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阻教案
人教初中物理电阻教案

人教初中物理电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电阻》,具体内容包括:第1节“电阻的概念与单位”;第2节“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第3节“电阻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单位,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如何测量电阻,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实验操作过程中,如何准确测量电阻及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实验板。
2. 学具:每组一套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实验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电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观察电流大小的变化,引发学生对电阻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讲解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介绍电阻的单位欧姆(Ω),并解释1欧姆的定义。
(3)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
3. 例题讲解:(1)计算题:已知电阻值、电流值,求电压值。
(2)分析题:分析给定电路中,改变电阻值对电流、电压的影响。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探究:(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电压。
(2)拓展:讨论电阻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家电、电子设备等。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单位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电阻的概念,并给出一个实例。
(2)计算题:已知电阻值、电流值,求电压值。
(3)分析题:分析给定电路中,改变电阻值对电流、电压的影响。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阻的教案

教案:电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
2. 让学生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 让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教学重点:1. 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电阻的计算。
2.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电阻箱、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电池等。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电路中,有一种元件,它能够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元件叫做什么?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电阻的概念: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作用。
2. 介绍电阻的单位:欧姆(Ω)。
3. 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让学生观看实验演示,观察电阻箱、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2. 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即I =U/R。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电阻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电阻的概念、介绍电阻的单位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使学生掌握了电阻的基本知识。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和课堂练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初中物理电阻和变阻器公开课教案

初中物理电阻和变阻器公开课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初中物理电阻和变阻器公开课教案初中物理电阻和变阻器公开课教案5篇变阻器可以调节电阻大小的装置,接在电路中能调整电流的大小。
初中物理变阻器电阻教案

初中物理变阻器电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变阻器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 掌握变阻器的工作原理;3. 学会使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了解变阻器的性质和特点;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变阻器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 变阻器的工作原理;3. 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变阻器的工作原理;2. 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滑动变阻器、电阻丝、导线、电压表、电流表、电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调节灯光的亮度,引出变阻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变阻器的性质(1)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滑动变阻器的外观和结构,了解其组成部分。
(2)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滑动变阻器在不同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3)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3. 掌握变阻器的使用方法(1)演示实验:教师进行示范操作,展示如何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2)学生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滑动变阻器,体会其作用。
4. 应用变阻器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变阻器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亮度的照明电路。
(2)方案设计: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利用变阻器的电路方案。
(3)实验验证:让学生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案。
5. 总结与反思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总结,使学生了解了变阻器的概念、作用、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初中物理电阻教案(篇1)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教学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实验法。
定值电阻、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若干、PPT课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实验室里有些定值电阻没有标签了,你能帮老师重新贴好正确阻值的标签吗?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
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电阻的测量。
二、新课教学(一)伏安法测量电阻1.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老师测出没有标牌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呢?这种方法又称(法),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测量长度的实验中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减小误差的?测量电阻实验中我们怎样减少误差,还需要哪种器材来达到此目的?3.请设计测量定值电阻实验电路图。
4.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设计意图: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喜欢动脑思考。
实验步骤:(学生口述实验步骤)①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②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③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表格中④根据公式RUI计算出R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⑤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的值,并求出它们的平均值记入表格中⑥ 实验结束,整理好实验器材。
(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过渡语:我们平常使用的灯泡中的灯丝是否有电阻?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想想做做”,小灯泡的电阻如何测量呢?(1)实验电路图(学生完成)(2)实验步骤①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及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电阻【教学目标】1. 了解电阻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用电流表测量电阻值的方法;3. 掌握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电阻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电阻的概念和作用;2. 用电流表测量电阻值的方法;3. 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掌握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2.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电阻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实验装置: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电池、导线等;2. 教具:教科书、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实例引入电阻的概念,如何理解电阻;2. 引导学生思考电阻有什么作用。
二、讲解电阻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1. 通过PPT介绍电阻的概念和作用;2. 解释电阻对电流和电路的影响,如何调节电流大小。
三、电流表测量电阻值的方法(15分钟)1. 介绍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 通过实验演示如何用电流表测量电阻值;3.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结论。
四、串联电阻的计算方法(20分钟)1. 讲解串联电阻的特点和计算方法;2. 通过实例演示串联电阻的计算过程;3. 引导学生进行类似的计算练习。
五、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20分钟)1. 讲解并联电阻的特点和计算方法;2. 通过实例演示并联电阻的计算过程;3. 引导学生进行类似的计算练习。
六、应用与拓展(10分钟)1. 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2. 拓展讲解电阻与电功率、电热效应等方面的知识。
七、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小结电阻的概念、作用和测量方法;2. 学生展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答案;3. 教师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用电流表测量电阻值的方法,掌握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电阻相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导入、讲解、实验演示、示例演练、应用拓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 测量电阻教案

