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中国娃)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草原小姐妹》2、唱:《草原赞歌》教学目标:1、聆听琵琶协奏曲,能展开想象,受到感动。

感受琵琶与管弦乐队对话的魅力。

2、能用朴素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草原赞歌》,体验歌曲自豪的情感。

能正确地演唱附点节奏、体会附点节奏带来的活力与动力。

教材分析:《草原赞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蒙古族歌曲,民族特色鲜明。

歌曲多采用后十六分节奏与附点节奏,体现了朝气蓬勃的情绪与赞美草原的喜悦感情,具有草原骏马飞奔的特点,使人感到欢快、活泼。

歌曲中的衬词“啊”、“哈”、“嗬咿”把众带到了美丽的大草原。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蒙古草原的诗歌、马蹄的节奏等方面)二、学习歌曲《草原赞歌》。

1、听录音范唱。

要求:感受音乐的情绪(快乐、自豪)。

2、随着录音用LU轻唱。

要求:注意声音的圆润、音准、节奏。

3、随着钢琴的伴奏用LU唱。

要求:熟练。

4、随着钢琴的伴奏唱歌词。

要求:吐字清晰、圆润,唱准音高与节奏。

5、重点练习有问题的乐句。

6、随音乐的伴奏有表情地歌唱。

三、欣赏《草原小姐妹》1、从龙梅、玉荣的故事导入:1964年2月9日,龙梅和玉荣为队里放羊时遇到暴风雪,羊群顶不住狂风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跑越远,姐妹俩一面和风雪搏斗,一面收拢受惊的羊群。

天渐渐黑下来,雪越下越大,有一只羊被雪崩埋在雪里,龙梅扒雪救羊时,玉荣和羊群已经走远。

这时,又有几只羊陷在雪里,玉荣在扒雪时掉了一只毡靴,但她丝毫没有察觉,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护好集体的羊群。

龙梅赶上了玉荣和羊群,她看见玉荣光着的脚已经冻成冰托子,急忙要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冻在脚上脱不下来,她便从袍子上撕下一块布包住妹妹的脚,背着妹妹艰难地向前走着,后来,她实在支持不住,终于倒下了。

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巴书记等人赶来抢救,姐妹俩和羊群才安全脱险。

龙梅和玉荣这种热爱集体财产、勇于战胜困难的崇高品质,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

2、闭上眼睛欣赏《草原小姐妹》。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第 1课时 课题《好一个土娃子》教学目标 1.用调皮、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好一个土娃子》,准确表达歌曲调皮、天真的情绪。

2.和同学合作设计一个表演顺序。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演唱歌曲《好一个土娃子》,并且唱出歌曲特有的风格特点。

难点:结合唱、念、创的形式设计表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 导学与提问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一、组织教学学生讨论各自的收获和感受,共同分享重回温暖集体的快乐,从而让快乐在音乐课延伸。

二、导入新课——新朋友 远远地听到他用粗嗓子唱着不成调的歌儿,穿着普通的有点土的衣服,光着脚奔跑在田间地头,一会儿摸鱼,一会儿抓鸟,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三、感受体验 1.《好一个土娃子》 (1)播放范唱。

(2)找出典型节奏并拍一拍。

2/4 X X X X X X X 师与学生聊一聊开学以后的感受,新的年级,新的课程,新的目标(出示具有以上特点的小孩图片)——引入新歌《好一个土娃子》 播放范唱(可采用接龙或拍腿改变音色的方式练习,降低学生畏难情绪,增加课堂趣味性。

)注意:鲜明的北方风格,歌词特有的儿化音2、(1)歌曲中加入说唱数板部分学生讨论各自的收获和感受,共同分享重回温暖集体的快乐,从而让快乐在音乐课延伸。

找出典型节奏并拍一拍 随着老师唱一唱歌谱听录音用轻声而富有弹性的演唱 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接龙演唱 选择合适的声音和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 X X X |就算挨了重重的烟袋子他还摸着黑黑的脸蛋子(3)师带领学生唱歌谱。

