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6岁少儿声乐教学计划
儿童声乐课教学计划范文_少儿声乐教学计划怎么写

儿童声乐课教学计划范文_少儿声乐教学计划怎么写儿童声乐课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儿童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3. 学习基本的音乐技巧,包括声乐训练、节奏感训练等;4. 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热身训练- 进行一些基本的身体热身运动,放松儿童的身体和声带;- 进行简单的呼吸练习,培养儿童的正确呼吸方式。
2. 音乐欣赏- 播放一些儿童喜爱的歌曲或音乐片段,引导他们倾听和感受音乐;- 给予儿童一些简单的音乐分析和评价的指导,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 歌唱技巧训练- 学习基本的发声技巧,包括正确的呼吸方式、喉部放松等;- 学习基本的发音技巧,包括清晰发音、咬字准确等;- 学习基本的节奏感训练,包括通过打拍子、唱律动等方式提高儿童的节奏感。
4. 歌曲学习和表演- 选择适合儿童的简单歌曲,进行学习和排练;- 指导儿童正确的歌唱技巧和表演技巧,包括咬字、情感表达等;- 组织小型表演,让儿童能够在舞台上展示他们的唱功和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自己的演唱示范来引导儿童学习;2. 个别指导法:根据儿童的不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个别指导;3. 合作学习法:组织儿童进行合唱或小组表演,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4. 游戏学习法:通过一些音乐游戏来使儿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四、教学评估:1. 教师随堂观察评估儿童的学习情况,包括对音乐的理解和唱功的表现;2. 组织小型评估演出,让儿童在舞台上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3. 学生自评和互评,通过互相交流和评价来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五、教学资源:1. 声乐教材:选择适合儿童的声乐教材,包括简单的歌曲和曲目;2. 音乐器材:提供合适的音乐器材,如乐器伴奏、节拍器等;3. 音乐播放设备: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方便播放音乐片段和伴奏。
六、教学时长:每节课60分钟,每周1-2次。
儿童声乐课教学计划范文_少儿声乐教学计划怎么写

儿童声乐课教学计划范文_少儿声乐教学计划怎么写儿童声乐课教学计划一、前期准备1. 设定教学目标:明确培养学生唱歌的基本技能,如音准、音程、音色等,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了解学生情况:针对学生的年龄、音乐基础和兴趣爱好等,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
3. 准备教材和辅助资料:挑选适合儿童的歌曲教材,并准备一些音乐游戏、练习曲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声音的训练a. 热身练习:通过一些简单的声音练习,如按照音阶唱、发出不同的音色等,帮助学生热身和放松嗓子。
b. 基本发声练习:教学声音的产生和发声的正确姿势,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发声练习,如正常发声、强拍发声、弱拍发声等。
c. 声音练习:通过一些简单的音乐练习,如音阶上下行、音程跳跃、音符连线等,培养学生的音准和音程感。
2. 歌曲学习a. 选择合适的歌曲: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音乐基础,选择适合的歌曲进行学习。
b. 歌曲分解:将歌曲分解成小节,逐步教学,包括歌词的发音、节奏的把握等。
c. 歌曲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培养音乐感和表现力。
3. 表演准备a. 舞台礼仪:教学儿童应具备的基本舞台礼仪和演唱技巧,如站姿、眼神交流、动作配合等。
b. 表演技巧: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情等方式表达情感,提高表演的魅力和感染力。
c. 排练和评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整体排练,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指导和改进。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如模仿音、唱歌接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听觉教学法:通过多听和模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视觉教学法: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歌曲的表演要求和技巧。
4. 演唱训练法:通过大量的实际演唱训练,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唱歌技巧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评估1. 日常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调整。
