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易经》全文翻译

【导语】《周易》即《易经》,《三易》之⼀(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周易),是传统经典之⼀,相传系周⽂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四卦和三百⼋⼗四⽘,卦和⽘各有说明(卦辞、⽘辞),作为占⼘之⽤。
【《易经》中隐含的28条天规,⼤智慧!】 ⼀:以⾃我为中⼼的⼈,将困于⼈⽣的陷阱 ⼈⼈都有“⾃我”——⾝体、思想、财产、名誉、地位等等。
如果你是⼀个聪明⼈,不仅要为⾃⼰活着,还要替他⼈着想,“后其⾝⽽⾝先,外其⾝⽽⾝存”,“我”字被过分强调,就会变成诅咒。
⼆:过分在意别⼈的眼光,将丧失⾃我 每个⼈都是独⼀⽆⼆的,可是许多⼈偏偏喜欢按照别⼈的眼光和说法⽣活。
就像寓⾔中那个邯郸学步的⼈⼀样,这种⼈将丧失⾃我、个性及其所能带来的⼀切。
本⾊最美,“⾛⾃⼰的路,让别⼈去说吧!” 三:嗜欲深者天机浅 玩物往往丧志,贪欲难免败⾝。
古今以嗜好和贪欲⾝辱家丧的事太多了,当今世界,⽇新⽉异,新⽣事物,层出不穷,如不以事业和修养为重,随时都会陷⼊可怕的危机。
四:骄傲如满⽉,⽇渐亏缺;谦虚如新⽉,⽇渐圆明 骄傲的⼈,总以为⾃⼰有学识、有能⼒,然⽽骄傲的真正原因是⽆知。
请记住列夫·托尔斯泰的巧喻:“如果把⼀个⼈的真实能⼒⽐作分数值,那么他的⾃我评价就是分母;分母越⼤,分数值就越⼩。
” 五:善战者,⽴于不败之地⽽战 任何⼈都渴望成功,渴望过上幸福的⽣活。
然⽽“临渊羡鱼,不如退⽽结”,“临时抱佛脚,不如平时多烧⾹”,只有在提⾼⾃⾝素质的基础上参与竞争,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六:缺乏⾃制⼒的⼈,百⽆⼀成 你敢戴起镣铐跳舞吗?闻⼀多先⽣把诗⽐做戴着镣铐的舞蹈,是耐⼈寻味的。
不能设想没有规则的游戏,也不能设想没有控制的⾔⾏。
只有在规则和规矩的控制下,⼀切才会美好。
七:不能超越⾃⼰,便⽆法超越别⼈ "⼈对了,世界就错不了。
”⼀个⼈能否在激烈的⽣存竞争中战胜对⼿,赢得⼀席之地,决定于能否战胜⾃⼰;⽽⽐之于战胜他⼈,战胜⾃⼰是⼀个更⼤的难题…… ⼋:交友是⼈⽣重中之重,关乎⼀⽣成败 友谊对于⼈⽣的意义,⼤概怎样夸张也不过分。
阿房宫赋的读后感3篇

