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及耗材行业分析(图)

合集下载

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市场分析

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市场分析

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市场分析体外诊断试剂是指用于检测人体体外生化、免疫学、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指标的试剂。

该行业是医疗诊断行业的核心部分,对于临床诊断、疾病筛查、预防医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的市场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与趋势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全球市场价值达到数百亿美元。

根据市调公司的统计数据,全球体外诊断试剂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以每年5-7%的增长率扩大。

这是由于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的增加、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等原因所推动的。

二、市场主要分布区域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市场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

这些地区有高度发达的医疗体系和广泛的医疗保健服务,患者对于高质量的医疗检测和诊断需求强烈。

同时,由于这些地区的诊断试剂业务有优势,一些公司通过收购或合作扩大市场份额。

三、市场主要产品类型体外诊断试剂市场产品种类繁多,包括生化试剂、免疫学试剂、分子诊断试剂、微生物学试剂等。

其中,生化试剂和免疫学试剂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

生化试剂主要用于检测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如血脂、糖类、肝功能等。

免疫学试剂主要用于检测人体的免疫反应,如病毒感染、肿瘤标志物等。

四、行业竞争格局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众多的国内外企业。

行业内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等方面。

在全球市场上,国际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如西门子、罗氏、强生等。

同时,国内企业在技术和品质上不断提升,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五、影响市场发展的因素1.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增加对市场需求的推动作用。

2.医疗体系的发展和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

3.技术进步和创新,如高通量技术、微流控技术等。

4.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监管要求的提高。

六、市场发展机会和挑战市场发展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产品的开发,如基因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2.医疗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如定制化治疗和检测。

2024年体外试剂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体外试剂市场需求分析

体外试剂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体外试剂是指在体外即可完成的诊断、实验等过程中所使用的试剂。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的提高,体外试剂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本文将对体外试剂市场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该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商机。

2.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体外试剂市场在过去几年内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并且预计未来几年还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体外试剂市场规模已经超过X亿美元,并且每年以X%的增长率递增。

这主要得益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新产品的引入,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医疗需求的增加。

3. 市场驱动因素体外试剂市场的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

首先,人口老龄化是体外试剂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随着人们寿命的增加,慢性疾病和疾病风险的增加,对体外试剂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老年人群体的增长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的发展。

其次,对早期诊断和预防的需求也是体外试剂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增加,早期发现和预防各种疾病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体外试剂作为有效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实现早期诊断和预防,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需求。

另外,技术创新和进步也在推动体外试剂市场的发展。

新的技术手段的引入和应用加快了诊断效率的提高和准确性的增加,进一步扩大了体外试剂的市场需求。

4. 市场前景与机遇体外试剂市场的前景看好,具有广阔的发展机遇。

首先,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

由于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关注日益增加,体外试剂作为必要的医疗工具,将在未来继续得到广泛应用。

尤其是各类快速检测试剂和床旁检测试剂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其次,新一代体外试剂的研发将推动市场的快速增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新的体外试剂将不断问世,具备更高的灵敏度、更快的检测速度和更准确的结果,能够满足更多的医疗需求。

