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高速铁路的受流技术

合集下载

干货详解高速铁路七大技术体系

干货详解高速铁路七大技术体系
车体的高密封性能。这种车体结构不仅适用于铝合金型材的
客室内的传递。据了解,这项专利技术可适用于时速200公 里等级及以上的动车组车体结构,目前广泛应用于
CRH2C—300系列动车组车体,及CRH2长大编组系列动 车组车体,已装用700余辆,总价值近10亿元。
旅客服务系统大量运用了信息技术,需要给各位专家报告的
间0.3秒左右,高速列车动力丢失少,长距离运行节能效果
采用简单链型、弹性连型悬挂技术,研发高强高导接触网导 线。保证接触网与受电弓匹配良好、受流稳定。武广客运专
线接触网采用弹性缝型悬挂方式, 实现时速350公里双弓稳
系统的主体设备接触网,已经开始实现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
3、列车运行控制列控系统是确保列车行车安全的控制系统,
速列车由45000个零部件组成,工程中分为九大关键技术。
韩国。二是车体制造。三是牵引系统,牵引系统是高铁竞争 的核心之一,主要由变压器九变流器、牵引控制、电机几个 不同的部分组成。高速列车所有的用电设备和运动器件都采 用传感器进行实时的监控。高速转向架,高速列车的转向架 是列车技术的核心也是轮轨技术的核心。高速专项架的结构 功能,高速列车技术的核心,具有承载、导向、减震、牵引 及制动等功能。传统意义上的火车头已经看不见了,转向架 技术创新点主要在于抑制它的蛇行运动,由于车轮的反面很 锥形,需要良好的工作曲线,锥形的爬点就形成了固有的刺 激震动,这也是转向架能跑多高速度的核心。还有脱轨安全 性。我们在研究高速列车转向架轮轨安全的时候做了一个突 破性的测试,世界各国高速铁路和它的普速铁路是不相吻的, 也就是说它不做跨线运行的技术准备,所以大多数国家,包 括日本,它的轮轨匹配都是按照高速线和普速线来设计。我 们国家高速铁路和现在了路网形成跨线,这个路网的效应就 会非常的好,我们在设计我们国家的轮轨匹配的时候采用了 特有方案,这个方案比德国的明显好,不仅可以满足本线运 行,而且还可以实现跨线运行,这项技术我们在本国和多国 申报了专利。高速转向架,我们希望有较高的临界速度,比 如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转向架理论上是490公里,在西南 交通大学做到了410公里,最后的实验没有做下去,只做到 了410公里。为了验证我们高速转向架的性能,我们用了

高速铁路概论第三章 高速列车牵引动力

高速铁路概论第三章 高速列车牵引动力
动力集中型列车虽然其动轴少,但大量挂车车轴上有足够 的空间可用于安装作用性能良好的盘型制动装置和防滑器。 尤以后者可使制动粘着系数的利用值提高,制动距离不会比 动力分散配置型大。而动力分散配置型列车的众多动轴上均 安装有牵引电动机,所剩余的位置狭窄,安装盘型制动装置 有一定困难。
3、牵引动力集中配置与分散配置的比较
为了对不同机车车辆簧下质量的影响进行比较,通常采用 等效簧下质量的概念。牵引动力集中配置的高速列车动力车 的每轮等效簧下质量略低于动力分散配置的数值。
3、牵引动力集中配置与分散配置的比较
(3)粘着利用和加速性能
充分利用粘着是高速列车牵引动力设计时的一个重要的指 导思想。日本在研制牵引动力装置时,认为粘着系数将随速 度的提高而下降,担心单轴的粘着力过小,只好增加动轴的 数量,以保证足够的牵引力,这就是日本的高速列车的牵引 动力采用分散配置形式的原因之一。
空气阻力的计算公式为:
方空 成气 正阻
D 空1 2气C 密dV 度2A(Cdd L)
比力 与
C d 空气阻力系数
列 车 速
V 列车速度
A 列车断面积
度 的 平
C d
列车压力阻力系数 列车侧面气动摩擦系数
L 列车长度
d 列车气动直径
三、牵引动力及其配置
1、牵引动力的形式
电力牵引 内燃电传动牵引
电力牵引的优点:功率大、轴重小、经济性能好、环境污染小 电力牵引的缺点:初期投资大 内燃电传动牵引的优点: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性能好
概 第

