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病分析(下)国内外慢病管理现状及MTM模式

中国慢病分析(下)国内外慢病管理现状及MTM模式
中国慢病分析(下)国内外慢病管理现状及MTM模式

中国慢病行业分析(下)——

国内外慢病管理现状及MTM模式探索

近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的爆发式增长,导致管理和治疗患有多种慢病的患者面临挑战。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本文通过了解中美慢性疾病的现状与管理方式,探讨MTM服务在国内应用的可行性。

一,MTM服务模式

90年代美国兴起的一种由专业药剂师提供的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即药物治疗管理MTM (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MTM管理旨在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的服务。 服务内容包括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普及用药规则,保证用药正确性,减少药物浪费,全面认知不良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案等内容。另外从药物治疗审阅、个人用药记录、药物相关干预计划、治疗记录、治疗跟进和五个步骤保证MTM的全面性。

二,国内外患病慢病现状分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数据显示,每年慢性疾病会夺去约3800万人的生命。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推测,在未来

10年内,全球慢性疾病将带来47万亿的经济冲击。

(一)美国慢病患病现状及管理模式

1. 慢性疾病患病现状

在美国,每十个成年人中有六位患有慢性疾病。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癌症和糖尿病等是美国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他们每年推动美国3.3万亿美元医疗保健消费。 根据美国控制疾病中心(CDC)的调查数据表明,每年造成大约170万美国人死于慢性病。事实上,现今四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患有两种或以上的慢性病,超过一半的老年人患有≥3种慢性病。 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类型的共病发生率可能也会大大提高,据美国目前人口统计,从现在起到2029年,每天约有1万美国人步入65岁老年人大关。因此合并症患者的总数只会有增无减。据悉,慢性病就占医疗总支出的75%左右;在公众保险方面,慢性疾病的医疗费用占比超90%,医疗补助占比超80%。因此,管理和预防慢性疾病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以为公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为基础,提高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

2. 慢病管理方式

美国采用MTM管理模式,药剂师在药物治疗审阅期间会回顾患者所有的用药记录,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和营养剂。药剂师通过了解个人用药记录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吃重复,过量或相克药物。从而保证用药依从性。这项服务对年迈老人,患有多

种慢性疾病人群,以及吃多种药物的患者尤为重要。

自2014年开始,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将MTM 服务包含在医疗保险D部分中,大大增加了服务可提供的范围。这项服务对所有符合三大标准的D部分保险购买者免费提供。参加者需要至少有2种以上慢性疾病缠身,同时使用多种由D部分保险覆盖药物,并且这些药物的年度自费预期成本需超过一定价格(2018年为3967美金,2019年为4044美金)。

(二)我国慢性疾病现状及痛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新生儿疾病研究所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经济条件好转导致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中国健康状况的“分水岭”,慢性疾病已经取代传染病成为中国14亿人口早年死亡的重点原因。其中,心血管疾病、中风、肺癌和肝癌取代了下呼吸道疾病和新生儿疾病,成为更容易夺取生命的疾病。

1.居民慢病发病呈现增加趋势,疾病负担增加

造成这种改变的原因和快速城市化发展,高盐高脂肪饮食,久坐少运动,空气污染等方面脱离不了联系。尽管健康和医疗保险的进步降低了人们对肺炎、腹泻、流感和新生儿疾病这些与传染性有关的“快速疾病”的死亡率,但是不良的生活作息却将慢性疾病悄然带上了台面。 自2000年以来,糖尿病的发病率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变得更

加快速。全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50%,由2000年的4206例增加到2017年的6336例。据统计,目前有大约6.3%的中国人口患有糖尿病。相当于大约9000万人口。值得一提的是,在台湾,超过十分之一的患有糖尿病。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周脉耕曾在2018年慢性病与信息大会上演讲过:“目前中国的慢性病的流行趋势是非常严峻的,慢性病在死因谱里占比为86.6%而在患病这块也占比达到70%。整个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也将会进一步的增加慢病的负担。”他提出,健康中国建设主要还需慢病防控。国家也提出了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慢病管理策略,所以慢病防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 我国执业药剂师需求紧迫

截至2018年,我国已经进行了二十多次全国执业药师资格统一考试。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数据,截至目前,全国执业药师注册人数为495565人,环比增加了6180人。每万人口执业药师人数为3.6人。 其中,89.9%注册于药品零售企业,注册于药品批发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和其他领域的执业药师仅为33945、3379、11675和334人。这一数据表明,多数药剂师在考出资格证后只局限于药品零售企业。目前,全国执业药师仍存在巨大缺口。尽管通过率在逐年升高,每年参考及拿到药师资格证的人数却在逐年下减,总体上,我国药剂师通过率不到20%,提示我国目前对执业药师的需求更加紧

