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

合集下载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导学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导学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2.正确使用刻度尺
重难点:
1.正确使用刻度尺(重点)
2.估计值的方法(难点)
【新课学习】
同学们,当你们听到“运动”一词时,呈现在你们脑海中的是什么?__________
__________运动的距离一直在随时间而变化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我们首先必须要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

活动5.1 测量课桌的长度:
用手来测量课桌的长度,并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你的结果。

思考:为什么相同的桌子,同学们测量出来的结果
却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测量长度,首先要定出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用符号_____表示。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___(km)、___(dm)、___(cm)、___(mm)、___(µm)和___(nm)。

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km=_______m
1dm=_______m
1cm=_______m
1mm=_______m
1µm=_______m
1nm=_______m
活动5.2 观察刻度尺
甲:量程:_________
分度值:_________
乙:量程:_________
分度值:_________
活动5.3 正确使用刻度尺
会记: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补充习题68页2题、5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重点难点:使用正确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导学过程:一、自主预习: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千米、米、、、、、纳米符号:、、、、、、2、单位的换算:1km=103m 1m= dm= cm= mm 1mm= µm1µm= nm 1m= nm 1cm= m 1nm= m560mm= m 165cm= m 1250km= m3、长度的测量A、使用前,;B、读数时视线;C、记录结果时要写出和。

D、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

4、测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直尺、折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确)练一练 1、某同学测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结果为:15.84cm根据记录判定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准确值是,估计值是2、请你写出下列数据的单位(1)哥哥的身高174 ;(2)一角的硬币的厚度2 ;(3)课桌的高度8 ;(4)学生中指的长度703、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4、测一测A. 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度;B. 手指甲的宽约 cmC. 食指和中指间的距离D.你的课桌高、长、宽二、集思广益○1、使用刻度尺时,是否一定要从刻度为0的位置量起?○2、用力拉皮尺来测量长度,这样测量结果准确吗?结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皮尺量呢?○3、各种尺的厚薄一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怎样测才更准?○4测量工具的选择:测操场、课桌、粉笔长、乒乓球的直径、一枚硬币的厚度等。

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导学案带答案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导学案带答案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能利用生活常见的一些周期现象估测时间。

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

2.能利用生活中已知长度的物品进行长度的估测。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学习重难点重点:长度与时间的单位及换算,正确使用刻度尺难点:长度单位换算二、自主研学1.长度单位基本单位为______,比米大的单位有___________,比米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时间的基本单位为________,比秒大的单位有_________,比秒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2.正确使用刻度尺方法(1)(2)(3)(4)(5)3.测量值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例23.32cm,三部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测量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减小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试一试完成下列单位换算2.5h= s 5mm= m23m= nm 12dm= m cm6. 给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某同学身高1.50_____, 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2.5_______,一节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6______。

7.李明同学对于同一物体进行五次测量,记录如下:15.2cm 15.1cm 15.3cm 17.3cm 15.3cm 其中有一次测量明显错误,它 是 ,该物体的长度为 。

8. 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 ,则准确值是 cm , 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

动与静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导学案)

动与静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导学案)

学案01 动与静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掌握参照物选取与物体动静判断;2、掌握刻度尺与秒表的使用;3、掌握长度与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

【知识梳理】一.机械运动二、参照物三、长度与时间单位换算四、刻度尺使用五、秒表的读数六.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典例分析】1.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划破夜空的流星 B.奔驰的骏马 C.植物开花结果 D.地球绕太阳公转2.坐在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船舱 B.河水 C.河岸上的树 D.迎面驶来的船2.乙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北运动,甲看乙静止不动,若甲、乙都以地面做参照物,则它们应该是()A.甲向南、乙向北运动 B.甲向北,乙向南运动 C.甲、乙都向北运动 D.甲、乙都向南运动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8 cm= km (2)4.2 cm= dm (3)2 km = m(4)20 min= h (5)30 min= s4.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读数为cm,其中准确值为 cm,估计值为cm。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5.如图2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min s,合为 s。