此外,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将为体外试剂市场带来更多机遇。

基因检测、蛋白质检测、细胞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将推动体外试剂市场的增长。

体外诊断IVD行业分析报告2012

体外诊断IVD行业分析报告2012

2012年体外诊断IVD 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7月目录一、IVD行业概述:稳定成长,朝阳依旧 (4)1、体外诊断定义及产品分类 (4)2、IVD行业主要政策 (7)(1)国家政策利好IVD行业发展 (7)(2)行业内在属性成就政策避风港 (8)3、IVD市场规模:稳定成长空间巨大,细分领域风景不同 (9)(1)行业稳定增长,未来空间巨大 (9)(2)“增长慢”只是表象——把握细分市场的高成长 (11)二、IVD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历程:寡头竞争,进口替代是方向 . 151、当前我国IVD行业市场格局:“小散乱”表象下的寡头竞争 (15)2、国内IVD行业发展的“三部曲” (16)(1)第一阶段:内资企业独享市场(2000年以前) (17)(2)第二阶段:外资企业高歌猛进(2000-2005年) (18)(3)第三阶段:国内龙头初具雏形(2005年后) (20)三、IVD企业成功的“基因”分析 (25)1、迎合医院需求,实现进口替代 (26)(1)医院利益需求依然是现阶段企业制定策略时的首要考虑因素 (26)(2)价格优势在进口替代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28)2、占据优质细分市场,充分分享行业成长 (29)3、拥有较强研发实力,仪器试剂一体化发展 (30)(1)诊断仪器是研发的核心 (30)(2)较强的研发能力是进口替代的必要条件 (31)4、强大而灵活的销售,精准布局目标医院 (33)(1)IVD行业的销售模式 (33)(2)销售并非外资优势所在,内资企业更加灵活 (34)(3)精准布局:内资企业的机遇在于三乙/二甲医院 (36)四、部分IVD上市企业简况 (38)1、科华生物 (38)(1)公司简介 (38)(2)综合性IVD龙头企业,营销网络强大,市占率稳定 (39)(3)三大问题造成阶段性蛰伏,酶免业务乏力是主因 (41)(4)产品结构逐步改善、生化试剂渐担大任 (43)(5)后续看点依然较多,血筛、发光、出口具有潜力 (44)(6)财务基础扎实,蓝筹特征尽显 (45)2、利德曼:生化发光齐上阵,有望复制科华路径 (46)(1)公司简介 (46)(2)生化领域增长迅猛,已成为国内龙头 (47)(3)化学发光值得期待,仪器-试剂一体化蓄势待发 (48)(4)业务综合化发展,有望复制科华成长故事 (50)五、风险因素 (51)1、政府投入下滑的风险 (51)2、技术创新带来的市场格局变化 (51)3、局部政策冲击风险 (52)一、IVD行业概述:稳定成长,朝阳依旧1、体外诊断定义及产品分类临床诊断,是指医生给病人检查疾病,对病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以此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方法和途径。

体外诊断产业及未来趋势

体外诊断产业及未来趋势

体外诊断产业及未来趋势体外诊断产业及未来趋势摘要:体外诊断是一种通过检测体外样本,如血液或尿液,以确定个体的疾病状态或健康状况的医疗诊断工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体外诊断技术越来越快速、便捷和准确,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体外诊断产业进行概述,并分析其未来趋势。

目录:1. 引言2. 体外诊断产业的概述2.1 体外诊断产业链2.2 体外诊断技术的发展3. 体外诊断市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4. 体外诊断产业的主要驱动因素4.1 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4.2 新兴市场的扩大4.3 临床需求的增加5. 体外诊断产业的竞争格局5.1 市场份额和地理分布5.2 主要参与者和产品6. 体外诊断产业的挑战和机遇6.1 法规和政策6.2 技术创新和研发投资6.3 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7. 体外诊断产业的未来趋势7.1 个性化医疗和定制化诊断7.2 便携式和家庭诊断设备7.3 组合诊断和多指标检测8. 结论1. 引言体外诊断是一种通过检测体外样本,如血液或尿液,以确定个体的疾病状态或健康状况的医疗诊断工具。

体外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医学诊断变得更加快速、便捷和准确,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体外诊断产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密不可分,为医疗健康行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本文将对体外诊断产业进行概述,并分析其未来的趋势和发展机遇。

2. 体外诊断产业的概述2.1 体外诊断产业链体外诊断产业链由样本采集、样本处理、试剂和耗材生产、仪器设备制造、临床诊断和数据分析等环节组成。

每个环节都有着独立的参与者和市场竞争,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供应链体系。

2.2 体外诊断技术的发展体外诊断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传统的生化检测到现代的分子诊断,不断推动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近年来,微流体技术、免疫学检测、基因检测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使得体外诊断更加精确和便捷。

3. 体外诊断市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体外诊断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体外诊断试剂简介

体外诊断试剂简介

体外诊断试剂简介1.体外诊断试剂概况体外诊断,即In Vitro Diagnosis,缩写IVD,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样品(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试剂、试剂产品、校准材料、控制材料、成套工具、仪表、装置、设备或系统等等,包括血液检测、尿液检测等等。

1.1 体外诊断试剂是什么?体外诊断试剂隶属于生物制品行业,是下属诊断试剂行业中的一个细分领域。

体外诊断试剂是指用于单独使用或与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组合使用,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预测过程中,用于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等。