少儿声乐教学计划

少儿声乐教学计划
一、儿童声乐教学理念
儿童声乐教学的理念是在音乐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儿童的声音,发展儿童的演唱技能,使声乐教育成为儿童音乐教育背景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儿童的声音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磨练他们的技巧,深入挖掘儿童的声乐潜能,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唱歌水平,以及把声乐教育融入到全面发展中去。
二、声乐教育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了解音乐的精髓,领悟音乐的文化含义;
2、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让学生喜欢并崇尚古今中外的经典优秀作品;
3、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使他们适应不同的音乐情境,熟练掌握不同的演唱技巧;
4、培养学生的身心感受,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情感丰富性,把自己的情感完整的表达出来;
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声乐表演不断创新,拓展自己的演唱技巧;
6、了解多元文化,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让他们更好的融入到本国文化流派之中;
7、丰富学生的音乐活动,让他们能够从音乐中体会到乐趣,探索声乐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在艺术形式中的创造性表现。
三、声乐教育形式
1、课堂授课:教师以讲解、演示的方式将声乐知识传授给学生。
少儿声乐教学计划

少儿声乐教学计划声乐教学是培养孩子们音乐才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声乐训练,孩子们不仅能够提高歌唱技巧,还能够增强自信心、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为了更好地指导孩子们学习声乐,本文制定了一份少儿声乐教学计划,以期为广大家长和教师提供参考。
第一阶段:入门阶段(1-2个月)教学目标:1.帮助孩子们熟悉声音的产生和运用;2.了解基本的音乐术语和符号;3.掌握基本的发声技巧和姿势。
教学内容:1.讲解歌唱的基本原理,包括呼吸、发声、共鸣等;2.教授基本的发声技巧,如喉咙放松、嘴唇闭合、声音共鸣等;3.学习简单的音阶和练声曲目;4.学习简单的儿歌和儿童歌曲。
教学策略:1.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例如用“打哈欠”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2.以示范为主,指导孩子们进行模仿和练习;3.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基础阶段(2-4个月)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知识;2.能够演唱较为复杂的儿童歌曲和儿歌;3.提高声音的稳定性和音准。
教学内容:1.学习更复杂的音阶和练声曲目;2.学习常见的音乐符号和术语;3.掌握节奏感和节拍;4.学习适合年龄的儿童歌曲和儿歌。
教学策略:1.通过各种歌唱比赛、表演等活动,鼓励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成果;2.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3.通过音乐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
第三阶段:提高阶段(4-6个月)教学目标:1.提高孩子们的歌唱技巧和表现力;2.增强声音的辨识度和个性化特征;3.培养孩子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学习更加高难度的音阶和练声曲目;2.提高歌唱表现力,如情感表达、声音变化等;3.学习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包括流行、古典、民族等;4.学习简单的音乐理论和编曲知识。
教学策略:1.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鼓励他们在公众场合展示自己的歌唱才华;2.通过歌唱比赛、音乐会等形式,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3.鼓励孩子们参与音乐创作和改编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创新能力。
少儿声乐教学计划(一)2024

少儿声乐教学计划(一)引言概述:少儿声乐教学计划(一)是为了提供一套系统的声乐教学方案,帮助儿童在音乐学习中发展他们的声音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基本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少儿声乐教学计划。
正文:一、基本原则1. 尊重儿童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孩子的音乐素养、学习兴趣和身体条件等因素,个别差异化教学,满足每个孩子的不同需求。