6.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1.700m,则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m B.dm C.cm D.mm7.有两个测量数据分别为28.4厘米和50.30厘米,试判断:(1)第一个数据测量时所用工具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准确值是___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__;(2)第二个数据测量时所用的工具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准确值是___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_.8.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 cm,5.36 cm,5.36 cm,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A、5.36 cmB、5.363 cmC、5.3633 cmD、5.36333 cm【当堂达标】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3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图3A.行星转动B.鲜花怒放C.骏马奔腾D.枯叶飘落2.如图4所示,共有160层,总高828m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于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

第一章第1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第一章第1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第一章第1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导学案教学目标:1、会使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会进行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新课教学:一、有趣的比较:观察课本P10两幅图片,左图的帽檐AB与帽高CD哪个长?右图中心两个圆那个面积大?实际测量一下,我们的直觉可靠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第1——3段,了解我们平时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二、认识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请同学们看课本P10长度的单位部分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长度的单位有哪些?请把它们由大到小排列出来(包括中文名称和通用符号)_______ ________ 2、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请完成以下单位换算0.5m = _______ dm,7dm=_________ cm,20cm=_________mm,0.06mm=_________μm,100 nm=_________μm,5×105μm=_________mm三、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做一做: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比较一下,你的结果与别的同学相同吗?议一议:结合上述实验,应该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结论:1、观察刻度尺: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的位置以及是否磨损。

2、刻度尺的使用:①放对:用刻度尺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_________被测长度。

②看对: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_。

③读对:在读数时,要估读到_________的下一位。

④记对:测量结果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3、体验:用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并把结果记录下来____ _____练习,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请正确记下物体的长度。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物体的长度___;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导学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导学案

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导学案导入:1.看图,感受哪一个中心的圆大一些?2.线段AB和线段CD哪个常一些?3.结论:我们的感觉 。

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其转换方法;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及其转换方法。

3.明白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模块一 长度的测量】一.长度单位 1. 测量是最基本测量,最基本测量工具是,更精确的测量使用。

2.长度国际单位: .3. 进率:常用单位: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符号:【跟踪练习】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①某同学的身高是1.67 ;②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③一节5号电池的高约0.6 ;④人正常步行时,一步长约0.6 ;2.单位换算:1μm= mm 18km= m130nm= m 10dm= mm 2×102cm= μm 78mm= m3.下列几个关于单位换算的式子,正确的是( )A.7.4m= 7.4m×100 cm= 740cm;B.7.4m=7.4×100=740cm;C.7.4m=7.4×100 cm=740 cm; D.7.4m=7.4m×100=740 cm.温馨提示:①熟记各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②单位换算的格式必须规范。

单位换算的一种常用方法是等量代入法,要注意在单位换算中,每一步必须保证等号两边相等。

每一步有且仅有一个单位。

【模块一 长度的测量】二.测量工具1.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具: ,2.精密测量: 尺;千分尺, 器3.如果测量我们学校教学楼的东西宽度我们应该选用什么测量工具呢?4.如果测量螺母的直径我们应该选用什么测量工具呢?5.如果测量小钢球的直径我们应该选用什么测量工具呢?测量中的基本概念1.量程:刻度尺的 叫量程.刻度尺越长,量程越大,一次测量的长度越长.2.分度值:刻度尺上的 .它决定着测量的准确程度,分度值越小,结果越观察刻度尺3.取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一下:①它的量程是 ;②它的分度值是 ;③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4.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会放 ⑴使刻度尺 紧靠被测物体;⑵ 尺的位置,不能倾斜;⑶刻度尺的 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②会看:视线要与尺面 .③会读:测量值要估读到 ;④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 和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五章,主要涉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具体内容包括:1. 长度的测量方法:尺子、卷尺、米尺等;2. 时间的测量方法:停表、秒表、钟表等;3. 长度和时间的单位:米、厘米、秒、分钟等;4. 测量误差和精确度: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大误差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了解相应的测量工具和单位;2. 培养学生准确测量、记录数据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3. 使学生理解测量误差和精确度的概念,能够分析实验数据,提出改进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测量工具和单位;难点:测量误差和精确度的分析及改进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卷尺、米尺、停表、秒表、钟表等;学具:学生尺、计时器、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如教室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墙上的时钟等,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和时间测量的方法及单位。

