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第 节 空间组合方式

合集下载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2章1-2节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2章1-2节
第2章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一)
Organization of Architecture Spaces
本讲主要内容 本讲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从功能角度为公共建 筑空间组合提供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 内容框架 公共建筑中要解决的主要功能问题:
主要内容
内容框架
各空间组成部分的合理分配 本讲的主要内容 功能分区与组合 各单元空间的使用要求(如尺度、通风采光、 朝向等)
在对建筑各组成空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 流线组织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设计,使空 间布局紧凑,适当提高使用面积的比例。 可采用的手法有: a.加大建筑进深; b.增加层数; c.降低层高; d.在尽端布置大空间。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空Βιβλιοθήκη 组合原则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尺度
封闭和开放
空间的属性
形状 比例
2.空间的比例
尺度
封闭和开放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空间比例实例一
空间的属性
形状 比例
尺度
封闭和开放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空间比例实例二
空间的属性
形状 比例
尺度
封闭和开放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3.空间的尺度
空间的属性
形状 比例
•是衡量建筑空间及其构成要素大小的某种主观 标准,它涉及空间形象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否符合 其实际尺寸的问题。
尺度
封闭和开放
a.压抑
b.正常
c.不亲切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a.引力感强
b.有引力感
c.引力感弱

建筑空间组合形式

建筑空间组合形式

案例分析:
图示为北京国际俱乐部。空 间采用了以走道连接各使用 空间的组合形式,部分采用 了各空间互相穿套的组合形 式;部分则采用的是以辅助 空间环绕着大空间四周布置 的空间组合的形式,分不出 哪一种空间形式为主,哪一 种为辅。
案例分析:
图示为北京和平宾馆。所采 用的是以走道来连接各使用 房间的空间组合形式为主, 但同时又辅以套间式的组合 形式;底层和顶层的公共活 动部分,则是采用相互串联 的空间组合形式为主,但同 时又辅以走道式的组合形式。
这是一所六班幼儿园,我们从平面上 可以看出,它将活动、卧室、衣帽间、盥 洗间、厕所组合成一个班,一层和二层各 有这样的单元3个。
把医务室、隔离室、洗衣房等后勤用 房也集中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单元。
不仅在平面上是单元式,整个幼儿园间。
特点:主体房间使用人数多、面积大、层高大,辅助房间与大厅相比, 尺寸大小悬殊,长布置在大厅周围并与主体房间保持一定的联系。
江苏省体育馆
案例分析
长方形平面,附属房间 门厅、休息厅、运动员 活动房间等设在观众座 席下,并沿比赛厅四周 布置,观众可通过八条 通道迅速疏散。
重庆体育馆
混合式:以某一种空间组合形式为主,但同时还必 须辅以其他类型的空间组合形式。
特点:布局合理,主次分明,脉络清晰。 适用建筑类型:绝大多数建筑。
房间的安静和不受干扰。
分类:内廊式、外廊式、两侧设置走道 适用建筑类型:单身宿舍、办公楼、医院、学校、疗养院
内廊式:沿走道两侧安排适用用房
优点:走道使用率高、平面紧凑。
缺点:部分房间朝向较差,通风条件 较差,走道较暗
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2005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建筑设计原理1

建筑设计原理1

填空题:1.常用的结构形式有: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2.混合结构适用的建筑类型有:中小学校、社区中心、卫生院等。

3.框架结构适用的建筑类型有:宾馆、办公楼等。

4.空间结构适用的建筑类型有:剧院、会堂、体育馆、大型仓库、超市等。

5.结构选型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6.混合结构体系是:砌块或石墙承重及钢筋混凝土梁板系统。

