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代议制
近代西方的代议制

近代西方的代议制复习重点一个概念:代议制民主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共和制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四个国家英法德美政体的比较四部法律:《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时间轴英国中世纪的英国:1215年贵族和国王签订《大宪章》限制王权;1265年英国议会雏形(Parpiament:讨论之意)17世纪初的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8年“光荣革命”过程1)1640年,长期议会召开2)1641年,提交《大抗议书》3)两次内战,处死查理一世(1642~1649)4)1649年,英吉利共和国建立,实行共和政体5)1653年,克伦威尔“护国运动”6)1660-1688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7)1688年“光荣革命”——完成的标志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尔成为第一任首相,内阁制逐渐形成。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美国1775~1783 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独立宣言》美国诞生;1781年,打败英国殖民军;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1789年第一次总统选举总统华盛顿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民主党1828年正式成立共和党1854年成立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对峙局面最终形成德国19世纪中期还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19世纪六七十年代王朝战争→统一(俾斯麦领导)《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法国(艰难的共和之路)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1789.7 法国大革命爆发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历程(1789年~1870年)1789 第一次巴黎人民武装起义、《人权宣言》1791 宪法,君主立宪制第二次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八月起义)第一共和国1792.9处死路易十六第三次巴黎人民武装起义热月党人执政(督政府)拿破仑的执政府1804年,拿破仑建立独裁统治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七月王朝1830年七月革命第二共和国1848年2月革命第二帝国波拿巴当选总统,逐步实现独裁第三共和国1875年宪法,法律上确立共和政体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英国美国国别法国德国日本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演变的过程:(1)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近代西方

近代西方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即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1、“近代”与古代的最基本区别是:第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第二,法治取代人治;第三,自主的公民取代被动的臣民。
2、“近代西方民主政治”(1)含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属于原始直接民主,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2)近代西方代议制既有共同点:议会掌握立法权,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议会成为代议制的核心,是间接民主;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防止独裁;是17、18世纪启蒙思想以及从古希腊、罗马保留下来的民主政治文化;阶级本质相同;都实行政党政治。
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又有多样性,各国所建立的是要适应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需要的制度。
(3)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的一般性表现: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3、产生的条件经济基础:14-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渊源: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制度为西方近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提供了广泛的依据和范本。
思想基础: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伏尔泰的“开明君主”政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代议制民主提供丰富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政治基础: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斗争的不断胜利为代议制民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a、英国资产阶级依据传统、借助宗教改革与封建专制进行了长期反复的较量,最终取得光荣革命的胜利。
b、法国资产阶级在三次人民起义的推动下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并经过长期的内部斗争最终确立共和制。
c、北美人民下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为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扫除障碍。
d、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日本通过实施明治维新为代议制奠定了基础。
法律保障:西方国在迈上代议制道路时,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文献,确定和保障了代议制制度的实施。
英国代议制

知识延伸:明朝的内
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的主 要区别是什么?