迫。

综上所述,全球范围慢病患病率持续升高,面对这样的形势,美国是怎么做的?目前已经获得了美国政府的认可,作为医疗保险D部分药物福利的一部分,用于帮助患者管理其慢性疾病和相关治疗药品。调查表明,MTM服务在降低药物相关问题发生率,提高用药依从性和降低治疗费用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还缺乏专业系统的药物治疗管理方案,未来可借鉴其他国家经验,考虑由药剂师介入这一服务,在提高药剂师人才利用率的同时,提升慢性患者生活水准,降低了慢性疾病多带来的医疗成本。

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研究现状及启示要点

?综述?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研究现状及启示 李桂蓉 621000四川省绵阳,绵阳市中心医院眼科 DOI: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6.08.040 【摘要】 慢病的健康管理是目前医疗延伸服务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本研究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慢病健 康管理的发展、慢病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国内现行慢病健康管理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认为慢病健康管理需要 明确对象与标准、建立多方联动的信息化机制、以政府和法律为保障的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多部门联合的分 级诊疗实施,试图为慢病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慢病; 健康管理 Thesituationandenlightenmentofmanagementandresearchonchronicpatients'healthLiGuirong. 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MianyangCentralHospital,Mianyang,Sichuan62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Atpresent,healthcareforchronicdiseasesisthehighlightofmedicalextendedserv- ice.Thearticlehassystematicallydemonstratedthedevelopmentandmanagementmodesofhealthcareforchronic diseasesbothathomeandabroad,andalsoraisedvariousproblemsinthecurrentmanagementmodel.Itisnecessary tofindthecorrectobjectsandstandards,andbuildaninter-connectedandall-roundmechanismbasedoninforma- tionandapowerfulgrass-rootmedicalgroupbackedupbythegovernmentandlaw.Wecallfortheclassifiedimple- mentationbyjointeffortsofalldepartmentstoprovidevalidtheoriesforhealthcareforchronicdiseases.【Keywords】 Chronicdisease; Healthcontrol 慢病已成为21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1]。慢病健康管理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导,通过对慢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提供系统、全面、全程、连续、主动、综合的健康管理措施,以促进健康,延缓疾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从而延长人均寿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管理模式[2]。慢病健康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20世纪80年代形成体系并迅速在英国得到推广[3-5]。慢病健康管理对象主要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疾病[6]。因其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低知晓率和控制率特点,给国家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成为了目前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 1慢病需求的增加推动慢病健康管理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使得越来越多的病种归入慢病的范畴,人口老龄化趋势导致越来越多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和伴随多种疾病的老年人增加,因慢病而引起的发病和死亡比例呈直线上升趋势。预计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负担来自慢病问题[7-8]。我国在医疗卫生改革中将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费用、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等作为改革措施[9],使得更多的慢病患者无法在医疗机构享受医疗服务,催生并促进了慢病管理学科和延伸护理的建立与持续发展。国家卫计委出台的《中国慢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10]提出:关口前移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拓展服务以及时发现管理高风险人群;规范防治以提高慢病诊治康复效果;明确职责以加强慢病防治有效协同;抓好示范,提高慢病综合防控能力;共享资源,完善慢病监测信息管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更是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提高对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老年慢病患者等人群提供长期护理、康复、健康教育、临终关怀等服务的能力[11]。 2国外慢病健康管理的发展特点 2.1 慢病健康管理起源早、发展快、管理系统日趋完善慢病健康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1960年美国开始进行“全民健康与营养调查(NHIS)”,开启了慢病健康管理之路,之后英国、芬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陆续开展慢病管理,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健康管理体系。美国政府认为慢病健康管理关系到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一直致力于积极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及建立慢病健康管理体系[12]。英国和芬兰主要以社区卫生服务推进慢病管理体系,他们认为只要改变影响健康的不良生活为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慢病的进展。而日本则主要以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师为特色,并且有政府和民间的健康管理组织合作为慢病患者提供健康服务[13]。外国学者认为,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需要完成疾病治疗管理,在慢病健康管理过程中产生新的角色及在工作、家庭和朋友中新的定位,还有如何正确面对疾病所致的情绪这三方面的任务[14]。经过30余年的实践证明,国外的慢病健康管理理念及体系已趋于完善,并成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模式简析 广义慢性疾病的包括精神疾病、自身免疫疾病、血液病、代谢疾病等等。由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和肺部疾病患者数量众多,是最常见慢性疾病。患者是慢病管理的核心对象,慢病管理的的策略及原则“改变患者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加科学用药的依从性”。 一、传统远程医疗发展模式 据《中国远程心脏监护发展研究报告(2011)》我国的远程心脏监护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特点是: (1)远程心电监护从有线电话传输,转入无线手机和网络传输; (2)远程心脏监护技术从远程心电监护发展到远程血压,远程血糖,远程血氧,远程睡眠,远程呼吸监护; (3)监护对象从大医院应用,扩展到社区基层医疗机构; (4)从心脏监护的医疗行为发展到保健预防行为。深入到家庭和个人的健康保健。 目前国内在24小时内运营的远程心电监护中心,分企业自办、附属医疗机构建立、医疗机构和生产商联合建立的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在局部地区有一定的规模,没有统一标准,无法共享专家系统资源,无法形成规模优势,盈利能力欠佳。 这三种远程监护模式分别为 1) 企业自己成立远程心电监护分析监护中心,申请自办法人医疗机构来出具心电图分析报告,代表公司有北京中卫莱康公司;秦皇岛康泰公司。 如中卫莱康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联合开发和运作的“心博士”心电监护健康手机,将手机和心电检测融为一体,外表看来与一般手机一样,仅在手机表面多了三个金属突起物(作为心电电极,应包括正极、负极和无关电极,

