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概念、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运算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方法,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乘除,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但小数是学生首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同时,学生对于小数的运算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性质,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运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小数的概念,小数的性质,小数的运算方法。

2.难点:小数的运算,特别是小数的乘除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练习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小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

2.练习题: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数运算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找零,引入小数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上的小数,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小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小数的计数方法,如0.5表示半个单位,0.25表示四分之一个单位。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小数运算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小数运算的掌握情况。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篇一: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内容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课题:《小数的意义》(第一课时)总序号:授课时间:月日课题:小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32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x|k b| 1 . |o |m一、谈话引入: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我们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你能以元作单位,把下面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吗?(1)1角=( )元(2)3角=( )元(3)9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包括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小数点的作用等。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概念,并能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小数,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需要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以及小数点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2.让学生掌握小数点的作用,能正确运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数位、计数单位和小数点的作用。

2.教学难点:小数点的作用和小数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小数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小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小数的概念,如:“小明的身高是1.5米,小华的身高是1.2米,请问小明的身高比小华高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

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和小数点的作用。

讲解小数的数位,如个位、十分位、百分位等,以及对应的计数单位,如个、十、百等。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小数的计算题,如加减乘除等,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时,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解析,帮助学生巩固小数的计算方法。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全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全单元教案
(4)30=30.00 ( )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让学生按顺序回答,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下面的每组数中,一共可以去掉多少个“0”?这些0都在什么位置?
(1)3.09 0.300 1.8000 5.00
(2)0.0004 12.002 60.06 500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课时
课时四:小数的大小比较
主备人
数学教研组
所在学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在“分数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读法
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问: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请学生试读一读,教师指导。
①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
完成: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
即: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个十分之一是一。
三、作业设计
1.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
(2)35克=0.35千克( )
2.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7 0.05 0.012
四、板书设计:
(3)0.090 12.00001 0.50605060 30.0
要求学生思考后,按顺序回答。
四、板书设计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性质教案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第1课时小数的性质教学内容教科书P38~39例1~例4,完成P39“做一做”。

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通过“猜想——验证——应用”等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并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科书P38的主题图。

师:四年级的小明正和妈妈在逛街呢,瞧!他们进了一家文具店,看到中性笔和笔袋的标价。

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学情预设】2.50元就是2元5角0分,8.00元就是8元0角0分。

师:那2.50元、8.00元和我们平时说的2.5元、8元有什么关系呢?【学情预设】因为2.50元和2.5元都表示2元5角0分,8.00元和8元都表示8元0角0分,所以2.50元=2.5元,8.00元=8元。

师:为什么它们是相等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设计意图】教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解决了2.50元、8.00元与2.5元、8元价钱相等的问题。

教师及时追问相等的原因,再一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形成新知1.理解小数的性质。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8例1。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小数性质的教学,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①利用学生熟悉的人民币直观感知;②借助长度单位初步体会;③脱离具体量,借助图示从小数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

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层次,引领学生逐步归纳出小数的性质。

①师:它们都表示长度,你还记得长度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1m=10dm=100cm=1000mm 。

②师:要比较这几个长度的大小,你有什么好办法?【学情预设】可以先在刻度尺上把0.1m 、0.10m 和0.100m 分别表示出来。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3.小数与生活实际的应用:将小数知识应用于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
(二)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设计有趣的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我将通过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情境创设:我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购物的小故事。故事中,小华和妈妈去超市购物,遇到了价格标签上的小数。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问题,如小华看到的价格标签上的小数是什么意思?小数点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小数的定义、小数点的位置及小数的数位顺序是本节课的重点,需要学生深刻理解。小数的性质,如小数的位数、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等,是学习的难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2.小数运算的准确性:小数的运算对学生的数感、计算能力要求较高,如何提高学生的小数运算准确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小数的定义,理解小数点的作用,能够正确读写小数。
2.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及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关系。
3.学会小数的比较大小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比较符号进行小数大小比较。
4.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从生活中找出三个含有小数的实例,并说明小数在其中的意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计数单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小数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乘除和分数的基本概念,对数的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小数的理解和运用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建立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能够理解小数点的位置和小数位的含义。

2.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能够运用小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2.小数的运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小数点教具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小数的概念,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价格是3元5角,他给了店员4元,问店员应该找他多少零钱?”让学生思考和探索小数的意义。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小数的计数单位,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等,并解释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基本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小数的加减乘除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巩固对小数的理解和运用。

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问题,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巩固学生对小数的运用能力。