明朝的内阁是封建 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 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 级革命的产物,有独 立的行政权力。
殿 阁 大 学 士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 代议制(representative system)是由公
民定期选举出极少数人代表民意、管理国 家的制度,又被称之为“间接民主”。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是指:
公民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形式 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代议制主要有议 会制(如法、美、德等)和君主立宪制(如 英国、瑞典)两种形式。
法案,进一步限制王权:1689年,议会通 过《权利法案》;1701年,通过《王位继 承法》。资产阶级确立起自己的权利。
评价《权利法案》:
A、 内容: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
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 力。
(1)从立法、财政、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 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 军事等方面限制国王 为非法而有害。 的权力 (2)确立议会在选举、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 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 辩论、集会等方面的 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 自由权力 为非法。
C、意义
法国人端洛姆(Delome)曾有一句名言来说明英 国议会的万能:“在法律上它什么都可以做,除 了把女人变成男人外。”
《权利法案》是用法律形式对议会主权至上原 则的认定。从此,英国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的权 力。
பைடு நூலகம்
“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时的英国政 府结构图 英国
立法权 议会 行政权 国王 内阁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德国君主立宪制
二、西方主要国家近代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概况(扩展) 英国 背景 斯图亚特 王朝统治 美国 英国殖 民统治 法国 波旁王 朝统治 俄国 农奴制 危机 德国 政局四 分五裂 日本 德川幕 府统治
方式
光荣革命
独立战争
一票共和
亚历山大 二世改革
1861年
俾斯麦 王朝战争
1871年
明治维新
时间
考向三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 (2013年高考北京卷)1871年德意志帝国 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 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 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 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专题复习
法门高中
陈战国
一.四国代议制确立。
背景: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 王权的统治 欧 美 资 产 阶 级 代 议 制 的 确 立 与 发 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 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限制王权 发展: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扩大议会权利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增强了工商业资产阶级 在议会中的地位
【知识点】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两党制 【试题解析】邦联制是独立之初的美国国家结构形式,出现在第一届联邦 政府之前,故A项错误;虽然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但是分属于不同的利益 集团,为了实现彼此利益的平衡与牵制,他们组成不同的政党去争夺、共 享美国的国家利益,后来形成了两党制,故B项正确;议会制起源于英国, 美国在独立前受其宗主国影响,已经运行议会制了,故C项错误;共和制突 出的是一个国家的宏观整体,国家权力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 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这与材料强调统治阶级内部 分歧的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一、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独立宣言》 2、松散的州际联盟(邦联制)无法满足美国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 3、既要统一各州,又要防止专制
二、1787年宪法的制定 三大原则 联邦制原则: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一个总统; 一个议会;一个司法体系 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1798年宪法10条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截止目前为止美国共有27条宪法修正案
进步性: 1.跟封建专制相比,它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2. 议员选举产生,代表民意 3.多数通过原则,保证法律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4.政党政治竞争,避免暴力冲突,加强政党之间的监督和制约. 局限性: 1.行政权扩张,代表民意的议会立法权削弱 2.政党始终代表一定集团的利益 实质:资产阶级力图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 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 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专题七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民主、法制)
代议制
◆含义: 一种民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 •公民通过选举的代表组成代表机关(议会),掌握立法权。 •议会再选举产生政府,通过立法,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 权力。 ◆时间: 17C下半期在英国率先确立。 ◆原因: 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发展。 政治: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思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人文精神、“理性王国”) 历史:古希腊罗马民主和法制的启迪;英国议会传统的影响 ◆类型: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三、重要文献
1、1789 《人权宣言》:废除等级、天赋人权
专题八: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与国会或议 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可 会的关系 依法弹劾总统,二者平行, 但相互制约 任期 四年一届,连任不超过两届
知识拓展:2、比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
比较项 政府首脑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地位 异 权力中心 政府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议会、政 府之间的关系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首相 国王,世袭 美国总统共和制 总统 总统,间接选举,有任期
2.19世纪欧美政治: 线索: ①在工业革命大背景下,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使君主立宪制完善。 ②法国政体经历反复变迁,直至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才以法律 形式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③德意志在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的基础上,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确立了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的君主立宪制。 ④美国通过南北战争进一步巩固了联邦制。 特征: ①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深入进行, ②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进一步完善、扩展, ③资产阶级统治在欧美全面确立。
★知识拓展: 1.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比较。 项目 权限 美国总统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 总司令 全国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英国首相 政府首脑
产生方式
议会选举中获多数票的政党领袖 担任
首相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罢免 首相,首相也可以向国王建议解 散议会,两者相互牵制 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地位,即 可连任
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和19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 欧洲大陆的扩展。 1、17-18世纪欧美政治: 线索: ①1688年“光荣革命”后的英国通过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18世纪上半 期责任内阁制形成,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 ②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制和共和 政体,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③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先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和 共和政体。 特征: 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为典型的早期资产阶级革 命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的基本原则开始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开始确立、 初步发展,欧美向民主化、法治化社会过渡。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总述

精品规章制度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总述
1、概念:资产阶级掌权后,选举产生代表(议员)组成议会(两院制),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特别是立法权),以此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2、确立过程:
①资产阶级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或其他政治运动,掌握国家政权,建立资
产阶级专政。
②立法,颁布法律确立代议制度。
3、确立背景:
①历史渊源:受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的影响,借鉴值得参考的国家政
治原则、决策方式和民主运行的机制等。
②政治因素:资产阶级掌权后,为维护斗争成果,维护统治而确立。
③经济因素: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根本原因)
④思想因素:受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
观念深入人心。
4、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政体)的不同形式
①君主立宪制(英国,德意志、日本)
②民主共和制:A总统制共和制(美国);B 议会制共和制(法国)
5、国体相同的国家政体却不尽相同,原因?
