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热量和温度辨析

合集下载

温度、热量及内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温度、热量及内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温度、热量及内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诀窍:三角图上一肯定,只有温变内能变;浅释:如图所示,是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图,界定词“一定”、“不一定”很明显,无论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一如何变化,其他量只有一个是肯定的——“一定”——物体的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总是一定增加(减少);其余的无论怎样变化,全部都是界定词“不一定”。

详解:温度、热量和内能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是初中学生学习热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又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学生要能够在各类考试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不仅要正确理解和掌握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含义,还应该具备必要的方法和技巧。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宏观认识),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微观认识)。

温度只能说成:“是多少”、“达到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还有做功,因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吸热或放热)两种,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等。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是物体之间在热传递(吸热或放热)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

热量只能说成:“吸收多少”、“放出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水沸腾、蒸发;内能也不一定增加,比如吸收的热量全都用于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少(特别是后者最容易出错)。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成:“有”,而不能说成:“无”;内能可用:“大”、“小”来比较,而不能说成“高”、“低”。

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水沸腾,同样也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因此必须注意:内能改变时,要考虑到温度不变的情况,即:在熔化、在凝固、在沸腾过程中的物体的内能虽然在改变,但温度却没有变化。

也就是说,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温度升高(降低);在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但温度却不变。

温度内能热量辨析

温度内能热量辨析

温度\内能\热量辨析作者:王秀勤来源:《新课程·中学》2011年第02期温度、内能和热量是初中物理热学部分的三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根本上的区别。

而由于三个概念比较抽象,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讲述得不够深入,致使同学们在认知上常常存在偏差。

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认清三个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能够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温度温度的概念起源于人们对物体冷热的感觉,它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物体温度的高低与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情况密切相关: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所以,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物体中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量,含统计意义。

温度是表示某一时刻物体所处状态的状态量。

对温度只能说“是多少”“升高多少”“降低多少”。

二、内能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物体温度变化时,内部分子运动的速度大小也发生变化,所以分子的动能发生变化,内能也会变化。

另外,物体状态、体积变化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弱也会改变,分子势能发生变化,从而使物体的内能变化。

所以,物体内能大小是由物体的温度和状态来决定的。

温度越高,物体内部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同样,一个物体的状态改变了,它的内能也会随之改变。

而且,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的,因此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永远不会为零。

内能通常也叫热能。

从物理意义来说,内能也是物体的一个状态量。

对内能只能说“有”“大”“小”“增大”“减小”。

三、热量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由此可见,热量是过程量,它总是伴随着热传递的过程。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与物体的质量、比热容、温度变化量有关。

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放出多少”,说一个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是错误的。

温度 内能 热量

温度 内能 热量

如何理解温度、热量、内能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巨鹿县第二中学安庆河温度、热量、内能是热学中三个重要的物理量,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它们不仅是教学的难点,也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如何正确的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别温度:从宏观角度看表征物体冷热程度;从微观的角度看是表征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从能量的角度来看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动能越大。

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可以用“降低”“升高”“是”等表述。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移的数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放出”而不能说“具有”“有”“含有”。

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分子动能和物体的温度有关,分子势能和物体的状态有关,因此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状态和分子个数有关,另外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可以用“有”“具有”“改变”“增加”“减少”等表述。

二、联系1.温度与热量的联系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了热量,还有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

同理,物体温度降低不一定放出了热量,还有可能物体对外做了功。

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或降低),因为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热量和内能的联系热量是物体内能变化的一种量度,所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或减少)。

但物体内能的增加(或减少),不一定是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因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温度和内能的联系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动能的大小,因此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反之,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而物体的内能变化了,物体的温度却不一定改变。

这是因为物体在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会发生物态变化,物体发生物态变化时分子势能变小,内能也就改变了,而温度却不一定改变。

只有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时,我们才可以说:物体的内能增加(或减少),温度升高(或降低)。

内能热量温度的区别及联系

内能热量温度的区别及联系

内能、温度、热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一、三者之间的区别1.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是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内能跟温度及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

2.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3.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或“含有的热量多”。

二、三者之间的关系1.内能和温度的关系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2.内能与热量的关系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而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因此物体吸热或放热,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3.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固).这时,物体虽然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不一定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了,温度改变了.三、跨越障碍1.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

内能热量温度三者关系辨析

内能热量温度三者关系辨析

内能热量温度关系辨析一.从概念上分析内能是指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热量:是指物体之间存在温差,使物体之间的能量产生传递,所以说热量是一种过程量,所以热量只能说“吸收”“放出”。

不可以说“含有”“具有”.而该传递过程称为热交换或热传递.热量的单位为焦耳(J).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二.辨析区别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联系1.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2.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物体不对外做功),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3.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液体沸腾时,温度的不变,内能增加.还有外界对物体做功.4.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量问题.5.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6.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无关.练习.判断.1、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热量.( )2、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3、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会增加.( )4、物体的内能增大时,它的温度就会升高.( )5、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6、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答案解析1.×.因为物体温度升高,除了热传递,还有可能是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2..×.晶体熔化,液体沸腾,内能增加,温度不变.3.√.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加.4.×.晶体熔化现象.5.×.液体沸腾,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是温度不变.6.×.还可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温度增加.。

物体内能、温度。热量分析(很重要很全面)

物体内能、温度。热量分析(很重要很全面)

考点名称: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区别: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即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高低、状态、体积大小都有关系。

热量: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因此与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不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一个物体有内能,但不能说其具有热量或者含有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只能用热量来表示;热量是过程量,就是说,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等;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

联系:物体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传递热量的多少可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将发生改变,但它的温度不一定改变。

内能增加,但温度却保持在0℃不变;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

可以总结为一个物体温度改变了,其内能就一定改变,但内能改变时,其温度不一定改变。

概念辨析法区分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方法指南:①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②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物体不对外做功),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等。

