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形象设计及其特征
中国古代服饰形制特点

中国古代服饰形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上衣下裳制:中国古代服饰最基本的形制是上衣下裳制,上衣为“衫”,下裳为“裳”。
这种形制一直沿用到明朝,成为中国古代服饰的基本形式之一。
2. 对称美:中国古代服饰注重对称美,上衣和下裳的形状、图案和颜色都要对称,以体现和谐、平衡的美感。
3. 衣袖设计:中国古代服饰的衣袖设计非常独特,一般分为直袖、喇叭袖和蝴蝶袖三种。
直袖是指袖子与衣身平行,显得端庄稳重;喇叭袖是指袖子宽大而下垂,显得华丽高贵;蝴蝶袖是指袖子两侧向上翻起,形似蝴蝶翅膀,显得轻盈飘逸。
4. 领口设计:中国古代服饰的领口设计也非常考究,一般有圆领、立领和交领三种。
圆领是指领口呈圆形,适合穿在圆领上衣上;立领是指领口高耸,与现代的立领类似;交领是指领口呈交叉状,适合穿在交领上衣上。
5. 装饰风格:中国古代服饰的装饰风格非常丰富多样,一般包括绣花、织锦、镶嵌、镂空等多种技法。
这些装饰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寓意深刻,常常与服饰的用途和场合相匹配。
总之,中国古代服饰形制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和哲学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原始社会的服饰设计介绍

原始社会的服饰设计介绍在一千万年以前,腊玛古猿开始了向人类演化的路程, 后来人的祖先南猿从古猿中分化出来。
在南猿向现代人的演化过程中, 猿的毛化逐渐退化和消失, 人的特征日渐明显,猿的生活习性的改变使其御寒、选择栖息之地的能力降低或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 人们开始用树叶草枝遮身, 后来逐渐知道“寨木茹皮以御风霜, 綯发冒首以去灵雨”, 才开始用狩猎所得的兽皮、羽毛来裹身御寒。
《礼记·王制》称:东方曰史, 披发文身;南方曰蛮, 雕题交趾;西方曰戎, 披发衣皮;北方曰狄, 衣羽穴居。
这就是人类向服饰迈出的第一步, 也是服饰最初产生的原因。
人类在从猿向人转变初期, 服饰在形式上没有什么标准, 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进入仰韶文化时, 由于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 纺织业开始发展。
开始进入了原始文明社会。
《易·系辞下》中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开下, 盖取之‘乾坤’, 乾坤有文, 故上衣玄, 下裳黄……”此句中的“天下治”指原始社会的人与人之间活动是有秩序的进行, 因而天下治, 此时就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意披着一件无任何形式的衣服,开始有了形式上的讲究。
常言道“衣食住是生活三要素”。
就“衣”而论,服装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作为“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不可等闲视之。
中华民疑素有“衣冠王国”和“礼仪之邦”的美德,我们的先民们遭过天与地、衣与礼的有机结合,喝响了一曲曲服饰的颂歌。
不同风格的衣装都与“礼”有着深刻的联系。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俗和不同宗教信仰影响下的服饰,汇成一条五彩斑斓的历史长河。
原始服饰作为人类服饰发展史的起源, 显现出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也为后世的服饰演变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造型、材料、色彩文化等方面对原始社会的服饰设计特点进行介绍。
一、原始服装的款式造型比较简单它一般主要包括贯头式与披围式两种, 从外观视觉上给人以简洁、大方的自然效果。
各种服装风格的设计特点

各种服装风格的设计特点服装风格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服装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所显示出来的价值取向、内在品格和艺术特色。
服装设计追求的境界说到底是风格的定位和设计,服装风格表现了设计师独特的创作思想,艺术追求,也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服装风格所反映的客观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时代特色、社会面貌及民族传统:二是材料、技术的最新特点和它们审美的可能性;三是服装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服装风格应该反映时代的社会面貌,在一个时代的潮流下,设计师们各有独特的创创作天地,能够造成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如今,服装款式千变万化,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风格,有的具有历史渊源、有的具有地域渊源、有的具有文化渊源,以适合不同的穿着场所、不同的穿着群体、不同的穿着方式,展现出不同的个性魅力。
