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_体位转移技术与方法
体位转移技术与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 体化的转移方
案
考虑患者的身 体状况、年龄、
体重等因素
针对不同疾病 或损伤的患者, 采用不同的转
移方法
在转移过程中, 注意观察患者 的反应,及时
调整方案
体位转移技术的实 践应用
帮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褥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康复时间 改善患者的姿势控制和平衡能力
● 定义:坐站交替法是一种通过坐姿和站姿交替进行来转移身体重心的体位转移技术。
● 实施步骤: a. 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双手放在膝盖上; b. 缓慢站起来,将重心转移 到双脚上; c. 保持站立姿势一段时间,以强化腿部肌肉; d. 缓慢坐下,将重心转移到臀部上; e. 重复以上步骤,逐渐增加坐站交替的次数和时间。
定义:患者无法 主动完成转移时, 需要他人协助完 成体位转移的方 法。
适用人群:肢体 残疾、瘫痪等无 法自主移动的患 者。
操作要点:注意 安全,避免过度 用力或突然移动, 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 转移方法和工具。
注意事项:定期 进行体位转移训 练,提高患者的 自主转移能力; 同时注意预防褥 疮、肺部感染等 并发症的发生。
社区康复服务在 未来的发展前景
各国专家学者共同 探讨体位转移技术 的最新进展和未来 发展方向
跨国合作开展临床 试验和科学研究, 推动技术交流与合 作
国际学术会议和论 坛成为体位转移技 术领域交流的重要 平台
各国政府和企业加 强合作,共同推动 体位转移技术的普 及和应用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体位转移, 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家庭成员的护理负担,提高护 理效果。
体位转移技术与方法全篇

第二节 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2.辅助下由坐位进出浴盆 ①同上①。②治疗师站在患者瘫痪侧,面 向患者,用同侧手穿拇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侧肘部。③患者健手支撑 于浴板,同时患手拉住治疗师的手站起。患者以下肢为支点转动身体,直 至双腿后侧碰到浴板,然后向下坐到浴板上。④患者自行将健腿跨进浴盆,
治疗师帮助把患腿放入浴盆。然后移到浴盆中央上方坐好。
返回
第三节 四肢瘫与截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二、卧位与坐位之间的转换 1.由仰卧位坐起 (1)C6完全性损伤患者独立由仰卧位坐起:①患者仰卧,上举双臂,用 力左右摆动躯干,利用惯性将右上肢甩过身体左侧,翻向左侧。②先用左 肘支撑床面,然后变成双肘支撑,抬起上身。③将体重移到右肘上,然后 将左肘移近躯干。④保持头、肩前屈,将右上肢撤回身体右侧,并用双肘 支撑保持平衡。⑤再将身体转向左肘支撑,同时外旋右上肢,在身体后伸 展,右手支撑床面。⑥调整身体位置使重心向右上肢转移,同样外旋左上 肢,在身体后伸展,用左手支撑床面。⑦慢慢交替将双手向前移动,直至 体重移到双下肢上,完成坐起动作。
返回
第二节 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3)治疗师辅助躺下:①患者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患 腿置于健腿上。治疗师站在其患侧(右侧),用左上肢托住患者 的颈部和肩部。②治疗师微屈双膝,将右手置于患者的腿下,当 患者从患侧躺下时帮助其双腿抬到床上。③治疗师转到床的另一 侧,将双侧前臂置于患者的腰及大腿下方。患者用左足和左手用 力向下支撑床面,同时治疗师向床的中央拉患者的髋部。调整好 姿势,取舒适的患侧卧位。
返回
第二节 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3)治疗师辅助下坐起:①患者侧卧位,两膝屈曲。②治疗师 先将患者双腿放于床边,然后一手托着位于下方的腋下或肩部, 另一手按着患者位于上方的骨盆或两膝后方,命令患者向上侧屈 头部。③治疗师抬起下方的肩部,以骨盆为枢纽转移成坐位。
第三章 体位转移技术

第三章体位转移技术一、名词解释1.体位转移: 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卧→坐→站→行走等。
转移训练是指为提高患者体位转移能力而进行的训练,包括床上转移、卧坐转移、坐站转移、轮椅与床(椅)之间的转移等。
2.独立转移:是指由患者独自完成、不虚他人帮助的转移方法。
3.有帮助的转移:是指在治疗师、护理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通过患者主动努力而完成的转移方法。
4.被动转移:被动转移即搬运,是指患者因瘫痪程度较重而不能对抗重力完成独立转移及辅助转移时,完全由外力将患者整个抬起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一般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搬运。
