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防治及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水葫芦治理报告

水葫芦治理报告

水葫芦治理报告1. 引言水葫芦(Water Hyacinth)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热带水域。

由于其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等特点,水葫芦在许多国家成为了具有侵略性的外来物种。

在不适宜的环境下,水葫芦会迅速扩散,对水域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带来严重影响。

本报告旨在总结水葫芦治理的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水葫芦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2. 水葫芦治理现状水葫芦是一种难以控制的入侵物种,对水域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造成了很多问题。

目前,水葫芦治理主要采用人工方式和生物控制两种方法。

2.1 人工方式人工方式主要包括机械清除、物理剥离和化学控制等。

机械清除是最常见的水葫芦治理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专门设计的机械设备,如切割机、割草机等,将水葫芦从水域中移除。

这种方法效果明显,但由于水葫芦繁殖能力强,其迅速重新扩散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物理剥离是将水葫芦从水域中剥离并清除的方法。

可以使用水艇、渔网等工具将水葫芦从水中捞起,并将其移出水域。

这种方法相对安全,但在大规模水域中作业效果较差。

化学控制方法是使用化学药剂对水葫芦进行控制。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杀藻剂等。

这种方法效果显著,但会对水域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谨慎使用。

2.2 生物控制生物控制方法是通过引入水葫芦的天敌,如水蛭、鱼类和昆虫等,来控制水葫芦的生长和繁殖。

这种方法相对环保,但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管理,以确保生物控制的有效性。

3. 现存问题目前水葫芦治理工作还面临以下问题:•治理成本较高:人工方式的治理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机械设备投入。

化学控制方法虽然成本较低,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需要谨慎使用。

•治理效果不稳定:由于水葫芦繁殖能力强,常常会出现治理后迅速重新扩散的情况。

在大规模水域中,机械清除和物理剥离的效果较差。

•生物控制管理不规范:生物控制方法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管理,但目前管理不规范,导致生物控制的效果受到限制。

•缺乏综合治理策略:目前水葫芦治理主要依靠单一方式,缺乏综合治理策略,无法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水葫芦生物入侵的危害、防治及其开发利用

水葫芦生物入侵的危害、防治及其开发利用
温州市和福建莆 田市 每年用于人工打捞水葫 芦的费用分 别为 10 00万元和 50万元 , 0 全国总费用有多少 , 目前没有准 确统
被入 侵生态 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 源, 缺乏 自然控制机 制 , 侵入的频率 高等特点 。外来生物在其原产地 有许多 防止其种 群 恶性膨胀 的限制因子 , 中捕 食 和寄生性 天敌 的作用 十分 其
明显影响( e r e a 19 ) M ha t 1 9 9 。Mui19 ) . l 9 6 的研究表 明维多利 (
史新泉① 叶水英 曾海龙
(、 1景德 镇 市第一 中学 生物 组 , 江西 景德 镇

330 ;、 3002 景德镇 高 等专科 学校 生化 系, 西 景德镇 江
330 ) 300
要: 水葫芦( i hric sps , Fc o a r s e) 又称凤 眼莲 , h n ai 原产南美洲, 5为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 , , 1 分析 了水 葫芦生物入侵
就投资 2 00美元进 行 防治 , 效果 欠佳且 入侵 的地 区越 来 50 但
入 侵 J 。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 。外来 种 (xt pc s) eo csei i e
是相对 于土著种而言 , 以是动物 、 可 植物 和微 生物 。一 种生物 以任何方式 传人其 原 产地 以外 的国家或 地理 区域 , 并在那 里 定殖 , 建立 自然种群 , 这种生物即可称为外来 种 。 外来入 侵 物 种具有生态适 应能 力强 , 繁殖能力 强 , 播 能力强 等特 点 ; 传
l 水葫 芦生 物入侵 的现状
11 生 物 入 侵 的 概 念 .

