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新部编本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天鹅的兴趣。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描绘出场景,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敢、坚持、团结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通过课文细节,描绘出场景,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生字词卡片。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录音机。

3. 作业准备:生字词练习、写作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鹅。

(2)展示天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天鹅的外形特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气、表情。

3.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

(2)小组合作,讨论天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绘出一个场景。

(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指导并评价。

五、作业布置:1. 生字词练习: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写作练习:以“我眼中的天鹅”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动画视频等手段,激发了学生对天鹅的兴趣。

在课文学习中,通过分段朗读、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写作练习中,学生能够结合课文细节,描绘出场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表现出对课文内容的不理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天鹅的故事》教案范文(通用3篇)

《天鹅的故事》教案范文(通用3篇)

《天鹅的故事》教案《天鹅的故事》教案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鹅的故事》教案范文(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鹅的故事》教案1教学目标:能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大意,练习分段。

2、学会7个生字,理解生词。

3、初步感受课文所传递的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美好品质。

品读好最抓心的第五重点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曲调未成情先行1、首先利用以前学过的课文谈话自然导入新课:师:还记得《生命桥》这篇课文吗?学生纷纷谈感人场景。

师生齐诵《生命桥》精彩片段。

师: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题目是《天鹅的故事》。

(板书课题)2、然后利用故事的形式描述为课堂教学定下感情的基调:(配上《天鹅湖》轻音乐)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美的淡水湖泊,曾经有一群活泼可爱的鸟儿在这里为生命谱写了最为壮丽的诗篇,他们凭着勇敢与顽强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人类真切地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珍爱。

那是在一个初春的早晨,辽阔的贝加尔湖上因寒潮突然降临而再次结了厚厚的冰层。

一群已从南方飞来的天鹅在冰封的湖面上空盘旋、呼唤,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我们找不到吃的,怎么办?一声声“克噜——克哩——克哩!”的凄惨啼叫在贝加尔湖上空回旋……3、最后让学生出谋划策,增加他们积极体验。

师:“同学们,从刚才天鹅的凄叫声中,你们认为这群天鹅会怎样生存下去呢?他们的命运又将怎样呢?”(让学生们为这群可爱的天鹅出谋划策,学生的情感会被故事所设置的场景所调动。

同时为下面学生的初读课文铺垫,力求水到渠成。

学生带着求知欲望去读书,会做到情绪高涨,神情专注,感情真挚。

)二、始读课文初悟情1、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课文中的天鹅是如何自救的,请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吧!2、出示生字词,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拦路虎。

3、个别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余学生倾听与评价。

天鹅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天鹅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天鹅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天鹅的故事》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3.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友谊、勇气和奉献的主题。

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

2. 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对话。

3. 探讨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教学方法:1. 讲故事引导学生兴趣。

2. 分组讨论和分享观点。

3. 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

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天鹅的故事》。

2. 图片或插图展示故事情节。

3. 视频资源关于天鹅的科普知识。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

2. 学生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的表现。

第二章: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天鹅的故事》的故事情节。

2. 熟悉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1. 故事的基本情节介绍。

2. 主人公小天鹅的特点和成长变化。

3. 其他角色如父母、朋友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述故事梗概。

2. 学生阅读故事文本。

3. 小组讨论分享对角色的看法。

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天鹅的故事》。

2. 图片或插图展示角色形象。

评估方式:1.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角色特点的描述和分析。

第三章:分析故事情节和对话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对话。

2. 分析情节和对话中体现的主题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和对话。

2. 分析情节和对话中的冲突、解决冲突的方式。

3. 探讨故事中的友谊、勇气和奉献等主题。

教学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情节和对话。

2. 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观点。

3. 角色扮演模拟故事情节。

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天鹅的故事》。

2. 图片或插图展示故事情节。

评估方式:1. 学生对情节和对话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的表现。

第四章:探讨故事主题和寓意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价值观判断。

教学内容:1. 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探讨。

四年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天鹅的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环保主题。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课文《天鹅的故事》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环境保护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开展相关的写作和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章:课前准备与教学资源2.1 课前准备准备课文《天鹅的故事》的文本材料,提前发放给学生预习。

