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大帝概述.

合集下载

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

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

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俄罗斯帝国历史上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1729年-1796年)是一位杰出的统治者,她改革了俄罗斯的政治、军事、教育和文化领域,并且在她的统治下,俄罗斯帝国成为一个重要的欧洲大国。

本文将探讨叶卡捷琳娜一世的统治以及她的贡献。

(段落1:叶卡捷琳娜的背景和统治开始)叶卡捷琳娜一世,原名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她于1729年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小村庄。

她的父亲是普鲁士的一个律师,母亲则来自立陶宛贵族家庭。

在18岁时,叶卡捷琳娜被选中嫁给了俄罗斯的彼得三世。

然而,彼得三世在位期间并不成功,他的统治遭到了贵族们的不满和批评。

1762年,叶卡捷琳娜利用军方和贵族的支持,成功推翻了丈夫,并宣布自己为俄罗斯帝国女皇。

(段落2:叶卡捷琳娜的政治改革)作为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着手进行了广泛的政治改革。

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和减少贵族的特权。

她颁布了《土地法令》,限制了贵族土地的大规模保有,以减少社会不平等。

此外,她还在俄罗斯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的行政机构,加强了对不同地区的管控和管理。

这些改革帮助她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并促进了俄罗斯的整体发展。

(段落3:军事改革及外交政策)除了政治改革外,叶卡捷琳娜一世还注意到了军事的重要性,并推动了军队的现代化。

她增加了军队的规模,并且投资于军事技术的研发。

这使得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她成功地在与其他大国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此外,叶卡捷琳娜一世还推行了积极的外交政策,努力扩大俄罗斯的领土,并加强了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关系。

(段落4:教育和文化改革)叶卡捷琳娜一世对教育和文化的改革同样投入了大量精力。

她开展了许多教育项目,为贫困人口提供了教育机会。

她还建立了许多学院和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

在她的支持下,俄罗斯的文化艺术迎来了繁荣,许多优秀的作家、音乐家和建筑师涌现出来,为俄罗斯帝国增添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瑰宝。

(段落5:对叶卡捷琳娜的评价)叶卡捷琳娜一世统治时期的改革被认为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俄罗斯帝国的历史

俄罗斯帝国的历史

俄罗斯帝国的历史俄罗斯帝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的国家,它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547年,当时伊凡四世被称为“可怕的”(Groznii)沙皇。

俄罗斯帝国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扩张和变革,最终在1917年俄国革命后解体。

本文将从不同的时期和重要事件来探讨俄罗斯帝国的历史。

1. 彼得大帝时期(1682 - 1725)彼得大帝被认为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统治者。

他在位期间,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和现代化措施,以使俄罗斯帝国能够与欧洲其他大国媲美。

彼得大帝的改革包括建立新首都圣彼得堡、改革教育系统、建立现代化的海军、引进欧洲的文化和技术等。

这些改革为俄罗斯帝国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的崛起和扩张奠定了基础。

2.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1762 - 1796)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罗斯帝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君主,她的统治被认为是俄罗斯帝国“启蒙时代”的黄金时期。

叶卡捷琳娜二世推行了广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她试图使俄罗斯帝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她扩大了俄罗斯的领土,并进行了对土耳其、波兰等邻国的军事行动,进一步加强了俄罗斯的地位。

3. 克里米亚战争(1853 - 1856)克里米亚战争是19世纪中叶俄罗斯帝国最重要的外交和军事冲突之一。

俄罗斯与英国、法国、土耳其以及其它欧洲国家在克里米亚地区爆发了冲突。

最终,俄罗斯帝国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惨重的失败,导致许多国内改革的推动。

克里米亚战争表明了俄罗斯帝国在军事和外交上的薄弱之处,并在国内激起了大量的社会不满情绪。

4. 俄国革命(1917)俄罗斯帝国的末期被视为俄国革命的高潮时期。

这次革命终结了300多年的沙皇统治,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苏维埃俄国。

这一时期发生了两次主要革命,一次是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政权,另一次是十月革命,由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使新政权巩固其权力。

