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葫芦看生物入侵
水葫芦的防治与利用

水葫芦的防治与利用摘要:近年来,水葫芦在我国淡水河道密集地区不断疯长,已成为令人头疼的河网“杀手”,并严重影响了河道的景观。
就水葫芦的来源及危害、疯长的原因、防治方法等进行了论述.在适宜条件下,1 hm2水葫芦能将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当天吸收掉,因此水葫芦也是净化污水的生态功臣。
关键词:水葫芦;防治;利用1 水葫芦生物入侵的现状1。
1 生物入侵的概念生物入侵( biological invasion) 是指外来种在迁入地适宜条件下,得以迅速增殖,形成野化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和经济后果,这一事件称为生物入侵[1].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
外来种( exotic species )是相对于土著种而言,可以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一种生物以任何方式传入其原产地以外的国家或地理区域,并在那里定殖,建立自然种群,这种生物即可称为外来种[1]。
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侵入的频率高等特点。
外来生物在其原产地有许多防止其种群恶性膨胀的限制因子,其中捕食和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十分关键,它们能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一定数量之下。
因此,那些外来种在其原产地通常并不造成较大的危害.但是一旦它们侵入新的地区,失去了原有天敌的控制,其种群密度则会迅速增长并蔓延成灾。
而自然界里生态环境中存在着食物链,天敌之间相互制约,一但某种生物人为绝灭和人为引入,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后果.水葫芦就属于外来种。
1。
2 水葫芦的生物学特征水葫芦即凤眼莲,学名 Eichharnia crassipes,属雨久花科、凤眼莲属。
喜生于温暖向阳的富含有机质的静水中,耐寒力较差,遇霜后叶片枯萎。
水葫芦悬浮于水中,多须根。
叶为根出叶,丛生于短缩茎基部,每株有叶6 一 12片;叶片卵圆形或椭圆形[2],叶面光滑,叶肉肥厚,叶长20 ~ 30cm。
生态入侵者 水葫芦PPT学习教案

会计学
1
1.水葫芦介绍
水 葫 芦 形 态 图片
水 葫 芦 ( 凤 眼莲)
水葫芦花
水葫芦即凤眼莲,学名Eichhamia crassipes,属雨久花科、凤眼莲属。喜生于 温暖向阳的富含有机质的静水中,耐寒力较差,遇霜后叶片枯萎。水葫芦悬浮于 水中,多须根。叶为根出叶,丛生于短缩茎基部,每株有叶6— 12片;叶片卵圆 形或椭圆形[2] ,叶面光滑,叶肉肥厚,叶长20—30em。叶柄中下部膨大似葫芦 状,内为海绵组织,贮有很多空气。具腋芽和匍枝,由此发育成新株。花为穗状 花序,花瓣6枚,蓝紫色。
第1页/共12页
2.水葫芦的生物入侵特征
不 想 , 看 似 美丽的 水葫芦 ,其实 是河流 、湖泊 的“噩 梦”
首先,有一个“生物入侵”的概念
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是指外来种在迁入地适宜条件下,得以迅速增殖 ,形成野化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和经济后果, 这一事件称为生物入侵。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种(exotic species)是 相对于土著种而言,可以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第7页/共12页
4.水葫芦的防治措施
(4) 综合防治
单 独 应 用 任 何一种 防治方 法都难 以达到 安全、 持续、 快速的 防治效 果,所 以应发 挥生物 、化学 和机械 防治的 各自优 势,建 立以污 水治理 为长期 目标, 生物防 治为主 要方法 、化学 防治为 补充、 人工机 械:汀 捞为预 备的水 葫芦综 合治理 方案。 首先要 加强对 水葫芦 的监控 预报, 在水葫 芦处于 苗期时 ,就实 行打捞 特别对 于中上 游河道 的水葫 芦进行 清理。 其次, 在必要 时可适 当使用 除草剂 。综合 治理最 主要是 释放水 葫芦象 甲,实 际长效 控制水 葫芦的 蔓延, 从长期 看,既 节约资 金,又 保持生 态平衡 ,对环 境安全 ,防治 成本低 。
从“水葫芦事件”看生物入侵对生态的影响

从“水葫芦事件”看生物入侵对生态的影响作者:刘鸿冉来源:《决策探索·收藏天下(中旬刊)》 2019年第6期刘鸿冉摘要:水葫芦起源于南美洲,是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目前,它已侵入我国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等的十多个省市,特别是云南昆明、浙江、湖南、湖北、河南南部等地。
水葫芦的入侵造成了许多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
文章阐述了水葫芦的生物入侵机制及其危害,总结了生物入侵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影响。
关键词:生物入侵;水葫芦;防治利用一、生物入侵的概念一些有害的外来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利用了充足的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以及缺乏天敌的优势条件,以难以控制的速度快速生长和繁殖,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样通过自然或人为的方式将一些生物原栖息地引入另一个新环境,并对入侵地区的生态系统多样性造成破坏或生态损失,危害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以及人类健康的过程被称为生物入侵。
在当今世界,生物入侵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
例如,马铃薯晚疫病在墨西哥开始,并于19世纪被引入欧洲,在爱尔兰爆发,导致爱尔兰马铃薯减产50%。
二、生物入侵之水葫芦(一)水葫芦的特征水葫芦,是雨久花科凤眼蓝属水生植物,也叫凤眼莲、布袋莲和水浮莲,原产南美,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后来作为畜禽饲料被推广。
由于饲料工业的发展,水葫芦逐渐被丢弃,成为一种野生草本植物。
水葫芦悬浮于水中,多须根。
叶片呈卵圆形,有的为椭圆形,叶面光滑,叶肉肥壮且厚实,叶长为20~30 cm。
叶柄的中部和下部像葫芦一样膨胀,所以被称为水葫芦。
里面是一个含有大量空气的海绵组织。
水葫芦的花为蓝紫色的穗状花序,花瓣仅有6片。
水葫芦的生殖方式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但主要是无性生殖为主,种群的扩散和恢复能力非常强。
水葫芦通常生长在温暖,阳光充足和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的水中。
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每5天就可以生长出一棵新植物。
每株植物平均每天可以生长20%至30%,是增长最快的水生植物之一。
【精品】水葫芦的生物入侵危害及防治

