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启动器常见故障及解决
软启动器常见故障与处理

软启动器常见故障与处理1、在调试过程中出现起动报缺相故障,软起动器故障灯亮,电机没反应。
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1) 起动方式采用带电方式时,操作顺序有误(正确操作顺序应为先送主电源,后送控制电源)。
(2) 电源缺相,软起动器保护动作(检查电源)(3) 软起动器的输出端未接负载(输出端接上负载后软起动器才能正常工作)2、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起动完毕,旁路接触器不吸合现象。
故障原因可能是:(1) 在起动过程中,保护装置因整定偏小出现误动作。
(将保护装置重新整定即可)(2) 在调试时,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不合理。
(主要针对的是55KW 以下的软起动器,对软起动器的参数重新设置)(3) 控制线路接触不良(检查控制线路)3、用户在起动过程中,偶尔有出现跳空气开关的现象。
故障原因有:(1) 空气开关长延时的整定值过小或者是空气开关选型和电机不配。
(空气开关的参数适量放大或者空气开关重新选型)(2) 软起动器的起始电压参数设置过高或者起动时间过长。
(根据负载情况将起始电压适当调小或者起动时间适当缩短。
)(3) 在起动过程中因电网电压波动比较大,易引起软起动器发出错误指令。
出现提前旁路现象。
(建议用户不要同时起动大功率的电机,) (4) 起动时满负载起动(起动时尽量减轻负载)4、用户在使用软起动器时出现显示屏无显示或者是出现乱码,软起动器不工作。
故障原因可能是:(1) 软起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因外部元件所产生的震动使软起动器内部连线震松(打开软起动器的面盖将显示屏连线重新插紧即可)(2) 软起动器控制板故障(和厂家联系更换控制板)5、软起动器在起动时报故障,软起动器不工作,电机没有反应。
故障原因可能为:(1) 电机缺相(检查电机和外围电路)(2) 软起动器内主元件可控硅短路(检查电机以及电网电压是否有异常。
和厂家联系更换可控硅)(3) 滤波板击穿短路(更换滤波板即可)6、软起动器在起动负载时,出现起动超时现象。
软起动器停止工作,电机自由停车。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电机软启动器广泛应用于大型电机的起动和运行控制中。
但在使用中,电机软启动器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故障,如起动失败、启动时间过长、电机振荡等。
下面我们将从故障原因和优化方案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电机软启动器故障原因:1、过压或过流保护。
软启动器会设置过压和过流保护装置,当电压或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启动器就会自动断电。
这时可能是因为软启动器设置过保护值过低,或被外部因素如气候等所影响导致出现过压或过流。
2、电机内部或外部故障。
电机出现内部或外部故障,如绕组短路、轴承故障等,都可能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
此时,软启动器启动后无法将电机起动,或电机运行时振荡过大。
3、控制电路出现问题。
软启动器的控制电路是实现启动、停止、变频、变压等功能的关键部分。
如果控制电路中的电子元件出现故障,软启动器可能会无法正常工作,比如启动不及时等问题。
根据以上故障原因,通过以下措施可以优化电机软启动器的运行效果:将过保护值恰当地设置,可以避免在电压或电流超过设定值时软启动器自动断电而影响正常工作。
如果过保护值设置过低,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过保护导致停机,可以适当提高过保护值,以延长软启动器的使用寿命。
2、定期检查电机状态。
定期进行电机巡检或故障自诊,及时发现电机内部或外部故障,进行维修或更换相关零部件,可以避免出现电机起动失败、运行振荡等问题。
3、维护软启动器的控制电路。
定期对软启动器的控制电路进行维护,如清洁、紧固电子元件、更换老化元件等措施,可有效避免软启动器运行过程中出现电路故障导致的问题。
