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卧位与搬运技巧精品
常用卧位与搬运技巧课件

搬运技巧
包括如何正确搬运患者、 避免搬运过程中的意外和 损伤,以及特殊患者的搬 运注意事项。
安全与舒适性
在卧位选择和搬运过程中, 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是 至关重要的。
实践经验分享
实例分析
分享一些在实际操作中遇 到的典型案例,以及应对 方法和经验教训。
团队协作
强调在卧位选择和搬运过 程中,医护人员之间的团 队协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不同场景下卧位与搬运应 用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家庭护理中卧位与搬运
舒适卧位
在家庭环境中,患者应采取舒适 卧位,如侧卧、半卧位等,以减
轻身体不适感。
搬运方法
家庭成员在搬运患者时,应注意 正确的姿势和用力方式,避免对 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可采用背负
法、拖行法等。
安全防护
确保家庭环境安全,移除可能导 致患者摔倒的障碍物,提供必要
卧位定义及重要性
卧位定义
卧位是指人体在休息或睡眠时采 取的身体姿势和体位。
卧位重要性
正确的卧位有助于减轻身体压力 、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呼吸功能 、缓解疲劳以及提高睡眠质量。
常见卧位类型
01
02
03
04
仰卧位
身体平躺,面部朝上,适用于 大多数休息和睡眠情况。
侧卧位
身体侧向一侧,适用于缓解背 部疼痛、改善呼吸功能等情况
向患者解释搬运的目的、方法和注意 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
选择合适的搬运工具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搬运需求,选 择合适的搬运工具,如担架、轮椅、 平车等。
正确搬运方法及步骤
担架搬运法
适用于病情较重或无法行走的患 者。将患者平稳移至担架上,固 定好安全带,保持患者头部略高,
医院护士灵活运用翻身及搬运技巧教程

医院护士灵活运用翻身及搬运技巧教程在医院工作的护士们每天需要面对许多需要帮助病人进行翻身及搬运的任务。
正确和灵活运用翻身及搬运技巧对于护士来说非常重要,既可以减轻病人的不适感,也能有效防止护士自身的受伤。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而实用的翻身及搬运技巧,帮助护士们在工作中更加顺利地进行这些操作。
1. 翻身技巧:a. 侧位翻身:侧位翻身是最常见的翻身技巧之一。
首先,护士需要确保病人的床垫表面干净平整。
然后,护士应该站在病人床边,将两手放在病人的肩膀和髋部,同时将身体的重心向前倾斜,用良好的力量和控制将病人慢慢翻向一侧。
在操作过程中,护士需要时刻保持与病人的沟通,确保病人的身体不会受到额外的压力。
b. 使用翻身夹具:对于需要长时间卧床的病人,使用翻身夹具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些夹具通常由较硬的材料制成,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
当使用翻身夹具时,护士需要先将夹具滑入病人的床上,然后将病人的身体放在夹具的上方,再进行翻身操作。
这样可以减轻护士的负担,同时保证病人的安全。
2. 搬运技巧:a. 使用抬床器:抬床器是一种常见的搬运工具,可以帮助护士将病人从床上移动到轮椅或其他床上。
首先,护士应该将抬床器滑入病人的床下,确保其与床面之间没有缝隙。
然后,护士需要与同事一起将病人的身体移动到抬床器上,并确保病人的体重均匀受力,以减少摔倒或滑移的风险。
最后,护士可以将抬床器轻轻地滑动到目的地,再将病人转移到轮椅或其他床上。
b. 灵活运用滑梯:对于需要在床上移动或转移的病人,滑梯是非常有帮助的工具。
护士可以在病人的床边铺设滑梯,并将病人的体型和位置与滑梯对齐。
然后,护士可以使用滑梯将病人轻松地从床上滑到轮椅或其他床上。
使用滑梯可以更加轻松和迅速地完成搬运任务,减少了对护士和病人的身体压力。
通过灵活运用以上翻身及搬运技巧,医院护士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这些任务,并确保病人的舒适和安全。
同时,护士们也需要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出现受伤。
常用卧位的姿势和适用范围及案例

一.仰卧位1.去枕仰卧位(1)姿势: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伸直,自然放平,将枕模立于床头(2)适用范围: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等病人。
可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②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6~8小时的病人,可预防颅内压降低而引起的头痛(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处漏出至脊膜腔外,造成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1)姿势:用垫枕抬高病人的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2)适用范围:休克病人。
因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
3.屈膝仰卧位(1)姿势:病人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检查或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病人隐私。
(2)适用范围:胸腹部检查或行导尿术、会阴冲洗等。
该卧位可使腹部肌肉放松,便于检查或暴露操作部位。
二.侧卧位1.姿势:病人侧卧,臀部稍后移,两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
必要时在两膝之间、胸腹部、后背部放置软枕,以扩大支撑面,增加稳定性,使病人感到舒适与安全2.适用范围:(1)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
(2)预防压疮。
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便于护理局部受压部位,可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3)臀部肌内注射时,下腿弯曲,上腿伸直,可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
(4)单侧肺部病变者,可视病情采取患侧卧位或健侧卧位。
三.半坐卧位(fowler position)1. 姿势(1)摇床法:病人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使上半身抬高,与床呈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病人下滑。
必要时,床尾可置一软枕,垫于病人的足底,增进病人舒适感,防止足底然及床尾栏杆。
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
急救中不能忽视的搬运姿势和体位摆放