节 述
从速度上看,目前已开行的高速列车的最高速度可以划分为 三个等级。
第一速度级: 最高运行速度200~250Km/h 第二速度级: 最高运行速度250~300Km/h 第三速度级: 最高运行速度300Km/h以上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高速铁路受电弓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高速铁路受电弓
• 2、高速接触网的特性
• (1)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 (2)具有良好的受流性能 • (3)应采用状态维修,减少维修带来的干扰 • (4)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高速铁路的受流技术及其评价
高速铁路接触网—受电弓受流系统的新特点
• 3、高速受电弓的特性
• (1)小的静态抬升力差 • (2)较小的归算质量 • (3)良好的跟随特性 • (4)大的横向刚度 • (5)良好的气动力外型和气流调整装置 • (6)与接触导线摩擦性能相匹配的滑板材料及钛合金材料 • (7)具有紧急降弓控制系统
综合接地的必要性
• 钢轨铺设于地面上,与地不良绝缘,存在对地漏 泄电阻。对于普速电气化铁路,钢轨对地漏泄电 阻较低,列车牵引电流也不大,正常运行时,钢 轨电位不高,将钢轨作为地线用于某些沿线设备 接地,一般不会引发设备和人身安全问题。必要 时才增设小型地网。
综合接地的必要性
• 高速铁路(与既有线不同)的一些特征: • (1)列车牵引电流大 • (2)牵引网短路电流大 • (3)钢轨对地漏泄电阻高
• 评价弓网受流质量从以下七方面考虑:
• 1、弓网间动态接触压力 • 2、接触导线最大垂直振幅 • 3、接触导线的抬升量 • 4、离线 • 5、硬点 • 6、接触网的静态弹性差异系数 • 7、接触导线弯曲应力
高速铁路的受流技术及其评价
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受流质量评价
• 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受流质量与接触网和受电 弓的匹配性能有很大关系。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高速铁路受电弓
高速铁路受电弓
高速列车电力牵引受流的主要特点
• 1、接触网(与受电弓)的波动特性。 • 2、高速列车在高速运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较常
速列车大得多,空气动态力也是影响高速受流的 一个重要因素。 • 3、受电弓从接触网大功率受流问题。

高速铁路知识3

高速铁路知识3

导向原理
超导磁斥式的导向系统,可以采用以下 三种方式构成:


在车辆上安装机械导向装置实现列车导向。 在车辆上安装专用的导向超导磁体,使之与 导轨侧向的地面线圈或金属带产生磁斥力, 该力与列车的侧向作用力相平衡,使列车保 持正确的运行方向。 利用磁力进行导引的“零磁通量”导向系统。
推进原理
4.1.2 流线型外形
减少列车运行阻力,车体结构设计应最大可能的 减少列车运行阻力。进一步减少能耗,列车阻力 是速度的二次函数,列车速度提高后空气阻力非 常突出,当速度提高到30Qkm/h时,空气阻力 的占总阻力的85%~90%。
4.1.3 提高气密性
车体气密性要求,当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或两 列高速列车交会特别是在隧道内会车时,车 外气压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很大的压力波动, 这种压力波动大小几乎与列车运行速度的平 方成正比地增加,如果车体结构不完全密封, 车外的压力波会迅速地传至车内,使车内的 压力产主较大的波动,旅客会感觉到声浪冲 击耳膜的感觉,令人难人忍受,因而影响了 旅客的舒适性,提高车体的气密性是发展高 速列车的一项关键技术。
德国从1968年开始研究磁浮列车。1983年在曼 姆斯兰德建设了一条长32公里的试验线,已完 成了载人试验。他们采用的TR06型试验车, 在该线上创造412公里/小时的记录;并打算 进一步突破500公里/小时。 英国于1973年开始进行磁悬浮铁路的研究,经 过20多年的研究和试验,于1984年4月,从伯 明翰机场至国际车站之间开通运行了低速磁悬 浮列车,平均速度为25公里/小时,这是目前 世界上唯一投入商业性运行的磁悬浮铁路。
概述 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 数据通信与数字网 图象通信 信息处理系统 小结
6.1概述