【关键字】精品水葫芦的生物入侵、危害、防治及利用摘要:外来入侵生物对各国经济、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畜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而水葫芦正是其中一种。
为了对水葫芦有一比较全面的了解,文章对水葫芦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危害、防治对策以及开发利用做了叙述。
Exotic creatures of economies, biodiversity and human health, and caused serious damage ShuiHuLu is one of a kind. In order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ShuiHuLu, ShuiHuLu ba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arm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exploitation done.引言:50年前我国从南美洲引进水葫芦,广泛放养于南方乡村河塘用作饲料和有机肥源。
但是它疯狂的生长却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一旦有适合水葫芦生长的条件,它便迅速的繁殖而成为该地区优势物种而抑制其他物种的生长,造成该地区物种的单一性,引起严重的生态入侵。
近10年来,告别了粮食短缺的农民不再打涝水葫芦,同时工业化使江河湖泊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提高,水葫芦更是因此迅速蔓延,甚至从乡村间的内河内湖“杀入”大江大河中去,泛滥成灾,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社会经济的重大损失。
因此,水葫芦的生物入侵和危害亟待解决。
1. 水葫芦的涵义与来源1.1 水葫芦的涵义水葫芦也叫凤眼莲、水荷花,是一种生长于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稻田等水流缓慢水域的多年生浮水草本植物。
它们浮在水面生长,个挨个,丛接丛,开放着如凤凰眼睛的花朵,连成一片花丛绿洲。
由于它在河道里泛滥成灾,故有“水上绿魔”之称。
1.2 水葫芦的来源20世纪60年代,我国从南美洲引进水葫芦,最初主要用作猪的饲料。
生物入侵者

举例子
例如:“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的繁殖时 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
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 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 太大破坏”这种说法。 1. 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红蚂蚁 对北美洲的入侵。 2. 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 3.举出新鲜水果和蔬菜、跨国宠物的例子。 4.举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 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
猫抓藤
非洲大蜗牛(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 原 产非洲东西部,20世纪20年代末在福建厦门发现,现已 扩散到我国香港、台湾、海南、广西等地,已成为危害 农作物、蔬菜和生态系统的有害生物。
原产于 亚马孙河流域。作为高蛋白质食物而引入我国,现主要分布于广东、 广西、云南、福建、浙江等地。它能危害多种植物的生长,对水稻 生长构成严重危害,其排泄物污染水体。
强大小蠧(红脂大小蠧)(Dendroctonus valens) 原产非洲,现分布于我国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 地,严重危害松树。
束手无策
生物入侵者
梅涛
一、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劫掠( jié ) •归咎( jiù )
藩篱( fān ) 斑斓( lá ) n
二、解释下列词语
在劫难逃: 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逃也逃不脱(迷
品味 语言
试举一、二例
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 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
生物入侵的现象吗?如果有,
说给同学们听听。
你了解它吗
绿色杀手——水葫芦
绿色杀手——紫茎泽兰
凉山州草原站站长在向记者 介绍它们在凉山州的疯长
“植物杀手”薇甘菊
薇甘菊又名小花假泽兰 。 如果听任它生长,几年间 就能让整座山的植被全萎 缩甚至死去,所以它有 “植物杀手”的“美 誉”。 20多年前,它作为 护滩植物引入我国。近几 年来,在珠三角一带大肆 蔓延。目前,仅深圳市受 薇甘菊危害的林地面积已 达4万多亩,其中4000多亩 受害森林已奄奄一息。。
生物入侵法律后果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生物入侵现象日益严重,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在新的生态环境中迅速扩散,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入侵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生物入侵行为。
本文将以“入侵生物入侵事件”为例,分析生物入侵的法律后果。
二、案例简介“入侵生物入侵事件”发生在我国某沿海城市,该城市引进了一种名为“入侵生物”的外来物种。
这种生物在当地生态环境中迅速扩散,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具体表现为:1. 损害农业生产:入侵生物大量繁殖,侵占农作物生长空间,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
2. 生态环境恶化:入侵生物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许多本地物种濒临灭绝。
3. 人类健康受损:入侵生物携带病原体,可能引发疾病传播。
三、法律后果针对“入侵生物入侵事件”,我国政府依法进行了调查和处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法律追究。
以下是案例中的法律后果:1. 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引进、繁育、运输、销售、利用入侵生物的行为进行处罚。
在本案例中,相关责任人因违反生物安全法,被处以罚款。