软启动器常见故障及解决

软启动器罕见故障及解决之阿布丰王创作1、瞬停:引起此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外部控制接线有误而招致的,如果用户不是特别需要外控的话,我们可以告诉用户只需把软起内部功能代号“9”(控制方式)参数设置成“1”(键盘控制),就可以防止此故障.2、起动时间过长:呈现此故障是软起动器的限流值设置得太低而使得软起动器的起动时间过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软起内部的功能代码“4”(限制起动电流)的参数设置高些,可设置到1.5~2.0倍,必需要注意的是机电功率年夜小与软起动器的功率年夜小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在相差很年夜的情况下,野蛮的把参数设置到4~5倍,起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因电流过年夜而烧坏软起内部的硅模块或是可控硅.3、输入缺相:(1) 检查进线电源与机电接线是否有松脱;(2) 输出是否接上负载,负载与机电是否匹配;(3) 用万用表检测软起动器的模块或可控硅是否有击穿,及它们的触发门极电阻是否符合正常情况下的要求(一般在20~30欧左右);(4) 内部的接线插座是否松脱.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招致此故障的发生,只要细心检测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可予以排除.4、频率犯错:此故障是由于软起动器在处置内部电源信号时呈现了问题,而引起了电源频率犯错.呈现这种情况需要请教公司的产物开发软件设计工程师来处置.主要着手电源电路设计改善.5、参数犯错:呈现此故障就需重新开机输入一次出厂值就好了.具体把持:先断失落软起动器控制电(交流220V)用一手指按住软起控制面板上的“PRG”键不放,再送上软起动器的控制电,在约30S 后松开“PRG”键,就重新输入好了现厂值.6、起动过流:起动过流是由于负载太重起动电流超越了500%倍而招致的,解决此法子有:把软起内部功能码“0”(起始电压)设置高些,或是再把功能码“1”(上升时间)设置长些,可设为:30~60S.还有功能代码“4”的限流值设置是否适当,一般可成2~3倍.7、运行过流:招致此故障的原因主要可能是软起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负载太重而招致模块或可控硅发热进量.可检查负载与软起动器功率年夜小是否匹配,要尽量做到用多年夜软起拖多年夜的机电负载.8、输有缺相:主要是检查进线和出线电缆是否有松脱,软起输出相是否有断相或是机电有损坏.9, 在调试过程中呈现起动报缺相故障,软起动器故障灯亮,机电没反应.呈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a-起动方式采纳带电方式时,把持顺序有误(正确把持顺序应为先送主电源,后送控制电源).b-电源缺相,软起动器呵护举措(检查电源)c-软起动器的输出端未接负载(输出端接上负载后软起动器才华正常工作)10,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呈现起动完毕,旁路接触器不吸合现象.故障原因可能是:a-在起动过程中,呵护装置因整定偏小呈现误举措.(将呵护装置重新整定)b-在调试时,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分歧理.(主要针对的是55KW 以下的软起动器,对软起动器的参数重新设置)c-控制线路接触不良(检查控制线路)11, 用户在起动过程中,偶尔有呈现跳空气开关的现象.故障原因有:a-空气开关长延时的整定值过小或者是空气开关选型和机电不配.(空气开关的参数适量放年夜或者空气开关重新选型)b-软起动器的起始电压参数设置过高或者起动时间过长.(根据负载情况将起始电压适当调小或者起动时间适当缩短.)c在起动过程中因电网电压摆荡比力年夜,易引起软起动器发犯毛病指令.呈现提前旁路现象.(建议用户不要同时起动年夜功率的机电,)d-起动时满负载起动(起动时尽量减轻负载)12, 用户在使用软起动器时呈现显示屏无显示或者是呈现乱码,软起动器不工作.故障原因可能是:a-软起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因外部元件所发生的震动使软起动器内部连线震松(翻开软起的面盖将显示屏连线重新插紧即可)b-软起动器控制板故障(和厂家联系更换控制板)13, 软起动器在起动时报故障,软起动器不工作,机电没有反应.