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怀疑与学问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知识点+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知识点+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知识点+学案一二原文知识点第18课《怀疑与学问》一、作者简介二、理解词义1.譬如:比如,例如。

2.视察:察看,审察。

3.三皇、五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帝王,说法不一。

有的说,三皇指伏羲、神农、女娲。

据《史记》,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4.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

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5.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6.盲从:比喻自己没有主见,没有原则,没有见地,随着别人说话、做事。

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

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8.辨伪去妄:(对一些事物)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留下真的)去除虚假的。

9.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10.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三、问题解疑1.文章开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引用论证作用分析法。

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

作者在开头引用这两句名言,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证据,这使得论点的说服力增强。

2.就全文来看,第③自然段有什么作用?本段有引起下文的作用,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如何对待传说”做铺垫。

3.为什么对于传说的话,要“经过一番思考”?既然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传说,而别人的传说又不一定可靠,所以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4.第④自然段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事例?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

作者列举“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事例进行论证。

论述了人们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精神很有必要。

5.如何理解第六段开头这句话?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归结上文的论点,后半句提出本段的论点:怀疑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九年级上册语文19课怀疑与学问笔记

九年级上册语文19课怀疑与学问笔记

九年级上册语文19课怀疑与学问笔记一、课文内容解析本课是一篇议论文,主要论述了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

文章开头通过引用名言,引出了论题,即怀疑与学问的关系。

接着,作者通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阐述了怀疑在学问中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强调了怀疑在学问中的重要作用。

二、重点字词解释1. 怀疑:对某种事物或情况产生疑问或疑惑。

2. 虚心: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3. 盲从:盲目跟从别人的意见或做法,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4. 懒惰:懒惰的人不愿意主动去思考问题,缺乏进取心和毅力。

5. 敷衍了事:马虎了事,不认真对待工作或学习。

三、句子分析1. “学者先要会疑。

”——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也是古人的治学态度之一。

2.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这句话强调了怀疑的重要性,只有在没有疑虑的地方产生疑问,才能有所进步。

3. “大凡学问有疑乃进。

”——这句话说明了怀疑在学问中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地质疑和思考,才能不断进步。

4. “学者当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

”——这句话强调了学者应该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被别人的意见或自己的偏见所蒙蔽。

5.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这句话强调了善于学习的人应该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善于实践的人应该不断克服困难和挑战。

四、文章结构分析本文的结构清晰明了,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文章开头引出论题,接着通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来阐述怀疑在学问中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并强调怀疑在学问中的重要作用。

五、中心思想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强调怀疑在学问中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质疑和思考,才能不断进步和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同时,作者也强调了学者应该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被别人的意见或自己的偏见所蒙蔽。

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怀疑的态度,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怀疑与学问》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怀疑与学问》
承上启下,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展开,充分论证了“怀疑 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其中的“消极”和“积极”是指由浅到 深的两个不同阶段,上半句交代“怀疑”对吸纳已有知识和做 学问的作用,下半句交代“怀疑”对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的作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两方面相结 合,由浅入深地论证了“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一中心论点。
有关治学的名言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2.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董仲舒
3.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
4.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张载
5.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陈献章
6.学贵精不贵博。
——戴震
19 怀疑与学问
导入新课
从前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水井,经常有一个人在 外面专管供水的事儿。后来他家里打了一口水井,他便高兴地对别 人说:“我家里打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到了他的话,就传播 说:“丁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一 直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国君派人去问情况。丁家的人回答说: “是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呀。”
(cénɡ)曾经

(zēnɡ)曾祖父
【串句记忆法】 据记载( zǎi),2003年10月15 日,中国第一艘载( zài)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成功发射。
记少余多法:“载”表“年”或“记载、 刊登”之意时读zǎi;其余情 况读zài,如“装载、下载”等。
形近字
萤( yínɡ)萤火虫 荧( yínɡ)荧光 莹( yínɡ)晶莹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