初中物理测量电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
2. 掌握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的步骤,能够正确使用欧姆表。
3.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电阻的测量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2. 欧姆表的使用方法3. 电阻的测量实验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欧姆表的使用方法,电阻的测量实验。
2.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实验数据的处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电流、电压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2. 新课:介绍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讲解欧姆表的使用方法。
3. 实验:进行电阻的测量实验,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4. 总结:总结电阻的测量方法,强调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欧姆表的使用方法。
2. 采用实验法进行电阻的测量实验,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操作。
3. 采用讨论法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六、教学媒体1. 欧姆表2. 电阻器3. 导线4. 电压表5. 电流表七、教学步骤1. 复习电流、电压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2. 讲解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举例说明。
3. 讲解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包括欧姆表的调零、测量电阻的步骤等。
4. 进行电阻的测量实验,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操作,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5.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7. 总结电阻的测量方法,强调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八、课后作业1. 复习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欧姆表的使用方法。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初中物理_电阻教案与反思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属性。
(2)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3)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进行电阻的测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电阻的概念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2. 教学难点:(1)电阻率的概念。
(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问题导入:为什么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 探究电阻的概念(1)讲解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属性。
(2)演示实验:观察电流通过不同导体时的现象,引导学生感受电阻的存在。
3.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学生提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
(3)设计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选取相应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4)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5)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得出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之间的关系。
4. 学习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1)讲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演示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学生动手操作,熟悉器材的使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阻的概念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6. 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电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决定电阻的大小因素的过程中,体会用控制变量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兴趣,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实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阻概念的建立,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讨论法
【教学器材】
接线板、演示用电流表、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长短粗细相同的铁丝及铜丝各一段、滑动变阻器、电阻箱、调光台灯、半导体收音机一台、电位器、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出示预先准备的各式各样的电线.问这是什么东西
[生]电线、导线、电缆线、电话线、闭路线…
[师]肯定同学们的回答.请大家从导线的截面观察.
[生]电线芯是用容易导电的金属来做的,是导体.电线芯的外面包了一层橡胶或塑料,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师]现在请同学们剥开导线的绝缘外皮,看一下导线的芯到底是用什么做成的.
[生]是用铜做的. 是用铝做的.
[师]大家见过用钢、铁做芯的导线吗
[生]好像没有.
[师]常用的导线通常是用铜或铝做的,特别重要的用电设备的导线还要用昂贵的银来做.我们已经知道,钢、铁也是导体,又多又便宜,那么为什么不用钢铁来做导线呢同学们大胆地猜想.
[生]是不是因为铁容易生锈,所以不用铁.
[生]是因为用铁做导线没有铜好.
[生]…
[师]大家想不想用实验找找原因呢
二、进行新课
(一)电阻
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演示1]我们把等长、等粗的镍铬合金丝和铜丝分别接入电路,观察一下有什么现象发生。
如图连接电路并介入电流表。
先将镍铬合金丝接入电
路,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读数;再将镍铬合金丝换成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读数。
[生]接入铜丝比接入镍铬合金丝时灯泡亮、接铜丝时的电流比接镍铬合金丝时的电流大。
[师]比较两次电流的示数,实验中用的是相同的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为什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不同呢
原来,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铜丝比接镍铬合金丝对电流的阻碍小。
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板书]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resistance).
师:导体的电阻越大,说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板书]电阻的符号:R
2.电阻的单位和换算.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P15,知道下述内容.
电阻的单位:欧姆(O hm)简称欧符号Ω
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 kΩ=103 Ω 1 MΩ=106 Ω
[师]同学们对于电阻这个物理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到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电阻器,也叫定值电阻。
(出示书图所示各种电阻器实物)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
注意:这些电阻器,无论它们是否被连入电路,通过它们电流是多少,其阻值一般是不变的,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前面演示过,相同长短和粗细的铜丝和镍铬丝材料不同,它们对电流的阻碍不同。
这就是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大量实验事实表明,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解释.P17小资料1. 常见的电阻值
【布置作业】
1.复习、默写概念;
动手动脑学物理:1---3
3. 同步1 .2
4. 指导1 .2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