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文化考察报告
三峡文化考察报告

三峡文化考察报告三峡文化考察报告在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峡文化考察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个国庆节,我和我爸妈、大姨、大姨父,还有另外一家三口(据说其中的父亲是我大姨父的上司,反正我没看出来),一共八人来到了三峡。
我和我父母从上海出发,其余五人从烟台出发(因为他们住在烟台),在重庆汇合。
下面我来讲讲我们的行程。
10月2日飞机不给力,晚点了半个小时。
不过我们依然比他们早到了一刻钟。
当地有人来接我们吃午饭。
重庆属于川菜系,可我一来吃不惯辣,二来嗓子不太好,想吃个一两口就算了。
然而,一口入乡随俗,二口水土不服。
当天我就拉肚子了……(当然可能是因为体质太差)第一站,我们到了南山一棵树观景台。
本身南山上有一个南山公园,因为下大雨,我们就只在一棵树观景台看了看。
这里的南山并不是“寿比南山”的南山。
我们从观景台观赏重庆市景,灰蒙蒙的一片,只能看清穿行于市区间的长江。
感觉长江的水特别浑浊,比黄河还要黄。
这个是俯瞰,接着我们就到了长江边上平瞰,又因为有雾,我们只能看到对面的那个码头,也就是晚上乘游轮的朝廷门码头。
虽然饶饶比我们早出发好几天,不过他们的船是10月3日的,比我们晚一天。
我们在那里拍了一点照,就到了下一站。
第二站,我们到了重庆好吃街,不过我们并没有品尝很多小吃,而是去看了旁边的解放碑。
我个人觉得没什么意思,主要就是看看上面题的字。
后来我们到了商场里避雨,逛商店的逛商店,休息的休息。
我和我爸到了一个吃甜点的地方,感觉还是挺特别的,之前我从没有将凉粉和冰激凌弄在一起吃过。
晚饭后,我们就和来接我们的人告别了,因为我们要登船了。
我们的游轮叫凯娜号,上面有很多外国人。
游轮的环境比我想象的好很多,像个宾馆一样。
我预想的就两三层楼,只有楼梯用来上下楼。
然而这个游轮有六层楼,其中六楼有一部分是供人观赏风景的观光甲板。
赴甘肃小三峡考察报告范文

赴甘肃小三峡考察报告范文
近日,我们一行人前往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考察小三峡,以了解该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
以下是我们的考察报告。
一、概况
小三峡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境内,总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
该地区地貌复杂,以峡谷、石林、瀑布等为主要景观,被誉为“天然的博物馆”。
二、自然景观
1. 峡谷
小三峡峡谷长约28公里,宽度约50-300米,最深处达到150米。
峡谷两侧的悬崖峭壁,形态各异、壮丽险峻,有的犹如刀削斧劈,有的则像天然石柱,形态千姿百态。
2. 瀑布
小三峡地区有多个大小不一的瀑布,每个瀑布都有着不同的形态和魅力。
其中最著名的是“银河瀑布”,这是一座高达64米的壮观瀑布,水声轰鸣,气势磅礴,让人惊叹不已。
3. 石林
小三峡地区的石林是由石灰岩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侵蚀形成的,石柱、石笋、石墩、石洞等奇形怪状的石头,布满了整个山谷,形成了“石林迷宫”。
三、文化背景
小三峡地区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这里曾经是西周时期的夏王
朝都城所在地。
在小三峡地区,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建筑遗址和文化遗址,比如“秦松台”、“文石池”等,这些都是中华文明古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论
小三峡是一处自然景观与文化背景相结合的地方,其山水之美让人惊叹,历史之厚重让人敬畏。
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小三峡将会更加美丽和神奇。
三峡实习报告