5.机械搬运:借助各种器械(如升降机)进行转移。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1.有关独立转移的原则,不正确的是(D )A.水平转移时,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应尽可能相等,尤其是四肢瘫患者转移时B.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的物体应稳定,轮椅转移是必须先制动,活动床转移时应先锁住床的脚轮,椅子转移时应将其置于最稳定的位置。
C.轮椅和床之间转移时,靠床一侧的轮椅扶手要卸下,轮椅脚踏板要向旁移开否则会碰到患者的踝鄣,导致皮肤擦伤D.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应尽可能靠近,若俩者之间有距离,则不能进行独立转移E.床垫越硬越好2.有关独立转移的原则,正确的是(A )A.水平转移时,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应尽可能相等,尤其是四肢瘫患者转移时B.轮椅和床之间转移时,轮椅的扶手及脚踏板均要卸下,否则会碰到患者踝部,导致皮肤擦伤。
C.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尽可能靠近,若两者之间有距离,则不能进行独立转移D.有多种转移方法可供选择是,以患者最喜欢转移的方法为首先E.患者应尽早学习独立转移的方法3.有关帮助转移的原则,不正确的是(E )A.治疗师或护理人员与患者互相信任B.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应知道患者有什么缺陷,体型、体重、瘫痪程度和认知力如何,需要何种方法和多少力度的帮助C.患者应预先告知治疗师或护理人员自己以前习惯的转移方式D.转移前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必须准备好必要的设施与空间,使转移得以安全的进行E.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必须有很强的体力4.有关有帮助转移的原则,正确的是(C )A.帮助进行转移的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必须有很强的体力B.为了安全,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必须穿合适的鞋子,不能赤脚C.治疗师或护理人员的指令应简单明确,以便患者能正确的理解和接受D.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应该按照患者以前习惯的转移方式进行转移E.由于在帮助下进行转移所需的时间不长,患者不必事先排大小便,以免增加麻烦5.有关被动转移的原则,不正确的是(B )A.患者应当消除紧张、对抗心理,从身心上放松自己,对帮助者要有信心,以配合转移B.搬运时患者应当向帮助者看,而不是向地板看C.无论是人搬运还是机械搬运,转移时均不能增加患者痛苦,不能影响或加重病情D.若搬运过程需要两位以上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则每一们都必须清楚的了解整个转移程序和方向。
体位转移技术ppt医学课件

(二)常用扶抱技术与方法
1.床边坐起与躺下 患者侧卧位(健侧、患 侧均可)两膝屈曲。扶抱者先将患者双腿放于床 边,然后一手托着腋下或肩部,另一手按着患者 位于上方的股骨大转子、骨盆或两膝后方,命令 患者向上侧屈头部,扶抱者抬起下方的肩部,以 骨盆为枢纽转移成坐位,在转移过程中,鼓励患 者用健侧上肢支撑。此法用于偏瘫、下肢骨折。 对于截瘫,扶抱者可面对患者,扶抱两肩部拉起 患者成坐位。
四、脑瘫婴幼儿的扶抱方法
前述扶抱及抬起方法主要适用于成年患者, 有些方法也可用于痉挛型、徐动型等脑瘫患儿, 但脑瘫在婴幼儿时期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与扶 抱正常婴幼儿不同。 1.挟抱屈曲型患儿 屈曲型患儿的身体过于卷 曲,往往不能自动抬起头部或挺直腰背。挟抱时 鼓励患儿控制头部位置及伸直腰背和臀部。
2.患者准备首先应放松,对扶 抱者有信心,抬起时向前看,不
要看地板或挟抱者。如果病情允 许,在抬起时全力保持自己身体 的位置。
(二)常用抬起技术
1.标准式或椅式抬起法(又称 柯霍特斯法) 这种扶抱法的优点 是在整个过程中可观察到患者的 表情和反应;对胸部和上肢疼痛 的患者特别适用。
(1)扶抱者 2位扶抱者面对面站立,尽 量靠近患者,双脚前后分开,前脚向着预 定移动方向,屈膝半蹲,保持腰背挺直及 抬起头部。一手扶着患者背部下端,另一 手在大腿下握另一扶抱者的手腕,承托着 大腿靠近臀部部分。
1.成角转移 2.侧方转移 3.滑板转移 4.错车式转移
1.成角转移
两椅前缘之间夹角30°~45°,若是轮椅,需 要拆除两轮椅间的扶手。步骤如下:①患者向椅 前移动,并使两足放好;②靠近第2张椅子的扶 手后握着第2张椅子最远侧或者扶手,另一只手 握着第l张椅子。若两腿不能站立,在转移前, 把两腿搬到第2张椅子前;③患者用两手撑着 (腿可以辅助),将臀部摆到第2张椅子上面; ④两手握着第2张椅子扶手,两脚进行适当调整 至舒适的位置。
体位转移的方法和原则课件

辅助转移:指由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协助的转 移方法。
