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故乡》公开课教案
念故乡

重点
重点:科学的有情感的演唱
教学
难点
学生对歌唱时声音的处理与理解乐曲《第九交响曲》
教学
方法
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听唱法、模唱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交响乐《自新大陆交响曲》钢琴
教
法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接的了解学习歌曲,帮助学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使他们更好的掌握和感受音乐作用。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视觉图想法
8.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四)、拓展知识
1.介绍交响乐
师:交响乐是一种的型的音乐体裁,既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器乐套曲。
交响曲的结构,一般分为四个乐章。
2.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第四乐章
师:《自新大陆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是作曲家的整个创作灵感的爆发,用了一些的音符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音乐气势宏大而雄伟,这个总结性的乐章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一一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抒发了作者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时的欢乐情景。乐章的主部主题由圆号和小号共同奏出,威武而雄壮;副部主题则是柔美、抒情性旋律,由单簧管奏出。这一切经过发展之后,形成辉煌的结尾。
(3)节奏练习:
4/4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
要求:1.右腿2.左腿3.拍手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
(针对本节课难点附点音符节奏设计节奏练习)
(二)、导入:欣赏教师演唱的歌曲《月之故乡》(体验式教学)
播放幻灯片故乡
师:今天这节课的内容与"故乡"二字有关。那位同学能举例说明与故乡有关的文学作品或是音乐作品。
、舞蹈、朗诵、加旁白、演奏等
《念故乡》教案

《念故乡》教案念故乡教案课题:《念故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诗歌《念故乡》的基本内容和表达方式。
(2)了解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学习并理解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提升学生的主题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1)通过欣赏和理解《念故乡》这首诗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对故乡的感恩之情。
(2)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故乡问题进行思考,关注社会发展和变迁对个体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诗歌《念故乡》的基本内容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对故乡的感念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帮助学生将诗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思考故乡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诗歌《念故乡》、多媒体设备。
2. 教学活动:阅读分析、讨论交流、个人写作、展示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通过谈论与故乡有关的话题,如:你对故乡的印象是怎样的?你觉得故乡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影响?你认为故乡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2. 导入课题出示诗歌《念故乡》,让学生看图题梗概并猜测诗歌内容。
3. 阅读分析(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念故乡》。
(2)师生共同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如意象、比喻、排比等。
4. 教师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讲解诗歌中出现的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春联、炊烟、吊脚楼等。
5.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表达故乡情感的具体行文技巧和修辞手法。
(2)展示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所讨论出的内容,并进行交流。
6. 个人写作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故乡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短文或诗歌,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和思念之情。
7. 展示分享请学生集体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和交流。
8. 总结归纳(1)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学习收获。
(2)学生参与总结,表达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评价。
音乐教案-念故乡

音乐教案-念故乡教案主题:念故乡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音乐作品《念故乡》。
2. 学生能够分析歌曲的歌词和音乐元素,并讨论其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创作自己的诗歌或音乐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念故乡》的音频文件或视频链接。
3. 教学笔记和课堂活动材料。
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5分钟):- 向学生介绍《念故乡》这首中国古典音乐作品,并播放一小段。
-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这种情感。
2. 歌词分析(10分钟):- 向学生分发《念故乡》的歌词,并让他们阅读一遍。
- 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中使用的词语和意象,并讨论这些词语和意象如何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音乐元素分析(10分钟):- 向学生介绍《念故乡》音乐中的一些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 借助音乐播放设备,播放《念故乡》的音频文件或视频链接,并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音乐元素。
- 讨论这些音乐元素如何与歌词相结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 创作活动(20分钟):- 分组让学生一起创作诗歌或歌曲,表达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课堂所学的音乐元素和词语来创作。
-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共同分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和表达的思念之情。
5. 结束活动(5分钟):- 结束课堂活动之前,再次播放《念故乡》的音频文件或视频链接,让学生回顾和欣赏这首作品。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可以通过写诗、创作音乐或绘画等方式。
《念故乡》(教案)

