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艇调试程序剖析

合集下载

救生艇救助艇试验大纲

救生艇救助艇试验大纲

救生艇救助艇试验大纲船名:编制:校对:审核: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及艇脱钩试验的一般性步骤救生艇基本参数:空艇重量+设备重量:2485 公斤;人员重量:35 人数*75(每乘客以75公斤计算)= 2625公斤;满载重量:5110 公斤。

(一). 救生艇架负荷试验:计算方法:试验负荷=(满载重量)*1.1= 5621 公斤步骤:(1)、用横梁、重块及卸扣钢丝按上述重量配重;巡查罗经甲板、艇甲板及其下方生活区甲板,如有的话,移开信号弹、航行灯、救生圈、登乘艇软梯及上下船舷梯等障碍物,以防吊货钢丝及重块刮到碰伤。

在坞底用红白旗划出安全区域,赶走或移开下风的人员和设备(如高空车,喷漆机和沙缸等)。

(2)、利用岸吊将横梁等重块悬挂于艇架的吊艇勾;并在岸吊保护下,松开艇架止动杆;操纵制动器,让艇架逐步降落,伸出舷外,直至支撑脚落座后刹住。

动作不宜过快过猛,既可以避免试重撞坏舷侧构件,又可以避免吊艇滑车从吊臂头的羊角内滑脱。

(3)、设立观测器准备测量重块的速度;门机预先垂落2米钢丝,并配合以下动作继续垂落钢丝;一切工作预备好之后,松开救生艇绞车制动器, 重块在重力作用下下坠,降落速度达到0.4 - 0.6 m/s时,突然刹车; 刹车时不允许使力压下刹车杆,只需双手迅速松开刹车锤即可。

若吊艇机制动器为裸露者,在不良天气情况下应安全可靠,试验时应在制动器上洒水。

注:重块一次不间断、连续下坠距离要求至少3米或以上。

(4)、观察检测刹车性能、艇架及其钢丝滑车等附件强度,重复步骤(3)一~二次。

获得验船师满意并验收。

(5)、岸吊吊高代替荷重后,逐步回收艇架,检查两只艇臂的限位开关,是否在恢复原位时自动切断能源,并顺带检查吊艇机的手动装置,以试验其可靠性。

然后打开刹车装置进行内部检验。

验船师验收。

另一副艇架按上述方法重复做试验。

(6)、救生艇装船后,还应做空艇的收放试验,结束。

备注:(1)、试验前,检查艇架的手制动装置及自动调节降落速度的调速制动器,齿轮箱,吊艇钢丝和吊勾,滑车等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岸吊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岸吊和吊货钢丝的安全工作负荷一般要求大于代替荷重的10倍,至少3倍。

救生艇与救助艇操作管理指导手册

救生艇与救助艇操作管理指导手册

救生艇与救助艇操作管理实验指导书周文烈 编写船艺实验室1救生艇筏操纵工作程序1.1救生艇的吊放和固定(重力式艇架)1)艇长站在艇舷边指挥,先取下艇罩;接着两人登艇,解开救生索,塞牢艇底塞,检查稳艇索是否解开,带好首尾缆绳,送出止荡索,拔去安全销,解脱安全钩,检查短拉索是否系牢,卸下梁木。

