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
古代人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

古代人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读jī)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标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女性成语年龄婚嫁:豆蔻年华: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八年纪:即十六岁,指年轻漂亮的女子。
破瓜之年:把瓜破成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指女子十六岁,或指八八六十四岁。
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却婚的年龄。
花信年华:花信,开花的信息,指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的年龄。
待字闺中:指尚未出嫁的少女,闺中,指女子居住的卧室。
(凡未出嫁的女子都可用此语,但已订婚的则不行)女大不中留:中,适合,指女子到了成年务必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云英未嫁:云英,唐代钟陵知名歌女名。
云英尚示出嫁,泛指成年女子未嫁。
夭桃脓李:夭脓,形容花木旺盛,比喻年少貌美,多用作祝颂婚嫁之辞,也形容艳丽繁盛的桃李,又比喻文辞艳丽而内容缺少风骨的文艺作品。
风韵犹存:女人风采姿色,不减当年。
(凡40开外的女人,姿色不逊于年轻之时可用。
)徐娘半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有风韵的妇女已到或已过中年。
人老珠黄:比喻妇女老人被小看,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
彩凤随鸦:随,随从,彩凤凰嫁给乌鸦,比喻漂亮聪慧的女子嫁给丑陋愚鲁的男子。
古时形容女子的年龄

古时形容女子的年龄古时形容女子的年龄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词语和说法。
以下是对古时形容女子年龄的描述的一些示例:少女期:1.芳龄:形容女子正值少女时期,年华正盛,容貌美丽。
2.年方弱冠:弱冠是指二十周岁,年方弱冠则是指即将达到这个年纪。
3. 14、15、16、17、18、19、二允、二八等:这些数字代表不同岁数,直接表示女子正处在少女时期。
少妇期:1.初婚:指女子第一次结婚,在这个阶段中,女子通常既不是少女也不是已婚妇女。
2.雨后春笋:形容年轻女子美貌如春笋般蓬勃生长。
3.二八佳人:指女子年龄达到二十八岁左右,此时女子正处于青春韶华,风华正茂的阶段。
已婚妇女:1.闺密:形容已婚妇女,通常指的是与她们相伴相知的妇女朋友。
2.老妪:形容已婚妇女,尤指年龄稍大的妇女。
3.大婶:形容已婚妇女,尤指年长的妇女。
中年期:1.翌日黄花:指女子已经过了青春期,年龄开始渐长,美丽逐渐凋谢。
2.微服私访:形容女子已步入中年,年纪开始显露,但外表仍保持良好,不像大妇那般被束发束腰。
3.日暮途穷:指女子中年开始显现衰老的迹象,不再年轻,面色已开始衰老。
老年期:1.长寿:形容女子年事已高,但身体健康长寿。
2.经年:形容女子已进入晚年,长时间的经历塑造了她们的容貌和气质。
3.天将暮色:形容女子年纪已老,面容憔悴,即将迎来晚年。
以上只是古代形容女子年龄的一些词语和说法,不同的时期和地域可能会有所不同。
古代人对于女子年龄的描述与现代的观点会有差异,当时的社会风尚和文化背景也会对女子年龄的描述产生影响。
古人对年龄的表示

古人对年龄的表示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2-3岁。
髫年:女孩7岁。
龆年:男孩8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髫:童年。
黄口:10岁以下。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年华:女孩13岁。
舞勺之年:13-15岁。
束发:青少年。
及笄之年:女孩15岁。
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孩16岁。
舞象之年:15-20岁。
桃李年华:女孩20岁。
弱冠:男孩20岁。
花信年华:女孩24岁。
梅之年:至出嫁。
而立之年:男孩30岁。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男孩40岁。
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5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80岁。
耄耋之年:80-90岁。
鲐背之年:90岁。
