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合集下载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

内容: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意义: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内阁的由来:“光荣革命”前是国王的顾问和助手。

2、权力的加强:“光荣革命”后,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承担行政职责。

3、首相制度的形成:18世纪,“首相”产生,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4、责任内阁制:①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②如果议会对政府通过了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③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故称“责任内阁制”。

5、确立时间:19世纪中期。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2、国王虽然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但是“统而不治”。

3、议会至上,拥有立法大权;4、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内阁对议会负责。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背景(1)独立战争后,建立邦联政体。

局限:①建立起的是松散联盟。

②州保持很多的重要的权力。

③国家没有元首,中央最高权力机构邦联国会的权力极为有限。

(2) 1786年,谢司起义后,统治者有了新的认识。

(3)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2、原则(1)联邦制原则: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中央集权原则)。

(2)分权制衡原则:将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分属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个部门。

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3)民主原则:规定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

3、“三权分立”的表现(1)国会(立法权)组成:参政院议员: 州议会选出,每州2名。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代议制)的 确立与发展概况
代议制:选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 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 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国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国 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法国
考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探究三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影响
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首相为首的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 集体负责,受议会监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在这一形式下,国王 “统而不治”,是国家的象征,在形式上任命内阁。
材料一 乔治一世(1714-1727在位)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 ,对英国事务也不感兴趣。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 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 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多数党领袖、财政大臣罗伯特• 沃波尔(辉格党)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内阁首相。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一结合教材, 从乔治一世开始行政权发生什么变化? 责任内阁制下什么先例形成? 变化:行政权逐渐由国王向内阁转移;内阁开始由首相主持; 先例: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组建内阁 的范例形成;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专 题 三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 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考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美国的联邦制以及 共和政体的确立。 (3)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及其历史影响。 (4)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 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德国君主立宪制
二、西方主要国家近代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概况(扩展) 英国 背景 斯图亚特 王朝统治 美国 英国殖 民统治 法国 波旁王 朝统治 俄国 农奴制 危机 德国 政局四 分五裂 日本 德川幕 府统治
方式
光荣革命
独立战争
一票共和
亚历山大 二世改革
1861年
俾斯麦 王朝战争
1871年
明治维新
时间
考向三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 (2013年高考北京卷)1871年德意志帝国 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 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 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 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专题复习
法门高中
陈战国
一.四国代议制确立。
背景: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 王权的统治 欧 美 资 产 阶 级 代 议 制 的 确 立 与 发 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 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限制王权 发展: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扩大议会权利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增强了工商业资产阶级 在议会中的地位
【知识点】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两党制 【试题解析】邦联制是独立之初的美国国家结构形式,出现在第一届联邦 政府之前,故A项错误;虽然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但是分属于不同的利益 集团,为了实现彼此利益的平衡与牵制,他们组成不同的政党去争夺、共 享美国的国家利益,后来形成了两党制,故B项正确;议会制起源于英国, 美国在独立前受其宗主国影响,已经运行议会制了,故C项错误;共和制突 出的是一个国家的宏观整体,国家权力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 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这与材料强调统治阶级内部 分歧的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 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四民平等; –经济:土地改革;殖产兴业; –文化:“文明开化”政策; –军事:义务兵役制;武器与人才。 • 影响: • 积极:政治:建立中央集权和君主立宪制国家; –经济:逐步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文化:西方思想文化传强国行列。 • 局限性: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泛滥。
2.原则:法律至上、议会至上 3.目的: 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4.意义
①权力由国王转到议会。 ②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 则。 ③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 权利关系,转化为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 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在法 律的限制之下行使权力。” ——《大国崛起·解说词》
资产阶级专政 君主立宪制 两党制 议 国 会 王
政党制度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国家元首
内阁(首相)
欧美四国代议制比较 英国 德国 法律文献 政体 掌权机构 产生方式 掌权机构 产生方式
美国
法国
行政权
立法权 司法权
掌权机构
产生方式
政府与议会关系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权力中心 特点 本质相同点
欧美四国代议制比较 英国 德国 法律文献 政体 掌权机构 产生方式 掌权机构 产生方式
4、内阁和议会相互制约。
有权威人士这样说“如果上下两院做出决定,即使将女王的 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英国王宫白金汉宫
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 英国君主立宪制有:
议会大厦
两个内容: 议会制(代议制) ——确立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内阁制 ——其形成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最终形成 三个重要机构: 议会、国王和内阁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一、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独立宣言》 2、松散的州际联盟(邦联制)无法满足美国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 3、既要统一各州,又要防止专制
二、1787年宪法的制定 三大原则 联邦制原则: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一个总统; 一个议会;一个司法体系 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1798年宪法10条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截止目前为止美国共有27条宪法修正案
进步性: 1.跟封建专制相比,它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2. 议员选举产生,代表民意 3.多数通过原则,保证法律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4.政党政治竞争,避免暴力冲突,加强政党之间的监督和制约. 局限性: 1.行政权扩张,代表民意的议会立法权削弱 2.政党始终代表一定集团的利益 实质:资产阶级力图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 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 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专题七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民主、法制)
代议制
◆含义: 一种民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 •公民通过选举的代表组成代表机关(议会),掌握立法权。 •议会再选举产生政府,通过立法,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 权力。 ◆时间: 17C下半期在英国率先确立。 ◆原因: 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发展。 政治: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思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人文精神、“理性王国”) 历史:古希腊罗马民主和法制的启迪;英国议会传统的影响 ◆类型: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三、重要文献
1、1789 《人权宣言》:废除等级、天赋人权