重点:用生动的情境调动带给学生充分的情感体验(4)随录音轻声而富有弹性的演唱。

2.为歌曲“锦上添花”。

四、拓展延伸——综合表演1.唱2.念3.创4.演五、课堂小结随着音乐课教学的深入,“土娃子”的形象不断丰满,从平面到立体,从书中走到身边,从陌生到亲切,最终幻化为你我他。

(思考在歌曲中加入数板部分有什么作用)(2)巩固接龙演唱(师生,男女)(注意声音的表现力)a.根据土娃子的生活,为歌曲设计1~2个动作。

最新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最新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第一单元《中国娃》教案教学内容第1课时:欣赏《草原小姐妹》唱《草原赞歌》歌表演《草原赞歌》第2课时:欣赏、表演《嘎子嘎》唱《中国娃》装饰音的作用第3课时:欣赏《来吧来踢球》《捉迷藏》唱《海娃的歌》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

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

在听唱《中国娃》活动中,认识波音、下滑音、倚音等记号,并感知这些记号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3、结合歌曲分辨“4”和升“4”的区别,准确唱出音高;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

4、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尝试不同方式表现中国娃形象,大胆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第1课时1、组织教学“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F、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C、视谱。

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D、接龙唱谱。

【K12学习】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K12学习】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中国娃教学内容第1时:欣赏《草原小姐妹》唱《草原赞歌》歌表演《草原赞歌》第2时:欣赏、表演《嘎子嘎》唱《中国娃》装饰音的作用第3时:欣赏《来吧来踢球》《捉迷藏》唱《海娃的歌》教学目标、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

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

在听唱《中国娃》活动中,认识波音、下滑音、倚音等记号,并感知这些记号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3、结合歌曲分辨“4”和升“4”的区别,准确唱出音高;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

4、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尝试不同方式表现中国娃形象,大胆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第1时组织教学“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介绍主奏乐器:琵琶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完整欣赏。

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新授歌曲《草原赞歌》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视谱。

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接龙唱谱。

用“LU”模唱旋律。

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29页精品】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9页精品】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娃》教案教学内容第1课时:欣赏《草原小姐妹》唱《草原赞歌》歌表演《草原赞歌》第2课时:欣赏、表演《嘎子嘎》唱《中国娃》装饰音的作用第3课时:欣赏《来吧来踢球》《捉迷藏》唱《海娃的歌》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

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

在听唱《中国娃》活动中,认识波音、下滑音、倚音等记号,并感知这些记号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3、结合歌曲分辨“4”和升“4”的区别,准确唱出音高;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

4、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尝试不同方式表现中国娃形象,大胆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第1课时1、组织教学“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F、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C、视谱。

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D、接龙唱谱。

苏教小学音乐五下《1第一单元中国娃》word教案 (2)

苏教小学音乐五下《1第一单元中国娃》word教案 (2)

中国娃教学内容:1.欣赏《草原小姐妹》2.唱《草原赞歌》3.唱《中国娃》教学目标:1.聆听琵琶协奏曲,能展开想象,受到感动。

感受琵琶与管弦乐队对话的魅力。

2.能用朴素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草原赞歌》,体验歌曲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在听、唱、动等音乐活动中,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感受小英雄对家乡、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附点节奏后十六分音符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1.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A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介绍协奏曲: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2.新授歌曲《草原赞歌》师: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A学生听赏歌曲范唱师: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B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师: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说出歌曲中的最低音以及歌曲中的最高音。

师: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C接龙唱谱。

D用“”模唱旋律。

E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F歌曲处理。

G完整演唱。

3.新授歌曲《中国娃》A欣赏解晓东的《中国娃》,感受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B讨论: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下滑音)﹋(波音)616(装饰音)C讲解各装饰音的名称,并要求记熟。

D分别演唱以上装饰音,体验各装饰音的唱法。

(学生了解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歌曲的地域性风味。

)E跟随录音哼唱歌曲。

(反复练唱)F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领唱、齐唱、一领众合等形式演唱。

苏教小学音乐五下《1第一单元中国娃》word教案 (2)

苏教小学音乐五下《1第一单元中国娃》word教案 (2)