被动转移:即搬运,是指患者因瘫痪程度较 重而不能对抗重力完成独立转移及辅助转移 时,完全由外力将患者整个抬起从一个地方 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搬 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主动转移的原则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轮椅-床转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30°~ 45°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健侧下肢带动患侧下肢
挑起向健侧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骨盆(屁股)向健侧移
头向健侧移,再用头颈和骨 盆带动肩膀及躯干移动
调整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床上转移技术
坐位适应性训练
对长期卧床患者为避免其因突然改变体位引起体 位性低血压,首先应进行坐位耐力训练。先从半坐 位(约30°)开始,如能坚持30min并且无明显体 位 性 低 血 压 , 则 可 逐 渐 增 大 角 度 ( 45° 、 60° 、 90° ) 、 延 长 时 间 和 次 数 。 如 患 者 能 在 90° 坐 位 坐 30min,则可进行从床边坐起训练。
《体位转移技术》课件

本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目的在于为医护工作者提供体位转移技术操作的详细步骤、技巧和正确使用方法,以 提高医护工作者的技术能力和服务质量。
基本原理
什么是体位转移技术的基本原理
体位转移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病人的体位, 保护病人的关键部位,减少刺激作用和压力分布, 以达到安全转移病人的目的。
操作步骤
2
设备和物品,以及进行安全作。根据病人的具
体症状和需求选择正确的操作方式。
3
操作中注意事项
操作时需要注意病人的身体状况,尽可
能减小风险。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始终
操作后的处理
4
维持好沟通和合作,保证安全有序进行。
包括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和检查, 以及及时清理设备和物品。在操作过程 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反馈和处理。
《体位转移技术》PPT课 件
欢迎来到《体位转移技术》课程!本课程将为您详细介绍体位转移技术的基 本原理、操作流程、应用场景和常见问题等,帮助您提高这项关键技能。
介绍
什么是体位转移技术
体位转移技术是指将病人从一种体位(如卧位、坐位)转移到另一种体位(如轮椅、椅子、 床上、担架等)的一种重要技能。
为什么要学习体位转移技术
体位转移技术的分类
体位转移技术可以分为手动体位转移和机械体位转 移两种。手动体位转移包括协助坐起、协助下床、 协助行走等。机械体位转移包括担架、轮椅、载具 等。
如何选择合适的体位转移技术
选择体位转移技术的关键在于匹配病人的身体状况
体位转移技术的操作流程
1
操作前的准备
包括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准备必要的
康复治疗体位转移技术

二、坐位与立位之间的转移 (一)独立转移 (二)辅助转移
1.由坐位到立位的转移 2.由立位到坐位的转移 3.利用椅子或轮椅进行立位与坐位之间的转 移
• 1.由坐位到立位的转移 • 2.由立位到坐位的转移
三、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 1.由床到轮椅的独立转移 2.辅助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两种方法)
四、轮椅与座厕之间的转移 1.由轮椅到座厕的独立转移 2.由轮椅到座厕的辅助转移
五、进出浴盆 (一)坐位独立进出浴盆 (二)坐位辅助下进出浴盆
第三节 四肢瘫与截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一、脊柱不同损伤平面的特点 1、C4及C4以上的脊髓损伤 2、C5完全性脊髓损伤 3、C6完全性脊髓损伤 4、C3~T2完全性脊髓损伤 5、T3以下完全性脊髓损伤
二、床上翻身活动 1.C6完全性损伤患者从仰卧位到俯卧位的独 立翻身动作 2.胸、腰段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的翻身训练 3.四肢瘫患者在辅助下从仰卧位到侧卧位的 翻身动作
(5)教会患者利用体重转移。 (6)转移时注意安全。 (7)患者学习独立转移的时机要适当。 (8)以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为首选。
(1)医者与患者之间应该相互信任。 (2)医者应熟知患者病情。 (3)转移前准备好必要的设施与空间。 (4)需要技巧二不是单靠体力。
(5)医者穿着适当的鞋子或赤脚—防滑。 (6)指令简单明确。 (7)留意患者突然或不正常的动作—防意外。 (8)逐渐减少帮助。
第二节 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一、床上转移活动 (一)床上翻身 (二)床上卧位移动 (三)由卧位到床边坐位 (四)由床边坐位到卧位
1.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 2.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
1.独立从健侧坐起 2.独立从患侧坐起 3.治疗师辅助下坐起
(1)独立从患侧躺下 (2)独立从健侧躺下 (3)治疗师辅助躺下
体位转移的方法及原则

1 什么是体位转移? 2 体位转移有什么意义?