2)听到艇长口气后,副艇长提起艇机制动杆,将艇降至登艇甲板,艇员登艇。

3)人员登艇完毕后,松掉止荡索和短拉索,将艇继续降至水面,保持吊艇索有一定的受力,艇上人员向上拉起联动脱钩操纵环,使艇脱钩。

4)放艇人员利用绳梯或救生索下艇。

5)装上舵柄,解脱首尾缆,撑开并迅速划离大船约1/4里处待援。

6)机动艇降落水面之前即应把艇机发动好,以便艇落水后即可动车驶离。

1.2吊艇及固定1)吊艇前,艇上除留2名技术熟练的挂钩艇员外,其余人员从舷锑或绳梯登上大船。

2)由大船调整好艇首尾缆使艇处于吊艇滑车的下方,尽量做到既易于挂钩又勿使吊艇索挂钩过于松驰。

3)前后吊艇钩一旦挂上后,应立即将艇吊离水面。

横摇时应选择大船自另一舷回变到正浮位置时迅速挂钩,然后尽可能在大船向另一舷横倾时将艇吊离水面。

4)将艇吊至艇甲板时暂停,装上短拉索,收进艇的首尾缆绳并盘好,打开艇底塞放净积水,将止荡索滑车组收进艇内,最后两名挂钩艇员离艇。

5)继续吊艇至存放位置,然后将稳艇索系牢。

插好安全销,切断艇机电源,艇长检查确认妥当后宣布解散艇员。

2气胀式救生筏的投放2.1检查充气拉索是否牢固系结于筏架上,解去存放筒上系绳。

2.2拔去筏架上的保险插销,板动投放手柄,气胀式筏存放筒则靠自重滚出舷外。

2.3气胀筏充气后将其拉靠大船舷边。

2.4人员从绳梯或舷梯处登筏,如高度不超过4.5米,可直接从船上跳人筏内,如筏倾覆,应先予以扶正。

;3救生艇艇机操纵工作程序3.1操作规程1)检查燃油箱燃油是否足够,检查机油量。

2)将调速操纵杆手柄放在 "慢"与"快"的中间,离合器操纵杆应处于"停车" 位置。

关于救生艇操作和检查相关规定的解释

关于救生艇操作和检查相关规定的解释

标题:关于救生艇操作和检查相关规定的解释Title:内容:Contents:救生艇是船员在危难时刻的救星,是保证海上人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但让船员莫名惶恐的是一个统计信息:在救生艇操作事故中伤亡的人比它从海上救起的人还多。

相当一部分船员对放艇操作谈虎色变,宁愿违反规定,也不冒放艇导致事故的危险。

这种思维方式可能导致的直接结果是船舶在港口国检查中被开具缺陷甚至被滞留,而其潜在危险在于救生艇的操作可靠性没法得到验证,船员不熟悉操作要领,以至于在紧急情况下不能有效予以使用,甚至导致事故。

公司曾就救生艇降落操作问题与大量船员进行过沟通,了解他们不按规定实施放艇操作的原因,结果发现超过半数人员并不知道如何进行操作和检查能符合SOLAS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只是简单的认为:放艇危险。

最典型的事例是救生艇的自由降落操作,当进一步问起辅助方式降落和模拟方式降落操作时,鲜有人能准确予以解释。

也就是说船员并不一定清楚,即使不必自由降落救生艇,也可以用其他方式的操作满足“公约”的相关要求,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在此,把相关要求进一步予以解释。

一、 从存放位置做必要的移动按照“公约”第III章,第20条6.3的规定:“如果天气和海况允许,货船上除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外,应将救生艇在不载人的情况下从其存放位置作必要的移动,以证实降落设备可正常操作”。

这个操作应每周进行,并把检查结果记入“航海日志”。

常见的问题是,没有真正进行检查,没有把检查结果记入“航海日志”,或对自由降落式救生艇记录了同样检查和试验。

这种检查是很容易验证的,因为吊艇钢丝的导向滑轮转动会留下痕迹,如果滑轮轴的润滑油表面干燥且被厚厚的灰尘覆盖,显然没有在近期进行过这种操作。

按规定这种检查的结果应记入“航海日志”重大记事栏,而这一栏只能由大副或船长填写。

如果船舶所配备的救生艇是自由降落式仍每周记录这种检查,很容易招致PSCO对记录真实性的质疑,并提出检查操作的细节问题,这显然给船舶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2.4 救生艇及艇吊调试程序