嘻皮风格:嬉皮士(英语Hippie的音意译)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
嬉皮士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
嬉皮士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化运动,它没有宣言或领导人物。
嬉皮士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反应出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他们提倡非传统的宗教文化,批评西方国家中层阶级的价值观。
“新嬉皮主义”风尚延续,多种元素的混合搭配特点:从细节上看,繁复的印花、圆形的口袋、细致的腰部缝合线、粗糙的毛边、珠宝的配饰等,都将成为个性化穿着的表达方式;从颜色上看,暖色调里的红色、黄色和橘色,冷色调里的绿色和蓝色都将大热;从款式上看,为了展示身体曲线的美感,女式紧身服采用轻薄又易于穿着的面料;而男式衬衫甚至外套广受异域风情的影响,把夏威夷海滩风情穿进办公室也不奇怪。
嘻哈风格:虽然说嘻哈很自由,但还是有些明确的服装标准(dress code),好比宽松的上衣和裤子、帽子、头巾或胖胖的鞋子。
如要细分,嘻哈的穿法还可以分成好几派。
衬衫、刷白牛仔裤、任务靴和渔夫帽,嘻哈中也有时尚感。
服装外形的种类及设计要点

服装外形的种类及设计要点
服装外形是指服装的整体轮廓和形状,它是服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服装外形的种类和设计要点如下:
1. A 型:A 型服装的特点是上窄下宽,形似字母 A。
这种外形适合大多数人穿着,尤其是身材较瘦的人。
设计要点包括:肩部要窄,胸部和腰部要收紧,下摆要宽松。
2. H 型:H 型服装的特点是上下宽度基本相等,形似字母 H。
这种外形适合身材比较匀称的人穿着。
设计要点包括:肩部、腰部和下摆的宽度要基本相等,线条要简洁流畅。
3. O 型:O 型服装的特点是上下宽度都比较宽松,形似字母 O。
这种外形适合身材比较丰满的人穿着。
设计要点包括:肩部和下摆要宽松,腰部可以稍微收紧一些,以突出身材曲线。
4. X 型:X 型服装的特点是上下宽度比较宽松,腰部收紧,形似字母 X。
这种外形适合身材比较丰满的人穿着,可以突出身材曲线。
设计要点包括:肩部和下摆要宽松,腰部要收紧,以突出身材曲线。
5. T 型:T 型服装的特点是上宽下窄,形似字母 T。
这种外形适合身材比较高大的人穿着,可以突出上半身的线条。
设计要点包括:肩部要宽,胸部要突出,腰部和下摆要收紧。
在设计服装外形时,需要考虑到穿着者的身材特点和穿着场合,选择合适的外形和设计要点,以达到最佳的穿着效果。
同时,还需要注意服装的比例和线条的流畅性,以确保服装的整体美观。
知性风格服饰

知性风格服饰
————————————————————————————————作者:————————————————————————————————日期:
知性风格服饰
节选自{顾问式整体形象设计师}发型量身定制文驰峰不同风格的服饰是按不同的风格划分方法,不同风格的服饰有着不同风格特征,并且拥有不同的感觉
一、知性风格服饰
(一)知性服饰特征
知性风格服饰做为九型风格服饰:可爱型风格服饰、优雅型风格服饰、浪漫型风格服饰、时尚型风格服饰、柔美型风格服饰、华丽型风格、纯洁型风格服饰、知性型风格服饰、现代型风格服饰其中一个最基本的风格服饰,知性型风格服饰的风格元素包括服饰轮廓元素特征与质感元素特征。
1、知性风格服饰轮廓特征
知性风格在九型基本风格服饰中属于直线型,因此纯洁风格服饰的五大轮廓都为直线型轮廓,即领口轮廓为直线型,肩部轮廓为直线型,袖口轮廓为直线型,下摆轮廓为直线型,腰身轮廓为直线型,服饰风格诊断是围绕服饰五大轮廓进行的,因此发型师对知性型风格服饰五
大轮廓精确把握最为关键。
2、知性服饰质感特征
知性型风格服饰处在九型基本风格九宫格的中间,质感属于中间质感。
(二)知性风格服饰色彩
在整体形象设计风格形色统一的原则下,知性型服饰轮廓为直线型对应知性型服饰色彩的色相元素为冷色,知性型服饰质感为中间质感对应知性型服饰色彩元素中的明度元素为中明度,以及色彩中的纯度元素为中纯。
(三)知性风格服饰印象
知性型风格服饰所表现出来的风格特点是理性的、古典的、端庄的、严谨的、正统的、上品印象,这些形容词是概括了知性型风格服饰的特点,同时也提供给发型师与顾客准确沟通,便于把握发型风格与顾客服饰风格需求之间的平衡。
清明节祭祀活动中的服饰与形象设计

清明节祭祀活动中的服饰与形象设计在清明节祭祀活动中,服饰与形象设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一传统节日中,人们穿着特定的服饰并进行相应的形象设计,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缅怀。