2. 培养爱好和兴趣: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儿童对声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注重循序渐进:以系统性和渐进性的教学方式,从基本的声音控制和技巧开始,逐步提升到更高难度的表演和演唱技巧。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合唱和团体合作的形式,培养儿童的集体荣誉感和互助精神,并促进他们的音乐交流和表达能力。
5. 与家长积极合作:与家长密切沟通,分享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建议,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音乐学习中,形成家校共同努力的良好氛围。
二、教学目标1. 培养正确的声音发声技巧:引导儿童用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方式发声,培养他们的声音控制能力和音准感。
2. 提升演唱和表演技巧:通过音域训练、发音训练和情感表达等教学内容,提升儿童的演唱技巧和舞台表演能力。
3. 培养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通过音乐欣赏、音乐比赛和合唱团等活动,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水平。
4. 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通过合唱和团队合作的形式,培养儿童的团队精神、互助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5. 培养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通过创设音乐创作环境、提供音乐创作机会和鼓励学生表达个人情感,培养儿童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声音和发声基本技巧:学习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方式,掌握基本喉部和发音部位的使用方法。
2. 声乐基本知识:了解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符的基本概念、调式和节奏等。
3. 音域拓展和控制:通过音阶训练和练习曲目,拓展儿童的音域,并提高音域的控制能力。
少儿声乐课教学计划

少儿声乐课教学计划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少儿声乐课教学计划(共含14篇),供大家参考。
篇1:少儿声乐课教学计划少年儿童是歌唱训练的最佳时期,通过歌唱既能陶冶情操、激发智商,培养其积极、健康、活泼向上的审美情趣,又能培养少儿的独唱、合唱、舞台表演能力。
一、教学目标:主要是经过系统的学习唱歌,通过严格的气息、发声等方面的科学训练,建立完善的歌唱状态,最终使学生达到歌唱收放自如、声情并茂,上台尽情演唱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第一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教学法通过培养孩子兴趣为主的基础上,配合少儿声乐考级教材练习气息、面部表情、口型等让孩子能够正确发声,在音准和节奏上有所提高并能够流畅熟练自然的演唱歌曲。
学习曲目:《划船歌》《小红帽》《数鸭子》《粉刷匠》《小星星》《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小雨点》等第二期:主要学习歌唱的各种演唱技巧,包括歌唱咬字、歌曲换气等,让孩子对歌曲有一定的理解。
教师还会教孩子一些基本动作,使孩子能够在歌曲中灵活运用。
学习曲目:《卖报歌》《大树桩你有几岁》《金孔雀》《祖国祖国多美丽》《幸福的花朵》等第三期:主要学习歌唱中歌曲的艺术表现、感情在歌曲中的运用。
歌唱表演以及舞台风度等,让孩子能够在舞台上尽情表演。
学习曲目:《造月亮》《春天的孩子》《小白船》《小螺号》《童年是什么》等。
三、[教学对象] :全体声乐学生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歌唱的喜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能做到有感情的歌唱。
3、引导学生能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
并能很好的保护嗓子;4、培养学生独立识谱和处理歌曲情感的能力。
自己能很好的演绎歌曲。
五、[教学重点]:培养少儿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吐字归韵、音准协调声音的能力及歌曲情感的处理。
六、[教学难点]:声音的放松,能自如的把握气息,掌握头声和各个腔体共鸣的运用。
七、[教学内容]发声训练:1.哼鸣练习5 4 3 2 | 1 ― || 1 3 5 3 | 1 ― || M# M (u) #2. 打嘟A废1 2 3 4 5 4 3 2 | 1 2 3 4 5 4 3 2 | 1 ― || 嘟# 1 2 3 4 5 6 7 1 | 2 1 7 6 5 4 3 2 | 1 ― || 嘟#3. 母音练习1 2 3 4 | 5 4 3 2 | 1 ― || mi #- ma # mi# 不同的音的走向要求呼吸的感觉也不尽相同,这一条要求平稳呼吸。
儿童小组课声乐教学计划

儿童小组课声乐教学计划一、课题儿童小组课声乐教学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对声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 帮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如呼吸、发声、共鸣等。
3. 提高孩子们的节奏感和音准能力。