收集相关的环保资料,如图片、视频等,用于课堂演示和讨论。

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用品,以便学生进行写作活动。

2.2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天鹅的故事》。

环保主题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写作纸张和文具用品。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课堂活动3.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天鹅的形象,激发学生对天鹅的好奇心。

简要介绍课文《天鹅的故事》的作者和背景。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天鹅的故事》,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细节。

3.3 环境保护主题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环境保护主题,如天鹅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等问题。

学生讨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3.4 写作活动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课文为启发,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短文。

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和鼓励。

第四章:学习评估与反馈4.1 学习评估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和写作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环境保护主题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写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2 反馈与改进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估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延伸活动,如参观公园或自然保护区,观察天鹅等鸟类的生活。

四年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的能力。

(3)学会通过描写细节来表现人物或事物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深层次的含义和寓意。

(2)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实际写作。

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1)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能力。

(2)进行生字词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四、作业布置1. 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2.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3.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写一篇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大部分学生能够学会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在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方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但在理解课文中深层次的含义和寓意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天鹅的故事》教学教案

《天鹅的故事》教学教案

《天鹅的故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天鹅的故事》的基本内容,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阅读理解,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交流和表达。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和深层次的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天鹅,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天鹅有什么了解?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词语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词语。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小组合作: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写一篇关于天鹅的小短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天鹅的资料,进行阅读和分享。

(2)观察身边的动物,写一篇关于某种动物的观察日记。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天鹅的图片和视频,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任务型教学: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文章的层次。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上下文和词义推测不熟悉词语的意思。

学会使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造句。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关注动物的生活。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天鹅的故事》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而展开的感人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天鹅们面临着食物短缺和生存的威胁。

2.2 生字词学习雪、冻、饥饿、觅食等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描述,如天鹅的内心活动。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到天鹅的坚持和勇气。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角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2 教学手段课文朗读: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文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图片展示: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想象故事情节。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天鹅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天鹅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天鹅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5.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5.3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学生进行造句练习,运用所学的生字词。

5.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学生进行拓展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启示。

2024年《天鹅的故事》教案3篇_6

2024年《天鹅的故事》教案3篇_6

2024年《天鹅的故事》教案3篇《天鹅的故事》教案篇1(约2613字)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的词语。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

出示天鹅图片,谁来把课前你收集的关于天鹅的资料向同学们作介绍。

2.揭示课题。

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

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

怎么办?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发生了。

板书:天鹅的故事。

[评:学生的资料交流,引发出对形美、神美、群体美的天鹅的关注,为学习__作了情感铺垫。

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一个“怎么办?”引出震撼人心的故事,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启开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闸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

要求: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初读。

⑴认读生字词;⑵提出疑难,相机点拨。

如:莫斯科、俄罗斯、贝加尔湖。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评:书不读熟不开讲。

对这样情满全篇的__,初读必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究、质疑、交流,对文本获得鸟瞰式的`全景图。

]三、直奔重点,以情施教1.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找出这个故事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相机点拨。

讨论:哪些小节最让你感动?小结:课文描写天鹅破冰的5、6、7几个自然段最能打动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

第5自然段(投影映示这一自然段内容)⑴讨论:这一自然段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能打动你?引导学生扣住“胸脯和翅膀”、“腾空而起”、“石头似的”发表见解,相机作如下点拨:“胸脯和翅膀”,是说老天鹅以血肉之躯作为破冰的武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16《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特别是读准有关生字的读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反复诵读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3.通过提供词串,帮助学生进行文章画面的重构,训练学生的表达和概括能力。

4.通过学生和老天鹅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读懂老天鹅的壮举,读到老天鹅的心里去。

5.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旁观的群鹅的心理,想象群鹅的语言和动作。

教学重点学习第5—6自然段,依托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感受天鹅破冰的壮观场面。

教学难点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在困难面前奋不顾身的精神。

养成教育训练点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形式、大范围的朗读训练,通过朗读来很好地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

教学准备根据本课教学设计制作的PPT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含课前交流)1.观看几张天鹅的美丽图片(孩子们:看了刚才的图片,天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天鹅正是以它的洁白、美丽、优雅高贵的姿态,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的是天鹅的感人至深的故事。