7.混合结构的平面布置方式有:纵墙承重、横墙承重、纵横混合。

8.框架承重体系是:柱、梁、板是支撑空间的骨架。

9.空间结构体系常用的形式:悬索结构、空间薄壁结构、网架结构。

10.悬索结构组合形式:向悬索、双向悬索(或马鞍形也可以)、混合悬索。

11.空间薄壁结构常用的形式:筒壳、折板、波形壳、双曲壳。

12.网架结构按结构形式_平面网架、穹、拱型网架、空间网架。

13建筑设备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电器照明、通讯线路、闭路电视14.光源与人眼处在0-30度范围内玄光最强。

15.公共建筑的经济分析所涉及的范畴有:建筑用地、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建筑料、16.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17.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

18.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19.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

20.有效面积的建筑体积系数=建筑体积/有效面积。

21.一般建筑室外工程费用约占全部建筑造价20%。

22.节约用地的基本要求有:不浪费土地、满足卫生防火、日照通风、安全疏散。

23. 早在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明确地指出过,建筑应具备三个基本要求,即:适用、坚固、美观。

24.我们目前的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25.建筑的本质“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道德经》建筑最原始的、本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建筑的空间性。

26.早在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明确地指出过,建筑应具备三个基本要求,即:适用、坚固、美观。

空间组合的结构与类型

空间组合的结构与类型

矶崎新 西市冈之山美术馆(兵库县西胁市)
上海鲁迅美术馆
矿产遗址展览中心+咖啡馆——V2s Architects
项目所在的村庄位于法国巴斯克地区的阿尔迪代谷,这里被一条从圣艾蒂安•拜戈里通向西班牙边境的路横穿而 过,因此业主希望在这里建造一座讲述矿山历史的文化展示中心,吸引途径此地的游客停留。该文化中心还包 括一间咖啡店。自从几年前村庄里的最后一个酒吧关闭以后,这间建在小镇主广场的咖啡馆就成了村里333位居 民的长期盼望。
内廊式:
适用广泛,如 宾馆,酒店, 办公楼,医院 门诊楼等。
双内廊式:
用于酒店,办 公楼,住宅等 等。
身披彩虹的学校-上海崧淀路初中 / 致正建筑工作室
三层平面
4.2.2.4 空间组合的结构与类型
“走道”式建筑布局中大空间的布置: 在走道式建筑中,多半的使用空间是近乎相等面积的,如 办公室,宿舍等等,当遇到较大面积的空间时,其位置则 应合理的安排,一半有如下几种可能:
内廊式主要优点:
• • 走道所占的面积相对较小,一半比外廊式布局经济。 保温节能好。
内廊式缺点: • • 部分房间朝向差,通风、采光条件相对也较差。 走道采光不足。
注意:一般将楼梯间,卫生间,储物间等尽量的布置在方 位较差的一侧。
辅助用房布置示例 1-仓库;2-卫生间;3-储藏室;4-工具室
北京艾涂图儿童美术中心,来自中国的在场建筑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2014级环境设计专业
第四章 建筑方案设计原理与方法
4.2 建筑平面图设计
4.2.2.4 空间组合的结构与类型 ① 分隔性的空间组合 ② 连续性的空间组合
I. II. III. IV. V.
③ 观演性的空间组合 ④ 高层性的空间组合 ⑤ 综合性的空间组合 4.2.2.5 平面的调整与深化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一,二章重点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一,二章重点

1.在公共建筑中,尽管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可以概括地划分为:
①主要使用部分
②次要使用部分
③交通联系部分:
Ⅰ水平交通:用来解决同一层中各房间水平联系的问题。
水平交通空间布置要点:应从全局出发,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空间艺术构思的需
要,力求减少通道、厅堂的面积和长度,这样不仅可以使空间组合紧凑,还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应
直截了当,防曲折多变,与各部分空间有密切联系,宜有较好的采光和照明)。
<1>完全为交通联系的需要而设置的过道和通廊。如旅馆、办公等建筑走道和电影院中的安
全通道等是供人流集散时使用的,一般不包括再安排其他功能要求的内容,以防止人流停滞而造成阻塞的
不良后果。
<2>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其他功能服务的过道通廊。如医院门诊部的宽型过道,可兼
特定的环境之中,去考虑单体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即考虑与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特点相结合。
3.对于建筑--环境应当采取何种态度呢?
莱特,作为现代建筑的巨匠,他极力主张“建筑应该是自然的,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简言之,建筑就
是应当模仿自然界有机体的形式,从而和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马瑟-布劳亚论到“风景中的建
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二是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
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有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三是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已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
效果。
3.群体组合可应做到:①各建筑物的体形之间彼此呼应,互相制约 ②各外部空间既完整统一又互相联系,