俄国革命对于世界各国政治和社会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也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终结。

叶卡捷琳娜大帝

叶卡捷琳娜大帝
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悼念。在她的遗体被安葬于圣彼得堡的彼得保罗要塞时,数万人参加了她的葬礼
2 总的来说,叶卡捷琳娜大帝是一位伟大的统治者和女性。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为俄国
的繁荣和强大作出了巨大贡献。她的统治时期是俄罗斯帝国的黄金时代之一,也是欧洲启蒙运动的重
3 要时期之一。虽然她的个人专制和贵族政策引发了不少问题和矛盾,但她仍然被视为俄罗斯历史上最
叶卡捷琳娜在即位之初提出"开 明专制"的口号,即位之后又发 布了一系列法令,宣布贵族拥有 大量农奴的权力合法,把近万名 农奴升为贵族。她限制领主杜马 会议的职能和权力,并使宫廷和 政府摆脱了对贵族的依赖。这为 她的统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军事上,她通过俄普奥三次瓜 分波兰,夺取了波兰62%的领土, 包括第聂伯河以东的整个乌克兰 和白俄罗斯以及摩尔多瓦、德涅 斯特河沿岸等大片土地,这一时 期的俄罗斯帝国领土面积达到历 史的顶点
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二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八位皇帝(1762年7 月9日-1796年11月6日在位),也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 之名的女皇
1.早年经历
早年经历
1
早年经历 2
3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出生于普鲁士斯德 丁,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农民塞缪尔·斯科夫龙斯基 之女,本名玛尔塔·海伦娜·斯科夫龙斯卡
叶卡捷琳娜大帝
-
1
早年经历
2
统治时期
3
பைடு நூலகம்
外交政策
4
个人性格
5
晚年生活与逝世
叶卡捷琳娜大帝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后世尊称其 为叶卡捷琳娜大帝(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Великая;英 语:Catherine the Great)

沙皇俄国皇帝世系

沙皇俄国皇帝世系



1740 年~1741 年 伊凡六世

1741 年~1761 年 叶丽扎维塔·彼得罗芙娜·罗曼诺夫

1761 年~1762 年 彼得三世
1762 年~1796 年 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
1796 年~1801 年 保罗一世
1801 年~1825 年 亚历山大一世
1825 年~1855 年 尼古拉一世
1547 年~1584 年 伊凡四世(雷帝)
1584 年~1598 年 费多尔·伊万诺维奇
1598 年~1605 年 鲍里斯·戈东诺夫
1605 年~1606 年 季米特里
1605 年~1613 年 空位时期
1613 年~1645 年 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45 年~1676 年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
沙皇俄国皇帝世系
伊凡一世 1325~1340 取得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称号
伊凡二世 1341~1359
德米特里 1359~1389 德米特里·顿斯科伊(顿河的德米特里)

瓦西里一世 1389~1425

瓦西里二世 1425~1462

伊凡三世 1462~1505

瓦西里三世 1505~1533

伊凡四世 1533~1547(莫斯科大公)
1676 年~1682 年 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
1682 年~1689 年 伊凡五世
1689 年~1721 年 彼得一世 (由母后及索菲娅摄政)
1721 年~1725 年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725 年~1727 年 叶卡捷琳娜一世

历代沙皇信息 标准

历代沙皇信息 标准

沙皇(Царь)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546年到1917年的称呼。

第一位沙皇是伊凡四世,最后一位沙皇是尼古拉二世。

1721年彼得大帝改名皇帝。

但直到1917年为止,俄国的统治者一直都称为沙皇。

伊凡四世俄语中沙皇(Царь)一词中的“沙”来自拉丁语凯撒(Caesar)的转翻译音(Цезарь),Царь就是“大皇帝”的意思。

中文则半音译半义译,翻译成“沙皇的”。

在中世纪的俄国,沙皇这个称号指最高统治者,特别是指拜占庭的皇帝,而在1240年左右以后则指蒙古大汗。

在15世纪,俄国流传一种说法,莫斯科大公是拜占庭皇帝的继承者。

在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手中后,拜占庭帝国和皇帝的权力就落入了莫斯科大公的手中。