期颐、上寿:100岁。
花甲重开:120岁。
古稀双庆:140岁。
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之欧阳文创编

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读jī)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标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女性成语年龄婚嫁:豆蔻年华: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八年纪:即十六岁,指年轻漂亮的女子。
破瓜之年:把瓜破成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指女子十六岁,或指八八六十四岁。
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却婚的年龄。
花信年华:花信,开花的信息,指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的年龄。
待字闺中:指尚未出嫁的少女,闺中,指女子居住的卧室。
(凡未出嫁的女子都可用此语,但已订婚的则不行)女大不中留:中,适合,指女子到了成年务必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云英未嫁:云英,唐代钟陵知名歌女名。
云英尚示出嫁,泛指成年女子未嫁。
夭桃脓李:夭脓,形容花木旺盛,比喻年少貌美,多用作祝颂婚嫁之辞,也形容艳丽繁盛的桃李,又比喻文辞艳丽而内容缺少风骨的文艺作品。
风韵犹存:女人风采姿色,不减当年。
(凡40开外的女人,姿色不逊于年轻之时可用。
)徐娘半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有风韵的妇女已到或已过中年。
人老珠黄:比喻妇女老人被小看,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
彩凤随鸦:随,随从,彩凤凰嫁给乌鸦,比喻漂亮聪慧的女子嫁给丑陋愚鲁的男子。
琵琶别抱:旧时指妇女改嫁。
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
微时故剑:比喻贫穷时的妻子。
女子年龄古称古代女子不同年龄段的称呼

女子年龄古称古代女子不同年龄段的称呼女子在古代的年龄都有哪些称呼?本文整理了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女子古代年龄称呼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
古代女子有哪些别称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
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也指妇女。
如唐代韩愈《醉赠张祕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
如唐代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
”粉黛: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的白粉和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喻指美女。
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借为美人的代称。
青娥:指代青年女子。
娥,“蛾眉”的省称。
红颜:本指妇女美丽的容颜,也代指美女。
如清代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裙钗:因妇女著裙插钗,因此称妇女为裙钗。
如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巾帼:本指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成为智慧出众的妇女的代称。
如清代湘灵子《轩亭冤·赏花》:“新世界,旧乾坤,巾帼英雄叫九阍。
”。
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之欧阳主创编

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读jī)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标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女性成语年龄婚嫁:豆蔻年华: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八年纪:即十六岁,指年轻漂亮的女子。
破瓜之年:把瓜破成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指女子十六岁,或指八八六十四岁。