揣摩语言
学习议论文一定要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 者的逻辑思维。请同学们思考:
如果把第六段放到第三段的前面去,可不 可以?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只有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 学说、启发新发明。他们之间是递进关系, 所以不能调换。
揣摩语言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 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 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 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 学说产生。
(2)不能调换。因为“怀疑”是“辩论”的前 提,“评判”是“修正”的前提,这四步逐层深入, 是递进关系。如果调换,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 不相符合。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拓展延伸
著名科学家李四光也说:“不怀疑不能见 真理”,我们来做个小练习,对这篇课文观 点、内容、结构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怀疑,看 谁最具有怀疑精神!
顾颉刚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 的论证思路。
2、揣摩本文的语言。
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每 一段的中心句。
整体感知
学者先要会疑。 学则须疑。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 便便就信了。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 的怀疑。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从 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发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关治学 方法的名言警句。
2、把课文的结构改为分总结构或总分总结 构。
(2)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 发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现在,我想把这两个句子放在不同的段落, 放在哪里比较合适?为什么?
整体感知
文章开头第 1 段到第 2 段,提出了 中心论点—— 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 ;接着,第3 段到第5 段,作者论述 了“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6第 段论述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 设新学说、启发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

3.论述求知需有怀疑精神,不应盲从迷信。
①论述求知需有怀疑精神, 不应盲从迷信。
②提出“怀疑”、“思索”、 “辨别”三步,正反两面论证。
③引用孟子名言进行论证。
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
求知要 有怀疑精神, 不应该盲从 迷信。
5.说说文章是怎样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 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的?

②事实和根据的两种来源。
③举例说明。譬如国难危急 的时候……
举例 论证
④做学问所依据 的材料也有两 种:自己亲见的 事实根据;别人 的传说。
2.论述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①指出怀疑精神的必要性。
②用“三皇五帝”的事例加以论 证。
举例 论证
怀疑精神是 做学问的基本 条件。
③用“腐草为萤”的事例加以论 证。
总结上文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 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提出下文论点
承上启下,使论述逐层深入。
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1.通过正反对比证明怀疑精神对治学的重要性。 2.用戴震和笛卡尔等人的例子论证论点。 3.正面论述了一切学问家以怀疑精神做学问, 会对文化建设起巨大作用。 4.反面补述墨守前人旧说的恶果。
分论点: 2.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
递 进
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仔细阅读文章第二部分,说说文章是怎样论证“ 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的?
指出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的依据。
论述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论述求知需有怀疑精神,不应盲从迷信。
得出结论
1.指出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的依据。
①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九年级语文上册19 怀疑与学问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19 怀疑与学问课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材料二的第②段和材料三在论述时均举了例子,其作用有 何不同?(4分)
答案:材料二第②段列举“‘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 “太空授课”的例子,论证了“弘扬科学精神,榜样的力 量是无穷的”观点,进而论证“科学普及的起点是弘扬科 学精神”的分论点。(2分)材料三举了中国现代精神病学的 先行者沈渔邨院士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科学家故 事能让青少年感受科学家精神,培养他们不畏艰险的科学 精神”的论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流俗.( sú ) mò守成规( 墨 )
(2)“盲从”的意思是: 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 ⁠ 从。 ⁠
(3)画线句不通顺,请你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答案:否则有些陈旧的规矩难以更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请给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名 ⁠ 单出炉 (不超过20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分享最美故事】 邓小岚事迹:2004年,邓小岚从北京来到河北马兰村义务支 教,教授音乐,募集乐器,组建合唱团,从此扎根在这里, 把音乐的种子撒在这里,也把爱全都留在这里。十八年来, 邓风雨无阻,跋山涉水,把音乐带给大山中的留守儿童;十 八年间,一批批孩子走出大山,站上更大的舞台,甚至参与 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他们从拘谨怯懦变得自信阳光,而邓 温暖的目光始终未曾改变。可是,如此温暖的邓却在筹办马 兰青少年音乐节时突发脑血栓离开了她爱的孩子们。生于马 兰,奉献于马兰,如今邓又长眠于马兰,守望着她牵挂一生 的地方。

九年级语文上册18《怀疑与学问》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18《怀疑与学问》课件

写法探究
1.层层深入论证,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
话,提出中心论点。第三至五段先从消极方面作 论证,第六段再从积极方面作论证。层层深入论 证,对怀疑的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 义,作了全面而精当的阐述。
2.引名言、举事例进行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 服力。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
学则须疑。”
——张载
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 写法有什么好处?
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 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 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3.对下面语段四句话之间层次关系的理解, 下面几种看法哪种是正确的?为什么?
《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 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示,很有价值的见解, 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义。
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
坚,江苏苏州人,中国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中央 研究院院士。古史辨派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历史地 理学和民俗学的首创者之一。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 学哲学部,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 齐鲁、中央、复旦、兰州等大学教授,
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 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辨伪去妄: 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流俗: 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盲从: 盲目地附和随从。 墨守: 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 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文章结构
全文共6段,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 疑精神。
课文总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 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 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 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本文环绕着中心 论点,分设了两个分论点,分层次地进 行论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