高速铁路工程轨道技术详解(全面)

高速铁路工程轨道技术详解(全面)
上,当两列时速250km的列车交会时,作业人员 站在两车距离为0.8m的中间还是安全的,从而规 定线路中心距至少为4.2m。在站内线间距4.6m。 • 法国以TGV动车组进行空气动力试验后,认为 在300km/h情况下,4m线路间距是可行的。但考 虑未来发展和便于设置渡线,此值规定为4.2m。
德国则规定为4.5m。
200km,单线:52 双线:80m² 250km,单线:52 双线:80m² 300km,单线:70 双线:100m²
B、安全空间---内设把手、护栏等。 隧道内安全空间距线路中心3.0米以外,单线设在电
缆槽一侧,双线在两侧,宽度0.8米,高度2.2米。
C、在长度大于8km的电气化铁路隧道,设置运营通 风设备。 D、照明与防灾救援设备 设有防火设施、隧道内外检 测通报技术及避难、通风、 排烟设施等。
一般条件下:lmin 0.8vmax 困难条件下:lmin 0.6vmax
二、线路纵断面---平道和坡道
1、最大坡度: • 东海道新干线的正线最大坡度为15‰。
• 我国高速铁路区间最大坡度的选用
我国最大坡度的选用
2、坡段间的连接 •直线连接与竖曲线连接
•高铁竖曲线设置条件:
∣坡度a‰-b‰∣≥△i ‰ •竖曲线半径一般采用圆曲线
(1)厂制标准轨长100米或50米; (2)工厂焊接并铺设300~500米长轨; (3)现场采用移动接触焊工艺。
3、质量良好的养护与维修
二、高速铁路轨道结构与类型
(一)有砟轨道 (二)无砟轨道
三、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组成
第五节 轨道技术监测与维修管理
1、预防性计划维修 2、日常养护管理 3、线路大修
2500 4000
(3200)(4000)(5100) 3000 (2000)(3000) 4000

动车组高速受流技术

动车组高速受流技术

.动车组高速受流技术电动车组与内燃动车组最直观的区别是车顶的受电弓。

受电弓属于车顶高压系统之一,承担着从高压接触网上引入列车所需电流(受流),并在制动时,作为反馈线将多余电流馈回至弓网的任务。

1. 高速受电的特点01接触网与受电弓的波动特性。

高速列车的行驶速度较常速列车高的多,因而受电弓沿接触导线移动的速度大大加大,这就使接触网与受电弓的波动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对受电产生影响。

02高速列车在高速运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远较常速列车大得多,空气动态力也是高速受电的一个重要因素。

03受电弓从接触网大功率受电问题。

高速列车所需的牵引功率较常速列车大得多,若采用多弓受电必然会增加阻力和加大噪音,并引起接触网的波动干扰,因而受电弓的数量不能太多,这就需要解决受电弓从接触网大功率受电问题。

2. 高速受电弓的要求高速列车的受电是通过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导线紧密接触而实现的,因而受电是否正常直接取决于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技术状态,接触网受电弓系统工作可靠是确保高速动车良好取流的根本条件。

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受流过程是受电弓在接触网下以动车组运行速度在运动过程中完成的,受流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多种机械运动形式和电气状态变化:受电弓相对于接触导线的滑动摩擦;受电弓因轨道激励引起的车体上下振动导致受电弓的上下振动;受电弓由于车体横向摆动而引起的横向振动;接触网波浪形上下振动,并沿着接触网传播;受电弓和接触导线之间发生的水平和垂直方向撞击;弓网离线时产生的电弧;受电弓受流过程中,电流发生剧烈变化。

