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合集下载

三峡文言资料

三峡文言资料

9.三峡(郦道元)文学常识了解:1.《三峡》选自《水经注》。

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全长约二百公里。

一、课文、注释与翻译:全文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完全没有空隙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被阻隔断了。

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春冬的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山石林木的)倒影。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每逢秋雨初晴或者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接连不断,音调凄惨悲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知识点归纳梳理:1.重点实词虚词整理。

(1)实词【通假字】(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2)哀转.久绝(通“啭”,声音曲折)【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2)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3)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肃杀,凄寒)【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3)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4)良.多趣味(古义:甚,很;今义:良好)(5)略.无阙处(古义:完全;今义:省略)【一词多义】(1)自.:A.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B.自.非亭午夜分(如果)(2)绝.:A.沿溯阻绝.(隔绝) B.哀转久绝.(消失)(2)虚词①其:其.间千二百里(这)飞漱其.间(它们,指怪柏。

《三峡》课件

《三峡》课件
意境深远
作者在描述三峡时,不仅注重景色的描绘,还通过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手法,创造出了深远的意境,使得读者在欣赏 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03
《三峡》的地理知识
三峡的地形地貌特征
长江三峡
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位于中国重庆市和湖北省境内的 长江干流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河
流峡谷之一。
互动式教学
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
课堂互动性。
案例分析法
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文章内 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
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解析
重点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掌 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难点
深入理解作者对三峡的描写手法和情 感表达方式,以及文章中涉及的历史 和文化背景。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
作业评价
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和掌握程度。
测验与考试
通过测验和考试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 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05
《三峡》的拓展学习资源
三峡相关的书籍与文献
文献
三峡工程论文集
书籍
《三峡文化研究》
文献
流量调节
三峡大坝的建设使得长江 的流量得到了有效的调节 ,对于防洪、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通航 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质保护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 ,三峡的水质面临着严峻 的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 措施进行保护。
三峡的生态环境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三峡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 括珍稀濒危物种和特有物种,如中华 鲟、长江江豚等。

长江三峡是由哪三峡组成

长江三峡是由哪三峡组成

长江三峡是由哪三峡组成
长江三峡是由哪三峡组成:瞿塘峡、西陵峡和巫峡。

长江三峡是重庆市至湖北省间的瞿塘峡、西陵峡和巫峡的总称,于湖北宜昌三斗坪镇。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长192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因而得名。

重庆市巫山县境内,有大宁河小三峡、马渡河小小三峡。

长江沿线重庆境内,有“水下碑林”白鹤梁,“东方神曲之乡”丰都鬼城,建筑风格奇特的石宝寨、“巴蜀胜境”张飞庙、蜀汉皇帝刘备的托孤堂、龙骨坡巫山文化遗址等景观。

《三峡》的原文及翻译

《三峡》的原文及翻译

《三峡》的原文及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峡》的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峡》原文:郦道元〔南北朝〕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三峡》赏析: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三十四卷《江水》)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作者只用不到两百字的篇幅就描写出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色。

全文四段,即是四幅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

第一段作者先写山。

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就形象的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就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三峡》原文和译文

《三峡》原文和译文

课文最后一段写“晴初霜旦”的气氛,那是三峡所独有的。若非三峡,岂有“林寒涧肃”之景?若非三峡,岂有“高猿长啸”的“哀转久绝”?作者萦绕襟怀的情愫,溶注在自然之美中;自然之美又与作者的情愫和谐一致,从而写出情景交融的一笔。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确乎如此。
【主题】课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写法】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是这篇课文的最主要的写作特点。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看,三峡是离不开山水的,因此突出其山水,是不言而喻的。但山水中有四季的变化穿插其间,这就不能写一时一处的景色,而是要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谲的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这就是典型化的手法。没有典型化的手法,是写不出三峡的美景的。
再写春冬之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素湍绿潭”是春冬江流的影态,不像夏日奔腾浑浊,自然“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虽是春冬之时,也一派生机,所以“良多趣味”。
最后是写“晴初霜旦”的特殊景观,其时“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从山水到猿啼,写出了三峡特有的风貌,文字准确而简约。
【作业】一、课文写出了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试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此题意在使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能领悟作者描述的三峡景物的特点。
先写山高峡深,连绵不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写两岸山峰连绵不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写山高峡深。
次写江水大而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水漫上大山,波浪大而阻隔上下交通。“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迫不得已要复王命,顺流而下,一千二百里的路程一天就到了,那速度即使骑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这种对比烘托,使我们更能想象到那速度是多么快。

《三峡》课文原文

《三峡》课文原文

《三峡》课文原文《三峡》课文原文《三峡》节选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官员,文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注》,是一篇山水文言文。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峡》课文原文,欢迎大家阅读。

《三峡》原文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溯;暮到一作:暮至)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山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引导学生感悟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长江三峡是指哪三峡?

