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公开课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教案设计

槐乡五月教案设计第一篇:槐乡五月教案设计槐乡五月教案设计(市级公开课)教材简介: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主要写洋槐开花的五月槐乡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以及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不枝不蔓,相得益彰,使“花美人更美”这一主皆自然地生发开去。
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目标预设: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感受槐乡的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感受五月槐乡的清香,甜美。
设计理念: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神聚,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这一主旨自然地生发开去。
基于教材的特点,在教学本文时,我将重点定位在从美入手,借助网络环境设置一个特定情景,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积累美,将这种美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优势,倡导自主、协作的学习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课堂上不折不扣地让学生做到读书为主,读原汁原味的课文,最终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越读越会读。
最终达到语言的内化,这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广大语文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设计思路: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中国,有“茶乡”,因为那里盛产茶叶;有“橘乡”,因为那儿的柑橘远近闻名。
还有一个地方,那里每到五月份,到处就会开满了洁白似雪,芳香醉人的槐花,真美啊!于是,人们称这个地方为——槐乡。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槐乡去细细地欣赏那里的美景吧。
槐乡是因为槐花多而得名“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孩子们的季节。
”(出示)二、整体感知课文,直奔中心 1.指名朗读、齐读2.课文中哪些自然段主要写了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哪些自然段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谁来告诉老师?(1、2~3)(一)理解“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1.课文中作者用生花妙笔写下槐花盛开的情景,在这美妙的文字中,你最喜欢朗读哪一个句子?(自读段1,画)并说明原因。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槐乡五月》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槐乡五月》公开课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写洋槐开花的五月槐乡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以与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不枝不蔓,相得益彰,使"花美人更美"这一主旨自然地生发开去.学情分析:这篇课文可借助挂图感知槐花的形象.引导学生赏读文中如同诗一样美妙的句子,让学生感悟五月的美丽景色,以与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咀嚼,读出滋味来.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写重叠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与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教学重难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以与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理解文中难理解的词语.3、指导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寒假刚刚过去,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假期里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儿呀?谁能来说说,你都去了哪儿,看到了那些有趣的东西?你们的见识真多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呀.以后有机会大家一定要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上课>今天,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到五月的槐乡去走一走、看一看.板书课题,学生与老师共书写生字"槐".注意指导"槐"左窄右宽、撇和竖要一样高,竖弯钩要写的舒展些,撇折点要靠上些才好看.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二、预习展示过渡:同学们课前预习过课文了吗?1、检查预习效果.〔这些生词会读吗?〕〔1〕出示词语.酿出、熏醉、醇香、挎走、俊俏、衣襟、肩头、披散、大大咧咧、摆出、瑞雪初降、维吾尔族、玉雕的圆球儿、风打的旋儿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指导读好多音字:旋儿、咧、披散等.〕〔2〕指导读好叠词.〔课件出示叠词.〕观察一下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哪?指名读,学生读正确,还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吗?同学们的词汇真丰富呀!不简单.试着记一记,看能不能记住它们,记住了它们以后就能很好地运用到你的写作中去.〔3〕指导读好长句子.〔课件出示不带分割号的长句子.〕看,这个句子比较长,能读好它吗?指名读,对于较长的句子有适当的停顿就会很容易读好了.〔课件出示带分割号的句子.〕请刚才那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试一试.齐读一遍.别管多长的句子只要我们掌握了方法一样能读好.课件出示句子: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三、指导感情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洋槐开花的季节,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看你能够看到些什么?闻到些什么?看看谁读的认真,观察的仔细,记得准,说的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都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完,师总结,同学们交流了这里的花和人.