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工业革命的基本技术成就工业革命的四项基本技术成就是:第一,用机器取代了工具。
与赤手空拳相比,这两者都可以使人更为灵巧地进行某些特定的操作。
其主要区别在于,工具是依靠人的体力,而机器则是依靠某种天然力。
这里机器这个词是按其18世纪的意义使用的,因为在当时和其后的很长时间里,原动机和其他机器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从1875年勒洛给出的定义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机器是一些人为制造的固体零件的组合,借助于机器能够使自然力产生某些明确的运动”。
第二,引入新的原动力。
新机器需要新的原动力,因为一些比较旧的原动力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风是很廉价,但不大可靠;水则受当地条件的限制。
但蒸汽就不会受这两项缺点的制约,它不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
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核心标志。
第三,普遍适用的原动力。
凡是需要的地方,都可以产生蒸汽机动力。
这种机动性是机器时代最具特征的优点,使得许多没有丰富水力资源的国家有可能实现工业化。
此外,蒸汽机已经证明能够比早先的原动力产生多得多的动力,因此迟早能把能量输出提高到非常高的水平。
第四,工厂成为生产组织的一种新形式。
工厂在蒸汽机出现之前就早已有之。
早期的纺织厂和钢铁厂都是这种类型的工厂,而不是具有中世纪和较早技术特征的作坊。
可是在18世纪,工厂这个词并不是按照现在的意义来使用的。
那时的工厂只不过是一个店铺、一个货栈或一座库房,只是到18世纪末这个词才被用于表示磨坊或机械工厂。
磨坊这个词更为通用,因为在那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机器往往是巨大的水车。
16世纪的英格兰,不仅面粉厂而且连使用榔头和风箱的钢铁厂和锻造厂,都是依靠水车工作的,首家棉织厂也不例外。
在1844年颁布的《纺织工厂法案》中,首次在法律上使用了工厂这个词。
到1800年,由蒸汽机驱动的密集的机器已成为工业革命的一个特征,但这肯定不是唯一的方式;许多制造活动仍然在作坊里进行着,工业革命中部分工厂曾经受到过很大压力。
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有哪些_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介绍

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有哪些_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介绍19世纪70年代以后,以电能、内燃机动力以及新兴化学工业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展开。
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国家。
今天店铺给大家带来了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第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首先,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如电力,煤炭等,这些新能源的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其次,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长期困扰人类的动力不足的问题。
内燃机的发明又促进了发动机的出现,发动机的发明又解决了交通工具的问题,推动了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的迅速发展,使人类的足迹遍布了全世界,也让各个地区的文化,贸易交流更加便利。
第三,通讯工具的发明。
自从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之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不在局限与面对面的谈话。
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背景(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地点:英格兰中部地区电灯(2)条件: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②资本: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③技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④市场: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⑤环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市场进一步扩大,资金大量积累),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整个过程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科技成果

7. 近代技术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机器生产 取代手工劳动 B. 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C. 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 D D.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诞生 8.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 科学技术的 发展突飞猛进 B.人类跨人电子计算机时代 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D.电力取代 蒸汽动力应用于生产 D 9. 为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提出了理论根据的科学 家是 A. 英国人吉尔特 B. 德国人西门子 C. 英国人法拉第 D. 丹麦人奥斯特 C
⑵推动工厂的建立,人类跨入 “蒸汽时代”。 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 1、原因: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⑴1803年(美)富尔顿制成汽船
2、发明
⑵1814年(英)史蒂芬孙发明蒸汽 机车
㈤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1、原因: 蒸汽机的出现和传动结构的改进,使 生产部门对车床需求的数量和种类激 增,手工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需要。 ⑴1794年(英)莫兹利发明移动刀架, 1797年制成带有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 2、历程 的车床。
㈢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 1、原因 ⑴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⑵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⑴(法)巴本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 缸,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⑵(英)塞维利发明蒸汽泵,无法普及 ⑶纽可门等人研制大气活塞式蒸汽机, 只能用于矿山抽水。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瓦特
之前
3、瓦 特改良 蒸汽机
发明: 1769—1782年完成蒸汽机的改良 ⑴被广泛运用,成为一切生产 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 意义 原动力”。
10. 实用意义上电动机的发明人是 A. 英国人法拉第 B. 德国人西门子 利时人格拉姆 D. 俄国人雅可比 C 11. 柴油机的发明者是 A. 卡尔•本茨 B. 戴姆勒 D. 狄塞尔 C. 爱迪生 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
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器的广泛应用最为显著。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发明。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到70年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电器开始用于代替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
随后,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另一项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新和使用。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80年代德国人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生产。
1870年,全世界生产大约八十万吨石油,而1900年的年生产量猛增到了二千万吨石油。