什么是体位转移技术?
体位一般指人的身体位置,应用在临床上 通常指的是根据治疗、护理和康复的需要 所采取并能保持的身体姿势和位置。
体位转移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改变人体姿 势和位置的过程。
体位转移的意义是什么?
临床上根据治疗、护理和康复的需要定时 的变换体位,对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早期 预防压疮、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肌肉 萎缩、关节变形等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保 障康复治疗及康复护理预期效果的实现具 有重要意义。
轮椅-床转移 30°~ 45°
轮椅—床转移
• 辅助下
床—轮椅转移
床—轮椅转移(独立)
轮椅-椅成角转移(截瘫)
轮椅-椅成角转移(偏瘫)
侧方转移
滑板转移
轮椅-床前向转移
轮椅-床后向转移
谢谢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金华市中医院 二十二病区 方蕾
1
概述
2
体位转移技术的分类
3
体位转移的原则
4
体位转移方法的选择
5
体位转移的方法
概述
为了帮助患者早日生活自理,回 归家庭、社会,必须早日开展日常 生活动作训练,体位摆放及转移技 术是ADL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
训练原则:患者完全不能活动时 ,采取辅助方法;随着活动能力的 提高,逐渐减少辅助量,最终达完 全自理。
体位转移的原则及方法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进出浴盆
1.独立的由坐位进出浴盆 ①患者坐在靠近浴盆边并与之成45° 角的轮椅上,健侧邻近浴盆。轮椅与浴盆之间留有一定空间, 以便放置浴板。制动轮椅,卸下近浴盆侧扶手,移开脚踏板, 双足平放于地面。浴盆中注满水,然后脱下衣裤。②患者健 手支撑于浴板,患手支撑于轮椅扶手,同时用力撑起上身, 以下肢为支点转动身体,直至双腿后侧碰到浴板,先将患手 移动浴板一端,然后向下坐到浴板上。③患者将两腿先后跨 进浴盆,然后移到浴盆中央上方坐好。④患者将身体放入浴 盆中。
(1)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患者仰卧,双侧髋、膝屈曲,双上 肢 Bobath 握手伸肘,肩上举约90°,健上肢带动患上肢先摆 向健侧,再反方向摆向患侧,以借摆动的惯性翻向患侧。
(2)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患者仰卧,健足置于患足下方。双 手Bobath握手上举后向左、右两侧摆动,利用躯干的旋转和 上肢摆动的惯性向健侧翻身。
①患者应放松自己,对帮助者要有信心。 ②搬运时患者应向前看,而不是向地板或向帮助者看。 ③搬运过程中患者应当保持转移开始的姿势,不再改变。 ④若搬运过程需要两个以上帮助者,则每一位都必须清楚地了解
整个转移程序及方向。 ⑤利用机械搬运时,转移前应检查器械是否完全完好,并保证空
间通畅,没有障碍。 ⑥转移时不能增加患者的痛苦,不能影响或加重病情。
二、坐位与立位之间的转移
1.独立转移 (1)由坐位到立位 (2)由立位到坐位
2.辅助转移 (1)由坐位到立位: (2)由立位到坐位:
(3)利用椅子轮椅进行
坐-立位之间转移
三、 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
1.独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 2.辅助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
四、轮椅与坐厕之间的转移
1.独立由轮椅到坐厕的转移 2.辅助下由轮椅到坐厕的转移
第三章
体义 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 姿势的过程。
2. 目的 使瘫痪患者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 动。
返回
3.分类
独立转移:是指患者独自完成、不需他人帮助的转移 方法。