2.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严重危害国家生态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的入侵生物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在本案例中,由于入侵生物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3.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因入侵生物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在本案例中,相关责任人可能因入侵生物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4. 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违反生物安全法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
在本案例中,相关责任人因违反生物安全法,被吊销相关许可证,禁止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四、案例分析“入侵生物入侵事件”的法律后果表明,我国在生物入侵问题上采取了严格的法律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生物入侵之水葫芦

目录摘要 ................................................................................................................................................................. - 2 - 关键词 ............................................................................................................................................................. - 2 -一、生物入侵 ......................................................................................................................................................... - 3 -1.生物入侵的定义 .................................................................................................................................. - 3 -2.生物入侵者 .......................................................................................................................................... - 3 -3.入侵生物的引入路径: ...................................................................................................................... - 4 -4.外来生物入侵产生的原因 .................................................................................................................. - 4 -5.生物入侵危害的主要表现 .................................................................................................................. - 4 -二、水葫芦入侵相关分析 ..................................................................................................................................... - 5 -1.水葫芦简介 ............................................................................................................................... - 5 -2. 从入侵过程分析入侵机制 ....................................................................................................... - 5 -3.水葫芦入侵的原因 ........................................................................................................................... - 7 -3.1从被入侵群落特征分析 ................................................................................................................... - 7 -3.2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方面分析.................................................................................................... - 7 -3.3从生态平衡方面分析 ....................................................................................................................... - 7 -4. 传入扩散概况 .................................................................................................................................... - 7 -4.1纵观全世界 ....................................................................................................................................... - 7 -4.2水葫芦在中国的入侵足迹 ............................................................................................................... - 9 -5.水葫芦入侵产生的危害及影响 ........................................................................................................ - 11 -5.1生态危害 ......................................................................................................................................... - 11 -5.2经济危害 ......................................................................................................................................... - 12 -5.3社会效益 ......................................................................................................................................... - 12 -6.