2.4 救生艇及艇吊调试程序

序号 2.4 项目 : 救助艇及艇吊No. 2.4 TITLE : RESCUE BOAT AND DAVIT1.0目的AIM1.1 确认救助艇吊安装的正确性。

To ensure the proper installation of the rescue boat davit.1.2 验证救助艇吊功能的正确性。

To demonstrate the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of the rescue boat davit.2.0仪器APPARATUS万用表、试验压铁Multimeter、Test weights3.0参考REFERENCES3.1 图纸:MW619A-F3821-M-01 ——救助艇和艇吊安装图Dwg: MW619A-F3821-M-01 ——Installation plan of rescue boat and davit3.2 图纸:MW619A-647-010 ——救助艇吊接线图Dwg: MW619A- 647-010 ——Rescue boat davit wiring andcoonection4.0试验前检查项目PRE-OPERATION CHECK4.1 检查救助艇吊是否满足3.1~3.2项The rescue boat davit shall be inspected for compliance with ref.#3.1 to #3.2.4.2 检查油位是否达到额定要求Check oil level is on specified condition4.3 检查各操作手柄及控制杆是否位于中位Check operation handle/control levers are in neutral4.4 检查钢丝绳是否位于正确位置Check wire ropes are in the right position4.5 检查系统压力和安全阀压力Check pressure of system and safety valve4.6 测量绞车电机冷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兆欧Measure the cold insulation resistance of winch motor, which shouldbe not less than 1 M4.7 试验前船舶需处于轻载状态且尽可能处于水平状态。

救生艇艇机的操作程序

救生艇艇机的操作程序

救生艇艇机的操作程序
一、启动程序
1、打开机器冷却水的海水阀和燃油箱的燃油阀;
2、将离合器操纵手柄处于停车位置;
3、将调速器操纵手柄放在中速位置;
4、接通电启动按钮与蓄电池之间的线路;
5、盘车,使艇机活动部件运转一下,检查有无异响;
6、使减压阀处于减压位置,按启动按钮,当启动马达带动飞轮且有适当
转速时,关闭减压阀,艇机即启动完毕。