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却婚的年龄。
花信年华:花信,开花的信息,指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的年龄。
待字闺中:指尚未出嫁的少女,闺中,指女子居住的卧室。
(凡未出嫁的女子都可用此语,但已订婚的则不行)女大不中留:中,适合,指女子到了成年务必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云英未嫁:云英,唐代钟陵知名歌女名。
云英尚示出嫁,泛指成年女子未嫁。
夭桃脓李:夭脓,形容花木旺盛,比喻年少貌美,多用作祝颂婚嫁之辞,也形容艳丽繁盛的桃李,又比喻文辞艳丽而内容缺少风骨的文艺作品。
风韵犹存:女人风采姿色,不减当年。
(凡40开外的女人,姿色不逊于年轻之时可用。
)徐娘半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有风韵的妇女已到或已过中年。
人老珠黄:比喻妇女老人被小看,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
彩凤随鸦:随,随从,彩凤凰嫁给乌鸦,比喻漂亮聪慧的女子嫁给丑陋愚鲁的男子。
琵琶别抱:旧时指妇女改嫁。
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
微时故剑:比喻贫穷时的妻子。
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

中国古代人年龄得称谓以及形容女子得词语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读jī)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标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女性成语年龄婚嫁:豆蔻年华: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得年纪。
二八年纪:即十六岁,指年轻漂亮得女子、破瓜之年:把瓜破成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指女子十六岁,或指八八六十四岁。
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得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却婚得年龄。
花信年华:花信,开花得信息,指花期,指女子得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得年龄。
待字闺中:指尚未出嫁得少女,闺中,指女子居住得卧室。
(凡未出嫁得女子都可用此语,但已订婚得则不行)女大不中留:中,适合,指女子到了成年务必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云英未嫁:云英,唐代钟陵知名歌女名。
云英尚示出嫁,泛指成年女子未嫁。
夭桃脓李:夭脓,形容花木旺盛,比喻年少貌美,多用作祝颂婚嫁之辞,也形容艳丽繁盛得桃李,又比喻文辞艳丽而内容缺少风骨得文艺作品。
风韵犹存:女人风采姿色,不减当年。
(凡40开外得女人,姿色不逊于年轻之时可用。
)徐娘半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有风韵得妇女已到或已过中年、人老珠黄:比喻妇女老人被小瞧,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
彩凤随鸦:随,随从,彩凤凰嫁给乌鸦,比喻漂亮聪慧得女子嫁给丑陋愚鲁得男子。
琵琶别抱:旧时指妇女改嫁、出自白居易得《琵琶行》。
微时故剑:比喻贫穷时得妻子。
古代形容女子年龄

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及笄: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
弱冠:二十岁。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也有的说双十年华。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待年———女子成年待嫁。
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会把头发梳起,插上簪子,表示已到出嫁年岁,又称“待字”或“待字闺中”也称及笄。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 至3 岁称孩提。
女孩:7 岁称髫年。
男孩7 岁称韶年。
10 岁以下称黄口。
13 岁至15 岁称舞勺之年。
