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昆曲

合集下载

昆曲的传统剧目

昆曲的传统剧目

昆曲的传统剧目
什么是昆曲?
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被誉为“戏曲之母”。

它以华彩繁缛的唱腔、婉转动人的表演和精美细致的服饰著称。

昆曲是中国戏曲文化瑰宝之一,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典剧目
昆曲有许多经典的剧目,其中最著名的包括《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

这些剧目以其精湛的唱腔和深刻的人物形象而被广泛传播和演出。

《牡丹亭》
《牡丹亭》是昆曲中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

它讲述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主要角色有杜丽娘和柳梦梅。

这个剧目的唱腔曲调优美动听,表演技巧高超,被誉为昆曲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该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现如今,《牡丹亭》已成为昆曲艺术界的经典之作。

《长生殿》
《长生殿》是另一部备受喜爱的昆曲剧目。

该剧是根据元代著名作家郭守敬的《长生殿记》改编而成,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

《长生殿》不仅有精美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该剧以其华丽的舞台布景、精美的服饰和感人至深的情节,深受观众喜爱。

《桃花扇》
《桃花扇》是昆曲中的又一经典之作,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个剧目的特点是唱腔优美动听,舞台布景和服饰精致华丽。

《桃花扇》不仅表现了唐朝盛世的繁华和风采,也展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恋情深。

该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演出,一直备受观众喜爱。

昆曲简介

昆曲简介

昆曲简介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苏州昆山(属太仓州)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

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

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即时,无锡昆曲社对昆曲起到了繁荣推广的作用。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

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

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牌则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

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昆曲作家和音乐家,这其中梁辰鱼、汤显祖、洪升、孔尚任、李煜、李渔、叶崖等都是中国戏曲和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

昆曲历史发展简介

昆曲历史发展简介

昆曲历史发展简介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元朝末年的苏州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它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被誉为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

以下是昆曲历史发展简介:起源与初期发展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苏州昆山地区,据传是由于当地民间音乐的流传和戏曲爱好者的创作而形成的。

在明朝初年,昆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正式的戏曲形式,并受到了皇室的重视和喜爱。

在明朝嘉靖、隆庆年间,昆曲在艺术上逐渐成熟,并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明代戏曲繁荣与昆曲的普及明朝万历年间,戏曲繁荣发展,昆曲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许多著名的戏曲作家和演员应运而生。

其中,汤显祖是当时最著名的戏曲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品《牡丹亭》等对昆曲的表演风格和文学水平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著名演员沈璟、梁辰鱼等也为昆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代昆曲的鼎盛时期进入清代,昆曲继续繁荣发展,并达到了鼎盛时期。

康熙、乾隆年间,许多著名的戏曲家和演员涌现出来,如孔尚任、洪昇、唐英等。

他们的作品涉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对昆曲的表演和文学水平产生了深刻影响。

同时,清代宫廷也开始将昆曲作为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推动了昆曲艺术的发展。

近代以来的传承与发展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昆曲逐渐面临生存危机。

然而,在20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昆曲的珍贵和传承的重要性,开始推动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在此背景下,一些著名的戏曲家和演员如梅兰芳、俞振飞等人为昆曲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现代保护与传承进入现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1956年,昆曲“传习所”在上海成立,致力于培养专业的昆曲演员和音乐人才。

1980年,中国昆曲研究会在苏州成立,旨在推动昆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进一步彰显了其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

昆曲名词解释

昆曲名词解释

昆曲名词解释
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起源于明代,发源于江苏苏州地区,被誉为“戏曲之魂”,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珍品之一。

下面是一些关于昆曲的常见名词的解释:
1. 昆曲:昆曲是指苏州地区的戏曲艺术形式,也是昆山地区曲艺文化的代表。

昆曲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风格,娴熟的身段功底和精湛的演技而闻名,被誉为“百戏之祖”。