所以,弓网受流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这些运动加剧,要保持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的良好接触性就越来越难,受流质量也会随之下降。

当列车运行速度超过受流系统的允许范围时,受流质量将严重恶化,影响列车取流和正常运行。

在列车高速运行条件下,受流系统的性能与常规电气化铁路的受流质量是不同的,系统所需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高速受流技术是高速铁路的关键技术之一。

高速接触网第三部分

高速接触网第三部分

高速接触网技术
ECJTU 2010.01
第三部分 高速接触网弓网关系
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受流(能量传递) 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受流(能量传递)过程是在动态 受电弓系统的受流 中完成的。对于同一系统而言,列车速度越高, 中完成的。对于同一系统而言,列车速度越高,维持弓网间良好 接触越困难,受流质量随之下降。 接触越困难,受流质量随之下降。当速度超过系统正常允许范围 以上时,受流性能会严重恶化,甚至影响列车正常运行。 以上时,受流性能会严重恶化,甚至影响列车正常运行。 高速电气化铁路不能沿用现有常速下的各种系统,在高速 高速电气化铁路不能沿用现有常速下的各种系统, 领域内的不同速度段,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领域内的不同速度段,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高速受流技术是高速电气化铁路关键技术之一。 高速受流技术是高速电气化铁路关键技术之一。 弓网关系强调接触网与受电弓是一个整体, 弓网关系强调接触网与受电弓是一个整体,研究弓网关系就 是研究两者间的相互作用。 是研究两者间的相互作用。
Re 250 CuAg 120 vmax= 299 km/h Re 330 CuMg 120 vmax= 400 km/h EACEAC-350 387 km/h CuMg 150
15 kN 27 kN 31.5 kN
高速接触网技术
ECJTU 2010.01
第三部分 高速接触网弓网关系 3.2 高速接触网的振动特性
2 影响接触网抬升量的因素
悬挂结构、 线索张力、 跨距大小、 受电弓抬升力。
高速接触网技术
ECJTU 2010.01
第三部分 高速接触网弓网关系 3.2 高速接触网的振动特性
高速接触悬挂抬升量的相关标准 2 标准的解释 1 标准 《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 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下)》 4.4.4款规定:悬挂点抬升量,不 采用限位定位器时,应按不小于2 倍的最大抬升量进行安全校验;采 用限位定位器时,应按不小于1.5 倍的最大抬升量进行安全校验。

高速铁路工作原理

高速铁路工作原理

高速铁路工作原理高速铁路是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其工作原理体现了先进的科技和工程技术。

本文将介绍高速铁路的工作原理,从线路结构到列车运行,全方位解析高速铁路背后的技术与机制。

一、线路结构高速铁路的线路结构是保证其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

在进行高速铁路修建时,会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线路设计。

1. 供电系统高速铁路的供电系统一般采用架空电缆供电方式。

在铁路两侧的支架上悬挂着供电电缆,通过触点与列车上的受电装置接触,供给列车所需的电能。

供电系统的设计要考虑电能传输的稳定性和效率,保证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供电。

2. 轨道结构高速铁路的轨道结构是保证列车行驶平稳,并减少能量损耗的重要因素。

轨道通常由钢轨、轨枕和道床组成。

钢轨负责支撑列车,承受列车荷载;轨枕起到固定钢轨的作用;道床则分散荷载,保证轨道的稳定性。

3. 信号系统高速铁路的信号系统是确保列车安全行驶的重要设施。

信号设备会将信息传输给列车驾驶员,包括车速限制、车辆间的距离等。

信号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旨在确保列车在运行过程中按照规定的速度和间隔行驶,最大程度地保证行车安全。

