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治理之水葫芦

合集下载

水葫芦清理打捞可行性报告

水葫芦清理打捞可行性报告

水葫芦清理打捞可行性报告水葫芦是一种对水生态环境有着严重影响的入侵物种,对水质、渔业、交通运输等方面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和维护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水葫芦进行清理打捞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本文将从水葫芦的危害、清理打捞的可行性及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找到解决水葫芦问题的有效途径。

1.水葫芦的危害水葫芦是一种快速繁殖的水生植物,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覆盖水体。

水葫芦抢夺了其他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的养分和生活空间,造成湖泊生态系统失衡。

水葫芦的茎叶密集堆积在水面上,阻碍了光线的透入,影响了水下生物的光合作用,对水质的恶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另外,水葫芦的覆盖还对湖泊的风景和游客的观赏体验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清理打捞的可行性清理打捞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水葫芦清除方法之一,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段将水葫芦从水体中割除或捞出。

清理打捞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技术方面:目前已经有了各种专业的水葫芦清理设备和工具,如水葫芦清理船、割草机、网捞装置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的运用可大大提高清理效率,节省人力成本,提升清理打捞的可行性。

2.2.经济方面:水葫芦的大规模繁殖会对交通运输、渔业等产业造成严重损失,清理打捞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些损失。

此外,水葫芦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质能源的原料,通过合理利用也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2.3.管理方面:清理打捞不仅是单一的行动,还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如建立起水葫芦的监测与预警系统,定期对水域进行清理打捞,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对水葫芦清理的重视程度。

3.清理打捞措施清理打捞水葫芦可以采用多种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3.1.机械清理:利用专业设备如水葫芦清理船、割草机等进行机械清理,清除大面积覆盖的水葫芦,快速高效。

3.2.手工清理:通过人力进行集中清理,可精确清理难以机械清除的细小水葫芦,如岸边、港口等地区。

3.3.生物控制:引入水葫芦的天敌,如一些水生昆虫或鱼类,对水葫芦进行生物控制,逐渐减少水葫芦的数量。

水葫芦的建议

水葫芦的建议

水葫芦的建议水葫芦(又名“水杂草”)是一种浮生植物,生长在静水中的湖泊、池塘和河流中。

虽然它看起来像是普通的水草,但它却有一些特殊的特点和功效。

下面是关于水葫芦的一些建议。

首先,水葫芦可以净化水质。

水葫芦能够吸收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生物质。

通过这种方式,水葫芦能够减少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改善水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因此,建议在水质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可以适当种植水葫芦,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其次,水葫芦具有吸附污染物的能力。

由于水葫芦的根部具有丰富的毛细根,因此它可以有效地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

这些污染物会通过水葫芦的根部吸附并存储在植物体内,从而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

因此,建议在有些地区,特别是工业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可以适当种植水葫芦,以减少水体污染物的含量。

此外,水葫芦还有助于增加水体的氧气含量。

由于水葫芦的呼吸作用,它能够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这样一来,水葫芦能够增加水体中氧气的含量,提供氧气供给水中的生物生活,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因此,建议在鱼塘或湖泊中适当种植水葫芦,以增加氧气供给,保持水体生态平衡。

然而,尽管水葫芦有一些积极的作用和功效,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水葫芦生长速度较快,容易导致水面被覆盖,影响水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和通气。

其次,水葫芦在某些地区可能会成为一种入侵植物,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种植水葫芦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以免引起其他问题。

综上所述,水葫芦是一种具有净化水质、吸附污染物和增加氧气含量等作用的浮生植物。

在适当的地区和条件下,种植水葫芦可以达到改善水质、保护水生生态环境的目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种植和管理水葫芦时需合理控制其生长速度和数量,以避免产生其他环境问题。

水葫芦打捞清理工程方案

水葫芦打捞清理工程方案

水葫芦打捞清理工程方案一、水葫芦打捞清理工程的必要性1.1 水葫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水葫芦生长迅速,覆盖水面,会大大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导致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条件。

此外,水葫芦在水域中繁殖,会导致水中氧气含量减少,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严重影响水域的生态环境。

1.2 水葫芦对水工设施的影响水葫芦的大量存在会对水工设施造成堵塞和损坏,使得水面通航受阻,对水利工程和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1.3 水葫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水葫芦繁殖茂盛,不仅会影响景观,还会影响游泳、垂钓等水上活动,对人类生活和娱乐造成不便。

因此,对水葫芦进行打捞清理工程,是维护水域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环境的需要。

二、水葫芦打捞清理工程方案2.1 打捞清理工程的目标通过对水葫芦进行全面、彻底的打捞清理,达到清除水域内水葫芦的目的,恢复水域生态环境的健康状态。

2.2 打捞清理工程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对水域内所有的水葫芦进行打捞清理,确保水域的整体清洁。