1.2 体外诊断试剂分类体外诊断试剂的分类方法比较多,主流的分类方法为按照检测原理或者检测方法分类。

根据检测原理或者检测方法,体外诊断试剂可以分为: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分子诊断试剂、微生物诊断试剂、尿液诊断试剂、凝血类诊断试剂、血液学和流式细胞诊断试剂等。

生化、免疫和分子诊断试剂为我国诊断试剂主要的三大类品种。

免疫诊断在原理上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但是检测端的方法就比较多了,检测方式多样化,比如利用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而准确测量抗原抗体结合的放射免疫(放免)、利用氯金酸在特定环境下通过静电作用与蛋白质大分子结合的胶体金技术、利用活性酶作为标记物的酶联免疫(酶免)、利用镧系元素(稀土元素)螯合物荧光寿命长的特定进行检测的时间分辨荧光法(TRFIA)和利用化学发光原理和免疫反应原理相结合的化学发光检测(CLIA)。

放免由于对环境污染较大,现在逐渐被其他免疫诊断方法所替代,目前酶免是免疫诊断中比较主流的方法。

核酸诊断是目前分子诊断中的主要部分,另一种是生物芯片技术。

分子诊断的检测目标直接是决定生命性状的遗传物质和表现形式,包括DNA、RNA和蛋白质。

我国体外诊断产业链现状:上游原材料依赖进口下游肿瘤应用市场增长潜力较大

我国体外诊断产业链现状:上游原材料依赖进口下游肿瘤应用市场增长潜力较大

我国体外诊断产业链现状:上游原材料依赖进口下游肿瘤应用市场增长潜力较大体外诊断即IVD(In Vitro Diagnosis),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料供应商,中游包括体外诊断试剂制造商及外诊断仪器制造商,下游为医院、体检中心、防疫站等需求市场。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产业链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我国体外诊断行业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包括抗原、抗体、诊断酶、精细化学品等。

原材料质量直接决定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上游属于技术壁垒环节。

此外,上游环节的产值占整个IVD行业产值的10%左右,毛利率高达90%以上。

因此,上游原材料也属于产业链中的核心利润环节。

体外诊断产值占比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体外诊断行业毛利率占比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目前,国产原材料在性能以及品质稳定性上与国外尚存较大差距,我国IVD企业所需的主要的原材料品种,例如抗原(原核、真核重组抗原和天然抗原)、抗体(单抗、多抗)、诊断酶等对国外进口依赖度强。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产业链中游包括体外诊断试剂及体外诊断仪器。

其中体外诊断市场份额较高。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体外诊断试剂市场份额达95.31%。

2015-2019年我国体外诊断产品市场份额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体外诊断试剂又可分为免疫诊断试剂、生化诊断试剂、分子诊断试剂、微生物诊断及其他试剂。

其中免疫诊断试剂占据主要市场。

2018年,我国免疫诊断试剂、生化诊断试剂、分子诊断试剂、微生物诊断及其他试剂市场份额分别为38%、19%、15%、28%。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报告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报告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报告一、概述体外诊断试剂是用于医学诊断和预测疾病的试剂。

它通过对人体血液、尿液、体液等样本的检测,分析体内的生物标志物和化学物质的变化,帮助医生确定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本报告旨在对体外诊断试剂的应用、市场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

二、应用领域体外诊断试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等领域。

在临床医疗中,体外诊断试剂可用于检测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疾病。

在疾病预防中,体外诊断试剂可用于筛查各类疾病如艾滋病、乙肝等,及早诊断和预防。

在健康管理中,体外诊断试剂可用于个人自测,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

三、市场分析体外诊断试剂市场规模庞大,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人们对个人健康管理的重视,体外诊断试剂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

而且,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如基因检测、单细胞检测等,也为体外诊断试剂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预计未来几年,体外诊断试剂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并且在技术和应用上会进一步扩展。

四、发展趋势1.自动化:体外诊断试剂市场在自动化方面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传统的手动操作已逐渐被自动化操作所代替,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2.连接性:体外诊断试剂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其在数据共享、远程监测等方面具备了更多的功能,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水平和效果。

