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各院校)名额分
关于少干

一、少干相关政策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暂行办法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和《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民[2005]11号)精神,结合自治区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工作情况,经商自治区发改委、民委、财政厅、人事厅同意,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招生工作1.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属于国家定向培养计划。
培养任务主要由国家部属的重点高等学校和有关科研院(所)承担并组织实施。
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等特殊措施招收学生;2.自治区教育厅负责全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组织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招生工作和人才培养的政策规定,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有关招生计划的申报、组织优秀考生报名、考生资格审核、定向培养协议的签订、定向生就业指导服务、毕业生的违约处理等项工作由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会同有关业务部门具体负责;3.凡属内蒙古地区户籍的在职、非在职少数民族考生和10%长期在区内生活、工作的汉族考生,符合国家规定的报考条件,在限定的时间内均可报名。
考生自行从教育部网站或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网站下载当年全国统一定制的报考硕士研究生登记表或报考博士研究生登记表一式三份,按要求填写,并携带相关资料接受报考资格审核;4.自治区鼓励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在职教师报考,攻读与本人所教专业相同或相近的高一层次学位;鼓励教育、科研、医学、民族文化艺术、信息技术、经济和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等领域的在职人员报考,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支持蒙汉兼通的应往届毕业生报考,主要攻读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特别是与清洁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环保等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
凡属自治区非紧缺人才的专业,原则上不列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5.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必须服从自治区对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要求,服从对报考学校和专业选择方面的引导和调整,确保每一所为我区下达招生计划的学校均有人报考,拓宽考生的升学渠道,提高录取率;6.考生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经学校复试合格,录取前必须按要求由培养单位牵头签订《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非在职)定向协议书》、《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在职/非在职)定向协议书》(以下简称《定向协议书》),并认真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200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名额分配表

3
2
2 3 52224 42
22
4
4
10 40
32
2 2 5 2 2 2 3 4 22
2
3
4
招 生 单 位
博士
硕 士计划
计划 小计
河 北
内蒙 古
辽宁
吉 林
黑龙 江
湖北 湖南 广西
海 南
重 庆
四 川
贵 州
云南
西 藏
甘 肃
青 海
宁 夏
陕 西
新 疆
新疆 兵团
其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 40
2
222 5
224 52
200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名额分配表
博士
硕 士计划
计划 小计
河 北
内蒙 古
辽宁
吉 林
黑龙 江
湖北 湖南 广西
海 南
重 庆
四 川
贵 州
云南
西 藏
甘 肃
青 海
宁 夏
陕 西
新 疆
新疆 兵团
其它
500 2000 39 105 45 53 28 63 76 228 33 50 99 201 202 75 76 78 71 19 189 33 217
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 30 34 170 2 10 20
32 4 46
3
2 3 22 22
324
2 3 4 27 2 4 6 23 18 4 6 6 6 2 19 2 20
3
32
22
2
2
4
北京理工大学
10 30
2
2
24
25 4
22
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名额分配表

2
2
2 2
2 6 2 2 2 10 6 4
2 2
2
4
2 2 2
2 2 2 4 2 2 2
2
2
6 4 2 4 6 2 2 4 2 4 4 4
2 2
2 2
2
6 2 2 2 3 4
2 2 2 4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招生单位
2
2
2 2
2
2
2 2 2 4 2 2 2 4 4 4 5
2 2 2 3 2 2 2 4 2 3 2
3 2 2 3 4 2 2 6 4 3 5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2 2 2 2 3 2 4
2 2 2 2
2
2
2 4
4 4 2 2 6 6 6 4 8 2 9 6 6
4
6 5 2 5 2 2 4 2 3 2 6 2 2 2 3 2 2
2 2
2
2 2 2 2
3 2
3 4
2 2
2 2
5 2 2 4 2 2 2
4 2 2 3 2 2 2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8 2 2 4 2 2
2
2
2 2 2
2
4 2 2 2 2 3
2
2
博士 计划
5 5 2 2 4 4 75 63 8 4 92 6 2 2
硕
37 37 14 14 19 19 206 150 30 26 812 28 10 54 38 6 12 46 12 12 24 12 18 18 36 12 8 10 2 8 15 8 21 4 4 2 2 3 3 24 16 4 4 10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0 6 2 2 29 3 3 2 2 2 2 2 2
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