7、如用手摇把起动时,应装上手摇把,由慢而快的转动机器,当转到适
当的转速时,关闭减压阀,并继续快速转动机器,直到马达启动为止。

手摇把应尽快拿下。

另:低温启动艇机有困难时, 可将低温起动液按规定量倒入柴油机进液口, 再按上述方式启动艇机。

二、停机的程序
1、停车前先逐渐减小油门,使转速缓慢地降下来。

待其运转3—5分
钟后,再将离合器的操纵手柄扳至“停车”位置。

2、关闭燃油阀,然后切断电源,最后关闭冷却水的海底阀。

3、如环境温度在零度或零度以下时,停机后应使柴油机冷却水温度降
至30—40度后再打开放水开关,且冷却水要放净。

救生艇和救生艇阀降落和登乘装置的检查和检验要求

救生艇和救生艇阀降落和登乘装置的检查和检验要求

救生艇和救生艇阀降落和登乘装置的检查和检验要求救生艇1.检查艇体的一般情况,艇体情况良好,无破裂、受损、变形,钢结构(特别是艇钩及坐板)无过度腐蚀:2.舭部扶正把手,扶正索连结情况良好;3.环艇设置的链环状可浮救生索状况良好,无老化、霉烂;4.防荡索的连接和快速释放布置正确、可用;5.舵板及基座架、螺旋桨、油箱情况良好;6.救生艇属具齐全、有效(饼干淡水、烟火信号、急救药箱等),过期的属具没有存放在艇上;7.艇内舾装件情况良好(浆叉、浆、桅、帆等);8.救生艇机启动试验,并作正、倒车离合试验,油箱有足够的燃料,外观干净,无漏油;9.反光带已按规定张贴;10.相应位置已粘贴IMO 标志;11.救生艇外的标志清楚、完整:开敞式救生艇应在艇的外部标有艇号、尺度、定员数(按实际属具配备)、船名:对于封闭式救生艇还要求在其顶棚的上部标有船名或呼号或 IMO No及艇编号;12.艇机的备件和维修工具完整、可用;13.检查船舶航海日志,查看上次救生艇放至水面的日期,公约要求常规救生艇至少每三个月降落至水面一次,对于自由降落的救生艇至少每六个月降落至水面一次,对于兼作救助艇的救生艇要求每月降落至水面操纵一次,如果在航海日志中所记录的放艇试验的日期超过了上述的规定,则验船师应要求进行放艇试验;14.救生艇的修理要求如在检验中发现救生艇的严重缺陷,验船师应立即提出修理要求:•小缺陷如表面鼓疱、擦伤或轻微表面损伤可根据制造厂说明书的要求在GRP表面上予以修理;•重大缺陷,例如裂纹、穿孔、加强部位的断裂等需制造厂或维修站有经验的人员进行修理,修理后应进行满载负荷试验;15.尽实际可能对浮力箱或固体浮力进行检查;16.尽实际可能对耐火救生艇的检验与试验;•检查自供气系统的气瓶压力、各开口的密性情况及透气系统,不必将气瓶的气体释放进行效用试验,当气瓶压力低于原气压90%时,应重新充气,气体应为空气,绝不能用氧气;•操作说明是否张贴在控制位置附近;•确认喷淋系统随时可用;救生艇筏降落和登乘设备1.结合艇的试验检查艇架装置所有滑轮、滑车、卸扣、艇索及活动零部件处于良好状态,并有可靠的防护保养(如涂油脂);2.检查并试验手动与电动联锁装置;3.检查甲板到登乘梯顶部或从登乘梯顶部到甲板的过渡应设有扶手,且处于良好状态;4.确认撤离滑梯降落和登乘设备能由一个人在登乘位置展开;5.艇架金属结构件和固定零部件的最大耗蚀量超过原尺寸10%或有裂纹,显著变形时,应予换新或修理:活动零部件(滑轮、滑车等)最大耗蚀超过原尺寸10%,销轴的最大耗蚀超过原直径的6%或有裂纹,显著变形以及滑轮轮缘裂纹应予换新或修理;6.降落装置进行了对强度有影响的修理或改变后应做2.2倍安全工作负荷的强度试验;7.登乘梯踏板应无损坏,表面应有有效的防滑处理,边绳无严重拉毛或破断痕迹;8.对艇筏降落站和登乘处所由应急电源供电的应急照明,对艇架回收限位器及弃船警报系统进行效用试验;。

救助艇操作规程+救生艇架施放规程+救生艇属具

救助艇操作规程+救生艇架施放规程+救生艇属具

救助艇释放操纵规程一、放艇1、准备工作1)两人登入艇内,松开救生索,塞上船底塞,检查首尾缆的固定状况和止荡索的固定状况。

2)传下缆绳,检查其它属具与物品固定状况,清洁艇内。

3)艇长命令其他放艇人员放下登艇绳梯,解开所有稳索,松开艇架上的安全栓。

2、放艇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艇长检查各处清爽后,下令放艇,操纵吊艇机人员抬起吊艇机的刹车柄,艇靠自身的重量下降滑至船舷外,直到止荡索完全受力拉向舷边艇的位置,停止放艇。