故障原因可能为:a-机电缺相(检查机电和外围电路)b-软起动器内主元件可控硅短路(检查机电以及电网电压是否有异常.和厂家联系更换可控硅)c-滤波板击穿短路(更换滤波板即可))14, 软起动器在起动负载时,呈现起动超时现象.软起动器停止工作,机电自由停车.故障原因有:a-参数设置分歧理(重新整定参数,起始电压适当升高,时间适当加长)b-起动时满负载起动,(起动时应尽量减轻负载)15, 在起动过程中,呈现电流不稳定,电流过年夜.原因可能有:a-电流表指示禁绝确或者与互感器不相匹配(更换新的电流表)b-电网电压不稳定,摆荡比力年夜,引起软起动器误举措(和厂家联系更换控制板)c-软起动器参数设置分歧理.(重新整定参数)16,软起动器呈现重复起动.故障原因有a-在起动过程中外围呵护元件举措,接触器不能吸合,招致软起动器呈现重复起动(检查外围元件和线路)17,在起动时呈现过热故障灯亮,软起动器停止工作:a-起动频繁,招致温渡过高,引起软起动器过热呵护举措.(软起动器的起动次数要控制在每小时不超越6次,特别是重负载一定要注意)b-在起动过程中,呵护元件举措,使接触器不能旁路,软起动器长时间工作,引起呵护举措.(检查外围电路)c-负载过重起动时间过长引起过热呵护.(起动时,尽可能的减轻负载)d-软起动器的参数整定分歧理.时间过长,起始电压过低.(将起始电压升高)e-软起动器的散热风扇损坏,不能正常工作.(更换风扇)18, 可控硅损坏:a-机电在起动时,过电流将软起动器击穿(检查软起动器功率是否与机电的功率相匹配,机电是否是带载起动)b-软起动器的散热风扇损坏(更换风扇)c-起动频繁,高温将可控硅损坏(控制起动次数)d-滤波板损坏(更换损坏元件)。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电机软启动器是一种用于实现电机启动时的无冲击、无振动的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减少电机启动时的电流冲击,避免对电网和电机本身造成损害。
在实际使用中,电机软启动器有可能出现故障,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如下:1. 电压不稳定:当电网电压不稳定时,电机软启动器可能无法正常启动,甚至损坏。
解决方案是安装稳压器或升级电网变压器,以确保电压稳定。
2. 控制系统故障:软启动器的控制系统可能存在故障,导致无法启动或停机。
解决方案是检查控制系统及其电子元件,修复或更换故障元件。
3. 过载或电流过大:软启动器可能由于电机过载或电流过大而损坏。
解决方案是增加软启动器的容量或调整电机的负载,以减少电流冲击。
4. 过热保护触发:软启动器可能由于过热而无法正常工作,触发过热保护功能。
解决方案是增加冷却系统或更换散热装置,以提高散热效果。
5. 电机接线错误:软启动器的接线易受错误连接的影响,导致启动困难或故障。
解决方案是检查电机接线,确保正确连接。
针对以上故障,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案:1. 定期维护:定期对软启动器进行检查和维护,检查控制系统、电子元件和接线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故障。
2. 安装电流监测器:在软启动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安装电流监测器,监测电机的启动过程中的电流变化,及时发现电流过大或过载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 引入软启动器保护系统:安装软启动器保护系统,监测软启动器工作状态,一旦出现故障,保护系统会自动断开电源,避免进一步损坏。
4. 确保电网稳定性:与电网供应商合作,确保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电压波动对软启动器的影响。
5. 增加散热措施:增加散热装置、风扇等散热措施,提高软启动器的散热效果,降低过热风险。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主要包括定期维护、安装电流监测器、引入软启动器保护系统、确保电网稳定性和增加散热措施。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提高软启动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