4
24
2
2 2 10 2 2 2 4 6 4
42482
18 66 2
4
22
2
228
44664
24642
12 54
4
22
2
226
24446
22442
8 36
4
222
22222222442
30 70
4
22
2
228
24684
424842
6 16
2
2
2
222
4
28 65
6
2
226
45664
33682
6 50
附件1
招生单位
合计 教育部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24664242462
54
2
2
28
2
2
2
2
28
2
2
22
4 12
2
2
222
2
4 10
2
222
2
2 10
2
2
2
2
2
3 10
22
22
2
20 84 2
4
2
224
2 2 4 4 40*
历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名额分配表

1 1
3 2 2 1 2
4 2 3 2 2 2 1
6 3 3 4 4 2 2 5 2 4 5 3 2 4
6 2 3 4 4 4
3 2 3 1 1
3 2 3 2
1 1 2 1 2 3 1
2 5 3 4 5 3 2 4 3 4 5 2 5 3 4 3 5 4 5 5 6 3 6 4 5 4 2 4 3 2 1 2 1 1 3 3 2 2 4 1 2 1 2 3 3 3 1 1 1 3 2 2 4 3 1 3 2 3 1 5 1 2 1 1 1 2 2 2 2
注: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
201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名额分配表
硕
湖南 172 147 3 2 2 1 1 3 1 2 1 2 2 1 1 1 4 3 广西 308 259 3 3 3 3 2 4 2 4 2 4 4 2 4 4 4 3 3 1 1 1 海南 17 16
1 3
2 3 5 3 2
3
5 3 4
4 8 3 6
2 1 2
5 5 4 3 6
西南财经大 学 西南交通大 学 电子科技大 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 学 长安大学 兰州大学
国家民族事 务委员会
10 4 2 2 50 3 45 4 20 39 30 3 3 3
55 50 35 45 140 30 110 30 50 160 70 30 30 30 3 1 2 2 3 1
1 1
3 6 1 4 1
4 2 2 6 2 2 1 1
9 2 4 11 6 3 1 1
1 1
5 2 1
2
5 2 1
13 4 2 1 1
0
2024年少数名族骨干计划分配表

2024年少数名族骨干计划分配表2024年,我国继续推进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旨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干部队伍建设。
以下是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整理出的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详细阐述了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分配名额及具体要求。
一、计划概述1.培养目标:培养一批具有坚定政治立场、业务能力强、熟悉民族工作、忠诚党的事业的少数民族骨干人才。
2.培养对象:全国55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的在职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3.培养方式:采取在职学习、脱产学习、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提高少数民族骨干的综合素质。
二、分配表1.内蒙古自治区- 分配名额:10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分配名额:15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民族宗教、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3.广西壮族自治区- 分配名额:8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4.宁夏回族自治区- 分配名额:5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民族宗教、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5.西藏自治区- 分配名额:6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民族宗教、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6.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 分配名额:共计1500人- 培养方向:根据各地实际需求,重点培养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人才三、实施要求1.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实施,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计划顺利推进。
2.各培养单位要严格选拔程序,确保培养对象的质量。
3.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少数民族骨干的实际工作能力。
4.各级政府要为培养对象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政策、资金、培训资源等。
总结: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旨在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骨干人才,以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