读了这篇文章,我们会对天鹅有另一番深刻的认识。

)4.关于这美丽、可爱的天鹅还有个故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美丽感人的故事。

5.板书揭题16、天鹅的故事二、初读课文二、自学质疑1、提出自学要求:(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2)想一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在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在交流时提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学。

三、点拨新授1、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说说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自己准备怎样记住这些字。

2.出示生字词(1)出示易错词语俄罗斯贝加尔湖沼泽候鸟呼啸转悠斯杰潘冰窟窿塌陷颤动湖畔捕食(2)老师这儿还有些词语,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读好?啼叫呼唤腾空而起石头似的破冰勇士帮忙欢呼打猎扫兴一无所获激动人心深情悄悄离开猎枪啼叫讨论胸脯翅膀克噜-克哩投入齐心胜利3.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天鹅的故事》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在贝加尔湖畔,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破冰行动的感召下,全部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而又感人的场面。

读着课文,那一幕幕情景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一次次让我们激动,让我们从心底里感觉到天鹅们的那种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4.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这样一个有关天鹅的故事,是俄罗斯老人斯杰潘讲给"我"听的。

再读一读,看看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写"我"结识了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并到他家作客。

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写斯杰潘老人向"我"讲述一群天鹅破冰觅食的故事。

第二部分,我们又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它分为四层:3.读了课文后,文章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5.课文三次写到天鹅的叫声。

在文中找出并画下来,自己再读读,看看你读出了什么?过渡:下面让我们静静地走近那只老天鹅,去进一步地观察它,认识它,了解它。

三、品读感悟(一)感悟老天鹅破冰场面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第五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2.请同学们默读第五小节,这段文字的什么地方打动了你?3.师生互动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书。

4.同学们刚刚已经读懂了这段文字,读懂了老天鹅的行动,然而你们可明白它的心、它的情吗?你们就来做一回老天鹅的代言人吧!(1)老天鹅呀老天鹅,难道你就没看到冰面上你落下的片片白羽、斑斑血迹吗?(2)老天鹅呀老天鹅,你像石头似的扑打冰面,难道就不怕那钻心的疼痛和刺骨的寒冷吗?(3)老天鹅呀老天鹅,以你的声望,完全可以命令年轻的天鹅行动,何苦要忍受这般痛苦呢?四、小结提升此时,我们再来看这群天鹅,它们除了美丽之外,你还觉得它们……?五、作业。

1.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想对这群可敬可亲的天鹅说些什么?拿起笔写下来。

2.指导写字。

描红。

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屏显:天鹅的图片。

播放乐曲《天鹅》。

师:伴随着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乐曲《天鹅》,我们仿佛来到了俄罗斯老人的家中,听他讲(齐读课题)16、《天鹅的故事》(板书课题)2.提问: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用一两句话概括。

(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精读(一)老天鹅破冰的场面1.提问:围绕着天鹅破冰的工作,课文中写到了几次天鹅的叫声呢?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把课文中描写天鹅叫声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鸣叫的呢?2.依次PPT出示图片: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啼叫声:‘克噜—克哩!’湖面上不时传来‘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那,加油!齐心干哪,加油!’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再水里游动着,捕食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3.提问:(1)你从天鹅的叫声中听懂了什么?它们仿佛在说什么?(课文三次写到了天鹅的叫声,这三次叫声从悲哀到激动到喜悦,串起了故事的前因后果,仿佛就是一首从低到高的旋律,又仿佛是一首被这些和命运抗争的英雄的赞歌。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抽生评议: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从中体会到什么?(4)你来说说哪些词句深深地打动了你?你从“重重地”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什么?(非常的用力)它是怎么样地重重地摔下去啊?(像石头似的。

)天鹅在我们的印象中是怎样的?(高贵的,优雅的)而石头呢,是怎样呢?(硬硬地)(5)讨论:把优雅高贵的天鹅比作石头,你觉得合适吗?看上去似乎很不合适,但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为什么要这样写?(天鹅为了寻找食物要把冰面打破。