15 岁至20 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 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 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读j I)之年。
16 岁称碧玉年华;20 岁称桃李年华。
24 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标梅之年男子:20 岁称弱冠。
30 岁称而立之年。
40 岁称不惑之年。
50 岁称知命之年60 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70 岁称古稀之年。
80 岁称杖朝之年。
80 至90 岁称耄耄之年。
100 岁乐期颐。
女性成语年龄婚嫁:豆蔻年华: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八年纪:即十六岁,指年轻漂亮的女子。
破瓜之年:把瓜破成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指女子十六岁,或指八八六十四岁。
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 而笄,未订婚者20 而笄,指女子到了却婚的年龄。
花信年华:花信,开花的信息,指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的年龄。
待字闺中:指尚未出嫁的少女,闺中,指女子居住的卧室。
(凡未出嫁的女子都可用此语,但已订婚的则不行)女大不中留:中,适合,指女子到了成年务必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云英未嫁:云英,唐代钟陵知名歌女名。
云英尚示出嫁,泛指成年女子未嫁。
夭桃脓李:夭脓,形容花木旺盛,比喻年少貌美,多用作祝颂婚嫁之辞,也形容艳丽繁盛的桃李,又比喻文辞艳丽而内容缺少风骨的文艺作品。
风韵犹存:女人风采姿色,不减当年。
(凡40 开外的女人,姿色不逊于年轻之时可用。
)徐娘半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有风韵的妇女已到或已过中年。
人老珠黄:比喻妇女老人被小看,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
彩凤随鸦:随,随从,彩凤凰嫁给乌鸦,比喻漂亮聪慧的女子嫁给丑陋愚鲁的男子。
琵琶别抱:旧时指妇女改嫁。
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微时故剑:比喻贫穷时的妻子。
只适用时已发迹或兴盛的人称其贫穷或未得志时的妻子。
糟糠之妻:指贫穷时人患难的妻子。
家庭出身大家闺秀:大户人家有才学的女儿,闺秀,有贤良和才学的女子。
专称大户人家的娴淑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年轻美貌的女子。
金枝玉叶:旧指皇族,也指出身高贵的公子小姐。
鸦巢生凤:乌鸦窝里生出凤凰,比喻笨庸的母亲生出灵秀的女儿,也比喻贫穷之人家或地方发生出杰出的人才。
气质姿态:巾帼英雄:比喻勇敢而有英雄气概的女人。
(专用于形容有英雄气概的女人)女中英雄:妇女中杰出人士。
近义词还有:女中尧舜、女中丈夫女子无才便是德:旧社会衡量妇女德行的一种尺度,提倡妇女不必有学识、有才气,只须一切顺从。
女流之辈:指妇女,常含有小看或自惭之意。
才貌双全:学识和容貌都粉好。
(多用于称赞女子有才能、样子长得漂亮)窈窕淑女:比喻女子秀外慧中,凡女子外貌美内心聪慧可用此语赞赏。
秀外慧中:外表秀美,内心聪慧,常用于形容女子漂亮而聪慧。
惠心纨质:纨,雪白的细绢,形容女子姿质美妙,心灵纯净惠质兰心:惠、兰,香草名,比喻女子心地纯净,温柔雅静。
林下风尚(致):林下清幽的境界,风尚,风致风度,比喻女子闲雅超逸的气度。
绰约多姿:柔弱漂亮,仪态万方。
多用于形容女性的姿态美方面。
仪态万方:仪态,容貌姿态,万方,多方面多种多样,形容千姿百态,异常美妙。
千娇百媚:比喻女子或花朵姿态娇媚人见人爱,专用于形容女子或花朵的风度仪态。
容貌漂亮女大十八变:指女子在生长发育进程中,容貌性情各方面都会发生粉大的变化。
天生尤物:比喻艳质女子,宛如上天非凡赏赐的非凡的人。
尤,非凡,专用于形容艳丽媚人的女子。
倾国倾城:比喻女人漂亮之极,专用于称赞绝代美人方面。
国色天香:原指牡丹花色俱佳,后又指女子才貌出众。
形容女性的漂亮。
沉鱼落雁:鱼见了沉入水底,雁见了从天上落下。
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闭月羞花:闭,躲避,羞,害躁,使月亮见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一般用来形容女子容貌漂亮。
秀色可餐:漂亮的容貌或秀气的景色可以当饭吃,形容女性容貌漂亮动人或景色异常美,让人入迷忘情。
常用来形容女子容貌漂亮丰容盛鬋(shi ):丰,丰润,容,面容,鬋,下垂的鬓发。
也泛指头发,丰润的容颜,密而长的头发,形容女子健康漂亮。
体态轻盈:女子身材窈窕,婀娜多姿。
只适用于形容身材苗条的漂亮女子方面。
丰韵娉婷:丰韵,风韵,娉婷,姿态美妙。
形容女子丰润漂亮,姿态美妙。