202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摘要:一、前言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背景与意义三、2024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概述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政策及报考条件五、招生计划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影响六、展望未来:培养更多的高层次骨干人才正文:一、前言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成为了当务之急。
为了更好地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我国政府在教育领域制定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
本文将重点介绍2024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的分配情况,以及相关政策和报考条件。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背景与意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是我国政府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短缺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
该计划旨在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能够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的少数民族骨干人才。
这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2024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概述根据相关资料,我们整理了2024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个省份的招生计划数量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在稳步增长。
这将有助于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政策及报考条件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需具备一定的资格。
首先,考生需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户籍;其次,考生需具备良好的学术表现和综合素质;最后,考生需符合招生单位的相关要求。
通过这些条件,我们可以确保选拔出的人才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潜力。
五、招生计划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影响通过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我国政府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这些人才在毕业后回到家乡,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为家乡带来了新的活力。
六、展望未来:培养更多的高层次骨干人才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需求日益增长,培养更多的高层次骨干人才成为了当务之急。
考研 少干计划 各高校招收人数

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40分,单科不限。
以下是各校复试分数线汇总:中央民族大学政治、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25分,业务课单科成绩不低于70分,总分不低于265分(因MPA、MBA专业初试满分为300分,故报考此两个专业的最低要求是159分)。
报考音乐学院考生的专业主课成绩须不低于80分。
所有达到此要求的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均可参加复试。
同济大学3.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复试基本分数线:政治≥40,外语≥30,业务一≥60,业务二≥60,总分≥240(医学专业:政治≥40,外语≥30,业务一≥120,总分≥240)。
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代码及名称初试分数基本要求备注单科(满分=100)单科(满分>100)总分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养计划40801702 70厦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报考学科门类(专业)总分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2少数民族骨干计划40 30 45北京师范大学(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复试分数线政治理论、外国语35分,每门业务课在学校基本分数线基础上下调10分,总分下调60分。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2、目前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旗),为原单位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不含单考生、MBA考生、MPA考生),可在复试基本分数线基础上,单科降低5分或总分降低20分。
列入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的考生按国家相关政策执行。
北京大学3、“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复试基本分数线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另行确定。
考生可向相关院系或研招办查询。
浙江大学六、列入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考生各门单科成绩不低于35分,总分不低于252分,可参加复试。
电子科技大学四、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按国家复试分数线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中国农业大学 20