长江三峡是指哪三峡?
长江三峡第二峡在重庆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西起重庆市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至巴东县官渡口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包括金蓝银甲峡和铁棺峡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长江三峡是指哪三峡?
经常有朋友问起长江三峡在哪里?长江三峡是指哪三峡?今天 三峡 网上售票大厅小编整理了这 篇文章,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长江三峡的情况。
长江三峡旅游景点线路图
为了增加我们对长江三峡的认识,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长江 三峡 旅游景点线路图吧。
长江三峡介绍 瞿塘峡,又名夔[kuí]峡,雄踞长江三峡之首,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 巫山县的大溪 镇,虽然全长仅约8公里,是长江 三峡 中最短的一个峡,却是最令人屏息的一段江峡。两岸峭 壁千仞,一赤一白,红装素裹,格外分明。山体逼仄,紧束长江,山高流急,有“西控巴渝收万 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气势,自古就有“险莫若 剑阁 ,雄莫若夔”之誉,以其奇、狭、险、 峻的特色著称于世。
巫峡
长江三峡第二峡,在重庆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西起重庆市巫山县 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 至巴东县官渡口,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包括金蓝银甲峡和铁棺峡,峡谷特别幽深曲折, 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巴东属段22公里,西起边域溪, 东至县境官渡口镇,古又称 巴峡巫峡、西陵峡)以外,还有小三峡和小小三峡 。从上面 的线路图中我们也可以找到。
小三峡是大宁河下游流经巫山境内的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巫山小三峡小三峡南起 巫山县,北至大昌古城,这三段峡谷全长60公里。 小小三峡在大宁河滴翠峡处的支流马渡河上,是三撑峡、秦王峡、长滩峡的总称。小小三峡是 大宁河小三峡的姊妹峡,全长15公里 ,因比大宁河小三峡更小,故名“小小三峡 ”。巫山小小 三 峡 被誉为全国最佳漂流区,有惊无险的回归大自然参与式漂流——“ 中国第一漂”。

《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

《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

《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期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挂念!1、《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三峡》原文和翻译郦道元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

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挡了天空,拦住了日光。

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

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需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行,也没有如此快速。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

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很多姿势奇怪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亮,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的确很好玩味。

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早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特别凄厉。

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逝。

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阅读及答案(一)《三峡》阅读及答案(二)2、《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译文《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后汉书班昭续《汉书》原文: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日“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段翻译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 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 早晨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 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 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 则素湍绿潭 (白色)(急流) 回清倒影。 (回旋的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 (极)(山峰) 飞漱其间。(激流冲荡) 清荣峻茂 (水清)(树荣)(山高) (草盛) 良多趣味。(的确,实在)
1、山之景色 2、夏天之水
3、春冬之景
4、秋天之景
二、品读: 文中描写了三峡的山、 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 作者分别抓住自然景物的哪 些特点来写的?表现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原 文,说明理由。
本文结构:
山 三 峡 水
连绵不断, 遮天蔽日 夏季: 水大流急 春冬: 清幽秀丽
高峻美
奔放美
2.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 之间的某些联系吧吗?请找出对应的 句子。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拓展延伸
1、联系你所见过的山水,运用你 脑中描写山和水的词库,你能说 出哪些?
2、你能背得出描写三峡的诗句吗? 3、你能背得出写山水景色的诗句 吗?
联系你所见过的山,运用你脑中描写 山的词库,你能说出哪些? 文中如何写山?
险峻 巍峨
磅礴 峥嵘
嶙峋 连绵
峻峭 突兀 逶迤 峰峦叠嶂 冰峰雪岭
千山万壑 悬崖峭壁
峰回路转 深山幽谷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总结描写各类水的词库:
潺潺 奔腾 淙淙 咆哮 涓涓 澄清 汩汩 清澈
汹涌澎湃
惊涛骇浪
浩浩荡荡
万丈狂澜
波澜壮阔
烟波浩渺
碧波荡漾 飞瀑溅玉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有 关 三 峡 的 诗 句 :

