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遗传多样性保护1

合集下载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4.参与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二、教学策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现代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宣传片供学生上课时观看,这样更有利于形成强烈的视觉和语言效果,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因此,本章的教学策略可充分运用现代传播媒体,灵活多变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个方面是17世纪以来鸟类和哺乳类灭绝的数据;第二个方面是我国特有的部分珍稀动植物图片及文字说明。

建议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第二个方面上。

除了课本提供的几种动植物外,教师还应启发学生列举我国还有哪些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并指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种类很多,在世界上位居前列。

另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珍稀动植物的录像片,以便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动植物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教材列举了4个具体事例,分别从滥砍乱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等四个方面进行说明,这样做避免了空泛说教,能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要只注重于事例本身,而应通过讨论题引导学生分析是人类的哪些行为导致了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身边是否有这些行为,自觉地宣传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即就地保护。

在这里教师应强调依法保护。

只有严格按照法律办事,才能保护好生物的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章的角色扮演活动非常具有针对性,这是因为在我国人与大象、与野猪、与大熊猫等野生动物争地的现象常有发生。

本章中的角色扮演活动,虽然是以白头叶猴为例进行说明的,但并不是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以这个事例开展活动,而是以这个事例为模本,结合当地某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为例进行辩论和协商活动。

第六单元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复习课-课件(济南版)

第六单元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复习课-课件(济南版)

1、20世界70年代末,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
萎黄病的大豆品种杂交,培养出一批批抗大豆萎黄
病的良好品种,挽救了美国的大豆产业,这是利用
了生物多样性的(D)
A、环境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
C、生物种类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际上是指( A )
A、遗传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2.(202X青岛)袁隆平带领科研团队培养的海水稻
已在我市进行试种,海水稻的培养是利用了( A)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无极环境的多样性
3.(202X,山东潍坊)下列有关生物的多样性叙述
错误的是( C)
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
遗传(基因)多样性
三 个 层 物种的多样性 次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考2点、1 生生物物多多样样性性三的个内层容面的内容之间的关系?
1.遗传多样性也称为基因多样性,每种生物都
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遗传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
基础,它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
2.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3.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
直接使用价值
生物能直接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药物、燃料、建材及工业原料等,生 物多样性在旅游观光、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
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它在自然界中维持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 净化环境、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进土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的间 接使用价值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其重要性远远高于直接使用价值。
•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 _就_地_保_护___和

2023济南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练习--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2023济南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练习--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第一节生物多样性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2022广东东莞月考)最能体现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是()①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②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③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④具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22山东淄博期末)2021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A.呵护自然,人人有责B.岛屿生物多样性C.海洋生物多样性D.森林生物多样性3.(2022山东德州二模)近年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致力于“海水稻”研发,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筛选出天然抗盐、抗碱、抗病基因,通过常规育种、杂交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的耐盐水稻品种。

海水稻的研制成功说明了()A.遗传的多样性B.物种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生物的变异总是有利的4.(2022福建上杭三中月考)物种多样性的实质是()A.形态多样性B.功能多样性C.遗传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5.【新独家原创】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物质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调控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的多样性决定蛋白质的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C.变异的定向性导致遗传的多样性D.物种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的多样性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及其所属层次不相符的是()A.小军是A型血、小明是B型血、小刚是O型血、小强是AB型血——基因(遗传)多样性B.亚洲人多为黄皮肤、欧洲人多为白皮肤、非洲人多为黑皮肤——物种多样性C.河南境内除了有丘陵外,还有平原、山地、湖泊和沼泽——生态系统多样性D.公园里有樟树、樱花、碧桃、梅花、水杉等多种植物——物种多样性知识点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7.【新独家原创】我国能够入药的物种多达五千多种,如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是在黄花蒿中提取到的。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RJ)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1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RJ)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1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一、教学内容及分析1、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及原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分析:本章是八年级下册的最后一个内容,就本册第六单元知识整体来分析,前两章为本章内容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学生学习生物的分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为学生能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上打下基础。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上;难点是濒危物种出现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1、目标:(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3)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4)参与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2、分析:(1)通过看图及资料分析,知道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2)知道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并能关注它们的生产现状及相应的保护措施。