据悉 , 多年来 , 外来入侵物种 己经造成 我 国当地 物种 的减

水葫芦的防治与利用

水葫芦的防治与利用

水葫芦的防治与利用摘要:近年来,水葫芦在我国淡水河道密集地区不断疯长,已成为令人头疼的河网“杀手”,并严重影响了河道的景观。

就水葫芦的来源及危害、疯长的原因、防治方法等进行了论述.在适宜条件下,1 hm2水葫芦能将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当天吸收掉,因此水葫芦也是净化污水的生态功臣。

关键词:水葫芦;防治;利用1 水葫芦生物入侵的现状1。

1 生物入侵的概念生物入侵( biological invasion) 是指外来种在迁入地适宜条件下,得以迅速增殖,形成野化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和经济后果,这一事件称为生物入侵[1].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

外来种( exotic species )是相对于土著种而言,可以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一种生物以任何方式传入其原产地以外的国家或地理区域,并在那里定殖,建立自然种群,这种生物即可称为外来种[1]。

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侵入的频率高等特点。

外来生物在其原产地有许多防止其种群恶性膨胀的限制因子,其中捕食和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十分关键,它们能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一定数量之下。

因此,那些外来种在其原产地通常并不造成较大的危害.但是一旦它们侵入新的地区,失去了原有天敌的控制,其种群密度则会迅速增长并蔓延成灾。

而自然界里生态环境中存在着食物链,天敌之间相互制约,一但某种生物人为绝灭和人为引入,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后果.水葫芦就属于外来种。

1。

2 水葫芦的生物学特征水葫芦即凤眼莲,学名 Eichharnia crassipes,属雨久花科、凤眼莲属。

喜生于温暖向阳的富含有机质的静水中,耐寒力较差,遇霜后叶片枯萎。

水葫芦悬浮于水中,多须根。

叶为根出叶,丛生于短缩茎基部,每株有叶6 一 12片;叶片卵圆形或椭圆形[2],叶面光滑,叶肉肥厚,叶长20 ~ 30cm。

水葫芦的产生防治和利用

水葫芦的产生防治和利用

水葫芦的产生防治和利用【摘要】水葫芦是一种世界性的有害水生杂草,其繁殖能力极强。

它导致航道阻塞,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下降,水体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体污染等诸多负效应。

在适宜条件下,1hm2水葫芦能将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全部吸收,因此水葫芦也是净化污水的生态功臣。

本文就是水葫芦的生物学特性,分布,防治措施及其利用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找出经济合理的防止利用措施,以期达到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葫芦,产生,防治,利用【引言】水葫芦又名凤眼莲、洋水仙、水生风信子等。

是目前世上危害最严重的多年生漂浮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墨西哥,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我国,20世纪50~60年代的粮食极度短缺时期,水葫芦广泛养育南方乡村荷塘,作为猪饲料推广种植,也以为野生,是我国目前分布最广泛的外来物种之一。

但是,最近10年来,随着饲料结构和饲养模式的改变,农民不再费力打捞含水量大,使用成分不高的水葫芦,而是任由它疯长。

在适宜的条件下,能以5d就能繁衍一颗新植物,而作为外来物种水葫芦没有天敌,使其不受限制的疯长。

他们覆盖水面,赌赛河道,影响河运及水上作业;同时,降低阳光对水体的穿透力,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和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国内外学者对水葫芦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以期找出经济、合理的防治措施,并开发利用这一自然资源。

1、水葫芦的生存环境(适应性强)水葫芦喜群生,往往形成单一的优势群落。

其适应性强,喜高温湿润气候;适宜在静水或缓流的水面生长,耐隐蔽,在微弱的光照下就能生长,对酸和碱不敏感,在Ph=9的水体中仍能生长;对水质肥瘦要求不高;能耐5摄氏度左右的低温,能耐短期0摄氏度低温,气温在13摄氏度开始生长,25摄氏度生长较快,30摄氏度左右生长最快,39度以上难以生长。

2、水葫芦生长的主要弊端当水葫芦的覆盖率水面超过三成造成诸多弊端:A、阻碍航道,影响航运和排泄。

成为农业,水利,环保的头号敌人;B、限制了水体的流动,水体没有阳光的照射变得发臭,使水体中溶氧量减少,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破坏了河涌生态环境;C、为吸血虫和脑炎流感等病菌提供了滋生地,滋生蚊蝇,喂蚊子的幼虫提供了呼吸和繁衍的机会;D.破坏饮水资源,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水面会使Ph值降低,co2浓度增高,水的浓度增大,使水的利用价值大大减小。

全面解决河道水葫芦问题的有效方案

全面解决河道水葫芦问题的有效方案

全面解决河道水葫芦问题的有效方案
背景
河道水葫芦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河道的畅通。