中国娃教学内容:1.欣赏《草原小姐妹》2.唱《草原赞歌》3.唱《中国娃》教学目标:1.聆听琵琶协奏曲,能展开想象,受到感动。

感受琵琶与管弦乐队对话的魅力。

2.能用朴素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草原赞歌》,体验歌曲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在听、唱、动等音乐活动中,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感受小英雄对家乡、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附点节奏后十六分音符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1.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A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介绍协奏曲: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2.新授歌曲《草原赞歌》师: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A学生听赏歌曲范唱师: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B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师: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说出歌曲中的最低音以及歌曲中的最高音。

师: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C接龙唱谱。

D用“LU”模唱旋律。

E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F歌曲处理。

G完整演唱。

3.新授歌曲《中国娃》A欣赏解晓东的MTV《中国娃》,感受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B讨论: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下滑音)﹋(波音)616(装饰音)C讲解各装饰音的名称,并要求记熟。

D分别演唱以上装饰音,体验各装饰音的唱法。

(学生了解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歌曲的地域性风味。

)E跟随录音哼唱歌曲。

(反复练唱)F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领唱、齐唱、一领众合等形式演唱。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目录第一单元中国娃 (1)第二单元绿色的祖国 (3)第三单元京腔京韵 (13)第四单元碧野金山 (18)第五单元欢腾的边寨 (32)第六单元荡漾的深情 (37)第一单元中国娃教学内容第1课时:欣赏《草原小姐妹》唱《草原赞歌》歌表演《草原赞歌》第2课时:欣赏、表演《嘎子嘎》唱《中国娃》装饰音的作用第3课时:欣赏《来吧来踢球》《捉迷藏》唱《海娃的歌》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

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

在听唱《中国娃》活动中,认识波音、下滑音、倚音等记号,并感知这些记号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3、结合歌曲分辨“4”和升“4”的区别,准确唱出音高;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

4、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尝试不同方式表现中国娃形象,大胆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第1课时1、组织教学“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F、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国娃教学内容第1课时:欣赏《草原小姐妹》唱《草原赞歌》歌表演《草原赞歌》第2课时:欣赏、表演《嘎子嘎》唱《中国娃》装饰音的作用第3课时:欣赏《来吧来踢球》《捉迷藏》唱《海娃的歌》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

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

在听唱《中国娃》活动中,认识波音、下滑音、倚音等记号,并感知这些记号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3、结合歌曲分辨“4”和升“4”的区别,准确唱出音高;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

4、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尝试不同方式表现中国娃形象,大胆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第1课时组织教学“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介绍主奏乐器:琵琶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完整欣赏。

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新授歌曲《草原赞歌》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视谱。

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接龙唱谱。

用“LU”模唱旋律。

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歌曲处理。

完整演唱。

表演《草原赞歌》学习简单蒙古舞动作。

弹舌、扬鞭、耸肩、骑马师生互动。

课堂小结:高唱赞歌,学习英雄,当无愧于“中国娃”称号的新时代的好儿童。

第2课时欣赏《嘎子嘎》交流《小兵张嘎》的故事,了解张嘎的个性。

听音乐,感受作品的谐略风格。

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跟音乐哼唱歌词,练习说唱部分。

用简单道具扮演张嘎,随音乐模拟与日本鬼子周旋的情景。

表演时启发学生关注音乐的段落变化。

新授歌曲《中国娃》欣赏解晓东的MTV《中国娃》,感受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反复欣赏歌曲,讨论: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下滑音)﹋(波音) 356(装饰音)a、讲解各装饰音的名称,并要求记熟。

b、分别演唱以上装饰音,体验各装饰音的唱法。

c、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歌曲的地域性风味。

C、跟随录音哼唱歌曲。

D、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领唱、齐唱、一领众合等形式演唱。

E、配合音乐,用手绢花、红绸带做道具跳跳秧歌舞。

3、课堂小结第3课时欣赏《来吧来踢球》导入: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谈话开始导入欣赏。