(2)科学性原则:在打捞清理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确保清理工作的有效性。

(3)周期性原则:对水域进行定期的打捞清理工作,防止水葫芦再次繁殖。

2.3 打捞清理工程的具体步骤(1)调查水域状况在进行打捞清理工程之前,需要对水域的水葫芦分布、繁殖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确定清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选择合适的打捞工具根据水域的特点和水葫芦的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打捞工具,如打捞船、吸水器等,确保打捞清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3)组织打捞清理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打捞清理工程的具体方案,确定工作的人员、时间、流程等,实施打捞清理工程。

(4)清理水葫芦垃圾对清理出来的水葫芦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如进行堆肥、发酵处理,确保不再对水域带来污染。

(5)监测清理效果打捞清理工程结束后,对水域进行再次调查和监测,确保清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2.4 打捞清理工程的风险防范措施在进行打捞清理工程时,需要注意以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1)作业人员安全防护:作业人员应佩戴生产安全用品,避免作业中发生伤害。

谈水葫芦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谈水葫芦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谈水葫芦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摘要:水葫芦是一种外来物种,在我国内的繁衍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为水利工程管理带来了巨大危害,增加了社会损失、经济损失。

鉴于此,本文就以水葫芦为切入点,积极阐述水葫芦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危害,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供有关人士借鉴。

关键词:水葫芦;水利工程;危害;防治措施引言有关水葫芦的危害,不只体现在航运、水产、养殖、生态环境破坏等方面,还涉及发电、旅游等领域。

若想有效消除水葫芦对水利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需要针对水葫芦进行全面了解。

下面,本文就简析“水葫芦”,并具体分析了其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消极影响,希望最后提出的防治措施能弥补水葫芦对水利工程管理带来的不良影响。

1水葫芦概述水葫芦的别名也叫“洋水仙”和“水浮莲”,是一种草本植物。

水葫芦最初源自于南美洲,在一百多年前才开始流入我国。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左右,水葫芦被人称之为“猪最喜欢的饲料”。

起初,是借着“猪饲料”的名义推广的,有很多人种植。

后来,水葫芦大多都是野生的。

伴随我国多数水域富营养化程度不断提高,水葫芦越来越泛滥,早已脱离了人们的控制,发展成为“害草”。

水葫芦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既能有性繁殖。

也能无性繁殖。

水葫芦具有超强的适应性,它们喜欢群生,且喜爱在湿润的气候下成长,耐肥耐碱还隐蔽。

水葫芦之所以成为“害草”,是因为它可富集多种污染物质,且只是负责收集,无法完成降解。

2水葫芦对水利管理的危害2.1危害水资源管理首先,水葫芦大量繁殖会增加洪灾隐患,并且严重影响积水排除效率。

一般来说,水葫芦都会漂浮在水面上,当水流发生变化时,水葫芦也会跟着它一起运动,自带“固液两相流”特征。

在葫芦在生长时,会耗费水流能量。

同时,还增加水流阻力,从而严重削弱河道、湖泊排水能力,埋下巨大的洪灾隐患。

其次,在水葫芦生长之际,会严重损失水源,导致现有水源备受迫害。

如果水葫芦布满水面,就需要耗费大量水分,从而缩小水量,要比净水水面蒸发量多达10倍,甚至是10倍之上,导致水源大量流失。

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对污水有良好的净化作用

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对污水有良好的净化作用

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对污水有良好的净化作用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也成为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污水进行处理和净化,而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也成为了近年来一种比较受关注的污水净化方法。

水葫芦是一种生长在水中的水生植物,通常生长在湖泊、河流、池塘等水域中。

它的生长速度很快,能快速吸收水中的养分,而且可以吸收有害物质和微量元素,因此在水的净化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

水葫芦的叶片和茎能够吸收水中的碳氮磷等营养物质,通过光合作用将其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质,同时也能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减少水污染的程度。

水葫芦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水生植物,其生长条件非常简单易于满足,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经济、简便、有效的处理污水的方法。

而且,水葫芦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可以保持水域的生态平衡,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

除了水葫芦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水生植物也有着非常好的污水净化效果。

比如水蕹菜、芦苇、香蒲、稻草等,这些植物都可以吸收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净化水质。

此外,这些水生植物生长周期长,生长速度快,易于养护,是一种非常实用、经济、环保的处理污水的方法。

尽管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的净化效果非常显著,但是其适用范围仍然有一定的限制。

首先,污水的特性必须符合水生植物的生长和适应要求,否则效果不佳;其次,在使用水生植物净化污水时,应该对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进行区分,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布置,以提高净化效果。

总之,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非常显著,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中。

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水生植物污水净化技术将会被不断完善和提高,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有效的环境保护技术。