为了全面解决这一问题,制定了以下有效方案。

方案一:机械清除
使用专业设备和人力进行机械清除,将水葫芦从河道中完全清除。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减少水葫芦的数量,恢复河道的通畅。

方案二:生物控制
引入天敌或食草动物来控制水葫芦的生长。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
生态平衡来控制水葫芦的数量,减少人工干预的需求。

方案三:水质改善
通过改善河道水质,特别是减少营养物质的输入,可以抑制水
葫芦的生长。

这需要加强水体监测和治理工作,确保水体质量始终
保持在合适的标准范围内。

方案四:公众教育
开展相关的公众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水葫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促使公众积极参与河道保护和水葫芦治理
工作。

方案五: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水葫芦问题进行规范和管理。

这包括限
制水葫芦的种植、销售和运输,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以保护河
道环境的健康。

方案六:跨区域合作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解决水葫芦问题。

通过跨区域合作,可以共享经验和资源,提高治理效率,实现河道水葫芦问题的
全面解决。

结论
以上方案可以综合运用,采取多种手段来全面解决河道水葫芦
问题。

实施这些方案需要政府、专业机构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共同推动河道水葫芦问题的有效解决,以保护水域生态系统和人类
的生活环境。

治理水葫芦的具体措施

治理水葫芦的具体措施

治理水葫芦的具体措施水葫芦是一种水生植物,常常在水域中大量繁殖,对水生生物和水体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

因此,治理水葫芦已成为当前水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治理水葫芦的具体措施。

1. 机械除草法机械除草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理水葫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机械设备对水葫芦进行割除、捞除等操作,将水葫芦从水体中清除。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且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较大。

2. 生物控制法生物控制法是一种较为环保的治理水葫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引入水生生物,如金鱼、草鱼、鲢鱼等,控制水葫芦的数量,达到治理的目的。

该方法不会对水生态系统造成较大影响,但需要一定时间和成本。

3. 化学控制法化学控制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理水葫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化学药品,如草甘膦、氟乐灵等,对水葫芦进行杀灭。

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但会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需要严格控制药品使用量和使用时间。

4. 物理控制法物理控制法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治理水葫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物理手段,如超声波、微波等,对水葫芦进行控制。

该方法操作简单,无化学药品污染,但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成本投入。

5. 综合治理法综合治理法是一种综合利用多种方法治理水葫芦的方法。

该方法综合运用机械除草法、生物控制法、化学控制法、物理控制法等多种方法,达到治理水葫芦的目的。

该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投入较大,但效果显著。

治理水葫芦的具体措施有机械除草法、生物控制法、化学控制法、物理控制法和综合治理法等。

在选择具体治理措施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因素,选择适宜的方案。

同时,需要注意控制治理成本,避免对水生态环境造成过大影响。

只有综合利用各种措施,才能实现水葫芦的有效治理,保障水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水葫芦的防治与建议

水葫芦的防治与建议

水葫芦的防治与建议水葫芦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也是一种有害的杂草。

它生长迅速,容易遮挡水域的光线,影响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同时也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为了有效地防治水葫芦,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和建议。

首先,物理防治是防治水葫芦的一种有效方法。

可以通过人工手段将水葫芦从水域中移除,并定期清理水域中的水葫芦,防止其生长扩散。

物理防治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可以有效地控制水葫芦的数量,但由于水葫芦的生长速度很快,需要定期清理。

其次,生物防治也可以应用于水葫芦的防治。

可以引入一些天敌,如贝类、鱼类等,来捕食水葫芦,控制其数量。

生物防治的优点是可以保持生态平衡,减少对其他水生植物的影响,但需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天敌,并加强生态环境的管理,以防止天敌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此外,化学防治也是一种防治水葫芦的方法。

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除草剂来喷洒或浸泡在水域中,杀死水葫芦。

化学防治的优点是速度快,效果明显,但需要注意选择安全、环保的除草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以免对水生生物产生不良影响。

除了以上的防治方法外,还可以采取一些管理措施来预防水葫芦的生长。

首先,加强水域管理,定期清理水域的杂草,保持水的流动和清洁。

其次,控制农业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减少水中营养物质的浓度,以防止水葫芦生长。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葫芦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大家积极参与水域的保护与管理。

综上所述,防治水葫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既可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也可加强水域管理和宣传教育。