阿房宫赋的读后感3篇《阿房宫赋》铿锵有力,把“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剖析得很微妙。
你有兴趣,不妨来看看《阿房宫赋》读后感,已经沏好茶,恭候多时。
《阿房宫赋》读后感篇一读了《阿房宫赋》这篇文章,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为阿房宫绵延几百里,气势雄伟而感叹,为六国粉黛齐聚一宫而惊奇,为那么美丽壮观的宫殿最终化为焦土而哀惋。
但对我触动最大的还是文章末尾的一句话:“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是啊,六国经过春秋争霸,自身均很有实力,不用说六国合纵,只要各自稳住阵脚,秦国就难以东向。
秦国荡平群雄,诸侯莫敢与之争锋。
但是,秦也被打败了。
他们都是被自己打败的啊!被自己打败的又何止是六国?何止是秦?项羽,楚汉相争时著名英雄,气盖世,力拔山。
当年垓下被围时,他仗一匹乌骓马,一杆乌龙枪,面对汉王刘邦的十里埋伏,百万雄师,而毫无惧色*!但是,他失败了!对于失败,他自己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自然是非战之罪,只不过我以为,句中的“天”要换成“项羽自己”,他沽名钓誉,刘邦的几句恭维话就叫他打消了消灭异己的动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他自称霸王,将刘邦赶入汉中就万事大吉,没有忧患意识,急于表现自己,容易满足,是他灭亡的重要原因。
三国时的周瑜,赤壁之战时,谈笑间使曹操“樯橹灰飞烟灭”,可是,他竟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他战胜不了来自内心的敌人——过分的自尊。
他临死时说什么“既生亮,何生瑜?”他容不下比自己强的人啊!中兴之主唐玄宗,开元天宝让人津津乐道。
但他战胜不了自己,要美人不要江山,最后落得弃宫逃跑,连自己心爱的女人也保不住的下场。
现代社会那些tan官,又有谁是能战胜自己的呢?他们不知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吗?成X克杰、陈希x同、胡长X清。
他们一个个落马,不同样是被自己打败的吗?我们青年学生,明知道不能贪玩,要认真学习,但就是不能战胜自己,最后导致学习成绩飞速下滑。
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阿房宫赋的知识点

阿房宫赋的知识点《阿房宫赋》铿锵有力,把“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剖析得很微妙。
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阿房宫赋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阿房宫赋知识点一、古今异义1、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2、明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3、经营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4、精英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5、可怜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6、隔离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7、直走古义:趋向今义:行走8、气候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二、一词多义(一)实词归纳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5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2、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③族庖月更刀(一般的)④每至于族(筋骨交错的地方)5、缦①廊腰缦回(动词,萦绕)②缦立远视(形容词,久长)6、尽①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②奈何取之尽锱铢(动词,取尽)7、使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8、为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是)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二)文言虚词归纳1.焉(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盘盘焉,囷囷焉(2) 句末语气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而(1) 连词,表承接。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③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2) 连词,表转折。
①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②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3.其(1) 代词。
03 召公谏厉王弭谤

• 宋及宋以后谏官制度
宋专置谏院,并置谏官六人, 司谏” 宋专置谏院,并置谏官六人,以“司谏”、“正 谏院 充任;另有许多以他官兼领者,谓之“ 言”充任;另有许多以他官兼领者,谓之“知谏 院”、“同知谏院” 。 同知谏院” 元代废门下省,谏议、司谏、正言也随之俱废, 元代废门下省,谏议、司谏、正言也随之俱废, 因而未设专职谏官。 御史却承宋制,得兼谏职。 因而未设专职谏官。但御史却承宋制,得兼谏职。 明代亦无专职谏官,而由“给事中”兼任谏职, 明代亦无专职谏官,而由“给事中”兼任谏职, 流俗为“给谏” 流俗为“给谏”。 清代言谏之官的建置大体如明代, 清代言谏之官的建置大体如明代,有都察院御史 六科给事中两班人马 两传》
“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 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 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治《春秋》 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治《春秋》,……七 七 十二徒口受其传指, 十二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 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之人人异端, 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之人人异端,各 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 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 氏春秋》 氏春秋》。”
《国语》 国语》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越八国之事。 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之事。凡 21卷,其中《晋语》9卷,《周语》3卷,《鲁 卷 其中《晋语》 卷 周语》 卷 楚语》 越语》 齐语》 语》、《楚语》、《越语》各2卷,《齐语》、 卷 郑语》 吴语》 《郑语》、《吴语》各1卷。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 卷 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 宴飨、讽谏、辩说、 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 与传说故事。 与传说故事。
试论三国演义中的用人之道