电机软启动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机启动的设备,具有提高电机启动性能、减少电机启动电流冲击等优点,是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电气设备。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电机软启动器也会出现故障。
本文将从故障分析和优化方案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故障分析
1、启动延迟或启动失败
启动延迟或启动失败可能是由于软启动器内部电路元件的老化损坏导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软启动器进行检修或更换元件。
2、过热
软启动器过热可能是由于低负载启动、大负载启动、环境温度高等原因导致的。
如果软启动器长时间工作在过热状态下,会损坏其内部元件,甚至引起火灾等严重后果。
3、电流不稳定
电流不稳定可能是由于负载变化导致的。
如果负载变化剧烈,软启动器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二、优化方案
1、定期维护及更换元件
定期维护软启动器可以有效降低故障率。
同时,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元件也可以避免故障发生。
2、合理选择软启动器
在选择软启动器时,应根据负载的功率、电压等参数来选择合适的型号。
如果负载变化较大,应选择具有瞬变抑制能力的软启动器。
此外,软启动器的散热性能也应考虑在内。
3、完善保护措施
为了避免软启动器内部元件被损坏,应在软启动器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中增加相应的过流、过压保护电路,以及过热保护措施。
总之,在使用电机软启动器时,我们需要加强对其故障的分析和优化方案的制定。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电机软启动器的优点,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软启动器常见故障及解决

软启动器罕有毛病及解决之五兆芳芳创作1、瞬停:引起此毛病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外部控制接线有误而导致的,如果用户不是特别需要外控的话,我们可以告知用户只需把软起内部功效代号“9”(控制方法)参数设置成“1”(键盘控制),就可以避免此毛病.2、起动时间太长:出现此毛病是软起动器的限流值设置得太低而使得软起动器的起动时间太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软起内部的功效代码“4”(限制起动电流)的参数设置高些,可设置到1.5~2.0倍,必须要注意的是电机功率大小与软起动器的功率大小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在相差很大的情况下,野蛮的把参数设置到4~5倍,起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软起内部的硅模块或是可控硅.3、输入缺相:(1) 查抄进线电源与电机接线是否有松脱;(2) 输出是否接上负载,负载与电机是否匹配;(3) 用万用表检测软起动器的模块或可控硅是否有击穿,及它们的触发门极电阻是否合适正常情况下的要求(一般在20~30欧左右);(4) 内部的接线插座是否松脱.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此毛病的产生,只要细心检测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可予以排除.4、频率出错:此毛病是由于软起动器在处理内部电源信号时出现了问题,而引起了电源频率出错.出现这种情况需要请教公司的产品开发软件设计工程师来处理.主要着手电源电路设计改良.5、参数出错:出现此毛病就需重新开机输入一次出厂值就好了.具体操纵:先断掉软起动器控制电(交换220V)用一手指按住软起控制面板上的“PRG”键不放,再送上软起动器的控制电,在约30S后松开“PRG”键,就重新输入好了现厂值.6、起动过流:起动过流是由于负载太重起动电流超出了500%倍而导致的,解决此方法有:把软起内部功效码“0”(起始电压)设置高些,或是再把功效码“1”(上升时间)设置长些,可设为:30~60S.