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辣椒质量标准.01

合集下载

预制川菜规范与编制指南

预制川菜规范与编制指南

预制川菜规范与编制指南英文回答:Preface:As an avid fan of Sichuan cuisine, I have always been fascinated by its unique flavors and spicy taste. In this article, I will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guide on the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preparing Sichuan cuisine. From the ingredients to the cooking techniques, I will cover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to create authentic and delicious Sichuan dishes.Introduction:Sichuan cuisine, also known as Chuan cuisine, is one of the eight major culinary traditions in China. It originated from the Sichuan province in southwestern China and is renowned for its bold flavors, liberal use of spices, and numbing sensation from the famous Sichuan peppercorns. Toensure the authenticity and quality of Sichuan cuisine, it is essential to follow certain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dur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ss.Ingredients:The first step in preparing Sichuan cuisine is to gather the right ingredients. Here are some essential ingredients commonly used in Sichuan dishes:1. Sichuan Peppercorns (花椒): These tiny red peppercorns are the hallmark of Sichuan cuisine. They provide a unique numbing sensation and a citrusy flavor to the dishes.2. Pixian Doubanjiang (郫县豆瓣酱): This fermented broad bean paste is a staple in Sichuan cooking. It adds a rich and savory taste to various dishes.3. Dried Chili Peppers (干辣椒): Sichuan cuisine is known for its spiciness, and dried chili peppers are the main source of heat. They come in various sizes and levelsof spiciness.4. Garlic and Ginger (大蒜和姜): These aromatics are commonly used in Sichuan cuisine to enhance the flavors of the dishes.Cooking Techniques:Sichuan cuisine employs various cooking techniques to create its distinctive flavors. Here are some commonly used techniques:1. Stir-frying (炒): This technique involves quickly frying ingredients in a hot wok with oil. It allows for a fast and even cooking process, resulting in tender and flavorful dishes.2. Dry-frying (干煸): In this technique, ingredients are first stir-fried until they become dry and slightly charred. This method enhances the flavors and textures of the ingredients.3. Red-cooking (红烧): Red-cooking is a slow-cooking technique that involves braising ingredients in a soysauce-based liquid. It creates rich and savory flavors in the dishes.4. Boiling (煮): Boiling is often used to cook ingredients such as noodles, dumplings, and hot pot dishes. It is a simple yet effective technique to ensure the ingredients are cooked thoroughly.Examples: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following the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preparing Sichuan cuisine, let's takethe example of Mapo Tofu (麻婆豆腐), a classic Sichuan dish. Mapo Tofu is known for its spicy and numbing flavors.To make an authentic Mapo Tofu, you need to use Sichuan peppercorns, Pixian Doubanjiang, and dried chili peppers. The Sichuan peppercorns provide the numbing sensation,while the Pixian Doubanjiang and dried chili peppers addthe spicy flavors. By using the right ingredients andfollowing the proper cooking techniques, you can create a delicious and authentic Mapo Tofu that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Sichuan cuisine.中文回答:前言:作为一位川菜的忠实粉丝,我一直对其独特的口味和辣味深感着迷。

最新最全调味品原料验收标准

最新最全调味品原料验收标准

1.目的为调味品原料的验收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调味品原料的验收。

3.权责3.1品保部负责此标准的执行。

3.2品保部负责此标准的修改和完善,最终解释权归品保部.4.原料名称4.1生抽4.1.1感观指标:酿制酱油,液体,红褐色或棕褐色,鲜艳,有光泽,不发乌,有酱香和酯香气,无其他不良气味。

鲜美,咸甜适口,味醇厚,柔和味长,澄清,浓度适当。

无沉淀物,无霉花浮膜,有较浓生抽味,味咸.4.1.2物理指标:每箱净重11.9kg,1.7升*6瓶/箱。

4.1.3抽检标准:抽检比例2%,液体样品采用虹吸法(或简单的玻璃管按不同深度分层取样。

粘稠或含有固体悬浮液或非均匀液体应充分搅匀才进行取样.4.1.4检测方法: 1、感观指标采用样板对照法2、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一)GB/T5009-2003执行.4.1.5 保存条件:保存条件阴凉/干燥,保质期18个月4.1.6 判定方法: 感观指标/物理指标/生产指标中任意一项指标未达标者均属不合格。

4.2老抽4.1.1感观指标:感观指标:酿制酱油,液体,溶解均匀,棕褐色或红褐色,色泽鲜艳,有光泽,不发乌,有酱香和酯香气,无其他不良气味。

鲜美,咸甜适度,味醇厚,柔和味长,不得有酸、苦、涩等异味和霉味。

浓度适中。

无沉淀物,无肉眼可见的悬浮物,无霉花浮膜。

有较浓的老抽味4.1.2物理指标:物理指标:净重≥1.72KG/瓶,12瓶/箱 1.38L/瓶(1.75公斤)。

4.1.3抽检标准:抽检比例2%,液体样品采用虹吸法(或简单的玻璃管按不同深度分层取样。

粘稠或含有固体悬浮液或非均匀液体应充分搅匀才进行取样.4.1.4检测方法: 1、感观指标采用样板对照法2、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一)GB/T5009-2003执行.4.1.5 保存条件:保存条件阴凉/干燥,保质期18个月4.1.6 判定方法: 感观指标/物理指标/生产指标中任意一项指标未达标者均属不合格。

