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区分温度、热量和内能
温度、热量及内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温度、热量及内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诀窍:三角图上一肯定,只有温变内能变;浅释:如图所示,是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图,界定词“一定”、“不一定”很明显,无论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一如何变化,其他量只有一个是肯定的——“一定”——物体的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总是一定增加(减少);其余的无论怎样变化,全部都是界定词“不一定”。
详解:温度、热量和内能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是初中学生学习热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又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学生要能够在各类考试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不仅要正确理解和掌握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含义,还应该具备必要的方法和技巧。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宏观认识),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微观认识)。
温度只能说成:“是多少”、“达到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还有做功,因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吸热或放热)两种,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等。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是物体之间在热传递(吸热或放热)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
热量只能说成:“吸收多少”、“放出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水沸腾、蒸发;内能也不一定增加,比如吸收的热量全都用于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少(特别是后者最容易出错)。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成:“有”,而不能说成:“无”;内能可用:“大”、“小”来比较,而不能说成“高”、“低”。
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水沸腾,同样也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因此必须注意:内能改变时,要考虑到温度不变的情况,即:在熔化、在凝固、在沸腾过程中的物体的内能虽然在改变,但温度却没有变化。
也就是说,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温度升高(降低);在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但温度却不变。
内能热量温度三者关系辨析

内能热量温度关系辨析一.从概念上分析内能是指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热量:是指物体之间存在温差,使物体之间的能量产生传递,所以说热量是一种过程量,所以热量只能说“吸收”“放出”。
不可以说“含有”“具有”.而该传递过程称为热交换或热传递.热量的单位为焦耳(J).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二.辨析区别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联系1.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2.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物体不对外做功),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3.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液体沸腾时,温度的不变,内能增加.还有外界对物体做功.4.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量问题.5.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6.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无关.练习.判断.1、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热量.( )2、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3、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会增加.( )4、物体的内能增大时,它的温度就会升高.( )5、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6、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答案解析1.×.因为物体温度升高,除了热传递,还有可能是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2..×.晶体熔化,液体沸腾,内能增加,温度不变.3.√.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加.4.×.晶体熔化现象.5.×.液体沸腾,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是温度不变.6.×.还可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温度增加.。
内能热量和温度关系

内能热量和温度关系内能、热量和温度是热学中三个重要的物理量。
学习内能的知识后,大多数学生对这三个物理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把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如下。
一、三者之间的区别1.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
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其单位是“焦耳”。
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对于不同的物体而言,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之外,还与质量、体积、状态有关。
以水为例,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一桶水和一勺水相比较,由于单个水分子所具有的内能是一样的,由于一桶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目较多,所以一桶水具有的内能就多;水通常以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三种形式存在,固态物质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液体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固体小,分子也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较自由,气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极度散乱,间距很大,由于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分子在排列组合方式上不同,导致分子间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也不一样,当然它们所具有的内能也不一样。
2.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
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
两个不同状态间的物体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
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
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因此可以说,温度的高低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越高。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不可能都相同,我们把物体内分子动能的平均值,叫做分子的平均动能。
中考物理 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含解析

专题13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差别【1】(2018•聊城卷)对于温度、内能、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 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C. 热传达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 0℃的冰块,其内能为零【答案】C【分析】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可以说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没关,故B错误;C、做功和热传达都能改变内能,故C正确;D、全部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故D错误;应选:C。
点睛:(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可以说含有多少热量;(2)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没关;(3)做功和热传达都能改变内能;(4)全部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2】(2018年邵阳卷)对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物体温度高升必定是汲取了热量B. 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必定是100℃C. 冬季搓手变暖是经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D. 热胀冷缩中的“热”“冷”是指内能【答案】C【分析】剖析:解决问题的窍门是:物体吸热或温度高升,内能必定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不必定是由物体吸热或温度高升惹起的。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热传达和做功;解答:A、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汲取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A错误;B.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是100℃,故B错误;C. 冬季搓手变暖是经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说法正确;D. 热胀冷缩中的“热”“冷”是指温度;故D错误;应选C【点睛】正确理解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决问题的窍门是:物体吸热或温度高升,内能必定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不必定是由物体吸热或温度高升惹起的。
【难点中心】温度、内能和热量是热学中三个基本的物理量,在平时生活中都用“热”来表示,但三者又有本质的不一样,十分简单混杂,中考取犯错率较高。
【考点难点打破】【知识链节】温度、内能和热量是三个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论的看法来看,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分子热运动就越强烈,所以能够说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强烈程度的标记。
正确区分温度、热量和内能ppt