3.多功能和个性化:体外诊断试剂将朝着多功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体外诊断试剂将具备检测多种指标的能力,并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4.小型化和便携化:随着技术的进步,体外诊断试剂将越来越小型化和便携化。

对于个人健康管理和远程医疗而言,便携式的体外诊断试剂将成为主流。

五、结论体外诊断试剂是一种重要的医疗工具,对于临床医疗、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技术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的提高,体外诊断试剂市场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体外诊断试剂原料产业分析

体外诊断试剂原料产业分析

一、体外诊断的定义及细分1.1.体外诊断定义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tics,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机体功能和机体疾病的诊断方法。

除了某些特殊情形需要体内诊断以外,目前临床诊断信息的80%来自体外诊断。

体外诊断包括产品和服务,其中体外诊断试剂作为国家药监系统监管产品,由《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做出解释: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包括可单独使用或与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组合使用,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预测过程中,用于对⼈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等。

1.2.体外诊断分类按照不同的检测原理或方法,体外诊断可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尿液诊断、凝血类诊断、血液学和流式细胞诊断等,我国目前体外诊断的主要方法是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

下图为各分类体外诊断原料组成。

图表1:体外诊断分类简介数据来源:solarzoom、智银资本1.3.体外诊断试剂原料定义与分类体外诊断试剂原料指用于生化、免疫或分子诊断等试剂的反应体系原料,主要指核心反应体系。

上游诊断试剂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体外诊断产品的质量,其中核心反应体系原材料如抗原、抗体、诊断酶是体外诊断质量控制最为重要的战略节点。

按照性质不同,体外诊断试剂原料可分为抗原、抗体、酶与辅酶、底物及标准品等类别。

图表2:体外诊断试剂原料的分类数据来源:IVD资讯网、头豹研究院、智银资本抗原与抗体、酶及辅酶是体外诊断试剂发挥诊断功能的重要组成成分,影响体外诊断试剂各项性能水平(如灵敏度、稳定性),是体外诊断试剂成本构成主要的部分,合计占据体外诊断原料市场75%以上的市场份额。

其他原料是除上述发生核心反应的活性物质外的原料,包括微球、磁珠、膜、引物、探针及其他化学及生物制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羁体外诊断试剂及耗材行业分析(图)芆羇随着我国临床诊断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研发技术的不断提高,体外诊断(IVD) 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医药行业中发展最快,也最活跃的细分行业之一。

虽然目前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其发展一直受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

“十一五”期间,国家“ 863”计划首次支持了生物医学关键试剂的重点项目,2005 年以来,政府相关部门更是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将体外诊断试剂、诊断仪器、诊断相关酶制剂等产业的发展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将体外诊断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羃肁体外诊断行业包括仪器、试剂和耗材,其中IVD 市场80%是试剂,本报告以诊断试剂为主,兼顾部分耗材情况,较少讨论诊断仪器。

蚇1.体外诊断试剂概况肁体外诊断,即In Vitro Diagnosis ,缩写IVD ,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样品(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试剂、试剂产品、校准材料、控制材料、成套工具、仪表、装置、设备或系统等等,包括血液检测、尿液检测等等。

本报告以体外诊断试剂为核心,并兼顾部分耗材情况,探讨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

肈膇1.1 体外诊断试剂是什么螅膀体外诊断试剂隶属于生物制品行业,是下属诊断试剂行业中的一个细分领域。

薅体外诊断试剂是指用于单独使用或与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组合使用,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预测过程中,用于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等,其作用原理为:诊断试剂与体内物质在体外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体液内某些物质——比如糖、脂肪和蛋白质——会和体外诊断试剂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特定的反应,生成特定的产物,消耗定量的体外诊断试剂,而这些是可以被定性或者定量测量出来的,再通过与正常值的对比,从而判断检测对象的生理状态是否正常。

1.2 体外诊断试剂分类蒄芀体外诊断试剂的分类方法比较多,通常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袀芇第一,按照检测原理分类,这也是现在的主流分类方法。