3、人员登艇两人将收紧索两端分别收紧固定好,人员依次坐在艇座标志上。

4、继续放艇艇长命令操纵吊艇机人员放艇,抬起刹车板,使艇降落,同时尽快检查机器状况,在入水前发动起来。

5、脱钩将艇放止水面后,尽快同时解开首尾吊艇钩,驶离大船。

二、救助艇回收1、准备凋艇船艇降低船速,将救助艇置于大船下风舷,停车把定船向,重新带好首尾缆,并将艇首缆调整好,艇钩位于吊艇索正下方。

2、挂钩艇首尾艇钩同时挂好,除留两名艇员外,其余人员分别由登船艇上船。

3、吊艇检查一切正常后,操纵吊艇机将艇吊起,并使艇归复原位。

(限位开关离原位大约300MM时停机)这时应用手摇柄将艇收回到原来的存放位置。

4、归位将艇上所有属具归位,系收止荡索、插上安全栓、卸开船底塞,一切恢复原来存放状态,吊艇索不要受力,也不要太松。

(须制作1块)OPERATING INSTRUCTIONS OF BOAT DA VIT救生艇架施放规程LOWERING(放艇)1)Release the slip hook of lashing line ①and remove arm stopper②.脱开系索的伸缩钩并拔掉艇臂插销2)Turn out the davit arm by lift up brake lever ⑤or by remote control lever ④orby remote control rope③from boat inside.通过抬起制动器操作杆或遥控杆或通过艇内遥控绳控制放出吊艇臂3)Release the lifting hooks after lowering the boat.在降下艇后脱开吊钩HOISTING(收艇)1)Hang the sling block on the hook of the boat.在艇钩上悬挂吊索滑车2)Set the clutch lever of winch up high speed position.调整绞艇机离合器操作杆到高速位置3)The hoist the boat by motor or manual handle to deck lever.通过电动机或手动摇柄吊起艇到甲板4)Set the clutch lever of winch to low speed position.调整绞艇机离合器操作杆到低速位置5)To hoist the boat by motor or manual handle up to the boat stowage position.通过电动机或手动摇柄吊起艇到安放位置6)Secured the boat with lashing lines.用系索系牢艇救生艇属具LIFEBOAT EQUIPMENT。

船舶救生艇的释放流程和注意事项

船舶救生艇的释放流程和注意事项

船舶救生艇的释放流程和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船舶救生艇的释放流程及注意事项详解在海上航行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HD32-6 WHPH生活模块项目CMP-WHPH(LQ)-MA-0001 版次:0目录1.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规范和标准 (3)4.文件和图纸 (4)5.调试准备 (4)5.1动力 (4)5.2材料 (4)5.3人力 (4)5.4仪器仪表及工机具 (4)5.5调试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调试前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证书和报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调试 (6)7.1外观检查 (6)7.2绝缘检查 (6)7.3功能模拟测试 (6)7.4试验载荷 (7)7.5吊艇架静力试验 (7)7.6起艇机试验 (8)7.7救生艇及起艇机试验 (8)7.8试验注意事项 (10)8.调试总结 (10)1.0 说明1.1该程序适用于QHD32-6 WHPH生活模块项目30人全封闭耐火救生艇兼救助艇调试。

1.2救生艇供应商为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数量2套a)主要参数:●救生艇/救生兼救助艇型号:BH-6A●艇长: 6.50m●艇宽: 2.30m●型深: 1.20m●钩距: 6.00m+0.02m●定员:30人●空船重量(带燃油与设备):3210(kg)●满载重量(SWL):5685(kg)●吊艇架最大工作负荷:75KN●起艇机(BW-LR75)救生/救助艇)最大起升负荷:60kN(low speed)48kN (high speed)下降速度(Lowering speed):40~60m/min提升速度(Hoisting speed):≥6m/min (low speed)≥18m/min (high speed)2.0 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指导QHD32-6 WHPH生活模块项目全封闭耐火救生艇兼救助艇调试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

