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温度、内能、热量

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D)温度很低的物体没有内能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
3.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这 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身 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固)。这 时,物体虽然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但温度却 保持不变。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 内能一定增加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D)。
2.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改变,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 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即物体 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 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 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物体吸 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因此 物体吸热或放热,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热量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过程。例如两个物体之间发 生热传递,高温物体放出了50J的热量,表示它的内 能减少了50J;同样低温物体吸收了50J的热量,则内 能增加了50J,实际上就是50J的内能从高温物 另外要注意的是热量是一个过程量,而内能是状态量, 因此我们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
例6、一个物体的温度不变,那么( D) 、一个物体的温度不变,那么( A它的内能一定不变 B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它的内能一定不变 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C它的内能一定减小 D它的内能可能增大 它的内能一定减小 它的内能可能增大
1. 温度高的物体,它的内能一定大 温度高的物体, 2. 温度高的物体,它含有的热量多 温度高的物体,
温度、热量及内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温度、热量及内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诀窍:三角图上一肯定,只有温变内能变;浅释:如图所示,是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图,界定词“一定”、“不一定”很明显,无论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一如何变化,其他量只有一个是肯定的——“一定”——物体的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总是一定增加(减少);其余的无论怎样变化,全部都是界定词“不一定”。
详解:温度、热量和内能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是初中学生学习热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又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学生要能够在各类考试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不仅要正确理解和掌握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含义,还应该具备必要的方法和技巧。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宏观认识),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微观认识)。
温度只能说成:“是多少”、“达到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还有做功,因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吸热或放热)两种,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等。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是物体之间在热传递(吸热或放热)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
热量只能说成:“吸收多少”、“放出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水沸腾、蒸发;内能也不一定增加,比如吸收的热量全都用于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少(特别是后者最容易出错)。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成:“有”,而不能说成:“无”;内能可用:“大”、“小”来比较,而不能说成“高”、“低”。
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水沸腾,同样也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因此必须注意:内能改变时,要考虑到温度不变的情况,即:在熔化、在凝固、在沸腾过程中的物体的内能虽然在改变,但温度却没有变化。
也就是说,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温度升高(降低);在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但温度却不变。
焓,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

焓,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
物体的温度升高,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质量,状态不变,温度高,内能大) 物体的温度升高,则物体一定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升高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
物体内能增大,则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物体发生了物态变化,或质量改变了。
)
物体内能增大,则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大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物体吸收热量,则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熔化时,则物体的温度不变)
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吸热时可能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增大。
)
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把空气中的氧气物质燃烧化为火焰传递热可导致物质融化融解高到极致便毁灭物质(质量)能量一切。
温度低到一定程度便可以与水或空气或身体(血液)中的水分凝固成冰传递冷,冰冻可导致物质碎裂,冷到极致可碎裂物质质量能量一切危及生命的都可以改变物体的移动(运动)速度。
分子动理论 内能 比热容

内能、比热容辅导一、对知识的理解(一)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1.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物体内能的变化,引起温度的变化。
物体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2.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吸收或放出了热量;物体吸热或放热,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3.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变化,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了,温度改变了。
(二)对公式Q = c m△t的理解1、当c 、m一定时,Q与△t成比。
2、当c 、△t一定时,Q与m成比。
3、当m 、△t一定时,Q与c成比。
4、当Q 、△t一定时,m与c成比。
5、当Q、m一定时,△t与c成比。
6、当Q 、c一定时,m与△t成比强调:c是物质的比热容,只与物质的有关,而与Q、m、△t 。
计算物体吸放热时要注意:△t是物体温度的,而不是物体的温度。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的理解1、热传递的实质是。
并且两物体存在。
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质是与的转化。
并且两物体存在。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其实质是能转化为能;典型例子: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其实质是能转化为能;典型例子。
二、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某汽车的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散热器中水的质量为5kg,水的温度升高10℃时吸收的热量是J.2、冬天手冷时,人们总喜欢双手搓几下就感觉暖和,这是利用使手的内能增加.3、质量为80kg的运动员在某次训练中排汗0.7kg,假如汗水均从身上蒸发掉而没有流掉,这将导致运动员的体温约℃,内能改变了J.人体主要成分是水,可认为人的比热容和水的相等,每千克汗水汽化所需吸收的热量为2.4×106J.4、摩擦生热的过程实质上是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5.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
这是由于做功,使锯条的内能,温度。
6、压缩气体时,气体的内能会,气体膨胀时,气体的内能会。
内能热量温度三者关系辨析