今天在教授《念故乡》这一课时,我尽力将音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他们感受歌曲中的情感。从教学过程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通过提问学生是否有过想念家乡的情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很快进入状态,但仍有少数学生对这个问题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采用更多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方面较为被动,对音乐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尽如人意。这可能是因为我讲授的方式过于枯燥,缺乏互动性。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尝试采用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践活动方面,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得相对顺利,学生们的参与度也较高。但在成果展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过于紧张,导致展示效果不佳。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鼓励他们在公众场合大胆表达自己。
《念故乡》(教案)
一、教学内容
《念故乡》(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故乡的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唱歌曲《念故乡》: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发声方法,掌握歌曲旋律和节奏,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
2.歌曲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音乐知识讲解:讲解歌曲中的音程、和弦等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情感体验: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体会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5.创编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对歌曲进行创编,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知识的重要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念故乡》(教案)
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编创)念故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创)念故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念故乡》,感受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2、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3、过程方法目标:设情景法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小组合作讨论的表现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五年的音乐学习,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这首歌曲难度不大。
重要的是探索学唱歌曲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并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思念故乡的情感。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学唱歌曲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并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思念故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有感情、有力度变化的演唱歌曲及唱准附点音符的时值。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导入1、播放课件,学生欣赏歌曲《故乡的云》、《父老乡亲》及散文《乡愁》。
2、引导学生总结以上所体现的共同点。
3、引导学生说出相关的思乡的诗词及歌曲。
导入新课:从这些诗词及歌曲中,我们听到了无数游子的呼唤,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地,故乡都将我们永远的家。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德沃夏克的这首《念故乡》2【讲授】新授课1、展开德沃夏克的肖像,介绍作者及其作品。
捷克作曲家,出生于不拉格附近的农村。
他从小就显露出音乐天才,因家境清贫,没有条件上学,工作多年后有了积蓄,才获得进入拉格附音乐学校学习的机会。
1890年,他受聘于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理论,1892年应聘赴美国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
代表作品除《新世界交响曲》外,还有歌剧《水仙女》、《大提琴协奏曲》、《斯拉夫曲》及声乐曲《母亲叫我的歌》等2、出示课题《念故乡》。
3、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
《念故乡》这首歌曲的旋律,是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创作的《新世界交响曲》也称《自新大陆》的第二乐章中摘选出来的。
念故乡 音乐教案

念故乡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念故乡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感受。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技巧。
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选取与故乡相关的音乐作品,如《故乡的云》、《故乡的原风景》等。
2. 音乐表演: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或独唱,演唱与故乡相关的歌曲。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或音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的故乡,激发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感受。
步骤二:音乐欣赏(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选取的音乐作品,并简要解释其背景和主题。
2. 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仔细聆听,并在听后进行感受和讨论,引导他们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感受。
步骤三:学习歌曲(20分钟)1. 向学生介绍选取的歌曲,并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 分组让学生进行合唱或独唱练习,指导他们注意发音、节奏和情感表达。
步骤四:音乐表演(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表演,可以是合唱或独唱形式。
2. 每个小组表演完后,其他学生和老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步骤五:总结和展望(5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他们对故乡的情感表达,并展望未来更多的音乐学习和表演机会。
教学资源:1. 选取的音乐作品音频或视频。
2. 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
3. 歌曲的歌词和曲谱。
评估方式:1. 对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进行评价,包括表达情感的准确性、音准和节奏的掌握程度等。
2.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故乡音乐作品,可以是歌曲、乐曲或音乐诗等形式。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创造力。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欣赏和表演,培养学生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感受。
通过学习和表演与故乡相关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对故乡的情感,并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和表演技巧。
同时,通过这个教案的实施,也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
《念故乡》教案

《念故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念故乡》所表达的思乡情感,体会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语言和韵律,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意象的运用、语言的表达等。
2、难点(1)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2)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故乡的感受与诗歌中的情感相联系,产生共鸣。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语言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故乡的音乐或视频,如《故乡的云》,营造思乡的氛围。
(2)提问学生:听到这段音乐或看到这个视频,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故乡的感受。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诗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创作《念故乡》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为理解诗歌的情感奠定基础。
3、朗读诗歌(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指导。
4、诗歌赏析(1)分析诗歌的意象提问:诗歌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如“青山”“绿水”“白云”“明月”等,并分析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2)品味诗歌的语言提问:诗歌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哪些词句让你印象深刻?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简洁、优美,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
(3)探究诗歌的主题提问: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主题?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引导学生通过对诗歌内容的分析,理解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5、拓展延伸(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故乡的印象和感受,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与故乡的故事。
《念故乡》教学设计

《念故乡》教学设计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念故乡》,感受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2、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3、过程方法目标:设情景法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小组合作讨论的表现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探索学唱歌曲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并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思念故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有感情、有力度变化的演唱歌曲及唱准附点音符的时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略以情感为纽带,做好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歌曲《故乡的云》二、导入新课:1、初听《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谈话: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吧!谈话:我们初次感受了这段音乐,感受到它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讨论:音乐有什么特点?(从音乐要*上分析)音*呢?2、简介英国管3、再次聆听讨论:我们感受到怎样的情绪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呢?作曲家在抒发着自己怎样地情感呢?三、简介作曲家及乐曲背景师:作曲家是谁?为什么会有则样的情绪呢?1、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出生于不拉格附近的农村。
他从小就显露出音乐天才,因家境清贫,没有条件上学,工作多年后有了积蓄,才获得进入拉格附音乐学校学习的机会。
1890年,他受聘于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理论,1892年应聘赴美国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
代表作品除《新世界交响曲》外,还有歌剧《水仙女》、《大提琴协奏曲》、《斯拉夫曲》及声乐曲《母亲叫我的歌》等2、乐曲背景介绍四、歌曲教学1、出示课题《念故乡》师:他的美国学生给这段迷人的旋律加上了歌词。
2、聆听歌曲《念故乡》请学生谈谈听后感受3、学唱歌曲①用“la”哼唱旋律,感受音乐特点。
②分析附点节奏<1>x.xxx.xx|x.xx.xx?|<2>x.xxxxx|xxxxx?|③唱旋律④填词唱⑤力度记号的处理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