入侵生物--水葫芦

入侵生物--水葫芦

前言: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凤眼蓝、水葫芦苗等,为雨久花科多年生水生物。

通常漂浮水面,叶片丛生,叶柄呈海绵葫芦体;花大而美丽,多数花成穗状花序,花瓣6枚,蓝紫色,其中一枚较大而中心带黄色,似凤眼状,故又名凤眼莲。

原产南美洲,被列为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现已入侵了非洲、亚洲、北美洲、大洋州、甚至欧洲等5个大洲,至少 6 2个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水葫芦入侵的危害。

50几年前我国从南美引进水葫芦,广泛放羊与南方乡村河塘用作饲料和有机肥源。

近十几年来,告别了粮食短缺问题的农民不再打捞水葫芦,同时工业化程度提高,水葫芦因此迅速蔓延,甚至从乡间的内河内湖“杀入”大江大河中去,泛滥成灾,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社会经济的重大损失。

因此,水葫芦的生物入侵和危害亟待决。

入侵状况:1水葫芦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其生长需要吸收氧气,从而导致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

水葫芦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

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

2由于水葫芦疯长导致南方省市的河道、湖泊、水库、水塘等水域足赛。

严重影响行洪排涝、航运、灌溉、发电、水产养殖及旅游,给社会、经济带来重大损失。

水葫芦的入侵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经济、社会问题:首先,它改变了当地水体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环境,进而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物质循环等生态过程的正常运行;其次,水葫芦造成当地经济的重大损失,航运、渔业、水利等都受到了危害;再次,水葫芦的入侵爆发也对当地居民饮水、健康等造成威胁。

入侵最严重的地区,最早被报道的有滇池,其它还有太湖流域等。

2009年6月央视报道了水浮莲对福建闽江流域水口电站和沙溪口水电站的巨大压力,在库区已经形成数万亩的水葫芦聚集带,壮观之极,犹如茫茫草原,人工打捞需要2个月以上,对发电航运和生态环保构成极大压力。

水葫芦对水利管理危害及防治措施

水葫芦对水利管理危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水葫芦对水利管理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摘要:作为外来物种的水葫芦,近年来在我国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繁殖蔓延,严重危害水利管理,如行洪排涝、航运、发电、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破坏生态环境,给社会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为了对水葫芦有一全面的了解,本文就其对水利管理危害以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水葫芦;水利管理;危害;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水葫芦简介水葫芦又名凤眼莲、水浮莲、洋水仙等,拉丁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solm,属雨久花科凤眼莲属的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

一百年前水葫芦作为花卉自南美洲引人我国,50-6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种植,后逸为野生,随着我国目前多数水域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水葫芦泛滥成灾,脱离人为控制成为公认的害草。

水葫芦的根与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泡囊,叶单生,叶片基本为荷叶状,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

花为蓝紫色,呈多棱喇叭状,穗状花序,有6~12朵花,花被6裂,上方的花瓣较大且中心生有一明显的黄色斑点,似凤眼状,非常明艳大方。

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 兼有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其中以无性繁殖为主;性喜群生,往往形成单一的优势群落;其适应性强;喜高温湿润的气候;适宜在静水或缓慢流动的水面生长;耐荫蔽;极耐肥耐碱;水葫芦能富集各种污染物质,但它只负责收集,不负责降解。

二、水葫芦在水利管理中的危害运用、保护和经营已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工作即为水利管理。

由此可见,水葫芦在水利管理中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水源管理、水域管理、工程管理三方面:(一)对水源管理的危害1、影响防洪、排除积水,增加洪灾风险。

水葫芦漂浮在水面随水流一起运动,具有固液两相流的特性。

水葫芦的存在一方面消耗水流的部分能量,另一方面增加了湿周长度, 增大了水流的阻力,从而降低了河道的行洪能力和湖泊、水渠的排水能力,为洪灾埋下隐患。

2、造成水源损失并使水源遭到污染。

水葫芦整治情况汇报

水葫芦整治情况汇报

水葫芦整治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水葫芦的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汇报和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水葫芦的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面,我将就水葫芦整治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水葫芦的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整治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了责任人和工作目标,确保整治工作有序进行。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水葫芦的监测和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其次,我们加大了对水葫芦的整治力度。

我们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措施,包括物理清除、化学防治、生物控制等手段,全面清除了水葫芦的生长环境,有效遏制了水葫芦的蔓延。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水葫芦整治工作的宣传和教育。

我们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向广大市民宣传水葫芦的危害性和整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了良好的整治氛围。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水葫芦整治工作的督导和检查。

我们建立了健全的监督体系,加强了对整治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了一些问题和难点,确保了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整治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水葫芦的生长速度较快,给整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部分地区的水葫芦整治工作受到了环境和地理条件的限制,难度较大。

我们将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克服困难,确保水葫芦整治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总的来说,我们对水葫芦的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强监督和检查,全面推进水葫芦的整治工作,确保取得更大的成效。