第一段翻译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 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 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 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 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 和月亮都看不见。
• 第二段词语解释
• • • •
至于夏水襄陵 (上)(小山丘) 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或王命急宣 (有时)(传达)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早上) (出发) (傍晚) • 虽乘奔御风 (即使)(骑着)(飞奔 的马)(驾着) • 不以疾也(认为)(快)
夔门——三峡的大门
上页
返回
下页
石牌三峡人家
高峡出平湖
三峡大坝
长江三峡。它是长江风景线上最为壮美奇秀的一段, 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西起白帝城,东讫宜昌南 津关,全长196公里。峡中峭壁险峻,激流澎湃,涛如雷 鸣,是万里长江最为壮观的大峡谷,坐在客轮峡中一行, 可一览举世闻名的三峡风姿。 第一峡瞿塘峡最大特点:短、险、峻,它激流飞下, 气势磅礴,两岸青山耸立,蔚为壮观,早有“山似拔天来 ,峰若刺天去,锁全川之水,扼巴蜀之喉” 之说。 第二峡为巫峡,以奇、美、秀为其特点。峡中西岸拥 簇叠嶂,有12个山峰阿娜多姿。尤为神女峰更神奇,恰似 一个婷婷玉立的少女。峡中常常云雾缭绕,细雨蒙蒙,好 似薄薄面纱披在神奇的峰上。 第三峡为西陵峡,以其滩多、水急、幽深为特点,越 来越开阔,两岸山地由裸多变树多,由岩多变土多,处处 绿装。解放后,对这里的险滩进行了整治,现在有惊无险 了,而且出现高峡出平湖的奇迹。


郦道元
为下面的这些生字注音:
quē 略无阙处
xiāng 夏水襄陵 tuān 素湍绿潭 chá ng 猿鸣三声泪沾裳
xī 不见曦月
sù 沿溯阻绝 zhǔ 属引凄异 shù 飞漱其间
2、读出节奏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 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悠美
秋季: 凄清悲凉
凄惋美
《三峡》以凝炼生动的笔墨,抓住了三峡 山水景物的特点,先写山,后写水(夏、春 冬、秋),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 的自然风光,突出了三峡高峻美、奔放美、 清悠美、凄惋美,表现了作者的无限赞美和 欣赏之情。
三、探究:
仔细品味写景的句子,体会其语言特点。
作者写景,采用了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 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 秋季之景,着“寒”“素”“凄”“哀”数字, 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了。(渲染)

•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 影,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 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 味。 •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 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 • •
第一段词语解释 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 略无阙处。(毫无)(同“缺”,中断) 重岩叠嶂 (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隐天蔽日。(遮盖)(遮蔽)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正午)(半 夜) 不见曦月。 (太阳)
第四段翻译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 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 静。经常听到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 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 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歌唱道: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速读:整体感知
速读全文,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各段所写的主 要内容。
仿写:任选一种句式仿写句子
• 1、《三峡》美,美在描写了山的高峻、山 的连绵、峡的幽深。 • 《三峡》美,美在…… • 2、三峡美,美在夏水奔流而下的气势,美 在秋水…… • 三峡美,美在……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3、品味语言,体味作品意境, 感受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 的景色美。
认识作者
家 , 散 文 家 。
涿 县 人 , 地 理 学
善 长 , 北 魏 范 阳
郦 道 元 , 字
了解《水经注》
《水经》本身是一本介绍全国河流水道 的地理著作,相传为汉代作品,记载了大小河 流137条,由于内容非常简略,北魏人郦道元 对《水经》原有的记载加以详细注解,并进行 了扩充,介绍了1252条河流,这就是《水经 注》。值得一提的是《水经注》不仅记载河流 的变迁情况,还记载了两岸的山陵城邑、风土 人情、珍物异事,它已不仅是地理著作,更可 以称得上是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
第三段词语解释
•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 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 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 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 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 无穷。
第三段翻译
第四段词语解释
பைடு நூலகம்
• 每至晴初霜旦 (早上) 林寒涧肃 (寂静) 属引凄异 (属:连接)(引:延长) (属引:接连不断) 哀转久绝 (消失) 故渔者歌曰(因此)(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