沙袋固定或使用颈托。肩部略垫高,防止 头部左右扭转和前屈 、后伸。
胸腰椎骨折
急救 队 员分 别托扶 伤者头 、肩 、臀
和下肢 ( 如图4),动作一致把 伤 员抬 到
图 2端 坐 位
位 ,医护 人 员守 住 患 者 两 旁 ,便 于 随
时 实施 心怖 复苏 。 《 心 肺复 苏基 本生命 支持技 术操 作评分标 准 》中明确指 出 , 复苏时 的抢救 体位 :去枕平 卧于硬板 床 ( 或地 ㈠ 。不具 各条件 的可垫木板 。
向伤 侧。
颌 面部 损伤 :伤 员应 采取 健f l I ! J l 他 或俯卧 位 ,便于 口内血 液和分 泌液 …仆 引流 ,保持u 吸道畅通 ,防止窒息 儿 科患者 :愎股 沟的股 动 脉 ( 人
内侧 ) 时 前窝 的 肱动 脉 ( 肘窝I f 『 1 / 3
图4
一
◆ 急 诊 琴隧
一
~
~
~
急救中不能忽视的 搬运姿势和体位摆放
文 张凤 霞 ( 河 南驻 马店 市 第 四人 民医 院 )
在 “ 1 2 0 ”急救 工作 中 ,经过 院前现 场 分检 乖 ¨ 急救 处理 ,能 否将 伤患快速 安
休 克
( 如图3 ),将患 者头部抬 高2 ( ) 。 。保持
上 ,避 免脊髓受到损伤。颈椎骨折者应由 专人牵 引伤 员头部 ,预下须垫一小软枕 ,
使头部与身体成一水平位置 ,预部两侧用
病情 较轻 、有 反应者 ,通 常 果取 自
动 体 位 。不愿 意躺 在车载担 架床 上的伤 患 ,急救『 5 人员可根搪 f 青 况 ,安排其坐在救
护 车 的座椅 ( 坐位 ),或平 卧于担 架车
病人的搬运四大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病人的搬运四大方法导语:搬运转送病人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搬运工具。
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病人本身很虚弱,我们在搬运病人时,救护者的动作要轻巧、敏捷、一致。
整个过程应快而稳,避免因搬运而加重病人的病情。
今天一起分享下搬运病人的注意事项。
一、扶助病人移向床头法长期卧床尤其是半卧位的病人,身体重心常常滑向床尾而不能自己抬高体位者,由护士协助移动,使之保持舒适体位。
具体方法:(一)自己能转动的病人只需一位护士协助 1.松开盖被,视病情放平靠背架。
2.将枕头横立床头,避免撞伤病人。
3.病人仰卧屈膝,双手握住床头竖栏,也可抓住床沿或搭在护士肩部。
4.护士要应用节力原则双脚分开,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呈弓形箭步;一手托在病人肩下,另一手托臀下,让病人两臂用力,双脚抵床,抬起身体。
这时护士托住病人的重心顺势向床头移动。
5.放回枕头,视病情支起靠背架,整理床单位。
(二)自己不能转动的病人只需一位护士协助需两位护士协调操作。
一人扶助患者移向床头第一种方法:1.松开盖被,视病情放平靠背架。
2.将枕头横立床头,避免撞伤病人。
3.在病人的肩至臀部垫双层中单。
4.两位护士分别立于床的两侧,各自将松垂的中单向上卷至病人身旁。
5.分别抓住两侧卷至肩与臀部的中单两端,同时用力将中单绷紧、抬高,使之离开床面,移向床头。
6.帮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7.放回枕头,酌情支起靠背架,整理床单位。
第二种方法:1.松开盖被,视病情放平靠背架。
2.将枕头横立床头,避免撞伤病人。
3.两位护士分别站在病床两侧,。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卧位