边欣赏,边在过门处即兴加入声势。

扮成不同国家的小朋友,随音乐节拍模拟玩足球的姿势、动作。

欣赏《捉迷藏》听:丁善德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片段:《郊外去》《扑蝴蝶》《跳绳》《捉迷藏》,并给出相应的图片。

想:启发学生根据音乐形象选择标题。

再现童年:配合音乐表演。

感受钢琴音色,感受玩游戏时的快乐情景。

新授歌曲《海娃的歌》听范唱,感受歌曲表达的海娃对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恋和赞美。

分析歌曲。

给歌曲分句,在谱中标上分句记号,做到心中有数。

C、将歌曲中分句节奏写在“海螺”“海星”“贝壳”等图片后,藏在教室里,让学生在《海娃的歌》音乐声中寻找。

音乐停,大家分享赶海的“收获”;练读卡片上的节奏。

D、将两句衬词的越剧比喻成“海浪的声音”、“海风的声音”,让学生听辨并模唱,常准大三度音程与小三度音程。

E、歌曲结构不规整,节奏多变,采用分句教唱法学唱。

F、采用多种形式唱熟歌曲,表达出海娃对大海的不可割舍的情感。

3、课堂小结第二单元绿色的祖国一、单元目标:1、通过欣赏和歌唱,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了解中外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用恰当的情绪,甜美的歌声演唱《春游》、《白兰鸽》、《乡间的小路》等,表达心中对春天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

3、在“我的创造”等音乐活动中,能运用“同头换尾”的技术创编简短的旋律,并根据所学的音乐内容,用自己的音乐方式,以“绿色环保”、“赞美春天”“歌唱春天”、“歌唱祖国”等为主题开展采集与创造活动。

4、通过一系列对“春”的主题欣赏,强化对旋律的听辨能力,感受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春”的多姿多彩时的变化与作用;在对“轻音乐”和“校园歌曲”等音乐分类的探究活动中表现出积极参与的热情。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春游》听:《春野》拓展:班得瑞乐队与轻音乐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春野》和歌唱《春游》,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感受中外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和风格特点。

能用明朗、愉悦的情绪,纯美的歌声演唱《春游》。

感受歌曲美的意境。

通过欣赏班得瑞乐队演奏的作品,了解当代音乐这种音乐体裁的表现方式,拓展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结构和旋律的分析。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六、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春天到了,在这个风和日丽、充满花香的季节里,你最想做什么?(踏青、春游)那今天我们就寻着花香,一起去踏青春游,感受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吧!欣赏《春野》1、在《春野》的背景音乐中,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

听前设问:听到了什么?仿佛来到了哪里?感觉怎样?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精美的画面,简介轻音乐和班得瑞乐队。

3、出示《春野》主旋律,分别用“啦、哒、噜”等衬词模唱主旋律。

在每一乐句尾,教师指挥部分学生模仿鸟叫“喳喳喳喳”,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发声练习。

(三)、欣赏想象——春游图1、导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智慧抒发了对“春”的赞美,诗歌、散文中到处都留有春的足迹。

有很多音乐家都喜欢把诗词谱写成曲,让诗意更充分地表达出来。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首充满诗意的歌。

播放歌曲《春游》,请学生闭眼欣赏。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春天的什么气息?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七言律诗《春游》,有表情地齐读。

3、师:什么是“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为什么会“万花飞舞春人下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4、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操作组合一幅“春游图”,并对自己的组合加以说明。

5、欣赏“春游图”(展示课件,表现诗词内容),在歌曲音乐的背景下,齐读歌词。

(四)、学习歌曲1、完整地欣赏歌曲,说说歌曲中哪两句完全一样?哪两句比较像?哪一句完全不同?2、根据学生回答,分别用不同色块表现歌曲中的相同与不同的旋律。

(点击课件)3、试唱曲谱。

4、对于第三句中的“5 #4 5.”,要先听琴声再模唱,教师可以用手势提示,并提醒学生要轻声唱。

5、跟琴学唱歌曲。

6、完整、熟练地演唱歌曲。

7、通过对比演唱,根据学生的回答,为歌曲加入力度记号,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六)、教师课堂小结,结束教学。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1、复习《春游》,二声部轮唱。