并与手机内的心电模块相连接)。该手机除了有手机全部功能外,机内还应具有心电图功能模块(心电检测功能做在手机的芯片内。 2)由医疗机构独立建立的远程心电监护分析中心,各个远程心电监护监护仪器厂商合作包括上海康汇远程心电监护中心;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远程心电监护中心; 3)由医疗机构和远程心电监护生产厂商联合举办的远程心电监护分析中心,它们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远程医学监护研发中心(和上海吉量公司合作); ?山东齐鲁医院远程心电分析中心(和优加利公司合作) ?重庆新标公司远程心电分析中心。 二、新兴移动医疗慢病管理机遇 移动互联的爆发。随着3G、智能终端的普及、手机传感技术的升级、移动医疗应用开发成本的不断降低、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完善、医疗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移动医疗发展的核心要素已经逐步成熟。

慢病管理的研究进展

中医中药2014年12月 3.讨论 西医认为治疗耳鸣应从改善耳蜗的供血、保证内耳的能量代谢着手,目前临床常用扩张血管氟桂利嗪治疗耳鸣。氟桂利嗪为钙离子拮抗剂,能防止因缺血等原因导致的细胞内病理性钙超载而造成的细胞损害。氟桂利嗪优点:(1)可缓解血管痉挛,尤其对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改善作用明显。(2)能增加耳蜗小动脉血流量,改善前庭器官循环。但是研究[2]指出虽然氟桂利嗪短期可很好缓解耳鸣症状,但是长期服用容易引起椎体外系反应不良反应,甚至加重耳鸣。 我国中医对耳鸣治疗当以补益肝肾、行气开窍法。消鸣汤方中以熟地为君药,功效补血滋润、益精填髓[2];山茱萸主治头晕目弦、耳鸣耳聋、枸杞子具有养肝、滋肾、润肺的功效、山药养肺补脾、固肾益精、茯苓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共为臣药;路路通祛风除湿、疏肝活络,石菖蒲主治健忘、耳鸣、耳聋;甘草为使药。诸药合用可滋肝肾之阴,活血通窍,健脾益气。现代药理学认为消鸣汤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保护神经细胞等多种作用[3]。有学者对听力下降大鼠模型服用消鸣汤,结果显示大鼠在服用消鸣汤2周后,听力有明显恢复,内耳血液循环加速,耳蜗底回外毛细胞逐步修复[4]。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消鸣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耳鸣严重程度评估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S].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08,1: 42. [2]李巧英,张剑宁.论耳鸣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J].中医研究.2011,11(24):4-5. [3].李莉,王俊峰.熊大经教授辨治耳鸣经验[J].名医经验中国民间疗法.2011, 2(19):17-18. [4].蕈玉抓.耳鸣诊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 8(10): 377-379. 目前慢病已经是最首要的死亡原因,对慢病进行健康管理可以减轻患者和家庭的各种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科学而完善的慢病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慢病管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慢病管理的诠释 1.1慢病的定义:慢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指长期的,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这些疾病往往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主要是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慢病不仅阻碍经济增长,而且会降低国家发展潜力。 1.2慢病形成的原因: 慢病的形成是由多元因素造成的。据医学研究证明,在慢病的决定要素中,生活方式约占60%,环境因素占17%,遗传因素占15%,医疗干预仅占8%左右,饮食、久坐、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是许多慢病的根源。 1.3慢病管理的定义:《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2009)将健康管理的概念表述为“以现代健康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1]。而慢病管理它是健康管理中的一种工作管理方式,主要指从事慢病治疗与预防的相关人员对慢病患者提供一个全面、主动、有效的管理,从而使慢病患者得到更好地治疗,以促进其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由于疾病对患者所造成的各种负担,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2]。 1.4慢病管理的意义:慢病管理已引起国际机构和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程向群等人在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建议[3]指出我国居民健康现状的客观要求、人口老龄化趋势、医疗费用急速增长,使我国的慢病的健康管理也迫在眉睫。 2. 慢病管理的研究 2.1模式:程向群等人在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建议[3],归纳出目前我国的慢病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1)政府行政拨款;(2)政府行政拨款和部分服务收费;(3)会员个人自付。 2.2方法措施 第一步: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收集服务对象的健康信息,建立健康档案。收集信息应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医学模式出发,全面评估患者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电子信息化管理慢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张捷等[4]推荐将EpiInfo2002软件应用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这种软件在建立、分析健康档案的过程中具有较多优势。它能够方便快捷地建立档案,并为数据录入的准确性提供保障;可以快速浏览和查找已有记录,便于开展工作;数据分析功能更能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体现了资料的动态管理。 第二步:提出健康问题,用评价系统对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分析,提出问题。 第三步:采取针对各种不良行为的干预措施,改善健康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计划,并督促实施。 第四步:效果评价,对慢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后需要评价其效果。对3个方面进行评价:(1)个体的内部感受(个体内部成分);(2)自我管理技能或自护能力及健康素养的评价;(3)应对环境的行为(行为成分),往往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实验室指标如血脂的下降,反映病情变化的量性体征如血压值降至正常范围和身体指标的改变如体重的下降。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防控形势严峻: 当前,我国慢病发病形势非常严峻。中国自1995年来,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等多种措施,但慢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仍然以17%左右的速度逐年增加[5]。2010年,中国慢病死亡比例占全部死因的83%,整个疾病负担的70%。慢病已成为中国居民面临的最大健康挑战[6]。而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最主要的原因。如不进行积极的慢病管理,将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3.2 慢病管理工作量大,任务重: 城镇化建设使人口高度集中并产生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人口老龄化使慢病的易感性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薄弱,同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慢病管理在地域、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些都给整体提高慢病管理水平带来了新的困难。 3.3 健康管理面临的问题: 白书忠[7]中国健康管理及相关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当前我国健康管理面临的问题:(1)有概念,缺内涵;(2)需求大,提供少;(3)有产品, 慢病管理的研究进展 周萍 (溧阳市人民医院 213300) 【关键词】 慢病管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371-02 综 述 医药前沿371