4.3盐4.3.1感观指标:感观指标:碘盐,结晶整齐一致,坚硬光滑,纯白色,无气味,具有纯正的咸味,结晶颗粒粗细均匀,干净无黑点等杂质,味咸,无苦味、涩味,无异臭。

辣椒素测定及辣度表示方法(湖南省地方标准)

辣椒素测定及辣度表示方法(湖南省地方标准)

辣椒素测定及辣度表示方法(湖南省地方标准)辣椒素测定及辣度表示方法Determination of total2006-01-15 发布2006-03-15 实施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目次前言 (1)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3.1 辣椒制品 (2)3.2 Scoville Heat Units(SHU) (2)4 原理 (2)5 试剂 (3)6 仪器和设备 (3)7 测定方法 (4)7.1 试样提取 (4)7.2 测定 (4)8 测定结果计算 (5)8.1 辣椒素总量计算 (5)8.2 测定结果的允许偏差 (6)8.3 Scoville Heat Units(SHU)换算 (6)9 辣度级别与Scoville Heat Units(SHU) 指数换算 (6)DB43/T275-2006前言——本标准中测定原理、部分操作过程和要求、部分技术参数(如检测波长、提取溶剂)参考了ISO75 43-2,Chillies and chilli oleoresins—Determination of total capsaicinoid content—Part 2: Method usi 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1993 年英文第一版) 。

辣椒中的辣椒素主要有5种,分别为:辣椒素(Capsaicin)、二氢辣椒素( Dihydrocapsaicin )、降二氢辣椒素(Nordihydrocapsaicin)、高辣椒素(Homocapsaicin)、高二氢辣椒素(Homodihydrocapsaicin),其中辣椒素(Capsaicin)、二氢辣椒素(Dihydrocapsaicin)是影响辣度最主要的成分(约为90%),本标准只规定了辣椒素(Capsaicin) 、二氢辣椒素( Dihydrocapsaicin) 的检测方法。

云南地方标准辣椒辣椒干

云南地方标准辣椒辣椒干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8-09-01实施2008-05-16发布乐业辣椒辣椒干DB53/T 255—2008ICS 67.220B 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22872-2008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分类 25 要求 36 检验方法 47 卫生和植物检疫 68 检验规则 69 标识 610 包装、贮存、运输 61前言本标准参考了SN/T 0231-93《出口辣椒干检验规程》、GB 18406.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NY 5229—2004《无公害食品辣椒干》。

本标准与以上标准的异同之处在于:——本标准规定的安全指标及其试验方法等同采用GB 18406.1—2001;——本标准规定的样品取样量等同采用SN/T 0231-93;——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贮存修改采用了NY 5229—2004;——本标准增加了水分、灰分的含量。

本标准由会泽县人民政府乐业辣椒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会泽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会泽县农业局、会泽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坤发、陈兴龙、夏林、高兴发、卯升亮、任智梅、马茜、丁龙花、刘开明、周文成、林枝高。

乐业辣椒辣椒干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乐业辣椒干的要求、分级方法、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云南省会泽县生产的乐业辣椒干。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009.4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38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4 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0 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测定GB/T 5009.145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8858 水果、蔬菜产品中干物质和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SN/T 0231 出口辣椒干检验规程NY 5229 无公害食品辣椒干GB 18406.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1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盐渍辣椒验收标准

盐渍辣椒验收标准

盐渍辣椒验收标准1. 目的确定产品生产原辅料过程及出厂质量控制指标,规范验收操作,保证提供的产品满足顾客要求;2. 范围规定了来料盐渍辣椒的包装、检验项目、标识、感官及卫生、运输等指标及质量控制要求3.职责3.1 质量部3.1.1 负责产品标准的制定3.1.2 负责标准的更新及更新信息的及时传递3.1.3 负责产品标准的贯彻落实3.1.4 负责根据产品标准对来料进行验收3.1.5 采购负责与供应商沟通4.验收项目4.1 包装4.1.1 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应国家卫生和安全要求,采用内衬聚乙烯薄膜,外用编织袋或纸箱等包装,要求卫生、密封,符合 GB 9681、GB9688 等有关食品包材材料卫生标准。

4.2 标识4.2.1 包装上应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地址、批号、生产日期、生产编号、净重、生产许可证等标识符合 GB 7718 要求。

4.3 感官1)感官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4.3.2 理化标准1) 理化指标应符合下表4.4 微生物标准1)微生物指标符合下表4.5 食品添加剂4.5.1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

4.5.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 的规定。

4.5.3 检测见随车COA 或型式检测。

4.5.4 食品添加剂添加量和类别如有变更请注明提前通知。

5 评定5.1. 验单5.1.1 验收供应方的COA 型式报告等,对报告内容与实物验证是否一致(如:生产日期批号等信息)检验项目是否齐全,各项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