还有功效代码“4”的限流值设置是否适当,一般可成2~3倍.7、运行过流:导致此毛病的原因主要可能是软起在运行进程中,由于负载太重而导致模块或可控硅发烧进量.可查抄负载与软起动器功率大小是否匹配,要尽量做到用多大软起拖多大的电机负载.8、输出缺相:主要是查抄进线和出线电缆是否有松脱,软起输出相是否有断相或是电机有损坏.9, 在调试进程中出现起动报缺相毛病,软起动器毛病灯亮,电机没反响.出现毛病的原因可能是:a-起动方法采取带电方法时,操纵顺序有误(正确操纵顺序应为先送主电源,后送控制电源).b-电源缺相,软起动器庇护动作(查抄电源)c-软起动器的输出端未接负载(输出端接上负载后软起动器才干正常任务)10, 用户在使用进程中出现起动完毕,旁路接触器不吸合现象.毛病原因可能是:a-在起动进程中,庇护装置因整定偏小出现误动作.(将庇护装置重新整定)b-在调试时,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不合理.(主要针对的是55KW 以下的软起动器,对软起动器的参数重新设置)c-控制线路接触不良(查抄控制线路)11, 用户在起动进程中,偶尔有出现跳空气开关的现象.毛病原因有:a-空气开关长延时的整定值太小或是空气开关选型和电机不配.(空气开关的参数适量缩小或空气开关重新选型)b-软起动器的起始电压参数设置太高或起动时间太长.(按照负载情况将起始电压适当调小或起动时间适当缩短.)c在起动进程中因电网电压动摇比较大,易引起软起动器收回错误指令.出现提前旁路现象.(建议用户不要同时起动大功率的电机,)d-起动时满负载起动(起动时尽量加重负载)12, 用户在使用软起动器时出现显示屏无显示或是出现乱码,软起动器不任务.毛病原因可能是:a-软起动器在使用进程中因外部元件所产生的震动使软起动器内部连线震松(打开软起的面盖将显示屏连线重新插紧便可)b-软起动器控制板毛病(和厂家联系改换控制板)13, 软起动器在起动时报毛病,软起动器不任务,电机没有反响.毛病原因可能为:a-电机缺相(查抄电机和外围电路)b-软起动器内主元件可控硅短路(查抄电机以及电网电压是否有异常.和厂家联系改换可控硅)c-滤波板击穿短路(改换滤波板便可))14, 软起动器在起动负载时,出现起动超时现象.软起动器停止任务,电机自由停车.毛病原因有:a-参数设置不合理(重新整定参数,起始电压适当升高,时间适当加长)b-起动时满负载起动,(起动时应尽量加重负载)15, 在起动进程中,出现电流不稳定,电流过大.原因可能有:a-电流表指示禁绝确或与互感器不相匹配(改换新的电流表)b-电网电压不稳定,动摇比较大,引起软起动器误动作(和厂家联系改换控制板)c-软起动器参数设置不合理.(重新整定参数)16,软起动器出现重复起动.毛病原因有a-在起动进程中外围庇护元件动作,接触器不克不及吸合,导致软起动器出现重复起动(查抄外围元件和线路)17,在起动时出现过热毛病灯亮,软起动器停止任务:a-起动频繁,导致温度太高,引起软起动器过热庇护动作.(软起动器的起动次数要控制在每小时不超出6次,特别是重负载一定要注意)b-在起动进程中,庇护元件动作,使接触器不克不及旁路,软起动器长时间任务,引起庇护动作.(查抄外围电路)c-负载太重起动时间太长引起过热庇护.(起动时,尽可能的加重负载)d-软起动器的参数整定不合理.时间太长,起始电压太低.(将起始电压升高)e-软起动器的散热电扇损坏,不克不及正常任务.(改换电扇)18, 可控硅损坏:a-电机在起动时,过电流将软起动器击穿(查抄软起动器功率是否与电机的功率相匹配,电机是否是带载起动)b-软起动器的散热电扇损坏(改换电扇)c-起动频繁,低温将可控硅损坏(控制起动次数)d-滤波板损坏(改换损坏元件)。
软启动器一般出现的故障

软启动器一般出现故障该如何处理1 启动前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1.0 故障分析1.1 控制电源故障判断故障时,首先查看控制电压状态指示灯是否正常,如果控制电源消失,应检查控制电源供电回路。
控制电源恢复后没有故障指示可再启动一次。
1.2.2 启动故障启动故障指示的原因可能是:门电路开路应检查电阻,必要时更换电源电极;或者是门导线松动可加以紧固。
1.2.3 停止故障停止故障指示的原因有:(1) 给出起动信号,电机无反应。
解决方法:1.检查端子3、4、5是否接通。
2.检查控制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控制开关是否正常。