本文将介绍清明节祭祀活动中的服饰与形象设计的特点和意义。
一、传统的清明节服饰在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祭祀活动中,人们通常会穿着整洁、庄重的服装。
这些服饰通常包括素色或浅色的衣物,以及一些特定的配饰。
1.男性服饰男性在清明节祭祀活动中通常穿着白色或灰色的长衫或中山装,表示庄重和敬意。
他们还会佩戴黑色或深色的领带或领结,以突出整体形象。
一些地区的男性还会戴上特定的帽子或头饰,以示尊重。
2.女性服饰女性在清明节祭祀活动中的服饰相对多元化。
一些女性会选择穿着传统的汉服,这些服装通常以淡雅的色彩和精致的绣花装饰为主。
另一些女性则会选择穿着现代化的中式服装,如旗袍或改良版的汉服,以展现自己的风格和个性。
二、形象设计的意义清明节祭祀活动中的形象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个人的形象,更是一种对祖先的敬意和缅怀。
通过精心的服饰和形象设计,人们可以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敬重和怀念之情。
1.凝聚情感清明节是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在这一时刻会怀念已故的亲人和祖先。
通过穿着庄重的服饰和进行特定的形象设计,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内心的敬意和思念之情,加深与祖先之间的情感联系。
2.传承文化清明节祭祀活动中的服饰与形象设计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通过传承并继续使用这些传统服饰和形象设计,人们可以将这一文化传统代代相传,保留并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3.彰显身份在清明节祭祀活动中,人们以特定的服饰和形象设计来彰显自己的身份。
不同的家族或社区可能有不同的传统服饰和形象设计,通过身着特定的服饰,人们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归属感。
三、现代的创新设计尽管清明节祭祀活动中的服饰和形象设计传承了许多传统元素,但在现代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创新的设计。
1.时尚元素现代的清明节祭祀服饰和形象设计融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试论传统服饰的美学特征

试论传统服饰的美学特征引言:美术作为一种永恒的视觉形象把握着自然世界,它是表现情感世界的艺术语音,它里面包含了浓浓的美感,而美学更是一门充满感性的学科,尤其是中国古典美学更是对中国传统服饰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只要一谈到服饰,人们就会莫名的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出神人化的制作工艺,千姿百态的款式,变幻莫测的材料,姹紫嫣红的色彩。
一般从直觉和现象角度看,服装确实有诱惑人的地方,让人爱不释手;然而要从美学和理论的角度说出服装美与不美,究竟美在何处,为什么会美,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前者靠的是感觉,后者凭的是理性。
本文就是按照一定的理论探讨传统服饰的美学特征。
1. 服装美学思想的起源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发现,朴素的美术哲学观点,证明了“形”与“神”的依存关系,而中国传统服饰也正具备了形与神这两种特点。
因此我们可以说“形神兼备”是中国传统服饰所独具的风格。
中华民族在遥远的仰韶文化时期便开始制作麻纤维的织物服装,慢慢进入到后来以手工为主体的服饰文明的时期,当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人们便开始以“礼”和“法”的形式约束对服饰的理解和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在更多的历史阶段上,我们也能够发现民族大融合、生产力水平的改变、尤其是社会文化思潮对服饰的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人们在服饰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创造与革新能力,都使我们强烈感受到中华传统服饰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那种跌宕起伏的力度和张力。
另外,在爱美之心的驱使下我们发现,从一些专家学者那儿看大的人物的图像,一些陶瓷工艺作品甚至是一些出土的实物,我们可以发现古代的人在装饰自己时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尤其是精湛的雕刻工艺、把握整体的设计理念、装饰品的朴素大方,这些无不体现了古代人对内外兼修思想的深刻理解,当然,这里也凝聚着中国古代传统服饰之美的重要内容,看到它们,将会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去把握和探寻中国传统服饰的美学精神。