水葫芦入侵治理措施 ........................................................................................................................ - 13 -6.1针对不同入侵阶段 ......................................................................................................................... - 13 -6.2检疫管理方面——惩内御外 ......................................................................................................... - 13 -6.3生物防治 ......................................................................................................................................... - 14 -7.水葫芦利用 ........................................................................................................................................ - 15 -7.1污水治理 ......................................................................................................................................... - 15 -7.2燃料 ................................................................................................................................................. - 15 -7.3食用 ................................................................................................................................................. - 15 -7.4生产饲料 ......................................................................................................................................... - 15 -7.5农业肥料 ......................................................................................................................................... - 15 -8. 讨论 .................................................................................................................................................. - 16 -参考文献 ............................................................................................................................................... - 16 - 参考书籍 ............................................................................................................................................... - 16 -生物入侵之水葫芦作者摘要: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水葫芦及其他生物入侵调查报告

水葫芦及其他生物入侵调查报告活动小组(共5人):1)组长:张扬2)组员:施钰雯、沈欣怡、华一君、黄浙枫一.活动方向“水葫芦泛滥及其他生物入侵”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乃至全世界都关注的话题。
由于其繁殖太过迅速,容易对当地生态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水葫芦在合适的条件下两个星期就可以繁殖一倍,短时间内能就覆盖整个水面。
我市自2003年2月中旬起,开始以“全市联动,一次清除,不留死角”为口号的水葫芦专项整治活动。
我小组为了解“水葫芦及其他生物入侵”的问题设计了一次研究性学习。
此次调查是进行观察与采取措施的过程。
二.活动内容2.1 问题提出针对“水葫芦及其他生物入侵”这一内容,我小组提出以下问题:①水葫芦会带给我们的生活哪些危害?②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些生物入侵?2.2 资料链接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在湖州的主要入侵生物是凤眼莲(水葫芦),还有的不太普遍的入侵生物是德国小镰(德国蟑螂)。
凤眼莲是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
浮水或生于泥土中,生于河水、池塘、池沼、水田或小溪流中,因它多浮于水面生长,又叫水浮莲。
又因其在根与叶图1-1水葫芦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大气泡又称水葫芦。
凤眼莲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
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
叶色翠绿偏深。
叶全缘,光滑有质感。
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
但是也有害处:1.覆盖水域,阻挡阳光,水底植物枯萎,植物枯萎,不再有氧气产生,水底动物死去,造成“生态癌症”,破坏湖州的水生生物生态系统。
2.阻碍水的流动,形成沼泽,改变河流的流向,阻止河流的流动。
2.3 历史资料1)疯狂的葛根葛根,由于其繁殖过于迅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葛根是第一个被编进外来物种史册的植物,也是入侵物种之一。
葛根于1876年首次在美国的费城百年博览会上出现,当时专家把它吹捧为一种耐寒、快速增长的地被植物,可帮助抑制水土流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水葫芦看生物入侵