九年级语文课件《怀疑与学问》

九年级语文课件《怀疑与学问》
①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 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 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 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 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用两个大 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几乎同时落地的实验,揭 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那么对 于我们学过的课文,你有没有产生过怀疑呢? 请将你由“怀疑”“思索”到“辨别”的过 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七年级学习《木兰诗》时,我对“同行十 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两句,颇有怀疑。一 个女孩子和一群男人朝夕相处十二年,怎么会 不被发现呢?男女有别,她的身材、生活习惯 等应该很容易被发现呀!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 华,两方面相结合,由浅入深地论证了中 心论点。也就是说这两个方面之间是递进 关系。
理清思路
中心论点 学则须疑
分论点一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 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分论点二 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 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小结
这篇文章采用的是递进式的论证结构, 由浅入深,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 步步推进,结构严密,逻辑严谨。
这段文字中有四个带“常常”的短句,它们 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所 说的是“要抱怀疑的态度”,第二个“常常”后 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 “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 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
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判” 也是后面所说的“修正”的前提。“怀疑”“辩 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入、步 步递进的关系,不能任意调换顺序。
的事例证明论点,其作用是能够具体有力地 论证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陆娱乐
[单选]下列哪种情况不会传播朊毒体病()A.器官移植B.神经外科手术C.进食煮熟的牛肉D.空气传播E.注射尸体来源的人体激素 [单选]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根本区别为()A.是否进行随机抽样B.是否进行随机分组C.是否主动对研究对象施加干预措施D.是否以人为研究对象E.是否以动物为研究对象 [单选]团头鲂又称武昌鱼,它与长春鳊的区别在于它的体色()。A、银白B、黄褐C、灰黑D、青蓝 [单选]港口与航道工程的技术档案应当移交给()。A.设计单位B.质量监督部门C.建设单位D.政府行政主管部门 [单选]下列各项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的是()。A.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B.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动C.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D.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单选]当采用“纯抓法”造孔时,副孔长度宜为抓斗开度的()倍。A.1/2~2/3;B.1/2~3/4;C.2/3~3/4;D.3/4~1.0。 [单选]钢筋的纵向焊接应采用()。A.电弧焊B.气压焊C.电渣压力焊D.闪光对焊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若问诊,经期腹痛3天,灼痛拒按,经量多,色紫红,质稠伴血块,小便黄赤,多为()A.气滞血瘀B.湿热蕴结C.寒凝血瘀D.气血虚弱E.肾气亏损 [单选]承接勘察任务或签订勘察合同时,工程的()是必须条件。A.立项批准文件B.项目建议书C.可行性研究报告D.规划审批文件 [单选,A1型题]下列泻下药中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宜人丸散的药物是()A.芒硝B.番泻叶C.火麻仁D.牵牛子E.甘遂 [单选]基础体温双相型表明().A.有排卵B.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C.生殖器感染D.子宫内膜结核E.有雌激素分泌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软组织急性损伤物理治疗中,下列哪项不适合()A.脉冲磁B.超短波(无热量)C.旋磁D.静磁E.蜡疗 [单选,A1型题]关于臀位,哪项错误()A.为最常见的异常胎位B.胎儿病死率比枕前位高3~8倍C.多见于经产妇D.