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应激与糖尿病Oxidative stress and Diabetes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糖代谢中的作用

·综述·氧化应激在糖尿病糖代谢中的作用毛晓明 刘志民【提要】 高血糖引起葡萄糖的有氧氧化、蛋白的非酶糖基化作用加强及脂代谢异常是糖尿病患者体内活性氧化物质(ROS )产生增加主要原因,同时一些抗氧化酶的活性也明显减低,使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会使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葡萄糖的利用降低;此外,氧化应激还会加剧胰岛β细胞凋亡,胰岛细胞数目减少,降低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使糖代谢异常进一步加剧,因此氧化应激在糖尿病的病理衍变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200003 上海长征医院内分泌科(第一作者现在南京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内分泌科) 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活性氧化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 2cies ,ROS ,主要是自由基)的产生和抗氧化防御体系之间失衡,从而导致组织损伤的一种状态。
ROS 的形成是机体许多生化反应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在正常情况下机体有一系列抗氧化防御体系,抵抗ROS 对机体的损害,当ROS 产生过多或抗氧化防御能力减弱,ROS 对组织的损害就会发生。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的不断深入,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就氧化应激对糖尿病糖代谢的作用作一综述。
一、高血糖介导自由基的主要来源高血糖可以通过几个不同的途径产生ROS ,如细胞内葡萄糖氧化、蛋白糖基化及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形成。
细胞内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的NAD H 通过线粒体电子传递呼吸链(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为A TP 提供能量。
在高糖环境中,葡萄糖的氧化增强,当超过呼吸链的处理能力时就会发生单电子传递,线粒体内ROS 的产生增加。
此外,血管平滑肌和血管内皮细胞还可以通过NADP H (主要是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通路氧化产生)氧化产生ROS ,但这个过程依赖于蛋白激酶C (P KC )的激活。
通过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产生的超氧自由基能引起二酰甘油的合成或磷脂酰胆碱的水解,并激活P KC 。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分析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分析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它的发生和发展都与氧化应激有关。
氧化应激是指机体在生理活动中产生氧化分子,引起生物分子的氧化作用,从而对细胞和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
在糖尿病的情况下,身体出现胰岛素抵抗、高血糖、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等情况,这都会加速氧化应激的过程。
本文将阐述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分析。
一、氧化应激对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氧化应激是导致糖尿病的生物学机制之一。
由于高血糖、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等因素,导致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细胞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
而在胰岛素抵抗的状态下,机体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以保持血糖的正常范围。
这种情况下,机体会增加血糖利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导致过程中产生较多的自由基。
如果机体缺乏足够的抗氧化物,那么就会引起氧化应激的过程,加速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除了因为高血糖、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等因素引起的氧化应激,身体的一些病理生理情况同样会造成氧化应激的发生和发展。
比如,糖尿病患者往往会有睡眠不良、生活方式不规律等因素,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无法有效抵御自由基的损害。
二、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除了加速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氧化应激同样会影响到糖尿病的并发症。
在糖尿病的情况下,机体中的炎症活动持续增加。
而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
微血管病变主要包括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等。
那么,氧化应激在这些并发症中的影响是怎样的呢?首先,氧化应激是导致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氧化应激可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的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
同时,氧化应激还可影响微血管周围的血管收缩和血管壁通透性的增加,从而促进了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其次,氧化应激还可加速肾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一方面,氧化应激可影响肾小球内皮细胞的功能,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受损和炎症的加剧,从而引起肾小球硬化等。
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摘要】目的:氧化应激引起胰岛β细胞损伤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本研究旨在观察氧化应激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相关性,阐明控制氧化应激的重要性。
方法:收集60例正常体检者及92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测定其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并检查糖尿病患者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