丰姿冶丽:冶丽,妖冶艳丽,形容女子容貌姿态妖冶艳丽。
珠围翠绕:比喻妇女们装饰华贵漂亮,或形容侍候的美女众多。
珠光宝气:珍贵华美的服饰等,多用于形容妇女服饰华贵,穿戴饰物光耀夺目。
嫣然一笑:巧笑的样子。
凡女性美妙地一笑,用此语形容。
秋波微转:形容美女的眼神。
凡美貌的女子看人,都可用此语形容。
含情脉脉:比喻女子友谊满怀。
形容女性想倾吐爱情,但又害臊得说不出来的用语。
水性杨花:性情行径像水一般流动,像杨花一样飘摆不定,形容行径不庄重、对爱情不坚定女子的用语。
齿若编贝:牙齿佝编排起来的贝壳,形容牙齿雪白整洁齿若瓠犀:瓠犀,瓠瓜的子,牙齿像瓠瓜的子一样方正雪白莺声燕语:多比喻女子说话声音柔和动听1. 暗送秋波2. 幽香袭人B1. 贝齿2. 般般入画3. 百般难描4. 百年难遇5. 薄粉敷面6. 白璧无暇7. 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8. 步履轻盈,珊珊作响9. 鬓云欲度香腮雪10. 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雪11. 半妆美人12. 闭月羞花13. 冰肌莹彻14. 冰肌玉肤,滑腻似酥15. 细润如脂,粉光若腻16.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17. 鬓云乱洒,酥胸半掩(美人睡态)C1. 楚楚衣衫2. 豆蔻华年3. 春半桃花4. 色艺双全5. 出水芙蓉6. 楚楚动人7. 端丽冠绝8. 春光外泄9. 沉鱼落雁10. 方桃譬李11. 粉白黛绿12. 丰容靓饰13. 丰神冶丽14. 风风韵韵15. 风髻雾鬓16. 风流蕴藉17. 浮翠流丹18. 点额寿阳19. 丹铅其面20. 点染曲眉21. 吹箫引凤22. 唇红齿白23. 淡扫蛾眉24. 清喉娇啭25. 淡雅脱俗25. 齿如含(齐、编)贝27. 长眉连娟,微睇绵藐28. 灿如春华,皎如秋月29. 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30. 长颦减翠,瘦绿消红(美人病之态)31. 灯前目,被底足,帐中音32. 东山窈窕娘,幽梦恼襄王33. 长安水边多丽人34. 唇色朱樱一点35. 澄妆影于歌扇,散衣香于舞风,拭珠沥于罗袂,传金翠杯于素手D1. 淡雅脱俗2. 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3.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E1. 婀娜小蛮2. 娥娥理红妆,纤纤抬素手F1. 丰姿绰约2. 粉藻其姿3. 丰姿尽展4. 翻紫摇红5. 风娇水媚6. 芳情惜花踏月7. 粉腮红润,秀眸惺忪8. 芳菲妩媚9.风情万种10.13.粉腻酥融娇欲滴芳香袭人11. 风吹仙袂飘飘举12.丰盈窈窕14.18.傅粉施朱15.丰容靓饰芳馨满体16.丰标不凡17.丰姿冶丽19.23.风流尔雅20.粉白黛绿风鬟雾鬓21.芙蓉出水22.粉妆玉琢24.芳馨满体G1. 国色天香发浓于沐2.光艳逼人3. 顾盼生辉,撩人心怀4.绀5.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黛羞春华6.瑰姿艳逸7.绀H1. 花枝招展2.画中娇3.皓如凝脂4.花颜月貌5.含娇细语6. 怀恨阿娇7. 白巾翠袖8. 含情凝睇9. 海棠标韵10. 含娇倚榻11. 皓齿星眸12. 红粉青蛾13. 红袖添香14. 花遮柳掩15. 红华曼理16. 环肥燕瘦17. 回忆千万,一笑千金18. 花钿委地无人收,方是真饰缘19. 好风南来,轻摇纨扇20.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21. 回眸一笑,百媚丛生22. 回身举步,恰似柳摇花笑润初妍J金瓒玉珥3.金莲凤头4.娇音萦萦5.1. 皎皎洁妇2. 金屋藏娇6. 绛唇映日7.金屋藏娇8.娇贵丰盈9.静如处女10.绝色难求11. 芥芳沤郁12金钗十二13. 姣丽蛊媚14. 绝色盖世15. 金枝玉叶16. 皎若秋月17肩若削成,腰若约素18.娇莺初啭(声),微风振箫(音)19. 手如柔荑,颜如舜华20. 肌若凝脂,气若幽兰21. 腮晕潮红,羞娥凝绿22. 镜中貌,月下影,隔帘形,睡初醒23. 绝代(色、世)佳人24. 佳丽25. 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26. 肌理细腻骨肉匀27. 酒微醺,妆半卸28. 娇小玲珑29. 金针倒拈,绣屏斜倚(美人懒之态)30. 绝一代之丽K1. 空谷幽兰2. L1. 罗袖初单2. 媚态如风款步姗姗3. 开颜发艳罗绮文秀3.眉若远山4.眉似新月5.6. 明眸善睐6. 丽雪红妆明媚妖娆7.寥若晨星8.凌波玉足9.10. 柳眉如烟1114. 丽女盛饰. 耀如春华12. 莲花仙子13. 美丽飘逸15. 绿叶醉桃1619. 朗目疏眉. 兰心蕙性17. 六朝粉黛18. 兰熏桂馥20. 流风之回雪,轻云之蔽日21. 丽质仙娥生月殿22. 两颊笑涡霞光荡漾23. 流光溢彩, 紫气东来24. 懒起画蛾眉,花面相交映25. 弱水三千,靓女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