辅助转移:是指由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协助的转移方法。 被动转移:即搬运,是指患者因瘫痪程度较重而不能
2.床上卧位移动 患者仰卧,健足置于患足下方; 健手将患手固定在胸前,利用健下肢将患下肢抬起向一侧移动 用健足和肩支起臀部,同时将臀部移向同侧; 臀部侧方移动完毕后,再将肩、头向同方向移动。
返回
3.由卧位到床边坐位
(1)独立从健侧坐起:
①患者健侧卧位,患腿跨过健腿。 ②用健侧前臂支撑自己的体重,头、颈和躯干向上
1.独立由轮椅到坐厕的转移
2.辅助下由轮椅到坐厕的转移
五、进出浴盆
1.独立的由坐位进出浴盆 2.辅助下由坐位进出浴盆
1.独立的由坐位进出浴盆
2.辅助下由坐位进出浴盆
者转身坐于轮椅上。
返回
3.辅助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方法2 ①同上①。②治疗师站在患 者瘫痪侧,面向患者,用同侧手穿拇握法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侧肘 部。③患者患足位于健足稍后方,健手支撑于轮椅远侧扶手,同时患手 拉住治疗师的手站起。然后以双足为支点转动身体直至背靠轮椅。④治 疗师向前倾斜身体,并半蹲,帮助患者臀部向后、向下移动慢慢坐于轮 椅中。
③治疗师应教会患者在完全伸膝前将重心充分前移。
三、 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
1.独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 ①患者坐在床边,双足平放于地面上。轮椅置于患者健侧,与
床成45°角,制动,卸下近床侧扶手,移开近床侧脚踏板。 ②患者健手支撑于轮椅远侧扶手,患手支撑于床上,患足位于
健足稍后方。 ③患者向前倾斜躯干,健手用力支撑,抬起臀部,以双足为支
对抗重力完成独立转移及辅助转移时,完全由外力将患 者整个抬起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分为人工搬 运和机械搬运。
返回
二、基本原则
1.独立转移
①水平转移时,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应尽可能相等。 ②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的物体应稳定。 ③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应尽可能靠近。 ④床垫和椅面应有一定的硬度。 ⑤应当教会患者利用体重转移。 ⑥转移时应注意安全。 ⑦患者学习独立转移的时机要适当。 ⑧有多种转移方法可供选择时,以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为首选。
②治疗师微屈双膝,将右手置于患者的腿下,当患者从患侧 躺下时帮助其双腿抬到床上。
③治疗师转到床的另一侧,将双侧前臂置于患者的腰及大腿 下方。患者用左足和左手用力向下支撑床面,同时治疗师 向床的中央拉患者的髋部。调整好姿势,取舒适的患侧卧 位。
返回
返回
二、坐位与立位之间的转移
1.独立转移 (1)由坐位到立位:
返回
(2)独立从健侧躺下:
患者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健腿置于患腿后方。 躯干向健侧倾斜,健侧肘部支撑于床上,用健腿帮助患腿上抬
到床上。 当双腿放在床上后,患者逐渐将身体放低,最后躺在床上,并
依靠健足和健肘支撑使臀部向后移动到床的中央。
返回
(3)治疗师辅助躺下:
①患者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患腿置于健腿上。治疗 师站在其患侧(右侧),用左上肢托住患者的颈部和肩部。
④患者伸髋伸膝,抬臀离开床面后挺胸直立。 ⑤起立后患者双下肢应对称负重,治疗师可继续用膝顶住患膝
以防“打软”。
(2)由立位到坐位:
与上述顺序相反。 注意:
①无论是站起还是坐下,患者必须学会向前倾斜躯干,保持脊柱 伸直。患者必须学会两侧臀部和下肢平均承重。
②治疗师向下压患者的患膝(向足跟方向),鼓励患者站立时两 腿充分负重。
返回
四、轮椅与坐厕之间的转移
1.独立由轮椅到坐厕的转移 ①患者驱动轮椅正面接近坐厕,制 动,移开脚踏板。双手支撑于轮椅扶手站起。②先将健手移到 对侧坐厕旁的对角线上的扶栏上,然后健腿向前迈一步,健侧 上下肢同时支撑,向后转身,背向坐厕。③将患手置于轮椅另 一边扶手上,然后再移到坐厕旁的另一侧扶栏上。④脱下裤子, 然后坐下。