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拓展的问题,如小数的换算、小数的四则运算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小数的加减乘除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对小数的理解和运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精品同步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精品同步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精品同步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概念、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掌握小数的改写方法,以及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他们总结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例如,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哪些性质?如何改写小数?”等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补充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例如,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掌握了小数的改写方法,知道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分工合作:在小组内分工,让每个学生承担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有的学生负责总结小数的性质,有的学生负责举例说明如何改写小数,最后共同汇报成果。
3.互动交流:鼓励小组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例如,教师组织小组之间的汇报和评价活动,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相互评价和交流。
3.强调小数的实际应用:强调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教师强调:“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要学会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小结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作业时,要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例如,设计“运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等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利用问题导入: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例如,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小数吗?小数有哪些性质?”等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3.利用复习导入:回顾已学的小数相关知识,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例如,复习小数的定义、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等知识,引导学生逐步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一、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能力,概括能力。

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1、同学们,您们认识小数不?生活中您在哪儿见过小数?您能举出些小数的例子不? 二、探索新知识1、过去,我们学习长度单位时,都测量过自己的课桌高度。

2、汇报测量结果。

3、在日常生活中,测量一个物体的长或高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这时,我们就要用到小数。

那么,小数的意义就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

提问:我们用的尺子上的10厘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在尺子上就是多少?写成分数就是多少? 1毫米为什么可以101厘米表示呢? 让学生观察101米与0、1米,103米与0、3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接着让学生观察101=0、1米,103米=0、3米,从这个等式中您发现了什么?(分母数就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提问:十分之几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讲解:1厘米就是1001米;1001米写成0、01米;0、04米就是两位小数,请同学们想一想,3厘米、6厘米,用来作单位就是百分之几米?怎样用小数表示?1001=0、01 1003=0、03 1006=0、06 提问:如果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就是多少?讲解并提问:从0刻度线到第一条短刻度线表示1毫米,它就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呢?小结:分母就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进一步提问:在分数中,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

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就是百分之一。

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就是千分之一。

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就是多少? 巩固练习1、填空:0、8表示( )它的计数单位就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50表示( ),它的计数单位就是( ); 1里面有( )个0、1与( )个0、01。

2、判断:(1)0、8就是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8份。

( ) (2)1毫米写成小数就是0、01米。

( ) (3)100001=0、001 ( ) 二、小数的读法与写法课题:小数的读法与写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小数的数位增加的情况下,会读写小数。

2、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促进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您们会读数不?请正确读出下列各数。

103430500读作: 107读作: 2768读作: 45083读作: 这些都就是什么数。

整数的数位,计数单位就是什么?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就是多少?二、创设情境,探讨新知11、572 3、5476 153、04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这几个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第一位就是什么位,计数单位就是什么?表示什么?小数点左边第一位就是个位,计数单位就是个(一):表示几个一小数点左边的第二位、第三位呢?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就是什么位,计数单位就是什么?这一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就是十分位,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这一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呢?想一想,这些计数单位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几?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部分哪个计数单位最大(十分之一)它与整数部分个位上的计数单位“1”之间就是什么关系?(十进关系)小数部分每个计数单位占的位置也应该有数位名称,大家试试给每个数位取个名字。

第一位可以叫十分位……(2)整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小数的读法:您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高、厚、重,分别就是多少不?出示: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您能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不?0、58读作零点五八3、5读作:三点五41、47读作:四十一点四七(2)总结读法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小数的写法零点零九写作:0、09 五点八写作:5、8 零点八八写作:0、88三、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小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1、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两个数位不同的小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过程(一)导入1、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3元5角 7角 7元零4分 6角4分2、在○里填上“>”、“<”或“=”。

1502○1520 1020○938 86○78说一说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1)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谁大这个数就大。

(2)位数不同,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

(二)数学实施1、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①3、25元与2、85元②2、84元与2、93元③0、07米与0、059米(2)小组讨论。

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研究小数怎样比大小。

(3)集体反馈交流。

第一组:3、25元与2、85元,这两个数都就是小数,由整数与小数两部分组成,先比整数部分,3>2,所以3、25元>2、85元。

第二组:2、84元与2、93元,这两个数也都就是小数,也就是由整数与小数两部分组成,先比整数部分,2=2,整数部分相同,再比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8<9,那么2、84元<2、93元。

提问:通过这两组小数大小的比较,想一想,小数位数相同的两个小数可以怎样比较。

小组讨论总结方法:比较两个位数相同的小数时,先比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观察这两个数的特征。