3-2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3-2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
(2)评价: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君主是实,立宪 是虚,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是不彻底、不完善的资 产阶级代议制度。
Ⅰ必修部分
专题三
[探究] 1.英、美、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比较
项目 名称 英国君主 美国总统 德国君主 法国总统制 立宪制 制 立宪制 国王 世袭 总统 总统 皇帝 世袭 参、众两院 选民间接 联席会议选 选出 出 每届四年, 每届七年, 连任不得 可连选连任 超过两届 行政权 行政权
位。
( )
Ⅰ必修部分
专题三
[探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为国家元首,处于“统
而不治”的地位,平常扮演仪式性的角色,是国家的象征, 首相为实际最高行政首长。 (2)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手中握有行政权和 立法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历 史 新 课 标 版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历 史 新 课 标 版
Ⅰ必修部分
专题三
[例1]
(2011·全国卷·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历 史 新 课 标 版
一片荒芜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 国会大厦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 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 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
(3)对备选项中提供了新知识的题,判断另外三个备选
项是对还是错(以熟定新)。 (4)对材料型选择题,坚持一点:读懂材料。因这类题 的答案大都与材料有关,在材料中有对应语句(信息),如 题干“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首相会不会撤兵?为什
么? 不会。
内阁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2)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成。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 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如果议会中大多数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2.资产阶级力图通过议会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
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
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资产阶级代议制比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产阶级代议制
经济基础
行使权利的 主体
建立在社会主义 公有制基础上
全体人民
建立在资本主义 私有制基础上
民主共和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实行,而中国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 取,所以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这种政体不适合中国国情
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比较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法律文献
国家元首 产生方式
<权利法案>
《得意志帝 国宪法》 1787年宪法
国王、世袭 皇帝、世袭 总统、
权利受限制 拥有至上权 统而不治 利
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内容、意义) 以法律限制王权,保证议会权力,议会的权力超过王权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实现由“人治”向 “法治”的转变。 2、发展:责任内阁制: 首相逐渐取代国王成为实际最高决策者和统治者
1721年第一任:沃波尔,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得不到议会信任要辞职。 1783年小皮特:开创一个先例——议会不信任时,也可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由选民裁决。 19C维多利亚女王:国王不再有提名首相的权力,成为 “统而不治”者;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活动探究
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
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 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
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 赶走了詹姆士二世。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 “光荣革命”。
思考: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的权力发生了怎么样
温故知新
• 1.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 • 2.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 3.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专题导航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国别 政体的确立方式和标志 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独立战争
王朝战争
1787年宪法
1871年宪法
考点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完 善 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的变化? 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国王的议会”)
国王的权力来自议会 (“议会的国王”)
国 王
“统而不治”、象征、虚君
议会 内阁
权力中心、立法权、行政监督权 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学以致用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 你认为: ⒈内阁成员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答: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⒉如果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出兵的话,布莱 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答:不会。国王没有实权,首相不对国王负责。 ⒊如果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出兵的话,结果 又会如何? 答: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 下台;要么首相宣布解散下院,重新选举。
考点说明
1、英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8年“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的颁布;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832年议会改革;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
二、德国代议制的影响 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是确立是德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但浓厚的军国 主义和专制主义色彩把德国带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 (一战后,德国的君主立宪制被废除,实行共和制。)
• (2011· 广东文综· 20)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 力最小的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民主化的实现,一般包含两层目的:民主、民族 1、民主,即反专制统治。如英国反对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法国反 对波帝王朝专制统治,美国反对英国的殖民专制统治,德国扩大民主的范 围,俄国打破农奴制的封建专制,日本反对幕府专制。 一般来说,一方 面是要求扩大民主的范围,另一方面是通过法律保障艰苦得来的民主。大 家可以从六国的一些事例中得到印证。 2、民族,即要求国家的独立。“民主”的近代政治史的共同目标,但 “民族”并不一定是共同目标,一般情况下,当一个国家被外族入侵时才 具有“民族”的目标,如美、德、日,俄国也多少带有一些“民族”的意 味。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 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力大,议会权力小 C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俾斯麦)要求通过反社会主义政党法案,并把所有反对这一 提议的人均说成是弑君者的同情分子.对此,代表右翼自 由派的民族自由党成员……一针见血指出,俾斯麦所提出 的法案是‘对帝国议会的宣战书’。与上次一样,反社会 主义政党法案再次被议会多数拒绝通过。”根据材料和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以下正确的结论是 • ①规定帝国国会有很大的权力 ②规定帝国首相必须对议 会负责③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因素 ④使帝国国会成为粉 饰门面的机构 B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1、政权组织形式 及确立方式
英国 法律名称 《 国家政体 国家元首 美国 》 制 法国 德国 年宪法 年宪法 年宪法 制 制 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内战(1640-1688) • 1640年,查理一世为解决财政困难,召开 议会,标志内战的爆发。但是,议会通过 《大抗议书》,提出废除封建特权、进行 改革。 •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建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实行独裁统治。 • 1660年,查理二世即位,斯图亚特王朝复 辟。随后,詹姆士二世力图重建君主专制。 • 1688年,玛丽、威廉即位,“光荣革命”。
一、法国代议制的确立
法国
1、代议制确立的曲折历程 (1)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2)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此后共和制与君主制 之间斗争不断 2、法国代议制确立的标志-----------1875年宪法的颁布 按照宪法,第三共和国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 但实际上法国成为议会制共和国。 法国议会掌握国家大权。 二、法国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 1、把《马赛曲》定为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 2、宪法修正案规定“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 和国总统”。