3.检查控制回路电压是否过低。
(2) 软启动器待机状态解决方法:1.检查旁路接触器是否卡在闭合位置。
2.检查各可控硅是否击穿或损坏。
1.2.4 无显示故障无显示故障原因解决方法:1.检查端子11和12是否接通2.检查工作电压是否正常1.2.5 缺相故障电机起动时缺相原因解决方法:1.检查三相电源各相电压,判断是否缺相并予以排除。
2 温度故障2.1 可控硅温度故障解决方法:1.检查软启动器安装环境是否通风良好且垂直安装。
2.软启动器是否被阳光直射。
3.检查散热器是否过热或过热保护开关是否断开。
4.降低起动频率的次数。
2.2 起动失败故障解决方法:1.逐一检查各项工作参数设定值,核实设置的参数值与电机实际参数是否匹配。
2.起动失败(80秒末完成起动)检查限流倍数是否设定过小或核对互感器变化正确性。
3.软启动器输入与输出端短路3 短路故障3.1软启动器输入与输出端短路故障解决方法:1.检查旁路接触器是否卡在闭合位置上。
2.检查可控硅是否击穿或损坏。
3.2 开路故障3.2.1电机连接线开路(P7设置为0)解决方法:1.检查软启动器输出端与电机是否正确且可靠的连接。
2.测量电机输入端电压,判断电机内部是否开路。
3.检查进线是否缺相。
4电流故障4.1限流功能失效解决方法:1.检查电流互感器是否接到端子1、2上。
软启动器常见故障说明

软起动常见故障说明
1.电子过载可能的原因
说明:电动机因为过高电流持续一段时间而过载,当电机温度冷却到60%的EOL电子式过载脱扣水平时,过载保护功能重置。
解决方案:
⚫检查启动模式和EOL电子式过载设置
⚫检查并纠正过载原因
⚫确保没有将电流限制水平设置的过低。
⚫确保启动升压时间部过长
⚫确保使用正确的过载保护等级
⚫确保参数设置I e正确
⚫确保使用正确的EOL电子式过载保护等级
2.转子堵转电动机无法顺畅运行?
说明:可能的原因是轴承受损或卡堵负载
解决方案:
⚫检查电动机轴承和负载
⚫确保负载可顺畅运行
3.反向相序不正确
说明:相位之间的电流不平衡
⚫解决方案
⚫将线路侧的相序更改为(L1-L2-L3)
4电流不平衡相位之间的电流不平衡
解决方案
重新起动电机并检查主电流和电压
5.电流欠载电动机电流低于值
解决方案
⚫检查并纠正欠载原因
⚫确保电动机电流参数(Ie)设置正确
6.外部热传感器检测到电动机或PT100中出现高于脱扣水平的温度
解决方案
⚫确保PTC或PT100电路闭合而且已连接输入
⚫检查并纠正高温的原因
⚫等待电动机温度充分下降,重新起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启动器常见故障及解决
1、瞬停:
引起此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外部控制接线有误而导致的,如果用户不是特别需要外控的话,我们可以告诉用户只需把软起部功能代号“9”(控制方式)参数设置成“1”(键盘控制),就可以避免此故障。
2、起动时间过长:
出现此故障是软起动器的限流值设置得太低而使得软起动器的起动时间过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软起部的功能代码“4”(限制起动电流)的参数设置高些,可设置到1.5~2.0倍,必须要注意的是电机功率大小与软起动器的功率大小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在相差很大的情况下,野蛮的把参数设置到4~5倍,起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软起部的硅模块或是可控硅。
3、输入缺相:
(1) 检查进线电源与电机接线是否有松脱;
(2) 输出是否接上负载,负载与电机是否匹配;
(3) 用万用表检测软起动器的模块或可控硅是否有击穿,及它们的触发门极电阻是否符合正常
情况下的要求(一般在20~30欧左右);
(4) 部的接线插座是否松脱。
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此故障的发生,只要细心检测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可予以排除。
4、频率出错:
此故障是由于软起动器在处理部电源信号时出现了问题,而引起了电源频率出错。
出现这种情况需要请教公司的产品开发软件设计工程师来处理。
主要着手电源电路设计改善。
5、参数出错:
出现此故障就需重新开机输入一次出厂值就好了。
具体操作:先断掉软起动器控制电(交流220V)用一手指按住软起控制面板上的“PRG”键不放,再送上软起动器的控制电,在约30S后松开“PRG”