张,请问您哪里不舒服?向一助二助下达口头医嘱:患者自高处坠落,致颈部疼痛,双下肢感觉障碍,按颈椎损伤处理。
一助,准备物品,二助,头锁。
助手回应,闭环式沟通。
术者对患者:我们考虑您颈椎损伤,请您不要随意乱动。
3、术者行快速创伤检查,原则是从上到下,从躯干到四肢。
检查过程中,发现阳性体征后,立即处置。
术者查体查体至颈部后发现,颈后部压痛明显。
口头医嘱:一助,卜颈托O4、°一助在放置颈托前测量伤者颈部长度,拇指与掌面垂直,其余四指并拢并与患者额面垂直,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距离。
调整颈托,塑形后放置。
放置颈托时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5、颈托固定的同时,术者不得暂停查体,进一步检查判断伤情。
查体注意事项:头面部、耳、鼻、〃浣熊征〃、巴特尔征。
气管是否居中,胸骨有无骨折,胸廓挤压分离试验,心肺听诊,腹部触诊(四点法),骨盆挤压分离试验,会阴部。
背部、四肢有无损伤。
口述注意事项,患者是否有畸形出血红肿压痛。
背部查体可以放在侧翻时检查。
6、搬运6. 1侧翻术者行头锁固定,二助换改良斜方肌挤压锁(长短锁),术者和一助同时跪于患者右侧,术者搬扶患者肩部及臀部,一助搬扶患者腰部及大腿,由二助下口令,同时发力翻转。
翻转后,术者行背部查体。
6. 2上板一助查体结束后,下口令拉板。
二助下口令翻转平放。
术者行头锁,二助换斜方肌挤压锁(双肩锁)。
三人协作,二助下口令平移上板。
二助根据病人位置,指导平移。
注意事项:急救员动作统一协调,搬动必须平稳,防止头颈部转动和脊柱弯曲。
7、固定伤者:三人协作,将伤者躯体和四肢固定在长脊板上,按从头到脚顺序固定,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胸部固定带交叉固定,髅部、膝部固定带横行固定,踝关节固定带绕过足底“8”字形固定。
固定后,术者快速检查气管位置,呼吸脉搏,绑带松紧。
8、快速转运:急救员平稳抬起伤者,足侧的助手先行,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伤者头颈部情况。
患者各种卧位的安置法PPT课件

常用卧位
▪ 协助患者移向床头:协助滑向床尾而不 能自行移动的患者移向床头,恢复安全 而舒适的卧位。
▪ 协助患者翻身侧卧:1.协助不能起床 的患者更换卧位,促进患者安全、舒适。 2.满足检查、治疗和护理的需要,如 背部皮肤护理、整理床单位或更换床单 等3.预防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 炎等。
变换卧位法
▪ 保护隐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各项护 理操作时,均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 仰卧位:也称平卧位。仰卧位的基本姿 势为患者仰卧,头下置一枕,两臂放于 身体两侧。
▪ 侧卧位:患者侧卧弯曲。
▪ 端坐位:扶患者坐起,身体稍向前倾, 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软枕,患者 可伏桌休息。并用床头支架或靠背架将 床头抬高70°~80°,使患者同时能向后 倚靠;膝下支架抬高15°~20°。必要时 加床档,以保证患者安全。
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1、摇下床
2、移盖被至床尾
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3、放下围栏
4、枕头立于床头
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5、嘱患者手扶床头
6、协助患者屈膝
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7、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8、移回枕头
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9、盖被
10、立围栏、交代注意事项
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1、移盖被至床尾
2、摆体位
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3、移上身至床缘
4、移下身至床尾
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5、扶托肩部和臀部
6、协助患者翻身
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7、后背放枕
8、放枕两腿之间
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9、盖被
10、升围栏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常用卧位的姿势和适用范围及案例

一.仰卧位1.去枕仰卧位(1)姿势: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伸直,自然放平,将枕模立于床头(2)适用范围: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等病人。
可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②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6~8小时的病人,可预防颅内压降低而引起的头痛(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处漏出至脊膜腔外,造成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1)姿势:用垫枕抬高病人的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2)适用范围:休克病人。
因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
3.屈膝仰卧位(1)姿势:病人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检查或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病人隐私。
(2)适用范围:胸腹部检查或行导尿术、会阴冲洗等。
该卧位可使腹部肌肉放松,便于检查或暴露操作部位。
二.侧卧位1.姿势:病人侧卧,臀部稍后移,两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
必要时在两膝之间、胸腹部、后背部放置软枕,以扩大支撑面,增加稳定性,使病人感到舒适与安全2.适用范围:(1)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
(2)预防压疮。
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便于护理局部受压部位,可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3)臀部肌内注射时,下腿弯曲,上腿伸直,可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
(4)单侧肺部病变者,可视病情采取患侧卧位或健侧卧位。
三.半坐卧位(fowler position)1. 姿势(1)摇床法:病人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使上半身抬高,与床呈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病人下滑。
必要时,床尾可置一软枕,垫于病人的足底,增进病人舒适感,防止足底然及床尾栏杆。
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