2、我的创造(1)3、听《神奇的九寨》二、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春的“诗情画意”,尝试二声部轮唱,并能完整熟练地演唱。

2、在“我的创造”音乐活动中,能运用“同头换尾”的技巧创编简单的旋律。

3、通过欣赏歌曲《神奇的九寨》了解其浓郁的地域风格特点,领略“九寨”的美丽风光。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歌曲意境的创设和表现。

难点:旋律创编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春游》1、用LU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2、有感情地齐唱歌曲。

(二)、我的创造1、唱一唱前两个乐句。

观察歌曲前两个乐句有什么联系?(两个乐句节奏是相同的。

两乐句前段相同,只是结尾稍加变化。

)最后得出歌曲创造的一般规律:同头换尾的手法。

2、感受两种“尾部”不同的音乐效果。

3、学生进行创编。

4、作品展示(三)欣赏《神奇的九寨》1、师:大家知道著名的国家名胜风景区九寨沟吗?它位于四川省北部,有“人间仙境”的美誉,被列为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

师:有一首歌曲是这样唱的:“在离开很远的地方,总有一双眼睛在守望,她有着森林绚丽的梦想,她有着大海碧波的光芒。

到底是谁的呼唤那样真真切切,到底是谁的心灵那样寻寻觅觅。

哦神奇的九寨,人间的天堂。

”让我们赶快来欣赏《神奇的九寨》吧。

播放歌曲《神奇的九寨》同时欣赏九寨风光。

2、欣赏完歌曲,学生谈谈感受。

3、介绍容中尔甲。

容中尔甲,著名藏族歌手,四川阿坝州人。

1991年毕业于四川阿坝师专中文系,同年分配在金川县观音桥乡中学任教;1994年调至九寨沟民族艺术团担任首席歌手、团长等职;2000年签约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成为其旗下签约歌手;2001年在九寨沟创建"容中尔甲演出中心",任团长及首席歌手。

4、再次欣赏。

(四)小结1、请学生课后收集自己喜欢的表现“春”的音乐作品。

2、布臵学生自制沙球。

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1、听《致春天》2、唱《白兰鸽》3、露一手:用自制小沙球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钢琴独奏《致春天》,体会春天的变幻多姿,感受绚烂多彩的春天景象。

了解音乐家格里格的生平及《致春天》的创作背景。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受两首音乐的形象及风格。

2、歌曲《白兰鸽》带休止符的切分节奏。

四、教学过程:(一)欣赏《致春天》1、导入:同学们,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正向我们悄悄地走来。

在这个早春季节,你从哪里感受到春天来临的信息?聆听《致春天》乐曲开头一段。

说说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

冬天的严寒渐渐开始退出,太阳的暖流融化了岩石上的冰层,滴下第一个粗大晶莹的水珠,宣告了春天的到来。

2、刚刚我们欣赏的音乐片段是有挪威音乐家格里格写的钢琴独奏《致春天》。

介绍作者。

3、让我们完整地来欣赏乐曲。

老师出示图形,请学生在欣赏时,听到音乐段落,选择出相应的图形。

并说出你的体会。

总结歌曲的结构:A+B+A‘传统的三部曲式结构。

4、以“春”为主题,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小组合作,用动作形态表现各具特色的“春之图”。

(动作形态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可以表现冰雪融化、春暖花开等不同的动作组合)随音乐律动。

(二)学习歌曲《白兰鸽》1、导入:同学们见过鸽子吗?你能用动作来模仿一下鸽子飞翔和落在屋顶不同的样子吗?(学生自由模仿)看看老师是怎样模仿鸽子的?师用鸽子“起—飞—落”三种动作,用“啦”边跳边哼唱歌曲主歌部分旋律。

2、学生模仿,解决切分节奏。

3、师:在世界音乐的五彩天空里,飞翔着一只美丽的“鸽子”,这就是那首著名的美国歌曲《白兰鸽》。

这首歌曲诞生于20世纪,旋律优美动听,多少年来,一直被世界各国的人们喜爱和传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