只有全面、有效地进行防治工作,才能控制水葫芦的生长,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健康。

水葫芦的治理与研究

水葫芦的治理与研究

水葫芦的治理与研究 (2)✪植物特点 (2)✪形态特征 (3)✪生态习性 (4)✪药用价值 (6)✪繁殖方式 (7)✪地区分布 (8)✪栽培管理 (9)✪病虫害防治 (10)✪管理 (10)✪应用价值 (10)✪危害情况危害 (13)✪综合治理 (20)水葫芦的治理与研究植物特点浮水植物。

根生于节上,根系发达,靠毛根吸收养分,主根(肉根)分蘖下一代。

叶单生,直立,叶片卵形至肾圆形,顶端微凹,光滑;叶柄处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长。

秆(茎)灰色,泡囊稍带点红色,嫩根为白色,老根偏黑色。

穗状花序,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状,上方的花瓣较大;花瓣中心生有一明显的鲜黄色斑点,形如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靓丽。

蒴果卵形,有种子多数。

凤眼莲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

浮水或生于泥土中,生于河水、池塘、池沼、水田或小溪流中,因它多浮于水面生长,又叫水浮莲。

又因其在根与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大气泡又称水葫芦。

凤眼莲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

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

叶色翠绿偏深。

叶全缘,光滑有质感。

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

但是也有害处: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太强了,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

甚至有时会堵塞水道。

形态特征凤眼莲因每叶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长,其须根发达,靠根毛吸收养分,主根(肉根)分蘖下一代。

叶单生,叶片基本为荷叶状,叶顶端微凹,圆形略扁;秆(茎)灰色,泡囊稍带点红色,嫩根为白色,老根偏黑色;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花瓣上生有黄色斑点,看上去像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靓丽。

[1]多年浮水草本。

须根发达且悬垂水中。

单叶丛生于短缩茎的基部,每株6~12叶片,叶卵圆形,叶面光滑;叶柄中下部有膨胀如葫芦状的气囊基部具削状苞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葫芦防治及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摘要:在治理水葫芦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水葫芦的资源化利用,水葫芦对于水质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可以吸收和吸附氮、磷和重金属,分泌物可以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利用水葫芦来养殖蚯蚓和栽培蘑菇;水葫芦还可以食用和药用,含有的纤维素造纸和制成工艺品;发酵制沼气,每克干水葫芦的产气量约为0·344 L,将水葫芦与动物粪便混合发酵,利用沼气发电,沼液和沼渣制成有机肥等。

在大规模因地制宜地利用水葫芦的同时,将水葫芦这个水中有害植物变废为宝。

关键词:外来生物;水葫芦;防治;综合利用;变废为宝1水葫芦的生物学特性1.1 基本简介水葫芦(Water Hyacinth),又名凤眼莲、水浮莲、布袋莲、凤眼蓝。

属雨久花科凤眼莲属。

原产南美,1901年为了解决饲养生猪饲料不足被引入中国,水葫芦的繁殖速度极快,它以每周繁殖一倍的速度滋生,在中国南部水域广为生长,成为外来物种侵害的典型代表之一。

它属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

浮水或生于泥土中,生于河水、池塘、池沼、水田或小溪流中,因它多浮于水面生长,又叫水浮莲。

又因其在根与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大气泡又称水葫芦。

凤眼莲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

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

叶色翠绿偏深。

叶全缘,光滑有质感。

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

但是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太强了,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

甚至有时会堵塞水道。

1.2 形态特征凤眼莲因每叶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长,其须根发达,靠根毛吸收养分,主根(肉根)分蘖下一代。

叶单生,叶片基本为荷叶状,叶顶端微凹,圆形略扁;秆(茎)灰色,泡囊稍带点红色,嫩根为白色,老根偏黑色;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花瓣上生有黄色斑点,看上去像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靓丽。

【1】多年浮水草本。

须根发达且悬垂水中。

单叶丛生于短缩茎的基部,每株6~12叶片,叶卵圆形,叶面光滑;叶柄中下部有膨胀如葫芦状的气囊基部具削状苞片。

花茎单生,穗状花序,又6~12花朵,花被6裂,紫蓝色,上又1枚裂片较大,中央有鲜黄色的斑点。

花两性,雄蕊6枚,雌蕊1枚,花柱细长,子房上位。

2 水葫芦的分布与入侵及危害2.1水葫芦的分布【2】水葫芦是多年生水草,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我国见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884年,它作为观赏植物被带到美国的一个园艺博览会上,当时被预言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并从此迅速开始了它的走向世界之旅。