5.2 运输和保管5.2.1 运输:用清洁的车辆运输,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晒、防潮、防雨,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质混运避免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造成变质及污染等。

5.2.2 保管: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密封保存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等物品混放,避免产品污染、变质。

6 验收6.1.1 来料验收各项指标均符合验收标准,给予判断合格入库。

6.1.2 来料验收检验结果不符合验收标准,或检验值结果偏差较大,出具报告有明显错误不合验收标准,运输与保管有严重不符合标准,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应予以拒收。

DBS53 020-2014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泡小米辣

DBS53 020-2014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泡小米辣

DBS 53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S 53/ 020—2014泡小米辣2014-12-22发布2015-06-01实施云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泡小米辣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泡小米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3.1 小米辣为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小米辣(Capsicum frutescens L.)的成熟果实。

呈圆锥形或纺锤形,常带有宿萼及果柄,单果重2 g~6 g,长1 cm~6.5 cm。

成熟果表面红色或黄绿色,稍嫩者黄绿色至青绿色,有光泽,具不同程度的皱缩。

3.2 泡小米辣以新鲜小米辣为主要原料,经过清洗,添加食盐、酸味剂,泡制,分拣,包装等工艺制成的泡椒蔬菜制品。

4 技术要求4.1 原材料要求4.1.1 生产加工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4.1.2 新鲜小米辣:果实新鲜、有光泽、硬实、不萎蔫,无霉变、无虫蛀,并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

4.1.3 食用盐:应符合GB 5461的规定。

4.1.4 其它原辅料: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不得使用非食品用原料和辅料。

4.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4.3 辣度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辣度指标4.4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理化指标4.5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中腌渍蔬菜的规定。

4.6 微生物限量4.6.1 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 29921中即食果蔬制品的规定。

4.6.2 指示菌限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指示菌限量4.7 食品添加剂4.7.1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

4.7.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

4.8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

甘肃省地方标准

甘肃省地方标准

ICS67、080、20X26BAHDB62 甘肃省地主标准DB62/T1008—2003油泼辣椒Dhilli powder made with boililng gil2003—02—09发布 2003—03—01实施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62/T1008—2003前言本标准由甘肃省天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甘谷县辣椒制品厂、甘谷荣升辣椒制品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全录李涛李箭王云雅韩振宇DB62/T1008—2003油泼辣椒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泼辣椒的术语、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油泼辣椒的质量评定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5009.11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10465 辣椒干GB/T5009.17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GB4789.2 食品中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 食品中卫生微生物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4789.4 食品中卫生微生物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5 食品中卫生微生物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4789.10 食品中卫生微生物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789.11 食品中卫生微生物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4789.15 食品中卫生微生物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T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2828DB62/T1008—2003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气味指辣椒特有的辛辣味,并带有配料的香味。

3.2滋味指辣椒固有的带刺激性和辛辣味。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3年第178号――关于受理大营裘皮等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3年第178号――关于受理大营裘皮等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3年第178号――关于受理大营裘皮等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3.12.24
•【文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3年第178号
•【施行日期】2013.12.2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商标与相关标识
正文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
(2013年第178号)
关于受理大营裘皮等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经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广东、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初审推荐,我局依法受理了大营裘皮等59个产品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对上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如有异议,可自公告之日起2个月内向我局提出;以上产品其地理标志保护申请资料存于我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管理机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备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B座911室
邮编:100088
联系电话:(010)82262293
传真:(010)82262293
E-mail:*****************.cn
质检总局
2013年12月24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辣椒质量标准
1.来源
鲜辣椒经晒干或烘干后的干辣椒。

2.性状
本品种固有的正常形状。

3.产地
甘肃、陕西,等其他各地
4.质量要求
4.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
表1感官要求
4.2理化要求应符合表2
表2理化要求
5 判定规则
5.1所检项目的检验结果全部符合要求时,则该批原料判为合格。

5.2检验结果如有一项指标未达到要求时,允许加倍抽样将此项指标复验,按复
验结果判定本批原料是否合格。

检测结果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且按物料管理办法执行。

6 检验方法
6.1理化检验
6.1.1水分
按GB/T5009.3-200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规定的第一法进行测定。

18
6.1.1仪器
6.1.1.1 恒温干燥箱:控温精度±2℃
6.1.1.2分析天平:精度0.1mg
6.1.1.3称量皿:50mmx30mm
6.1.1.4干燥器:用变色硅胶做干燥剂。

6.1.2分析步骤
称取样品5-10g(精确至0.0001g)于已烘至恒重的称量皿中,放入105℃±2℃恒温干燥箱内干燥2h,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称量,再放入恒温箱内烘1h称量,直至恒重。

6.1.3结果计算
样品的水分按式(1)计算,数值以%表示。

X= M1-M2 X100
M1-m2
式中:x----样品水分的质量分数%
M1---干燥前称量皿加样品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

M2---干燥后称量皿加样品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

M----称量皿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所得结果表示至一位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