到伊凡四世时期,大公称号显得权力不够大,于是1547年1月16日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

此外,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早期的皇帝和20世纪的保加利亚国王也自称沙皇。

历任俄国沙皇历代皇帝862—879年留里克879—912年奥列格(882年迁都基辅,从此开始基辅罗斯的统治)912—945年伊戈尔945—962年奥尔加摄政(伊戈尔妻子)962—973年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973—980年雅罗波尔克一世980—1015年弗拉基米尔一世1015—1019年斯维亚托波尔克一世1019—1054年雅罗斯拉夫一世1054年雅罗斯拉夫死后,其子三分天下,基辅罗斯解体。

1054—1073年伊兹雅斯拉夫1073—1078年斯维亚托斯拉夫二世1078—1093年弗塞沃洛德一世1093—1113年斯维亚托波克二世1113—1125年弗拉基米尔_莫诺马赫1125—1132年穆斯提斯拉夫一世封建割据时期1132—1139年雅罗波尔克二世1139—1146年弗塞沃洛德二世1146—1154年维雅·切斯拉夫1154—1157年尤里·乔治·多戈里奇一世弗拉基米尔大公统治时期1157—1175年安德列·安德鲁一世_伯格柳别斯基1157—1176年迈克尔1176—1212年弗塞沃洛德三世1212—1217年,1218—1238年尤里三世1217—1218年康斯坦丁蒙古统治时期1238—1246年雅罗斯拉夫二世1246—1247年斯维亚托斯拉夫1248—1249年迈克尔1249—1253年安德烈二世1253—1263年亚历山大一世1263—1272年雅罗斯拉夫三世(特维尔大公)1272—1276年巴西尔_瓦西里1276—1281年,1283—1294年德米特里厄斯_季米特里1281—1283年,1294—1304年安德烈三世1304—1319年米切尔(特维尔大公)1318—1326年尤里·丹尼洛维奇(莫斯科大公)1326—1327年亚历山大二世(特维尔大公)1328—1331年亚历山大三世莫斯科大公国1263—1303年丹尼尔1303—1325年尤里三世1325—1340年伊凡一世1332—1341年弗拉基米尔1341—1353年西蒙1353—1359年伊凡二世1359—1389年季米特里·顿斯科伊(顿斯科伊意思为“顿河英雄”)1389—1425年瓦西里一世1425—1462年瓦西里二世(“失明大公”)1462—1505年伊凡三世(伊凡大帝,1480年脱离蒙古统治)1505—1533年瓦西里三世1533—1584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1547正式称“沙皇”)1584—1598年费多尔_狄奥多一世(1598年沙皇费奥多尔死,无嗣,留里克王朝告终。

各代沙皇事迹

各代沙皇事迹

彼得一世(1672——1725年),俄国沙皇(1682——1725年)也许扩张土地是沙皇俄国的本性,但沙俄的扩张势头在伊凡雷帝之后明显进入低潮,在百余年的时间里保持守势,夺取波罗的海和黑海出海口的夙愿始终是一个美好的梦。

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彼得大帝的出现。

彼得身材魁梧,精力充沛,性格粗暴,这同他的罗曼诺夫家族前辈的病弱形成鲜明对比。

1682年,彼得的异母兄费多尔三世去世。

在其姐索非亚和米格斯拉夫家族、纳雷什金家族三方的激烈较量中,10岁的彼得和他的患有坏血病不能理事的哥哥伊凡五世一起成为沙皇,彼得只是第二沙皇,实权操纵在索非亚公主手中。