浅谈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浅谈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也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如三鹿奶粉和苏丹红等事件,大大的延缓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因此,应详细的分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现状,总结诸多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且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全面质量管理对策,从而真正的保证我国食品的质量安全。文章便对我国食品质量管理中的问题、我国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我国食品质量全面管理的对策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 标签:食品质量;安全现状;管理对策 1 我国食品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1.1 产品的可追溯性差。一般情况下,我国食品行业的加工方式都是劳动密集型,那么食品生产企业就必须严格的控制员工的个人卫生情况,员工的唾液以及呼吸都很容易将细菌传染到食品上。比如物理性危害,因原料的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污染是要比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严重得多的,常见的有水产品中发现鱼钩以及食品原料中加入金属块而使其符合要求等;又如化学性危害,食品的加工过程其实并不繁琐,但是超标的兽药或是农药残留物还是会进入到食物链中。 1.2 食品安全标准不够健全。随着我国“三鹿奶粉”以及“苏丹红一号”等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人们群众的普遍关注,同时也凸显出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够健全这一问题。欧美等国家早己禁止在食品中使用“苏丹红一号”,而在我国的食品生产过程中却一直可以使用并且也没有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显然我国食品行业的安全标准还是门槛较低。很多食品生产企业根本不重视国家所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甚至他们还自行制定与国家标准相矛盾的标准,再加上监管力度的不严,就导致了我国诸多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另外,我国绝大部分的食品生产企业都无法使用国际通常的安全标准,市场上也存在着大量的无标生产和无标上市的食品,这类食品在城乡结合部和我国的农村地区经常出现。针对我国农副产品的兽药和农药的残余量问题,我国也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管理和监督工作中也存在明显的漏洞,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质量。 1.3 原料的生产方式较为粗放。我国食品生产企业的原料基本上都没有采用集约化的生产方式,通常都是采用粗放型的加工而生产的,而这就无法保证我国食品行业的原料质量。而在现阶段,我国很多食品生产企业也已经逐步的转变成为了与农户合作的生产加工方式,但是很多粗放型原料生产而导致的问题也还是不可避免,常见的问题的生产的原料不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和对产品的寄生虫、农药残留物处理技术落后等,都大大的影响的我国食品的质量安全。 2 我国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国慢病分析(下)国内外慢病管理现状及MTM模式