①国情不同(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资产阶级力量不同,思想解放程度不同
等)
②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不同(革命,改革,王朝战争等)
6、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
A、都是间接民主;
B、国家权力机关一般都遵循分权与制衡原则;
C、实行政党政治、轮流执政;
D、本质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7、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作用
A、调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B、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巩固资产阶级政治斗争的成果,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有利于推动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
可编辑。
近代西方代议制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新体制的确立
(1)美国独立,建立邦联制国家 (2)邦联 的弊端 背 景
经济——松散的邦联无权实行统
一的保护关税政策,不利于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 政治——松散,政府软弱无力 无法维持统治的稳定
需要强有力 的中央政府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 洲大陆的扩展
课标要求: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 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 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
三、法国
1、总统:议会选出,和内阁共掌行政权,军队统帅 提案权 解散 立法权 总统+参议院 众议院 2、 议会:参院:间选 ;众院:普选。 立法权 3、关系 : 议会
选出
负责
总统
组织
内阁
1875年 宪法的内容
一、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
1. 政治前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政体确立特点:历经艰难,在曲折中前 进 (波旁王朝——第一共和国——第一帝 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 三共和国)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君主派与共和派的长期较量
1. 1789年,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以封建贵 族和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势力。 2. 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3. 1870年,普法战争中第二帝国垮台,第三 共和国建立。 4. 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 国宪法,共和政体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
二、法国1875年宪法
1、内容: ① 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有权否决 众议院的决议案;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联席会议选出, 可连选连任。 ② 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经众 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特征:君主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3、意义: ①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 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② 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 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近代第一部分近代世界三.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必修一专题七)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前提:光荣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革命)(2)历程:①《权利法案》的制定(1689年)A、主要内容:(a)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止法律、征税、组织____________。
(b)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
(c)国王不得干涉议员的言论自由。
(d)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B、目的:限制王权,扩大_____的权力。
C、意义: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___________的法律基础(此时国家主权特别是立法权已转移到议会手中,但英王还是政府首脑,行使行政权。
)②责任内阁制的确立:A、内涵:内阁政府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a)内阁是英国国家行政机构的核心,由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b)内阁的首脑是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成员是政府各部大臣。
B、形成:(a)18世纪初,英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传统,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b)1721年,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___________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负责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首相(国王不再行使行政权),开创了___________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c) 18世纪中叶,___________形成并得以完善。
C、意义:①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②国王“_________”,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_______国家。
D、议会、内阁、国王之间的关系:(a)议会是___________机构,内阁是政府机关,内阁对___________负责。
(b)一个政党成为议会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其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并负责组阁。
(c)如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首相和内阁就要下台,或宣布解散下院重新进行选举。
【特别提示】中国在明朝时也建立了内阁,但它只是皇帝的助理机构,权力有限。
而英国的内阁是国王通过任命议会下院中的多数党领袖组成的,内阁拥有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而不是对国王负责。
由此可见,英国的责任内阁与中国明朝的内阁有本质的不同。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①特点: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A、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名义上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
就法律地位而言,国王可以任免首相、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召集、停止干预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等。
但实际上立宪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C、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②作用从国内来看:(a)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b)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避免了专制独裁统治;(c)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对欧美有深远影响)。
从国际上看: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对欧美有深远影响)。
【思维拓展】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真正掌权和治理国家的是近代代议制政府,首相是权力的核心所在。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1)背景:①独立战争后美国确立___________体制(邦联是若干独立国家为军事、外交或贸易等方面利益组成的联合体,各成员国保有主权)是一种松散的国家联盟,邦联政府无权制定统一的关税,无力偿还巨额债务,国家面临内忧外患;②变革政治体制,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以稳定秩序、保护国家利益与主权成为迫切的需要。