• (2011· 江苏单科· 14)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 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 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 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 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 表现为( )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世界近代史---政治史部分总结
• 世界近代史 两种划分方法: 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 2、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 正式形成 所以,世界近代史中的政治史即是资产阶级统治确 立的历史,也就是代议制度形成的时期。
世界近代政治史即是政治民主化的过程
三、美国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 (一)发展与完善之一-------------南北战争的胜利及宪法修 正案 结果:美国在战后通过宪法修正案废除奴隶制,维护 了国家统一,此后,美国进入统一与稳定发展时期。
(二)发展与完善之二------------两党制 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 有人曾说德意志帝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 上,议院之权薄弱。”反映了当时德国 ( ) ①实行君主立宪制②建立起完善的代议制 ③皇帝 掌握国家实权 B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 在1875年宪法中关于法国立法权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议会 B.内阁由总统任命,对议会负责 C.总统是国家元首,任命文武官员 D D.内阁享有立法权,对总统负责
复习英国代议制,注意“一条主线”、“两个趋势”、 “三个转移” “一条主线”:议会权力不断增大,意味着资产阶 级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
“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逐 渐增强。 “三个转移”:
立法权从国王转移到议会;
行政权从国王转移到内阁;
政治范围从贵族民主转移到资产阶级、公民民主
• (2011· 上海单科· 3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 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 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 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 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 (2011· 全国文综大纲卷· 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 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 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 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 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 国政治文化是( )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 (2011· 天津文综· 12)(19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 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 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 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 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 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 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美国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背景: •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北美殖民地有自由的传统; 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阻 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 经过: 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标志独立战争的爆发。 1776年,《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的独立。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的独立。 性质: 既是一场独立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使英属北美殖民地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实现了民族独立;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
法国大革命
• (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 政治: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 君主专制 国家.(表现:三级 会议长期停开;“朕即国家”;) •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专制统治的阻碍 • 思想:法国启蒙运动为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 外因: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①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了 君主立宪 制。 ②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 共和国 ,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③1804年, 拿破仑 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④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史称复辟王朝。 ⑤1830年7月,法国发生革命,奥尔良公爵建立“ 七月王朝 ”。 ⑥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宣布共和,史称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⑦1852年,共和国总统路易· 波拿巴(拿破仑的侄子)恢复帝制,史称法兰西 第二帝国。 ⑧1870年,在普法战争 中,路易· 波拿巴成为普鲁士的俘虏。第二帝国倾 刻垮台。第三共和国成立 (9)1875宪法颁布,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一、德国代议制的确立 1、德国代议制确立的背景 封建割据状态阻碍了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 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2、代议制确立的标志-------------1871年宪法的颁布 政体:君主立宪制 实质: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国家元首是皇帝,掌握一切大权 特点:浓厚的军国主义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 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6分) 【答案】(2)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 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夕实现全民普选。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是 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一、代议制确立的背景 1、1776年美国独立,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2、松散的 邦联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保护国家利益,地方权力 过大。3、理论来源:欧洲启蒙思想家“三权分立”思想 4、 华盛顿等人的努力 二、代议制确立的标志-------------1787年宪法的颁布 1、内容及体现的三大原则: 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2、《1787年宪法》的影响: 积极:①标志着美国民主共和制政体的确立; ②它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③对美国民主的影响:促进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保 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 ④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使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为以后 美国成为世界强国打下了基础。 消极: ①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②地方的权力过大,州权主义观念活跃。 ③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一、英国代议制的成立过程 1、《大宪章》----------限制了王权。 2、13世纪成立议会----------形成尊重议会的传统。 3、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建立君主立宪制。
英国
二、英国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 (一)发展与完善之一---------------责任内阁制 1、内阁拥有行政权; 2、内阁首相由议会下院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成员与 首相共进退,共同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3、如果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要么内阁下台,要 么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二)发展与完善之二-----------------两党制 19世纪----保守党、自由党;20世纪以来----工党、保守党。 政党制度的发展,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三)发展与完善之三---------------多次议会改革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工人、妇女通过斗争, 取得了相应的民主权利,使得英国的民主范围进一步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