美地将钟亭紧紧地拥抱着。
象池夜月
洗象池原名初喜亭。洗象池海拔2070米,地处山脊, 遥望东方,开阔无遮。每当晴日,夜幕降临,雾霭升起, 群峰朦胧入睡之时,可见月从东升。若是圆月当空,就 向玉盘,特别明亮,进在咫尺,仿佛伸手即可抱下;当 她挂在那枯老的虬树上,就象老龙戏珠,似吐似吞;当 她坠落在池水中,如镜的池水便映出其羞涩的笑脸;当 她钻进白云里,又象一只高悬苍穹的大雾灯,散出淡淡 的辉光,给灵山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池畔的游人都 会沉浸在这宁静的月色之中。象池月是一轮圣洁的月, 把人们带进了一个进化了的世界;她又是一轮多情的月, 勾起游人多少爱的情愫。 “象池夜月”,确确实实有着许多不同凡俗之处。在 海拔两知多米以上的高冈赏月,云雾常在月光之下。这 云雾不但遮掩不了月光,反而成了鲜明的衬托。月色更 显得清丽皎洁。无论你望着天上的月,还是腑瞰着池中 的月,似乎看得见嫦娥婀娜的舞姿,闻得见吴刚的酒香, 牵动着你“婵娟与共”、“天涯此时”的眷恋和遥想。
洪椿晓雨
洪椿坪,位于天池峰下海拔1120米处 的山腰里。坪上建有干佛禅院,一 进寺门, “洪椿晓雨”四个耀眼的大字,横陈在银 灰色的照之上,使你心目了然:这儿景色 之妙,就是清晨观赏似雨非雨的“雨”, 玩味着“翠湿人衣”的情趣。正如唐代山 水诗人王维在《阙题二首》中咏唱的那样: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九老仙府
九老仙府缘于仙峰右侧悬岩之上,古 来就有个“九老洞”。传说轩辕黄帝方道 于峨眉山,在此遇一老人须眉皆白,惊诧 的问道:就你老一人么?老人问答:九老 居此。林藜著《萍踪识小》一书中说:九 老的名字分别叫做天英、天任、天柱、天 心、天禽、天辅、天冲、天满、天蓬。由 此看来,他们都是天字号的道家老前辈了。
1、写作素材要紧扣中心思想 2、写作内容需要“渐入佳境” 3、导游词要有描绘和抒情
四、特色讲解
1、身临其“景”,借景抒情 要给游客实实在在的知识 不可忽视的小节 讲解要“色香味形“俱全 2、特色讲解的关键 正确、清楚是特色讲解的基本原则 生动、鲜明是讲解成功的标志 含蓄、幽默是讲解艺术高超的体现
3、重在开头 带有介绍性质的开头方式 针对性较强的开头方式 采用朗诵的开头方式 采用猜谜的开头方式 采用小故事的开头方式 4、妙在结尾 一般常用的结束方法 运用诚恳谦虚的方法作结尾 运用祝愿与希望的方法作结尾
5、关键在中间 旅游点的概况 旅游点的地理位置 旅游点的气候特征 相传旅游点在远古时代的状况 旅游点的历史沿革 旅游点的近况 旅游点土特产品 美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