2. 知识讲解:介绍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测量工具和单位,讲解测量误差和精确度的概念。

3. 例题讲解:以实际测量为例,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以及如何分析测量数据,提出改进措施。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测量误差和精确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分享各自的改进措施。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长度测量方法及单位2. 时间测量方法及单位3. 测量误差和精确度概念4. 改进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说明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进行一次长度或时间测量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措施;(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测量误差和精确度,并解释其含义。

2. 答案:(1)长度测量工具:尺子、卷尺、米尺等;时间测量工具:停表、秒表、钟表等。

1.1 长度及时间的测量导学案1

1.1 长度及时间的测量导学案1

准旗第五中学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课题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课型新授执教教师学习目标1、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3、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米”会进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纳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备课教师刘福全审核重难点重点:长度的测量难点: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学案内容备注创设情景出示如下三组实物请同学们观察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我会自学知识点一:测量的单位一.长度1.长度单位(1)长度国际单位:______符号:______(2)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1km=______m 1dm=______m 1cm=______m 1mm=______m 1μm=______m 1nm=_______m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_______.二.时间(1)。

时间单位:___符号:____(2)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1h=____min=____s 1s=___ms=____us2.测量基本工具:_______,手表,钟表等。

学习随笔(教法、学法。

)在以上的这些比较中有一种基本的比较,就是长度的比较。

自主学习出示导学提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学案内容备注我能参与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表示符号是________;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表示符号是________。

2、写出长度和时间的其它单位、符号及换算关系:长度:时间:3.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47.8dm=______m=_______mm60μm=______mm=_________m0.05km=______m=________cm1.2h= min= s.知识点二:测量的工具1.观察刻度尺:取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1).它的量程是_________ (2).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_(3).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_________2.使用刻度尺:做到“四会”(1)(2)(3)⑷知识点三:误差1、定义2、怎样减小误差3、误差与错误不同我会解决1.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国际单位制及其意义;2.知道长度测量的工具和方法;3.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二.教学重点:掌握长度测量的工具和长度的单位。

三.教学难点: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四.知识点归纳:1.长度的测量:(1)长度单位有:m、Km、dm、cm、mm、μm、nm,1μm= m、1nm= m.1 Km = m,1m= dm= cm= mm= um= nm。

1m= mm,1cm= m。

实际观察一下你的刻度尺上的1mm、1cm、1dm、1m的长度,在头脑中形成清楚的印象。

用你的身体(手指、手臂等)展示出这些长度。

你的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cm,你的身高大约是m合cm;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物理书的长度28.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m;(2)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常见的有米尺、卷尺、游标卡尺等。

2、总结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4、阅读课文13.14页“时间的测量”,回答(1)、时间的单位有、、。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

1h= min= s;1min= s;30min= h(2)、机械停表的适用方法:一走、二、三。

外圈指针读书表示多少,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填分或秒)5、请你认真阅读课文第14页的内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和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只能,不能。

.时间的测量工具有秒表、手表、日历等,时间的单位有、、。

6.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叫误差,(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2采用多次测量求的方法。

(3)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只能减小误差。

五.基础训练:单位是()A.m B.cm C.nm D.mm2.图1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 . 1 cm 、5.50 cm;B . 1 cm 、8.30 cm;C . 1 mm 、8.30 cm ;D . 1 mm 、2.80 cm.3.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