2009年第25期科技信息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大力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探究《三国演义》中各路诸侯的用人之道,对我国当今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1.失人心者失天下墨子《尚贤》中说:“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在《三国演义》的开篇,活跃于历史舞台的是董卓、袁绍及刘表,但最后他们都迅速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他们不会用人,不善于用人。
因用人不当而丢掉天下的诸侯首推董卓。
董卓因平宦官之乱有功而权倾一时,后因“行废立之事”和残暴无道而迅速灭亡。
董卓曾派李肃用宝马赤兔和金银收买吕布,成功地让吕布认他为义父。
但董卓终因貂蝉而疏远了吕布,招致吕布一戟刺咽喉而死。
可以说,董卓用金银玉帛来收买人才,只能得到象吕布这样的“有勇无谋,见利忘义”(李肃语)的一介武夫。
董卓死后,最有实力一统天下的是袁绍。
但袁绍多以门第取人,任人唯亲。
如其长子袁谭被封为青州刺史,中子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
袁绍政权内部是一个体系严密的巨大亲属网,那些饱学之士根本无法得其门而入。
其次,袁绍用人多疑又忌才,导致内部不合,人心涣散,人才外流。
曹操谋士荀彧评价袁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袁绍的这些用人缺点导致了官渡之战中他的最终失败。
刘表素有宽和爱士的名声,但和袁绍一样,用人易犯猜忌的毛病,如对待韩嵩。
韩嵩被其派往曹操军营探虚实,回来后却被刘表怀疑“反为太祖说”。
刘表想要杀了他,后经众人劝阻方免。
刘表的用人而疑导致他难成大器。
2.得人心者得天下2.1曹操用人:唯才是举,求贤若渴曹操用人,德才兼备,唯才是举,不以地位高低论取舍。
他礼贤下士,广招贤才,天下贤士归附他,有如水之归海。
如在第十回里,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吕虔、满宠、毛玠等名士来投靠曹操。
荀彧还是从袁绍处跑来的,“操与语大悦,曰:‘此吾之子房也!’”遂即加以重用,任为“行军司马”,参赞军机。
得人心者得天下

得人心者得天下
表面意思就是:得到人心、人民拥护的人就能得到天下,得到在人群中的号召力就自然会得到财富。
“得人心者得天下”是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一问中明确提出的观点。
原文: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释义:夏桀和商纣之所以丢掉天下,是因为民众不再支持他们;之所以不再支持,是由于对他们失望。
要得天下的办法就是去获得民众的支持,做到了就能得到天下;要获得支持的办法就是获得他们的认可,做到了就能得到;要获得民众认可的办法就是做民众期望的,不要做他们反感的。
人民支持仁爱,就好像水会往下流,野兽会跑到野外去一样。
扩展资料:
在政治上得人心者得天下,而在商业中便是得财气者得人气。
人气决定财气,会做人才能赚钱。
吃亏是福,生意人要大方一点,多做善举才能带来人气,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胸怀宽广一些,人气才能变得旺盛。
无德必无财,尔虞我诈难长久,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气者得财气。
先赚人心后赚钱。
坦诚相见,才能心心相印。
第1页共1页。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意思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理解一句话,叫做“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能让大家都喜欢你、支持你,那你就能成功;要是大家都不喜欢你,不支持你,那你就会失败。
比如说,在学校里选班长。
有个同学经常帮助大家,谁有困难他都主动帮忙,大家都很喜欢他。
选班长的时候,很多同学都选他,他就当上了班长,这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再比如说,有个国王对他的人民很不好,总是让大家做很多很累的活儿,还不给大家吃饱饭。
人民都很生气,最后大家一起反抗,国王就失去了他的王位,这就是失人心者失天下。
小朋友们,能明白一点这句话的意思了吗?《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这句话。
你们想想,如果你们班有个小组的组长,总是很凶,不让大家说话,还抢大家的东西,你们是不是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呀?那这个小组可能就不团结,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这就是失人心。
但是如果组长很友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努力完成任务,大家都喜欢他,这个小组就会很厉害,这就是得人心。
就像古代有个皇帝,他很关心老百姓,给大家分田地,让大家能过上好日子。
老百姓都很拥护他,他的国家就很强大,这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小朋友,是不是能更清楚啦?《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小朋友,今天咱们再聊聊这句话。
比如说,在一个足球队里,队长总是鼓励大家,教大家怎么踢得更好,大家都很信任他,这个队就能赢很多比赛,这就是得人心。
要是队长总是骂队员,自己还不努力,队员们就不想好好踢了,这个队肯定赢不了,这就是失人心。
在咱们生活中也是,如果想让大家都喜欢和你一起玩,就要对别人好,关心别人,这样大家就会愿意和你做朋友,这就是得人心。
小朋友们,记住这句话,做一个得人心的好孩子哟!。
成大事赢在做事靠手腕_第四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