〔板书:花人〕2、默读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再次走进槐乡走进洋槐开花的季节,用心看,用心想,你觉得这里的花和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可以把读书感受在书边上写一写,可以是一个词、两个词,也可以是一个字或者两个字.生默读.读后交流,把学生感受到的词让学生写在黑板上.3指导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过渡:指着板书,槐乡花多、香、美,槐乡的孩子人情好客、有口福.请同学们选择你印象最深的部分认真读一读,练一练,读出你的感受.读好了就举手示意老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举例说明:如,你喜欢花多的句子,就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花的多等.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先说说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再来读读有关语句,看能不能读出这种感受?我们先来交流描写花的这一部分吧.那些同学对这里感受最深哪?学生自由交流,边交流边指导感情朗读.谁还对其它方面感受最深?指名交流,大家认真听,看他能不能把对读出来.<提示感情朗读的方法,要一边读一边相像.>四、总结.这里的花美、人更美,所以作者由衷地赞叹,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槐乡五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抓住重点段落理解人物的情感.3、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槐乡,内化语言.教学过程: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槐乡五月》.一、学做小导游.槐乡的景美如画,槐乡的孩子多么幸福快乐!同学们想不想做一回槐乡孩子?五月,洋槐开花的季节,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你能不能做回小导游来介绍一下槐乡的特色哪?当好小导游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课件出示做好小导游的要求.〕师读一读要求,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解释一下.请同学们自己练一练,练好了可以同桌互相说一说,让同桌给你提提建议.谁当得好就会获得由老师颁发的优秀小导游证.学生自由练习说话,师巡视指导.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同桌两个谁说的好啊?指名三位同学到台前来,一个一个的展示.师要与时有效的评价.各小组讨论展示.评价:1、你介绍的真好,下次我们来旅游还请你当导游.2、你口齿清楚、态度亲切,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导游.3、你们槐乡实在是太美了,谢谢!4、槐花饭真让我们垂涎欲滴,我们一定要尝一尝.二、指导写字.过渡:课文读好了,当小导游也说好了,能不能把生字写好那?下面我们来写写生字.课件出示:咸蒜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两个字,说说想要写好它们要注意些什么?〔提示学生写字要七分看,三分练.〕学生说完,师范写,边写边说说注意事项.学生描红,在作业本上认真写一遍这两个字,觉得写的不好看可以再写一遍.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写的字.〔注意评价字的间架结构.〕找两个写得好的,一个写得差的,写得好的,老师评价,差的学生评价.如果有时间让学生把剩余的生字描红再写一写.把展示环节放到最后.同学们一定要认认真真写字,堂堂真正做人!三、作业:同学们,我们读好了课文,当了小导游,又写好了字,大家的收获很多.课下,〔课件出示作业环节〕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槐乡、喜爱槐乡,请给槐乡设计一条欢迎标语或者广告词,给令人神往的槐乡作个宣传吧.。
槐乡五月教案(优秀6篇)

槐乡五月教案(优秀6篇)槐乡五月教案篇一教学要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五月槐乡的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刚才老师闻到一股清香,不知你们有没有闻到,好香呀!这是槐乡的槐花开了,此时,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之中。
这美丽芳香的洋槐之花,给槐乡孩子带来了甜蜜和欢乐,你们想不想也去享受一番。
那我们去看看五月洋槐开花了板书:(槐花)开得怎样?二、学习第一段1、看图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下这美丽的槐花。
点击课件2、自由读。
师:读了课文,看了图你喜欢读哪几句话?为什么?点击课件(相机出示句子:槐乡的山山哇哇,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小辫。
)3、指名读。
读了这句你能说说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4、指导朗读。
你们喜欢槐花吗?谁来读读。
从这句花里读懂了什么?板书:花多色白花形可爱5、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可以听出你们槐花,难怪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劈啪啪点击课件(相机出示)(孩子们跑来了,满足。
)6、师:谁喜欢读这句话。
指名读。
你体会到了什么?(白生生、喜盈盈、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喜悦之情,满足之感。
孩子们勤劳可爱。
)板书:勤劳可爱7、这白白的花儿像小辫一样挂在枝头,这难怪蜜蜂喜欢,孩子们满足,槐花还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呢?点击课件出示句子(桌上浓香浸在香海中。
)8、师:谁喜欢读这句话。
这里有个省略号,它表示什么?从这句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花香9、填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n);有的槐花(),近看()。
10、谁喜欢读这一小节。
师:从你的朗读中听到了槐乡孩子勤劳可爱,槐花又白、又香、又美。
是呀!槐乡还有比槐花更美的呢?我们来自由读第二小节。
三、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你读懂了什么?(槐花香气醉人)那些词中体会到的?(傻乎乎、卧在、不想回家)3、课文那些句子写了槐乡孩子热情好客?板书:热情好客4、指名读。
槐乡五月教案(优秀4篇)

槐乡五月教案(优秀4篇)槐乡五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的美好,槐乡孩子们的纯正、好客、热情。
2.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去槐乡走了一走,初步领略了槐乡的景色,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走进槐乡细细地欣赏那里的景色。
二、抓全文的中心句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2.引导学生交流: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指名读齐读三、细读品悟写“槐花”的语句,感受美丽的景色。
1.请你自己读读第一三自然段,槐乡的槐花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引导学生交流:(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到槐乡槐花的“多”。