二、列车运行机制高速铁路的列车运行机制是指列车在线路上运行的方式和原理。

具体包括列车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

1. 动力系统高速铁路的动力系统通常采用电力驱动。

列车上的电机通过与供电系统配合,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列车行驶。

电力驱动可以提供较大的牵引力和较高的运行速度,从而实现高速铁路的高效运行。

2. 控制系统高速铁路的控制系统是调控列车运行的重要手段。

列车上配备了列车控制设备,驾驶员可以通过控制设备控制列车的速度、刹车等行驶参数。

同时,控制系统还与信号系统相连,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行进速度和方式行驶,确保行车的安全性。

3. 安全系统高速铁路的安全系统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保障乘客和列车的安全。

安全系统包括列车的监测设备、紧急制动装置等。

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会自动触发相应的保护机制,例如列车紧急制动,以确保列车停稳并避免事故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高速铁路的受流技术接触网一受电弓受流系统的受流过程是受电弓在接触网下,以机车速度运动中完成的,受流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一动态过程包括了多种机械运动形式和电气状态变化:受电弓相对于接触导线的滑动摩擦;受电弓上下振动;受电弓由于机车横向摆动而形成的横向振动;接触网上下振动,井形成行波沿导线向前传播;受电弓和接触导线之间发生的水平和垂直方向撞击;弓网离线发生电弧,受电弓受流中,电流发生剧烈变化等等,所以,弓网受流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电气过程。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上述各种运动加剧,维持弓网之间的良好接触性能愈加困难,受流质量也随之下降,当列车速度超过受流系统的允许范围外,受流质量将严重恶化,影响列车取流和正常运行。

在高速条件下,受流系统的性能与常规电气化铁路的受流质量是不同的,系统所需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高速受流技术是高速铁路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高速铁路中接触网一受电弓受流系统的新特点1、弓网受流系统必须符合的基本条件电气化铁路发展100多年来,接触网一受电弓系统在外观的硬件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和新技术的采用,受流系统的电流容量、适用速度、安全性能有了相当大的提高,高速铁路的受流系统必须符合的基本条件如下:(1).保证功率传输的可靠性在高速列车运行的全部接触网区段,必须保证电力机车所需要的最低电压;在高速铁路所有可能的运营条件下,接触网一受电弓系统的电流负荷能力必须保证高速列车的可靠运行。

高速列车的电流负荷特性较之常规电力机车有较大的区别,其特征是脉冲负荷占的比例大,电流大,持续时间短,由于列车速度快,起动和加速获得电流很大,在弓网高速相对运动中,整个牵引供电系统均要适应高速列车对电压水平和电流负荷的要求。

(2).受流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受流系统的安全运行是高速铁路正常运营的保证。

高速受流系统的安全性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建立:①接触网的几何参数(拉出值、导线高度、定位器坡度)保证受电弓滑板沿接触网安全地滑动;②接触网的性能参数(硬点、弹性、分相绝缘器、分段绝缘器和线岔结构的平滑性)不损坏受电弓的滑板乃至弓头;③受电弓的自身性能(受电弓滑板的抗冲击性、耐磨性、横向刚度);④接触网一受电弓的匹配性能(离线、接触导线抬升量、接触导线的弯曲应力)。

受流系统的安全性能涉及的方面很多,它是接触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3).良好的受流质量受流系统的理想运行状态是弓网可靠接触,机车不间断地从接触网上获得电能。

运行状态的性能参数为:无离线、无火花。

实际线路中,离线率要尽量小,系统具有动态稳定性。

(4).保证受流系统的使用寿命受流系统中,涉及使用寿命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接触导线的使用寿命和受电弓滑板的使用寿命。

其寿命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磨耗,磨耗量在一定速度和传递功率条件下,主要取决于弓网接触力的大小,保持接触力均匀,即控制接触力的标准偏差以减少接触导线的局部磨耗。

接触导线和受电弓滑板在材质上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能,另外,接触导线应具有抗电化学腐蚀性能。