待人以诚,待人以善,待人以同情,待人以忍让,别人也同样会将此回报于你。
做大事、成大业的人也都是以心换心,才得到了无数人的支持,并依靠他们的力量,取得事业的成功,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
1.先得人心,而后得天下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众所周知,人是有社会性的动物,一个人的成功只能来自于他所在的人群和所处的社会。
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所处的社会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他才可能为自己事业上的成功开辟出宽广的大道,这就要求他有一定的社交能力。
而这种社交手腕,正是他赖以建立良好的人脉,获得人心的基础。
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所起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他的人际关系。
哈佛行政学院的教授吉威特认为:每—个伟大的成功者背后都有另一个成功者。
没有人能仅凭个人力量就会达到事业的顶峰的,要成为出类拔萃的人,你就要吸收有助于你事业成功的资源,而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是你最大的资源。
你要做的就是找到他们,构建有助于你的事业的“关系网”。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有收买人心的能力,创造出良好的人脉。
先得人心,然后得天下。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一个好汉三个帮,借助别人之力,广交人心,成就自己的事业。
在现代社会中善于社交者,编织一个有利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往往是人生事业成功的基础。
在某洗衣机企业维修部工作的范先生一下班就骑上自行车赶往他的好朋友关飞家,因为关飞的一台电冰箱突然不制冷了,他让范先生瞧瞧出了什么毛病。
“好朋友的事当然要帮忙了。
”范先生赶到关飞家里,饭也没吃就忙开了,一直干到很晚,总算修好了电冰箱。
关飞很感激地对范先生说:“太谢谢您了,老范!要不是急着用冰箱,也不会让您下了班还来帮忙。
耽误了您这么长的休息时间,实在过意不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我们特别是文科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
可是我们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知识点,一条规则记在心里,有多少大学生能够领悟这九个字中的内涵。
今天第一次上党课,在教授的详细讲解中才有点体会其中的意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源,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力量之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根本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是我党永葆先进实现民族振兴的基础。
古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纵观我党发展历程,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军之所以能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主要是得到了老百
姓的支持,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反,苏联的解体就是失民心的最好的印证。
在当今社会中正确处理好党和人民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是为人民大众的解放和幸福而建立的。
每个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都应为实现党的根本宗旨而奋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共产党同其它政党的根本区别。
《共产党宣言》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共产党没有同无产阶级不同的利益”。
工作报告我们党的章程也明确宣称“党除了工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从成立那天起到现在都是十分明确的,总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劳苦大众谋利益,就是为人民服务。
所以党的事业是正义的,而正义的事业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是必胜的。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
也是让我们
深刻的认识到她的胸怀、她的智慧、她的力量,就像海洋一样浩瀚博大的历史。
她率领全国人民以排山倒海之势推倒了三座大山,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巨大困难,以大无畏的气概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
虽然我们现在不是党员,但是我们既然坐在党课这个教室里,我们应该以党的宗旨要求自己,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培养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因此,作为一位入党积极分子,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应该自觉加强党性修养,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我们也应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争取一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习惯。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