《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题

《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题

1.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剧院、电影院、体育馆)建筑类型,不适用于(展览馆)。

单元式组合不适用于(展览馆)。

套间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展览馆、陈列馆)建筑类型2.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均衡)手法。

建筑立面的虚实对比,通常是由(门窗的排列组合与墙面的对比)来体现的。

建筑立面中的(台阶)可作为尺度标准,建筑整体和局部通过与它相比较,可获得一定的尺度感。

3.对于大多数建筑物来说,(建筑功能)经常起着主导设计的作用。

4.民用建筑中,窗子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室内采光)的要求。

走道宜有直接采光,解决采光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楼梯间、门厅、过厅采光及走廊端部开窗采光)5.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主要依据(防火安全、地区日照条件)的要求确定。

6.一般走道均为双向人流,一股人流宽( 550 )mm 左右。

一般房间门的洞口宽度最小为(900)mm,厨房、厕所等辅助房间门洞的宽最小为( 700 )mm。

一般民用建筑中的生活、学习或工作用房、窗台的高度为(900mm )。

为便于开启,门扇的宽度通常在(1000mm)以内。

门的宽度(1200-1800mm )时,一般采用双扇门。

中学普通教室设计中,为满足视听要求,第一排课桌前沿到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m),最后一排课桌的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8.5m),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影剧院中观众厅的疏散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0mm)mm。

公共建筑的走道净宽一般不应小于两股人流通行时所需的宽度,因此,走道的净宽一般不应小于(1100mm)mm。

7.房间的剖面形状主要是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确定的。

8.建筑外部形象包括(体型)及(立面)两个部分。

9.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公寓)属于居住建筑。

10.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大型的比较复杂的工程,一般采用( 3个)设计阶段。

建筑设计过程分为两阶段设计或三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是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一般的工程多采用两阶段设计。

空间组合原理

空间组合原理

空间组合原理
空间组合原理是空间设计中常用的原理之一,它可以帮助设计师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灵活而有效的布局和组合。

空间组合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称性原则:在空间设计中,对称性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布局方式。

通过将空间沿着一个中轴线分为两个对称的部分,可以使空间看起来更加平衡和稳定。

对称性可以在空间中的各个层面上体现,包括平面对称、轴线对称和空间对称等。

2. 平衡原则:平衡是指空间中各个元素的分布均衡和相互呼应。

在空间设计中,平衡可以通过对称性和不对称性两种方式来实现。

对称性布局的空间通常具有稳定的平衡感,而不对称性布局则可以体现出一种动态的平衡。

3. 节奏原则:节奏是指空间中由一系列相似或不同的元素所形成的有节奏的序列。

通过在空间中安排不同大小、形状和材质的元素,可以创造出一种动态和有趣的空间感。

4. 对比原则:对比是指在空间中通过相对大小、形状、颜色和材质等方面的差异来创建视觉上的对比效果。

对比可以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和变化性,使空间更加有趣和富有活力。

5. 运动原则:运动是指通过布局和组合元素的方式来引导人们的视线在空间中产生流动和变化。

运动可以通过线条的走势、重心的位置和元素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实现,从而创造出一种流畅和连贯的空间感。

通过运用以上的空间组合原则,设计师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富有变化和魅力的设计效果,使空间更加舒适、美观和实用。