5.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受流过程中,产生的电弧会产生电磁干扰和噪音,应采取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高速接触网的特点高速列车是靠受电弓与接触导线的滑动接触来获取电能的,所以,高速铁路的接触网是与速度直接相关的,关系更为密切,它必须满足高速列车受流的要求,高速接触网除具有常速下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性能和特点外,还具有下列特点:1.由于高速铁路安全性的要求,高速接触网必须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这主要表现两个方面:①接触网设备本身应具有很高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设备和零部件的使用材料应选用强度高、耐腐蚀、电气性能好的材料,在制造结构方面应做到设计合理,制造精良,以确保设备和零件的使用寿命。

②接触网的设计和安装的主要几何参数应适应高速铁路的运营要求,接触网与运营安全性直接相关的几何参数有:拉出值、导线高度、定位器坡度、线岔位置、锚段关节。

下面分别介绍:(1)拉出值:高速铁路中,由于列车速度的提高,机车车体和受电弓的横向摆动量的增大及受电弓滑板宽度的缩小,接触导线的拉出值一般都小于常速电气化铁路接触导线的拉出值。

如:高速铁路接触导线的拉出值均为200-300mm,其中,直线区段200m,曲线区段300mm。

(2)接触导线高度:由于高速电气化线路上不运营超限货物列车,高速接触网的导线高度低,在5 300—5 500mm之间。

(3)定位器坡度:高速行驶时,受电弓弓头和上下部框架受空气动态力的影响,最终结果是增大了受电弓对接触导线的抬升力,导致接触导线的动态抬升量增大,接触导线上下振动剧烈,定位器抬升量增大,如果定位器坡度不足,定位器根部或支持器将撞击受电弓滑板,危及行车安全,因此,高速接触网定位器坡度较大或采用新型结构的定位器。

(4)线岔位置:由于导线抬升量的增大和提高受流性能的要求,常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直接交叉式线岔已不能适应高速的要求,高速接触网的线岔一般采用无交叉线岔。

(5)锚段关节:由于高速接触网张力的增大,另外,工作支和非工作支过渡平滑的要求,高速铁路的接触网将采用三跨或五跨锚段关节。

2.高速接触网应具有良好的受流性能。

在接触网方面,跨距间各点的弹性应保持一致。

不同温度时,跨内各点接触导线离钢轨水平面的高度变化应较小,接触网与弓网受流性能相关的参数有:承力索和接触导线的张力;吊弦间距;接触导线预留弛度;跨距;结构高度;锚段长度。

涉及受流性能的接触网参数:接触导线波动传播速度C;接触网静态弹性和静态弹性差异系数;反射系数;增强因数;多普勒系数。

3,高速接触网应采用状态修,减少接触网维修给高速铁路带来的干扰。

4.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三)高速受电弓应具有的特点受电弓和接触网是一对相互作用的振动系统和摩擦耦件,要获得良好的受流性能,除了接触网具有良好的性能外,还必须有受流性能好的受电弓来匹配。

受电弓作为一个弹性机构,通过自身结构保持与接触导线一定的压力,在运行过程中,还受到空气动态力的作用,使其在运动中的振动变得非常复杂。

综合世界各国的高速铁路使用的受电弓,它具有如下特点:1.小的静态抬升力;2.较小的当量归算质量;3.良好的跟随特性;4.大的横向刚度;5.具有良好的气动力模型和气流调整装置,以改善受电弓的气动力稳定性,保证弓头位置稳定;6.与接触导线摩擦性能相匹配的滑板材料;7.具有紧急降弓控制系统。

当接触网损坏受电弓滑板时,受电弓自动快速降弓。

二、接触网一受电弓系统的受流质量评价.接触网一受电弓系统的受流质量与接触网和受电弓的匹配性能有很大关系,单方面来评价接触网的受流性能或受电弓的性能都是不全面的,在某种程度上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说一种形式的接触网受流性能好,应当说明与何种受电弓匹配时才有意义。

如果用一种性能差的受电弓来匹配,再好的接触网,其受流性能也不可能好。

在评价弓网受流质量方面,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通行评价标准。

参考国外的经验和近几年来我国提速和高速试验的结果,评价弓网受流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弓网间动态接触压力弓网间的动态接触压力直接反映了受电弓弓头与接触导线的接触状态,弓网间接触力的大小受受电弓的静态抬升力、空气动力以及垂直方向上的质量惯性力等因素决定。