2. 正宫:昆曲中分为正宫、旦角、净角、丑角等角色类别。

正宫是指扮演贵族或官宦人物的男性角色,常常出现在昆曲的传统故事中。

3. 旦角:旦角是昆曲中扮演女性角色的角色类别,通常扮演贵妇、仕女等角色。

旦角在昆曲表演中以婉约、柔美、细腻的唱腔和姿态为特色。

4. 净角:净角是昆曲中扮演男性角色的角色类别,常常扮演武将、士兵等角色。

净角的表演风格以刚健、威猛的舞蹈动作和豪放、放声的唱腔为特点。

5. 丑角:丑角是昆曲中扮演丑角色的角色类别,常常扮演喜剧角色,具有滑稽、逗笑的表演风格。

丑角在昆曲中起到调剂气氛、增加戏剧效果的作用。

6. 坐脸:坐脸是昆曲中的一种表演技巧,指演员将一条腿盘腿坐在一个有绣花靠脚的小凳子上,另一条腿向下垂,同时唱腔
和表演。

7. 花旦:花旦是昆曲中扮演青年女性角色的特定角色类型。

花旦的造型和化妆都非常讲究,以嫩、俏、美、青春为特点。

8. 太监:太监是昆曲中的一种特殊角色扮演,他们通常扮演皇宫中的宦官,以太监的特有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角色的特点。

以上是一些昆曲常见名词的解释,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独特魅力和表演形式使其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传统剧目

昆曲传统剧目

昆曲传统剧目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剧目。

以下是一些昆曲传统剧目的相关资料。

1. 《桃花扇》《桃花扇》是昆曲中的经典之作,由明代文学家李时中所著,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

剧中唐明皇深爱杨贵妃,为了与其相见,亲自冒险去杨贵妃的家乡。

剧目中的音乐和唱腔极具特色,以独特的声腔表达恢弘的场景和深情的爱情。

2. 《牡丹亭》《牡丹亭》是昆曲中的又一经典之作,由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所著。

剧中讲述了幕末李煜与柳永的爱情故事。

剧目以细腻的情感刻画和动人的音乐表达,表现出了昆曲独特的艺术魅力。

3. 《长生殿》《长生殿》是昆曲中一部悲剧,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禁恋,以及最终的悲惨结局。

剧目中以宏大的场景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了唯美的艺术效果。

4. 《西华山》《西华山》是昆曲中一部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剧目,讲述了汉朝时期刘邦攀登西华山的故事。

剧目以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唱腔,展现了刘邦的智勇和聪明才智。

5. 《何文秀》《何文秀》是昆曲中一部以宋代文人何文秀为主角的剧目,讲述了他与贵族女子韦小宝之间的爱情故事。

剧目中以优美的音乐和情感丰富的唱腔,展现出了昆曲的独特魅力。

6. 《红楼梦》《红楼梦》是昆曲中的一部话本剧,改编自曹雪芹的同名小说。

剧目以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为基础,以昆曲的表演形式表达了小说中的深刻情感和复杂关系。

7. 《汉宫秋》《汉宫秋》是昆曲中的一部宫廷剧,讲述了西汉时期太后与诸候之间的纷争和权力斗争。

剧目以壮观的舞台场景和情感激烈的唱腔,展示了宫廷剧的庄严和紧张氛围。

以上是部分昆曲传统剧目的相关参考内容。

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这些剧目不仅在剧情上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在音乐、唱腔等方面也有独特的表现形式,给观众带来了艺术的享受。

希望以上资料能为您提供参考。

昆曲知识点总结

昆曲知识点总结

昆曲知识点总结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又称昆曲戏、昆山戏等。

起源于明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

它以优美的旋律、婉转的唱腔、华丽的服饰和精妙的表演技巧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戏曲史上,昆曲被誉为“戏曲之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昆曲的流派昆曲可以分为南派和北派两大流派。

南派昆曲源于江苏昆山,以昆山腔为代表,被称为“南昆”,主要包括沪剧、苏剧、常剧等。

北派昆曲源于北京,以梆子腔为代表,被称为“北昆”,主要包括京剧、徽剧、秦腔等。

两大流派各具特色,但都是昆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昆曲的表演形式昆曲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