三峡实习报告亲爱的读者,我很荣幸能够分享我的三峡实习经历。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在三峡地区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并展示我对这一壮丽地方的深入了解。
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
一、概述三峡地区位于中国武陵山脉的中段,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和重要经济区域。
我在这个地方实习期间,亲眼目睹了三峡大坝的宏伟景象以及周边的壮丽风光。
这座大坝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对于中国的经济和环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实习项目我参与的实习项目是研究三峡大坝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与一些专业人员合作,我深入了解了大坝的建设背景,以及在建设过程中采取的环保措施。
同时,我也研究了大坝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通过对各种数据和案例的收集和分析,我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建议。
三、环境影响三峡大坝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影响。
我在实习期间参观了沿江的一些城镇和村庄,发现大坝建设对这些地方的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水位上升导致了岸线的改变,湿地的减少,以及水下动植物的迁移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积极的影响,比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力发电所带来的清洁能源。
四、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三峡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大坝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最小化。
其次,应该积极引入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以减少大坝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周边社区的支持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分享大坝建设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能够促进三峡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和启示。
五、结论通过我的实习经历,我对三峡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能够亲眼目睹这个壮丽的地方,并参与到研究和保护工作中。
我相信,只有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关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三峡地区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我的三峡实习报告。
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对三峡地区的更深刻的了解,并激发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三峡工程认知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同时长江流域的防洪、航运、水资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决定建设三峡工程。
经过多年的论证和建设,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1日正式投产。
为了深入了解三峡工程的重要性和综合效益,我们一行人于2023年3月组织了一次认知实习活动。
二、实习目的1. 了解三峡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背景、建设历程、工程规模等。
2. 认识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3. 学习三峡工程在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4. 增强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的认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实习内容1. 参观三峡工程展览馆我们首先参观了位于宜昌市的三峡工程展览馆。
通过馆内的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建设历程、工程规模、技术特点等。
展览馆展示了三峡工程的伟大成就,让我们对这一国家重点工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 现场参观三峡大坝在专业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现场参观了三峡大坝。
我们亲眼目睹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感受到了其雄伟壮观。
我们还了解了三峡大坝的防洪、发电、航运等功能,以及其在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3. 听取专家讲座为了进一步了解三峡工程,我们邀请了一位参与三峡大坝建设的老教授为我们做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三峡工程的建设背景、技术难点、综合效益等方面,让我们受益匪浅。
4. 实地考察库区生态保护我们还实地考察了三峡库区的生态保护情况。
通过观察库区植被、水质等指标,我们了解到三峡工程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
四、实习体会1. 三峡工程是我国一项伟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国科技工作者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3. 三峡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国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峡实习报告范文

三峡实习报告范文三峡是我国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之一、今年暑假,我有幸来到三峡,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通过实习,我不仅了解了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长的混凝土重力坝,可以起到防洪、发电和航运的作用。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详细了解了大坝的构造和功能。
站在大坝上,俯瞰着波涛汹涌的长江,我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力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接下来的实习时间里,我被分配到了三峡水库管理中心工作。
水库管理中心是负责监控和管理三峡水库水位的重要部门。
我跟随工作人员了解了他们的日常工作内容。
他们需要通过监测各个监测站的水位数据,并实时进行分析和比对,以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
我参与了水位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工作,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细致和耐心。
除了日常的工作,我们还参观了三峡蓄能电站。
蓄能电站是三峡工程的核心部分,通过蓄能和释放水能来发电。
在电站内部,我看到了巨大的轮机厂房和水轮发电机组。
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发电的原理和整个过程,让我们对水电的发电方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实习的最后一周,我们参加了三峡移民村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峡移民村是由因建设三峡工程而被迁移的居民组成的小型社区。
我们走访了一户户移民,并倾听了他们的故事。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感受到了三峡工程对当地民众生活的影响,也深刻体会到了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巨大成就。
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不仅对三峡水利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与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大型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岗位的员工的辛勤付出和团队的协作。
总之,三峡的实习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我对水利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我国的水利事业做出贡献。
三峡认知实习报告