根据检测原理或者检测方法,体外诊断试剂可以分为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分子诊断试剂、微生物诊断试剂、尿液诊断试剂、凝血类诊断试剂、血液学和流式细胞诊断试剂等,生化、免疫和分子诊断试剂为我国诊断试剂主要的三大类品种,目前分子诊断中的核酸诊断占据主要市场,生物芯片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但目前由于成本较高,开发难度大,使用量还比较小。

对于以上三种分类,如果从检测端角度来看,其中生化诊断检测项目的检测原理基本相同,主要是利用某些特定的生物化学反应的特定底物或者产物,然后再通过检测仪器(如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出标的物浓度,从而推算出人体的某些生化指标,如糖、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芃莀免疫诊断在原理上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但是检测端的方法就比较多了,检测方式多样化,比如利用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而准确测量抗原抗体结合的放射免疫(放免)、利用氯金酸在特定环境下通过静电作用与蛋白质大分子结合的胶体金技术、利用活性酶作为标记物的酶联免疫(酶免)、利用镧系元素(稀土元素)螯合物荧光寿命长的特定进行检测的时间分辨荧光法(TRFIA)和利用化学发光原理和免疫反应原理相结合的化学发光检测(CLIA)。

放免由于对环境污染较大,现在逐渐被其他免疫诊断方法所替代,目前酶免是免疫诊断中比较主流的方法。

羇核酸诊断是目前分子诊断中的主要部分,另一种是生物芯片技术。

分子诊断的检测目标直接是决定生命性状的遗传物质和表现形式,包括DNA 、RNA 和蛋白质。

在具体诊断技术方面,核酸诊断中的代表技术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此外还有NDA 测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DNA 印迹技术(DNA blottin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连接酶链反应(LCR)。

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等。

目前PCR 是核酸检测中主要使用的方法。

第二,按医疗器械受理和审评的体外诊断试剂,它包括临床血液学和体液学检验试剂、临床化学检验试剂、临床免疫学检验试剂和微生物学检验试剂等共计九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按照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不包括国家法定用于血源筛查和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

肂蒀第三,按药品受理和审评的体外诊断试剂。

按照这一分类原则,可将体外诊断试剂分为六大类,包括ABO 血型定型试剂(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试剂(盒)、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试剂(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 型)抗体试剂(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梅毒螺旋体抗体试剂(盒)和放射免疫检测试剂(盒)。

除放免试剂(盒)外,前五种诊断试剂如果用于血源筛查时,按照药品受理和审评;如果用于临床诊断,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

前五种诊断试剂如果用于血源筛查则需要进行批批检,以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

莈蒆第四,按照《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分类,根据产品风险程度由高至低的顺序,将按照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依次分为第三类、第二类、第一类产品,并实施分类注册管理,其中第三类产品注册管理部门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二类产品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第一类产品为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

(一)第三类产品:国家药监局直接管理肅薀 1. 与致病性病原体抗原、抗体以及核酸等检测相关的试剂;蝿羄 2. 与血型、组织配型相关的试剂;袃蚀 3. 与人类基因检测相关的试剂;腿蚆 4. 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试剂;薂蚀 5. 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检测相关的试剂;薀肄 6. 与治疗药物作用靶点检测相关的试剂;蚅螀7. 与肿瘤标志物检测相关的试剂;螇螆8.与变态反应(过敏原)相关的试剂。

莄衿(二)第二类产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药监局管理膈薈 1. 用于蛋白质检测的试剂;膃罿 2. 用于糖类检测的试剂;蕿羆 3. 用于激素检测的试剂;羂聿 4. 用于酶类检测的试剂;羀蚈 5. 用于酯类检测的试剂;羅腿6. 用于维生素检测的试剂;肇膅7. 用于无机离子检测的试剂;螄艿8. 用于药物及药物代谢物检测的试剂;蒇袇9. 用于自身抗体检测的试剂;蒂薃10. 用于微生物鉴别或药敏试验的试剂;袈莅11. 用于其他生理、生化或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的试剂薅蚃(三)第一类产品:市级药监局管理肇 1.微生物培养基(不用于微生物鉴别和药敏试验);莄螃 2. 样本处理用产品,如溶血剂、稀释液、染色液等。