4. 通过声乐学习,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声乐技巧的传授,像正确的呼吸方法,要让孩子们明白吸气时像闻花香一样,呼气时要缓慢均匀。
节奏感的培养,通过简单的节奏游戏让孩子们能够准确把握节奏。
2. 教学难点共鸣的理解和运用对于儿童来说比较抽象,要找到简单易懂的方式来解释。
音准的纠正,每个孩子的音准天赋不同,对于音准较差的孩子要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法。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例如在教授节奏时,可以玩“节奏接龙”的游戏,老师先拍出一段简单的节奏,然后让孩子们依次接龙,拍出下一段节奏。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节奏。
2. 示范教学法老师亲自示范正确的发声、呼吸等动作,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和感受到。
3. 小组竞赛法把小组里的孩子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声乐技巧的竞赛,如比谁的呼吸最平稳,谁的发声最响亮清晰等,获胜的小组可以得到小奖品,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先播放一段有趣的儿童声乐歌曲,像数鸭子,然后问孩子们:“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唱歌好玩吗?想不想像歌里的小朋友一样唱得那么好听呀?”引导孩子们进入声乐学习的氛围。
2. 基础声乐技巧讲解呼吸技巧老师说:“小朋友们,我们来一起闻闻花香。
”然后示范深吸气的动作,接着说:“现在我们要像轻轻吹蜡烛一样把气呼出去哦。
”让孩子们跟着做。
让孩子们把手放在腹部,感受吸气时腹部的鼓起和呼气时腹部的收缩,反复练习。
发声技巧老师说:“小朋友们,我们来学小公鸡打鸣,咯咯咯。
”示范用腹部发声,发出明亮的声音,然后让孩子们模仿。
纠正孩子们发声时喉咙紧张的问题,告诉他们发声时喉咙要放松,就像打哈欠的感觉。
3. 节奏与音准训练节奏训练老师拿出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木鱼、沙锤等,先拍出一段简单的节奏,如“哒哒哒,哒哒哒”,然后让孩子们用打击乐器模仿这个节奏。
声乐第一课4到6岁教案

声乐第一课4到6岁教案教案标题:声乐第一课(4到6岁)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 培养学生的嗓音技巧和音准感。
4. 通过歌唱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一些简单易学的儿童歌曲。
3. 音高示范工具,如钢琴或音准器。
4. 一些音乐游戏和活动的道具,如手拍、节拍器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欢迎学生,并简单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
2. 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活动一:音乐感知训练1. 使用手拍或节拍器,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或敲击。
2. 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让学生用手拍或节拍器跟随音乐的节奏。
3. 提问学生,询问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观察到的节奏元素。
活动二:声音练习1. 通过示范,教导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
让他们感受到从腹部深呼吸的感觉。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嗓音练习,如吹气、发出“嘘”声等,以培养他们的呼吸控制能力。
活动三:歌唱训练1. 选择一首简单易学的儿童歌曲,如《小星星》。
2. 先用钢琴或音准器示范歌曲的音高,让学生听一听。
3. 慢慢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和音高,一起唱歌。
4. 反复练习,直到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整首歌曲。
活动四:音乐游戏1. 创设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如“音乐椅子”或“跳舞游戏”等,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参与度和乐趣。
总结: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在音乐感知、声音练习和歌唱训练方面的进步。
2. 鼓励学生继续在家里练习歌唱和音乐感知的技巧。
3. 预告下一堂课的内容,以保持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备注: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儿声乐教学计划一、[教学对象] :少儿学生(限4-6岁)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歌唱的喜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三、[教学重点]:培养少儿用最自然的声音演唱唱,音准,节奏准确四、[教学难点]:声音的放松,能自如的把握气息。
