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苏教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苏教版(2023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苏教版(2023秋)
(4)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学会小数点对齐,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举例:计算1.23 + 0.45,学生需要将小数点对齐,然后逐位相加。
(5)小数的乘除法运算:了解小数乘除的基本方法,掌握运算规律。
举例:计算1.5 × 2.3,学生需要按整数乘法法则计算,然后根据小数位数调整小数点的位置。
2.教学难点
(1)小数的位数与计数单位的关系:理解不同小数位所代表的计数单位,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等。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小数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在实际应用和运算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首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学生们对小数的出现有了直观的认识,这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解释小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时,需要更加细致和具体的讲解。
7.小数的近似:学习四舍五入法,将小数近似到指定的位数,应用于实际问题。
8.小数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小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1.数感:通过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增强学生对数的感知,提高对小数大小、计数单位及小数位的认识。
6.合作交流能力:在小组讨论和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点的位置及其所表示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定义。
举例:如0.25表示的意义是百分之二十五,小数点左边的“2”代表两个计数单位(即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的“5”代表五个更小的计数单位(即百分之一)。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苏教版(2023秋)

苏教版五上数学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苏教版五上数学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苏教版五上数学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内容:课本第30-31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历小数意义探索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自学例1。

(18分钟左右)1.明确例1中的数学信息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例1,说说题中要解决哪些问题。

围绕自主学习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导学单1在括号里填出合适的数:1. 1分米=()10米=()米 3分米=()10米=()米。

5厘米=()10分米=()分米 2.5厘米=()100米=()米12厘米=()100米=()米在学生自学时,发现做的正确的学生及时写到小黑板上,并及时搜集有错错误学生的作业,备用。

3.小组交流(1)围绕3分米=()10米=()米,说说你的想法。

(2)围绕12厘米=()100米=()米,说说你的想法。

3分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3分米就是这样的这样的3份,所以写成(3)10米,写成小数是( 0.3 )米。

12厘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12厘米是这样的12份,所以写成(12)100米,写成小数是0.12米。

4.全班交流。

交流内容(1)交流0.1米和0.01米的区别?0.1米表示的是110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份是1分米。

0.01米表示的是1100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分,每份是1厘米。

(2)分母是10的分数应该写成怎样的小数?分母是100的呢?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交流错例,指出不足之处。

5.自学导学单2独立完成1毫米=()1000米=()米 40毫米=()1000米=()米105毫米=()1000米=()米在学生自学时,发现做的正确的学生及时写到小黑板上。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三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三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1.演示“小数的性质”。

聪明的小朋友,你们看哪一个价钱贵呢?2.出示:5,50,500,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在整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添上两个0,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在整数的末尾去掉一个0,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去掉两个0,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整数的位数越多,数越大)……3.你还能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4.请你猜一猜:小数的大小与它末尾的0会有什么关系呢?二、探究新知.1.导入:我们已经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当你们在商场中看到每件商品的标签这样写,你知道这是多少钱吗?为什么可以这样写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2.理解小数的性质.教学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1)教师提问:我们还没有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你能想个办法比较出这几个小数的大小吗?说说你是怎样比的?(2)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演示课件“小数的性质”,出现直尺,体会:0.1米=1分米;0.10米=10厘米;0.100米=100毫米。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它们的长度怎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学生汇报:米=1分米米=10厘米米=100毫米(5)教师提问:从结论中你们发现了什么?(6)教师补充说明: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7)教师小结:这三个数量虽然各不相同,但表示大小相等。

启发学生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组成,掌握小数的计数方法,以及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小数的初步知识,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能够通过实例和问题探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方法。

2.让学生探索并理解小数的性质,能够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2.小数的计数方法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学素材。

2.小黑板和粉笔。

3.练习本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商品价格,引出小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组成,让学生说一说小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的计数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计数方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巩固学生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判断。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的计数方法和运算方法。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 教案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 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材第30~32页的内容。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教学小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

3.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小数的兴趣。

1.理解小数的含义、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2.会用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投影仪,课件,米尺。

1.情境导入。

教师:国庆节到了,学校组织大家去秋游,需要到超市购买食品等活动用品,我们一起来看看都买了什么。

6.35元/袋0.95元/瓶 3.1元/块0.5元/只教师:同学们能说出这些商品的价格吗?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学生:火腿肠是6元3角5分,矿泉水是9角5分,面包是3元1角,纸杯是5角。

教师:不错,都说对了。

你再看看图片中用来表示商品价格的数有何特点。

学生: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教师:你观察得很仔细,那么你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数,点叫什么吗?学生:这样的数叫作小数,这个点叫作小数点。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这样的数就叫小数,点叫小数点。

