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荒漠化现象的类型和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土地荒漠化现象的类型和防治摘要:

关键字:

1.土地荒漠化的概念及分类

1.1土地荒漠化的概念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土壤是孕育生命的根基。地球陆地表面极薄的一层土壤层,对于人类和陆生动植物生存极为关键。荒漠化,就是指这一层土质的恶化,有机物质下降乃至消失,从而造成表面沙化或板结而成为不毛之地,包括沙漠和戈壁。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都是荒漠化的主要表现。1994年《联合国防止荒漠化公约》中提出了其基本概念,“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①这是对于荒漠化的广义概念。狭义的荒漠化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正因为如此,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还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发生流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区。

1.2土地荒漠化的类型

根据地表形态特征和物质构成,荒漠化分为土地沙质荒漠化、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及技术性土地荒漠化。

土地沙质荒漠化

是指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沙漠边缘,除自然原因外,可能与过度放牧过度耕作烧柴

问题等,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或衰竭。沙漠化是荒漠化最主要的类型,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种荒漠化。此类荒漠化多见于我国西北地区。

风蚀荒漠化

风蚀荒漠化是指在极端干旱、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部分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及土地生产力水平降低的环境退化过程。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另外在藏北高原、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华北地区的北部也有较大面积分布。沙尘暴是一种在风蚀荒漠化分布区常见的天气现象,是衡量一个地区荒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形成受到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沙尘暴在我国境内的源地主要位于西北地区及内蒙古的西部、中东部,与我国风蚀荒漠化的分布地区基本一致。

①李香云,王立新,西北干旱区土地荒漠化中人类活动作用及其指标选择2004年2月

水蚀荒漠化是指在地貌、植物、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影响下主要由水蚀作用造成的荒漠化,其分布区主要集中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及一些山脉的山麓。依地质背景之不同,水蚀荒漠化可分为土漠化和岩漠化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北方中部黄土高原地区、内蒙古东部科尔沁沙地南侧的黄土分布区等,后者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北部、辽宁西北部的基岩山区。

盐渍荒漠化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高温干燥、蒸发强烈,土壤中上升水流占绝对优势,淋溶和脱盐作用微弱,土壤普遍积盐,形成大面积盐碱化土地的过程。

盐渍荒漠化比较集中地连片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天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地带、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华北平原及黄河三角洲,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也有大面积分布

技术性土地荒漠化是指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共矿井开发过程中,在缺乏环境保护措施下,破坏植被,毁坏地表,排放“三废”导致植物枯萎,死亡,土地生产力下降乃至丧失地表荒芜的土地退化过程。②

2.荒漠化的成因

造成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荒漠化类型不同,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存在差异的。其中包括气候的变幻,植被的退化,人为破坏,工业建设等。在自然和人力的综合作用下,荒漠化日益严重。

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了条件。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

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了荒漠化进程。由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由乡村涌入城市。这对城市生态系统来说是巨大的负担。环境的承载力有限,人口激增,这就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加大,导致荒漠化。再者,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生物系统遭到破坏,导致气候异常,加剧和荒漠化的危害程度。

3.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及其引发的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溃疡症”,危害表现在许多方面,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据统计,中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平均每天损失近1.5亿元。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共有1000万公顷的耕地不

②刘嘉俊,范雪蓉,土地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第五卷,第五期

同程度地沙化,造成粮食损失每年高达30多亿公斤。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许多农田因风沙毁种,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群众形象地称为“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箩,蒸一锅”。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30年间流沙压埋房屋2200多间,近700户村民被迫迁移他乡。

3.荒漠化的危害

3.1农业生产

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农牧业减产,相应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恶果,在极为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大量生态难民。在1984-1985年的非洲大饥荒中,至少有3000万人处于极度饥饿状态,1000万人成了难民。据199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估算,荒漠化在生产能力方面造成的损失每年接近200亿美元。

2、村镇、交通、水库、灌渠(流动沙丘淹没)

3、生态环境(沙尘暴频发)

4、植被和地表形态(引发饥荒)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预防

..: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扭转

..: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

..: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泊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图2.14)。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

①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人们将水分条件较好,开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

促使植物天然更新;或者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

.........等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

②治理重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治理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