彼得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的特点从小就已经显示出来。

在他幼时的诸多爱好中,有两件对未来有重要影响,一是对航海和造船的强烈兴趣,这使他制定了向海洋发展的国策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另一个就是玩军事游戏,他的两个少年游戏兵团后来演变成他最得力的两个近卫军团。

1689年,彼得正是利用这两个军团粉碎了其姐索非亚企图废黜他的阴谋,并将索非亚关进修道院,实际上掌握了政权。

1696年伊凡五世去世,彼得成为唯一的沙皇。

1697年,彼得又作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举动。

他以一个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身份,随同一个250人的庞大考察团去西欧各国访问,在此期间,他甚至还曾在荷兰的造船厂当学徒以学习造船。

实际上这此访问对俄国的未来影响巨大,面对西方的先进科技和制度,彼得心中使俄国变革的朦胧想法因此变得如此清晰和强烈。

回国后,一场巨大的变革就在俄罗斯大地上掀起了阵阵风浪。

当几位大臣来问候远途归来的彼得大帝时,彼得突然操起手中的剪刀朝他们的胡子剪去,从而揭开了一系列改革的序幕。

这些改革主要是在与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背景下施行的。

在军事方面,彼得实行义务兵役制,引进国外新式武器和战略技术,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在经济方面,彼得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

俄罗斯帝国皇帝列表

俄罗斯帝国皇帝列表

俄罗斯帝国皇帝列表1721年,彼得大帝与瑞典进行北方战争胜利,俄罗斯参政院授予“俄罗斯帝国皇帝”的头衔,俄国成为正式意义上帝国。

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罗斯帝国皇帝尼古拉二世被迫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共记304年。

1.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大帝)1682——1721年为俄罗斯沙皇,1721——1725年为俄国皇帝。

打败瑞典和土耳其。

1721年加冕为全俄皇帝。

他积极改革,使俄罗斯社会向西方靠拢。

他在涅瓦河上建立了新京都圣彼得堡。

1725年死于尿毒症。

皇位传给续妻叶卡捷琳娜一世。

2.叶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夫娜1725——1727年在位,遵照彼得一世的志愿,建立了俄罗斯科学院。

3.彼得二世·阿列克谢耶维奇1727——1730年在位,在位期间,罢黜彼得一世的宠臣阿·缅希科夫,首都迁回莫斯科。

1730年死于天花,此后,罗曼诺夫王朝绝嗣。

4.安娜·伊万诺夫娜1730——1740在位。

俄国女皇,伊万五世沙皇和普拉斯科维亚·萨尔特科娃皇后的女儿。

5.伊凡六世1740——1741在位。

登基时还不到1周岁。

他的母亲是安娜·伊万诺夫娜女皇的外甥女。

1741年被推翻。

(伊凡六世是个苦命的皇帝,1岁多点就蹲大牢,自1742年起,被秘密关押在N个不同地点,最后的关押地点成为靠近北极苦寒之地的霍尔莫格雷,即如今阿尔汉格尔斯克州境内。

1756年,伊凡六世又被押到圣彼得堡附近的施吕瑟尔堡(今彼得要塞)监狱。

在施吕瑟尔堡,伊凡六世仍旧被关在单间牢房里,与世隔绝,不允许他和任何人接触,在整个关押期间没有见到过一个人,其中也包括狱卒。

自幼年起的关押生活使伊凡六世不但丧失了正常的表达能力,更神经失常,一直持续到1764年被处死,当时已是叶卡捷林娜二世在位。

)6.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1741——1761年在位。

彼得大帝最后的继承人和最小的女儿。

叶卡捷琳娜二世简介

叶卡捷琳娜二世简介

叶卡捷琳娜二世简介众所周知,在俄罗斯帝国历史上有两位大帝,一个是彼得大帝彼得一世,另一个就是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叶卡捷琳娜二世简介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叫做索非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1729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出生于普鲁士王国的什切青。

她是俄罗斯留里克王朝的后裔,1744年,15岁的叶卡捷琳娜二世被挑选为皇位继承者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和彼得三世正式结婚,之后叶卡捷琳娜二世皈依了东正教,叶卡捷琳娜的名字也是这个时候改的。