3.0 规范和标准3.1法律法规●“救生设备试验”IMO MSC.81(70) 1998●“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SOLAS) IMO 2009综合文本●“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0●“海船救生设备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4.0 文件和图纸●调试大纲●设计规格书●数据表●耐火救生艇布置图●耐火救生艇完工图●吊艇架完工图●起艇机完工图●吊艇架使用说明书●起艇机使用说明书●耐火救生艇使用保养说明书●厂家资料5.0 调试准备5.1动力●起艇机电源●救生艇充电电源5.2材料(型号见说明书)●柴油●润滑油●润滑脂●齿轮油5.3人力●设备调试负责人●专业调试工程师●技能工人●安全监督5.4仪器仪表及工机具●秒表、测温计、兆欧表、电流表●双吊点吊架及重物:12.221吨●沙袋或压铁(海上试验): 3.0305吨●皮卷尺(20m):2只●绳子●吊带●索具●对讲机●厂家专用工具●维修包5.5调试备件●规定的调试备件●易损备件6.0 调试前检查6.1调试环境●调试区域干净、整洁●调试区域照明满足工作要求6.2安全●调试人员劳保用品佩戴整齐●调试区域警示隔离,并在明显位置悬挂警示牌●调试区域通风良好●调试区域严禁存放危险品●与调试无关人员禁止进入调试区域●调试区域禁止交叉作业●调试区域设有紧急疏散通道●配备消防器材●操作开关挂牌上锁●调试使用的辅助设备执行相关设备的安全操作管理规定和程序6.3证书和报告●检查设备的合格证书●检查设备出厂试验报告●检查设备安装检验报告●检查仪表的安装报告、检定证书●检查电缆的校线报告●检查相关的管路系统检验报告7.0 调试7.1外观检查●依据设备设备数据表和铭牌,确认救生艇参数正确无误●检查确认救生艇、吊艇架、钢丝绳等安装完成并检验合格●检查救生艇、吊艇架及相关设备外观是否有损坏●检查确认所有仪表完好●检查相关电缆,确认连接完毕●检查相关盘柜的仪器、仪表、按钮灯具,确认齐全完好●检查紧固件是否安装完好●检查救生艇油料,确认加注完成●检查应急供气系统及装置,确保应急系统在火灾和危险区域为救生艇正常供气●按照设备清单,检查所有艇内属具,确认齐全完好●检查救生艇发动机启动电瓶及充电器,确认安装、连接完成,并满足使用要求7.2绝缘检查●测量电机的冷态绝缘电阻,不低于1MΩ●测量空间加热器的冷态绝缘电阻,不低于1MΩ7.3功能模拟测试7.3.1救生艇发动机功能试验●主控制开关功能●保险开关功能●报警灯功能●蜂鸣器功能●冷却水温度高报警功能●柴油压力低报警功能●启动功能●运转试验●“速度/传送”控制杆功能7.3.2电器效用功能试验7.3.2.1电瓶功能试验●向电瓶充电,直至指示灯显示为绿色●断开电接线,测量电瓶电压并于电瓶标注的额定电压作对比●电瓶放电至指示灯显示为黑色●测量此时电瓶电压并做好记录7.3.2.2各类灯具的功能测试●包括舱顶灯、示位灯、搜索灯、罗经灯7.3.3喷淋功能试验●检查海水引入阀,注入防渗黄油进行润滑●检查喷淋泵、软管、喷淋短管接头的连接,确认完好●打开海水引入阀●启动喷淋泵使海水喷洒到艇体●观察喷淋水膜覆盖艇体分布情况是否均匀7.4试验载荷●空船重量(带燃油与设备) 3.21吨● 30人重量 2.475吨● SWL(救生艇满载重量) 5.685吨● W0 (空船重量+3 人) 3.4575吨● W0’ (空船重量+6 人) 3.705吨● F1=2.2 x SWL = 2.2 x 5.685=12.507吨● F2=1.1 x SWL = 1.1x5.685=6.2535吨● F4=1.1 x W0’ = 1.1 x 3.705=4.0755吨● F5= F2 - 3.21=6.2535 - 3.21=3.0435吨7.5吊艇架静力试验试验负荷:F1=2.2 x SWL●将吊艇架按要求焊接在救生平台之后,应首先对吊艇架的焊缝和吊艇平台的水平度进行检查,焊缝检查方法为超声波和磁粉检查。