并指导读好语句。
◆槐花很“多”。
语句:五月,洋槐开花了。
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语句:有的……有的……语句: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语句: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另外,槐乡的人们还把槐花蒸过晒干;制成槐花新蜜;用槐花一起做饭,也可以看出槐乡的槐花很多。
(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语句及词语中体会到槐乡槐花的“美”。
并指导朗读好句子。
◆槐花的“美”语句: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zu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词语:瑞雪初降白茫茫结合看图,想象体会槐花的美。
(3)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到槐乡槐花的:“香”。
并指导朗读好句子。
◆槐花的“香”语句: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语句: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只要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
语句:……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语句:……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
(4)引导学生从课文词语句子的描写中体会到槐乡槐花的“甜”。
槐乡五月教案

槐乡五月教案槐乡五月教案协议一、协议方1、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1 能准确认读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2 能通过朗读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槐乡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
111 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112 掌握生字词的书写和读音。
2、难点21 体会作者对槐乡五月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211 理解文中一些含义较深的句子,如“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四、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2、讲授法教师对重点词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槐花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2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2 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重点强调易错字的读音和写法。
3、精读课文31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思考每段的主要内容。
32 重点讲解文中描写槐花美丽景色的段落,让学生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妙处。
33 组织学生讨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句话的含义。
4、总结归纳4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槐乡五月的特点。
42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槐乡五月的感受。
5、拓展延伸51 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描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
52 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描写乡村美景的文章,拓宽阅读视野。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生字词书写、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槐乡五月》教案设计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
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的生发开去。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
第二自然段写被香气熏醉的孩子们尽情享受槐花饭的香甜。
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用槐花装扮自己,表示他们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第四自然段总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录音、挂图、小黑板、学生每人准备一串槐花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槐花)同学们,这是什么?仔细观察,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实物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对槐花的美、香有个感性认识。
)你知道槐树几月开花吗? 2、板书课题 3、针对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槐乡五月什么样子?那里的槐花什么样子?) (二)初读课文,解答刚才的疑问。
(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交流:从刚才的阅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刚才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了哪些“拦路虎”(生字词)?想办法赶跑它。
5、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划出生字词,并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
(选择自己的喜欢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13篇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13篇《槐乡五月》教学设计1一、个性阅读,感受“飘香的季节”,赏槐花之美,品语言之神韵。
1、自主探究感悟美。
对这样一篇诗一般的美文,不同的孩子感受各异。
我让学生们通过个体自主感悟,说说槐乡的槐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自行体会槐花的多、白、美、香的特点,再使学生有目的地品味文中优美的文字,体会不同的感受。
2、感情朗读品味美。
我曾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读是基本手段,读是综合,读是表达,把读变成一种理解,一种评价。
”我觉得这话非常有道理。
课文诗一样的语言直接激发了学生感情朗读的欲望,欣赏着美丽动人的槐花,伴随着舒缓轻柔的音乐,学生静心朗读体味,通过个体领悟读、集体感受读、男女比赛读,让自主体味后的朗读,读出文的意境。