3.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电讯事业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了成功,都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就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就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1765年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第一个工业国家)2)首先发生的行业:新兴的棉纺织业3)发明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4)新的发展阶段:1785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推动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5)交通工具的发明: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汽车。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1)时间:19世纪70年代(1870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2)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电动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1876年,美国的贝尔发明电话;此外,电动机、电车、电报、电影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内燃机的创造和使用:1885年,德国人戴姆勒和本茨各自制成三轮汽车,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4)化学工业的发展令人瞩目: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器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了解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的产生1、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2)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2、生产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3、最早生产的行业:新兴工业和钢铁行业4、(看)含义: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垄断的目的),一些大企业采用兼并和相互联合等方式(垄断的方式),控制产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垄断的表现),形成了垄断组织。
并渗入到社会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第二次工业革命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资义 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过一国的范围
,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轻纺工业 工厂取代工场
重工业(电力石油汽车钢铁 ) 垄断组织产生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背景: A都有环境(政权保障)、市、技、劳、资等方面的前提条件 B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内容: 都有许多科技创造发明 ③本质: 都是生产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内燃机 化学工业 传统工业 新型通讯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哪些特点?二 者又有哪些相同之处? 项目 动力 科技含量 发生时空 工业生产结 构 生产组织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 科学与技术未结 合 首先发生在英国
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 缓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学在
(2)
领域 电力应用
(最显著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重大成就
1.发电机(德 西门子)、电动机、发电厂的出现。 2.电灯(白炽灯 美 爱迪生)、电车、电话(美 贝尔)电影放 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
1.内燃机、柴油机的诞生。 2.发明汽车(三轮汽车 德 戴姆勒和卡尔本茨)、飞机(美 莱特兄 弟);内燃机车、远洋轮船的发展。 1.从煤、石油等原料中提取多种化学物质,作为工业原料。 2.炸药、塑料和人造纤维等开始使用。 炼钢技术的进步 电话、有线电报、无线电报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莱特兄弟早期的飞机
爱 迪 生
阅读
爱迪生发明白炽灯
1
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纽约洛帕克街的一个实验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梳理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是高中历史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次工业革命必考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中心:美国和德国。
2.主要成就: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开始的标志)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3.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多国同时进行。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经济结构:从重工业开始。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促进生产力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垄断组织(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5.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6.世界一体化趋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知识点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核心内容及相关领域的变化。
时间:19世纪70年代核心内容:电机发明和运用。
相关领域的变化: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的建立。
理解: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形成的垄断资本,竞争更加激烈,扩大了社会两极分化,最终由于无序竞争引发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的动荡。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 )A.蒸汽机的改良B.计算机的诞生C.相对论的提出D.电力的广泛应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十分众多:
1、工业生产力在质量和效率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科技发展让工业生产和加工能力变得更加强大,生产更加高效,商品也更加精良。
2、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传播和沟通的效率,使得大规模的企业开始崛起,使得跨国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得更加活跃。
3、机械电子的发展也给一些技术领域和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比如电力、汽车、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技术水平变得越来越高,使技术变得更加先进。
4、服务业的发展也变得更加迅速,像金融、商业、保险等服务行业都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发展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5、劳动力组织和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科学管理、公司组织等现代管理理念,使企业管理变得更加科学。
6、工业建筑变得更加现代化,工厂的设计理念更加先进,现代的生产流程和方法也更加完善,使得工业体系变得更加完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电力部门:电动机、发电机、电灯、电车等电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交通部门:飞机、内燃机、汽车
化学工业:炸药、无烟火药、塑料、人造纤维、燃料
钢铁领域:新的炼钢法
通信领域:电话、有线电报的改进、无线电报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积极影响:
1、生产力的发展带动经济迅速发展
2、城市化加速
3、大型企业迅速发展、形成垄断组织帝国主义时期
4、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进入了电气时代
5、重工业超过了轻工业
6、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拓展和完善
7、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消极影响:
1、对环境造成污染
2、贫富差距拉大
3、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4、资源过度浪费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对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方式: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商品输出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本输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积极影响:
1、促进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2、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推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4、客观上促进了落后地区的进步
5、世界经济体制的形成
消极影响:
1、世界市场中欧美列强占据主导地位,亚非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处于附庸地位
2、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