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市民能够积极参与整治工作,共同营造一个清洁、美丽的环境。

水葫芦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水葫芦的整治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效,让我们的环境更加清洁、美丽。

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治理之水葫芦
摘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水环境问题比较复杂,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解决水环境问题需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

现今,有一个利用外来植物水葫芦治理水污染的方法正在引起大家的关注。

接下去就让我为大家介绍目前我国水污染的情况和利用水葫芦治理水污染的前景以及相关信息。

关键字:水污染;水葫芦;治理;利用
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

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

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湖泊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重金属。

这些因素构成了水环境问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征。

我国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工业发展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

不仅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大,而且万元产值用水量各省区间差距悬殊。

同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生产经营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

企业技术改造往往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生产工艺落后,更新换代速度慢。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方式的日趋转变,以及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逐步走上科学化管理轨道。

但是,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水环境问题严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导向的偏差。

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重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产品产量、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等指标,没有把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纳入经济核算体系。

迄今为止,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作为“非生产性福利事业”。

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由政府包揽,使政府不堪重负,以至于拿不出钱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建成污染处理设施也因经费来源问题没解决而难以正常运转。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经济发展政策有悖于环境保护。

我国一度“遍地开花”的“十五”小企业,布局分散,规模不经济,生产工艺落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容量不相适应,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以往在确定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地区生产力布局时,往往忽视区域环境容量。

我国主要江河出现的严重流域性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与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有直接关系。

淮河流域四省自80.年代初开始,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高耗水的化工、造纸、制革、火电、食品等小型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淮河的承载能力,使淮河流域水质急剧恶化;由于缺乏科学认证和科学管理,一些缺水地区盲目发展高耗水型工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单一的资源型产业,不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加工业,产业结构雷同,形成严重的结构型污染。

自然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环境问题的恶化,增加了水污染防治的难度。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引起全球温度、湿度、降水量的分布变化,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灾害频发。

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也明显变暖,华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90年代比50年代上升2.1℃。

气温上升,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增大,发生旱灾的机会增多。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相差悬殊,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极不协调。

北方黄河、淮河、海河、松辽河,以及内陆河5个流域,总人口占全国的47%左右,耕地面积占65%以上,GDP占全国的45%以上,而水资源却只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人均占有量仅为南方地区的1/3。

这些因素也是导致水环境问题突出的重要方面。

上述的情况只能简略地介绍我国目前的水污染及水资源的大致情况,下面就让我为大家看看今天得主角——水葫芦。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为水生漂浮植物,原产于南美洲,50年前被引进中国。

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其在生长中消耗大量溶解氧,又会加剧水体富营养化。

水葫芦几乎成了“污染”的代名词,滇池、太湖、黄浦江及武汉东湖等著名水体均出现水葫芦泛滥成灾的情景,有关方面耗费巨资却无法根治。

水葫芦是世界著名的害草,正危害着我国许多湖泊的生态。

目前,中国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了水葫芦的一些特性,并多方尝试利用其特性治理污染。

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伟正在主持一个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城市湖
泊水质修复与保持技术》。

这一课题的研究思路是:利用水生植物对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和污染物的吸收及分解作用,通过选择不同的水生植物及其组合来适应不同的受污染水体,通过控制水生植物的数量来调控净化能力的大小,以修复受污染水体和保持水质。

该课题组将水葫芦纳入了选用范围,由于水葫芦蔓延速度十分迅速,因此专家们设想利用采收的水葫芦加工成活性有机肥和草粉饲料,也就是打通水生植物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形成良性循环。

李伟说,适量的水葫芦生长对水质的净化是有利的,关键是科学管理和转化利用。

他介绍说,我国的湖泊已有65%呈现富营养状态,还有29%正在转向富营养状态。

对其治理,必须考虑利用水生植物的自身治污特性。

在水葫芦长到适当的时候就需要适时打捞,并通过发酵转化等后续技术将之转化利用,防止其腐烂造成的二次污染。

实际上,上海的专家已经作了一个相关实验。

上海青浦县水面水葫芦生长迅速,当地专家将水葫芦加工成草粉饲料,饲养獭兔,并以兔粪和水葫芦的压滤液作为沼气发生源。

结果是,这项工程一年可收集水葫芦12万吨,可从水体中带出各类污染物质和有机物近2.2万吨,年产獭兔约25万只。

如今,浑河沈阳段的水里已经有了大量的鱼类和底栖生物,河面上的水葫芦也长得郁郁葱葱。

深圳市的茜坑水库水质变差,中科院水库渔业研究所的专家开出的“药方”中,也包括栽培水葫芦。

凡是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对待事物,我们不能只看到其中的一面,水葫芦也是,它是有害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帮助我们治理水污染,所以它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参考文献:
【1】 /view/3313.htm
【2】 /view/6750.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