点线面体及空间组合方式

点线面体及空间组合方式
• 并联式组合空间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性质和 结构特征的空间单元以重复的方式并联在 一起所形成的空间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 式简便、快捷,适用于功能相对单一的建 筑空间。如教室、宿舍、医院病房、旅馆 客房、住宅单元、幼儿园等等,这类空间 的形态基本上是近似的,互相之间没有明 确的主从关系,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 相互联通也可以不联通。
根据故宫的全景,我们可以知道故宫宫殿是沿着一 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 和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 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
其实,在古代中国,具有中轴线平面布局意识特征 的建筑随处可见。
谢谢欣赏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的空间布局看似不 规则,仔细分析其 中的主要展览空间 表现相互套穿,整 个展览空间是相连 通的,所以也属于 串联式空间组合的 一种
3.集中式组合方式
• 集中式组合通常是一种稳定的向心式构图,它由 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围绕一个大的占主导地位的 中心空间构成。处于中心主导空间一般为相对规 则的形状,应有足够大的空间体量以便使次要空 间能够集结在其周围;次要空间的功能、体量可 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同,以适应功能和环境的 需要。一般说来,集中式组合本身没有明确的方 向性,其入口及引导部分多设于某个次要空间。 这种空间组合方式适用于体育馆、歌剧院等以大 空间为主的建筑,西方古代的教堂也有很多采用 这种空间组合方式。
4、点的虚线性和虚面性
点的移动和组合可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动感,并形成虚线和虚 面的特殊效果。 虚线和虚面会给人结构上的空灵感,富于变化
第二节
一、定义:
线
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又是面运动的开始 几何学中,线只具有位置和长度 形态学中,线还具有宽度,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 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变类型
双内廊 双外廊
实例: CHANNEL4电视台总部——Richard Rogers
巴黎大学生住宅
一栋具有两个朝向,双重 机理,双重意义的建筑
挑战: 表达人们想要看到的 掩蔽人们不想要的感觉
靠环形道路一边, 一座曲线形墙, 30m*100m的盾形物是 一个巨大的屏幕。
靠绿化一边,一条 静悄悄的绿色带,三 栋11层的顶端尖形高 楼仅靠着防护墙。
通过十字架的 聚中,通过透 过着色玻璃窗 的光线,通过 体量的表达等 几个方面,人 们的聚集特征 都由十字形表
现出来。
5、单元式
以竖向交通空间(楼梯)来连接各使用房间的 空间组合方式
特点:集中、紧凑、易于保持安静、不受干扰
实例

大阪NAKED SQUARE集合住宅区——HEXA事务
在实际设计中,空间组合的方式千变万化,往往是基 本组合方式的综合应用。因而,在一幢建筑中,单一 的空间组合方式是很少见的。
灵活分隔——各个空间之间相互穿插贯通,没有 明确界限
这种空间形式打破了 传统的“组合”概念,它 不是把若干个独立的空 间通过某种方式或媒介 连接在一起而形成整体, 而是把一个大空间分成 若干个部分。这些部分 有所区分又相互穿插贯 通,没有明确、肯定的 界限,从而失去了各自 的独立性。 这种空间形式打破了 古典建筑空间组合的机 械性,为创造高度灵活、复杂的空间开辟了可能性。
实例
巴塞罗那展览馆德国馆——Mies van der Rohe
实例
德国国家美术馆——Mies van der Rohe
4、大空间式
以体量巨大的主体空间为中心,其它附属空间环绕四 周布置的空间组合形式(注意与广厅式的区别)
大空间不仅是主要使用空间,而且体量巨大 常用建筑类型:体育馆、影剧院、大型市场……
实例: 代尔伏特工业大学新图书馆——梅卡诺 事务所 (荷兰)
首层平面 二层平面 三层平面 四层平面 五层平面 六层平面 七层平面 屋顶平面
剖面垂直地反映、修饰和增强了十字形平面
二层平面即主要平面
图底分析
剖面解析
从入口开 始,每件 事物都将 信徒引向 一块永恒 的石块— 耶稣的中 心像。
神圣的光
顶光与侧面玻璃 及网格构件滤过 的光相组合。
在室内于是外的 网格之间,可以 看到人工光和自 然光的有机联系。
VS
古希腊阿尔托与蓬皮杜
音乐教室外立面
暴露排风管 巨大的扶手
阿尔托风格 自由曲线 白色时期
蓬皮杜德赤裸裸 硬碰硬
构成派的雨棚 蘑菇柱
高级派+解构
柯布的早期风格
讲堂和临时展厅室内
VS
约翰逊公司行政大楼 赖特
S.C.Johnson And Son,Inc.Building
材质与颜色
NEW
横的“日”字 近似中轴对称 中心的圆形露天陈列广场 轴线开端的出租车下车亭(挂有旗帜)
平面布局