1762年,叶卡捷琳娜率领禁卫军发动宫廷政变夺得了沙皇之位。

从1762年登上皇位之后,叶卡捷玲娜二世就开始了她的政治生涯,1767年,叶卡捷琳娜二世招考会议,起草颁布了女皇训令,主张实行开明专制和严厉的法制,并且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叶卡捷琳娜二世深知俄国农奴制的危害,所以想进行改善,但遭到当时许多贵族的反对只能放弃。

此外,叶卡捷琳娜二世在执政期内,还就改了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

叶卡捷琳娜二世对外也是非常激进的,三次瓜分波兰,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并夺得了黑海沿岸地区,而且还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

叶卡捷琳娜二世还准备南进重新建立拜占庭帝国,但最终失败了。

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内,俄罗斯帝国成为了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帝国,虽然是一个女人,但她做到了很多男性沙皇做不到的事情,因此和彼得大帝一起被誉为俄罗斯帝国两位大帝之一。

1796年11月6日,叶卡捷琳娜二世逝世于沙皇村,享年67岁。

叶卡捷琳娜二世情史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丈夫彼得三世的婚姻非常不幸福,据说,在他们结婚9九年的时间,彼得三世从未碰过叶卡捷琳娜二世,有的说法是因为彼得三世没有生育能力,有的则说彼得三世根本不喜欢叶卡捷琳娜二世,至于真相是怎样的,今天已无从考证。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让年轻需要人疼爱的叶卡捷琳娜二世非常痛苦,所以她背着彼得三世找情人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得二世:1727-1730 皇帝年幼12岁,权利旁落,缅希科夫掌权; 多戈尔鲁基家族上位; 1729年皇帝订婚:多尔戈鲁基卡娅公爵小姐; 1730年,天花病逝,不满15岁,未指定接班人



阿娜女皇:1730-1740 格力岑公爵建议,伊凡五世的女儿安娜上位 库尔兰大公的遗孀 担心权利旁落,贵族集团的条件:不结婚;不能 制定继承人;最高枢密院全权管理政务;不得宣战 和媾和;武装力量由枢密院统辖等。 1740年秋天,安娜去世,指定两个月大的伊凡 为继承人

1725年彼得去世: 阿列克谢的儿子、彼得大帝的孙子彼得; 彼得大帝的第二任妻子叶卡捷琳娜; 彼得大帝的女儿安娜和伊丽莎白; 彼得大帝的侄女、同父异母哥哥伊凡五世的 女儿叶卡捷琳娜和阿娜。

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1727, 缅什科夫 近卫军团:普列奥拉布斯基团和谢苗诺夫斯 基团 指定接班人:阿列克谢的儿子、彼得大帝的 孙子彼得
宫廷争斗(17251762)


叶卡捷琳娜一世——彼得之妻(1725~1727) 彼得二世——彼得之孙(1727~1730) 安娜.伊凡诺芙娜——彼得侄女(1730~1740) 伊凡六世——安娜侄女之子(1740~1741) 伊丽莎白——彼得之女(1741~1761) 彼得三世——彼得之孙、安娜之子(1761~1762)




伊凡六世:1740-1741 伊凡五世的曾孙,安娜女皇的姐姐的外孙; 1716年,叶卡捷琳娜嫁给梅克伦堡公爵查尔斯, 生女儿安娜,安娜嫁给不伦瑞克-贝文-卢能堡公爵 安东尼,后生伊凡。 阿娜女皇指定其情人比伦摄政; 父母摄政; 1741年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政变
伊丽莎白女皇:1741-1762 1762年女皇去世,没有子嗣,她于1742年指 定荷尔斯泰因-道格普大公彼得为继承人,即, 后来的彼得三世;彼得大公是伊丽白女皇 的姐姐和荷尔斯泰因-道格普大公查尔斯-腓特 烈的儿子。 彼得三世:17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