2.辅助转移
①辅助者与患者之间应互相信任。 ②辅助者应熟知患者病情。 ③转移前辅助者必须准备好必要的设施与空间。 ④辅助者需要相当的技巧而不能单独依靠体力。 ⑤辅助者必须穿防滑的鞋子或赤脚。 ⑥辅助者的指令应简单、明确。 ⑦转移过程中,避免意外发生。 ⑧随着患者功能的恢复,帮助应逐渐减少。
3.被动转移
返回
2.辅助下由轮椅到坐厕的转移 ①患者坐于轮椅中, 正面接近坐厕,制动,移开脚踏板。轮椅与坐厕之间留有一 定空间,以利治疗师活动。治疗师站在患者瘫痪侧,面向患 者,同侧手穿拇握法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侧肘部。②患 者健手支撑于轮椅扶手,同时患手拉住治疗师的手站起。然 后患者将健手移到坐厕旁的扶栏上。③治疗师和患者同时移 动双足向后转身,直到患者双腿的后侧贴近坐厕。④脱下裤 子,治疗师协助患者臀部向后、向下移动坐于坐厕上。
三、体位转移方法的选择
①患者能够独立转移时则尽量不要帮助,能提供少量帮
助时则不要提供大量帮助,而被动转移作为最后选择 的转移方法。
②患者残疾较重或存在认知障碍时不要勉强训练其独立
转移活动。
③转移距离过远时难以依靠一个人的帮助,转移频繁时
不便使用升降机。
第二节 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一、床上转移活动 1.床上翻身
2.辅助下由坐位进出浴盆
①同上①。②治疗师站在患者瘫痪侧,面向患者,用同侧手穿拇 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侧肘部。③患者健手支撑于浴板,同 时患手拉住治疗师的手站起。患者以下肢为支点转动身体,直 至双腿后侧碰到浴板,然后向下坐到浴板上。④患者自行将健 腿跨进浴盆,治疗师帮助把患腿放入浴盆。然后移到浴盆中央 上方坐好。
第二节 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一、床上转移活动
1.床上翻身
(1)从仰卧位到患侧 卧位
(2)从仰卧位到健侧 卧位
2.床上卧位移动
3.由卧位到床边坐 (1)独立从健侧坐起 (2)独立从患侧坐起 (3)治疗师辅助下坐起
4.由床边坐位到卧位 (1)独立从患侧躺下 (2)独立从健侧躺下 (3)治疗师辅助下躺下
方侧屈。 ③用健腿将患腿移到床缘下。 ④改用健手支撑,使躯干直立。
(2)独立从患侧坐起:
①患者患侧卧位,用健手将患臂置于胸前,提供支撑点 ②头、颈和躯干向上方侧屈。 ③健腿跨过患腿,在健腿帮助下将双腿置于床缘下。 ④用健侧上肢横过胸前置于床面上支撑,侧屈起身、坐
直。
(3)治疗师辅助下坐起:
①患者侧卧位,两膝屈曲。 ②治疗师先将患者双腿放于床边,然后一手托着位于下
②躯干前倾,同时保持脊柱伸直,两膝前移,屈膝、屈髋。 ③慢慢向后、向下移动臀部和髋部,坐于床上。
返回
从椅子或轮椅上站起和坐下的方法同 上,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椅子应结实、牢固、椅面硬,具有一定的高度。 高椅子比矮椅子易于站起,开始训练时,应选择 高椅子。
②有扶手的椅子比较理想,有利于站起和坐下时 的支撑。
③轮椅应制动,脚踏板向两侧移开。
2.辅助转移
(1)由坐位到立位:
①患者坐于床边或椅子上,躯干尽量挺直,两脚平放地上,患 足稍偏后。
②患者Bobath握手伸肘,治疗师站在患者偏瘫侧,面向患者, 指引患者躯干充分前倾,髋关节尽量屈曲,并注意引导患者 体重向患腿移动。
③治疗师进一步引导患者将重心向前移到足前掌部,一手放在 患膝上,重心转移时帮助把患膝向前拉,另一手放在对侧臀 部帮助抬起体重。
点旋转身体直至背靠轮椅。
④确信双腿后侧贴近轮椅后正对轮椅坐下。
2.辅助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方法1 ①同上①。②治疗 师面向患者站立,双膝微屈,腰背挺直,双足放在患足两 边,用自己的膝部在前面抵住患膝,防止患膝倒向外侧。 ③治疗师一手从患者腋下穿过置于患者患侧肩胛上,并将 患侧前臂放在自己的肩上,抓住肩胛骨的内缘,另一上肢 托住患者健上肢,使其躯干向前倾。然后将患者的重心前 移至其脚上,直至患者的臀部离开床面。④治疗师引导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