当接触力过大时,会使弓网磨耗加剧,引起弓网位移增加,另外,在定位器和线岔处可能造成受电弓损坏;接触力过小,会造成离线,产生电弧。

动态接触力主要从接触力的最大值、最小值及标准偏差这几个方面来评价,在不同速度下上述几个评价指标是不同的。

2.接触导线最大垂直振幅接触导线最大垂直振幅指受电弓滑板在一个跨距内的振动幅度,即上下振动的范围,一般用2倍振幅2A来表示。

它反映了受电弓弓头垂直方向的振动情况,2A受接触网的安装尺寸影响,2A越小,受电弓运动轨迹越平滑,受流质量越好。

3.接触导线的抬升量接触导线的抬升量指受电弓经过时,接触导线的最大抬升量,用△H表示。

受流系统中,受电弓和接触导线的运动振幅越小,受流质量越好,一个好的受流系统,受电弓的振幅应均匀。

运动振幅过大,可能引起下列问题:(1)引起接触网振动加剧,影响弓网的跟随性,造成离线率增加;(2)定位器处接触导线抬升量过大,会使受电弓弓头撞击定位器的尾部,造成弓网事故;(3)使接触导线所受的弯曲应力增大,对接触导线的疲劳寿命有影响。

根据我国提速和高速试验的数据,接触导线的最大垂直振幅(一跨内)为150mm;接触导线的动态抬升量在速度小于160km /h 时为100mm ,大于160km /h 时为150mm 。

4.离线高速列车运行时,当受电弓与接触导线失去接触就发生了离线。

由于高速列车运行中,受电弓的取流很大,弓网离线时,必然伴随着电弧,从而加大滑板和导线的电磨耗,引起电磁干扰;当发生大离线时,电弧也不能维持电流通路时,还造成机车失压,需要重新启动,对再生机车还会使再生颠覆。

评价弓网离线参数主要从下列两方面来做:(1)每一次离线的最大离线时间:小于100ms ;(2)离线率:%100⨯=∑Tt S 式中 S ——离线率;∑t ——运行时间内各次离线时间总和;T ——运行时间。

我国高速线路的离线率应取5%以下。

5.硬点评定高速列车运行时接触导线对受电弓滑板的冲击主要指标是受电弓滑板受到的垂直方向和线路方向上加速度的最大值。

受电弓滑板所受到的纵向和垂直加速度,根据高速列车受电弓使用的滑板类型来确定硬点的评判标准。

6.接触网的静态弹性差异系数静态弹性差异系数由下式计算:%100minmax min max ⨯+-=K K K K ε 式中 Kmax ——-跨距内最大弹性;Kmin ——跨距内最小弹性。

评判标准:简单链形悬挂不大于30%;弹性链形悬挂不大于10%;复链链形悬挂不大于10%。

7.接触导线弯曲应力弯曲应力的允许值为500微应变。

三、研究高速接触网一受电弓受流性能的方法(一)弓网受流性能的计算机动态模拟根据弓网关系的受流理论,建立数学模型,使用计算机模拟计算接触网一受电弓系统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实现弓网受流的计算机仿真。

这种动态模拟计算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功能:1.改变系统的条件和参数,计算不同形式的接触网和各种受电弓的相互匹配时的受流性能。

2.在高速接触网设计时,选择和优化弓网受流系统的参数,给出定量化的指标,并给予预评价。

3.指出弓网关系恶化的边界条件(如:共振速度、最大接触压力、最大离线率、最大接触导线抬升量等)。

4.预报高速试验时弓网受流试验的试验结果。

5.模拟锚段关节、线岔、分相等部位的动态接触过程。

(二)接触网一受电弓系统受流性能的现场测试为了准确研究高速接触网一受电弓系统的受流性能,必须对实际的高速接触网——受电弓系统进行现场试验,以取得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对弓网系统的受流性能作出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