键,就重新输入好了现厂值。
6、起动过流:
起动过流是由于负载太重起动电流超出了500%倍而导致的,解决此办法有:把软起部功能码“0”
(起始电压)设置高些,或是再把功能码“1”(上升时间)设置长些,可设为:30~60S。
还有功能代码“4”的限流值设置是否适当,一般可成2~3倍。
7、运行过流:
导致此故障的原因主要可能是软起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负载太重而导致模块或可控硅发热进量。
可检查负载与软起动器功率大小是否匹配,要尽量做到用多大软起拖多大的电机负载。
8、输出缺相:
主要是检查进线和出线电缆是否有松脱,软起输出相是否有断相或是电机有损坏。
9, 在调试过程中出现起动报缺相故障,软起动器故障灯亮,电机没反应。
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起动方式采用带电方式时,操作顺序有误(正确操作顺序应为先送主电源,后送控制电源)。
b-电源缺相,软起动器保护动作(检查电源)
c-软起动器的输出端未接负载(输出端接上负载后软起动器才能正常工作)
10,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起动完毕,旁路接触器不吸合现象。
故障原因可能是: a-在起动过程中,保护装置因整定偏小出现误动作。
(将保护装置重新整定)
b-在调试时,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不合理。
(主要针对的是55KW以下的软起动器,对软起动器的参数重新设置)
c-控制线路接触不良(检查控制线路)
11, 用户在起动过程中,偶尔有出现跳空气开关的现象。
故障原因有:
a-空气开关长延时的整定值过小或者是空气开关选型和电机不配。
(空气开关的参数适量放大或者空气开关重新选型)
b-软起动器的起始电压参数设置过高或者起动时间过长。
(根据负载情况将起始电压适当调小或者起动时间适当缩短。
)
c在起动过程中因电网电压波动比较大,易引起软起动器发出错误指令。
出现提前旁路现象。
(建议用户不要同时起动大功率的电机,)
d-起动时满负载起动(起动时尽量减轻负载)
12, 用户在使用软起动器时出现显示屏无显示或者是出现乱码,软起动器不工作。
故障原因可能是:a-软起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因外部元件所产生的震动使软起动器部连线震松(打开软起的面盖将显示屏连线重新插紧即可)
b-软起动器控制板故障(和厂家联系更换控制板)
13, 软起动器在起动时报故障,软起动器不工作,电机没有反应。
故障原因可能为:a-电机缺相(检查电机和外围电路)
b-软起动器主元件可控硅短路(检查电机以及电网电压是否有异常。
和厂家联系更换可控硅)c-滤波板击穿短路(更换滤波板即可))
14, 软起动器在起动负载时,出现起动超时现象。
软起动器停止工作,电机自由停车。
故障原因有:
a-参数设置不合理(重新整定参数,起始电压适当升高,时间适当加长)
b-起动时满负载起动,(起动时应尽量减轻负载)
15, 在起动过程中,出现电流不稳定,电流过大。
原因可能有:
a-电流表指示不准确或者与互感器不相匹配(更换新的电流表)
b-电网电压不稳定,波动比较大,引起软起动器误动作(和厂家联系更换控制板)
c-软起动器参数设置不合理。
(重新整定参数)
16, 软起动器出现重复起动。
故障原因有
a-在起动过程中外围保护元件动作,接触器不能吸合,导致软起动器出现重复起动(检查外围元件和线路)
17, 在起动时出现过热故障灯亮,软起动器停止工作:
a-起动频繁,导致温度过高,引起软起动器过热保护动作。
(软起动器的起动次数要控制在每小时不超过6次,特别是重负载一定要注意)
b-在起动过程中,保护元件动作,使接触器不能旁路,软起动器长时间工作,引起保护动作。
(检查外围电路)
c-负载过重起动时间过长引起过热保护。
(起动时,尽可能的减轻负载)
d-软起动器的参数整定不合理。
时间过长,起始电压过低。
(将起始电压升高)
e-软起动器的散热风扇损坏,不能正常工作。
(更换风扇)
18, 可控硅损坏:
a-电机在起动时,过电流将软起动器击穿(检查软起动器功率是否与电机的功率相匹配,电机是否是带载起动)
b-软起动器的散热风扇损坏(更换风扇)
c-起动频繁,高温将可控硅损坏(控制起动次数)
d-滤波板损坏(更换损坏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