●将F1吨重物均匀的挂在吊艇架的两个支点上,悬挂时间不少于5分钟,试验后的吊艇架及救生平台不得有任何永久变形或损坏。

●焊缝应进行重新检查,不得有损坏,变形等。

7.6起艇机试验使用配重(不带救生艇),重物悬挂高度不低于10M,否则下述试验不准确。

救生艇起艇机试验负荷:F2=1.1 x SWL救助艇起艇机试验负荷:F4=1.1 x W0’7.6.1下放速度实验●将F2吨重物均匀的挂在起艇机的两个吊艇环上,用手搬起起艇机制动手柄,将重物下放到地面,测定其下放速度,其速度控制在~43.68m/min, 如果达不到或超过上述下放速度,应进行调校,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重物在下放过程中,起艇机刹车系统不能过热,发烟,打滑或卡住。

齿轮箱等温度不能过高。

●以上下放试验不得少于三次。

7.6.2刹车试验●将F2吨重物均匀的吊在起艇机的两个吊艇环上,搬起起艇机制动手柄,使重物下放,在下放过程中,做刹车试验,以检查起艇机刹车系统的性能,起艇机及刹车系统不得有打滑,发烟,过热及卡住等不正常现象发生。

●试验不得少于三次。

7.6.3提升试验及回收驻车试验●将F2吨的重物均匀的挂在救生艇起艇机的两个吊环上,做提升下放试验,测量起艇机的提升速度,救生艇起艇机的提升速度为不小于6m/分。

●将F4吨的重物均匀的挂在救助艇起艇机的两个吊环上,做提升下放试验,测量起艇机的提升速度,救助艇起艇机的提升速度~18m/分,如果提升速度过快或过慢,应进行调校。

●另外,在提升过程中可作回收驻车试验,即提升过程中刹车试验。

上述提升,回收驻车试验,均不得少于3次,检查起艇机与吊艇架各部分性能,不得有打滑,卡住,过热或起艇机的电气控制部分不正常等现象。

7.7救生艇及起艇机试验(在海上进行或港池进行)注意:该试验必须有厂家人员参与才能进行。

当组块在海上安装就位后,把救生艇吊挂在各自的位置上,检查救生艇就位后各部分位置是否合适,固定支架及固定块的固定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应进行调整,待救生艇,吊艇架和起艇机全部安装调整完工后,应进行下列试验:7.7.1放艇试验(1.1XSWL):●艇内加入重量为F5吨的压铁(用布包好,以防碰坏艇内壳件和部件)或沙袋,在起艇平台上,用手搬起起艇机制动手柄,将艇下放,救生艇在下放过程中,可做刹车试验,以检查起艇机刹车系统的性能,试验不得少于三次。

起艇机及刹车系统不得有打滑,发烟,过热及卡住等不正常现象发生。

7.7.2救生艇的脱钩、挂钩试验:上述放艇试验后,当耐火救生艇放到海面后,就可以进行救生艇的脱钩、挂钩试验。

其步骤如下:●艇内进入三人,其中一人操纵救生艇,二人负责救生艇的挂钩等项工作。

驾驶员可在艇内拉开艇的脱钩装置,艇的首尾吊艇钩便可同步脱开。

艇脱钩后,驾驶员可发动艇内主机,使艇航行一段距离后再驶回原地方,进行艇的挂钩试验。

方法是驾驶员把艇驶到起艇机两条吊索环的正下方,其他二人分别打开艇的前盖、后门,探出身体,分别把吊环挂入艇钩内(挂钩前应注意首尾吊钩在脱钩之后是否已经正确复位)。

然后三人离开救生艇,在平台上起动起艇机,将救生艇收至救生平台就位。

应注意救生艇的首尾就位方向在挂钩时不能搞错(对不具有全员提升能力的救生艇,起吊前应卸掉荷载)。

●由于脱钩、挂钩试验在救生艇出厂试验时已作过,所以如第一次很顺利可只作一次试验,但如遇有异常情况,应调校好后再重新做试验。

●做上述试验时,为防止艇脱钩后漂得太远,也可事先在艇上系一根缆索,另一端拴在救生平台栏杆上,回收艇时使用方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