③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0℃的冰变成0℃的水;也不一定吸收了热量,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④物体本身没有热量。

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量问题。

⑤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

⑥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B.物体的温度越高,扩散运动越剧烈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试题分析:热量是过程量,就是说,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等;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

内能、热量、温度三者的关系

内能、热量、温度三者的关系

1.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这是由于物
体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物体在发生 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
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 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温度的高低,标 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
而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 减少。因此物体吸热或放热,一定会引起内能的 变化。
3.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
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 果物体本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熔 化或水的凝固)。这时,物体虽然吸收 (或放出)了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可见温度,热量的变化能决定内能变化, 而热量,内能的变化不能决定温度的变化 内能,温度的变化不能决定吸收放出热量大小
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不一定要吸收或
放出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对物体做功 (或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 了,温度改变了。
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
2,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 3,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
4,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
5,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 6,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 ×
1.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 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 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2.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对同一物体而言, 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 “含有”等。 3.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 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 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没有”“含有”。

认识内能、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

认识内能、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

正确认识内能、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在热学中,内能、温度、热量是本质不同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同学们往往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把它们区别开来。

内能: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它既包括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势能,还包括分子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

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后两项不发生变化。

所以我们所说的内能一般指前两项。

由于分子的动能与温度有关,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势能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分子间的作用情况和分子的数目有关。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动能越大。

热量: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它是一个过程量,是量度热传递中内能的变化量。

1. 温度和内能的关系温度从微观上反映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它与物体分子动能有关,物体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它的温度就越高。

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快,它的内能增加;反之,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但是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当物体的温度不变时,内能可能不变,但也可能减小或增大,例如0℃的水凝固成0℃的冰(或0℃的冰熔化成0℃的水),虽温度不变,但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发生变化,故内能也发生变化。

二是物体的内能不仅与它的温度有关,还与分子数目、物质的种类以及分子间的距离等有关,因此要注意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多。

例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C))(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2. 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量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例如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高温物体放出了50J的热量,表示它的内能减少了50J;同样低温物体吸收了50J的热量,则内能增加了50J,实际上就是50J的内能从高温物体传给了低温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
(同一物体的 内能是随着温 度的变化而改 变的)
炽热的灯丝 温度高达 2500℃,它 具有的内能 比常温时多
同一物体 温度越高 内能越大
液态空气的 温度为- 200℃,它 具物体的质量 等因素有关
一湖水
一滴水
滑轮和木块, 即使质量相同, 也无法比较二 者的内能。
内能
热量
温度
一.什么叫物体的内能?
分子因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动能, 分子间因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而 使分子具有势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任何一个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内能。 内能只 能说“有”,不能说“无”。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 词来修饰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描述时, 用“放出”或“吸收”,其单位是“焦耳”。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1.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 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 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 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因此物体的内能越多。
2.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 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除此之外,还 与质量、体积、状态有关。以水为例,在温度一定的情 况下,一桶水和一勺水相比较,由于单个水分子所具有 的内能是一样的,由于一桶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目较多, 所以一桶水具有的内能就多;
黑 洞
炽烈的恒星具有 温度很低的冰山 也具有内能。 巨大的内能。
辨析题:
) 2. 温度高的物体,它含有的热量多(
解析:温度与热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温度表示 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是一 个状态量。热量是表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 是一个过程量。不讲热传递的过程,只讲“某物体含 有多少热量”、“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是毫 无意义的。只不过对于同一物体,温度越高,降到同 一温度时,△t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二、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 的多少叫热量。
1.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 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在热传 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 内能的变化量。 2.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 热量可言。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则内能减 少得越多;低温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则内能 增加越多;因此,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内能 的改变,可以用传递的热量来量度。
1、铁勺放在热水中变热(传导)
2、烧水时先下面热后全热( 对流 3、在阳光下晒衣( 辐射 )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1.温度,在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反映 物体中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是不能“传 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
2. 它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 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 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描述时用“降低” 或“升高”。 3.两个不同状态间的物体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 方式。 什么叫热传递?--当物体或 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时,就会发生热传递,能量由高温物 体传到低温物体或由物体的高温 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直到温度相同 时停止
热传递具有以下特点:
1.发生条件: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 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2.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 处。 3.终止标志:温度相同。 4.实质:内能转移(能量的形式不发生 改变)
2.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
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 如晶体的熔化和凝 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温度的 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
注意:温度不是内能变化的惟一标志。物体的状态变化也是内 能变化的标志(如晶体的熔化、凝固,液体沸腾等)。
3.功和热量的单位虽然都是焦耳,但它们是 不同物理过程(做功和热传递)中的单位。对热 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 热量名词前加“具有”“有”或“没有”“含 有”。可以用“改变”“增加”“减少”来描述。 4.热量定义的条件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因此只 有发生了热传递,才能谈及热量,所以物体本身 没有热量。
温度与热量的关系
1.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 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 固)。这时,物体虽然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2.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不一定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可能是由于 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了,温度改变了。 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量,内能 增加。两物体间不存在温度差时,物体具有温度,但没有热传递, 也就谈不上“热量”。
辨析题: 1. 温度高的物体,它的内能一定大( )
解析:物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 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内能大小不但与物体的 温度有关,还与物体内分子个数有关。温度高的物体 由于其他情况不清楚,所以它的内能也就不一定大。 例如一小杯100℃的沸水,温度虽高,但不一定比一 大桶80℃的水的内能多。因为水的内能的大小还与水 的质量有关。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1.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的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低温的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因此,热传递的实质 就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向低温的物体转移。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 内能就减小多少; 2.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 变物体内能上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所以我们说做功的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 是等效的。 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 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