中国慢病行业分析(下)—— 国内外慢病管理现状及MTM模式探索 近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的爆发式增长,导致管理和治疗患有多种慢病的患者面临挑战。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本文通过了解中美慢性疾病的现状与管理方式,探讨MTM服务在国内应用的可行性。 一,MTM服务模式 90年代美国兴起的一种由专业药剂师提供的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即药物治疗管理MTM (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MTM管理旨在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的服务。 服务内容包括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普及用药规则,保证用药正确性,减少药物浪费,全面认知不良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案等内容。另外从药物治疗审阅、个人用药记录、药物相关干预计划、治疗记录、治疗跟进和五个步骤保证MTM的全面性。 二,国内外患病慢病现状分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数据显示,每年慢性疾病会夺去约3800万人的生命。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推测,在未来

10年内,全球慢性疾病将带来47万亿的经济冲击。 (一)美国慢病患病现状及管理模式 1. 慢性疾病患病现状 在美国,每十个成年人中有六位患有慢性疾病。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癌症和糖尿病等是美国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他们每年推动美国3.3万亿美元医疗保健消费。 根据美国控制疾病中心(CDC)的调查数据表明,每年造成大约170万美国人死于慢性病。事实上,现今四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患有两种或以上的慢性病,超过一半的老年人患有≥3种慢性病。 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类型的共病发生率可能也会大大提高,据美国目前人口统计,从现在起到2029年,每天约有1万美国人步入65岁老年人大关。因此合并症患者的总数只会有增无减。据悉,慢性病就占医疗总支出的75%左右;在公众保险方面,慢性疾病的医疗费用占比超90%,医疗补助占比超80%。因此,管理和预防慢性疾病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以为公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为基础,提高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 2. 慢病管理方式 美国采用MTM管理模式,药剂师在药物治疗审阅期间会回顾患者所有的用药记录,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和营养剂。药剂师通过了解个人用药记录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吃重复,过量或相克药物。从而保证用药依从性。这项服务对年迈老人,患有多

中国质量现状之心得

中国质量现状之心得 如果说改革开放30 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实践着“白猫黑猫”理论,踏踏实实抓生产、雄心勃勃“赶学超”,并一步步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话,那么,一场金融危机带来的“完美风暴”则以吹枯拉朽之势让我们一下子看清楚了许多一直模模糊糊的全球政治经济景象。 原本日本人是靠制造起家的,但十余年来努力向高科技和服务业转型,至今不见起色;以英法德为代表的老牌制造强国,已经成功地放弃价值链中下游(制造)而稳执上游(研发与营销),理论上似乎赢得轻松、风光无限;制造大国美国走得更远,不仅比欧盟的朋友做得漂亮,而且在管理创新方面、尤其是金融服务创新方面让全球望其项背而泣于隅。 而我们中国,则像老牛一样地专注于制造,虽然受到欧美价值链两头的挤压,却勤勤恳恳工作、实实在在生活,一点一滴地积聚着财富,寄希望于“牛市”。 如今,随着华尔街圣殿的轰然倒塌,欧美日突然发现他们的好日子是建立在“虚拟经济”之上的,而“实体经济”的机能已经快要丧失殆尽——原来他们一直在练就价值链两端“多吃、快跑”的本领,却发现中端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功能出现了紊乱。他们想重拾旧河山,却发现自己早已自废武功,已经不会或不能“制造”了。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的话说:“美国的制造业已经死了!” 反观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不仅续写了国富

民强的神话,而且提升了全球百姓的生活品质。于是,全球惊叹:中国是真正的制造大国,不仅控制着发达国家的“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而且随着她向制造强国转型,也必将制约着他们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 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巨大机遇。 美国著名的质量专家朱兰博士(J.M.Juran)曾经在《质量管理史》中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如果说20 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21 世纪则是质量的世纪。”一、“质量世纪”是否属于中国? 中国正处在百年来最大的变革历程中,“中国制造”必将在国际贸易中面临来自欧美日各国的重重阻碍与种种挑战,我们只有坚定地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走“中国品质”之路,才有可能引导企业提升全球的质量竞争力。因为正如克劳士比先生在《20 世纪质量管理简史和未来的解决之道》中说的:“我们身处的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体。未来的质量,将不只是‘最好能有’而已,质量将是进入市场的基本条件。管理层将必须促使质量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并使其成为日常工作的准则。” 与欧美日相比,我们的企业缺乏全球化战略格局,缺乏技术和专利,资金、人才和能源等资源也严重不足,加之西方列强仍未摆脱“冷战思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曲解和指责者甚多,这极限制了传统“中国制造”的国际生存空间,与国家的形象严重失衡。但,有一个捷径,既能帮助我们的企业得到认同和帮助,又可以为消费者、股东和员工带来价值,那就是:质量突围。

慢病管理商业模式深入分析

慢病管理商业模式深入分析

————————————————————————————————作者:————————————————————————————————日期:

慢病管理商业模式深入分析 【摘要】2015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显示慢性病占中国居民死亡的86.6%,慢病导致的医疗负担支出占总支出的70%。慢病管理不仅成为医疗卫生领域内需要关注的热点,而且已经成为一个亟待正视和重视的社会问题。然而我们的医疗卫生体系还习惯于应付急性病的治疗,我们的医保体系还没有准备好对慢性病管理的支付,我们需要包括医疗技术、支付体系、商业模式等一系列的创新,才能够应对慢病管理带来的挑战。本篇将在总结我国慢病管理现状和商业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介绍国内外在慢病管理上的创新做法,供关心这一领域的专家和从业人员参考。 一、慢病管理的概况和管理体系 1.1 我国慢病管理面临的形势严峻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我国慢性病发病率近年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2015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显示慢性病占中国居民死亡的86.6%,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亡的79.4%。随之而来的是医疗费用支出的增长,201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35312亿元,慢病导致的医疗负担支出占总支出的70%,慢病导致的医疗费用占比之高不容小觑。目前中国65周岁以上老人人数约为1.4亿人,老龄化比例逐年提高,潜在慢病人群基数势必继续扩大,社会将面临日益严重的慢病挑战。

1.2 慢病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慢性疾病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肺炎等)和慢性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目前在各种政策规定和实验研究中,慢病的管理对象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此本文也将重点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慢性肺病四类最重要的慢病是导致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这四类疾病也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要点以及慢病管理和防治的重点。 慢病管理(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CDM)是指组织慢病专业医生、药师及护理人员,为慢病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管理,以达到促进健康、延缓慢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医药费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 慢病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狭隘的将慢病管理理解成慢性病的管理,还应当利用其各个要素(人、财、物、信息和时空),借助管理手段,使慢病管理的社会效用最大化。具体来说,慢病管理可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主要包括对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在所有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最高的四类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慢性肺病。这也是普遍意义上最为容易被人所理解和接受的慢病管理的基础概念。 2、慢病患者对所患慢病的认知,患者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引导。通过患者的行为来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症状和征兆,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只有提高患者本身对于慢病的认识,才能从本质上引导患者及时调整及改变其生活方式,达到慢病的自我管理的目的。 3、对慢病患者所处的微观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工作环境、朋辈群体、社区环境和卫生服务环境等)和宏观社会环境(患者所处的阶层,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方式等)的管理。 基于此,WHO提出了“三级预防”理论。

慢病管理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最新版】

慢病管理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慢性病,是指那些因长期积累而形成、又不构成传染性的疾病形态的总称。常给个体、家庭和社会带来无限的身心痛苦和承重的经济负担。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是对慢性病致病因素进行有效干预的方法之一,是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 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体呈现出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现象。2019年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3%,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6%。预测到2026年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将分别提高至0.7%、14.4%、27.8%。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将产生长期用药及科学疾病管理成本,带动中国医疗开支增加。预计到2020年中国慢病支出将提升至5.5万亿元左右。 对于慢病患者来说,虽然药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疾病症状、延缓疾病发展,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改变自身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饮食、运动、作息进行合理规划和控制。慢病的最大特点是患病时间长,患者往往需要持续照护、长期服药、高频复检,且患者的主动参与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将会极大地影响疾病发展。因此,

仅仅依靠患者的自觉性来治疗慢病并非长久之计,患者需要合理的慢病管理模式来帮助他们完成治疗方案、加强自我管理,而如此长期和密切的监护及管理并不适宜由集中化的医院来提供。国内慢病管理的服务需求大、好处多,为慢病健康管理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慢病管理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一、慢病照护模式 从国外建立科学体系慢病管理模式来看,最早可溯源1998年,美国学者Wagner提出的慢病照护模式。该模式在患者、医务工作者和医疗政策共同干预的基础上提出了慢病管理的组织模式;该模式有利于医生、护士、药师等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制定慢病管理计划,帮助患者发挥自我管理的作用,提高慢病照护的水平。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目录 摘要.......................................................................................................................... Abstract ........................................................................................................................ 第1章绪论 (1) 1.1国外研究综述 (1) 1.2国内研究综述 (2) 1.3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2) 第2章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4) 2.1质量管理 (4) 2.1.1质量概念的认识 (4) 2.1.2质量管理的发展 (5) 2.2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9000族标准) (5) 2.2.1产生背景 (5) 2.2.2基本理念 (6) 2.2.3理论内容 (6) 第3章全面质量管理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8) 3.1 TQM的显著特点及其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8) 3.1.1 TQM的显著特点 (8) 3.1.2 TQM对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 (9) 3.2中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现状 (10) 3.2.1全面质量管理 (10) 3.2.2中国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 (11) 第4章通过TQM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点和策略 (13) 4.1树立以顾客与市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13) 4.2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 (15) 4.3突出全面质量管理中的领导作用 (16) 4.4建立有效的测量、分析与改进系统 (17) 第5章结论 (18)