放眼世界,水葫芦已经广泛分布于北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欧洲的至少62个国家。

2.2入侵情况及危害水葫芦原产于南美,在原产地巴西由于受生物天敌的控制,仅以一种观赏性种群零散分布于水体,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3】。

自此以后,水葫芦被作为观赏植物引种栽培,现已在亚、非、欧、北美洲等数十个国家造成危害,在北纬40(葡萄牙)至南纬(新西兰)之间的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在分布,并形成患害。

由于繁殖迅速,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虽然有多种野生、家养动物以其茎叶为食,但取食量较小,与其庞大的生长量相比毫无影响),在我国南方江河湖泊中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淡水水体中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凤眼莲主要在中国南方分布;由于北方河流有冻结期,凤眼莲无法在自然状态下生存。

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它的自然选择进化,其危害区有向北拓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有这种水葫芦184万吨,其中,为了防止水葫芦的危害加强,政府投资数亿元捕捉水葫芦,捕捉出了60多万吨。

由于水葫芦的入侵改变了当地水体的各种理化性质,影响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孳生蚊蝇;由于水葫芦的疯长,堵塞了河道,给航运、发电、灌溉等造成了很大影响【4】。

3 水葫芦的防治目前在水葫芦治理中,国内多采用人工打捞和化学药剂防治,但防除效果并不理想,不能取得持效,而且滥用化学除草剂容易产生新一轮的环境污染。

实际上水葫芦自由生长的真正原因在于水体富营养化,减少环境的污染是控制水葫芦生长较为有效的措施。

因此,严格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有序排放,必要时须经水处理再准排放,从源头上防止水葫芦的泛滥【5】。

3.1 机械搅灭法对水葫芦危害较大的水面,可以使用相关机械将水葫芦搅灭打碎,扩大水体的光照面积,加快水体的流动,确保养殖、捕捞及航运顺利进行。

3.2 打捞水葫芦虽然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费财,但它是目前解决水葫芦问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3.3 生物治理生物防治是国际上目前治理水葫芦的主要方法,生物防治具有防效持久、成本低廉、对环境安全等优点,已成为世界上治理水葫芦最为成功的方法。

与人工和化学防治相比,生物控制水葫芦虽然速度较慢,但防治效果有较强的持久性。

水葫芦象甲是国际上最早也是最为成功地控制水葫芦的天敌昆虫,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等 2 8 个国家和地区引进该虫,绝大多数获得成功。

从释放水葫芦象甲到获得 80% 的控制效果一般需要3~6 年。

1995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从美国和阿根廷引进了两种专食性天敌昆虫水葫芦象甲(Neochetinaeichhorniae和N. bruchi),有效地控制了已释放地区的水葫芦生长[6]。

据对23 个科46 种植物分别利用幼虫和成虫进行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食性测定表明水葫芦象甲只能在水葫芦上完成发育,只取食水葫芦,不取食其它任何植物[7]。

水葫芦象甲的整个发育史都能影响水葫芦,成虫取食叶子,而成虫象甲产卵时钻入水葫芦茎部从而使得部分茎部腐烂坏死。

蛹在水葫芦根部做茧,消耗养分,控制根部生长。

象甲对水葫芦重量控制平均为54.3%,株高控制为42.4%,根长控制为19.2%,叶片控制为 10.6%,植株分蘖控制率达 32%[8]。

水葫芦象甲控制水葫芦是通过根、茎、叶多渠道同时作用,达到了生态平衡,是较好的方法。

此外,根据生物控制原理,利用河蟹的杂食性和喜食性,能有效控制水葫芦的生长。

每年 4~5 月份水温达到 15℃时,水葫芦将开始繁殖。

这时利用河蟹对水葫芦新根、新茎的喜食性,在水葫芦较多的池塘投放一定量的扣蟹或大眼幼体,影响水葫芦营养的吸收和分蘖,也能有效控制水葫芦的疯长[9]。

3.4 化学防治水葫芦的化学治理具有效果迅速的特点。

有些除草剂对水葫芦的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如克芜踪具有十分明显的杀草作用,药后20~35d 所有供试植株死亡;草甘膦的杀草作用缓慢,处理的植株无新分枝、无开化,根长和叶片数也明显降低,药后 35d 所有植株死亡;36%草甘·氯磺可溶性粉剂4500~5250g/hm2剂量能有效防除水葫芦,药后 2 8 d,其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3%以上[10];41% Bioforce水剂100倍液防除河道中水葫芦效果很好[11]。