结果:1、正常人群与糖尿病患者fbg、hba1c、氧化应激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fbg、hba1c与sod成负相关,与mda、8-iso-pgf2α呈正相关;3、无颈动脉斑块与有颈动脉斑块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存在显著差异,且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sod成负相关,与mda、8-iso-pgf2α呈正相关。
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减少氧化应激有助于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氧化应激;动脉粥样硬化【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36—02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 about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huang huan,wang yao,lei hai,lu peng,zhang li-juan. pukou hospital, nanjing 210031,china【abstract】objectives: pancreas islet β-cell injuryinduced by oxidative stress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dicators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indicators of atherosclerosis, to clarify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ing oxidative stress. methods: gather empty stomach serum of 60 people with normal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92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etermining fasting serum glucose (fbg), glycated hemoglobin(hba1c),superoxide dismutase(sod), malondialdehyde(mda),8-iso-prostaglandin f2α(8-iso-pgf2α), and check for diabetes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carotid artery plaque formation. results:1.fbg,hba1c,oxidative stress indicator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diabetic patients and normal people;2.fbg, hba1c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d and mda, 8-iso-pgf2α positively correlated;3.without carotid plaque and carotid plaques oxidative stress indicator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diabetic patients, and intra-tunica media thickness (im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d and mda, 8-iso-pgf2αpositively correlated. conclusions: diabetic patients exist obvious oxidative stress, oxidative stres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therosclerosis, reduce oxidative stresscontributes to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 【keywords】diabetes mellitus; oxidative stress;atherosclerosis氧化应激是机体或细胞内以氧自由基为代表的氧化性物质的产生与消除平衡失调,或外源性氧化物质的过量摄入,导致氧化性物质在细胞内蓄积而引发氧化反应的状态[1]。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肾病作者:景健飞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4年第04期【摘要】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而氧化应激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引起代谢紊乱,导致自由基产生增多以及机体清除自由基机制减弱,使自由基蓄积,进而损伤肾脏组织,推动DN的发生发展。
了解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DN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氧化应激产生的主要途径,及其造成肾组织损伤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氧化应激;糖尿病肾病;活性氧;抗氧化剂【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67-02越来越多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糖尿病情况下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反应增强[1-2]。
氧化应激反应中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DN的发生发展上起关键作用,并可能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之一[3]。
本文主要对氧化应激与DN的关系进行概述。
1 氧化应激的概念氧化应激指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刺激时,体内高活性物质如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 RNS)产生过多,氧化程度超出氧化物的清除,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失衡,从而导致组织损伤。
因此,活性氧分子的生成增多和活性氧分子的清除减少是糖尿病患者发生氧化应激的基本过程。
2 氧化应激的形成机制2.1 线粒体呼吸传递链高糖引起线粒体超氧化物过量产生,加快ROS生成[4]。
正常的氧化磷酸化会产生0.4%-4%的自由基(主要是超氧阴离子O2-),并被线粒体内的抗氧化物清除。
高糖环境下,过多的燃料被投入到呼吸链,但没有促进ATP的生成,而是促使电子向氧转移,产生过多的O2-。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万 方数据
国处医堂囱坌塑堂筮盟塑§生!!旦筮堑鲞箜§塑逃坠地匦趔里卿胆趔墅:№坐!堂:型堑:№:§