)(6)师小结:它要重重地去扑打冰面。

同学们,石头是没有感觉的,而天鹅柔弱的身躯是有感觉,它会非常疼痛。

然而它一声不喊疼,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7)播放老天鹅扑打冰面的录像,从中你有何感受呢?(板书:勇敢)“腾空而起”这个词语中,你又读出了什么?“腾空而起”是什么意思?是猛地向上飞去。

那老天鹅为什么要腾空而起?它腾空而起是为了(生读:利用下落的冲力)你从老天鹅的“腾空而起”中感受到了什么?(老天鹅的智慧。

)我们就是老天鹅了,让我们高高地举起我们的翅膀,尽可能地腾空而起。

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痛不痛啊?(8)师介绍:贝加尔湖的冬天有很厚的积雪,即使在早春也有零点五米,那零点五米有多厚啊,我们来比划一下?请问老天鹅你为什么还要这样重重地扑打地面啊?(为了找到食物,为了群体得以生存。

板书:奉献)(9)指名读: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经过这次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

(10)即使是这样沉重的一击,也仅仅是使冰面颤动起来。

这是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啊,老天鹅是这样想的吗?所以第二次,(引读: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在困难时刻,不向困难低头的勇士,它头晕了,眼冒金星了,它摇摇摆摆地站起来,挣扎着飞上天空了。

第二次,(引读: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第三次又?(引读: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还会第四次,第五次,第十次,第二十次的沉重一击,老天鹅又会怎样呢,在皑皑的白雪中,在厚厚的冰面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配乐激情朗读:命运交响曲)(二)精读群鹅破冰的场面(1)激情:老天鹅的行动简直就是一首诗,一首壮丽的诗。

这哪里是一只老天鹅,它分明是一只同解饿抗击,同困难抗击的勇士。

让我们一起敬佩地称呼它?(破冰勇士,师板书:破冰勇士。

)(2)理解重点句子:“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扩大。

”讨论:“破冰勇士”指谁?为什么说它很顽强?(说老天鹅顽强,是因为它不怕疼痛,不怕牺牲,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连续不断地扑打着冰面。

)感知:在这部分的课文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厚厚的冰路上站着老天鹅的片片羽毛,印着老天鹅的斑斑血迹。

同学们,如果此时你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会怎么想呢?(我会帮助老天鹅破冰。

要加入破冰的行列。

)(3)深化:你又会对老天鹅怎么说呢?(光靠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一起来帮你吧。

为了我们,你不顾自己的安危。

让我们一起来破冰吧!)(4)观察插图,这是关于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

同桌合作,一个看图听读,一个读,看看有没有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指名读,其它同学看图想象当时热火朝天的场面。

这群天鹅啊,正如同学们所想,这便是让我们感动的第二个画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这时别的天鹅,齐: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

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

只听得‘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

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

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4)升华:这群天鹅都以血肉之躯为武器进行破冰,你感受到他们具有什么精神?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吗?(齐心)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词或者句子同样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呢?(万众一心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人心齐泰山移、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5)说说看,这段话又有哪些词句让人感动呢?(团结拼搏师板书)(三)精读群鹅欢呼图(1)请同学们观看课本88-89页插图,这是众天鹅破冰的场面,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又仿佛听见了它们在说些什么呢?(2)PPT出示:在大家的努力下,水面在迅速扩大着。

湖面上不时传来‘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的劳动号子。

谁来读读这劳动号子?生:‘兄弟们那,加油!齐心干那,加油!’他们为什么要喊劳动号子?(为了鼓劲,为了加油)谁带着大家来喊一喊这劳动号子。

指名读。

大家跟上来。

刘老师也想带着大家来喊一喊。

(4)看着这样的画面,听着这一声声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词语?师引读:同学们,这‘克噜—克哩—克哩!’是它们苦尽甘来的凯歌,让我们一起胜利地欢呼。

齐:‘克噜—克哩—克哩!’(5)师小结:是啊!团结就是力量。

在这样一个团队前,死神也怯步了。

(6)指导复述课文5、6、7小节生动地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就像我读了这篇课文迫切地想介绍给同学们一样,你们也一定想告诉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