(边说边板书)今天,我们就要走进小数的王国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知识。

2.认识小数。

教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价格,你会读这些表示价格的小数吗?请试着读一读。

6.35 0.95 3.1 0.5学生:六点三五、零点九五、三点一、零点五。

(询问其他学生是否同意他的读法,注意纠正错的读法)教师:读得很不错,你能说说读小数和读整数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前面的数按以前所学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后面的数要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

教师:这些小数的每一位都表示的是什么?学生:小数点前面的表示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

教师:你分析得很对。

(板书:元 角 分)1.教学例1。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米尺)(1)教师:1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学生:1分米等于110米,写成小数是0.1米,即1分米=110米=0.1米。

(2)教师板书:1分米=110米=0.1米 教师:那么3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 学生:310米。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涉及的是小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内容主要包括小数的位数、小数的读写、小数的比较、小数的计数单位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小数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以后学习小数的运算有很大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小数的基础知识,例如小数的读写、小数的比较等。

但是对于小数的位数、小数的计数单位等概念可能还不是很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位数、小数的计数单位等基本概念。

2.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比较等基本操作。

3.培养学生对小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的位数、小数的计数单位等基本概念。

2.教学难点:小数的读写、比较等基本操作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小数案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准备小数的计数单位模型,用于直观展示小数的计数单位。

3.准备小数的读写、比较等操作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小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小数的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小数的位数、小数的计数单位等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小数的位数、小数的计数单位等概念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数的读写、比较等操作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方便学生复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课题:小数的意义和读写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历小数意义探索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自学例1。

(18分钟左右)1.明确例1中的数学信息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例1,说说题中要解决哪些问题。

围绕自主学习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导学单1在括号里填出合适的数:1. 1分米=()10米=()米,3分米=()10米=()米。

5厘米=()10分米=()分米2. 5厘米=()100米=()米12厘米=()100米=()米在学生自学时,发现做的正确的学生及时写到小黑板上,并及时搜集有错错误学生的作业,备用。

3.小组交流(1)围绕3分米=()10米=()米,说说你的想法。

(2)围绕12厘米=()100米=()米,说说你的想法。

3分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3分米就是这样的这样的3份,所以写成(3)10米,写成小数是( 0.3 )米。

12厘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12厘米是这样的12份,所以写成(12)100米,写成小数是0.12米。

4.全班交流。

交流内容(1)交流0.1米和0.01米的区别?0.1米表示的是110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份是1分米。

0.01米表示的是1100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分,每份是1厘米。

(2)分母是10的分数应该写成怎样的小数?分母是100的呢?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交流错例,指出不足之处。

5.自学导学单2独立完成1毫米=()1000米=()米40毫米=()1000米=()米105毫米=()1000米=()米在学生自学时,发现做的正确的学生及时写到小黑板上。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小数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意义2. 小数的性质3. 小数的运算和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运算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小数的运算规则,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规则。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小数的运算过程。

3. 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对比法:比较小数与整数的异同,加深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复习整数的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小数。

2. 讲解小数的意义:小数是整数和分数的一种表现形式,用于表示一个数在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位置。

例如:0.25表示25%或1/4。

3. 讲解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包括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位数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重点讲解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和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4. 讲解小数的运算:小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

讲解小数运算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如小数点的对齐、小数位数的处理等。

5. 实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小数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小数的运算方法。

6.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规则。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学习态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小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批改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小数知识的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小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的进率。

【教学难点】:抽象概括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准备】:、练习纸【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孩子们,认识我吗?(出示我的个人资料)个人资料姓名朱冬霞性别女工作单位杨汛桥镇紫薇校区身高1.6米体重49.5千克兴趣爱好每天用1.5小时看书,用0.5小时运动。

师: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老师。

通过刚才这位同学的介绍,大家认识我了吗?大家可以叫我什么?刚才朱老师的个人资料中出现好些数字,大家认识吗?都是什么数?(小数)【设计意图】: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学生感兴趣的有关老师的资料中,提供了日常生活中的有关小数的信息,介绍时顺便复习了旧知,了解了学生的起点。

师:我知道我们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对不对?观察我的个人资料中的四个小数,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小数点后面都只有一个数字)在数学上我们把小数点后只有一个数字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

师:谁能报一个和这些特别不一样的小数呢?(引导学生报出两位小数)师:还有不一样的吗?(三位小数),当然还有四位小数、五位小数等等。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举例,我们已经把小数按数位分了类,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研究小数。

【设计意图】:开始便将小数按小数位数分类好,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学习各类小数的意义做好准备。