看五种流行的服装款式及其特点

看五种流行的服装款式及其特点流行的服装款式不仅能够展示时尚潮流,还可以让人们在穿着时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五种流行的服装款式及其特点,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时尚灵感。
第一种流行的服装款式是复古风格。
复古风格以回归经典为主题,注重对过去时代的致敬和再创造。
这种款式通常展现出一种怀旧的感觉,喜欢穿着复古风格的人可以选择具有复古元素的服装,如宽松的长裙、复古花纹等。
复古风格的服装款式可以让人们穿越时光,感受过去的美好。
第二种流行的服装款式是街头风格。
街头风格是一种充满个性和创意的时尚风格,它源于街头文化和年轻人的潮流触觉。
街头风格的服装通常以宽松、休闲为主,常见的元素包括破洞牛仔裤、印花T恤、运动鞋等。
街头风格的服装款式适合那些希望展现自己个性和独特气质的人。
第三种流行的服装款式是正装风格。
正装风格通常用于正式场合,如商务会议、婚礼等。
正装风格的服装要求整齐、庄重,注重细节和剪裁。
男士的正装通常包括西服、领带等,女士的正装则包括套装、连衣裙等。
正装风格的服装款式给人一种正统、专业的形象,适合那些需要展现职业魅力的人。
第四种流行的服装款式是休闲风格。
休闲风格是一种轻松、舒适的时尚风格,注重穿着的随意和自由。
休闲风格的服装可以让人们感到放松和自在,常见的款式包括牛仔裤、T恤、棉质衬衫等。
休闲风格的服装款式适合在日常生活中穿着,让人们感受到休闲和轻松的氛围。
第五种流行的服装款式是时尚潮流风格。
时尚潮流风格是指那些在时尚界具有领先地位和影响力的设计师所倡导的时尚风格。
时尚潮流风格的服装款式通常独特、前卫,常常具有创新的设计和大胆的组合。
时尚潮流风格的服装款式适合那些希望追求时尚和个性的人,他们愿意尝试不同的穿衣风格,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品味。
总结而言,复古风格、街头风格、正装风格、休闲风格和时尚潮流风格是五种流行的服装款式。
每一种款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希望以上介绍能够为读者在选择服装时提供一些参考和灵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饰形象设计及其特征摘要在当今社会,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服饰原始功能的要求逐渐低于对服饰审美功能的要求。
渴望通过自身的形象向周围的环境表现自我意识,渴望通过自身的形象得到周围人群的认同,正是这样的要求促使个人形象设计的产生。
服饰是个人形象设计最直接的表现手段,时尚化与个性化相结合是现代服饰形象设计的两个明显特征。
关键词:服饰形象设计个性化时尚化中图分类号:ts941.2文献标识码:a服饰是表达形象的外在符号。
这里所指的服饰是包括服装、饰物以及一切身体的外部装饰物并蕴含着装扮的手段。
服饰是形象中最外在、最直接的部分,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住往能从“第一印象”中获取关于对方的基本信息。
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与人的交往很多时候是“擦肩而过”,彼此之间根本来不及作进一步了解,这“第一印象”便决定了你是否可以抓住机会,通过外貌判定一个人显然有些草率,但服饰很容易成为表现自我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形象设计通过服饰和人的契合,表达了趋于理想的社会性角色1 形象设计与服饰装扮的密切联系人的形象是作为身体的人的、心理的人的、社会的人的综合反映。
身体、心理、社会是构成现代社会人的三个方面。
身体是构成形象的基本物的参照,心理是感性的、本我的追求,社会规范是理性的社会制约,这三个方面一并成为人的形象支点,构成人的立体形象,这三个支点是因人而异的,所以社会才呈现出千变万化的不同形象。
服饰是表达形象的必要手段,只有切合人的身体条件,才能达到修饰身体的目的;只有切合人的心理形象追求,才能实现人对生活美追求的理想;只有符合社会形象规范,才能展示各人特有的社会经济地位及生活方式。
2 服饰装扮是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是一个特定社会的物质文化,是技术水平、可开发资源和人类需求的体现。
人类渴求美、渴求美好的生活,新观念结合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创造出更多的服饰产品,不断地激发、满足着人们新的需求,特别是20世纪以来,艺术更加注重于自我的表现,艺术领域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流派风格,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服饰作为人类生活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股巨大洪流中起伏跌宕,融合了古典与时尚、东方与西方、前卫与保守、过去与现在,展现了无尽的风采和魅力。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随着眼界的打开及经济的飞速发展,已经开始进入国际服饰时尚的轨道,形象设计行业的生成正是体现了中国现代社会人们对衣的需求,保暖、耐久已经不是人们的首要追求:对人的装饰性和养身性成为人们的首要追求。