唱是指演员通过歌唱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情。

念是指演员通过朗诵来传达角色的台词和情节。

做是指演员通过动作来展现角色的形象和性格。

打是指演员通过舞蹈和武打来展示角色的动作和动态。

这四种基本功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昆曲的独特表演风格。

昆曲的唱腔昆曲的唱腔具有独特的旋律和韵律,分为“折子戏”、“走板戏”和“彩白戏”三种。

折子戏是昆曲的主要唱腔,以悠扬的旋律和华丽的唱腔为特点,适合表现剧情的高潮部分。

走板戏是昆曲的次要唱腔,以明快的旋律和轻快的唱腔为特点,适合表现剧情的过渡部分。

彩白戏是昆曲的附加唱腔,以简练的旋律和洒脱的唱腔为特点,适合表现剧情的插叙部分。

昆曲的唱腔丰富多彩,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昆曲的服饰昆曲的服饰精美绝伦,包括戏服、头面、道具等。

戏服是演员表演时穿的服装,通常根据角色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有旦角、净角、丑角等不同类型。

头面是演员戴在头上的装饰品,通常根据角色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有花旦头面、生旦头面、老生头面等不同类型。

道具是演员表演时使用的物品,通常根据剧情的需要而有所准备,有扇子、剑鞘、印花巾等不同类型。

昆曲的服饰华丽瑰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

昆曲的表演技巧昆曲的演员需要具备高超的表演技巧,包括唱腔技巧、唱功技巧、念功技巧、做功技巧、打功技巧等。

昆曲

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山腔,是中国传统戏曲代表剧种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的表演,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奏乐器。

它唱腔优美,在演唱上注重对声音节奏速度的控制,讲究咬字吐音,从而形成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的独特风格。

昆曲的角色分工很多,老生分副末、老外、老生;小生分官生、小生、巾生;净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旦分老旦、正旦、作旦、刺杀旦、五旦、六旦、耳朵旦等。

各行角色都在表演上有自己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

昆曲剧目很多,共计有400多出折子戏。

演出较多的有100多出,如《浣纱记—寄子》、《宝剑记—夜奔》、《鸣凤记—吃茶、写本》、《牡丹亭—闹学、游园、惊梦、寻梦、拾画、叫画》、《渔家乐—藏舟、刺梁》、《长生殿—定情、酒楼、絮阁、惊变、哭像、闻铃、弹词》。

清乾隆55年(公元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

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瓜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

另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簧反调(即“反二簧”)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锣等唱腔。

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

有的唱腔及乐曲以唢呐、笛等伴奏。

打击乐器有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星子等。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

京剧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等。

昆曲简介资料

昆曲简介资料

• 昆曲的经典剧目和人物在中国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成
曲艺术的巅峰
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 昆曲的经典剧目和人物为后世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
• 昆曲的经典剧目和人物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较高的知名
富的素材和借鉴
度,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
04
昆曲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昆曲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与传承
现代社会的传播
• 昆曲在现代社会通过戏曲演出、影视改编、教育传承等方式进行传播
政策
教育、戏曲演出等
• 国家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昆曲的传承
• 国家通过设立昆曲传承基地、举办昆曲比赛等方式,推
和保护工作
动昆曲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昆曲传承与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 昆曲传承与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观众群体萎缩、专业人才流失、资金投入不
足等
• 昆曲传承与保护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机遇
• 昆曲传承与保护的机遇包括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际社会对东方文化的关注等
• 昆曲传承与保护可以通过与现代艺术、科技的结合,实现创新发展,提高自身的影
响力和竞争力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以唱腔和念白为主要
以唱腔、念白和表演
表现手段
的花旦为主要表现手
表现手段
表现手段
动作为主要表要求演
• 昆曲的末角要求演
• 昆曲的丑角要求演
员具备较高的文学素
• 昆曲的武戏要求演
员具备较高的音韵功
员具备较高的音韵功
员具备较高的表演技
养和艺术修养
员具备较高的武术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昆曲的历史1【单选题】下列剧作家中,属于明代的是(C)。

A、孔尚任B、洪昇C、汤显祖D、李渔2【单选题】目前演唱的昆曲剧本中除明清传奇外,还有元杂剧,如(A)。

A、《单刀会》B、《牡丹亭》C、《长生殿》D、《桃花扇》3【单选题】下列关于昆曲、昆腔和昆剧的认识,不正确的是(D)。

A、昆腔是指戏曲音乐而言B、昆曲既包括音乐又包括文学C、昆剧与昆曲没太大差别D、1949年以后昆曲改名叫昆剧4【判断题】昆曲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判断题】魏良辅的《浣纱记》是根据新创的昆山腔而创作的昆曲剧本。