【特别提示】邦联时代的美国严格意义上说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国家,邦联政府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政府。
这种体制自身的弊端决定了它不可能长久地存在下去,最终要被更为进步的联邦体制所取代。
(2)制定:1787年由费城___________制定并通过。
(3)内容:①联邦体制的确立:___________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拥有立法、财政、外交、统领全国军队等一系列主权权力),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权,但保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
【特别提示】联邦是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其成员国加入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权。
但保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
美国地方的州,拥有一定的州权,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古代中国地方的郡县与行省没有一定的自主权,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中央政府(联邦)的权力构建:A、最高行政权属于___________: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由___________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此法时,即为有效。
B、最高立法权归于___________: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1/3;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C、司法权属于各级___________: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权,其大法官由___________任命,但需经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
③确立美国的共和政体(国家机关、元首由___________产生):规定总统和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均实行任期制(4)体现的原则:①三权分立原则,“制约与平衡”原则主要体现了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部门组成,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②“主权在民”的原则主要体现在美国实行共和政体。
③“联邦与州分权”的联邦制原则主要表现为美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
④中央集权原则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掌管着统一的联邦财政;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5)评价①进步意义:a、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___________宪法;b、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c、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社会矛盾(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南方与北方之间),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②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___________制度,黑人人口按3/5的比例折算,打上了___________歧视的烙印。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背景: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局长期动荡,各派矛盾尖锐。
具有不满民主诉求的工农群众及资产阶级共和派反对帝制、拥护共和。
保皇派(君主派)在国民议会占有多数,但派系林立,互相倾轧。
【特别提醒】:共和派和保皇派都是资产阶级派别。
b、___________年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1875年宪法) ,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内容:①行政权归于___________:a、总统是___________和军队最高统帅,任期七年。
b、他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
c、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属于___________:采用两院制,众议员由___________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③其他规定:确定《___________》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日。
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和“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内容写进宪法。
★评价:①标志着资产阶级___________政体的确立,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使法国政局得以稳定,加速了法国___________进程。
②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的必然结果,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是保皇派和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共和派人士为维护民主共和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特别提示】法国共和之路的艰难,体现在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之间、共和派和保皇派之间的长期斗争:前者是封建主义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后者只是政体不同,但均是资产阶级内部就采取何种政权组织形式而进行的斗争。
这一艰难过程反映出民主与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深刻性和曲折性的特点。
(2)德意志帝国宪法》和君主立宪制★背景:德意志的统一与帝国的建立①时间、领导人:19世纪___________年代,俾斯麦、威廉一世。
②方式:___________战争。
③统一:___________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宣告德意志帝国建立,德意志帝国完成了统一。
(提醒:第二次统一1990年,东德并入西德)★《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①内容:A、确立了帝国为联邦制国家:(a)帝国政府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关与银行立法等权限;(b)各邦则保留一些___________。
(与美国具有很大相识之处)B、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a)行政权属于___________: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b)宰相(内阁)由___________任命,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
(c)立法权属于___________和帝国议会: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是实际上拥有权力的上议院。
帝国议会由普选(体现民主)产生,作用很小。
②评价A、局限性:保留封建主义残余,带有___________和军国主义色彩。
B、进步性:(a)是德国人民追求民主制度的成果体现(帝国议会有民主选举的基础,为现代政党提供舞台)(b)是德国迈入___________时期的标志。
(c)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为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专题小结:一、全面认识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1、类型特征:(1)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3)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德国首脑拥有绝对的实权;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在德国,它是不健全的,所以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是畸形的:经济上资本主义发达;政治上,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也正是由于德国的资本主义是不健全的,所以它给德国人民、给世界带来了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