3、个性想象表达美。
本篇课文对槐花的描写,留下了许多艺术的“空白”,比如“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每个孩子心目中都有“自己的槐花”,教学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现槐花开放的远景和近景,让学生展开充满诗意的想象,对槐花之美进行再创造,这是对课文语言文字的进一步理解和提升。
二、创设情境,领悟“孩子的季节”,感孩子之美,悟乡村之蕴意。
如果说感受“飘香的季节”是本文重点的话,那领悟“孩子的季节”则是这篇课文的难点。
怎么让学生体会到槐乡孩子的好客、能干、可爱其实就是孩子在这一季节里快乐的表现,怎么让学生明白这槐乡五月就是孩子们欢乐的季节、喜爱的季节、自豪的季节呢?对于年龄较小、较好动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先让他们去感受槐乡孩子那些可贵品质,再从中去体会槐乡孩子快乐的话,这无疑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我想,何不让他们自己去亲身体验一下做槐乡孩子的快乐呢?为此,我创设情境,让同学们一起走进槐乡,当一回槐乡孩子,说说自己在这个季节里心情怎样,都做了些什么?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课文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所见所闻,所做所想。
槐乡五月教案

槐乡五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写出和“白茫茫”类似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4、体会作者对槐乡五月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槐乡五月的美。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1)感受槐乡孩子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槐乡的赞美之情。
(2)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语言训练。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五月,当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的时候,有一种花也悄然绽放了,那就是槐花。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槐乡,去感受那里独特的五月。
(板书课题:槐乡五月)(2)出示槐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槐花的样子,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出示生字词:白茫茫喜盈盈傻乎乎甜丝丝香喷喷白生生坡坡岗岗瑞雪初降酿蜜挎走浸在熏醉陈醋蒜泥)(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交流讨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课文描绘了槐乡五月美丽的景色和槐乡孩子快乐的生活。
3、精读课文,感受槐乡五月的美(1)学习第一自然段①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槐花美的句子。
②交流:“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引导学生理解“瑞雪初降”“白茫茫”,感受槐花的多和白)“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槐花的形态美)③指导朗读,读出槐花的美。
④仿照“白茫茫”,说一说类似的词语,如绿油油、红彤彤、黄澄澄等。
(2)学习第二自然段①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槐花的什么?②交流:写了槐花的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槐乡五月教案设计
设计思路: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中国,有“茶乡”,因为那里盛产茶叶;有“橘乡”,因为那儿的柑橘远近闻名。
还有一个地方,那里每到五月份,到处就会开满了洁白似雪,芳香醉人的槐花,真美啊!于是,人们称这个地方为——槐乡。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槐乡去细细地欣赏那里的美景吧.
槐乡是因为槐花多而得名“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孩子们的季节。
”(出示)
2.课文中哪些自然段主要写了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哪些自然段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谁来告诉老师?(1、2~3)
二、细读第一段——欣赏槐花之美,理解“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1、请你们边听老师读第一自然段边欣赏画面,想一想:五月的槐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圈划出描写槐花的词句。
★槐花多
“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
·说说你的感受。
哪些词语写出槐花多?
·山坡上,小溪边,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槐花,一眼望不到边。
真——多呀!
谁来读好这句话?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槐花世界。
★槐花美
你有什么感受,美在哪儿?
·洁白晶莹,美啊!“抱”字说明什么?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美。
谁来读读远看的槐花。
槐花还美在哪儿?
·见过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儿吗?微风吹过,一条一条的槐花摇晃的姿态一定很美,谁来读读近看的槐花?
槐花千姿百态,作者欣赏槐花,有的远看有的近看,观察得多仔细啊!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体会槐花姿态的美。
作者把槐花写得这么美,用了什么好方法?用上了拟人、打比方,槐花的姿态就更生动了。
你们欣赏欣赏槐花,又像什么呢?
★槐花香
在这句话中找找,都有哪些香的词儿?
谁来读一读“清香、醇香、浓香”这三个词,要读出不同的感觉来。
你读得真好,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么读?
再连起来读读这三个词语。
越来越香,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从这个“浸”字你感受到了什么?能读好这句话吗?
★这么美,这么香的槐花,把谁吸引来啦?
谁来读一读这诗一般的语言。
你读出了小蜜蜂的快乐,孩子们心中的喜悦,真好!
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快乐吧!
五月的槐乡满眼是树,满树是花,香气浸到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难怪课文这样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捧起书本,让我们美美地读第一小节。
三、细读第二段——感受槐乡风情,理解“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1、在这样一个槐花飘香的季节里,你来到槐乡,你最想干什么?