三峡认知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背景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参加认知实习是为了加强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峡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参观三峡,了解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及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情况,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二、实习内容1.参观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我国重点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三峡大坝的巨大功效:不仅能防洪、发电,还能调节水位、提供供水,对于改善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大坝的建设给长江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游览三峡风景区在游览三峡风景区的过程中,我们近距离欣赏了三峡奇峰险峭的自然景观。
乘坐游轮穿越长江大峡谷,我们壮观地欣赏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
同时,我们还参观了三峡人文景观,如三峡文化名村、三峡博物馆等,深入了解了三峡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3.参观三峡移民安置区三峡移民安置区是为了建设三峡工程而建立的,为移民提供了安全的居住环境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我们参观了移民区的基础设施,了解了政府对移民的扶持政策和安置工作的进展情况。
通过与部分移民进行交流,我们了解到他们的思想与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移民政策对于他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实习心得通过参加三峡认知实习,我对三峡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及文化遗产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亲身感受到了三峡大坝的巨大规模和效益,还让我欣赏到了长江大峡谷的壮美景色。
同时,通过与三峡移民的交流,我也更加明白了移民政策对于民众生活的改变和影响。
此外,通过这次实习,我还加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共同解决了一些问题,锻炼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这次实习中,我还深刻领悟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在三峡大坝的建设和移民安置中,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观三峡大坝实习报告

三峡大坝枢纽工程摘要:通过这一次对三峡大坝近距离的接触,让我亲眼目睹了五级船闸是如何工作的,并且通过老师的当场讲解,我对五级船闸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站在坝顶使我对三峡大坝的整体布局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不是再像书上看到的一样只是一个感性的认识,参观了三峡大坝展览馆后我学到了更多关于三峡大坝的历史文化知识。
一.修建三峡大坝的原因1.防洪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是世界第三大河流。
长江流域水系庞大,水量丰沛,它流经中国11个省市,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大陆面积的18.8%。
湖北宜昌以上地区为长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的地区为长江中游,江西湖口以下地区为长江下游。
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流域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城市和人口最为密集、社会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在公元前185年至1911年的2000多年间,长江曾发生大小洪灾214次,平均约十年一次,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因此,治理和开发长江,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造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洪水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全流域型洪水,由全流域范围内持续暴雨而形成,如1931年、1954年洪水。
二是上游型洪水,由金沙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及三峡区间上段的持续暴雨而形成,如1870年洪水。
三是中下游型洪水,由三峡区间下段、清江、汉江、澧水的持续暴雨而形成,如1935年洪水。
多年的实测资料表明,无论哪种类型的洪水,其洪水主要来自宜昌以上即长江上游,而中游的防洪重点是荆江河段。
由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处,工程建成后在重庆至宜昌段形成巨大水库,当水位达到海拔175米时,水库可拥有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可有效调节和控制长江上游暴雨形成的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特别是对荆江河段的防洪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三峡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关键工程,防洪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和目标。
三峡认识实习报告(通用)(一)2024