(X )昆曲的特色1A 、 甩发技术B 、 表演技术的法则C 、 身法D 、把式 【单选题】南曲五音的工尺谱中, 凡”是对应的简谱中(D )。

A 、 doB 、 reC 、 miD 、 fa2【单选题】昆曲程式中的A 、 舞蹈B 、 武打C 、 表演唱、念、做、打”,“做”是指(C )。

3【单选题】昆曲表演艺术的五种技手、眼、身、法、步”,其中“法是指(B )。

【多选题】下列关于昆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BC )。

A、音乐伴奏以曲笛为主B、文本主要来自元杂剧和明清传奇C、曲谱为工尺谱D、4/4节拍对应的昆曲板眼是一板一眼5【判断题】《长生殿小宴》的曲牌是一套典型的南曲。

(X)6【判断题】昆曲的舞台程式是“一桌两椅”,但实际上并非一定是两把椅子。

(V)《浣纱记泛湖》赏析1【单选题】昆曲中的演员服装是以(C)服装为基础进行的艺术美化加工。

A、唐代B、元代C、明代D、清代2【单选题】《浣纱记》中的“纱”是剧中主人公西施和(D)的定情信物。

A、勾践B、夫差C、女狐D、范蠡3【判断题】《浣纱记》是第一部搬上舞台的传奇。

(V)昆曲行当:生1【单选题】下列关于行当价值的表述,不太准确的是(A、是文本到舞台实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座桥梁B、拉近与生活的距离,使角色更容易被观众接受C、是一种“制约”,也是一种“丰富”D、规范了表演艺术2【单选题】下列戏剧人物中,属于小官生行当的代表人物是(A、《牡丹亭》柳梦梅B、《玉簪记》潘必正C、《琵琶记》蔡伯喈D、《西厢记》张君瑞3【判断题】大官生属小生的家门,唱法为真假嗓相结合。

(V)B )。

C)。

4【判断题】《桃花扇》中的侯方域应属的行当家门是官生。

(X)《牡丹亭拾画叫画》赏析1【单选题】《牡丹亭拾画》中的《颜子乐》是属昆曲(D)的代表作。

A、鞋皮生B、穷生C、官生D、巾生2【单选题】《牡丹亭》描绘的是(C)的爱情故事。

A、李益、霍小玉B、侯方域、李香君C、杜丽娘、柳梦梅D、蔡伯喈、赵五娘3【判断题】“冷秋千尚挂下裙拖”出自《牡丹亭拾画》中的《颜子乐》。

(X)4【判断题】《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临川四梦”之一。

(V)昆曲行当:旦1【单选题】下列剧作中的老年妇女不是老旦应工的是(D)。

A、《牡丹亭》杜母B、《西厢记》崔夫人C、《白罗衫》苏母D、《琵琶记》婆婆2【单选题】昆曲旦行中相当于京剧中青衣的家门是(C)。

A、贴旦B、闺门旦C、正旦D、刺杀旦3【多选题】昆剧中被称为“三刺”的作品分别是(ABD )。

A、《渔家乐刺梁》B、《铁冠图刺虎》C、《水浒记刺山》D、《一捧雪刺汤》4【判断题】正旦的表演特点是声音宽厚,需用真嗓演唱。

(X)5【判断题】《占花魁》中的花魁女虽是妓女,却是由五旦来扮演的。

(V)6【判断题】《西厢记拷红》一出戏中戏份较重的应工是老旦和贴旦。

(V)《烂柯山痴梦》赏析1【单选题】《烂柯山痴梦》中的崔氏是(C)应工扮演的。

A、老旦B、刺杀旦C、正旦D、贴旦2【判断题】昆剧中雌花脸的表演是不受正旦本家门的束缚。

(V)3【判断题】崔氏唱“行路错做人差,我被旁人作话靶”,是因为她被当了官的夫婿给抛弃°(x)昆曲行当:净1【单选题】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它形成于(A)时期。