内能热量温度关系辨析一.从概念上分析内能是指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热量:是指物体之间存在温差,使物体之间的能量产生传递,所以说热量是一种过程量,所以热量只能说“吸收”“放出”。
不可以说“含有”“具有”.而该传递过程称为热交换或热传递.热量的单位为焦耳(J).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二.辨析区别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联系1.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2.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物体不对外做功),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3.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液体沸腾时,温度的不变,内能增加.还有外界对物体做功.4.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量问题.5.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6.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无关.练习.判断.1、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热量.( )2、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3、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会增加.( )4、物体的内能增大时,它的温度就会升高.( )5、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6、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答案解析1.×.因为物体温度升高,除了热传递,还有可能是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2..×.晶体熔化,液体沸腾,内能增加,温度不变.3.√.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加.4.×.晶体熔化现象.5.×.液体沸腾,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是温度不变.6.×.还可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温度增加.。
物体内能、温度。热量分析(很重要很全面)

考点名称: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区别: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即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高低、状态、体积大小都有关系。
热量: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因此与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不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一个物体有内能,但不能说其具有热量或者含有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只能用热量来表示;热量是过程量,就是说,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等;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
联系:物体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传递热量的多少可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将发生改变,但它的温度不一定改变。
内能增加,但温度却保持在0℃不变;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
可以总结为一个物体温度改变了,其内能就一定改变,但内能改变时,其温度不一定改变。
概念辨析法区分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方法指南:①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②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物体不对外做功),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等。
③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0℃的冰变成0℃的水;也不一定吸收了热量,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④物体本身没有热量。
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量问题。
⑤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
⑥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B.物体的温度越高,扩散运动越剧烈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试题分析:热量是过程量,就是说,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等;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
认识内能、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

正确认识内能、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在热学中,内能、温度、热量是本质不同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同学们往往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把它们区别开来。
内能: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它既包括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势能,还包括分子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
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后两项不发生变化。
所以我们所说的内能一般指前两项。
由于分子的动能与温度有关,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势能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分子间的作用情况和分子的数目有关。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动能越大。
热量: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它是一个过程量,是量度热传递中内能的变化量。
1. 温度和内能的关系温度从微观上反映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它与物体分子动能有关,物体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它的温度就越高。
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快,它的内能增加;反之,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但是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当物体的温度不变时,内能可能不变,但也可能减小或增大,例如0℃的水凝固成0℃的冰(或0℃的冰熔化成0℃的水),虽温度不变,但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发生变化,故内能也发生变化。
二是物体的内能不仅与它的温度有关,还与分子数目、物质的种类以及分子间的距离等有关,因此要注意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多。
例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C))(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2. 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量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例如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高温物体放出了50J的热量,表示它的内能减少了50J;同样低温物体吸收了50J的热量,则内能增加了50J,实际上就是50J的内能从高温物体传给了低温物体。
热量温度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热量温度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热量、温度、内能是热力学中重要的概念。
热量是指能够流动到物体之间的能量,单位为焦耳(J)。
温度是表征物体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单位为摄氏度(℃)或开尔文(K)。
内能是指物体内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能,单位为焦耳(J)或千焦(kJ)。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热量=温度×热容×物体的质量
其中,热容是物体吸收或放出单位热量热量时的温度变化,单位为焦/(千克·℃)。
上式表明,温度、热容和物体的质量是决定热量大小的三个因素。
而内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温度和物体内粒子的数量。
温度越高,粒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内能也就越高。
因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创新微课
练习1.若A、B两物体之间没有热传递,正确的解释是( C ) A.两物体所包含的热量相等 B.两物体的内能相等 C.两物体的温度相同 D.两物体没有接触,且都处在真空中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创新微课
练习2.关于物体的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多 B.温度高的物体其热量必定多,内能必定大 C.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其内能将减少,内能小
的物体其内能将增大 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量度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小结 温度
创新微课
状态量
内能
热量 过程量
同学,下节再见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 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比热 容)、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 有关
②内能、热量:热量是用来 衡量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 多少的 ③温度、热量:热量与温度 的变化有关,在不发生物态 变化时,物体吸收热量,内能 增加,温度升高;物体放出热 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注意:温度不能“传”,热量不能“含” 吸热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的熔化、水的沸腾) 升温不一定吸热(也可以通过做功实现)
题后反温思 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例题: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一个铁块的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大 B.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 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D.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
创新微课
反思:温度、热量、内能都是热学部分的重要概念。弄 清这几个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易错点拨
创新微课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内能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表示由于热传递而引起的变化过程中 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改变量。
如果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可言,但此时仍有内能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创新微课
变式训练������ 对于热量、功、内能三个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热量、功、内能三者的物理意义等同 B.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 C.热量、功、内能的单位不相同 D.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状态决定的
创新微课 现在开始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创新微课
概念 区别
联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温度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其实 质是:反映了物体内部大量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 度
①温度、内能:温度是影响 内能的因素之一,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 少
内能 热量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 物体都具有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