测定硝基酪氨酸含量间接估计。2型糖尿病患者空 腹血浆硝基酪氨酸水平升高,伴随着餐后血糖明显 升高,提示硝基酪氨酸的生成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关 系密切[6|。 多项研究证实,高血糖可促使硝基酪氨酸生成。 高血糖时,猴动脉壁上有硝基酪氨酸形成。健康人 在高糖钳夹试验中、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增高时,其 血浆中均可以测得硝基酪氨酸水平升高,且浓度与 血糖水平相关。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同时伴有充盈 的心脏中有硝基酪氨酸沉淀【7j。硝基酪氨酸对内皮 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在硝基酪氨酸形成之后随即 出现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研究证实,硝基酪氨酸可 加速心肌细胞、内皮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凋亡。 高血糖诱导产生过多的自由基,无论是氧自由 基还是氮自由基,都可造成DNA损伤。DNA损伤片 被激活。PKc参与激活NAD(P)H,使细胞内Ros生 成增加,加重氧化应激。研究表明LY333531通过抑 制13亚型PKc,可以改善视网膜的氧化应激损
成超氧阴离子(昕)增多是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病机 制中的关键因素。呀生成增多可引起多元醇通路
的激活、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形成、蛋白激酶C (PKC)途径及氨基己糖途径的激活,引起细胞功能 紊乱,参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 血糖水平升高时,葡萄糖以非胰岛素依赖性方 式在内皮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体.1(GLUT.1)的帮助 下进入细胞,造成细胞内高糖状态。过多的葡萄糖 经糖酵解途径代谢生成丙酮酸,后者经三羧酸循环 提供过多的供氢体(NADH和FADH2)给线粒体呼吸
in
dys-
12
Packer
L,鼬蚓ner
K,Ri曲ach
G.MolecI】Iar
糖尿病肾病与氧化应激

糖尿病肾病与氧化应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0[摘要]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发生于肾微血管的病变,这种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
在实验研究及临床诊疗中发现氧化应激与DN的病理生理学密切相关。
活性氧是氧气代谢的产物之一,在细胞信号、衰老和退化性疾病等过程中至关重要。
无论是活性氧生成量增加还是抗氧化剂活性降低,都可能导致过多的氧化应激和随后的组织损伤。
肾脏细胞对所供给的氧含量十分敏感,在高糖状态下,活性氧物质介导的损伤可以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及肾小管管状结构。
随着葡萄糖过滤的增加,导致管状细胞与葡萄糖形成一种负载状态,导致能量传递障碍并加速氧化应激反应。
本文通过探讨氧化应激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分析糖尿病中氧化应激的来源,猜测抗氧化剂对DN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以期通过抗氧化的治疗手段获得更好的DN治疗方案,并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抗氧化糖尿病(DM)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会引起高血糖,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眼、心脏、神经的损害。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主要为糖尿病肾病,视网膜以及神经病变。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包括冠心病,缺血性中风和外周血管疾病[1]。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严重且可怕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其特征在于持续蛋白尿并伴随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
随着病情进一步加重,患者会出现肾小球毛细血管以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的表现,这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正持续上升[2],预计10-20年间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会达到峰值,并影响45%的糖尿病患者,在T1DM和T2DM患者中发病率相似[3]。
1 氧化应激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活性氧是氧气代谢的产物之一,在细胞信号、衰老和退化性疾病等过程中至关重要。
健康条件下,活性氧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平衡,它被认为是正常细胞生理学和抗氧化活性的重要信号分子。
氧化应激

诱导抗氧化有关的酶类产生: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等。
减轻氧化硝基化损伤
维持金属离子稳态
降低心脏自噬作用
金属离子 稳态
转运 代谢
重金属 清道夫
•缓解金属 离子浓度 过高造成 的结构损 伤 •解除金属 诱导的细 胞毒性 •保护心肌 细胞
非特异性
不产生新氧化物质
靶向分布
安全性
• MT抗氧化过程中不影响心肌细胞正常功能表达
减轻氧化硝基化损伤
维持金属离子稳态
降低心脏自噬作用
氧化还原循环:
•低氧化水平时,当环境氧化程度 因为某些因素例如谷光甘肽 (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 比例增加而减弱,Zn结合MT-硫醇 生成MT; •高氧化水平时,随着在ROS或 GSSG存在下环境氧化程度增加, MT在Se催化作用下转为MT-硫醇 结合自由基,Zn被释放出来作用 于蛋白质、脂质等生物大分子。
MT-mRNA
检测 金属饱和度测定法 电化学方法
质谱偶联法
巯基显色法 分 离 电泳法 色谱分析法 层析法 DEAE-Sepharose Fast Flow
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原子吸收法(HPLC-AAS) 离子交换层析法等
纯化
抗酸 抗碱
高金属 含量
低分子 量
高诱导 性
减轻氧化硝基化损伤
维持金属离子稳态
降低心脏自噬作用
PI3K(I) -Akt信 号通路
代谢失 调
自噬信 号级联
减少心 脏畸形
氧化应激
• 指机体在内外环境有害刺激的条件下,体内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和 活性氮自由基(RNS)所引起的细胞和组织的生理和病理反应。 • 可以直接或间接氧化或损伤DNA、蛋白质和脂质,可诱发基因突变、蛋白 质变性和脂质过氧化,被认为是人体衰老和各种重要疾病的主要危险因子。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Oxidative_stress_and_Diabetes

Elevated glucose and FFA levels contribute to the pathophysiology of diabetes via the generation of ROS
The role of serine kinase activation in 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
Initiation and amplification of the immune/inflammatory response by ROS-induced NFκ B activation in β-cell death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ROS-mediated NFκB activation
• ageing
• cell death • NO inactivation and peroxynitrite generation
Where and why ar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generated?