北京林业大学 25
中国传媒大学 50
中央财经大学 80
中国政法大学 50
中央音乐学院 2
中央戏剧学院 2
中北央京美 中术 医学 药院 大 学
15 15
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
35
华北电力大学 45
河北 38 26 1
1
2
1
内蒙 古 418 259 5 5 5 2 1 1 2 3 2 2
25
大连理工大学 20
东北大学
45
吉林大学
65 2
东北师范大学 140 2
东北林业大学 20
复旦大学
20
同济大学
35
上海交通大学 40 1
华东理工大学 10
东华大学
5
华上东海师 外范 国大 语学 大 学上海财经大学
45 25 10
1
南京大学
65
东南大学
5
中国矿业大学 10
河海大学
6
南京农业大学 10
35 20 20
天津师范大学 50 2
天津科技大学 15
天天津津工 中业 医大 药学 大 学天津财经大学
10 30 20
天津医科大学 20
长春师范学院 20
2
1
2
2
1
3
1
1
3
1
1
3
1
1
1 1
4
1
1
1
4
1
1
1
4
2
1
2
1
18 3
6
3
15 3
5
3
3
1
89 12 34 13 32
6
2
2
1
6
1
2
1
1
1
3
1
5
2
(北京)
4000 2995
45 45 45 25 20 40 20 45 20 45
20
河北 49 42 1
1 2 1
内蒙 古 420 308 5 5 5 2 3 3 2 4 3 4
3
辽宁 71 55
1 1 1
1
1
1 1
吉林
133 104
2 2 1 1 1 1
3
1
1
黑龙 江 84 64
1 1 1
1
1
中国药科大学 15
江南大学
10
合肥工业大学 10
浙江大学
45 3
厦门大学
50
山东大学
40
中国海洋大学 15
武汉大学
70 3
华中科技大学 80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50
1
1
3
1
1
1
3
1
1
2
1
1
1
5
2
4
2
5
2
5
2
14 10 12 10
3
1
1
4
2
1
1
3
1
1
1
4
1
1
1
1
5
1
3
1
2
1
6
1
3
1
1
2
1
1
1
3
2
1
2
2
2
3
1
1
2
4
2
1
3
1
1
1
3
1
4
1
9
1
辽宁石油化工 大学
18
2
1
2
1
上海师范大学 10
2
1
南京信息工程 大学
5
1
南昌大学
20
2
江西财经大学 20
2
1
江西中医学院 20
3
1
江西科技师范 大景学德镇陶瓷学 院福建农林大学
15
15 20
2
2 3
1
10
福建师范大学 20
3
10
福州大学
25
3
12
华北水利水电 学院
55
2峡大学
30
4
1
2
1
四川美术学院 10
兰州商学院 20
2
1
1
1
西安建筑科技 大学
20
2
1
西北大学
20
2
西北师范大学 50
5
1
注:1.中 国科学院大学 博士计划含定 向新疆及西藏 和四川、云南 、甘肃、青海 四省藏区计划 35名,硕士计 划含中科院各 地方研究所计 划130名,考 生可咨询中国 科学院大学招 生办公室(联 系电话:010 -88256714) 后报考,计划 由中国科学院 2.内地西 藏班、内地新 疆班、民族院 校、高校少数 民族预科培养 基地和少数民 族骨干计划硕 士基础培训学 校的教师和管 理人员报考有 关高校中的“ 其它”项计
3.招生计 划数的10人以 上(含10人) 的招生单位可 招收不超过 10%的汉族考 生,招生计划 数在10人以下 的招生单位应 全部招收少数 民族考生。
201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
招生单位 小计
合 计 教 育 部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 北京 京师 外范 国大 语学 大 北京语学言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1 1
湖北
184 143
2 2 2 1 1 1 1 2 1 2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50
5
1
3
1
3
中国农业大学 30 1
3
1
1
1
北京林业大学 35
4
2
1
中国传媒大学 50
5
1
3
1
2
中央财经大学 80 2
8
2
3
2
5
中国政法大学 50
5
1
3
1
2
中央音乐学院 10
中央戏剧学院 5
中 北央 京美 中术 医学 药院 大 对外经学济贸易
10
陕西师范大学 115 2
西安电子科技 大学
5
长安大学
15
兰州大学
45
国家民族事务 委员会
337
2
中央民族大学 120 2
中南民族大学 60
西南民族大学 60
西北民族大学 67
北方民族大学 30
工业和信息化
部(国家国防 70 0
科技工业局)
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
12
北京理工大学 12
5
1
6
1
2
6
1
5
5
大学
15 30
25
1
4 2
1
1
1
1
华北电力大学 60 2
8
1
2
1
2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20
3
1
6
2 3 5 8 5
1
3
5
辽宁 76 50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吉林 155 95 2 2 1 1 1
1
1 1
2 1
3 3 3
1 2 1
黑龙 江 83 55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福建
34 0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5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5
南开大学
30
天津大学
1
5
1
5
1
2
1
3
2
5
2
2
1
5
2
2
1
4
1
1
1
武汉理工大学 45
华中师范大学 85
华中农业大学 15
中南财经政法 大学
73
湖南大学
60 1
中南大学
60 1
中山大学
50 2
华南理工大学 20
四川大学
50
西南财经大学 41
西南交通大学 18
电子科技大学 10
重庆大学
45
西南大学
140 3
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
4
2
1
4
1
3
1
2
1
5
15 3
2
12 2
1
2 5
32 8
14 3
6
1
5
1
5
2
2
1
10 1
2 1
1
1
2
1
2
1
2
2
1
1
1
2
1
1
1
1
6
2
3
2
1
1
1
1
13 8
4
3
3
1
2
1
3
2
1
1
5
2
1 1
哈尔滨工业大 学
15
南京航空航天 大学
5
南京理工大学 20
西北工业大学 6
公安部
40
中国人民公安 大学
40
国家体育总局 14
北京体育大学 14
国务院侨务办 公室
40
暨南大学
40
交通运输部 16 1
大连海事大学 16 1
科 研 院 所中国科学院大 学中国农业科学 院财政部财政研 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