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沪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第一学期试用本夸张的面具共17页
沪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 12、《夸张的面具》 》教学设计

沪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 12、《夸张的面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夸张的面具》是沪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面具的制作方法和夸张的表现手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夸张特点的面具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面具制作和夸张表现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勇于创新,充分利用材料和颜色,表现出自己独特且夸张的面具。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面具的制作方法和夸张的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勇于创新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面具的制作方法和夸张的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夸张特点的面具作品。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面具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制作方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新面具设计。
3.互动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面具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面具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面具制作材料(如纸张、颜料、画笔等)。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面具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面具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同时,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夸张的面具》。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具有夸张特点的面具作品,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面具的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夸张的表现手法在面具制作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面具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和夸张表现手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动手制作自己的面具。
4.巩固(5分钟)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制作的面具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和完善作品。
同时,引导学生互相欣赏、交流,分享制作心得。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任务,如制作一个具有故事情节的面具组合,或尝试使用其他材料制作面具。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夸张的面具》沪教版(1)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夸张的面具》沪教版(1)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夸张的面具》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面具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夸张面具的特点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夸张面具的图片,以及制作面具的步骤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对面具这种艺术形式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如何创作夸张面具,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面具的特点,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制作夸张面具。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夸张面具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夸张面具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夸张面具。
五. 教学方法1.观察分析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夸张面具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特点。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手制作夸张面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面具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夸张面具的图片和制作面具的材料。
2.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面具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夸张面具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发现夸张面具的特点,如形状、颜色、图案等。
2.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制作面具的步骤和方法,以及一些制作面具的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新,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夸张面具。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制作步骤和方法,开始制作自己的夸张面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一些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让其他学生欣赏并发表意见。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
5.拓展(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其他形式的夸张艺术作品,如夸张的绘画、雕塑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夸张艺术的表现形式,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夸张的面具|沪教版

教案标题: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夸张的面具|沪教版教案设计理念:本课以“夸张的面具”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面具文化的多样性,学会运用夸张的手法进行美术创作。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创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文化的多样性,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夸张手法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了解面具文化的多样性。
2. 学习夸张的表现手法。
3. 创作夸张的面具作品。
教学重点:1. 夸张的表现手法。
2. 面具作品的创作。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夸张手法进行创作。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面具的材料。
3. 评价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不同地域、民族的面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面具的认识和感受。
3. 教师总结面具文化的多样性,引出课题。
二、新课学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夸张的表现手法,出示夸张面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2. 学生尝试运用夸张手法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评价、总结。
三、实践创作(15分钟)1. 教师出示制作面具的材料,讲解制作方法。
2.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夸张面具。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四、拓展延伸(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面具还可以运用在哪些场合?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3. 教师总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3. 教师总结,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面具文化的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夸张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夸张的面具》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夸张的面具》沪教版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夸张的面具》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夸张面具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面具的起源、面具的分类、面具的设计和制作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面具的文化内涵,提高审美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但他们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事物的认知和表达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创新,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分类和设计方法,提高审美素养。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美术技能。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欣赏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面具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提高他们的美术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各种面具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讲解法:讲解面具的起源、分类和设计方法,让学生了解面具文化。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夸张面具,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4.评价法: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和自我认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面具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欣赏和讲解。
2.准备面具制作材料,如纸张、颜料、画笔等。
3.准备展示台和投影仪,用于展示学生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欣赏各种面具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让学生谈谈对面具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讲解面具的起源、分类和设计方法,让学生了解面具文化。
展示一些著名的面具作品,引导学生分析面具的特点和魅力。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自己的夸张面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创新和提高。
4.巩固(10分钟)学生动手制作面具,教师继续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他们的制作技能。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 夸张的面具巧手做面具》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夸张的面具巧手做面具》沪教版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夸张的面具巧手做面具》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制作面具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面具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面具的设计方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力进行创作。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手工制作经验,对于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他们的手工制作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在制作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指导。
此外,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对于面具的制作充满好奇和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面具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面具的制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面具。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在讲完制作方法后,进行示范制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2.引导法:老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的面具。
3.评价法: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发挥优点,改进不足。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制作面具所需的材料:彩纸、颜料、剪刀、胶水等。
3.学生作品展示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面具图片,让学生了解面具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引导学生谈谈对面具的认识和印象。
2.呈现(5分钟)老师展示制作面具的步骤和方法,讲解面具制作的注意事项。
然后进行示范制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动手制作面具。
老师在制作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面具。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发挥优点,改进不足。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夸张的面具 圣诞面具》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夸张的面具圣诞面具》沪教版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夸张的面具圣诞面具》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圣诞面具的特点,学会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面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包含了圣诞面具的起源、特点以及制作方法,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圣诞节有一定的了解,对面具的认识停留在简单的卡通面具上。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面具的制作方法。
在本课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会夸张表现面具,提高自己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圣诞面具的起源、特点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面具,提高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观察面具的特点,发现夸张的表现手法。
2.运用夸张手法创作具有个性的圣诞面具。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示范法: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圣诞面具的图片、视频及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准备好面具模板、彩色纸张、绳子等材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圣诞面具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圣诞面具的认识。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见过的或者听说过的圣诞面具,为接下来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圣诞面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面具的特点,如颜色、形状、图案等。
接着,教师讲解圣诞面具的起源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面具背后的文化内涵。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讨论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开始制作夸张的圣诞面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面具制作后,教师学生展示作品,让大家互相欣赏、评价。
12. 夸张的面具(教案)沪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