慢病管理及预防的实施方案

慢病管理及预防的实施方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慢性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则在社区,慢性病的社区预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各村要充分认识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将慢性病防治工作纳入村卫生室绩效的考核目标,创造支持性的环境,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特制定今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 1、工作目标 1 、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2、加强村卫生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村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计算机档案档案管理系统。 2、建档工作目标 1、建立村民健康档案, 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高血压工作目标 3 1、发现并至少登记高血压患者70名 2、对至少20名以上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其血压控制率?60%; 3、发现并至少登记高危人群20名; 4、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测1次血压得比例达50%; 5、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有记录及效果评价; 6、35岁以上居民3年至少测1次血压得比例达60%; 7、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0%。 4、糖尿病工作目标 1、发现并至少登记糖尿病患者30名; 2、至少对其中15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血糖控制率到60%; 3、发现并登记高危人群10名,每年至少测1次血糖的比例达40%; 4、高危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0%; 5、对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有记录和效果评价。 5、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网络直报系统和工作制度;对村人群,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1)、利用现有的网络直报系统,对今年新发的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病例进行网络直报。建立慢性病报告工作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2)、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 ,、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

慢病管理商业模式深入分析报告

慢病管理商业模式深入分析 【摘要】2015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显示慢性病占中国居民死亡的86.6%,慢病导致的医疗负担支出占总支出的70%。慢病管理不仅成为医疗卫生领域内需要关注的热点,而且已经成为一个亟待正视和重视的社会问题。然而我们的医疗卫生体系还习惯于应付急性病的治疗,我们的医保体系还没有准备好对慢性病管理的支付,我们需要包括医疗技术、支付体系、商业模式等一系列的创新,才能够应对慢病管理带来的挑战。本篇将在总结我国慢病管理现状和商业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介绍国内外在慢病管理上的创新做法,供关心这一领域的专家和从业人员参考。 一、慢病管理的概况和管理体系 1.1 我国慢病管理面临的形势严峻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我国慢性病发病率近年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2015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显示慢性病占中国居民死亡的86.6%,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亡的79.4%。随之而来的是医疗费用支出的增长,201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35312亿元,慢病导致的医疗负担支出占总支出的70%,慢病导致的医疗费用占比之

高不容小觑。目前中国65周岁以上老人人数约为1.4亿人,老龄化比例逐年提高,潜在慢病人群基数势必继续扩大,社会将面临日益严重的慢病挑战。 1.2 慢病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慢性疾病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肺炎等)和慢性 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目前在各种政策规定和实验研究中,慢 病的管理对象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此本文也将重点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进行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慢性肺 病四类最重要的慢病是导致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这四类疾病也应当成为 我们关注的要点以及慢病管理和防治的重点。 慢病管理(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CDM)是指组织慢病专业医生、 药师及护理人员,为慢病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管理,以达到促进健康、延缓慢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医 药费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

慢病管理与智慧医疗

慢病管理与智慧医疗 水木导读:在中国,慢性疾病由于患病人数多、病情延续时间长、病因复杂,治疗累积费用高,具有频繁的医患交流,一开始就成为互联网医疗聚焦的热点。承担不同角色的政府、医生、传统药企和创业公司,在慢性疾病与健康管理领域正以革新创造的心态面对实际痛点,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以提供治疗效果更好、成本更低的医疗方式。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在中国,每年以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为首的慢性病,致死人数占据了所有死亡人数的85%,且慢病在我国疾病负担中所占比例超过70%,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2010至2040年间,若每年能将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1%,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2010年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68%,超过10.7万亿美元(世界银行报告,2011)。当前我国已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具有'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的特点。对于慢病患者来说,虽然药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疾病症状、延缓疾病发展,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改变自身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饮食、运动、作息进行合理规划和控制。慢病的最大特点是患病时间长,患者往往需要持续照护、长期服药、高频复检,且患者的主动参与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将会极大地影响疾病发展。因此,仅仅依靠患者的自觉性来治疗慢病并

非长久之计,患者需要合理的慢病管理模式来帮助他们完成治疗方案、加强自我管理,而如此长期和密切的监护及管理并不适宜由集中化的医院来提供。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慢性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据数据资料统计,慢病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人口健康的主要问题,80%左右的老年人都将至少患一种慢病。慢病是慢性疾病的总称,是一组起病时间极长,病因与病症难以有效确诊的疾病。慢病的周期十分长,是一种病症往往反复、难以彻底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慢病的产生与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环境的污染、长期的紧张疲劳等因素有关,绝大多数的慢病可以治疗但不能治愈。同时,慢病所耗费的医疗资源极大,给国家、家庭和个人都带来了沉重的影响,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性问题。因此加强社区慢病管理的研究工作意义重大。现集中就提高社区慢病患者的管理进行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研 究探讨。国内医保的住院补偿费用高于门诊费用,原因是国家导向是住院为主。由于门诊服务不健全,导致慢病只能住院治疗。而实际现状是,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成为主要疾病负担,因此医保基金支出存在风险。提高医保统筹层次,完善医疗资源再分配机制,才可能缓解该问题。另外医疗保险支出也面临风险,如医疗机构可能存在骗保费和过度医疗,滥用治疗的现象,而患者又存在对自身疾病不加控制,