二、新授1,学习一位小数的意义(1)正方形中师:今天我们从研究最小的一位小数0.1开始。

(板书:0.1)看到0.1你想到什么数?(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师:为什么你会想到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呢?(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师:很好,我们学小数初步认识的时候知道(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0.1),他们的大小相等,那他们的意义相同吗?(?)接下来动手画一画,假设练习纸上正方形的大小用“1”来表示,现在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画一画,用阴影表示出0.1。

(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作品展示,分别分析)师:为什么这几个同学画的阴影部分都可以来表示0.1呢?师:太棒了!还有谁也能像她一样表达?生:因为他们都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十份,取了其中的一份画阴影,就是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0.1表示十分之一。

师:说得真好,0.1就表示十分之一,十分之一就是0.1,他们的大小相等,意义也相同。

师:那空白部分表示是多少——(0.9)师:为什么能用0.9来表示空白部分。

(0.9表示十分之九。

)师:谁还想说——(0.9表示十分之九。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正方形分割为条这样的直观形式,数形结合,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0.1就是十分之一,初步感知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

(2)数轴中师:老师这里有个图,谁上来指一下0.1在哪。

(屏幕:一个有十个单位的数轴)师:你说说理由为什么是这里?师:谁告诉我0.9在哪里?你是怎么找到0.9的?0.9里面有几个0.1?师:1里面有几个0.1。

师:数轴上还有其它的小数吗?(0.2、0.3、0.7、1.1、1.3 等等)【设计意图】:利用数学中重要的数轴,再深层次体会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

(3)生活中师:同学们真的很聪明,那0.1加一个单位名称米,0.1米表示多少?(老师拿出了一米的米尺)(就是把一米平均分成十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0.1米也就是1分米。

)指一指师:所以0.1米就表示十分之一米。

(板书:0.1米就表示十分之一米)师:现在我把0.9也加一个单位名称元,0.9元的意思是?9角师:对,就是一元的十分之九。

现在再给你们出一道题,1.3元,你们会拿1.3元吗?(先拿一元,再拿三角。

)出示三幅图,找一找与1.3元相对应的图。

(1,3两幅)师:这个1元相当于第一幅图中的什么?3角相当于什么?那第三幅图呢?师:你们真厉害,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来研究一位小数,谁能告诉我一位小数表示什么?(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设计意图】:在一位小数后加上单位,将抽象的数学又添上生活的实际意义,使学生再次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最后总结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师:一位小数学完了,接下来我们学习两位小数。

学两位小数以前送给你们一句话。

(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爱因斯坦)大家读一遍这句话。

师:看到了小数了吗?(看到了)看到的数是?(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

)你们看到的是分数,看到小数了吗?(百分之一就是0.01,百分之九十九就是0.99)师:对,我们可以看到的分数可以表示为。

(屏幕:0.01 0.99)请你在这两张正方形里画0.01你会选择哪一张?(屏幕一个画了竖线的正方形,一个是画满格子的正方形)为什么?生:因为第二张有一百个格子,就是说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一百份。

表示起来方便,简单。

师:为什么不选第一幅呢?(它的格子没有一百,表示的是十分之几?)师:好,我现在用红色的表示0.01,其它的用空白表示0.99。

(屏幕:大正方形里一个红色的格子,九十九个空白的格子)这样表示你们同意吗?师:现在请你们告诉灵感在哪一部分,努力又在哪一个部分。

灵感是哪种颜色?努力又是哪种颜色?师:从这里说明了努力很重要,那我们现在来努力一下。

请你准备好课堂纸,快速准确地完成它。

(1、先在()里任意写一个零点几几的两位小数,(1)()米=()米(2)选一张图用阴影部分表示出这个小数。

师:请你们自己给自己打分。

我们刚才说一位数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屏幕:一数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数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板书: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师:那你们知道最小的两位小数是什么吗?(0.01)【设计意图】:学习了一位小数的意义后,明白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利用方法类推,学生探究出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会相对容易。

3,学习三位小数的意义师:依此类推,你们知道三位小数表示什么吗?(板书:三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师: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几分就是千分之几。

那么0.001就是——,说说刚才举例中的三位小数的意义。

小练习,口答。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学生自然就会联想到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了迁移。

4,学习小数计数单位的进率师:最小的一位小数是0.1,两位小数是0.01,三位小数是0.001,四位小数是.....我们把0.1,0.01,0.001……叫做小数的计数单位,你能说清楚0.1,0.01,0.001之间的关系吗?演示观察0.1,0.01,0.001之间的变化过程,沟通三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对小数计数单位的掌握,让学生感悟到小数的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三、课堂小结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小数还有很多的知识等着大家去学习。

今天的课上到这,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