三峡认识实习报告(通用)(一)引言概述:三峡认识实习是一次重要的实践活动,通过实习我对三峡的认识更加深入,了解到其在水利、旅游等领域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三峡地理环境、三峡水利工程、三峡旅游资源、三峡生态环境以及三峡社会经济发展,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三峡。
正文内容:一、三峡地理环境1. 三峡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2. 三峡流域的气候特点3. 三峡地区的生态系统组成二、三峡水利工程1. 三峡大坝的建设背景2. 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及作用3. 三峡大坝的工程构造和技术参数4. 三峡大坝对水资源调度的影响5. 三峡大坝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三、三峡旅游资源1. 三峡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2. 三峡旅游的发展历程3. 三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4. 三峡旅游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5. 三峡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景与挑战四、三峡生态环境1. 三峡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问题2. 三峡生态保护的政策与举措3. 三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与平衡4.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5. 三峡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景与挑战五、三峡社会经济发展1. 三峡地区的人口状况与城乡发展2. 三峡地区的农业与工业发展情况3. 三峡地区的文化传承与创新4. 三峡地区的教育与科技发展5. 三峡地区的社会福利保障与民生改善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三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三峡地理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旅游资源,但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
通过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能实现水利调度,还能增加旅游收入,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然而,人们也要更加关注对三峡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滥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
未来,三峡的社会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文化考察报告
这个国庆节,我和我爸妈、大姨、大姨父,还有另外一家三口(据说其中的父亲是我大姨父的上司,反正我没看出来),一共八人来到了三峡。
我和我父母从上海出发,其余五人从烟台出发(因为他们住在烟台),在重庆汇合。
下面我来讲讲我们的行程。
10月2日
飞机不给力,晚点了半个小时。
不过我们依然比他们早到了一刻钟。
当地有人来接我们吃午饭。
重庆属于川菜系,可我一来吃不惯辣,二来嗓子不太好,想吃个一两口就算了。
然而,一口入乡随俗,二口水土不服。
当天我就拉肚子了……(当然可能是因为体质太差)
第一站,我们到了南山一棵树观景台。
本身南山上有一个南山公园,因为下大雨,我们就只在一棵树观景台看了看。
这里的南山并不是“寿比南山”的南山。
我们从观景台观赏XX市景,灰蒙蒙的一片,只能看清穿行于市区间的长江。
感觉长江的水特别浑浊,比黄河还要黄。
这个是俯瞰,接着我们就到了长江边上平瞰,又因为有雾,我们只能看到对面的那个码头,也就是晚上乘游轮的朝廷门码头。
虽然饶饶比我
们早出发好几天,不过他们的船是10月3日的,比我们晚一天。
我们在那里拍了一点照,就到了下一站。
第二站,我们到了重庆好吃街,不过我们并没有品尝很多小吃,而是去看了旁边的解放碑。
我个人觉得没什么意思,主要就是看看上面题的字。
后来我们到了商场里避雨,逛商店的逛商店,休息的休息。
我和我爸到了一个吃甜点的地方,感觉还是挺特别的,之前我从没有将凉粉和冰激凌弄在一起吃过。
晚饭后,我们就和来接我们的人告别了,因为我们要登船了。
我们的游轮叫凯娜号,上面有很多外国人。
游轮的环境比我想象的好很多,像个宾馆一样。
我预想的就两三层楼,只有楼梯用来上下楼。
然而这个游轮有六层楼,其中六楼有一部分是供人观赏风景的观光甲板。
因为楼层数较多(相对于其他游轮),所以它还配备了电梯。
我们有四间房间,两个人一间。
十点,船就启航了。
10月3日
我又对这个游轮产生了新的看法——这儿的东西很好吃。
好吧这不是重点。
早晨九点多我们来到了丰都鬼城。
我们鹿鸣团和其他一堆人(总共也就十来人)是第四团。
说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叫鹿鸣团。
当初关于这次三峡之行的大部分准备工作都交给了我大姨,包括游轮上的一切事项。
当时在
填团队名的时候,由于我大姨住在鹿鸣小区,便取了鹿鸣团这个名字。
导游之前提醒我们,说过一切的桥或门等等东西都要听他讲怎么过,否则撞到什么东西就不是他的事了。
这里叫做鬼城,的确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
到了检票口,是一个非常华丽的大厅,墙上正中央摆着xx题的字“丰都名山”,还挺大气的。
鬼城要爬三百多级楼梯,旁边有自动扶梯。
不过那个扶梯千万不要用,因为那是给鬼走的(真实原因:正在施工)。
爬到一半,导游让我们休息一会儿,并看看对面的天堂山,挂着一幅字“登天堂圣山,幸福享安康。
”旁边是用石头雕刻而成的玉皇大帝的头,还有一座塔。
再往上走,看到了一个庙,外面有一幅“五福图”,主体是五只蝙蝠围着一个“寿”字。
蝙蝠的蝠与福相像,所以蝙蝠代表福。
“寿”字是用青花瓷碗敲碎而拼成的,所以“五福图”寓意吉祥长寿。
古人奇妙的制作工艺以及创意震撼到了我,现在很少再能看到这样的事物了。
现在来讲讲鬼城这个名字的由来。
东汉时期有两个道教的人,一个叫阴长生,一个叫王方平,都是朝廷中的一品大官。
但他们厌倦了当官的生活,来到了鬼城的所在地,苦练了三十五年,然后就飞身天堂。
当地人忘了他们的名,但记住了姓氏“阴、王”。
阴王,阴间之王,所以便被当地人叫
做鬼城。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下“下笑世上士,沉魂北丰都”诗句,更使鬼城之名远扬。
下午我们就回到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