随着现代经济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地区间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密切,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全球环境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一个崭新的名词“生物入侵”开始走进我们的视野,其造成的生态灾难正严重威胁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全球的生态安全。
通过学习生态学,我知道了,所谓的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我国幅员辽阔,生物种类繁多,适合各种生物的生存,这也使得生物入侵在我国并不鲜见。
水葫芦的入侵就是在我国的一种典型的生物入侵案例。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
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
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
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
每株分出多支匍匐茎,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天内可分出25万棵新株。
自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到处遭到斩杀。
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的水葫芦称“德国恶草”。
南非的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
斯里兰卡的引自日本,被骂作“日本烦恼”。
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
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
泰国湄南河一发洪汛,一座座盘根错节的水葫芦“岛屿”浮游而下,猛冲桥洞,直接威胁首都曼谷的安全。
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20世纪80年代水葫芦泛滥成灾,覆满湾口。
一些船只夜泊开阔水面.夜间起风,一早起来就开不动了,四周被几万平方米的水葫芦团团包围.许多航线瘫痪。
未经处理的各种废水排入湖中.湖水富营养化,水葫芦疯长成半人高的“森林”,致使鱼类死亡,湖水发臭。
当地水产锐减,渔民失业。
人们生活用水也发生困难,用湖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瘙痒。
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
南亚各国采用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剂喷杀、炸药爆破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依旧欣欣向荣。
维多利亚湖畔人们采用生物防治法,在湖区放养吃水葫芦的象鼻虫.但以繁衍100亿只象鼻虫计算,起码也要日夜不停吃上20年,才能吃光水葫芦。
象鼻虫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
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当作度荒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以闽台粤为甚。
福建的水葫芦覆盖面积达300平方千米,盘踞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湖塘库沟水域。
目前,福建已打响了专项整治水葫芦的战役。
虽说人们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也采取了一定的行动,但似乎离预期的效果还有很远的距离。
那我不禁想问:水葫芦为什么能无往不利?
水葫芦之所以能够在我国进行大量繁殖,除了人为因素和水流这两种较快的传播方式外,还与其本身的生活习性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水葫芦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兼有有性和无性两种生殖方式,其进行无性生殖时,通过匍匐茎增殖,在适宜温度下,5天即可产生一株新植株,周而复始,迅速分布水面;进行有性繁殖时,每个花穗可结300~500粒种子,种子在水中休眠期可达15-20年,适宜条件下沿河岸水面波动线萌发生长。
其次,水葫芦的适应性很强,对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加上侵入我国后,缺少天敌,生活环境优越,得以迅速发展。
再者,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污染了江河湖泊,是水体富营养化加剧,为水葫芦的生长提供了大量的营养,促进了它的生长。
由于水葫芦给我国的生态和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应该积极的对其进行综合治理。
但是就目前来说,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清楚水葫芦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来减轻水葫芦的危害:
1、在水葫芦疯长危害的水域,发动群众与组织打捞队进行人工及机械打捞。
这种方法虽然劳动强度大,费用高,但是在一定时期内见效很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交情水葫芦的危害。
对打捞上岸的水葫芦还可以进行综合处理,如制作饲料、有机肥、填充沼气池等,可以做到“变废为宝”。
2、使用化学治疗的方法在水葫芦聚集的水域喷洒灭草剂,但是这种方法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费用较高。
3、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在我国水葫芦肆虐的水域引进水葫芦的天敌,如儒艮等,对水葫芦的种群密度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实施长期的控制,但是这种方法仍然具有一定风险,对引进的生物防治物种要注意,否则容易造成另一种生物入侵。
4、要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抑制水葫芦的快速发展趋势。
外来植物风眼莲的入侵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
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引进外来物种之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这不仅关系到眼前的经济效益,还影响着未来的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
当生态系统遭到外来种严重入侵时,要恢复它的原貌不现实,而恢复其部分功能更可行。
恢复要同时兼顾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短期目标同长期目标相结合。
消灭控制外来种是一种长期性的工作,要建立一个长期的预警系统,给予长期的追踪监控。
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