五、 [基础教学内容]由老师带领学生用简单的儿歌例如《小星星》的方式来发声练习训练学生正确的自然的演唱,音准、节奏的能力及唱歌六、兴趣训练根据孩子们的表现不同定期给予参加演出机会,通过演出很好的锻炼孩子们歌唱的心里素质,独立的演绎一首歌曲。
教学曲目安排:第课时《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第课时《虫儿飞》《雪绒花》第课时《送别》七:报名要求课程针对(4-6岁儿童)课时时间(45分钟)课程介绍激发4至6岁的儿童在音乐领域的潜能,课程以歌唱为主,再结合一些简单的手势动作,课程帮助儿童美化声音,开放性格,锻炼胆量,促进心灵交流,孩子们能在短期内较为正确的歌唱,敢于表演。
小班声乐课程重点:简单的气息练习、纠正个别音音准、咬字、口型。
考级歌曲学习。
中班声乐课程重点:掌握初步的发音练习法,纠正音准及节奏,识谱的能力,学唱考级歌曲。
大班声乐课程重点:呼吸法练习、发声练习、纠正咬字、口型、节奏及音准,培养幼儿识谱的能力,学习考级歌曲。
(1)、第课时《祖国,祖国我们爱你》(2)、、第课时《雪绒花》(3、)、第课时《卢沟谣》(4)、、第课时《快乐的节日》(5)、、第课时《七子之歌》(6)、、第课时《童心是小鸟》(7)、、第一课时复习所学歌曲兴趣训练根据孩子们的表现不同定期给予参加演出比赛机会,通过演出很好的锻炼孩子们歌唱的心里素质,并能掌握歌唱的技巧,独立的演绎一首歌曲。
[拓展]:结合近期学习情况和孩子自身的情况指导、排练一些节目参加演出、比赛等,给孩子们锻炼成长的机会。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声音状态的建立能起到复习的效果,进一步加强气息的支撑练习。
教学重点:1、加强和巩固气息的支撑练习。
2、进一步稳定喉头。
教学难点: 1、对声音状态的重新建立。
2、将正确的歌唱状态运用到歌曲作品当中。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训练法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一. 发声练习:1.气息练习:1531 135153 | 135153 1 | 1 — ||Du ——————————————1 3 5 1 5 3 | 1 3 5 1 5 3 | 1 — ||Du ———————————————2.. 哼鸣练习:5 4 3 2 | | — || 1 3 5 3 | 1 — ||m _____________ m __________3,连音练习:5 3 1 5 3 1 | 1 — ||ie-- - ma-- -ie--- ma---方法与要求:1、要求口腔和鼻腔同时吸气。
2、哼鸣时先由闭口唱再过渡到开口唱。
3、打开口腔根部,唱“ma”时,要求口型尽量打开。
4、注意呼吸和发声的协调配合,每条练习曲都是一口气唱完,中途不能换气。
二. 歌曲部分《祖国,祖国我们爱你》1、新歌教唱先让学生跟钢琴视唱3—5遍,再将难点提出着重练唱:2.艺术演唱要求:1、首先要求学生要投入到歌曲的情景当中,歌唱者就是歌中的主人公。
2、语气要亲切而自然,吐字要清晰。
3、声音要流畅、灵活、轻巧,要有年轻姑娘那种纯净、甜润的音色。
表演动作:1、小小蜡笔穿花衣,(单指向前,眼看向8、1、2点看)2、红黄蓝绿多美丽。
(右手从里向外打开)3、小朋友们,多么欢喜,画个图画比一比。
(做一个大拇指动作)4、画小鸟,飞在蓝天里。
(用右手指向天空,唱到飞字的时候由指变兰花掌打开。
)5、画小草,长在春天里。
(右手为兰花掌抚摸表示草在地上成长,随后扬起,表示长在春天。
)6、你画太阳我画国旗(右手指前表示你画的是太阳,右手收回在胸前表示自己)7、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头向左右点,表示对祖国的热爱。
)8、过门前奏(以四拍为一个登勾脚的动作,左右一个,再做小鸟式转身)9、第二段和第一段动作相同。
第6-7周题目: 声音训练与歌曲演唱《小小猴真淘气》课时安排: 4课时教学课型: 实际型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初步的发声技巧,唱出纯净自然的声音,并要求音色自然而清亮,树立良好的声音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声乐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 1.发声训练,教师在课堂里启发学生,纠正学生的站立姿势、发声、吐字等各方面的缺点错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和技巧。
2、歌曲演唱教学难点:歌唱的呼吸。
歌唱的呼吸不同于平时的呼吸,它是平时呼吸的强化和提高。
之所以说呼吸是教学的难点,是因为人自出生以来都在呼吸,每天24小时呼吸养成的习惯,如果跟歌唱的要求不符,要改变是非常困难的。
这也是整个声乐教学的难点,需要长时间的教学和实践来解决。
教学方法与媒介: 通过示范教学使学生认识歌唱的正确呼吸方法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一. 声音训练:1. 打嘟噜练习1 2 3 4 5 4 3 2 | 1 2 3 4 5 4 3 2 | 1 —‖嘟-----------------------------------1 2 3 4 5 6 7 1 | 2 1 7 6 5 4 3 2 | 1 — ||嘟-----------------------------------这一条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嘟噜”,是声音和呼吸结合的练习。
要求完全放松的喉咙和嘴唇,练习时体会。
2. 哼鸣练习3 2 | 1 — ||m____________5 4 3 2 | 1 — ||m____________3. 母音练习5 4 3 2 | 1 — ||a o a1 2 3 4 5 4 3 2 | 1 2 3 4 5 4 3 2 | 1 — ||mi _______ ma _____________方法与要求:1、喉部放松,保持气息的支持. 此条练声曲要求声音的线条感和气息的流动性,所有的音的位置要统一,共鸣要丰满。