12. 夸张的面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夸张面具的特点,学会运用夸张手法进行面具设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4.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夸张面具的欣赏与分析2. 夸张面具的设计方法与步骤3. 夸张面具的制作材料与技巧4. 夸张面具的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夸张手法进行面具设计。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夸张手法运用到面具设计中,使面具具有独特的个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夸张面具的欣赏与分析。
2. 示范法:演示夸张面具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3. 指导法:指导学生进行夸张面具的制作。
4. 评价法: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展示夸张面具的图片和视频。
2. 制作材料:卡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等。
3. 制作工具:剪刀、胶水、画笔等。
4. 评价表格:用于评价学生的作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组夸张面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面具的特点。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夸张面具。
2. 夸张面具的欣赏与分析(1)教师展示一组夸张面具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面具的设计手法。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设计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夸张手法。
3. 夸张面具的设计方法与步骤(1)教师讲解夸张面具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2)教师示范夸张面具的设计与制作。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设计夸张面具。
4. 夸张面具的制作(1)学生领取制作材料,按照设计稿进行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完成面具制作,进行展示。
5. 夸张面具的展示与评价(1)学生将制作好的面具进行展示。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
(3)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总结本次课程。
七、作业布置:1. 结合本节课所学,设计一款夸张面具。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夸张的面具|沪教版

教案标题: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夸张的面具|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夸张面具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欣赏夸张面具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同学分享、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4.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面具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夸张面具的定义和特点2. 夸张面具的制作方法3. 夸张面具的欣赏与评价4. 面具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夸张面具的制作方法及技巧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个性的夸张面具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夸张面具的制作材料、工具、示范作品等2.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纸、颜料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夸张面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对夸张面具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面具有什么特点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夸张面具的定义和特点(5分钟)教师讲解夸张面具的定义,并引导学生总结夸张面具的特点。
如:造型奇特、色彩鲜艳、表情夸张等。
3. 欣赏夸张面具作品(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夸张面具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同时,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4. 讲解夸张面具的制作方法(10分钟)教师示范夸张面具的制作过程,并讲解制作方法及技巧。
如:如何剪出面具的形状、如何进行涂色等。
5. 学生动手制作夸张面具(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制作夸张面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制作经验。
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7.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夸张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