D.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
16.《舌尖上的中国Ⅱ》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
四川的腊肉、香肠受到人们的青睐,火锅更是以麻、辣、鲜、香吸 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在比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的图象,根据该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热传递 (1)热奶和水的温度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的。 (2)根据实验现象和图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写两条)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热传递的最后结果是两物体的温度达到相等。 (3) 若不计热损失 , 当达到热平衡时 , 热奶放出的热量 _______( 等于 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吸收的热量。 (4)针对实验现象和图象,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请写一条。 高温物体降温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18.如图所示,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 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
当把销钉拔出后,请你写出可能看到的一个现象,并进行解释。
例如:现象:活塞将向右运动; 解释:压缩空气膨胀做功,向右推动活塞。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温度计示数降低 空气膨胀对活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三章 专题一
内
能
正确区分温度、热量和内能
1.温度、热量和内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热学中,属于重难点,易
混点。中考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 2.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中温度、内能和热量关系探讨

物理中温度、内能和热量关系探讨概要:温度、内能和热量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
其中,内能和温度是状态量;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含有”“增加”等词来描述,常用“吸收”或“放出”来搭配。
要解决有关这三者的中考题,还要掌握热传递的概念、内能的影响因素等内容,所以这里题得分率不高。
解决这类题,明确三个物理量的概念是关键,还要辨析其物理意义才能突破。
热量,是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从概念可以看出,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是转移的那部分内能。
内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高温物体减少的内能叫放出的热量,低温物体增加的内能叫吸收的热量。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所以不能说“具有”或者“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够说“增加”或者“减少”多少热量,通常表达为“吸收”或者“放出”多少热量。
一、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辨析温度、内能、热量三个物理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辨析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正确理解其含义。
1.内能和温度的辨析物体温度变化,内能一定会变化。
上述可知,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变大(或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加(或减少),因此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或减少)。
所以,物体温度变化时,分子的动能就会发生变化,物体的内能就会变化。
物体的内能变化,温度不一定变化。
根据内能的概念可知,内能受质量、温度和体积以及状态因素影响,所以物体的内能变化,其他影响因素变化引起的,而温度并没有变化。
例如,晶体的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于要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内能不断增加;晶体的凝固过程,由于不断向外界放出热量,所以内能减小,而温度保持不变。
2.内能和热量的辨析首先,内能是一个状态量,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其次,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那部分内能,热传递过程中改变物体内能,即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

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温度、内能、热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专门多同学常常明白得不行,容易出错。
一、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因此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
两个不同状态间能够比较温度的高低。
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
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形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能够说,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它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集中表达,关于个别分子毫无意义。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
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
现时期要紧把握与温度的关系。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切记“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一定不变”是错误的。
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热,内能增加。
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也可能减小(想一想什么缘故?)。
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取”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二、联系:(1)温度与内能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因此物体的内能越多。
但要注意:温度不是内能变化的惟一标志。
物体的状态变化也是内能变化的标志(如晶体的熔化、凝固,液体沸腾等)。
(2)温度与热量温度反映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就越高。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
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低的物体吸取热量,内能增加。
两物体间不存在温度差时,物体具有温度,但没有热传递,也就谈不上“热量”。
论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