(3)能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4)能参与白头叶猴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三、教学问题分析:本节课涉及到的信息多,容量大,所以,在课前组织好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是相当必要的,如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处理信息、小组分工、让角色扮演者写好发言提纲等。

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层层环节,制造悬念,引导学生对所扮演角色进行充分理解,课上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联系实际,在辩论和协商过程中,形成保护白头叶猴的方案,并形成书面协议,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基本流程问题导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建立自然保护区→目标检测→小结(二)教学情境1、创设情境实例引入----问题导入同学们,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都会对新的一天充满着无限的憧憬和期待,然而,你想过没有:有些生物也许再也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

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

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

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在生物学中,遗传多样性指的是物种内部及物种之间基因的差异性。

遗传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适应性和进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物种和生物圈的影响。

一、1. 保护生物适应性遗传多样性是物种适应性的基础。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的物种更有可能适应环境的挑战。

如果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它们的适应能力将受到限制,可能会导致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因此,保护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提高物种的适应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2. 促进进化和创新遗传多样性是生物进化和创新的基础。

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遗传多样性为进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物种中存在的遗传多样性可以导致一些个体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这些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这样,新的遗传特征就会在物种中传播,促成进化。

同时,遗传多样性也为物种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有助于发展新的适应策略和生存技能。

3. 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遗传多样性对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物种通过食物链、种群相互作用等方式相互关联。

当一个物种灭绝时,将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可能导致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被破坏,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保护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确保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为了保护和维持遗传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1. 设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些保护区可以提供物种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保护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从而保持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2. 促进物种保护与繁育采取物种保护和繁育计划,有助于保护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通过保护和繁育工作,可以避免濒危物种的基因底池缩小,增加濒危物种的数量和遗传多样性。

原题目: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原题目: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原题目: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保护遗传多样性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
见的遗传多样性保护措施:
1. 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方法。

自然保护区可以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保护各种濒危物种的遗
传多样性。

2. 保护物种的自然栖息地:保护物种所依赖的自然栖息地是维
护遗传多样性的关键。

通过保护自然栖息地,可以确保物种在其自
然环境中的正常繁衍和遗传交流。

3. 控制非法贸易:非法贸易对许多物种的遗传多样性造成了威胁。

采取严格的措施打击非法贸易,可以减少遗传多样性的损失。

4. 种质资源的保护:种质资源是保护遗传多样性的重要资源。

建立种质资源库以及进行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合理利用,可以保护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5. 国际合作:遗传多样性保护需要国际合作。

各国可以进行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跨国合作,共同推动遗传多样性保护的工作。

这些措施可以协同起来,保护遗传多样性,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1) 乱砍滥伐(2) 乱捕滥杀(3) 环境污染(4) 外来物种入侵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2)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
(3)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法制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