国内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及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策略.doc

国内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及我国企业质量 管理策略 质量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的,并遵循最高质量目标、核心价值标准的质量观念的行为规范,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国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的,欢迎阅读参考。 世界着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质量成为了全世界的共同语言,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提出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并且正在纷纷努力寻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的有效途径。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这已为研究质量问题的学者和国内外大多数企业所认同。 一、国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产品检验阶段,检验单个产品是否符合标准样件;第二阶段为统计检验阶段,由于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模式出现,利用统计抽样方法检验产品成为必然要求;第三阶段为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调动企业各部门以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以最经济的方式,在保证用户充分满意的条件下,实现企业经营质量不断提高;第四阶段为现代质量管理阶段,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平台,充分利用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作为补充,使企业经营走向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伴随着质量管理的发展,国外的一些质量管理学者提出了新的质量管理理念。 1.品牌战略 进入20世纪以来,品牌化的发展有如核裂变,时至今日,品牌标记已经无处不在,由此引发的品牌效应和品牌竞争愈演愈烈。纵观当今世界,质量的竞争乃至品牌的竞争已经成为经济竞争的焦点之一,创造自己的品牌,已经成为企业界和全社会的共识。由此,国外的学者提出,企业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除了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外,关键在于经营自己的品牌。 2.适度质量

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管理与健康管理团队模式探索

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管理与健康管理团队模式探索

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管理与健康管理团队模式 探索 武汉市XXXX卫生院 【摘要】慢性病已经成为21世纪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但由于基层医疗卫生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慢性病防治工作依然形势严峻。健康管理作为新的卫生服务理念,对于慢性病防治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都有重要意义。健康管理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具有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关系,共同服务于慢性病防治工作,为健康管理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整合的平台。要在尊重我国国情、整合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基础上,探索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关键词】慢性病;健康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Grassroots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and health management team mode。LI Ce,PENG Guo-huan。 【Abstract】Chronic disease has become the main problem in twenty-first Century harm people's health, but because of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is still grim. As a new concept of health services and health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Health management and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is to promote each other, complement each other, common services in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provides the

社区慢性病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社区慢性病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熊学琴 摘要: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及防治的现状,探讨相应的对策,包括落实全科医师及护士的培训、补充医护人员配备数量、培养社区慢性病管理技能、启动社会救助、注重社区慢性病组织管理体系、规范上下级医院的转诊程序、加强监管、加大对慢性病防治及管理的经费投入以及重视社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等。 关键词:社区卫生工作;慢性病;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4.061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2A-3256-03 伴随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社区居民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大量文献报道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所带来的危害日趋严重[2-4]。为此,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是防治慢性病的有效举措,应将防病治病的焦点集中在社区或家庭,这一慢性病防治的最理想平台。但是在建立家庭档案方面的困难重重,尤其是一些慢性病病人不愿配合定期随访工作,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慢性病的管理与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的现状,探讨相应的对策。 1 社区慢性病管理现状 1.1 社区的全科医生、护士及预防保健医生匮乏 实施社区慢性病管理应包括全科医生、预防保健医生及社区护理人员在内的共同参与,而当前的一部分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均是未接受过系统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其技术水平不高,甚至有些还是已退休的乡镇医务人员,要将其培养成为全科医生或护士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付出很多精力,最主要的是这些人员的知识体系与观念很难完成社区诊疗的重任。 1.2 社区慢性病管理技能缺乏 当前的社区均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一些社区医护工作者缺乏专业素养及多学科知识,其思想仅局限在简单的诊治上,对于如何做好社区慢性病管理没有深入的认识,不能积极主动地针对慢性病提供个体化、特色化的服务,不能满足社区慢性病诊疗及管理的需要[5]。为此,加强社区医护人员的队伍建设,增强其信息化管理能力,培养主动服务意识,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并训练操作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1.3 社区医护人员配备数量短缺 社区医护人员配备数量短缺,必然会降低社区慢性病的管理质量,国家医疗卫生部门应增加社区医护人员的配备,并增加资金投入,根据社区居民数量来配备医护人员的数量,有些社区的家庭医生负责管理的家庭数量严重超标,使得社区居民人人有家庭医生的口号形同虚设[6]。加之社区医院或卫生服务中心缺乏宣传力度,并未积极开展 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