2、注意口腔打开,下巴自然放松.3、母音要规范,咬字要清楚.4、声音连贯.需一口气唱完.二. 歌曲部分1. 新歌教唱:先集体跟琴视唱歌曲: 《小小猴真淘气》. 集体演唱歌曲3_5遍.2、歌曲艺术处理:(1) 作品及音乐简介:《小小猴真淘气》是说一只小猴乱扔东西,吃完西瓜乱扔西瓜皮,先滑倒了熊大伯有滑倒鹿阿姨,最后滑倒自己。
(2) 根据学生的演唱情况,指出问题所在.并予以辅导.(3) 讲述歌曲的背景内容,把握歌曲的风格.三. 表演动作1、小小猴真呀真淘气(单指指向前告诉别人小猴淘气)2、吃完西瓜乱扔皮,(做扔东西的动作)3、滑倒熊大伯,滑倒鹿阿姨,(手掌由外向里过,到2点的方位时向外打开)4、最后滑倒他自己,(点指点指表示自作自受)5、小小猴一呀一身泥,心里后悔真不该乱扔西瓜皮。
(单指向前指,接着做摇摆手式表示小猴后悔)6、过门曲(做摇摆身体的律动)四、作业布置背唱歌曲《小小猴真淘气》。
第8-10周题目: 声音训练与歌曲演唱《小乌鸦爱妈妈》课时安排: 6课时教学课型: 实际型教学目标: 在加强学生声音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对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使学生能较好地诠释作品.教学重点: 1.呼吸的训练,要求将吸入的气息根据歌曲的需要(如时值长短、音调高低、声音强弱)有控制地、均匀地呼出,通过学习、演唱《小乌鸦爱妈妈》,使学生了解歌唱呼吸的原理。
2. 歌曲教唱教学难点: 1. 建立正确的呼吸状态.2. 用自然的音色演唱歌曲.教学方法与媒介: 讲授法、示范法、引导法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二.歌曲部分:1.新歌教唱:三.新课总结本次课介绍了初级阶段的歌唱呼吸技巧,就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加强意识在呼吸活动中的作用,慢慢调整、加强呼吸的训练,使之满足歌唱的要求。
作业布置:课后把《小乌鸦爱妈妈》唱熟,能在自然松弛的呼吸上完整的演唱整首歌曲。
第 11-12 周题目: 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小乌鸦爱妈妈》《鸭妈妈和鸡阿姨》课时安排: 4课时教学课型:实际型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的音域得到拓宽。
女声:C—E(F)男生:B—D(E)教学重点: 1,高,中,低声区声音达到统一。
2,拓宽音域的练习。
教学难点: 1,在高声区声音音色与低声区的统一2,歌曲情感的把握以及准确表现歌曲内容。
教学方法与媒介: 讲授法训练法示范法、引导法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一. 发声练习:1..打嘟噜练习:1 2 3 4 5 4 3 2 | 1 2 3 4 5 4 3 2 | 1 — || DU -------------------------------------1 2 3 4 5 6 7 1 | 2 1 7 6 5 4 3 2 | 1 — ||读|--------------------------------------------------------要求完全放松的喉咙和嘴唇,练习时体会声音在呼吸上的感觉。
首先要求把气吸下来。
2.母音练习:1 2 3 2 | 1 — ||mi 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速练习,目的是拓宽学生的音域,要求强有力的气息的支持,声疫苗位置统一,发声时下巴放松。
1 2 3 4 5 4 3 2 | 1 2 3 4 5 4 3 2 | 1 — ||mi __________ ma_____________________快速练习,注意母音转换“ma”在高声区要带“ao”音的感觉唱,而“mi”音在高声区时,口型要打开,下巴需放松。
5 6 5 | 4 5 4 | 3 4 3 | 2 3 2 | 1 。
||li la li la li快速练习,气息支持,母音转换要自然得当,气息流畅,赋予弹性的发声。
二.歌曲演唱:1、复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2.学新歌《鸭妈妈和鸡阿姨》3、学生表演唱:男生唱歌曲的“鸭妈妈”的部分女生唱歌曲的“鸡阿姨”的部分注意把握好歌曲的情绪,尽情表现。
3.讲评学生的演唱指出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并示范讲解。
三.新课总结:作业布置,在课后加强音域拓宽的练习。
能在自然松弛的呼吸上完整的演唱整首歌曲《鸭妈妈和鸡阿姨》。
第 13-14周题目: 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老水牛角弯弯》课时安排: 4课时教学课型: 实际型教学目标: 通过对学生的声音训练,进一步稳定学生的声音状态.演唱作品《老水牛角弯弯》。
教学重点: 打开喉咙用稳定的声音状态演唱这首歌教学难点: 1,全曲和情绪的准确把握2,准确唱好大跨度的音程教学方法与媒介: 讲授法训练法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一. 发声练习:1、打嘟噜练习:1 2 3 4 5 4 3 2 | 1 2 3 4 5 4 3 2 | 1 — ||DU -------------------------------------2.稳定喉头练习;1 2 3 2 | 1 — ||mi ______________________5 4 3 2 | 1 — ||U _________ _在哼鸣练习的基础后,气息运动保持同样的状态,喉咙充分、自然、适度的打开,就像生活中打哈欠时,鼻腔呈开放状态,口盖微收成拱形,舌平放,舌根和后咽壁距形成一个圆状空间,喉头处在深吸气位置上,会吸好气唱出“u”然后练长音,练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