(小数位数不相同,一个就是两位小数,一个就是三位小数)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位数多的小数就大不?(不就是)例如:0、07米与0、059米的整数部分与十分位上的数各就是多少?(整数部分与十分位上的数都就是相同的)要比哪一位上的数?(比百分位上的数)怎样比?(0、07米百分位上就是7,表示7个0、01米;0、059米百分位上就是5,表示5个0、01米;7个0、01米比5个0、01米多,所以0、07米>0、059米)(5)总结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小数大小比较不能根据位数的多少来判断,因为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就大,而要按数位顺序逐位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瞧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可像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一样,把要比较的四个小数对齐数位,纵向排列。

3、05米2、84米2、88米2、93米然后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十分位、百分位………最后按要求排列出四个人的成绩。

3、05米>2、93米>2、88米>2、84米(三)课堂作业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

0、28元○0、29元 1、205○1、250 7、80元○7、8元 0、5○0、498、099米○8、1米 3、0○2、99 4、5千克○5、4千克 2、630○2、632、068米○20、68米 1、8○0、9 0、33分米○0、31分米 8、652○8、652、将下面每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3、1402 3、1042 3、4012 3、4102 3、1420(2)0、2316米 2、31分米 203、1厘米 2311毫米3、将下面每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8、107 8、17 8、117 8、071 8、017(2)0、807 0、87 0、708 0、78 0、088 4、判断。

(1)4、8与4、80数值相等。

( )(2)比8大比9小的小数只有9个。

( )(3)在4、205中,0所在的数位就是百分位。

( )(4)小数都比整数小。

( )(5)3、5元一千克的香蕉比3、50元一千克的香蕉便宜。

( )(6)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就是整数部分,右边就是小数部分。

( )(7)在0、6与0、8之间有无限多个小数。

( )(四)思维训练1、王严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第一个数百位上的7错写成1,把第二个加数十位上的6错写成9,这样算得的与就是443。

正确的与应该就是多少?2、李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540末尾的“0”漏写了,结果得到的商就是60。

正确的商应该就是多少?四、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

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通过观察,概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与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故事叫《小数点的悲剧》有一位宇航员驾驶飞船在太空作业。

她完成任务返航途,飞船出了故障。

原因就是由于检察员的疏忽,点错了数据中的小数点。

在人生最后的两小时里,她没有悲伤,而就是坚持工作着,她在与女儿决别时说:“我要告诉您,我亲爱的女儿,我也要告诉全世界的小朋友,一定要对待学习中每一个小数、每一个小数点,不要再让小数点的悲剧发生了!”飞船消失了。

这场小数点的悲剧结束了。

(一)教学例5大家知道《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一个神奇的宝贝,叫做金箍棒。

下面我们就来瞧书中的例图。

就就是孙悟空金箍棒的神威。

话说孙悟空与一起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了遇到一个妖精,妖精喝道:猴头,交出唐僧!孙悟空大声叫到:休想,瞧我金箍棒!于就是从耳朵里一掏,出现一条0、009米的金箍棒说:“变”接着一吹,变成了0、09米。

还不够长呢?孙悟空又用力一吹金箍棒变成了0、9米。

妖精更就是觉得挺奇怪,只听悟空一声大喊:“瞧棒”妖精应声到下。

原来金箍棒倾刻间变成了9米长。

重重的砸在妖精的身上。

同学们注意观察黑体部分的数字在怎么变化?0、009米---0、09米---0、9米---9米(什么东西使这些数变得越来越大呢?为什么会这样呢?)1、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倍2、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0倍3、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00倍以上就是小数点向右移,右移就是扩大。

1、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分之一倍2、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0分之一倍3、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00分之一倍以上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左移就是扩小。

(三)教学例6例6 把0、01平方米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各就是多少?把0、01平方米扩大到它的10倍,就就是把0、01乘10,可先出示0、01平方米的正方形一块注意:小数点向右移时。

非0最高位前面的0必须去掉。

如:0、01扩大100倍就是1。

而不就是0、01如果小数部分不够要在右边添“0”不足数位。

如0、01扩大到它的1000倍就是10。

例7、把1平方米缩小到它的10分之一,100分之一,1000分之一各就是多少?把1平方米缩小到它的10分之一,就就是把它除以10、只要把“1”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可1除10等于0、1(平方米)1除100于0、01(平方米)1除1000等于0、001(平方米)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不但发现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