2、槐乡的孩子和你们想的可都一样,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把那些有意思的镜头拍摄下来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3小节,找一找有意思的镜头。
1、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交流:
(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A、为什么傻乎乎地躺在这儿啊?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香啊?(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享受?你能做一做熏醉的表情吗?
让我们带着陶醉的表情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B、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槐乡的孩子会怎么做?(请他回家吃饭)
3、谁想来给我们演一演这情景?(一位演被香气熏醉的“他”,一位演槐乡孩子)
(1)我想问一问好客的槐乡孩子,你会请他吃什么饭?想请他吃什么口味的槐花饭?(转问其他的槐乡孩子)咸的槐花饭是怎样做的?
还想请他吃什么口味的?
那甜的槐花饭又是怎样做的?
4、同学们想吃槐花饭吗?我们一起看看吧!(课件出示)
看着这么美味的槐花饭,真让我们直流口水,你想吃什么口味的?(个别读,分口味读)
同学们,这短短的两个句子有5个本课的生字,其中我们看蒜字的笔画比较多,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还有一个生字在书写的时候很容易弄错-“咸”,(边写边说)这个咸字啊,吃一小口就很咸啦。
(拿起笔在书上描红咸字)
让我们把这两个句子再读一读吧。
5、除了想吃槐花饭,你们还想用槐花来做什么好吃的?
6、睡足了槐花觉,吃饱了槐花饭,不得不回家了,临走时,(引读)槐乡
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凉的槐花新蜜。
7、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感受到了槐乡的孩子怎样?(板书:热情好客)
8、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他们的热情好客。
9、难怪作者会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第三自然段
1、过渡:槐乡的孩子是多么热情呀!你瞧,他们来了,他们笑得合不拢嘴。
(出图)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谁来说说小姑娘为什么这么高兴?
3、交流:槐花使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
(1)(出示句子)槐花让小姑娘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女生齐读)
A、“衣襟“是哪儿呢?从插图找找,小女孩的衣襟是哪儿?在自己身上找一找?(衣领下边,胸口这部分就叫衣襟)同学们,借助课文的插图,我们也能读懂词语,这个学习方法多便捷呀!
B、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打扮自己?戴上这美丽的花儿你的心情怎样?
有了槐花的装扮,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来,女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C、是呀,槐乡的小姑娘们就像你们一样,用花打扮自己,她们戴着槐花飘到哪里,哪里就到处是香味。
她们的心里是快乐的,高兴的,高兴得要飘了起来。
作者为什么要用“飘”,而不是用“跑”呢?
(一个是香味:随风飘动。
二个是形容人的心情,飘飘欲仙,心情非常愉悦)讲得好时立刻请她读: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吗?
D、小姑娘们,五月是你们的季节,让我们美美的读读这句话?(指读、齐读句子)
(2)小姑娘漂亮了很高兴,小小子为什么也高兴?
出示: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
她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就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
A、小小子们是怎样吃槐花饭的?“塞”
你能做一做“塞”的动作吗?
作者为什么要用“塞”而不是用“放”?(体会两个动词的不一样-吃得多、吃得急、很随意)
B、一个“塞”字让我们体会到了槐乡孩子的那种大大咧咧,这个词语用得多妙呀!
C、谁来当一回这槐乡的小小子?(指名读、齐读)
大大咧咧的小小子生吃槐花确实算得上槐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听了你的朗读,槐花甜丝丝、香喷喷的,槐乡的小伙子可真有口福啊。
4、女孩子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姑娘一样,用槐花装扮自己,变得更漂亮(引读第二句)
5、男孩子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小子,到槐树下大饱口福。
(引读第三句)
6、槐乡的孩子还真是快乐、幸福,让我们和槐乡的孩子一样,带着快乐的心情试着把第三自然段来背一背。
女孩子背第二句,男孩子背第三、第四句。
7、瞧这槐花给槐乡孩子带来了多少的乐趣呀!难怪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引读)
8、对于槐乡的孩子来说,五月的槐花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甜
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饭,更是无穷无尽的乐趣。
让我们由衷地赞叹:引读第四自然段。
9、课文学到这儿,你想对槐乡说些什么?你想对槐乡好客的孩子说些什么?
10、让我们怀着对槐乡的无限向往以及对槐乡孩子的无比羡慕,把《槐乡五月》再美美地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