必须在妊娠28周左右行外转胎位术E.后出头困难时需产钳助产 [单选]内容是指事物内在()的总和。A、成分B、构成C、要素D、物质 [单选]以Boyden小室法能检测()A.小吞噬细胞的随机运动能力B.受检的细胞吞噬能力C.反映细胞杀菌的情况D.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调理能力E.中性粒细胞的定向运动能力 [单选]内部过电压幅值的大小,是以系统的最高运行()的倍数来表示的。A、平均电压B、额定电压C、线电压D、相电压 [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1型题]佝偻病肾虚骨弱型的治法是()A.健脾补肾,填精补髓B.平肝熄风C.补中益气D.调和营卫E.补气养血 [单选,A1型题]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的头孢菌素是()。A.头孢氨苄B.头孢他啶C.头孢孟多D.头孢噻吩E.头孢乙腈 [判断题]若把海绵动物切成一些小块,每块都类似一块小海绵,故称之为海绵动物。()A.正确B.错误 [单选,A1型题]以下关于视野缺损不正确的病变定位是()。A.一侧视神经病变引起单眼全盲B.一侧视束病变引起双颞侧偏盲C.一侧枕叶视中枢病变引起双眼同向性偏盲、黄斑回避D.颞叶病变引起双眼同向性上象限盲E.顶叶病变引起双眼同向性下象限盲 [单选]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常见的血镁、磷、钙代谢异常是()A.高镁、高磷、低钙B.低镁、高磷、低钙C.高镁、低磷、高钙D.低镁、高磷、高钙E.高镁、高磷、高钙 [单选,A型题]当一工人因铁钉深刺造成外伤送医院急诊时,首先应考虑给予注射()A.破伤风类毒素B.破伤风抗毒素C.丙种球蛋白D.破伤风减毒疫苗E.破伤风灭活疫苗 [单选,A1型题]冠内附着体基牙牙体预备时,窝洞空间大小与选择的附着体尺寸有关,一般窝洞的颊舌面与邻面洞壁与放置附着体轴壁之间应保留多大间隙,有利于附着体部件放置时调整就位道()A.0.5mmB.1.0mmC.1.5mmD.2.0mmE.2.5mm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钠泵,描述正确的是().A.从细胞内泵出1个钠离子,泵入1个钾离子B.从细胞内泵出2个钠离子,泵入1个钾离子、泵入1个氢离子C.从细胞内泵入2个钠离子,泵出1个钾离子、泵出1个氢离子D.从细胞内泵出3个钠离子,泵入2个钾离子、泵入1个氢离子E.从细胞内泵 [单选]甲公司于2011年年初将其拥有的一项高速公路收费权出售给乙公司,20年后甲公司收回收费权,出售时一次性收取2000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出售期间,高速公路的维护工作由甲公司负责,2011年甲公司确认的收入是100万元。甲公司的行为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A.及时性B. [单选]思科IOS命令ipnatinsidesourcestatic10.1.1.5172.35.16.5的作用是什么()。A.为所有外部nat创建一个全局的地址池B.为内部的静态地址创建动态的地址池C.为所有内部本地pat创建了动态源地址转换D.为内部本地地址和内部全局地址创建一对一的映射关系E.映射一个内部源地址到一 [单选]民航VHF接收机的音频输出在600Ω线路输出时主音频为()。A.+5dBm/-5dBmB.+10dBm/-10dBmC.+10dBm/-20dBm [单选]通过账户、会计凭证和账簿等载体,运用复式记账等手段,对确认和计量的结果进行记录,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积累数据的过程称为()。A.会计确认B.会计计量C.会计记录D.会计报告 [单选]下列公文标题表述准确的是()。A.××医院关于要求改变拨款方式的报告B.××省财政厅关于同意××大学新建教学楼的批示C.××大学关于举行春季运动会决定的通知D.××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财务大检查的通知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单从血检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全血胆碱脂酶活性为多少时,可诊断为重度中毒().A.10%~30%B.30%~50%C.50%~70%D.70%~80%E.80%~90% [单选]()不是物料需求计划的目标。A.保证尽可能低的库存水平B.对资源进行计划与保证C.及时取得所需要的原材料及零部件D.零部件、外购配套件与装配需求紧密衔接 [单选]成品油管道输送方式按输油设备的连接关系可分为通过油罐式、()和从泵到泵式。A.密闭输送式B.旁接油罐式C.敞开输送式D.顺序输送式 [问答题,简答题]重排水运后,系统的吹扫和干燥有何要求? [单选]茎的最主要生理功能包括()。A、固定作用、吸收作用B、分泌作用、光合作用C、固定作用、输导作用D、支持作用、输导作用 [问答题,简答题]离心机开车准备如何操作? [单选]某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合同中规定,工程所需用的所有商品混凝土由建设单位负责供应,其余材料由施工单位负责采购,则()。A.商品混凝土由建设单位负责检验,其他材料由施工单位负责检验B.商品混凝土由监理单位负责检验,其他材料由施工单位负责检验C.商品混凝土和其他材料均 [单选]诊断心房颤动最重要的证据是()A.出现异常的P波B.P波消失C.R-R间期不规则D.QRS波群形态不一致E.心室率快 [单选]涡轮螺旋桨式发动机的当量轴马力(ESPH)用于度量().A.涡轮进气道温度B.轴马力和喷气推力C.螺旋桨推力 [单选]在我国,两个以上的人同日就同样的商标申请商标权的,商标权应授予()的人。A.最先使用B.最先设计C.最先申请D.最先申请和使用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左心衰竭心功能变化的指标是()ABC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