蚀蒅 2. 体外诊断试剂产业链情况肃袂体外诊断试剂上游的核心原料包括诊断酶、引物、抗原、抗体等等,此外还有各种精细化学原料,包括氯化钠、碳酸钠和各种氨基酸以及有机酸等,这些精细化工品的作用主要是调配诊断试剂的缓冲溶液系统。

体外诊断试剂的下游主要是医疗和科研机构,按照用途可以大致划分为医学检测和血源筛查两块。

和体外诊断试剂相关的两个平行的行业包括体外诊断仪器和体外诊断耗材两部分。

2.1 体外诊断仪器情况腿体外诊断仪器目前以进口产品居多,尤其是中高端市场这一块,国外设备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

不同类型的体外诊断试剂对仪器的依赖度也不同,例如生化诊断仪器以开放式居多,免疫诊断仪器以封闭式居多。

此外,同种类型的体外诊断仪器自动化程度不同,对于试剂的开放程度也不相同,通常高度自动化的仪器是封闭式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的仪器是开放式的。

袂以生化检测设备为例,生化分析仪是临床生化诊断的主要诊断仪器,也是大多数医院最基本的和必备的检验设备。

与手工、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相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精密度高、重复性好、检测结果不受操作影响等优势,是生化检测发展的方向。

发达国家大部分生化诊断均已实现自动化,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二三级医院高端市场中使用较多,基层医院还处于手工、半自动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存的时期在我国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市场中,日立、奥林巴斯、贝克曼(奥林巴斯诊断业务被贝克曼收购)三家公司占据了约60-70%的市场份额,其中日立占有约30-40% 的市场份额。

生化试剂主要用于配合手工、半自动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检验设备使用。

2.2 体外诊断耗材情况袅羂体外诊断耗材主要指真空采血管,由于静脉血液所含有的丰富病理信息,临床检验实验室常用标本中70% 是人体静脉血液标本,真空采血管作为主要的体外诊断样本容器,在诊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真空采血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是循证医学发展的产物。

最早的采血管是开放式,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第一代真空采血管采用负压技术,使得整个采血过程与外界隔离,第一代真空采血管的出现是传统采血方式的革命性事件。

在第一代真空采血管的基础上,第二代产品在血液样本采集、盛装和转运环节制定了标准化和规范化流程,使得真空采血管的规格、材质、抽吸量、添加剂等关键指标有了国际标准。

第三代真空采血系统考虑到了血液样本离开人体后的变异作用,这样的变异作用将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所以这一代真空采血管的作用已由静脉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转运装置转变为静脉血液标本分析前变异控制和处理系统。

采血管是血液离开人体后的第一站,血液离开人体过程中和离开人体后,由于活细胞与活性蛋白对环境的变化发生应激反应,致使血液标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生理学性质等发生变化,改变其原始性状,是血液检测面临的主要问题。

血液标本发生变异导致检验结果无法确切地说明在体组织与器官之间的真实情况,医疗机构的检验结果可能是一个失真信息的报告,从而违背了循证医学追求的目标。

所以针对不同的血液检测项目,要使用不同的真空采血管。

在具体实践中,某些诊断项目,不同的诊断试剂对真空采血管的要求也不同,某些诊断试剂的诊断结果会受到采血管的显著影响。

2.3 下游需求情况虿莇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的下游需求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医学检测,包括医院、体检中心、独立实验室以及防疫站,其中医院是体外诊断行业最大的下游需求端;第二类是用于血源筛查,这个领域的需求端主要是血站系统,其使用总量相对较小,但是对于诊断试剂有着较高的灵敏度的要求。

单从使用量上来看,血站系统在体外诊断试剂市场中占比较低,从检测项目上来看,血站系统的检测项目相对较窄,但是从诊断试剂的使用结构上来看,目前血源筛查主要使用的免疫诊断试剂中的酶联免疫试剂,同时目前在推广核酸诊断,而在医院市场中,核酸诊断的使用则相对较少,所以血站系统的体外诊断试剂使用量虽然比较小,但是对于某些特定的诊断试剂的需求量相对比较大蚄肂 3. 体外诊断试剂市场分析肀袄3.1 我国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现状蒃膂体外诊断市场中包括诊断试剂、耗材和仪器设备三部分,其中诊断试剂是占比最大的一块,比例在80% 左右,其余20%左右的市场是诊断设备和耗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