服饰形象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一向真实地反映着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表达自我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服饰是人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形象设计、装扮,使服饰和人结合,才能表达一个趋于理想的社会形象,形象传达的是人的精神,而人是形象的主体,服饰表达的是人的表达力,服饰妆扮则是借以表达人性多样化的“媒介物”。
3 形象设计是社会化、人性化的艺术创造服饰作为“人造物”位于人和外部环境的交界面上,如何由人和服饰构成形象,既展示自我又适应社会环境,其关键在于设计。
形象设计主要是设计一个社会性体貌,而社会性体貌是通过服装、化妆、举止姿态、气味、声音,来表达的个人、社会、习俗和场合之间的立体、动态关系。
形象设计既是设计,又是艺术创造;因为它的设计对象是人。
形象设计是设计,设计过程是有计划的步骤,先研究人的身体特征,研究被设计者的理想形象追求,再研究被设计者所属的社会阶层和生活方式(必须预先对被设计者和将构建形象有明确的概念),然后再去建构形象,但在建构的过程中,由于个体人物生动个性的启发,体现了设计的见机行事性,因而建构出的新的形象由于人的动态表达产生设计的不确定性,都表现了形象设计的艺术创造特征,所以形象设计虽然有计划有步骤,但由于千变万化的人的形象数基(身型条件、心理追求、社会性)从而不能产生标准化和规则化的形象。
这反映了人的形象四个特性:(1)动态性,人是动态的,被设计者个人化的举止姿态、音色、节奏演绎的相同服饰会有不同的形象;(2)对应性,只属于个人的形象及数基;(3)相对局限性,有相对的服饰选择,不是所有的服饰都合适;(4)综合性,形象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的综合反映。
“个性”是千差万别的,形象的设计正是要在研究人的共性基础上,挖掘“个性”的不同。
二现代服饰形象设计的特征调和共性与个性的矛盾统一,得到理想的服饰形象并使之为自己的工作、生活服务,是形象设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审美观念的不断更新,追求个性化、时尚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已经成为现代服饰形象设计最主要的特征。
1 服饰形象设计中的个性化特征一般说来,所谓个性是指个体的特征或特有的形式。
它具有某种可以确认的、有别于其它形式的品质或特点。
人的个性是一个人行为模式的总和。
贯穿于人一生的个性在许多方面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环境中它不断成长、发展、经历着许许多多的变化。
每个人的个性必然在他们的行为动机方面有所表现。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或“诗如其人”,其意是指文章、书法和诗词等艺术作品能反映作者的个性。
同样,服饰也会反映着穿着者的个性。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由于社会压力的增大,他们渴望得到社会认同的感情也越来越强烈。
独一无二、“充分体现自我价值”的呼声在我们耳边此起彼伏。
他们渴望通过服饰形象设计让自己的形象更具魅力。
正是人体的差别才使个性化成为可能。
而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日益满足,精神享受的加重才使个性化成为了现代服饰形象设计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2 现代服饰形象设计中的时尚化特征流行时尚是人类文明社会中十分引人瞩目的现象,它是指某种形式(表现于服饰则为色彩、款式、质地和图案等)在特定时期内受到社会上某一部分人的赞同和欢迎。
(1)流行时尚的起因根源于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然而美是一种评价,是建立在共认的基础上的(哪怕只是部分人的共认)。
但是,假如人们都穿一样的衣服,比如都穿中式旗袍,彼此当然不认为丑,但是也不会觉得有多美,这仅仅是一种习惯状态而已。
可见,“共认”并不是审美的唯一条件。
如果此时出现了一个身穿西服的人,结果会是怎样的呢?一部分人会反感,认为他违反了习惯;一部分人观望;而必定会有一部分人对西式礼服的出现产生新鲜感,并竞相效仿。
然后,观望者又发生了兴趣,反感者习以为常,甚至也希望尝试一下。
可是,当人人都穿上西式礼服的时候,西式礼服的新鲜感又消失了,前卫者又回到大众之中,一个流行的浪潮在新的环境中恢复了平静。