一层平面
平面布局
二层平面
南北 剖面
东西 剖面
U型平面再现
斯图加特新美术馆平面 斯特林 古罗马斗兽场
柏林老美术馆平面 辛克尔
追溯古罗马 VS
美术馆的露天庭院
古典构图元素
美术馆北翼
古典庙宇的檐口
3、穿套式
各个使用空间相互穿套,直接联系的空间组合形式 常用建筑类型:展览馆、博物馆、工业厂房…… 串联式——主要使用空间依次连接,直接串通
斋普尔艺术中心——柯里亚(印)
实例
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James Stirling
新老结合
OLD
竖的“日”字 “U”型 严格的中轴对称 入口前的半圆形坡道 轴线开端的骑马人像
环城大道
建筑师皮拉内西式走道
使用“靠近城市”的语 汇
现代舒适的居住空间
2、广厅式
以广厅——专供人流集散和交通联系用的空间——-来 联系各使用空间的组合形式(并联式)
中央大空间为 交通集散枢纽
常用建筑类型 火车站 图书馆 展览馆 航空港 ……
实例:Kavaklidere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 ——GMP事务所
1 山上礼堂 2 二馆 3 伯川图书馆(门厅及其附近用房) 4 校体育馆 5 学生宿舍 6 大连火车站候车室 7 小区集合住宅楼
学生宿舍
分析结果
二馆、学生宿舍 伯川图书馆、大连火车站候车室 山上礼堂、校体育馆 小区集合住宅楼
空间组合方式的基本类型
走道式 广厅式 穿套式 大空间 单元式
优点:交通面积比例小、布局紧凑经济、利于采暖 缺点:一半房间朝向、采光不好
实例
(荷兰)锡尔福尔德市伊萨拉学校——Mecanoo事务所
1996年度荷兰最佳学校设计奖
2) 外廊式——走道位于一侧,联系单面房间
优点:各个房间朝向、通风好、联系方便 缺点:交通比例大、不够经济 注意与室外走廊的区别
实例: 英国牛津女王学院宿舍楼——James Stirling
实例
龙神村民体育馆——渡边丰和
实例
伏克塞涅斯卡教堂——Alva.Alto
巴黎约柜圣田教堂
1、立方体—表达简洁性
2、网架—从世俗世界到 神圣境地的过渡
3、网格体系—从室 外渗透到室内
教堂平面
教堂剖面
顶层
垂直变化的教堂前厅,将人 们的目光垂直引向上部的钟 塔和城市中心的标志物。
立方体解析
二层 首层 地下室
1、走道式(走廊式)
用走道来联系各使用空间的组合形式
特点:各个房间的组成,在功能要求上,基本上需要独立设置。 所以各个房间之间就需要有一定的交通联系方式,如走道、过厅、 门厅与之先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整体。
走道式空间组合常用的建筑类型
办公 学校 旅馆 医院
……
1) 内廊式——走道位于中间,联系两侧房间
§3-2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
空间组合方式 是指主要使用空间、辅助使用空间以及交通空间以怎样的方式衔 接在一起。
虽然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千变万化,但其中反映着与之相联系的 不同功能特征,我们可以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概括出若干种具有 典型意义的空间组合方式。
下列建筑(或空间)中,从空间组合方式角度看相同的 有哪几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