• Mitochondria
– by-product of the oxidative metabolism
Review: Lambeth et al. Novel homologs of gp91phox.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25: 459-461, 2000.
Structure of the NAD(P)H oxidase
Characteristics of neutrophil and vascular NAD(P)H oxidase
nonatherosclerotic arteries atherosclerotic arteri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peroxide production in nonatherosclerotic and atherosclerotic arteries
Expression of NAD(P)H oxidase subunits in nonatherosclerotic and atherosclerotic arteries
Thank you!
�
Detection of intracellular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visualization of ROS production in pericytes and smooth muscle cells. a: control;b: cells cultured in 25 mM glucose and AGE-Lys stimulated with Ang II;c and d : corresponding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B. Pericytes cultured in the pro-diabetic environment, were loaded for 30 min at 37oC with 5mM DCF-DA .
Vascular effects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Modulation of cellular function by RO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Potential role of NADPH oxidas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PKC-β inhibition suppresses diabetes-induced O2production
Redox-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s by Ang II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nonatherosclerotic arteries atherosclerotic arteries
In situ detection of superoxide in shamshamoperated and injured carotid arteries
Possible antioxidative agents for diabetic 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itiation and amplification of the immune/inflammatory response by ROS-induced NFκ B activation in β-cell death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ROS-mediated NFκB activation
Mechanism for increased ROS production induced by diabetes and insulin-resistant state
Linking various risk factors to ROS gene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IDDM
Elevated glucose and FFA levels contribute to the pathophysiology of diabetes via the generation of ROS
The role of serine kinase activation in 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
The effect of high glucose concentration, AGE-Lys AGEand their combination with Ang II on intracellular calcium [Ca2+]i
Detection of O2- production by dihydroethidium staining in mesangial cells overexpressing PKC-β2
Where and why ar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generated?
Mitochondria
– by-product of the oxidative metabolism
Phagocyte NADPH oxidase
– microbial killing
NADPH oxidase of non-phagocytic cells
Oxidative Stress and Diabetes
Jian Li
Beijing Institute of Geriatrics Ministry of Health
Redox "rheostat" in vascular cell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 ROS)
– cell growth, cell signaling
NOX-type NADPH oxidases
as superoxide-producing enzymes
O2
outside
H H115 H H
O2Fe
H
I
inside
V e
H
VI
FAD NH2 NADPH COOH
NADPH oxidase acidic pH, Superoxyde Dismutase (SOD)
O2
O2
Superoxide anion
H2 O2
Hydrogen peroxide
Proposed functions of ROS
killing of microorganisms DNA damage cancerogenesis ageing cell death NO inactivation and peroxynitrite generation regulation of cell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regulation of cell function oxygen sensing activation of redox-sensitive transcription factors activation of redox-sensitive second messenger systems
NAD(P)H Oxidase Activation
Adenovirus-induced overexpression of PKC-β2 causes the membranous translocation of p47phox and p67phox
A model illustrating how increased ROS production in accumulated fat contributes to metabolic syndrome
Review: Lambeth et al. Novel homologs of gp91phox.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25: 459-461, 2000.
Structure of the NAD(P)H oxidase
Characteristics of neutrophil and vascular NAD(P)H oxidase
The NOX family of NADPH oxidases O O
2 2
EF-hands
eNADPH
gp91phox homology
Nox1 colon Nox2 phagocytes Nox3 inner ear Nox4 kidney Nox5 testis and lymphoid tissues
Effect of high glucose level and PMA on ROS production in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 (A) and endothelial cells (B)
Effect of diphenylene iodonium on high glucose– or PMA-induced increase in ROS production in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 (A) or endothelial cells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