(2)流行时尚本身就是矛盾的统一体流行的开始便是稀有的出现,稀有意味着新鲜,新鲜之中包含着美感,具有优越性,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优越的,都去争当稀有者,多数人的共认使流行进入盛期,这时少数已变成多数,稀有不再稀有,新鲜不再新鲜,流行的这个周期便告尾声。
与此同时,人类标新立异的天性又促使新的流行的开始。
时尚的流行就是这样被不断地向前推动着。
由此可见,人类的求异心理是流行产生的动力。
当人生显得单调黯淡,内心感到沉闷疲乏时,人们往往会渴望变化一下形象,喜新厌旧常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人才具有的品质,其实这乃是人人皆备的心理侧面。
服饰上的弃旧求新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能量的宣泄途径。
流行产生后,其传播是通过交流实现的。
20世纪交流最可行的形式是大众传播媒介,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电影。
一个成功的“明星效应”会影响到一个广泛的社会群体。
例如:1992年,麦当娜把弹头胸衣穿了上舞台,这种让人瞠目结舌的性感形象充分体现了麦当娜放荡不羁、富于激情的演唱风格,她也因此成了这一时代的偶像。
1997年的一场世纪葬礼,把全世界人民的目光投向了一位传奇女子——戴安娜,她不平凡的一生使她成为一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偶像。
她的服装、发型、唇膏,甚至神情都受到世人的追随和效仿。
这种追随和效仿的根源依然是人类的审美心理,人们渴望时髦、渴望新颖、渴望迎合时代潮流,因此服饰形象必须是时尚的,才会是具有生命力的。
当现代科技和大众媒介日益发达,而人类的交流也有比以前文明更广泛的形式出现并发展出现代发达的传播交流时,国际化的概念就自然产生了,地球变得小起来,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可以在十几分钟内为全世界所共知。
像服饰这样具体的事物,在世界各国,还有人为的组织形式加以宣传,一种样式在巴黎高级时装发布会上露面不久,就会在纽约或东京的大街小巷涌现。
传播交流的进步加快了服饰形象时尚化的速度,过时、落伍的形象已经不能被人接受,甚至受人耻笑,所以现代服饰形象必须是时尚的。
三现代服饰形象设计两大特征的融合尽管时尚一般表现为趋同,个性化表现为求异;但两者并非水火不相容的。
个人对服饰的嗜好与时尚的关系服饰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课题。
一般来讲,分散而多样化的嗜好是人们个性的表现;集中而稳定不变的嗜好即为传统的表现;集中而变化迅速的嗜好即时尚。
人们对于流行时尚的东西和个人的特殊性融合,使成熟的东西在新鲜的形式中再生。
例如,世界每年都有流行色的发布,这种发布并不像业外人士所说的“今年流行粉色”或“明年流行绿色”,而是一组组颜色的配合。
比如红与绿,如果简单使用,会有许多人不合适。
从个性的角度出发,个人使用的颜色首先要与肤色配合,那么这一组红和绿的流行配合,在个人来说,就有一点点色相、明度、纯度甚至面积等等的适合性的变化。
流行时尚中的种种因素是以个人需要为取舍基础的。
以个性的眼光看时尚,可以看到时尚现象后的背景,产生的种种原因及与之配合的东西。
而当把时尚交织在新的形象中时才懂得取舍、才能反映出它们所表达的气息,让时尚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留存在风格中,而不只是形式上。
人们发现新的时尚动向并感觉到它的好,其实它还不能真正的、彻底的流行。
如果不是新的时尚具有完美性,它就不会有这样的感染力,继而引发出更广泛的诱惑,成为日后被模仿的东西,而个性的眼光就是要发现它的完美性,而不仅仅是时尚现象,并创造出适合不同人的不同美的样式,都在一个时尚风格中,时代气息就健康地产生了。
正如前面所列举的麦当娜、戴安娜的形象,她们也正是因为符合了时尚精神并具有鲜明的个性,才能得以流行。
四结语服饰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所有的服饰都是人类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聚合体,体现着文化的一切特征。
服饰在个人形象设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表现了具体的身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身体受服饰的“训练”,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表现并调节自己的行动、举止,直至这些方式变成自然而然的生活行为。
最终这些自然而然的生活行为成为一种习性,服饰便是促使人形成“个人习性”的一个关键“媒介物”。
身体原本是一种自然的形态,而文化的熏陶使它认同于某个特定的社会集团。
服饰便是这种文化的最直接、最具体的生活体现。
现代流行时尚的概念不仅仅是目前在流行什么,它的年代跨度很大,事实上这就给当前的形象设计以很大的选择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