单用化学除草剂防除水葫芦,应注意水葫芦枯死后下沉,使河道淤积及二次污染问题。

3.5综合治理由于水葫芦繁殖能力极强,因此单独应用生物、化学或机械防除都难以取得快速、持续的控制效果。

所以对水葫芦的防治,目前国际上多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将生物和化学防治协调配合。

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国分别配合使用 2,4- 滴、农达和水葫芦象甲(Neochetina eichhorniae Warner),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的丁建清等研究认为使用正常量的 1/10 农达制剂,既不杀伤水葫芦象甲,又能为象甲保留一定数量的食料,从而发挥生物和化学防治的优势,达到快速、有效、持续而低廉的控制目的[12-14]。

4 水葫芦的资源化利用4·1 观赏价值水葫芦的花为蓝紫色,花瓣中间的图案很象传说中凤凰的眼睛。

叶片翠绿,叶柄基部膨大成葫芦状,整株漂浮于水中生长,作为水中盆景,具有观赏价值、美化环境。

20世纪初,水葫芦作为观赏植物而引入到我国台湾,而早在19世纪60年代,水葫芦就曾作为观赏植物从南美引进到美国路易斯安那洲新奥尔良。

4·2 水葫芦发酵制沼气水葫芦含有纤维素、木质素,是一种良好的发酵底物。

每1 g干水葫芦的产气量约为0·344 L,比相同质量下的麦秆、向日葵杆要高,与猪粪产气量相当。

我国南方地区水葫芦的生物量十分巨大,这为沼气发酵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但单一用水葫芦发酵产沼气,降解率很低,而且发酵周期长,将水葫芦与牛粪以7∶3的比例混合后进行发酵,水葫芦的降解率可38%提高到43%。

利用水葫芦产沼气再利用沼气发电,可为缓解缺电矛盾提供新的思路[15]。

4.3 变光秃尾矿为绿洲浙江西部山区利用水葫芦,使光秃尾矿变为绿洲。

在每年的梅雨季节来临之前,将水葫芦挤压脱水袋装后运往矿区,铺设在尾矿低洼处。

由于水葫芦生命力极强,在合适的水环境下即生长,覆盖在尾矿面上,使尾矿披上了绿装。

这样既保持了水量不流失,又能腐蚀碎岩面、风化造就新土层,还净化了空气,改善和调节了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16]。

4·4 栽培食用菌水葫芦含有比较丰富的纤维素、蛋白质、脂肪,同时,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基质与稻草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更适合的碳氮比,水葫芦中的碳氮比为24∶3,稻草中的为53∶5;②较低的木质素含量:水葫芦中的木质素含量为9%,稻草中为17%[17]。

4·5 作动物饲料水葫芦含粗蛋白质2·38%,粗脂肪0·27%,粗纤维0·91%,无氮浸出物3·7%。

以单位面积产量计算,水葫芦生产的蛋白质比大豆还高6~10倍,将水葫芦加工后掺入牛饲料中,其所含的蛋白质和无机成分可与棉籽粉和大豆粉相媲美[18]。

将水葫芦切碎堆积后施于鱼塘中,能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因此,它也是很好的鱼饲料来源。

4·6 净化水质水葫芦对水体的净化作用十分明显,巴西和美国的研究表明,同样的2个池塘,栽种水葫芦池塘中的BOD去除率比未栽种的提高20%。

水葫芦对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同样很迅速。

研究表明,利用水葫芦净化养牛场污水31 d,可使氮含量下降91·7%,磷含量下降98·5%。

北京动物园的废水净化实验同样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实验过程中总氮和总磷分别下降58%和38%。

水葫芦对水体中重金属的吸收也很明显,一般每kg水葫芦(干重) 24 h就可以吸收净化铜135·09 mg、锌436·58 mg、镍50·29 mg、镉89·14 mg[19]。

水葫芦可以很好地吸附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净化水质。

4·7 食用和药用研究发现水葫芦是一种可供食用的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