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A .2cm ;B .2mm;C .2μm;D .2dm.4、对下列尺度的估计中,跟事实相差较远的是( )A .同学用课桌的高度大约70cm 左右;B .一张普通CD 光盘的直径大约30cm;C .操场上一个篮球场的长度约28m ;D .教室门的高度大约有2m.5、正常情况下,人每呼吸1次的时间大约 ( )A .1秒;B .5秒;C .10秒;D .20秒。

6.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B 、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 、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D 、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7、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 171.2mm ;B. 1.712dm ;C. 0.01712km ;D. 0.1712m.8、现有两把刻度尺,第一把刻度尺的量程为150厘米,分度值为1厘米;第二把刻度尺的量程为20厘米,分度值为1毫米,以下几种选择刻度尺的原则正确的是( )A.选第一把,因为它的测量范围大; B .选第二把,因为它的刻度精细;C.选项哪一把都一样;D.要了解测量的要求,才能确定选用哪种刻度尺.9.在学校运动会男子100m 比赛时,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m 、80m 和100m 处的时间。

其中六、能力训练:10.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要___,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cm.11.用拉长的塑料软刻度尺测量衣服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___.12.你身体上最接近15mm 长度的是( )A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B .拇指的长度C .头发丝的直径D .肩膀的宽度13.一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5.37 cm ,那么他用的测量工具是( )A .能准确到1mm 的刻度尺B .能准确到0.1mm 的游标卡尺C .能准确到0.01mm 的螺旋测微器D .不能判定用的是什么测量仪器14.如图3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图2 3 4cm5 图315.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6.如图4所示,在铅笔上整齐排绕20匝铁丝,则铁丝直径约 mm.17.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算物理课本内页中每张纸的厚度. (1)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2)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为L ;(3)算出每张纸的厚度d=L/10.该同学以上做法中的三个错误是:(1) (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5是警方在一案发现场取得的一张罪犯的脚印,经过测量,其长度是25.7cm ,刑侦人员估计,此罪犯的身高大约是180cm ,根据数据你猜想一下,刑侦人员是如何来估计罪犯的身高的?你的身高是多少?估计你的脚长大约是多少?19.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

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 .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 .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 .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 .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20.如图6所示,停表的读数______________。

21.“思考”甲、乙两卷粗细不同的细铜线,甲卷铜线标签上注明直径是0.8mm ,乙卷的标签已经模糊不清了.不用刻度尺,你用什么简易办法可以求出乙卷铜线的直径?七、中考检查1.(2012福建福州,)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健康的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A .质量50kgB .身高160mC .体温37℃D .1min 心跳75次2.(2012广东广州,)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A. 量程3m ,分度值1mmB. 量程10m ,分度值1dmC. 量程30cm ,分度值1mmD. 量程15cm ,分度值0.5mm3.(2012湖南益阳,第4题)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A .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B .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 .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D .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4.(2012江苏南京,第1题)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t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C.南京夏天最高气温约为60℃D.一节初中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h5.(2012江苏宿迁,第3题)关于下列估计,比较合理的是( ) 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是2cm B.一本物理书的宽度约是1mC.一部手机质量约是1kgD.一台电脑显示器的质量约是10mg6.(2012江苏无锡,第2题)下列对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 .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B .课桌的质量约为200gC .房间的门高约2mD .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为40V7.(2012山东德州,第3题)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全新的2B 铅笔长约18cmC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oC D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8.(2012山东泰安,第3题)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我们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0.8mB.人体的密度约为33m /kg 10×0.3C.刘翔参加110m 栏比赛时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1.5m/sD.发育正常的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9.(2012陕西,第2题)关于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 .课桌高度约为80cmB .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C .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gD .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时间约为5s10.(2012安徽,第2题)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____________cm11.(2012甘肃兰州,第17题)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

12.(2012江西南昌,第9题)请您正确填写单位: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220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身高约为165 ,步行速度约为1.1 .13.(2012福建福州,第26题第1小题)(3分)(1)如图20所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cm 。

14.(2012四川凉山,第41题)丙图中,长方形铁片的长度是 cm ;15.(2012广东省,第16题第1小题)(6分)如图14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宽度是 c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