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步练习1

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步练习1

《第三节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 )A.大熊猫 B.杜鹃C.扬子鳄 D.白鳍豚2.白鳍豚、中华鲟、扬子鳄、大鲵是属于我国保护的珍稀水生动物,它们分别属于( ) A.鱼类鱼类两栖类两栖类B.哺乳类鱼类爬行类爬行类C.哺乳类鱼类爬行类两栖类D.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两栖类3.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是( )A.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B.鼎湖山自然保护区C.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D.梵净山自然保护区4.下列不属于造成大熊猫数量大量下降的原因是( )A.大熊猫的栖息地由于被人类侵占而不断减少B.大熊猫遭猛兽捕杀C.大熊猫的食性单一D.大熊猫的繁殖率低5.据科学家估计,近代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比历代灭绝的速度快100万倍,这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A.自然灾害 B.人为因素C.生物间竞争 D.生物自身生命周期缩短6.下列哪一项做法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A.退耕还林 B.植树造林和改善植被C.建立自然保护区 D.毁林,开垦草原,广种粮食7.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保护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A.禁止砍伐,防止破坏生物多样性B.根据人的需要随意采伐树木C.砍伐一次,造林一次D.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有计划,有选择地采伐树木,植树造林8.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对生物物种进行移地保护,下列措施中不属于移地保护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C.建立野生动物园 D.建立水族馆9.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生态系统不具有多样性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必须发动公众广泛参与C.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与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湿地、山地、海洋等生活环境破坏有关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措施10.“黑面琵鹭目前在全世界只剩下数百只,可能是人类滥杀的结果”此叙述属于( ) A.推论 B.观察C.假设 D.实验二、填空题11.我国是多种生物的起源中心,有很多野生珍稀动、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选择所要比较的物种,确定各个比较组合及 其所代表的进化事件。 ⑶获得(查询资பைடு நூலகம்或直接测序)所要比较的物 种的生物大分子一级结构的资料;从古生物学和 地质年代学资料中获得每一个比较组合所代表的 进化事件发生的地质时间的数据。
⑷以大分子一级结构的差异量为纵坐标,以 地质时间为横坐标,将上述各个比较组合的大 分子差异量和所代表的进化事件发生时间对应 地标在坐标中,并通过统计学分析方法建立一 条相关的曲线(或直线),这就是大分子进化 速率曲线(或直线)。 ⑸利用大分子进化速率曲线,可以推断未知 的进化事件发生的大致时间。
(二)分子系统学与分子系统发育树
分子系统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进化历史的 学科,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的信息来推断生物 进化的历史,利用系统发育树的形式来体现系 统发生关系谱系。
分子系统学以生物大分子进化速率恒定性为前提,利用同源分 子之间的差异量来推断生物大分子的进化史。
系统发育树(phylogenetic tree)可以体现出物
(一)保护遗传学的概念和内容
研究对象:濒危物种 主要目标:保护物种多样性遗传和保持物种进 化潜力。 研究内容:种群遗传结构、近亲繁殖、遗传变 异、哈温平衡定律、种群遗传结构和基因流、 有效种群大小、保护单元等方面。 主要技术:DNA指纹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 态性(RFLP)、微卫星扩增、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等。
第三章
遗传多样性保护
第一节 生物保护与分子 遗传的关系
一、进化论与分子遗传的关系 进化论:核心—自然选择 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奠定了遗 传学的物质基础,标志着分子生物 学的诞生。
“分子进化钟”和“中性理论”的提出,对进化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分子进化的研究。
(一)分子钟和中性进化理论
遗传衰竭:稀有或者特有的物种存在 着遗传衰竭的现象。遗传多样性的降 低增加了种群灭绝的敏感性(Frankham et