B、元代C、明代【单选题】昆曲 “传”字辈艺人取名时,以三点水为偏旁的是应工(A 、 生B 、 旦C 、 丑D 、 末【单选题】净行中的 A 、 身体残障B 、 品质低劣C 、 相貌丑陋D 、 身份低下《虎囊弹山门》赏析1 【单选题】《虎囊弹 山门》中的唱词 “树木槎枒,峰峦如画 ”是由( 邋遢白面”,“邋遢”是指(D )。

4【判断题】《天下嫁妹》中扮演“净”的角色是钟馗,属于反面人物。

(X) 5【判断题】净行中白面”在造型上既丑陋又有一定的美感。

(V ) B )所唱。

A、武丑B、花脸C、武生D、穷生2【单选题】唱词《寄生草》中暗藏着一种(C)的情感。

A、敢于打破圭寸建势力的大无畏B、悔恨与无奈C、师徒别离情D、豪放不羁、洒脱3【判断题】《虎囊弹山门》是取材于《水浒传》鲁智深救金翠莲等故事而发展出的一部戏。

(V)昆曲行当:末1【单选题】在末行装扮中分黑三和彩三,其中“三”是指(D)。

A、三件装饰B、三角帽子C、三寸高靴D、三缕胡子【单选题】昆曲行当中副末的特点是( D )。

A、年纪较轻B、多动、少应答C、胸有城府D、规矩、不张扬3【单选题】《琵琶记扫松》中的张广才是由(C)扮演的。

A、末B、副末C、外D、畐恢卜4【判断题】末行的细分家门中,末是指老生,年纪比较大的老年人。

(X)5【判断题】昆曲行当中的末一般是扮演有一定身份地位且老谋深算的人。

(V)《连环计议剑》赏析1【单选题】《连环计议剑》中是(B )请出一把剑放在堂中。

A、董卓B、王允C、曹操D、丁原2【单选题】《连环计议剑》中曹操的角色是介于副末和(C)之间来扮演的。

A、邋遢白面B、末C、白面D、外3【判断题】曹操与王允见面后关于落座几次的推让是一种礼仪的表现,但背后暗藏的是- -种相互试探。

(V)昆曲行当:丑1【单选题】关于丑的特征描述,说法有误的是(C)。

A、地位低下B、多善良人物C、多奸诈人物D、表现活泼、玲珑2【单选题】小花脸多是以( D )为开门戏。

A、《寻亲记茶访》B、《艳云亭痴诉点香》C、《渔家乐相梁刺梁》D、《孽海记下山》3【单选题】昆曲有五毒戏,《六月雪羊肚》中的张婆模仿的就是( D )。

A、壁虎B、蜈蚣C、蛤蟆D、蛇4【判断题】昆曲中丑的地位较高的一个表现是化妆时丑开脸之后其他行当才能化妆。

(V)5【判断题】《十五贯》中的娄阿鼠本是一个丑应工,先多为副来扮演。

(X)《燕子笺狗洞》赏析1【单选题】《燕子笺狗洞》是一出(D)扮演的戏。

A、外B、副外C、末D、副末【判断题】《桃花扇》的第四场中出现了副应工的阮大铖这个人物。

(V)3【判断题】《燕子笺狗洞》这出戏在表演风格上具有极度夸张的又不失文人趣味的特征。

(V)情之至也一一《牡丹亭》概论1【单选题】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中,问世最晚的是(D)。