论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作者:陈永创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7年第09期摘要:温度、内能和热量三者间有紧密的联系,以致难以区分,导致学生面对此类问题时思维混乱,无从下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三个概念的物理意义,认清它们之间区别与联系,同时借助一些特例,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一难点问题.关键词:温度;内能;热量;区别;联系在初中阶段,同学们学习内能时必然会遇到类似于以下的题目:例: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面对这样的题目,很多同学往往觉得思维混乱,似是而非,无从下手.此考点重在考查学生对温度、内能、热量三个概念的理解,这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难点.要想真正攻克此难点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1 温度、内能、热量概念的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两个不同状态间的物体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因此可以说,温度的高低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的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表现为分子动能,分子间由于具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而具有的能量表现为分子势能.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含有”等词来修饰,其单位是“焦耳”.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对于不同的物体而言,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之外,还与质量、体积、状态有关.以水为例,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一桶水和一勺水相比较,由于单个水分子所具有的内能是一样的,由于一桶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目较多,所以一桶水具有的内能就多;水通常以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三种形式存在,固态物质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液体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固体小,分子也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较自由,气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极度散乱,间距很大,由于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分子在排列组合方式上不同,导致分子间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也不一样,当然它们所具有的内能也不一样.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热量定义的条件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因此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才能谈及热量,所以物体本身没有热量.2 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联系2.1 温度与内能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但要注意:温度不是内能变化的唯一标志.“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一定不变”是错误的.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热,内能增加.即内能增大时,其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冰熔化成水.2.2 温度与热量温度反映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热传递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两物体间不存在温度差时,虽然物体都有温度,但没有热传递,便谈不上“热量”.小结:热量是过程量,只有传递过程中才能体现,表达时只能说“传递了”、“吸收了”或“放出了”多少热量.绝对不能说“具有”、“含有”多少热量.同时热传递都遵循“高温传给低温”的规律.2.3 热量与内能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要注意:内能增减并不只与吸收或放出热量有关,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热量.做功也能是物体内能增加.例如:摩擦生热.理解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后,再来看这道题:例: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总之,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极易造成混乱.只有正确理解这三个概念的物理意义,认清它们之间区别与联系,才能在做题时得心应手去解决这一难点问题.参考文献:[1]赵凯华.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7.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则( ) 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一定是别的物体对它做了功 C.它的热量增加了 D.它的内能增加了
类型三 内能与热量 8.甲、乙两个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甲物体温度升高,乙物体温 度降低,最终甲、乙两物体温度相同,在这一过程中甲物体内能 增加了100 J,则( C ) A.甲物体的热量也增加了100 J B.乙物体放出100 J内能,热量减少100 J C.乙物体的内能减少了100 J D.热传递后,甲、乙两个物体的内能相等
__热__传__递_____,冰块的内能__增__加___,饮料的内能__减__小___(后两空
均选填“增加”“减小字的含义较多,请说出下列例子中的“热”分别指什么?
(均选填“温度”“热量”或“内能”) (1)今天天气真热呀!“热”指_温__度_____。
(2)热传递,“热”指_热__量_____。 (3)物体吸热,内能增大,“热”指_________。
17.如图所示,图甲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容器中水 温约20 ℃,热奶的温度约90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一下容器中 水的温度和奶瓶中热奶的温度,图乙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象,根据该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热传递
(1)热奶和水的温度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的。 (2)根据实验现象和图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写两条)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热传递的最后结果是两物体的温度达到相等。 (3)若不计热损失,当达到热平衡时,热奶放出的热量__等__于___(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吸收的热量。 (4)针对实验现象和图象,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请写一条。 高温物体降温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类型一 温度与内能 B
1.关于温度、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 B.1 kg 0 ℃的水和1 kg 0 ℃的冰内能相同 C.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能发生热传递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D 2.关于温度、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 变 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要升高 D.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B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B.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要吸收热量 C.冰熔化过程中,内能不变 D.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
16.《舌尖上的中国Ⅱ》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 四川的腊肉、香肠受到人们的青睐,火锅更是以麻、辣、鲜、香吸 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在比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B.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 C.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D.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位是“摄氏度”
体内能减少。物体吸
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即物 收热量,内能一定增
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 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内能 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 (如晶体熔化、液体沸
和,是一个状态量,用 腾过程);物体放出热
“具有”修饰
量,内能一定减少,
用来量度内能的改变,即 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 体熔液凝固过程) 的多少,是一过程量,要 物体内能增加,可能 热量 用“吸收”或“放出”来 是吸热,也可能是外
C 9.在热传递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计热量损失,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 B.实质上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C.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D.传递的内能多少叫热量
10.如图所示,夏天我们常常将饮料和冰块放在一起,制作冰镇 饮料。这是因为饮料和冰块的__温__度___不同,两者之间发生了
5.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冷热程度能反映的是 C
() A.物体运动时动能的大小
B.物体势能的大小 C.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D.分子势能的大小
类型二 温度与热量 6.关于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热量 (4)摩擦生热,“热”指__________。
内能
12.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
以判断:物体t2时的内能__小__于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 于”)t3时的内能,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晶__体__熔__化__时__吸__热__,__内__能__增__加。
D 13.(九江一中模拟)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D.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以为零,但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
B 14.(威海中考)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 D.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B 3.关于温度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0 ℃的冰块也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内能减小,温度不一定降低 D.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减小
4.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下 D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物体内能最大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比t3时刻内能小 D.t1时刻分子动能比t2时刻大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第十三章 内 能 专题一 正确区分温度、热量和内能
1.温度、热量和内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热学中,属于重难点,易 混点。中考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 2.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 量
区别
联系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不能 温度升高,物体内能
温度 “传递”和“转移”,单 增加;温度降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