al.,2002)。
白化病? 很好的适应
野外生存
“Current Biology”以封面文章发 表名为“The genetic basis of white tigers”的科研论文。
蝴蝶的遗传漂变。 某个蝴蝶族群有稳定的 10只个体。由于某些原 因,第一世代只有在框 中的5只个体繁衍出后代。 又由于偶然的原因,第 二世代只有框中的2只个 体留下后代。等位基因a 在第三世代从族群中消 失。
5、有效种群大小
理想种群中对近交系数、杂合度丧失和等位基 因频率变化产生直接影响的个体的集合。 种群保持遗传变异所需要的个体数量。
•根据生物大分子的数据构建系统发育树。
基于距离:邻接法、不加权算数平均对群法。
基于性状: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贝斯法。
二、遗传多样性和保护
近交衰退:早在19世纪,人们就发现 近交降低了物种的繁殖和生存能力。
44个哺乳动物种群中有41个种群表现出近交个体的幼体死 亡率比远交繁殖的个体要高(Rall K et al. 1983)。
3、基因流:一些个体从一个种群迁移到另一个 种群,就会把基因带入新的种群,这种基因之 间的流动称为基因流。 基因流能导致新的基因多样性流向局部种群和 减少种群间的遗传分异,是决定种群内和种群 间的遗传多样性的根本和基础。
基因流是防止遗传变异性丧失的重要因素
4、遗传漂变:
•是指当一个种群中的生物个体的数量较少时, 下一代的个体容易因为有的个体没有产生后代 ,或是有的等位基因没有传给后代,而和上一 代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频率。一个等位基因可能 (在经过一个以上的世代后)因此在这个族群 中消失,或固定成为唯一的等位基因。这种现 象就叫“遗传漂变”。 •一般情况下,族群的生物个体的数量越少,族 群中基因就越容易发生遗传漂变。
分子钟:利用已知的分子系统和古生物学数
据建立的表示分子进化速率与进化时间之间关 系的通用曲线。即:分子的进化是具有恒定速 率的。
中性进化论:多数或绝大多数突变都是中
性的。即无所谓有利或不利,因此对于这些中 性突变不会发生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的情况。
分子钟的建立:
⑴选择所要比较的生物大分子种类:根据具体 的研究目的和已掌握的资料,选择进化速率相对 恒定、速率大小合适、在要比较的所有物种中都 存在的生物大分子。
(二)遗传多样性的表现形式
(1) 表型的多态(形态、生理、数量等形状) (2) 染色体的多态(染色体的变异) (3) 蛋白质的多态(同功酶Isozyme、等位酶等Alleles )
(4) 基因的多态(复等位基因)
(三)影响遗传多样性的因素
1、近交衰退:近交降低了物种的繁殖和生存能 力。 例如:芬兰的豹纹蝶种群的灭绝。 2、哈温平衡定律:假设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种 群里面,没有突变、迁移和选择的干扰作用, 在随机交配的条件下,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 频率会达到一个平衡。
• 系统发育树:包括拓扑结构和枝长
基于16sRNA构 建的系统进化树
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获得生物大分子的信息量,往往这些大分子具 有同源性和特征性。
研究进化历史较长、分歧度较大的物种时,可以选用 相对进化速率较慢的生物大分子;(保守区) 如果是鉴别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则往往采用进化速 率较快、能够分辨短期变化的生物分子。(多变区)
我们来谈谈皇家丑闻。当白 蚁国王和王后已经执政了一 段时间,国王开始与他的女 儿交配以扩大蚁群。如今, 研究人员发现有一种白蚁已 找到一种解决这个乱伦的方 法:女王产生的后代只遗传 她的基因。这样,当国王与 其女儿交配,事实上他仍然 是与王后交配。
日本冈山大学的昆虫学家贤治松 浦晃一郎与其同事发现的。此项 研究被发表在2009年3月26日的 《科学》。
例如:如果一个种群是由20个雄体和6只雌体组 成的话,那么只有12个个体有交配行为,其有效 种群数量是12,而不是26。(不是绝对的)
思考题:
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之间有什 么样的关系?
遗传多样性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种间、基因间、群体间乃至个体间的系统关系。
1. 系统发育树的基本概念
系统发育树通过分枝的层次或拓扑结构,来反 映新的基因复制或享有共同祖先的生物体的歧 义点。系统树的构建为分子进化研究提供了一 个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比较精确地定位物种的 分类地位,确认其进化历史。
• 无根树:表示最早的共同祖先不能确定
全基因组遗传连锁分析 色素决定基因-SLC45A2 氨基酸突变(A477V)
因此,从遗传多样性来说,白虎 有一定的保护价值。这一结论结 束了长期以来保护生物学界关于 白虎是否是一种遗传缺陷的争论, 对虎的遗传多样性保护以及白虎 的繁殖策略等提供了科学的佐证。 白虎是虎的亚种孟加拉虎野外 发生的一种罕见突变型。与通 常的毛色全白和红眼的白化动 物不一样,其底色皮毛的颜色 呈白色,条纹则呈现深褐色至 黑色,而且眼睛呈灰蓝色。
分子进化中性理论对分子钟的解释
⑴稳定积累的突变对适合度没有显著的效应,
即进化过程中的核苷酸臵换绝大部分是中性或者
近似中性的突变随机固定的结果;
⑵物种内虽然有大量的遗传变异,但是仅有少
部分受自然选择的影响,而大部分的分子突变从 本质上说是选择中性的。
从微观角度来看,突变压和随机固定是进化的驱动力, 但突变导致形态和生理上的差异后,自然选择开始发挥作 用。自然选择理论仅对那些有害突变和正突变起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