A、《牡丹亭》B、《邯郸记》C、《南柯记》D、《紫钗记》2【单选题】元杂剧《西厢记》中阻隔张生和崔莺莺结合的主要是( B )。

A、政治见解B、门第C、切身利益D、生死【单选题】《牡丹亭》在表演时有两大群场,一是出现在《惊梦》中,还有一个出现在(C)。

A、《寻梦》B、《离魂》C、《冥判》D、《冥誓》4【判断题】《牡丹亭》中展现至情的两条线,属于下本的是由死到生。

(V)5【判断题】《牡丹亭》的至情体现在超越世俗、超越生死两个方面。

(V)《牡丹亭惊梦》赏析1【判断题】在早期《牡丹亭惊梦》中花神的扮演者穿着不一,男女不分。

(V)2【判断题】《牡丹亭惊梦》中表演柳梦梅和杜丽娘欢会之后再见面时更多得表现出二人的拘谨和害羞。

(X)月落重生灯再红:由生入死【单选题】汤显祖《牡丹亭》的基本情节来自明代话本小说(D)。

A、《还魂记》B、《还魂梦》C、《牡丹亭梦》D、《杜丽娘慕色还魂》2【单选题】《牡丹亭》由生到死的情节主线中,《寻梦》之后的是(C)。

A、《肃苑》B、《惊梦》C、《写真》D、《闹学》3【单选题】《牡丹亭》由生到死的情节中,真正达到高潮的一幕是(C)。

A、杜丽娘与母亲的生离死别B、杜丽娘托梦柳梦梅还魂C、杜丽娘弥留之际葬于梅树下的遗言D、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合4【判断题】《游园》中唱词“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体现出的情感既有欢乐,又有淡淡的哀愁。

(V)【判断题】唱词“似这等荒凉地面”属于《寻梦》中的第二个层次。

(X)《牡丹亭寻梦》赏析【判断题】《牡丹亭寻梦》一出戏在表演中演员身段较多,幅度调动也比较大。

2【判断题】《牡丹亭寻梦》是一出唱、念、做并重的独角戏。

(X)恰似春在柳梅边:起死回生1【单选题】《牡丹亭》由死到生的情节主线中,主要有《幽媾》、《拾画》、和(C)几折戏。

A、《游园》B、《写真》C、《冥誓》D、《寻梦》2【单选题】《牡丹亭》中的柳梦梅是(B)应工。

A、红生B、巾生C、小官生D、穷生3【单选题】《牡丹亭》中当柳梦梅得知杜丽娘是鬼魂时,他的反应是(C)A、无所谓B、无奈C、惊吓D、厌烦4【判断题】《牡丹亭叫画》一折戏既能看出小生之情,又能看出小生之趣。

(V)5【判断题】《幽媾》一折戏中调侃柳梦梅的是杜丽娘本人,而非她的魂灵。

(X)《牡丹亭幽媾》赏析1【单选题】《水浒传活捉》一出戏中的两位主角是( D )。

A、裴少俊、李香君B、宋引章、赵盼儿C、陈妙常、潘必正D、张文远、阎惜娇2【判断题】《牡丹亭幽媾》一折戏中柳梦梅最初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拘谨。

(V)3【判断题】《牡丹亭幽媾》的舞台程式是典型的一桌两椅。

(V)(V) 《叫画》寻不到的寻找汤显祖的自救1【单选题】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指向了佛道情侠,其中指向“道”的是(C)。

A、《南柯梦》B、《紫钗记C、《邯郸梦》D、《牡丹亭》2【判断题】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体现出作者的无情、 多情、至情、情尽的纠葛交缠。

(V )《邯郸记生寤》赏析1【单选题】《邯郸记 生寤》的表演特点,描述有误的是(C )。

【单选题】《紫钗记》的主要情节是来自于( A 、 唐代 B 、 宋代 C 、 元代 D 、 明代 3【单选题】讲述了书生梦中做大槐安国驸马, A 、 《紫钗记 B 、 《邯郸记》 C 、 《牡丹亭》 D 、 《南柯记》 4【判断题】 “搔首向东林,遗簪跃复沉A )传奇小说。

后荣华富贵,梦醒却皈佛的故事是 (D )。

是汤显祖在少不得志时写的一首诗。

(X )A、行当跨度大B、表演夸张C、年代跨度大D、空间感强2【判断题】《邯郸记》一出戏反映的是明代上层政治的特点。

(V)3【判断题】汤显祖在《邯郸记》中用深情,却又讽刺性的手法表现出卢生的穷凶极恶。

(X)霓裳遗事,流播词场一一《长生殿》概述1【单选题】《长生殿》中的唱词“渔阳辇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摘自(D)。

A、《梧桐雨》B、《沉香亭》C、《舞霓裳》D、《长恨歌》2【单选题】《长生殿》这出戏的题旨是( A )。

A、情B、利C、义D、怨3【单选题】下列关于《长生殿》的成就,说法不恰当的是(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